创新型学生善于观察,他不是比一般人更精细,而是比一般人更敏&#世界 655333;&#世界 655333;

有哪些小说家的人生比他们的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按投票排序
151 个回答
海明威的受伤记录年表孩童时期,海明威跌过一跤,一根木棍穿进他的嘴里,把扁桃体刺破了。另一次,鱼钩戳进了海明威的后背,他差点儿把自己变成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鱼。 稍稍大一点儿后,足球场和拳击台是海明威频繁受伤的两个重要地方,他根本无法看住自己,因此比更多的孩子容易受到伤害。 1918年,成年的海明威第一次经历枪林弹雨,有好几次,滑膛枪的子弹和他擦肩而过,差点儿没把他变成一具尸体;从战场上返回的海明威并没有老老实实地写他的战场亲历记,而是到处宣泄他的精力,以致一个玻璃陈列柜又弄破了他的拳头。 1920年,海明威莫名其妙地在碎玻璃上行走,因此而割伤了脚;也是这一年,他因为试图越过船上系绳子的铁环而重重地摔倒,造成内出血。 1922年,海明威被热水炉严重烫伤,几乎把自己烫熟。 1925年,海明威一只脚的韧带被撕裂,要不是处理及时,也许他会瘸着腿度过余生。 1927年,海明威那只好眼睛的瞳孔被他的儿子戳伤,这样的结局多少有一点伤感。 1928年春天,海明威第一次因为喝酒而发生重大意外。他喝完酒回到家后,把天窗上绳索错当做盥洗室里的链子,一阵猛拽,结果整个沉重的玻璃框架砸到他头上,造成了脑震荡,缝了9针。 1929年,海明威在一次事故中腹股沟肌肉撕伤。 1930年,海明威加速了自己受伤的频繁:食指被拳击吊袋碰伤;因马匹脱缰而摔成重伤;因汽车车祸弄伤了胳膊。 1935年,一次醉酒之后出海,海明威想把鱼叉投向一条大鲨鱼,结果鲨鱼安然无恙,鱼叉投向了他自己的腿。 1938年,海明威猛踢一扇锁着的大门,致使大脚趾受伤。这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行动不便;同年,一面镜子划破了他的脚,他因此而好几天不能骑着光背的烈马在海滩上狂奔;仍然是那一年,他那只坏眼的瞳孔在另外一次事故中遭到了更严重的损害。 1944年,海明威脑震荡两次,同时报废了两辆车。一次是在灯火管制的时候,他的汽车重重撞上了一个水箱;另一次是他从摩托车上摔进一条水沟。 1945年,海明威坚持要代替司机开车,把玛丽送到芝加哥机场,车上打滑撞上了土堤,他被撞断了3根肋骨,伤了一个膝盖,前额撞出了凹痕,玛丽则撞破挡风玻璃飞了出去。 1949年,海明威竟然出格到要去戏弄一头发怒的狮子,结果被那头狮子抓得皮开肉绽。 1950年,海明威在自己的船上摔倒,头部和腿部严重划伤,一根动脉被割断,并且第5次得了脑震荡。 1953年,看样子已经改邪归正的海明威变本加厉,从汽车上摔下来,扭伤了肩膀;同年冬天在非洲,他经历了一连串的意外事故,差点儿没把自己永远留在非洲;他醉醺醺地去扑灭灌木林火,结果被严重烧伤;两次飞行事故,颅骨开裂,两节脊椎粉碎,严重内伤,肝脏、脾和肾损伤,肩膀和胳膊脱位,括约肌丧失活动能力;被汽油烧伤,并且再一次脑震荡。 1958年,在攀越一个栅栏时,海明威撕裂了韧带,扭伤了足踝。 1959年,他再一次遭遇车祸…… 我们知道男人海明威生命中最为著名的伤害是在日发生的,那是他遭遇到的最后一次伤害:他在他那支最心爱的英式双管猎枪中装上了两发由著名军火厂家提供的性能漂亮霰弹,然后用它们把自己的整个脑袋炸飞了。
索尔仁尼琴,战斗民族怒汉。。一个战力爆表的喷子。。哥们被流放到劳动营近十年,没死;得了癌症,被诊断只能活三周,没死;被批斗,被抄家,被开除国籍,被驱逐,还是没死,继续骂天骂地。。注:苏联死于劳动营的人数约100万人。他的一生大概是酱的。。二战时期:吃爷爷一炮。。苏共时代:你们苏共TM就是个%&#*&%%&(*&被邀请到美国:泻药,但是你们美国TM就是个%&#*&%%&(*&被邀请回俄罗斯:泻药,但是叶利钦你TM就是个%&#*&%%&(*&所以说,大难不死,哪有不喷。====================================================================补点索爷轶事。1.索爷身患绝症,在医院还不忘勾搭妹子,而且一搭就是俩。见《癌症楼》。2.索爷被苏联驱逐的时候,咬碎钢牙留了一句话,I will be back...【是不是有点耳熟。。】3.写过一本赞美斯大林的书。【不要扔肥皂。。我写就是了。。】补:这本书写于96年,索爷因此被定性为自干五。。未见过原书。4.其实索爷跟什么民主斗士一点都不沾边,索爷心中美好的梦想是东正教的老俄罗斯。【我说胡子看着不太顺眼,果断粉转黑的节奏。。】5.索爷刚到美国就开始价值观输出工作。。四处跑去团结工人阶级,痛批“万恶的资本家”。。宣称西方文明即将终结。。【美国人表示,我叫你来真不是干这个的。。】6.斯大林刚挂时,赫鲁晓夫看中了索爷,钦点《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打算靠索爷批斗斯大林。结果索爷刚进作协,椅子还没坐热,就听见噩耗声从前方传来,赫鲁晓夫也跪了。。于是,索爷又成了叛徒。。【赫鲁晓夫,你玩儿我呢。。→_→】7.想到再补。。。我相信,知识分子的重大责任在于明确地把危机普遍化,从更宽广的人类范围来理解特定的种族或民族所蒙受的苦难,把那个经验连接上其他人的苦难。——萨义德《知识分子论》显然,索爷出色地完成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他永远保持着对时代的警惕性,永远都站在对立面与时代无休止地搏斗。他从不轻信美好的愿景,对东方或西方都如是:“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现在,三尺黄土之下,索爷终于歇了。R.I.P.====================================================================【我实在不造怎么写的好玩点。。因为想起那张苦大仇深的脸就很蛋疼。。你们感受一下。。】爱德华诺顿,阿尔帕西诺,杨坤,腾格尔。。还有谁!!乃们丧心病狂的程度远在我之上。。有这样的:等老子出去了,干死你。有这样的:过来让我戳瞎你狗眼还有这样的:小样,内裤没换吧。以上。。_(:з」∠)_
「耐人寻味」这个词很有意思,这样说的话其实很多人都很符合。毛姆毛姆小时候父母双亡,一个人被寄养在姑姑姑父家里边。童年基本上是惨淡阴暗。生下来口吃跛足,在学校里天天受欺负。进过医学院,当过助产士,当过演员,当过间谍,写过小说,写过戏剧,写过剧本。曾经不顾一切的信仰宗教,发现宗教不能拯救自己,弃了。曾经不顾一切的信仰友情,发现会被友情背叛掉,弃了。曾经不顾一切的信仰爱情,发现爱情也不能拯救自己,弃了。人格是四分之三的同性恋,四分之一的异性恋。毛姆的秘书是一个男秘,也是他的伴侣之一。用伊夫林·沃的话来说,毛姆就是一个「去过所有的地方,看过所有的人,吃过所有东西」的人。毛姆自己的人生,远比他本身写下来的小说要精彩的多,尽管他的小说已经足够精彩。加缪光是加缪的这张脸,已经能迷倒一片人了。当然,加缪不单单只有这张脸。我一直视加缪如偶像,除了加缪写下的那些很迷人的小说之外,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加缪身体力行对待政治,对待生活的态度。加缪是出生在阿尔及尔的黑脚法国人,因为身份的缘故,加缪早年一直都是左派的一员。年轻时加入法国共产党,然而之后却被开除出党。在纳粹占领法国期间,加缪也是最早投入反抗活动的知识分子之一。并且,最早提出关于「介入」政治的概念。从二战时期,一直到加缪去世的时候,加缪一直在身体力行的用自己的「介入」来进行政治宣传。而对于其他的知识分子,很多人在二战之后却像是选择性的遗忘。一直到1951年之后,这些人才开始陆陆续续的进行介入,比加缪晚了六七年。虽然出身于贫民区,自幼便是共产党员,然而这个骨子里的左派却对苏联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战后法国左派知识分子对苏联模式进行振臂欢呼的时候,加缪是第一个对此进行独立思考并且反对的人。