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村特岗教师麻城市顺河镇塔尔岗村帅利是不是学生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中央电化教育馆函件.doc4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8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央电化教育馆函件
教电馆[2011]71号
关于公布“中国移动校讯通杯”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
电脑制作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 教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基础教育一司、基础教育二司和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移动校讯通杯”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在全国各地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及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各项评比、竞赛工作圆满结束。
本届活动评选类项目共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限额推荐的作品1891件,参赛学生通过网络报送的“校讯通”专项作品20879件,经过评审,759件作品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竞赛类项目由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推荐的248支队伍参加,经过比赛,88支队伍分别获得竞赛组各项目冠军、亚军和季军等奖项。
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个人荣誉奖获奖名单
一、电脑作品评选类项目
1、电脑绘画
获奖学生 所在学校 获奖作品 指导教师
刘柏君 山东省寿光市洛城一中小学部
山东省寿光市世纪学校 一起来聚餐 王艳丽
潘春燕 安徽省芜湖市峨桥中心小学 早春茶市组画 许
单毅杰 江西省吉安县安塘中心小学 留守之家 王才华
刘欣怡 江西省吉安县官田中心小学 童趣 曾正英
颖 福建省福安师范附属小学 菊花台 刘光旺
陈皓琪 山东省临朐县外国语学校 正是儿童七八岁 吴维珍
蕊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实验小学 谁毁了我们的家园? 李
2、电脑动画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11)历史典要
&&&&&&&&&&&&&&&&
/ 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11)历史典要 
二十一世纪中小学隆素质教育文库 11历史典要中国部分涿鹿之战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源远流 长。但是,你知道吗,我们祖先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要追溯到 5000 年以前那 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涿鹿之战,即黄帝对蚩尤的战争。  据史书记载,黄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 从小就很聪明、能干,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黄帝所处的时代,大约是我国原始社会逐步解体的时期,私有制、阶级 有了初步发展。氏族公社不断扩大或合并,逐渐形成部落。黄帝最早居住在 陕西北部,后成为黄河流域一个有名的部落,在涿鹿(今河北涿鹿)一带定 居下来。当时在黄河流域西北部有一个首领叫炎帝的部落,同一个首领叫蚩 尤的九黎族部落发生了冲突,斗争结果是炎帝被打败了。于是炎帝带领他的 部落成员逃到了涿鹿,与黄帝部落合并,结成部落联盟,黄帝、炎帝担任正 副首领,这就是炎黄部落,是中华民族的雏形。  炎黄部落合并后,九黎族部落自恃强悍,经常前来骚扰。为了解除九黎 族部落的威胁,一场新的大战开始了。传说中的蚩尤是一个人头、兽身、长着四眼六臂的怪物。他有 81 个弟兄,个个是人头兽身,铜头铁额,凶猛异常。黄帝更是异常,他一个头颅上长着 四张脸,分别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他住在天廷中央,总管春夏秋冬。他 拥有以虎豹熊罴命名的几支精锐部队,还有用玉石磨制的,在当时是很厉害 的石刀石斧作武器。大战开始,蚩尤和他的 81 位弟兄主动出击,黄帝则调动虎豹熊罴,狮貔貅各路军队,还请来四方天兵神将助战,杀向蚩尤。双方厮杀成一团,难分 难解。黄帝命大将应龙拦截江河,以大水冲淹蚩尤,蚩尤则请来能呼风唤雨 的风伯、雨师对付。黄帝又命随军出征的女儿、名叫魃的旱神收云息雨,使 狂风暴雨无影无踪。刹时烈日当空,把蚩尤的军队晒得焦灼不安,四散逃命。 蚩尤眼看就要战败,便使了一个绝招:他和他的弟兄张开大口吐雾,使大地 白茫茫、迷濛濛一片,抬头不辨东西南北,使黄帝的军队迷失方向而蚩尤的 军队却能时隐时现,运动自如。黄帝命人制作一辆指南车,用以辨别方向, 并集中力量向蚩尤军队发动强大攻势,最后打败蚩尤军仅并活捉了蚩尤,将 他杀死,带到涿鹿埋葬。  黄帝还领导他的部族改善了生活条件,有许多发明创造。他推算天文, 制定了我国最早的历法。他制造车船,方便了交通。他领导族人修房屋,驯 家畜,种五谷,改变游猎生活方式。他和神医歧伯研究出一套治病方法,被 后人编成医书《黄帝内经》沿传至今。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用来 做衣服,改变了过去冬披兽皮、夏围树叶的原始蒙昧的生活,被后人尊称为 “先蚕姑娘”。黄帝还命仓颌创造了象形文字;命伶伦用竹子做成十二音符 的乐器,配成乐曲;命隶首制定了度、量、衡。  此后,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等部落,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以炎黄 族为主体的部落群体,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我国各族人民都认为自已 是炎黄子孙。  