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经济法期末复习资料料

4学年安徽大学《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资料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4学年安徽大学《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资料
学年安徽大学《大学语文》期末考;PS:经过搜集前几年资料整合而成,非常感谢学长学;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P4;(1)仓颉造字说: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传说汉字是;(2)结绳说:就是用系绳子的办法来记事,具体如何;(3)八卦说:八卦是巫人用作占卜吉凶的一套符号系;(4)契刻说:契刻也是原始记事的方法,就是在竹木;(5)图画说:与文字起
学年安徽大学《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资料PS:经过搜集前几年资料整合而成,非常感谢学长学姐们的资料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 P4(1)仓颉造字说: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传说汉字是由他造的。,所以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2)结绳说:就是用系绳子的办法来记事,具体如何结绳没有任何记载。(3)八卦说:八卦是巫人用作占卜吉凶的一套符号系统,但是八卦的起源当在殷商之时。由此可见,八卦的产生远在文字之后,甚至是在文字相当发达的时候。八卦不是文字,与文字没有关系。(4)契刻说:契刻也是原始记事的方法,就是在竹木、石头或兽骨等上边刻上记号或缺口表示数目或当事者双方各执其一,缺口对合以为凭借。(5)图画说:与文字起源有直接关系的应当是图画,沈兼士说“余以为文字之起源,实由记事之绘画。”图画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向艺术,一个是向文字。所以早期的甲骨文中象形字占较大的比率。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P4.5六书说是关于汉字的构造最通行的学说。所谓六书,用《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的说法,是: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例:说明下列汉字的造字法:象、刃、河、林、出 木、本、水、众、鱼 末、壮、即3、古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 P25词义范围的变化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的转移:指词义由指甲事物转移到指乙事物,甲乙两者之间没有类属的关系。例如:兵
原来指兵器,现在指士兵。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兵革非不坚利也。词义的虚化:(可能大家不懂,其实我也不懂,举个例子如下)自
《说文》卷四:“自,鼻也,象鼻形。”本义是鼻子,名词;引申用来指自己,代词;再引申可表示动作之所从或时间的起点,略等于“从”或“由”,介词;再引申表示“自然”、“就”,副词;再进一步虚化,成了没有实在意义的助词;有时跟别的词结合,成为词尾,如“枉自”。例如:
①代词(自己)
陈胜自主为将军。(《陈涉世家》)②介词(从)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隆中对》)③副词(就)
而翁归,自与尔复箕耳。(《促织》)④助词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4.《刺客列传》的主要内容P31《史记-刺客列传》是一篇类传,依次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迹。细味全传,尽管这五人的具体事迹并不相同,其行刺或行劫的具体缘由也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则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强暴、为达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烈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实质则是“士为知己者死”。本传虽是五人的类传,但全篇次第井然,始于曹沫,终于荆轲,中间依次为专诸、豫让和聂政,俨然一部刺客故事集,而统摄全篇的内在思想则是本传的主旨。5.把握第二讲中的特殊句式及其翻译。P281.重点词语微太子言
没有 .遇将军可谓深矣
残酷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 .右手L其胸
直刺 .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
预备 .人不敢忤视
用恶意的眼光看人 ..既祖
古人出门举行的祭祀路神的活动 .比诸侯之列
比照 .箕踞以骂
两腿张开,坐于地如簸箕,以示轻蔑 ..以药囊提荆轲
投掷 .2. 词类活用进兵北略地
向北 .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用匣子装 .其人居远未来
形容词作名词
远地 .太子迟之
动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迟 .皆白衣冠以送之
穿白衣戴白帽 ..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听到 .乃朝服
穿朝服 ..群臣怪之
动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怪 .顾笑舞阳,前谢曰
上前 .3. 古今异义樊於期偏袒扼腕上前
古义:袒露一只肩膀
今义:袒护对方中的一个 ..北蕃蛮夷之鄙人
古义:见识短浅的人
今义:对自己的谦称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古义:皇帝的侍卫
今义:医生 ..4、特殊句式今闻购将军千金、邑万家
省略句父母宗镞皆为杀戮没