这种阵营上的接近让他一度和萨特成为挚友,也因为政治倾向的差别让他和萨特决裂,决裂之后一直到去世,两人都没有再接触过。波伏娃曾向加缪示爱过,但是被加缪拒绝。加缪曾经私底下对阿瑟·库斯勒说:「想想吧,以后她躺在枕头上会说什么。多恐怖:一个唠叨鬼、彻头彻尾的女才子——无法忍受。」1960年的时候,加缪出车祸去世。最重要的一点是,加缪长得帅。卢梭的话,其实卢梭的一生几乎可以用「被嫌弃的卢梭的一生」来形容。虽然说卢梭写过几本小说,《新爱洛绮丝》等。但因为卢梭最重要的著作是诸如《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爱弥儿》这类的。所以我觉得倒不能把他放在小说家的范畴里,也就不多讲了。其他的还有诸如很多,像马尔克斯的一生也很传奇。正是这种传奇与祖辈上的传奇能让他写出来像《百年孤独》、《没有人写信给他的上校》这些经典。比如马尔克斯13岁时见到一个女孩,叫梅赛德斯。他走上去之后,问这个女孩能否嫁给他。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这个女人一直陪伴他一直到他去世。还有像海明威(上边已经有回答提到过),或者是普鲁斯特?此君的一生也是蛮耐人寻味的。又或者是菲茨杰拉德,在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里。关于菲茨杰拉德的轶事与丑事实在是令人捧腹。总之这类作家不少。虽然他们的作品已经足够精彩,然而他们的人生却完全不输自己的小说。有像毛姆这样子一生中游历天下,见过所有的人,吃过所有东西的。也有普鲁斯特这种躺在床上被病痛折磨着的。其实读文学作品,并不一定需要知道这个作家的人生是否精彩。在我看来,其实如果细看每一个人的人生,总是能找到一些闪光点和亮点所在。即便是再平凡的生活也能找到。包括看自己的人生匆匆几十年,难道还不够耐人寻味吗。
维吉尼亚·伍尔芙,意识流大师。
13岁时母亲去世,精神受到极大打击,后来被同父异母的哥哥强奸,家人的陆续死亡使她开始幻想,并患上了精神病。
伍尔芙后来答应莱纳德的求婚,因为年幼时受过性侵,他不与丈夫同房,不生育,对于这些莱纳德都欣然接受。莱纳德非常爱她 ,包容她,即便知道妻子有精神病也一直不离不弃。伍尔芙曾尝试吞安眠药自杀,莱纳德机智地救下了她。伍尔芙像很多天才一样,在创作上天赋惊人,但不知道怎么生活,可以说没有莱纳德,伍尔芙可能会更早的选择死亡。文学创作方面,莱纳德从来不干涉伍尔芙的创作过程,但总在作品完成后给出最中肯的意见,两人一直相敬如宾。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伍尔芙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她的病情更加恶化。二战期间,她的印刷厂和在伦敦的别墅被德军轰炸,这对于她这样纤细敏感的文艺青年产生了一种是一种"这个世界不会再好了"的感觉,于是她选择了自杀,1941年她在口袋里装满石头毅然沉河。
2001年的电影《时时刻刻》就有反映她这比小说更传奇的一生,很值得一看。
萨达姆·侯赛因。对,就是那位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风云人物,叱咤海湾数十年的独裁者。主要是许多人不知道他写过小说,在年间写了5本,而且大多相当畅销。处女作《扎比芭与国王》出版时是匿名的,但官方媒体进行了大力宣传,还改编为歌舞剧。发行量达到了惊人的百万册,在中东地区可以算得上是一流畅销小说了。直到2003年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前,他又先后写出了《坚固的城堡》、《一个人与一座城市》、《滚开,魔鬼!》三本小说。其中最后这本出版时战争已经开始,因此在伊拉克境内倒是没卖出多少,反倒在许多邻国大为流行,包括对其进行封杀的约旦。畅销的原因,除了在本国依靠官方宣传机器的推动之外,更多读者是出于猎奇心态:这可是萨达姆写的小说!一些专家的解读也为这些小说的宣传推波助澜:比如里面的很多情节透露了伊拉克政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通过小说的剧情和语言也能解读萨达姆本人的心态。据知情人士透露,有专业作家为萨达姆的作品进行润色。但这些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精神内核无疑是萨达姆本人的,其中总是有影射美国入侵、伊拉克「民族英雄」奋起反抗的情节,同时也有描述国家内忧外患、需要强权人士才能凝聚人心共同抗敌一类的观点。巴格达被攻陷后,有人发现了萨达姆一部未完成的手稿,也就是他的第5部作品《大觉醒》,此书写于战前,本意是要借用50年前萨达姆本人先流亡后夺权当上统治者并反抗外敌的故事作为主线。但手稿到了主人公被迫流亡的情节处就戛然而止,讽刺的是,此时的萨达姆也被美军赶出首都,正在被迫流亡。据说他最终被俘、关在监狱中时,奋笔疾书的就是这部小说的后半部分,难道是冀望于书中主人公的重新崛起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么一想,小说家萨达姆的人生就更耐人寻味了。
丁玲——一个不靠谱文艺女青年瞎折腾的一生相关男主角:瞿秋白,沈从文,胡也频,MAO爷爷……如果说萧红是盘苦菜花,丁玲就像是一盘生猛海鲜,洒满爱恨情仇,酸甜苦辣咸俱全。纵观丁玲的一生,就是一个不靠谱文艺女青年瞎折腾的曲折过程,生命不息,折腾不已,折腾得令现如今的文艺女青年,甚至女艺人之流望尘莫及,不得不说,姜,还是上个世纪的辣。丁玲(日—日)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常德临澧县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她的最高荣誉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丁玲一生著作丰富,出版有《丁玲文集》五卷。其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广泛流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谓盖棺定论,一个人一辈子成功不成功就看追悼会了,丁玲去世后,给她送花圈的名单:胡耀邦、陈云、邓颖超、聂荣臻、习仲勋、方毅、田纪云、乔石、李鹏、杨尚昆、王震、薄一波、荣毅仁、叶圣陶、巴金等人。北大荒人自发把缀有“丁玲不死”四个大字的红旗覆盖在她遗体上。有作家评价:“丁玲是一座大山,一条大河,一道悲壮的风景,足以妆点照耀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奖项,对于50年代的中国而言,影响力远非今天的诺贝尔奖可以比。丁玲出生于湖南福安县(今临澧县)一个书香世家,家里非常有钱,母亲是知府的女儿,父系的官职更高,家族庞大,光是她一家就有200多间房子,属于标准的富二代。传说湖南福安蒋家原是李自成的后代,因为曾经企图推翻明朝取而代之,事败后,隐居福安改姓蒋。这段历史如何,可不去追究。但丁玲的反叛性格,倒的确有点像闯王李自成。丁玲四岁丧父,随母亲在任教的学校里长大。丁母佘曼贞是个小脚太太,在常德女子师范速成学校读书时,和同班同学向警予结拜姐妹,成为心腹之交。1912年,两人一起考入新创办的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丁母曾把年幼的丁玲托付给向警予照看,丁玲把向警予叫“九姨”。1922年,丁玲为解除家中早已包办与表兄的婚姻关系,和女友王剑虹逃婚来到上海,入读的是陈独秀、李达等共产党人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不久经瞿秋白介绍入读上海大学中文系旁听。丁玲与王剑虹1923年夏天,己是中共中央妇女部长的向警予,特地到上海大学看望在该校中国文学系旁听的丁玲,勉励她不要辜负母亲的希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漫长的校园生活,情窦初开的丁玲对南开大学的一位表兄暗许情愫,展开热烈追求,无奈那位表兄生性木讷,循规蹈矩,面对她连绵如潮水般的爱意竟然逃之夭夭。