大禹治水  相传大约在 5000 年前,我国曾发生过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当时正值原 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面向茫茫大水,人们束手无策,只得逃到山 上躲避。为解除水患,部落联盟首领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决定推举鲧去完 成排水任务。由于鲧采取“堙”、“障”等堵截的办法,治水 9 年,劳民伤 财,不但没有治好,洪水反而越来越大。尧死后,舜当部落联盟首领。他巡 视治水情况,发现鲧对治水无能为力,耽误了大事,就给鲧治罪,处死在羽 山。部落联盟又推选鲧的儿子禹来治水,禹精明能干,办事认真。他接受治 水任务时,刚和涂山氏的一位姑娘结婚,但他觉得治水大事刻不容缓,便毅 然告别了新婚的妻子,来到治水工地。  大禹请来长者和同他父亲鲧一同治水的人,商量治水办法。他们总结了 鲧治水的经验教训,认为采取堵截的办法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根据地势高低, 顺着水流方向,开挖河道,把水引出去,才是最好的办法。大禹根据大家的 意见,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继续加固和修筑 堤坝,另一方面改过去“堵塞”为“疏导”的办法来根治水患。为便于治水, 大禹把整个地域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9 个大州。大 禹亲自带领 27 万治水群众,全面展开了疏导洪水的劳动。他不仅指挥整个治 水工程,而且身先士卒,同群众一起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由于长期的辛勤劳动,他手上长满了老茧,小腿上的汗毛也全磨光了。长年泡在水里的脚指甲也脱落了,更可贵的是在治水过程中,大禹曾三次路 过家门都顾不上进去看一看。在大禹领导下,经过 13 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 通了 9 条大河,使洪水顺着新开的河道,服服贴贴地流入大海。主体河流疏 通后,又疏通各地的支流,让水流入主河道,从而制服了洪水灾害,完成了 流芳千古的伟大事业。在治水的同时,大禹还带领治水大军帮助群众重建家 园,恢复生产,使大家安居乐业。商朝的灭亡  商朝到商纣王时已把自己的国家搞得很糟。他特别讲究阔气,尤其喜欢 吃喝。他在王宫里设了酒池肉林。酒池就是凿一个大得可以行船的池子,里 面灌满了酒。肉林就是在酒池边上竖立许多木桩,上面挂着烤得香喷喷的肉。 纣王和贵族在酒池边上尽清地酗酒,到肉林一伸脖子就能吃到肉。  纣王特别宠爱一个叫妲己的女人。妲己尽想出一些坏主意,叫纣王干一 些伤天害理的事。例如,她叫商纣王用一种炮烙的残酷刑罚来惩治那些反对 他的人。炮烙就是用炭火把铜柱烧热后,强迫人在铜柱上爬,掉下来被熊熊 燃烧的炭火活活烧死。  纣王这样荒淫残暴,经常有人劝阻他,但他总是不听。他的异母哥哥微 子启对他说:“我们这样拼命喝酒,败坏了先祖留下来的美德。喝酒使我们 的百姓、大臣们都做出偷窃奸邪的坏事来,眼看我们殷朝就要灭亡了。”纣 王不听微子启的劝告,微子启只得偷偷离开他。纣王的堂兄弟箕子也劝纣王, 纣王不但不听,反而把他囚禁起来。纣王的叔叔比干好言规劝他悬崖勒马, 他居然命人杀死比干,剖开肚子,取出心来观赏。纣王这样残暴,吓得谁也 不敢再规劝他了。大臣们有的装病不出,有的虽上朝但一言不发。一些大官  甚至偷偷地拿起商朝太庙里的祭器、乐器,投奔了周武王。 纣王对大臣们尚且这样残暴,对待老百姓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他要造鹿台,就强迫老百姓去服劳役;他要喝酒,就随意把老百姓的口粮夺去酿酒; 他要吃肉,就迫使老百姓没日没夜地到深山密林去猎取野兽;他的爱姬妲己 喜欢看杀人,他就随便地把老百姓拉去砍头、剁足、剖肚子。老百姓实在无 法生活下去了,只好扶老携幼,哀号哭泣着四处逃亡。  纣王的暴政,使得商朝的统治再也维持不下去了。这时周武王在姜尚和 他叔父周公旦的协助下决定进攻商朝。公元前 1066 年,周武王率领兵车 300 辆,虎贲(近卫军武士)3000 人,士卒 45000 人,会合各小国部队,从孟津 出发,向商朝都城朝歌进军。周武王在牧野,竖起伐纣大旗,在誓师大会上, 历数纣王腐败荒淫、凶恶残暴的种种罪恶,然后指挥大军向商军进攻。此时 纣王正带着他心爱的妲己和宠臣在鹿台欣赏歌舞,饮酒作乐。当下属把周军 进攻的消息告诉他时,他才慌忙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因商军主力当时正在东 南地区对付东夷,一时调不回来,纣王只好临时把大批奴隶武装起来,共 70 万人,开赴前线,抵抗周军进攻。  当周殷两军摆开阵势,准备厮杀时,殷军在阵前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和 周军一起杀向商纣王。纣王大败,带着少数卫士逃回朝歌。他知道自己的末 日即将来临,就把玉石和其他宝贝围在腰上,在鹿台大吃一顿,然后放一把 火,把自己烧死了。商朝就这样灭亡了。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前 551~前 479 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三岁 时就死了父亲,母亲带着他搬到曲阜住了下来,把他抚养成人。孔子年少时就很爱礼节,读书很用功。他非常崇拜周朝初年制礼作乐的周公旦,对古礼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推崇的六艺,即礼节、音乐、射箭、 驾车、书写、计算,他都非常精通。因此,还没到 30 岁,名声便大了起来。 当时有许多人愿意拜他为师,他索性办了个书房,收起学生来。鲁国的 大夫孟僖子临死时,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到孔子那里去学 礼。经过南宫敬叔的推荐,鲁昭公让孔子到周朝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礼乐。 公元前 501 年,鲁定公派公子做了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第二年做了司空,又从司空做了司寇。  