被动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嘉为先言于秦王
省略句群臣侍殿上着
定语后置句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详见书本p44.45)现代汉名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与方言的关系。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通用语言,即“普通话”,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地方变体或分支,只通行于有限的地域。现代汉语和方言不是对立的。现代汉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作为汉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用于不同方言区的交际。一方面,共同语不断地、有选择地从方言中吸取一些有生命力的成分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各地方言也不断地从普通话中吸取一些有用成分来改变自己、发展自己。未来社会,普通话将在社会公共交际场合普遍流行,各主要方言不会消失,仍在各自领域内发挥交际的职能,这些都是毫无疑义的。7修辞的原则P69.70“修辞原则”是:“为有效地表达思想,在运用语言材料美化语言时所遵循的标准、准则”(王德春《修辞学词典》8、《诗经》的艺术特色与文学史地位P98艺术特色:《诗经》的诗经艺术很质朴,多采用复沓的句式和章句,反复咏叹;其广泛使用以彼物比此物、触物比兴的比兴手法。《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诗经》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感情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诗经》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文学史地位:《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诗经》可以说主要是一部抒情诗集,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诗经》中以个人为主体的抒情发愤之作,为屈原所继承,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9、背诵《硕人》,把握思想内容。P104 硕人其颀,衣锦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镳镳,翟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B瑁g鲔发发,葭I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A。这是一首赞美山歌,赞美的是卫庄公夫人庄姜。《左传?隐公三年》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为什么要赞美她呢?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和富有就值得赞美歌颂吗?其实不是如此。歌的前三段均是赞美之辞,而点题却是落在末尾上。喧闹的水声使她心绪烦乱,她一方面希冀那姜水(爱情源泉)缓缓流来,浇灌她已干枯的爱情心田,另一方面但她又希冀那个读书郎快走,远远地离开她,不要扰乱她宁静的生活。最后这一段充分表现出她的这种矛盾心理。人们为什么要说这个事?而且还要编成歌吟唱?其实整首山歌所赞美的是她恪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选择的是最佳行为方式,尽管她渴望爱情,渴望被爱,但她却压抑了内心的冲动,没有去乱爱、泛爱。比起春秋时期卫国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来说,庄姜也就显得高尚得多了。这在当时淫乱之风盛行的卫国是很难得的一个人。 10、理解《楚辞》的特点,背诵《山鬼》。特点:作为一种诗体,楚辞的想象力丰富。楚地巫风盛行,祭祀时往往以巫觋扮演诸神,表演一些神话传说故事,以娱乐神人。这些都培育了楚人丰富的想象力,使作品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离骚》、《九歌》等均是如此。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些”等。并且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思想内容:《山鬼》是屈原组诗《九歌》中的一篇。屈原以楚国民间有关巫山神女的神话传说作为题材来源,从中汲取营养,创造了美丽痴情的山鬼形象。诗歌非常细致地刻划和抒发了女神赴约过程中复杂曲折的心态,表现人类对爱情的追求和忠贞。诗歌将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以人、神结合的方法,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热情缠绵,想象丰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篇第一段,写女神以欢快喜悦的心情收拾打扮准备与爱人约会。她服饰不凡,外貌仪态更是美丽动人。她出游的威仪,于凛然威严中又有芳香温馨。她采摘香花作为约会中给爱人的馈赠。这些铺写都表达了山鬼对纯真爱情的痴心与渴望。第二、三段写女神等候爱人到来及失恋的烦乱痛苦心态。她登高望远。伫立山巅,在焦急热切的盼望中,痴待着她的爱人。她坚守相期的誓约,忘却风雨的吹袭,一再等待,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贞。但爱人始终不来,不由得得使她疑信交并,陷入了“思公子兮徒离忧”的失恋悲哀中。这种在凄风苦雨意境中透露出来的不可掩抑的悲伤,寄寓着诗人思君忧国的悱恻之情。11、背诵《破阵子》p135。《桃花庵歌》p126《花非花》p119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沉腰潘鬓消磨。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垂泪对宫娥。