有传闻期间丁玲与瞿秋白一个弟弟过往甚密,遂闹得流言四起,但令丁玲着迷的是瞿秋白。直到瞿秋白告诉丁玲他要和王剑虹结婚了,天真的丁玲才知道自己的亲密女伴和自己的仰慕对象一直在谈恋爱,一语惊醒痴情人,年少的丁玲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打击,一个人凄凄惨惨戚戚地回到家乡疗伤止痛。七个月后,瞿秋白的肺结核病传染给了王剑虹,这个新任太太很快去世,她在死前半个月给丁玲写信暗示求救,但自认遭到抛弃的丁玲沉浸在自怜自怨中,毫不理会。王剑虹写信时,瞿秋白已另有新欢,四个月后他就挖了浙江有名的开明士绅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的墙脚,与美女杨之华喜结良缘。这段往事一定要说说。当时沈剑龙与杨之华已生下一女,便是瞿独伊。 杨之华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生,瞿秋白当时是社会学系的系主任,近水楼台先得月,师生恋把瞿秋白拨弄得趁着暑假直接杀到杨之华老家萧山,竟与时任杨之华老公的沈剑龙一见如故相见恨晚。面对复杂纠结的感情问题,三人直面人生,开始了一场奇特的“谈判”:先在杨家谈了两天,然后沈剑龙把瞿秋白、杨之华接到他家去谈,各自推心置腹,互诉衷肠,又谈了两天。最后,瞿秋白又把沈剑龙和杨之华接到常州,再谈。当时瞿家早已破落,家徒四壁,连把椅子都没有,三个人就坐在一条破棉絮上谈。现如今,几千万生意的谈判也不过如此。最终,功夫不负负心人。艰苦卓绝的谈判结果是在上海《民国日报》上同一天同时刊登三条启事:一是沈剑龙与杨之华离婚启事;二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启事;三是瞿秋白与沈剑龙结为好友启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婚后瞿秋白对杨之华说:“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3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瞿独伊后来说:“为了纪念他们的结合,父亲在一枚金别针上亲自刻上‘赠我生命的伴侣’7个字,送给母亲。这一爱情信物,后来伴随母亲度过了几十年风风雨雨。”历史妙不可言,感情不过如此。到最后,谁也不能悲伤地坐在谁身旁。王剑虹病逝后,瞿秋白在给丁玲的信中表白说“自己的心也随剑虹而去”。但他没有参加妻子王剑虹的葬礼,只剩下丁玲扶棺大恸,从此终身痛恨瞿秋白。瞿秋白评价丁玲;“冰之是飞蛾扑火,非死不止”。一语成谶,这句话,概括了丁玲的过去,也预示了丁玲的未来。在当时新思潮的影响下,,一些进步青年自认具有反封建意识,开始废姓,只用名字称呼,“冰之”称呼起来很不方便,于是她采用笔画最简单的“丁“字为姓,叫“丁冰之”。后来她想当演员,要改琅琅上口的艺名,便和几个朋友闭目在字典上各找一字。她摸到“玲”字,从此“丁玲”成为她的新姓名。她的处女作《梦珂》,第一次用此名。1924年暑假王剑虹病逝,丁玲怀着失去闺蜜挚友的痛苦来到北京,住在辟才胡同一处公寓里,在北京大学旁听文学课程。课余跟随一位画家胡乱涂抹,学业毫无着落,生活百无聊赖,正是人生的低谷,偶然结识了《京报》副刊“民众文艺”编辑、青年作家胡也频,并由此结识了沈从文。丁玲和沈从文是湖南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人很快熟络起来,经常用家乡话热烈的交谈,把对丁玲倾心的胡也频凉在一边。当胡也频得知丁玲正为弟弟的夭折而无法释怀时,就用纸盒装满黄色玫瑰,附上字条:“你一个新的弟弟所献”。不幸的是,胡也频骚扰未遂。当时窘迫的丁玲无视这个小自己一岁的男人,她在人生的路途中迷路了,不知要去哪里,走投无路的她写信给鲁迅,讲述了自己的境遇和困惑,希望她所仰慕崇拜的鲁迅先生能为自己提出一条前行的光明道路。由于当时鲁迅与现代评论派论战犹酣,误认为这是崭露头角的沈从文在用化名捣鬼,就没有复信。适逢王剑虹的父亲邀请丁玲一同回湖南老家,丁玲眼看北京的生活毫无希望,就不甘不愿的离开了北京,返回到湖南老家。胡也频闻讯后,向朋友借钱追到湖南,蓬头垢面失魂落魄地的出现在丁玲面前,精诚所至,丁玲却不为所动。两人一起回到北京的时候,相关绯闻却已经在朋友圈里满天飞了,叛逆的丁玲非常愤怒,赌气说:“好吧,老娘就同居给你们看!”。于是两人于1925年秋在香山同居了。人,真正难以战胜的是自己。尤其是心高气傲的女人。在胡也频的影响下,丁玲也开始写作。当时两个性情中人没有什么经济来源,除了一点微薄的稿费之外,他们生活过得很艰难,经常有断粮绝用的时日,两人在清贫窘困中数度着光阴,但却因一份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而充满了温暖。丁玲与胡也频在一起关于这段感情,丁玲自己的评说是:“我不否认,我是爱他的,不过我们开始,那时我们真太小,我们像一切小孩般好像用爱情做游戏,我们造做出一些苦恼,我们非常高兴的就玩在一起了。”当时正当年轻的丁玲和胡也频、沈从文都想赴日留学,为了学习日语,找了个日语老师,这位老师就是当时在北大自修日语的冯雪峰。丁玲第一次见到冯雪峰的时候,感觉非常失望,她本来认为一个北大学日语的年轻人应该是很英俊潇洒的,而冯雪峰看上去像一个乡下人。有个理论,女人其实比男人更好色,虽然哥的长相出乎你的想象。但人不可貌相,在随后的交往中,他们谈文学,谈时事,才华横溢的冯雪峰很快走进了丁玲的内心深处,其丰富的知识和阅历足够迷倒当时幼小单纯充满向往的丁玲。与胡也频相比,冯雪峰显得成熟稳重。当时丁玲满脑子只有一个思想——要听到这个男人亲口说一声“我爱你”。这段时期丁玲看了一部电影《空谷兰》后,萌生了做电影明星的梦想,便给大导演洪深写信,在洪深的帮助下,她去上海,参观了电影拍摄的过程,演技形象虽然得到洪深的认可,但是终因性格与电影圈潜规则的现实格格不入,放弃了这个打算,明星梦就此夭折。于是她回到北京含愤写出了处女作《梦珂》,1927年底发表于《小说月报》。这是关于一个敏感和幼稚的年轻女孩成为一名电影明星受腐败的社会欺骗的故事。这部作品一炮打响,她成了新锐女作家丁玲,名气大过胡也频和沈从文。《梦珂》小说的女主人公的创作原型,是丁玲的闺蜜王剑虹。梦珂这个名字,也是瞿秋白曾经对王剑虹的昵称爱语,法文意为“我的心”。沈从文早在三三年写的《记丁玲》里有提及,且有过切实的记述。据说此书解放后一直被销毁,禁止出版,以致很少被人看到。现在网上可以找到,只是不知道版本对否。生活还在继续。冯雪峰离开北京到上海,丁玲不顾一切追到上海,紧跟着胡也频也追到了上海。旧中国尘土飞扬的坎坷大道上,一路都是马不停蹄追赶爱情的脚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欢场。于是,奇葩绽放出了惊艳的花。面对两个男人,性格开朗的丁玲提出要和两个男人共同生活。一个成熟有味,一个幼稚可爱,鱼和熊掌兼得,我都要!这个女人不寻常。于是三人直奔杭州,在风景如画的西湖边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从白娘子开始,西湖边上就是妖精出没的诡异之地,也是产生千古爱情的多情之地。很多人在这里相恋,很多人在这里分手。冯雪峰在西湖边的的葛岭租了一套两居室,冯雪峰住一间,胡也频住一间,白天丁玲一时和冯雪峰拥抱吟诗,一会又和胡也频相偎写作,晚上则轮流在两个房间过夜。不疯魔不成活。这种女权至上的生活对于用情很真的胡也频来讲,岂止是折磨。即使自己深爱的女人再三重申与别的男人只是柏拉图,他也无法忍受。爱情都是自私的。胡也频一气之下跑回上海,找到沈从文倾诉,沈从文劝他不要轻易放弃心中所爱。胡也频受到鼓舞,隔日重返杭州,他的坚定终于挽回了丁玲飘摇的心。最终,冯雪峰理智地选择了离开。三人行,必有人不行。丁玲心如刀绞地看着冯雪峰离去,然后收拾一地的破碎心情,静下心来和胡也频过日子。这段惊世骇俗的三人行爱情告一段落。