鲁定公把准备到夹谷同齐国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齐国屡次 犯我边境,是想侵占我土地。这次约我们去会盟,我们要提高警惕,得有兵 马防备着,希望能把左右司马都带去。”  在夹谷会议上齐景公也以礼相迎。在互赠礼品之后,举行盛大宴会。在 宴会上,齐国礼官给鲁定公奏“四方之乐”。只见一队队武士手持戈矛剑戟, 在音乐声中蜂拥而上,杀气腾腾,虽有左右司马护卫,但鲁定公仍吓得面如 土色。孔子见状,快步登上台阶,向齐国礼官高声喊道:“两国君主举行友 好会晤,为什么要舞戈弄剑?你还不把他们赶走!”那位礼官只好下令武士 们退下。武士们不听,他们要看齐景公的态度行事。齐景公自觉理亏,只好 挥手叫他们退下,并换上“宫中之乐”,鲁国取得了外交胜利。会后齐景公 又决定把从鲁国侵占来的汾阳(今山西阳曲西北)地方的三块土地归还给鲁 国。孔子因护卫国君有功,更加得到鲁定公的信任。  夹谷会议后,齐国大夫黎钮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对齐国不利,就劝齐景公选 80 名歌女送给鲁定公。鲁定公接受了这班歌女,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 政事。孔子劝他,他躲着孔子。孔子认为留在鲁国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就领 着一批学生离开鲁国到别处去推行他那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去了。  孔子热心政治活动。他周游列国 14 年,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 楚等国,希望有机会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可是,那个时候大国忙着争霸的战 争,小国都面临被吞并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发生变革。孔子宣传的那一套恢 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大家对他敬而远之,尊敬他 却不重用他。他四处碰钉子,最后又回到鲁国。从此,他专心一志在家里编 书和教授学生,直到 73 岁死去。相传他有门徒 3000 多人,比较有名的有 72 人。他编了好多古代文化典籍,像《诗经》《尚书》《春秋》等。  孔子死后,他的门徒继续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而他, 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商鞅变法  战国初期,7 个诸侯国中,秦国是比较落后的。有一天,在秦国京城的 南门外,一根三丈长的木头竖立着,周围站满了人。担任左庶长(秦国官名, 相当于中原各国的卿)的商鞅当众宣布,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去,就赏他 10 金(秦以一镒为一金,一镒合 24 两)。人们听了,议论纷纷,都不相信有这样的便宜事,谁也没去动它。商鞅又下令说,谁要是搬了,增加到五 倍,赏他 50 金。这时,一个男子从人群中走出来,说“我来扛”就不费力气 地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刻叫人赏他 50 金。围观的人都惊呆了,不由自 主地说:“左庶长说话是算数的。”商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得从头讲起。商勒(约公元前 390~前 338年),卫国人,原名公列鞅,后因他在秦国变法有功,封于商地(今陕西商 县),后人叫他商鞅。当时的秦国,因远在西方,与齐、楚、燕、韩、赵、 魏六国相比,比较落后,经常受到强国的欺负。比如秦国河西地区大片肥沃 土地就被魏国强占了。公元前 361 年,秦孝公即位,为使秦国强盛起来,便 下令求贤,广聚“有能出奇计强秦者”。这时在魏国怀才不遇、有志难以施 展的商鞅得到了这个消息后就来到秦国。他三次晋见秦孝公,对他说,“要 使秦国富强起来,必须实行变法,一方面要奖励英勇善战的将士,同时还要 制定新的法令,做到依法办事,赏罚分明”。秦孝公很赞成商鞅的主张。可 是一些朝廷大臣却竭力反对。甘龙说:“圣人不改变民俗就可以统治,智者 不变更制度就可以治国。”商鞅驳斥他说:“治国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必 须因时因事而异。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一味效法古代。商汤、周武王没 有恪守古制,却能使国家强盛;夏桀、殷纣倒是死守古法,没有变革,却灭 国了。可见,反古法者,无可非议;因循守旧的人却不值得赞扬。”他劝说 秦孝公不要犹豫,要下定决心,只要能使国家富强,就不必遵守旧习惯和老 规矩。秦孝公很快颁布了新法。新法令规定:官职大小和爵位高低,一律以 战功的大小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老百姓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 免除官差。凡因懒惰而贫穷的应入官府做奴婢。  新法实行后,效果十分显著,农业生产发展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秦 国很快摘掉了落后帽子,并打败了曾欺负过它的魏国。秦孝公更加信任商鞅,  在公元前 362 年提升他为大良造(相当于相兼将军)。两年后,商鞅又开始 了第二次变法,主要内容有:废井田,奖励垦荒;健全地方行政机构,由国 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规定刑无等级,不管普通百姓还是王公贵族,凡是违法 者,一律依法治罪。并建议迁都咸阳,以便向东发展。  商秧实行新法触犯了王公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他们不敢 公开抵制,便由太子驷的两个师傅唆使太子故意违犯新法。可是商鞅不畏权 势,坚决维护新法。他狠狠地把太子批了一顿,又给两个教唆犯治了重罪。 这样,其他王公贵族再也不敢触犯新法了。刘邦约法三章汉高祖刘邦(公元前 256 年或前 257 年~前 195 年),字季,沛县丰乡(今江苏省丰县)人,曾做过亭长。亭是县下面最小的行政单位,十里一亭。 有一次,刘邦押着一批民夫到骊山去,一路上民夫不断开小差,刘邦估 计到达骊山时,这批民夫会逃跑完的。