上篇写了南唐未亡时的大好河山,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用了今昔对比的修辞方法。主要表现在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两句,体现了过去的山河之美,今夕国破家亡,诗人心中荡不完的痛与怨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花非花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原文: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12、把握词与曲的区别与联系(详见课本p154)区别:其配合的音乐系统有差别;风格上;句式和押韵上;内容上;表现手法上。联系:都是依声而作,是合乐的歌词,词有词牌,曲有曲牌;后来都渐渐脱离音乐,向单方面的书面文学发展;都传唱与街头巷尾中,和生活相关;都是抒情的问题,都以抒情表意为主;体制都较为短小,句式参差不齐。13.建安风骨的涵义及代表作家。P99建安风骨:指汉魏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建安时期的诗歌以曹氏父子为中心,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动乱的时代。作品往往羔羊政治理想,或抒发人生短暂的哀叹,具有鲜明的作家个性和浓郁的悲剧色彩。建安风骨的内涵:诗歌以五言为主,内容丰富,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悲剧色彩以及突出的形式美是他们创作的时代风格。代表作家:曹氏父子(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r、应`、刘桢)。曹丕:《燕歌行》是最早的成熟的七言诗。曹操:《观沧海》是我国第一首山水诗。曹植:文章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五言诗成就突出。14、熟读诗、词、曲必讲篇目15、初唐四杰。P103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简称“王杨卢骆;仍带有六朝绮靡之色,但初显刚健之气。16、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p100(中唐)指的是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元白诗派:元白诗派是指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
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这种诗歌的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4学年安徽大学《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资料等内容。 
您可在本站搜索以下内容:
  安徽大学《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资料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学年安徽大学《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资料 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 P...   第2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13-... 与普 方言 介绍 分布区域 使用人 口 评价 通话 差别 安徽和 江苏长 江以北...   学年安徽大学《... 14页 免费 安徽大学学年大... 18页 免费 安徽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要... 5页 免费安徽大学201...   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考试复习资料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考试复习资料 安徽工程大学期末考试卷...   安徽大学学年校历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安徽大学学年校历安徽大学
学年校历第 一学期 月份 星期 周次 二○一三年八月 一二三四五六日 ...   安徽财经大学第二学期《会计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_教学计划_教学研究_... 2014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复习资料 中医护理学基础重点 执业...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重点题型复习一、选择题 知识点 1 三角函数 求值 典型例题 方法 1、负角化正角、大角化小角、最后化锐角 2、记住特殊角三角函数...   学年第二学期 实用英语2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英语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学年第二学期《实用英语 2》期末考试教材上的相关复习资料 1. Useful ...   学年第1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重难点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0 分) 注意提醒同学一定填写:考场登记表序号 复习要点: 1、汉字起源的几种...
别人正在看什么?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4年电大《大学语文》期末必备复习资料小抄【最新】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或网友分享,学讯网编辑整理
摘要:学年第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考试时间可能是停课的第天考试题型判断题每小题分,共分简答题每小题分,共分论述题每小题分,共分诗词赏析题分作文分注意提醒同学定填写考场登记表序号复习要点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种起源说法仓颉造字说结绳说卦说契刻说...