丁玲曾写给雪峰两封信,但一直没有将信递给冯雪峰,只将痛苦埋在心中:“我不否定,我是爱他(指胡也频)的,不过我们开始那时,我们真的太小,我们像一切孩子般好像用爱情作游戏……我们日里牵着手一块玩,夜里抱着一块睡……大半年过去了,我们才慢慢落到实际上来,我才看出我们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是被一般人认为夫妻关系的。我们好笑这些,不过我们是更相爱了,一直到后来才见到了你(指冯雪峰)。使我不能离开他的,也是因为我们过去纯洁无瑕的天真……我常常想你,我常常感到不够,在和也频的许多接吻中,我常常想着要有一个是你的就好了。我常常想能再睡在你怀里一次,你的手放在我心上。唉,怎么得再来个会晤呢?我要见你,只要一分钟就够了。”此后冯雪峰成为丁玲一生中刻骨铭心的一个结,她永远记得他,终身对他怀有特殊的感情。1928年年底,胡也频与丁玲同赴上海,经潘汉年介绍开始从事左联工作,两人同居于上海如今的安福路。他们与沈从文一起创办了红黑出版社,编辑出版文艺期刊《红黑》。但红黑出版社不久就倒闭了。为了还债,胡也频离开上海赴山东济南省立高中教书。在胡也频走的当晚,丁玲就开始给胡也频写信,第二天又写。一个多月后,忍受不了相思煎熬的丁玲也来到了济南。他们自由的革命式爱情、丁玲时尚的衣着打扮都让省立高中泛起了涟漪。据当时在山东省立高中就读的季羡林回忆:“丁玲的衣着非常讲究,大概代表了上海最新式的服装。相对而言,济南还是相当闭塞淳朴的。丁玲的出现,宛如飞来的一只金凤凰,在我们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青年学生眼中,她浑身闪光,辉耀四方。济南的马路坑坑洼洼,胡先生个子比丁玲稍矮,而穿了非常高的高跟鞋的丁玲‘步履维艰’,有时要扶着胡先生才能迈步,学生们看了觉得有趣,就窃窃私语说‘胡先生成了丁玲的手杖’。”年轻气盛的胡也频在济南的激烈言论和行动,引起国民党当局的严重不满。1930年5月,国民党当局下令通缉胡也频等人。同年7月,胡也频和丁玲被迫离开济南,经青岛回到上海。日,丁玲生下一个男孩,取名胡小频(蒋祖林)。出院后他们已身无分文,但他们精神上却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充实,也更乐观。当时,胡也频在外从事革命活动,丁玲在家照看婴儿。不久胡也频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林育南,柔石,殷夫,冯铿等人。几经辗转,沈从文从陈立夫那里得到了回答,如果胡也频不是共产党,愿意住在南京,可以想想办法。这句话实际上就是要胡也频投降才能保住命。日,胡也频、柔石、殷夫(白莽)、李伟森、冯铿被枪决于上海的龙华司令部,后人称为左联五烈士。胡也频时年28岁。胡也频遇害后,生命力恣肆汪洋的丁玲对冯雪峰雪藏的感情终于爆发,写了无数滚烫的情书表白:“从我的心上,在过去的历史中,我真真的只追过一个男人,只有这个男人燃烧过我的心,使我起过一些狂炽的欲念,我曾把许多的生活幻想放在这里过,我也把极小的极平凡的俗念放在这里过,我痛苦了好几年,我总是压制我。我用梦幻做过安慰,梦幻也使我的血沸腾,使我只想跳,只想捶打什么,我不扯谎,我应该告诉你,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了(可怜我在过去几年中,我是多么只想告诉你而不能),这个男人是你。”从后面的信中可以看出,冯雪峰明显拒绝了丁玲的爱,并且采取了回避不见的态度,这使得丁玲非常痛苦,只好说明自己对冯的感情已经升华为纯洁的同志式的、高尚的革命情谊,来挽回自己和他相见的机会。当时的情形是,冯雪峰不是不能爱,而是已婚娶,他同丁玲一样珍视这份情谊,最终又用理智战胜了这种情感。冯雪峰和鲁迅一家在一起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以互相温暖为追求,以互不伤害为底线。1985年,丁玲回忆说:“对我来说,情况非常复杂。虽然我深深地爱着另一个男人,但我同胡也频同居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彼此都有很深的感情依恋,如果我离开他,他就会自杀,我决定,我不能同我所爱的这个人生活在一起,于是对他说,虽然我们不能生活在一起,我们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并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是我所爱的,不管他可能离得多远,这个事实决不会改变。我说,因此,我们的爱情必须是‘柏拉图式’的。这个决定使他非常痛苦。我最后不得不拒绝继续看到他,并完全断绝了这种关系。”1985年,丁玲不顾年迈多病,从北京远赴浙江义乌参加冯雪峰学术研讨会。日是农历大年初一,距丁玲逝世只剩下二十多天。清晨,丁玲在病榻上迎来她的最后一个春节。听着街上一阵紧似一阵的鞭炮声,丁玲感叹地说了一句:“雪峰就是这个时候死的。丁玲后来这样回忆冯达:“这是一个陌生人,我一点也不了解他,他用一种平稳的生活态度来帮助我。他没有热,也没有光,也不能吸引我,但他不吓唬我,不惊动我……”“他不爱多说话,也不恭维人……没有傲气,也不自卑。”“他常常来看我,讲一点他知道的国际国内新闻给我听。因为我平日很少注意这些事,听到时觉得新鲜。有时,他陪我去看水灾后逃离灾区的难民。他为通讯社采访消息,我也得到一点素材,就写进小说里去。我没有感到一个陌生人在我屋里,他不妨碍我,看见我在写文章,他就走了。我肚子饿了,他就买一些菜、面包来,帮我做一顿简单的饭。慢慢生活下来,我能容忍有这样一个人。”“后来,他就搬到我后楼亭子间。”不久,冯达调至中共江苏省委并负责《真话报》工作。丁玲也接受组织安排,参加《北斗》编辑工作。1933年,丁玲、冯达、潘梓年一起被秘密逮捕,一同押往南京软禁。丁玲开始了终其一生苦难说不清道不白的三年囚居生活。一同被捕入狱的潘梓年在相关的文字资料中被如下记载:1933年5月,潘梓年由于叛徒出卖在丁玲寓所被捕,入狱达4年之久。因为丁玲的社会声望及舆论,加上国民党一向比较尊重文人,所以丁玲并未遭到为难,没有审判,没有坐牢。担任过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宣传部长等职的张道藩,曾先后三次找过丁玲,请丁玲写剧本,都遭到拒绝。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叛徒顾顺章都与她经常来往,对她表示十分器重,陈立夫也和她见过面。当时国民党特务中曾流行“谒陵”(看丁玲)“谒蒋”(丁原名蒋冰之)这样的话。在软禁期间,丁玲同叛徒嫌疑人冯达一直同床共枕,并于1934年9月生下了一个女婴蒋祖慧,这个女孩后来成为中央戏剧学院著名舞蹈家,《天鹅湖》、《巴黎圣母院》的导演。多年后丁玲对那段日子的回忆是:“实际我心中成天装着一盆火,只想找人发泄!”对与冯达之间的同居关系总结为:“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1936年9月,经过蔡元培、杨铨、胡愈之、邹韬奋、洪深、林语堂、叶圣陶、郁达夫、陈望道、柳亚子等38位知名人士致电南京政府要求放人,宋庆龄致电南京行政院院长汪精卫要求营救,世界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等也表示抗议。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丁玲得以获释。丁玲1936年冬到达陕北时,党中央十分重视,这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第一个从大城市来的文人,也是日后最典型的延安文人,这是红军苏区的一件大事。在陕北的窑洞中,毛泽东问丁玲,打算干些什么?丁玲回答说,她要当红军。毛泽东说,好,马上就可以去,现在还有最后与胡宗南的一仗,赶快去,赶得上。在保安只停留了12天的丁玲,就跟着时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杨尚昆到了定边前线。在延安期间,丁玲在毛泽东面前可以无拘无束地聊天。有一次,丁玲和毛泽东谈起了对延安的观感,丁玲说:“我看延安就像一个小朝廷。”毛泽东说:“好啊,那你替我封封官吧。”