一天夜里,他叫民夫们都吃饱饭,喝 足酒,然后对大家说:“你们干脆都逃走吧,我也准备逃亡了!”说罢,把 民夫全部放了。有十几个壮丁看到刘邦如此仗义,不愿离开他,表示要跟他一块去逃亡。  他们一行人乘着黑夜往前逃去。走着,走着,前方探路的人突然跑了回 来。向刘邦报告说:“不好了,前面??路上??有??有一条大蛇!”刘 邦此时已经醉醺醺的,他乘着酒性说:“壮士走路,怕什么蛇!”他拔出宝 剑,壮着胆子,冲上去一剑把蛇砍成两段。壮士们看到他如此勇敢,更加佩 服他了。后来,有人把刘邦斩蛇的事,加油添醋地编成一段迷信故事:刘邦 斩蛇走了之后,有个老婆婆在死蛇旁边放声痛哭。有人问她为什么哭。她说: “我的儿子被人杀了。”又问:“你的儿子被谁杀了?”她说:“我的儿子 是白帝的儿子,他变成一条蛇,躺在路当中,结果被赤帝的儿子杀了。我怎 能不哭呢!”说完,老婆婆就不见了。编造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表示刘邦 是“真龙天子”,以增加他的号召力,使人们更加拥护他。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许多郡县的老百姓纷纷响应。刘邦的老朋友、在沛县当文书的萧何和当监狱官的曹参,打发刘邦的连襟樊哙把逃 亡在外的刘邦找了回来。他们经过一番商量,杀了沛县县令,推举刘邦为沛 公,在沛县起兵反秦。刘邦根据“白帝、赤帝”的故事,以赤帝的儿子自居, 他树起书有“刘”字的赤色旗帜,在沛县一带招兵买马,很快就拥有二三千 人。但是刘邦觉得自己力量不足,就带领人马投奔了项梁,开始和项梁并肩 作战。  项梁在定陶牺牲后,楚怀王命令项羽北上救赵,派刘邦带兵西进,攻打 咸阳,并约定:谁先打进咸阳,平定关中,就封他在关中做王。刘邦带兵一 路西进,在高阳采纳郦食其的意见,攻下陈留,解决了军粮不足的问题,又 诱使南阳郡守投降,并封其为殷侯,这样,军队前进的阻力减少了。从此, 刘邦军队所到之处,秦军纷纷投降,刘邦顺利向咸阳推进。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 207 年)八月,刘邦进了武关。十月,打到灞上, 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就乘了素车白马,带着玉玺,向刘邦投降。  过了几天,刘邦召集各县有威望的父老豪杰到灞上,对大家说:“你们 已经吃尽了秦朝的苦头,什么诽谤一下朝政就满门抄斩啦,私下议论一下时  势就要杀头啦,这样太残暴了。现在,我只和大家约法三章:第一,杀人要 偿命;第二,打伤人要制罪;第三,偷盗的要判罪。除了这三条,其余秦朝 的法律一概废除。我是替父老们除害来的,决不坑害大家,希望大家不要害 怕,并把我的话转告百姓们。”  老百姓听说刘邦对他们如此宽大仁慈,争先恐后地拿着牛羊肉、酒和粮 食来慰劳士兵。刘邦再三推辞说:“仓库里有的是粮食,乡亲们何必破费呢?” 老百姓看到刘邦如此爱护他们,都希望他能够永远在关中做王,代替秦朝的 统治。汉武帝削爵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 156~前 87 年)是汉景帝的儿子,按次序排列,他 是西汉第四代、第五个皇帝。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是继秦始皇之后一位杰出的有作为的政治家。  汉武帝亲政以后,首先面临的是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国 家的统治问题。西汉建国 70 多年来虽经高祖、吕后及文、景两帝对异姓王和 同姓王的不断打击和削弱,但郡国王侯仍有不小的势力。例如汉武帝的叔叔 梁王刘武,出行时千乘方骑,完全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招延四方豪杰, 自山东游士莫不至”;他自作弩弓数千万,府库金银“且有钜万”,“珠玉 宝器,多于京师”。这些诸侯王有的在地方上为非作歹,横行霸道。例如武 帝的异母弟弟江都王刘非,私造宫馆,招四方豪杰,生活骄奢腐化。他的儿 子刘建为了邯郸梁蚡的女儿与刘非争风吃醋,结果刘建霸占了梁女,还派人 杀了梁蚡。汉王朝管司法的廷尉不敢审理这一案件。很明显,这些独霸一方 的诸侯王仍是西汉中央政权不小的威胁。同时,他们的横行不法,也给各地 百姓带来巨大灾难。因此,要巩固西汉政权,缓和阶级矛盾,继续对诸侯王 进行打击和削弱,仍为汉武帝政治上的一项重要任务。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 127 年),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意见,用颁布“推恩令”的巧妙办法,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 嫡系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恩将自己的封地再分封给其他子弟,由皇帝 制定封号。结果,许多大诸侯王国,都被分割成一个一个由郡来管辖的小侯 国。这些小侯国不再享有政治上的权威,只能收租税。这样,便很自然地使 许多诸侯王国的势力大大削弱。例如梁国被一分为五,长沙王分为十六等等。 这一法令遭到了大诸侯国强有力的反抗,以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为首的 一些诸侯王勾结起来,准备联合向京城进攻,阴谋篡夺汉武帝的帝位。元狩 元年(公元前 122 年),他们的阴谋败露,汉武帝经过大臣和诸侯王联席会 议讨论,决定逮捕刘安,刘安闻风自杀。淮南国和衡山国被废除,改为直接 由中央直辖的郡。此后,汉武帝又制定了“附益法”和“阿党法”,专门打 击那些对朝廷不忠而又一味和诸侯王结成逆党的分子。从此以后,诸侯王的 势力一落千丈,中央政权的威胁根本解除了。元鼎五年(公元前 112 年), 汉武帝又一次借故诸侯献给皇帝的贡金成色和分量不足,夺爵 106 人。以后 诸侯也就越来越少了。  在削弱诸侯王的同时,汉武帝还对不法的地方豪强进行了打击。他派出 许多严于执法的官吏,锄诛不法豪强。还派出一批刺吏,专门检察各地方豪 强的情况,限制豪强的不法行动。经过这些措施,地方豪强势力受到遏制,  社会比以前安定了。此外,汉武帝还在兵制和中央行政制度各方面加强了中 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使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强盛起来。隋炀帝三下江都  隋炀帝杨广(公元 569~618 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残暴雨又奢侈的皇 帝。  