11-12学年第1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考试时间:可能是停课的第一天
考试题型: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四、诗词赏析题(20分)
五、作文(40分)
注意提醒同学一定填写:考场登记表序号
复习要点:
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
五种起源说法:仓颉造字说、结绳说、八卦说、契刻说、图画说
科学性:文字起源于图画
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描摹。与真实事物相似
例子:日、月
指事:看了就可以认识,仔细辨察就知其意
例子: 上、下
会意:比合几个事类合成一个意义,由此看出所指向的含义
例子:武、信
形声:根据事物的意思取个名称,然后用另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譬况这个
字的读音,前半部分是指形符,后半部分是指声符 例子:江、河、梅
转注:把同类属的字放在同一部首,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就可以互相解释 例子:
假借:本来没那个字,依据已有的字形、字音寄托一个新的意义。例子:令、长
3、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及其地位。
内容:阴虚发现的甲骨文是商代后期遗留下来的主要文字资料。他们通常是商
王朝统治者的占卜记录
地位: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是迄今发现的较早的成体系的文字,
是我们研究殷商时期的语言文字与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推荐视频课程
大家在关注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8页免费10页免费6页免费18页免费10页免费 6页免费6页2下载券6页1下载券6页免费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7页免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57上海商学院 大学语文 ---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2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57上海商学院 大学语文 ---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2
鲁迅写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请分析内容和艺;答:本文通过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论点的驳斥;鲁迅的杂文善于条分缕析,层层论证,最后水到渠成地;寓逻辑性于形象性之中是本文的艺术特色之一;这是一篇时文;文章先摆出当时的悲观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指出国人“他信力”的失掉,未必是坏事,可是,;通过指出对方谬论之后,作者笔锋一转,进入了正面论;最后
鲁迅写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请分析内容和艺术特点。 (40分) 答:本文通过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论点的驳斥,揭示了中国人并没有是掉自信力的深刻道理,颂扬了“民族脊梁”们坚忍不拔的意志。鲁迅的杂文善于条分缕析,层层论证,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深刻的结论,本文亦不例外。第一部分概述悲观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产生的背景,树立起批驳的靶子,随后沿着自信力----他信力---自欺力发展方向逐层推进论述,最后辩证地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并不是掉自信力”的人,他们才是民族的脊梁和希望。,文章有破有立,环环相扣,论证严密,精辟有力。寓逻辑性于形象性之中是本文的艺术特色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比喻形象,如“脊梁”、“筋骨”之类,非常贴切准确;二是语言形象,如“他信力”、“自欺力”,借助模拟的修辞手段,信手拈来,却如神来之笔,使文风变得俏皮而不失庄重,锐利而别有风趣。 这是一篇时文。鲁迅先生针对当时国内普遍存在的抗日悲观论调进行了有力的反驳,给那些消极无为者以最有力的反击。作者先从当时国内的有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现象入手,依据此谬论顺势而下,肯定了其“他信力”的失却,证明了中国人正发展着“自欺力”。接着,通过简练地概述了古今从来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仁人志士大有人在。全文行笔流畅而精练,反驳有针对性又不缺有力的论据,思路清晰而富有鼓舞力,给抗战暂处低潮的国人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力量,确实是一篇及时而有效的论说文。 文章先摆出当时的悲观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其事实根据有:一是自夸“地大物博”;二是把希望寄托在“国联”上;三是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作者并没有从正面进行论述,而是采用迂回战术,先陈述对方的论点及其论据,然后分析了其论点与论据之间相脱节的错误。作者先肯定了其“自信力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从其事实根据看,就可见其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只是一味地相信别人,确实存在着“他信力”,而当把希望寄托在“神佛”上时,就连这种“他信力”都失掉了。当时的国人受当局的迷惑,自以为是、一味相信他人甚至是到了相信神佛的地步,这对于抗战是极其不利的。 作者指出国人“他信力”的失掉,未必是坏事,可是,国人却在迷失中麻醉着自己。对于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可对于信“国联”――当局对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这怎能有希望呢?