丁玲信口说:“林老,财政大臣;董老,司法大臣;彭德怀,国防大臣。”毛泽东哈哈大笑说:“你还没有封东宫、西宫呢!”丁玲说:“那可不敢,这是贺子珍的事。我要封了,贺子珍会有意见的。”整天坐在陕北冬暖夏凉的窑洞中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对丁玲念念不忘,遂于12月30日挥笔写出《临江仙》一词,用军用电报发到前线聂荣臻司令部,嘱转给丁玲同志。词曰: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据说,毛泽东用军用电报写给个人的情况只有两次,一次是给彭德怀,另一次就是给丁玲。日,延安文艺界为纪念高尔基逝世一周年,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文艺晚会,在晚会上,丁玲认识了比自己小13岁的陈明。一段恋情就此在宣传革命的氛围中拉开了沉重的序幕。老年的陈明回忆爱情的开始是这样的:“那是在一个小饭馆里,我们坐在炕上,我说:主任,你也应该有个终身伴侣了。丁玲反问我:我们两个行不行呢?我听了吓了一跳。事后,我在日记中写道:让这种关系从此结束吧!她看到后,说:我们才刚刚开始,干吗要结束呢?”可陈明因周围压力娶了另一个女人,可这并没有阻断丁玲与他的联系,最终陈明终于与当时怀孕的妻子离婚。1942年2月,在延安蓝家坪,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陈明在人们的嘲讽和挖苦声中正式结婚。丁玲对邻居老太太说:我们爱得很苦。我们结婚没有张扬,没有请客。据陈明说,那个时候没有一个人看好他们的婚姻。有人说:“丁玲嫁了一个比她小13岁的小丈夫。她打乒乓球的时候,把呢子大衣往后面一甩,她丈夫就赶快伸手接住。”面对铺天盖地这样的闲言碎语,丁玲毫不在乎,她在乎自己,她对陈明说:“随他们说去,让他们说上几年,还能说几十年?”丁玲的秘书张凤珠曾肯定的说:如果没有陈明,丁玲活不到1979年。丁玲晚年也说:如果没有他,我是不可能活到今天的;如果没有他,我即使能活到今天,也是不可能继续写出作品来的。婚后不久,丁玲就发表了屡遭批判的杂文《三八节有感》,之后一直命途坎坷,这种时候,陈明默默地站在她身后。1946年,陈明和丁玲夫妇的合照1946年,陈明和丁玲夫妇的合照1948年10月丁玲在赠送给陈明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精装本上题词:留给陈明,因为你给我许多帮助,使我这本书写得比较少一些错误和缺点,而且当我写作的时候,不至为外界所影响我的情绪,我是应该感谢你的。新中国成立后,陈明与丁玲在北京度过了一段相对风平浪静的岁月。50年代的丁玲,意气风发。50年代的丁玲,意气风发。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打破了这种短暂的平静。文化大革命中,两人被关进牛棚,相互约定:一不能死,二不能疯。1970年春天,丁玲和陈明又被秘密关进了拘押政治犯的北京秦城监狱——陈明锒铛入狱的唯一理由就是因为他是丁玲的丈夫。1975年5月,丁玲获释,陈明也随之获释,紧跟着两人又先后被遣送到山西长治市嶂头公社嶂头大队当农民。日,75 岁的丁玲才被平反,经中央组织部批准回到北京。丁玲回到北京不久,在某次文学研讨会上,披了一条鲜红的围巾,颜色耀眼,彪显张扬,引起很多人议论。随他们去吧,丁玲就是丁玲,一生都在荣辱毁举间,又岂会在乎你多看我几眼?1982年秋,丁玲和陈明去看望舒群,老朋友在一起回忆往事。丁玲笑着向舒群说:“你还记得吗?当年在延安我和陈明结婚时,你曾说别的都好,就只担心将来能不能偕老,现在你不用担心了,我们不是白头偕老了吗?而且是恩爱到老,幸福到老!暮年丁玲暮年丁玲早在延安时期,陈明就曾为丁玲收集整理创作素材。丁玲晚年年事已高,她的作品(包括《杜晚香》、《在严寒的日子里》大多经过陈明的修改润饰。丁玲的重要回忆录《魍魉世界》的最后一章也是陈明续写的。《丁玲文集》出版时,陈明也作过认真的校改。不过,陈明都是在丁玲作品的抄件上进行加工,保留了作品的原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改动都得到了丁玲的认可,所以丁玲戏称陈明为家里的“改家”。她风趣地对人说:人家叫我作家,我还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们家里还有一个“改”家。”文学,爱情和政治是丁玲一生的三个主题。丁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牵挂的唯有爱情,她对陈明说:“你再亲亲我,我是爱你的。”而在这句话之后,丁玲说了一句:“你太苦了,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这句话足足让陈明搁在心里20年,记忆丝毫不曾减退。日,丁玲因内脏功能特别是肾功能衰竭,抢救无效逝世,享年82岁。其时,陈明刚满69周岁。当天下午,冰心打来电话询问丁玲病情,不料听到的却是丁玲已逝的消息。三天后,86岁的冰心在写给丁玲的悼念文字中说:死而有知,也许有许多欢乐的重逢;死而无知,也摆脱了躯壳上的痛苦。这样的达观之语,怕只能出自这位生性恬淡而又经历坎坷的世纪老人之手了。丁玲地下有知,当会心而笑。有一段话很适合丁玲:作为一个女人,我的一生如此丰富。有激情,有痛苦,有欢乐,有眼泪。作为一个女人,我也许不是规矩和忠诚的。但我忠于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欲望;我对得起自己,也不想伤害别人。如果我做的不够好,请原谅。我,只是个最普通不过的女人而已。说不定,如我这样的女人,应该也可以上天堂。(作者还巴了很多共产共妻的往事,有兴趣可以看天涯原贴:,信不信由你,别来找我理论。 )【推广】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你问我答”,搜索A-to-Q即可添加,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亦可:
严歌苓。从小父母离异。(父亲是著名作家萧马,被打成“右派”后去了安徽,并和严歌苓母亲离婚。萧马年轻的时候也是才子风流,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时认识了在崔嵬的电影《红旗谱》里的美女演员俞平,再后来,俞平成了严歌苓的继母。严歌苓小时候跟着父亲度过,她把自己的童年留在了安徽省作家协会的大院里。很多年之后,当严歌苓远渡重洋到美国去定居,她把那段难以忘却的记忆写成了小说《人寰》)十二岁考入成都军区,当跳芭蕾的文艺兵。十五岁初恋一个年轻军官,但没想到这场“初恋高烧”差点烧死她。年轻军官不但是爱情“逃兵”,还出卖了她。在那个封闭的年代,众人的唾骂与批判随之而来,让她一度绝望差点自杀。而在经受过背叛与人性的挤压后,她的创作才华悄然发酵,二十岁发表处女童话诗《量角器与扑克牌的对话》。二十一岁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成为战地记者,并将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写进小说处女作《七个战士和一个零》。二十二岁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心弦》,次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成影片。二十五岁被调到铁道兵政治部担任创作员,并在当年退伍。其长篇小说《雌性的草地》及短篇小说《天浴》和《少女小渔》,均创作于这一时期。(十年后,即1993年,李安购买了《少女小渔》的电影版权)二十八岁和李克威(其父亲是著名作家李准)闪婚,并在三年后离婚,又过三年与美国外交官劳伦斯结婚。四十六岁随复职重新做外交官的劳伦斯一起被派往非洲,做起专职外交官夫人。严歌苓和劳伦斯一直都非常希望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因为她从23岁开始吃安眠药,一直到2001年才治愈,生孩子一拖再拖,错过了最佳育龄。2004年,严歌苓为了给剧本选景,和陈冲无意中走进了马鞍山的一所孤儿院。最后,严歌苓领养了当时只有3个月的小女孩妍妍。未来她将以女儿为原型写一部结局幸福的小说。跟她有关的几部电影:张艾嘉的《少女小渔》,改编自她的小说《少女小渔》,令刘若英成为第40届亚太影展影后。陈冲的《天浴》,改编自她的小说《天浴》,获金马7项大奖和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十大最佳影片奖。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改编自她的小说《金陵十三钗》。令张艺谋的《归来》,改编自她的小说《陆犯焉识》。