隋朝初年,经过隋文帝的一番整顿改革,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杨广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并使江南地区的物资能够更方便地运 到北方来,加上他个人追求享乐,一开始就办了两件事:一是在洛阳建造一 座新的都城,叫东都;二是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业元年(公元 605 年),隋炀帝下令大兴土木,营建东都洛阳。这项 工程十分浩大,每月要征调 200 多万民工,从江南运送奇材异石。许多民工 活活累死在运送途中。隋炀帝又下令在洛阳西郊建造一个大花园,叫“西苑”。 西苑周围有 200 多里,苑内有海。为把西苑点缀得四季如春,冬天用彩绫剪 成莲叶荷花,布置在水面上,供皇帝观赏。  与此同时,隋炀帝又下令征发河南、河北各地民工 100 多万人,开凿一 条从西苑到淮水的运河,叫“通济渠”,沟通了洛水、黄河、淮河,然后接 上邗沟通向长江。接着,大运河又向南北两头延伸。向北开凿永济渠,引沁 水入黄河,直到琢郡。在长江以南开凿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引 长江水到钱塘江边的余杭(今浙江杭州)。前后用了不到 5 年时间,一条长 四五千里,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5 条大河的大运河全部完 工了。大运河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以及祖国的统一起着积极的作 用,它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隋炀帝特别喜欢外出巡游。公元 605 年秋天,他带着 20 几万人的庞大队伍到江都巡游。隋炀帝和萧后分乘两条四层高的大龙船,船上有宫殿和上百 间宫室,都装饰得金碧辉煌。接着就是宫妃、文武官员以及卫士们乘坐的大 船,总共有上万条船只在大运河上排开,从船头到尾船连接起来,竟有 200 里长。在岸上拉纤的纤夫就达 80000 多人。两岸还有骑兵护送,旌旗蔽日, 气势非凡。随炀帝在船上饮酒作乐,沿途 500 里内的老百姓,被迫奉献食品。 珍贵美味的食品吃不了,就挖坑埋掉。在江都住了 4 个月,隋炀帝又要回洛 阳,为了装饰一个仪仗队,就动用人工几十万,钱财耗费更是大得惊人。以后,隋炀帝又两次巡游江都。他巡游一次,沿途百姓就要遭一次殃。而许多官吏为了升官晋爵,向皇帝争献厚礼,拼命搜刮老百姓,而且发了大 财。  隋炀帝第三次下江都时,隋朝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了,全国各地燃起了农 民起义的熊熊烈火。魏征诤谏  魏征(公元 580~643 年)是唐朝初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魏州曲城(今 河北省大名县东)人。隋朝末年参加瓦岗军。后来随同李密投奔唐朝,做辅 佐太子的官。那时候,他几次劝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因此,李世民恨透了他。 玄武门事变以后,李世民派人找来魏征,沉着脸质问他:“你为什么要  在我们兄弟之间挑拔是非?”在场大臣都为魏征捏了一把汗。只见魏征神色 自如,不慌不忙地说:“可惜先太子没有听我的话,否则他不会落得今天这 样的结果。”大臣们听了更加紧张。没想到李世民倒转怒为喜。他器重魏征 的正直,不但不处分他,还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负责向朝廷提意见的官员)。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不久,他们手下的人惟恐受到株连,人人自危。为 安定人心,李世民宣布大赦:凡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前与故太子和齐王有关 系的人一律无罪,如有人再告发,就要反坐,受到惩罚。但人们还是不放心。 李世民派魏征到河北一带进行安抚,途中碰到州县官员押送两名李建成和李 元吉的旧部,魏征不避嫌疑,同副使商量后命令将他们释放了,李世民夸奖他做事能以国家为重。  有一年,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征兵。有人建议,不满 18 岁的男子,只要个 头大,也可以应征,唐太宗同意了。但魏征将诏书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 次,魏征还是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训斥魏征为何扣发他的诏书,魏征不 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捉到鱼,但到明年就无鱼可 捉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 那些身体强壮,但不满 18 岁的男子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 租税杂役又由谁来承担呢?陛下的诏书上清楚地写着征召 18 岁以上的男子 当兵,现在不到 18 岁的也应征,这岂不是说话不讲信用吗?”说得唐太宗哑 口无言,好半天才说:“我过去总以为你固执,不通情达理,今天听你议论 国家大事,才知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他立即下诏,免征不到 18 岁的男子, 并提升魏征担任太子太师的职务。贞观中期以后,朝廷大臣都尽力歌颂太平盛世,魏征却给太宗上了一道奏章,指出他十个方面的缺点,希望他警惕,保持贞观初年的好作风。唐太 宗把这个奏章写在屏风上,早晚阅读,引为戒鉴。他对魏征说:“我现在知 道我的过错了,我愿意改正,否则我还有何脸面和你相见呢?”由于魏征处处为国家的利益着想,对皇帝的批评毫不客气,唐太宗对他既尊敬又害怕。一天,唐太宗正在逗弄一只小鹞子,看见魏征走来,怕魏征 责怪,急忙将鹞藏在怀中。魏征装作没看见,向唐太宗奏事,故意拖延时间, 等他离开时鹞已死在太宗怀中了。魏征死后,唐太宗为表彰他的功绩,寄托自己的哀思,准备举行盛大的葬礼,但魏征的妻子不同意。太宗决定:尊重魏征的意愿,葬礼从简。结果, 魏征就像一般读书人死去一样,只有一辆白木车子和一副白布帷帐为他送 葬。