而最后把希望寄托在“玄虚”的“神佛”身上,那更是死路一条,更甚的是,“它可以令人更长久地麻醉着自己”,当国人的精神到了麻木不仁的状态时,除了任人宰割之外,还有什么出路呢?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现象应该是“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而非失掉“自信力”。 通过指出对方谬论之后,作者笔锋一转,进入了正面论证,“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先概括了古代一大批有骨气的人,强调了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他们善于为民请命,为国家社稷的兴衰成败出谋划策。然后指出现在有自信的人也是大有人在,他们“不自欺”、“前仆后继”,虽不为人所知,只是因为时局混乱,他们总是“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而已。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抹掉国人的自信力,这样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作者用理性的论证方法,不断地剖析了对方论点与论据的谬误所在,强调了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反而存在着极强的自信心,对于维护国家尊严和主权完整有着极强的自信力。 最后,作者又为我们指出,看事物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这强调了中国的希望在于这些“筋骨和脊梁”,他们是我们民族的支柱,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来自“地底下”,来自民众,来自人民的力量,而且大有人在。在对待任何事物上,我们应该永远相信――理性的力量――自信力,而非受到表面现象的迷惑,一切浮夸之念都经受不住现实的烈火考验。 大学语文各章节重点知识点第一章 教学重点: 1.《樊迟、仲弓问仁》、孔子及其思想2.《兼爱》、墨子及其思想3.《战国策》4.杜甫诗《又呈吴郎》 作业: 1.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2. 从《樊迟、仲弓问仁》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3.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4.《兼爱》在 语言上与说理方面有何特色?5.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是什么?6.从择选、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谈谈“狡兔三窟”的双重性意义(积极的和消极的)。7.前人评价杜甫诗《又呈吴郎》“语淡而意厚”,请就此进行分析。8.《原君》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第二章 教学重点: 1.《老子》二章、老子及其思想2.《左传》3.《国语》 作业: 1.“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否说明天道自然是公平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否说明人道总是逆天而行?2.为什么说“和”与“同”是两种不同的政治状态?3.《晏子对齐侯问》的说理有什么特点?4.《史伯对桓公问》中,史伯所说的“同”,与专制统治有什么内在联系?5.举例说明《秋水》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6.大同社会是古代的理想世界,今天如何评价这种理想?今后怎样才能实现?要具有哪些条件?7.《大同》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8.胡适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论断的?他所提倡的“容忍”与他所追求的“自由”,各自的内涵是什么?9.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定胜天”曾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观念,但在环境遭受人类工业文明严重破坏的今天,是否必须重新思考并加以调整? 第三章教学重点: 1. 杜甫《北征》2.辛弃疾《贺新郎》3.《北方》 作业: 1.《乐毅报燕王书》中,未直接批评燕惠王,但与先王作比较,读者自有认识。请描绘一下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燕惠王的形象,并谈谈你的体会。2.君臣际遇与战争,是此文的重要内容,是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独特社会风貌?3.为什么说《北征》是杜甫诗歌作为“诗史”的代表作?你能从诗篇中梳理出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表现吗?4.举例说明诗中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有人说杜诗“万景皆实”,读了这首诗后你对此有什么体会?5.《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是如何层层推进展开论述的?这样推进起何作用?6.分别说明《贺新郎》词中所用典故的涵义,并细味稼轩词“以文为词”的艺术特色。7.艾青《北方》一诗的主旋律是什么,诗人是如何加以表现的?8.艾青原是一位画家,对于色彩和光线的使用特别敏感,请你说明在本诗中诗人是如何运用声、光、色来创造是个意象的?9.《赞美》表现了作者哪几种复杂的内心情感?这些情感怎样构成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庄严宣告?10.试析《赞美》诗中的农民形象塑造。11.爱因斯坦认为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因此对别人尽力有所报偿,你觉得他这样说也这样做是否有得也有失? 第四章 教学重点: 1.《报任安书》2.《张中丞传后叙》3.《正气歌》4.《我有一个梦想》 作业: 1. 为什么一封信能产生如此巨大的思想震撼力?2. 体会并说明《张中丞传后叙》记叙与说明并重的特色。3. 具体分析《张中丞传后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4.在“勇服郭”一事中,作者从多个侧面进行映衬,刻画段太尉外柔内刚、勇毅于见平实之中的个性特征。请联系课文,作具体说明。5.为何说《张中丞传后叙》一文叙事写人“繁处不避细琐,简处不失要害”?6.谈谈你对人生中“正气”价值的看法。