大家说的都是人生比作品还精彩的作家,我来举另外一种反差的例子吧。艾米丽·勃朗特也就是「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妹妹。勃朗特三姐妹的一生,和其他作家比起来可谓平平无奇,乏善足陈——牧师家庭出生,做家庭教师贴补家用,三姐妹筹款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只卖掉两本。这种人生,和「简·爱」的基调是一致的,夏洛蒂本人与她的作品吻合度很高。但是,艾米丽却非常不一样。艾米丽一生只写过一本小说,名叫「呼啸山庄」。这本小说与「简·爱」同年出版,「简·爱」获得巨大成功,但是,「呼啸山庄」却没有。「呼啸山庄」是一本怎样的作品?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及创作家毛姆在一九四八年应美国“大西洋”杂志请求向读者介绍世界文学十部最佳小说时,他选了英国小说四部,其中之一便是《呼啸山庄》,他在长文中最后写道:“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呼啸山庄》使我想起埃尔·格里科的那些伟大的绘画中的一幅,在那幅画上是一片乌云下的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雷声隆隆拖长了的憔悴的人影东歪西倒,被一种不是属于尘世间的情绪弄得恍恍惚惚,他们屏息着。铅色的天空掠过一道闪电,给这一情景加上最后一笔,增添了神秘的恐怖之感。”在我年少时,这部小说带给我极大震撼,我非常认同一个评价即:「它被认为是英国小说史上最奇特,最具震撼力的一部小说之一」。当年看书的时候,还没有互联网,虽然非常好奇,但没能知道到底这是位怎样的女作家,只知道她是夏洛蒂的妹妹,心想,这两位姐妹可真不一样啊。到后来,了解了她的生平,她的诗集,没想到她的一生没有一件精彩的故事,可是,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她,竟然拥有如此狂野、如暴风如骤雨如野火般的内心,在她的作品里那种异乎寻常的极端、尖锐、激情和反叛力量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带着这样的内心,她在世上度过了默默无闻,但也是耐人寻味的一生。1847年,艾米丽的「呼啸山庄」与两位姐妹的小说一同出版,当时未获关注。第二年,艾米丽因病离世,年仅三十岁。她没能等来可以读懂她的人。「我是唯一的人,命中注定无人过问,也无人流泪哀悼;自从我生下来,从未引起过一线忧虑,一个快乐的微笑。在秘密的欢乐,秘密的眼泪中,这个变化多端的生活就这样滑过,十八年后仍然无依无靠,一如在我诞生那天同样的寂寞。」——艾米丽·勃朗特
让·热内 Jean Genet这位满口华丽阴暗词藻的剧作家、小说家兼诗人─尚?惹内(Jean Genet),受的正式教育只有小学程度(13岁),10岁就犯了第一桩窃案,没有做超过2星期的工作,流连於社会福利单位、少年监狱和扥管家庭之间,15岁到38岁之间,他不是在军队,就是在监狱。直到他成为狱中传奇作家,一而再、再而三被文友保释出来…。他终於停止了他罪犯生涯,也许是了解到,他并不永远被这个世界所拒绝。百科:
土家野夫记得高中的时候看过他写的《江上的母亲》,记忆犹新。当时妈妈看这篇文章看哭了。后来因为柴静写的一篇关于他的文章《日暮乡关何处是》,就买了《乡关何处》,当时断断续续看了半个月,可能我年纪小,没有过什么经历。每次看,都觉得沉重至不忍卒读。
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衣着追求独特、华丽、腔调,混迹于上流社会交际圈。媒体对他褒贬不一。后又被指控为同性恋,关进监狱,妻离子散。20世纪英国才为他树立荣誉雕塑。在遭受毁誉近一个世纪后才重获荣誉。伍尔夫。曾经假扮阿比西尼亚的门达克斯王子、弟弟假扮她的翻译,好友扮演英国外交官前往韦默斯访问英国海军的“无畏号战舰”,得到了热情盛礼的接待。整个骗局设计得天衣无缝,完全将舰队司令威廉·梅伊蒙在鼓里。这个天大的玩笑后来经报纸披露出来,国防力量的虚有其表和官僚体制的空具其壳遂引起朝野震惊,英国军界和外交界顿时陷入了极度的尴尬。年老几度精神崩溃后在口袋里塞石头跳河自杀。穆旦。七七事变后随清华大学从北京徒步远行至昆明,成立西南联大。1942年穆旦响应国民政府“青年知识分子入伍”的号召,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至9月,亲历滇缅大撤退,经历了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于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穿山越岭,扶病前行,踏着堆堆白骨侥幸逃出野人山。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调图书馆和洗澡堂,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但他却开始了偷偷翻译的工作。后死于心脏病突发。
我还是要讲汪曾祺!!!汪曾祺出生在江苏高邮的一个地主家庭(元宵节出生),家里除了收租,还开药店(祖传眼科)。祖父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旧地主,爱读书、爱喝茶、生活节俭。父亲是个妙人,乐器、画画、手工、医术、体育都很好,而且是个孩子王,简直是幼儿园老师的模范。曾琪有三个母亲,生母早逝,由继母带大,继母对他很好。汪家有个后花园,曾祺小时候老在里面玩。曾琪受传统文化熏陶,接受的是新式教育,上幼儿园、小学、中学。读了屠格涅夫、沈从文,觉得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动了读西南联大中文系的念头。抗战爆发,绕路入滇。抱病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白天睡觉,晚上读书,没事逃逃课,泡茶馆。朱自清非常不喜欢他,但是沈从文、闻一多、杨振声都很喜欢他,觉得有才。谈谈恋爱、看看书,跑跑警报、有空去教教中学,日子也就过去了。毕业没拿到毕业证(不愿意去当军队翻译)。抗战胜利了,到了上海。在一家中学当教员,十分苦闷,甚至想自杀,沈从文骂醒他。到北京,先是在故宫博物馆上班,后来去了文联。老舍也很欣赏。打成右派,下放,用他的话叫“效力军台”。和工人们谈得来,活也干得好。用工人的话讲“老汪人性不错”。文革开始,江青说“汪曾祺可以控制使用”。调去写样板戏,写了《沙家浜》。幸得如此,躲过文革。文革结束,写了一大堆文章。真正出名了,到处逛。然后,死了。这样的人生经历,这样看起来,比我们算曲折,比那个时代的人看是平淡很多了。旧地主家庭出身,搞文学创作,解放后被打倒,像这样大起大落的小说家多了。那么我为什么还觉得他的人生耐人寻味呢?我理解中耐人寻味的人生,它不是轰轰烈烈、大起大落,像奔腾黄河水一样的。而应该是,江南水乡的一条小河,烟波袅袅,静静流淌,猛一看不觉出奇,但久了,你会觉得很舒服,很有味,相看两不厌。汪曾祺的人生就是一条小河,偶有波澜,但终归是平静的,随遇而安的。从文字中看他的人生,你会觉得这个人活的很有诗意,很有意境。文章如此,人生亦然。这算不算耐人寻味,我觉得算!