武则天任人唯才  徐进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的时候,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骆宾王替他写 了一篇《讨武盟檄》。武则天叫人把这篇檄文念给她听。武则天没有计较文 中对她强烈的人身攻击,反而被骆宾王的才气深深吸引,满口称赞写得好。 她问这是出自何人之手,当有人回答是出自骆宾王之手时,武则天说:“这 样的人才让他流落民间,这是宰相的过错。”这个故事说明,武则天是非常 重视人才的。  武则天(公元 624~705 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唯一的女皇帝。在她参政和 执政前后的 50 多年里,重贤任能,积极发展生产,使贞观盛世仍在继续,对  于后来开元盛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承先启后的作用。武则天在唐高宗去世 后复杂的斗争中,表现出惊人的才干。本文着重介绍她在位期间是如何选拔 人才的。  首先,武则天想出很多办法来发掘人才。她鼓励地方官推荐人才,还允 许人们自已推荐自己。选才不拘资格,不拘门第。据统计,在贞观年间,有 进士 205 人,在高宗和武则天统治的 55 年中,进士就增至 1000 多人。公元690 年(天授元年)2 月,武则天还在洛成殿亲自考试贡士,表示皇帝的重视, 从此开始了“殿试”这种制度。过去的科举,只是选拔有文才的人,武则天 专门开设“武举”,选拔有武艺的人。过去各州选送举人进京,总是把举人 安排在向皇帝进贡的贡物后面,武则天把这种顺序改过来,先进举人,后进 贡物,表示她对人才的重视。  其次,武则天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她以修书为名,广泛召集有文才的读 书人到宫里来,让他们对朝廷提出意见,处理各地送来的奏章,协助宰相工 作。她听说有个叫王及善的人很有才能,本想派他去滑州当刺史,当她和王 及善谈话后发现他很有政治眼光,就改变了主意,留作内史。再如狄仁杰, 在高宗执政时当过大理丞,曾在一年中处理积压的案件 17000 多个,而且依 法断得公道。武则天执政后,任他为宰相,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之一。由 于武则天善于选拔人才,在她当政时期,人才济济,像李良嗣、狄仁杰、姚 崇这些武则天选拔出来的宰相,都是历史上的“贤相”。武则天还利用直言敢谏的大臣,来加强对皇亲国戚及其宠爱的人的控制。武则天曾封她的侄子武承嗣做魏王,还任命他为宰相,可是武承嗣并不 因此满足,还想当太子做皇帝。当大臣李昭德看到武承嗣权势太重,野心勃 勃,就建议武则天采取防范措施,武则天立即下诏,免去武承嗣宰相职务。 武则天在唐太宗去世以后十分动荡的岁月里稳定自己的统治,客观上起着巩固国家统一、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鉴真东渡  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十分密切,从公元 630 年~公元 894 年,日本派出遣唐史(赴唐的使者)共 14 次,每次都在 100 人以上,最多一 次有 650 人。很多日本留学生进入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深造,有的还留在 唐朝做官。唐朝也派使者到日本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鉴真。鉴真(公元 687~763 年),俗姓淳于,扬州江阳(今江苏省扬州市)人。鉴真是他出家后的法号。他从小受信奉佛教的父亲的影响,14 岁就出家当了 和尚,他悉心钻研,佛学知识越来越丰富。在长安受的具足戒(一种表示接 受师父戒条的佛教仪式)标志着他的学问已经达到高深的程度,有了讲授戒 律的资格。他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使他 45 岁时,就成为名扬四方的高 僧,由他授戒的门徒达 400 多人。  当时的日本,因受唐朝影响,大力提倡佛教。公元 742 年,日本派到中 国学习佛教的两位僧徒荣睿和普照到扬州大明寺邀请鉴真赴日传授戒律,鉴 真见他们心诚意切,就决定带领他的僧徒东渡日本。在他们准备就绪开船远 航的时候,浙江一带发生海盗事件,沿海检查十分严格,鉴真的弟子道航和 如海发生纠纷,惊动了官府,没收了他们的船只,致使这次东渡失去机会。 此后,鉴真又进行了三次东渡,均未成功。    公元 748 年,61 岁的鉴真进行第五次东渡。他们于 6 月的一天出发,中 途遇到大风浪,避风于一个小岛,直到 10 月才继续启航,不久,又遇狂风大 浪,船上的人呕吐不止,淡水喝完了,只得喝海水,喝后腹胀难忍。他们在 海上漂泊了 14 天,船却漂到了海南岛最南端的振川(今海南崖县)。然而, 不幸的事接连发生,先是荣睿患病去世,接着鉴真双目失明,不久跟随鉴真 多年的一个弟子也去世了。这一系列的打击和挫折并没有吓倒鉴真,他回到 扬州及着手准备第六次东渡。  公元 752 年,日本派出由藤原清河大使率领的第 10 次遣唐使,向唐玄宗 提出正式邀鉴真去日本传戒的请求。同年 10 月,鉴真和他的弟子共 24 人乘 日本遣唐使的船开始了第六次东渡,次年到达日本九州岛,东渡终于成功了。 鉴真从接受邀请第一次东渡到东渡成功,历时 12 年,经五次挫折,艰难行程 数千里,先后有 36 人献出了生命。此时,鉴真已经 65 岁了。  公元 754 年 2 月,鉴真一行到达日本奈良,震动了日本各界,并受到了 热情的接待,日本天皇把授戒的大权交给鉴真。鉴真在东大寺设起戒坛,给 天皇、皇后及皇太子授戒。此后,又在天皇赐给他的一块土地上建造了一座 新寺院,名“唐招提寺”,整个建筑反映了唐朝的特点,成为当时日本最有 影响的寺院。鉴真还带去了许多药方和中国的绣像、雕像、画像、书帖等,对日本的医学和美术界产生很大的影响。鉴真在日本度过了 10 个春秋,为中日两国的 友谊和科技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公元 763 年,76 岁的鉴真在奈良 病逝了。日本将他葬在“唐招提寺”,世世代代纪念他。靖康之变  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犯,由于东京军民的坚决抵抗,金将宗泽被迫退 兵。宋徽宗回到汴京。父子皇帝以为从此天下太平无事了,仍然过着荒淫奢 侈的生活,不作任何防御的准备。各地救援的宋军,也被他遣散回去了。李纲看到这种情形,几次上书朝廷,请求加强军备,防止金军进犯。但朝中投降派当权,不但不采纳他的意见,还处处排挤他。不久,李纲被迫离 开京城。靖康元年(公元 1126 年)8 月,金太宗果然出动大军,命令宗翰、宗望为左右副元帅,分东西两路向北宋进军。