7.《梅花岭记》中所讲“忠烈之面目”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说史可法是否解脱并不重要?8.《狱中上母书》是夏完淳在什么背景下写就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狱中上母书》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10.从内容与情绪两个角度,分析这篇演讲词的层次结构。 第五单元 教学重点: 1.《魏公子列传》2.《念奴娇》3.《金缕曲》4.《纪念傅雷》5.《拣麦穗》6.《品质》 作业: 1. 信陵君既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你以为他的性格魅力何在?司马迁是怎样刻画这一著名历史人物的?2. 侯赢、朱亥、如姬是信陵君窃符救赵壮举中的三个有功之人,作品都写得呼之欲出,作者对这三个人物的描写在手法上有何不同?3.《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语言中可以看出他坚贞自受、不甘沉沦的精神?4.简析《念奴娇》物镜与心境相交融的艺术特色。5、具体分析《金缕曲》表达情感直露而不浅薄的特点,并说一说词中几处用典的含义及作用。6. 《纪念傅雷》是按什么什么顺序来进行回忆的?开头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7. 《纪念傅雷》中作者将其称为“刚者”,并在文章的结尾说“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拣麦穗》歌颂了怎样的感情?在当时,作者为什么要歌颂这种感情?9.格斯拉是个怪人吗?他的行为不符合历史的潮流,作者为什么歌颂他的品质?谈谈你对哥斯拉这个人物的看法?10.你认为哥斯拉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悲剧? 第六单元 教学重点: 1.《枕中记》2.《般涉调?哨遍》3.《婴宁》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5.《断魂枪》6.《公寓生活记趣》 作业: 1.《枕中记》是如何逐渐加深对“富贵人生”的反思与批判的。2.分析《枕中记》首尾呼应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3.《般涉调?哨遍》通过乡民的主观视角描写汉高祖还乡场面,出现了哪些“误解”?这样描写的特殊效果是什么?此文突出的意义是什么?4.《般涉调?哨遍》中的刘邦是个怎样的人?5.《报刘一丈书》详写谒见前,而略写谒见后,这在艺术上取得了何种效果?6.作品中是怎样描写婴宁“笑”的音容姿态的?7.试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驳论结构。8.一文中的“我们”“中国人”有时指“一部分人”,有时指“全体”,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谈谈文中“我们”“中国人”在前后文中发生的意义变化。9.作者刻画沙子龙这个形象对表现作品的主题有何意义?10.《断魂枪》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有哪些鲜明的特点?11.有人说钱钟书是那种“含笑谈真理的人”,请以本文为例,体认作者这种别具一格的散文。12.《公寓生活记趣》的艺术特色,是否就是那种“无技巧的技巧”的体现?你感觉如何?13.你能从文中摘出作者非世俗化,贵族气的句子吗?谈谈你的感想。14.《苦恼》的人物对话描写有什么特色?对塑造人物形象起了什么作用? 第七单元 教学重点: 1.《召公谏厉王弭谤》2.《谏逐客书》3.《过秦论》4.《咏史》 作业: 1.周厉王拒谏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给今人留下了怎样的历史教训?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57上海商学院 大学语文 ---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等内容。 
您可在本站搜索以下内容:
  大学语文必考复习资料 8页 免费 上海商学院 大学语文 --... 14页 2下载券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 8页 免费大学语文期末考...  钱健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专业:文化传播系 10 广告 一、报刘一丈书 1、作者简介: 宗臣() 字子相,号方城山人。明代...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复习资料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试题大学语文卷 A1 ...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暂无评价 5页 1下载券 上海商学院 大学语文 --... ...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海德薇 型题: 一、A 型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B.《诗经》...   云南财经大学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云南财经大学一、简答题(35 分) 1、 财大校风及校训(2 分) (据说今年只考含义不考意义了) ...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附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的部分答案大学语文考试的部分答案隐藏&& 11学期《大学语文》 11-12 学年第 1 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考试时间: ...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大学语文期末题型复习突击 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By 阿欣 我根据老师勾画的重点综合了自己平时的...   第2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13-... 以上海话 为代表 吴方言 9000 多万 湖南话, 湖南省的大部 湘方言 以长沙话...
别人正在看什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法期末复习资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