雷蒙德 钱德勒雷蒙德·钱德勒描述自己的性格是"表面的缺乏自信和内里的傲慢自大的不协调的混合物";他当过兵,参加过一战,经历过苦难与孤独,认为自己"始终活在虚无的边缘"。他不喜欢看大海,因为海里有太多的水和太多淹死的人。他是个酒鬼。他认为"一个男人,每年至少要酩酊大醉2次。这是个原则"。他烟斗从不离嘴。与比利怀尔德一起编剧,被烟熏得忍无可忍的比利经常跑到厕所里躲藏,他竟怀疑比利的生殖器有问题。他瞧不上海明威,曾在小说里给一个警察起名叫海明威,称之为"一个老是重复同样的话,直到让大家相信那话一定很精彩的家伙"。他拒绝任何奖项。 假如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也必定会拒绝。原因有二:一。他不会跑到瑞典去接受奖项,还要穿上晚礼服发表演讲;二。诺贝尔奖曾经颁给太多二三流作家,而许多实力远胜于他们的优秀作家却未获奖。他孤零零地死在异地他乡。只有17个人参加了他的葬礼。(节选自百度百科)
木心---------------------------------------------------------还是贴陈丹青写的文章吧,由我来磕磕巴巴、生硬冰冷的总结木心的际遇总觉得有点不妥。以下摘自《文学回忆录》陈丹青的前言部分。---------------------------------------------------------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抗战初期,十三四岁的木心躲在乌镇,几乎读遍当时所能到手的书,其中,不但有希腊罗马的史诗、神话,近代以来的欧陆经典,还包括印度、波斯、阿拉伯、日本的文学。郑本《文学大纲》所列举的庞大作者群,当年不可能全有汉译本,木心也不可能全都读过,他诚实地说,哪位只是听说,哪本没有读过,但他多次感慨:“那时的翻译家做了好多事情哩。”最近承深圳的南兆旭、高小龙二位提供数百册私藏民国旧书,供我选择配图,虽难测知其中哪些曾是木心昔年的读本,但他的阅读记忆,正是一部民国出版史的私人旁证。   讲述圣经时,木心念及早岁与他频繁通信的十五岁湖州女孩,使我们知道早在四十年代的浙江小城,竟有如此真挚而程度甚深的少年信徒,小小年纪,彼此辩说新旧约的文学性。提到《易经》,他说夏夜乘凉时教他背诵《易经》口诀的人,是她母亲,抗战逃难中,这位母亲还曾给儿子讲述杜甫的诗,这在今日的乡镇,岂可思议。他忆及家中仆佣对《七侠五义》之类的热衷,尤令我神旺,他的叔兄长辈居然日日去听说书,此也勾连了我的幼年记忆:五六十年代,沪上弄堂间尚且隐着简陋的说书场所……这一切,今已荡然无存,而木心的记忆,正是一份民国青年的阅读史。   这份阅读史,在世界范围也翻了过去。木心的生与长,适在同期步入印刷时代与新文化运动的民国,他这代人对文学的热忱与虔敬,相当十五至十九世纪的欧洲人,电子传媒时代的芸芸晚生,恐怕不易理解这样一种文学阅读的赤子之情了。   以上,是木心生涯的上半时,下半时呢?   自1949年到“文革”结束,近三十年,欧美文学的译介几乎中止,其间,值木心盛年,惟以早岁的阅读与文学相濡以沫(他因此对五十年代专事俄罗斯文学的推介,甚表好意)。讲课中一再提及的音乐家李梦熊先生,也是此等活宝:他俩听说乔伊斯与卡夫卡,但“文革”前夕的大陆,哪里读得到。而早在三四十年代,他们就知悉欧洲出现意识流、意象主义、存在主义等等新潮,之后,对铁幕外的文学景观该是怎样的渴念。浩劫后期,战后文学如“黑色幽默”与“垮掉的一代”,曾有内部译本(如《第二十二条军规》),他们当然不会放过,总之,就我所知,五六十年代,各都市,尤其京沪,尚有完全在学院与作协系统之外,嗜书如命、精赏文学的书生。而木心出国前大量私下写作的自我想象、自我期许,竟是遥不可及的西方现代主义。   “文革”初,木心早期作品被抄没。“文革”后,大陆的地下文学与先锋诗,陆续见光,渐渐组入共和国文学史话。现在,这本书揭示了更为隐蔽的角落:整整六十多年目所能及的文学档案中——不论官方还是在野——仍有逍遥漏网的人。   漫长,彻底,与世隔绝,大陆时期的木心没有任何举动试图见光。到纽约后,带着不知餍足的文学的贪婪,他在恢复写作的同时,靠台湾版译本找回被阻隔的现代文学图景,与他早年的阅读相衔接。久居纽约的港台文人对他与世界文学的不隔,咸表惊异,他们无法想象木心与李梦熊在封锁年代的文学苦谈——“出来了,我才真正成熟”,木心如是说——私下,我完全不是可以和他对话的人,他几次叹息,说,你们的学问谈吐哪里及得上当年李梦熊。但木心要说话,要以他所能把握的文学世界,映证自己的成熟,不得已,乃将我们这群人权且当做可以聆听的学生。   多少民国书籍与读者,湮灭了。木心的一生,密集伴随愈演愈烈的文化断层。他不肯断,而居然不曾断,这就是本书潜藏的背景:在累累断层之间、之外、之后,木心始终将自己尽可能置于世界性的文学景观,倘若不是出走,这顽强而持久的挣扎,几几乎濒于徒劳。   ******   一个在八十年代出道的文学家,能否设想木心的历程?一个研修文史专科的学者,又会如何看待这份文本?木心不肯放过文学,劫难也不曾放过他,但我不知道他怎样实践了尼采的那句话:   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固然,尼采另有所指,尼采也不可能知道这句话在二十世纪的中国语境——在这大语境中,木心怎样营造并守护他个人的语境?去年秋,木心昏迷的前两个月,贝聿铭的弟子去到乌镇,与他商议如何设计他的美术馆。木心笑说:   贝先生一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对的;我一生的各个阶段,全是错的。   这不是反讽,而是实话,因为实话,有甚于反讽——讲课中,他说及这样的细节:五十年代末,国庆十周年夜,他躲在家偷学意识流写作(时年三十二岁);六十年代“文革”前夕,他与李梦熊彻夜谈论叶慈、艾略特、斯宾格勒、普鲁斯特、阿赫玛托娃;七十年代他被单独囚禁时,偷偷书写文学手稿,我亲眼看过,惊怵不已:正反面全都写满,字迹小如米粒;八十年代末,木心年逾花甲,生存焦虑远甚于流落异国的壮年人,可他讲了五年文学课——我们交付的那点可怜的学费啊——九十年代,他承诺了自己青年时代的妄想,满心狂喜,写成《诗经演》三百多首;新世纪,每回走去看他,他总引我到小阳台桌边,给我看那些毫无用处的新写的诗。   在与笔记再度相处的半年,我时时涌起当初即曾抱有的羞惭和惊异,不,不止于此,是一种令我畏惧到至于轻微厌烦的心情:这个死不悔改的人。他挚爱文学到了罪孽的地步,一如他罪孽般与世隔绝。这本书,布满他始终不渝的名姓,而他如数家珍的文学圣家族,完全不知道怎样持久地影响了这个人。   中国文学史、西洋文学史,魏晋或唐宋文学、伊丽莎白或路易王朝文学,各有专家。其他国家所修的世界文学史又是怎样讲法呢?当年郑振铎编撰《文学大纲》,想必也多所参照了外国的写本。迄今,我没有读过一本文学史,除了听木心闲聊。若非年轻读者的恳求,这五册笔记不知几时才会翻出来:其实,每次瞧见这叠本子,我都会想:总有一天,我要让许多人读到。   或曰:这份笔记是否准确记录了木心的讲说?悉听尊便。或曰:木心的史说是否有错?我愿高声说:我不知道,我不在乎!或曰:木心的观点是否独断而狂妄?呜呼!这就是我葆有这份笔录的无上骄傲——我分明看着他说,他爱先秦典籍,只为诸子的文学才华;他以为今日所有伪君子身上,仍然活着孔丘;他想对他爱敬的尼采说:从哲学跑出来吧;他激赏拜伦、雪莱、海涅,却说他们其实不太会作诗;他说托尔斯泰可惜“头脑不行”,但讲到托翁坟头不设十字架,不设墓碑,忽而语音低弱了,颤声说:“伟大!”而谈及萨特的葬礼,木心脸色一正,引尼采的话:唯有戏子才能唤起群众巨大的兴奋。   我真想知道,有谁,这样地,评说文学家。我因此很想知道,其他国家,谁曾如此这般,讲过文学史——我多么盼望各国文学家都来听听木心如何说起他们。他们不知道,这个人,不断不断与他们对话、商量、发出诘问、处处辩难,又一再一再,赞美他们,以一个中国老人的狡黠而体恤,洞悉他们的隐衷,或者,说他们的坏话。真的,这本书,不是世界文学史,而是,那么多那么多文学家,渐次围拢,照亮了那个照亮他们的人。   *******   讲课完结后,1994年早春,木心回到远别十二年的大陆,前后四十天,期间,独自潜回乌镇,那年他离开故乡将近五十年了。回纽约后,又两年,他搬离距我家较近的寓所,由黄秋虹安排迁往皇后区一处宽敞的公寓,在那里住了十年。到了七十九岁那年,2006年9月,我陪他回国,扶他坐上机场的轮椅,走向海关。黄秋虹,泣不成声,和年逾花甲的章学林跟在后面:自我2000年回国后,就剩他俩就近照看木心。   同年春,听课生中年龄最大的金高女士,逝世了。其他学员早经星散,很少联络了。之后,每年春秋我回纽约侍母,走在街上,念及木心经已归国。