得到金军南进的消息后,各地宋军 自动起来保卫汴京,但投降派一心想求和,便命令他们停止前进。金军来到 黄河北岸,发现南岸有十几万宋军,不敢渡河,就把战鼓集中起来,整整敲 了一夜,南岸的宋军以为金军就要渡河,吓得都逃跑了。金军渡过黄河以后,宗翰派使臣和宋军谈判提出划河为界,河北、河东(今山西省)地区划归金国。软弱无能的宋钦宗对金军百依百顺,立即派门 下侍郎耿南仲和开封知府聂昌去办理割地之事,还下诏给那里的军民,命令 他们开城降金。河北、河东的人民对朝廷割地降金的决定非常气愤,掀起了 反投降、反割地的斗争。结果聂昌在绛州(今山西新绛县)被绛州人民杀死。 耿南仲和全国使臣来到卫州(今河南省汲县),金国使臣听说卫州人民要活 捉他,吓得连忙逃走,耿南仲也不敢再提割地的事了。  金军来到汴京城下,城中守军本来就不多,宋钦宗还阻止抗战派官员组 织的抵抗,他还相信一个自称懂“六甲法”(一种编造出来的法术)的名叫  郭京的人,让他用法术来击退金军,结果汴京很快被金军攻破了。 城破后,城中军民要和敌人进行巷战,宋钦宗却派宰相何栗到金营去求和。何栗到了金营,宗翰、宗望假意对他说:“我们不想灭掉宋朝,只要叫 你们皇帝来商量割地的问题,我们就退兵。”当昏庸的宋钦宗带领几个大臣 来到金营后,金军马上就变卦了,提出要废掉宋钦宗的帝号,另立一位宋国 国君。宋钦宗回到汴京城里,又气又吓,放声大哭,后悔当初不该听投降派 的话,但为时已晚。金军派人进城,查封了府库,勒索黄金 1000 万锭、白银2000 万锭、绢 1000 万匹。宋钦宗还被迫派官员帮助金军到皇亲国戚、官吏 等家里彻底查抄了 20 多天,抄去大量金银、文物,金军仍嫌不足,杀了 4 名宋朝官员。  靖康二年(公元 1127 年)春,金军扣押了宋钦宗,宋徽宗并把他们押送 到了金营。金太宗下令废掉宋徽宗和宋钦宗,把二帝连同皇后、妃子、公主 以及亲王、大臣等 3000 多人,押送到金国当奴隶。这样,北宋王朝灭亡了。 这次事变发生在北宋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  金军退走时,在汴京的宋朝皇族中,只有康王赵构,逃脱了这场灾难。 在宋朝官员拥立下,赵构继承了王位,改年号为建炎。他重建的宋朝,历史 上叫南宋。成吉思汗之死  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公元
年),名铁木 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曾一时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一生南征北战, 戎马倥偬,建立了统一的大蒙古国。本文介绍的是他在临死前还念念不忘国 家的治理和汗位继承的故事。西夏投降以后,成吉思汗从六盘山避暑地移到清水县的西江(今甘肃省清水县)避暑。这时天气炎热,年老体衰的成吉思汗连年征战,已很疲劳, 此时又染上了斑疹伤寒,病情一天天严重。他估计自己活不长了,于是把窝 阔台、拖雷和其他儿子叫到身边,沉重地说:“我的病情很重,眼看无法医 治了。你们当中需要有一个人来继承汗位,支持这个坚实的宝座。如果你们 个个都想当大汗,当大王,互不相让的话,就会得到‘一头蛇和多头蛇’故 事中那条多头蛇的下场。”这个“一头蛇和多头蛇”的故事是成吉思汗经常对儿子们讲的:在一个大雪纷飞、北风卷地的夜晚,一条多头蛇为了御寒,想钻进洞去。可是,这 条蛇身上的每一个头都想先钻进去,互不相让,争斗了一夜。结果,这条多 头蛇竟冻死在洞口。而另一条一头蛇却很顺利地爬进洞里,度过了严冬。成 吉思汗用这个故事来教育他的儿子们要同心协力,服从指挥。  窝阔台等人听了成吉思汗的话,都跪在地上说:“我们俯首听从您的命 令和吩咐。”成吉思汗说:“很好。如果你们想过幸福的生活,享受权力和 富贵,就应该拥护窝阔台继承我的汗位。因为他不仅足智多谋,而且有雄才 大略,他在你们中间尤为出众。我想让他统率全军和百姓,立他为我的继承 人,不知你们同意不同意这个意见?”他的儿子异口同声说:“谁有权力反 对您的意见?谁又有能力拒绝它?”成吉思汗接着说:“假如你们的愿望和 你们的话是一致的,你们必须立下文书,我死后你们要承认窝阔台为汗,把 他的话当作肉体的灵魂,不准更改今天当着我的面决定的意见,更不许违反  我的法令。”窝阔台等弟兄们遵照他们父亲的圣训,立下了拥护窝阔台继承 汗位的文书。  汗位继承的问题解决了,但成吉思汗的病情却愈来愈恶化。临死前,他 对拖雷和诸大将嘱咐了他思考很久的灭亡金国的方略:“金朝的精兵在潼关。 潼关南据华山,北靠大河,难以一下子攻破。如能借道南宋,宋金世仇,必 能同意,然后出兵直捣开封。潼关数十万金兵必然千里赴援,虽赶到开封, 然兵疲马乏,不能作战,开封城指日可破。”后来,窝阔台遵循这一方略, 终于在公元 1234 年灭掉了金国。  成吉思汗又嘱咐左右诸将,在他死后要严密封锁消息,等西夏国王来朝 拜时把他杀掉,再把西夏都城的居民全部杀光。后来,诸将都按成吉思汗的 嘱咐办了。公元 1227 年秋天,成吉思汗在清水县西江去世,终年 68 岁。朱元璋严惩贪吏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公元
年)年轻时讨过饭,当过和尚, 亲眼看到各地官吏贪赃枉法,欺压百姓,元朝朝廷放任不管,弄得民怨沸腾, 到处揭竿而起。他深深懂得“官逼民反”的道理。明朝建国后不久,明太祖 朱元璋想出了一个惩治贪官污吏的办法。他让各府、州、县在所在衙门的左 边,修一座小庙,里面供奉土地神。在衙门大堂公座的左边,悬挂一个人皮 楦满草的袋子,叫“皮草囊”。这座小庙是扒贪官皮的场所,人们叫它“皮 场庙”。用这种办法来惩治贪赃枉法的官吏,看起来的确有些残酷,但也说明了明太祖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心情。他从元朝的灭亡中总结出一条经验,他说: “元朝因宽容放纵贪官污吏,把江山丢掉了,如今我得了天下,若不用严刑 峻法便不足以矫正积弊!”他建国之后,多次严申惩治贪官之令,法令十分 森严。法令规定官吏贪污 80 贯钱(每贯一千文钱,约折银一两)的便绞死示 众,然后剥皮楦草,做成人形袋子,挂在当地衙门的公堂上,以儆效尤。明 太祖还颁布一道命令,允许乡里老人(里甲中负责民事纠纷的人)有参议政 事的权利。如发现当地官吏有害民之处,可以到衙门去当面规劝。规劝不听, 就上告朝廷,朝廷即捉拿审讯。洪武四年(公元 1371 年),明太祖派人对全国官吏进行考查,杀了一大批贪官污吏。洪武十八年(公元 1385 年)三月,发生了一起震动全国的“郭 桓案”。郭桓在洪武十七年五月当户部尚书,在收缴浙西秋粮时,和地方官 黄文通、奸吏边源等勾结,合伙贪污。郭桓利用自己是征收赋税最高主管官 吏的有利条件,隐瞒了上述几桩大贪污罪行。他的胆子越来越大,手也越伸 越长,竟然把军用粮库里的三年积蓄盗卖一空。