去年木心死,我瞧着当年众人出没的街区,心情有异——今夏侍奉母亲,黄昏散步,我曾几次走到木心旧寓前,站一站。门前的那棵树,今已亭亭如盖,通往门首的小阶梯砖垛,放满陌生租客的盆栽。这寓所的完整地址是:   25-24A, 82 Street Jackson Heights, NY 11372.   (中译:纽约市,杰克逊高地,八十二街,邮编11372)   木心讲课时,还给众生留下这里的电话:718-526-1357。   如今不能上前叩门了。木心在时,书桌周围满是花草,卧室的小小书柜旁竖一枚乐谱架,架上摊着旧版的苏东坡字帖——在我见过的文人中,木心存书最少最少——自年,文学课讲义、蓄谋已久的《诗经演》,都在这里写成。凡添写几首诗经体新作,他会约我去北方大道南侧一张长椅上见面,摊开我根本看不懂的诗稿,风寒街阔,喜滋滋问我:味道如何?   讲课中,他两次提到与他相熟的街头松鼠,还有寓所北墙密匝匝的爬墙虎:“它们没有眼睛哎!爬过去,爬过去!”每与我说起,木心啧啧称奇。忽一日,房主未经告知,全部拔去了,他如临大事,走来找我,狠狠瞪大眼睛:   “那是强暴啊!丹青,我当天就想搬走!”   木心绝少诉说自己的生活。五年讲课间,难得地,他说出早岁直到晚年的零星经历,包括押送与囚禁的片刻。他说,和朋友讲课,可以说说“私房话”。本书编排时,我特意在每讲之前排几行摘录,并非意在所谓“关键词”,而多取木心谈及自己的略略数语,俾使读者走近他:经已出版的木心著作,刻意隐退作者,我相信,这本书呈现了另一个木心。   有次上课,大家等着木心,太阳好极了。他进门就说,一路走来,觉得什么都可原谅,但不知原谅什么。那天回家后,他写成下面这首“原谅”诗,题曰《杰克逊高地》:   五月将尽   连日强光普照   一路一路树荫   呆滞到傍晚   红胸鸟在电线上啭鸣   天色舒齐地暗下来   那是慢慢地,很慢   绿叶藂间的白屋   夕阳射亮玻璃   草坪湿透,还在洒   蓝紫鸢尾花一味梦幻,   都相约暗下,暗下   清晰 和蔼 委婉   不知原谅什么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选这首诗,因为木心、金高、全武、立伟、我,均曾是杰克逊高地的居民,当年辗转各家的上课地点,多半散在那片区域:二十年前,木心这样地走着,看着,“一路一路树荫”,其时正在前来讲课的途中; 下课了,他走回家,“天色舒齐地暗下来”。木心的所有诗文,只字不提这件事,纽约市、杰克逊高地,也从不知道一小群中国人曾在这里听讲世界文学课。如今木心死了,母亲死了,金高死了,此后我不会每年去到那里——“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现在,惟愿先生原谅我擅自公开了听课笔记,做成这本大书。
圣埃克絮佩里他是一个自十二岁起第一次飞上天空到44岁坠机那一刻都至始至终渴望天空的浪子,十足的浪漫主义和冒险家。从留下的书信,文学作品,自述中都可看出他对冒险与不安于室的极度渴望。 但他同时又是一个有恋母倾向,自幼缺乏父爱,内心敏感纤细充满了创造力的天真孩童和艺术家。他本身是一个飞行员,曾一度在美术学校接受教育,获得过文学奖,第一个女朋友是患有结核性关节炎只能躺在床上的漂亮女孩,在自述中,他把露易丝(初恋女友)解释为是《小王子》中玫瑰的原型,他们因相互吸引而订婚,因人生目标不同和女方家人要求想结婚必须放弃飞行而分手。他的妻子康素爱罗在遇见他时是一个29岁的寡妇,这场关系在当时遭到作者母亲的极力反对,最终却得以结婚。在婚后的十几年里,他们对彼此都互有不忠,他停留在家中的时间极少,认为自己“既是单身又是已婚”,他不只有一个女人,又认为自己一直也爱着妻子。也许作为一个用行动去写诗的人,他爱情的本质就是多向的,可以同时发生的。妻子在他眼中同时具备玫瑰和狐狸的特质,一边他极少有时间停留在家里,一边又和妻子彼此折磨彼此依赖相互驯养。但这一切道理,却都是另一个女子,奈莉让他懂得的。从相识之初奈莉就已婚,在描述与奈莉关系的过程中,他提到了奈莉是一个善于循序引导他懂得道理的智者,一头金发的奈莉[1]是狐狸形象的原型(童话中的狐狸在遇见小王子时就明白“驯养”的道理,并将其传达给小王子听。狐狸在作者的意识中,是一个聪明的,智慧又有魅力的存在),通过她他懂得了每一段关系都需要两人耐心的一步步靠近,而他与妻子康素爱罗最初的关系,则是闪电式,认识不过几个小时之后就宣布要娶她。 文字介绍转自 斐柏 手机@不了
居然没人提萨德侯爵?性虐待这个词就是以他来命名的。萨德侯爵是法国一个落魄贵族后代,母亲曾是王妃的贴身侍女。读过贵族才有资格去的学校,为了改善生活娶了一个土豪女。老爹死后继承了三个省的总督爵位,走上人生巅峰。夫妻俩都是性虐待爱好者,除了互虐之外还虐过家里大大小小的仆人,不分男女。时常叫妓女来家里狂欢。被告过几次,每次都用钱摆平。终于有一次一个被虐妓女被强迫群p,非要告他,法庭缺席判他死刑。他就逃了。逃就逃吧,还顺手把当修女的兄弟媳妇拐走了。丈母娘怒搞了个通缉令。逃亡途中写了两本书,几年后一回巴黎就被逮了个正着,但那时死刑已经撤销,于是送进监狱关起来,后来又转到巴士底狱关了五年,狱中偷偷写书。遇到法国大革命冲击巴士底狱,好容易脱离监狱生涯,又被革命群众送到疯人院关起来。妻子借机跟他离婚。法国大革命后被赦免,一出狱就加入极端派雅各宾,宣扬乌托邦,写了些乌托邦主义的书。三年后再次被捕,再次判处死刑。关了一年多罗伯斯庇尔被推翻了,又一次逃离断头台。继续写书,但卖得不好,不得不到处打杂维持生活。拿破仑上台后因为他写的《于丽埃特》又把他抓了。后来被人送到疯人院,从此尽情写作不受打扰,写了包括自传体小说《香阁侯爵》在内的几本书,基本上色情描写都很多,口味较重。在疯人院过得超开心,还组织疯子们搞活动,演出剧目。死于疯人院,终年74岁。————————纯用手机打了这么多字我也是满拼的……
太宰治。必须是太宰治。自杀那么多次未遂。不过最后还是自杀成功了
萧红遇一次人渣是运气问题 一生一直遇人渣很神奇
老舍1966年某日的凌晨,被打得遍体鳞伤的老舍欲回家,然而,家人坚拒他进门要其好好反醒。他独自来到了太平湖,在湖边坐了整整一天,几乎没动过,最后步入湖水自尽。死后,连骨灰也未保留。老舍曾说:我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以前读教科书上老舍的文章 《草原》《我家的猫》感觉很温暖 细腻 平淡却又明朗。 然后读他的《骆驼祥子》《茶馆》 《月牙儿》感觉小人物的心酸 无奈 悲悯。 没想到他的人生竟然是这样的一个结局。其戏剧性超过了小说,悲情指数也摔小说几条街。(这是我个人感受)造化弄人啊~ 你知道吗?他本可以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可惜当时他已经离开人世了。-----------------------------发现问题就应该努力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在评论里胡侃。评论里竟然有泼妇专门过来骂我还厚脸皮的说是拔刀相助(我前天吃的东西都要吐出来了),我看你是大姨妈要来了需要找个发泄的出口吧,我只想对她说“利用上班时间,让你那双老手码这么多字,真是辛苦了,给你发工资的老板知道你这么不敬业吗?” 相你这种时间不值钱的人,不出意外还会继续在评论里骂人的吧,哈哈。有人批评我给别人扣帽子,这个我不反驳。因为我用手机看的评论,真的没有看到所谓的真相的链接,所以就怀疑是有人挑刺儿。我不知道文学历史方面如何考证,有没有文科版的sci,ei或者万方之类的学术网。也不知道中国老舍研究会是一个多么权威的机构。如果真的只能从微博里取证,我也看了一下。有个意外的收获。中国老舍研究会 07-07-14转发一条长微博(真心不明白考证要靠长微博,我以前一直以为微博是 不能用于学术的)如下,不过最后括号里的四个字还是太令人沮丧了。关于获诺奖关于老舍之死有一本书或许有帮助----作者:傅光明、 鄭實 《老舍之死:口述实录》真正研究文学 研究历史的应该会去看的吧(天知道你们会不会去看,估计还是想骂人的居多,搞学术的较少啊)还有啊,既然是学文学的,研究历史的,平时就多看些书,少刷微博。这样辩论起来引经据典,说出处的时候也更让人信服啊。拿长微博来当学术证据,反正我这个理科生是感觉无理取闹,所以才说你挑刺儿,你也别怪我。(怪我也没办法 买张机票来风城骂我也不现实啊)祝大家心情愉快还有啊,我知道有一批人不是想看答案,而是想来(ba)骂(dao)人(xiang)的(zhu)。那就直接去评论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 6553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