当时全国除京师应天外,总 共有 13 个布政使司(相当于现在的省),他利用职权和 12 个布政使司的官 吏勾结起来,盗卖仓库里的粮食。还和管理贮存金银钱钞的府库官员合伙偷 盗金银和钱钞。如果把郭桓贪污盗窃的金银钱钞折成粮食,加上他合伙贪污 的粮食 700 万石,总共达 2400 余万石精粮,这个数字和当时全国的秋粮实征 总数几乎相等。  这个案子使明太祖大为震惊,更使他吃惊的是,在审案中又发现这个案 子和户部侍郎胡益、王道亨,礼部尚书赵冒,兵部侍郎王忠,刑部尚书王惠 迪,工部侍郎麦志德等以及整个六部上下官员几乎都有联系。他像从睡梦中  惊醒,突然发现朝廷大小官员都是些贪婪之徒,便狠了狠心,吐出了一个“杀” 字,下令把赵冒、王惠迪、主犯郭桓以及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的官员都杀了, 江南不少富户也牵连被杀,总共杀了几万人。戚继光抗倭  在我国东南沿海福建、浙江一带,有一个民间传说:在明朝嘉靖年间, 抗倭英雄戚继光带领戚家军荡平了浙江倭寇后,带领军队直逼福建。盘踞在 兴化的倭寇便派出了侦探,搜集戚军的情报。他们看到戚家军一天只行军二 三十里,到兴化还有七八天的路程。倭寇头目听到报告后说:“还早着呢! 今天咱们先喝个痛快,过两天准备防御还来得及。”但是,当他们个个喝得 酩酊大醉的时候,戚家军已赶到兴化,一个突然袭击,全歼了敌人。原来, 足智多谋的戚继光,在行军途中为了麻痹敌人,命令士兵每天只走很短的路 程就宿营。等敌探回去报告后,就下令烙制中间带孔的饼子,用绳子穿起来, 背在身上,急速向兴化进军,一天一夜就赶完了几天路程,出其不意把敌人 消灭了。后来,当地群众把这种中间带孔的饼叫做光饼,并沿袭成风,用以 纪念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光辉业绩。戚继光(公元
年),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他出生于将门之家。在父亲严格的教育和薰陶下,戚继光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质, 并立下大志。当时,戚继光耳闻目睹了海盗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 灭绝人性的暴行非常气愤。他在父亲的教导下,树立了爱国思想,并立志从 戎。16 岁时他父亲死了,他袭职做了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指挥佥事,以 后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调到沿海前线负责山东海上抵御倭寇的防务。戚继光 的指挥才能在紧张的军事生活和刀枪对阵的战场上表现了出来。严明纪律是戚继光管理军队的最大特色。开始,戚继光的部下看不起他。有个军官,论辈份是他的舅舅,竟然依仗自己是长辈,不服从命令。戚继光 感到很棘手:处分吧,他是长辈,别人会说自己无情无义;不处分吧,整顿 军纪怎样进行呢!“治军避亲,何以服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当众 给舅舅以严格的军纪处分。这件事给部下极大的震动,不仅严明了纪律,还 使新的战斗作风日益增长。他以岳家军为榜样,“冻死不拆房,饿死不掳掠”, 深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戚继光在长达 12 年的抗倭生涯中,率领军队转战东南沿海各地,历经无数次战役,打了不少胜仗。  公元 1562 年,戚继光在挫败进犯浙江的倭寇之后,率部入闽剿倭。狡猾 的倭寇扎营在福建宁德边的横屿上。小岛四面环水,退潮时尽是泥沼。倭寇 凭借有利地形,在岛上又修筑了坚固的工事,陆军难以进攻,水军也无法靠 近。为了消灭这股敌人,戚继光察看地形后,制定了陆军进攻的方案。他命 令战士们在海水退潮时快速地在烂泥上铺上稻草,冲上横屿。天降神兵,倭 寇毫无准备,经过短暂的激战,敌人被戚家军全歼,倭寇盘踞 3 年的横屿一 举收复。戚家军从此威名远扬,倭寇称戚家军为“戚虎”。李自成过河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闯王李自成率领大军来到黄河边上,准备渡河,消灭官军,解放受苦的群众。当时正值初冬,河 水尚未上冻,滔滔河水挡住了去路,大军只得住下。第二天,闯王派人去河 边察看河水上冻没有,见没有上冻。第三天派人去看,还是没有上冻。到了 第四天,闯王又派两人去察看,两人见河水仍未上冻,很是着急,就在河边 谈开了。一个说:“咱们闯王为解救百姓痛苦,要东渡黄河,可黄河老不上 冻,他急得吃不下,睡不好。”另一个说:“得想个办法呀,否则他会更着 急的。”他俩的谈话被河边的渔夫听到了,渔夫说:“有办法,一定要让闯 王过河,你们回去就说黄河已经上冻了。”闯王听了两个人的报告,马上带 领大军出发,但来到黄河边,只听得黄河水哗哗响,并没有上冻。再一看, 上游河面上船连船、板接板,一座宽阔的浮桥出现在河面上。正感奇怪,来 了几位船夫,他们说:“听说闯王要东渡黄河,为民除害,我们联合船夫和 村民,连夜搭成了这座浮桥,请闯王带领大军过河吧!”于是,闯王谢过船 夫,带领大军过河打天下去了。  李自成(公元
年),本名李鸿基,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祖 辈种田,家境贫寒,21 岁时到银川当过驿卒,后又到甘肃当守边士兵,受到 一些基本的军事训练。1627 年,农民王二在陕西白水起义。次年高迎祥率众 响应,李自成也参加了起义队伍。他勇敢善战,屡建战功。公元 1635 年,明 王朝派洪承畴镇压起义军,为了冲破官军包围,号称“十三家七十二营”的 各路起义军的 90 多个将领在河南荥阳开会,商讨战略对策。年轻的李自成在 会上大胆提出了“团结对敌,分兵走向,四路攻战”的战略方针,受到将领 们的一致称赞。从此,各路起义军群策群力,联合作战,变被动为主动,很 快打开了局面。1636 年,高迎祥进攻西安,遭官军拦击,不幸牺牲,李自成被推为“闯王”。两年后,他率领的起义军在潼关陷入官军包围,战败后带刘宗敏等杀 出重围,隐伏在陕西、河南交界的商洛山中休整,准备出山再战。他提出“均 田免赋”、“割富济贫”等口号,深入民心。当时,群众中流传着“杀牛羊, 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歌谣。1641 年,李自成攻克 洛阳,杀了作恶多端的福王朱常洵。次年 4 月,他率主力南下朱仙镇和官军 激战五昼夜,大败明将丁启睿,歼敌十余万。控制了南至常德、澧州,北至 黄河沿岸,东起麻城、黄州,西至光化、均州的大片地区。从此,起义军节 节胜利。于 1643 年进入西安,建立了“大顺”农民政权,年号永昌。1644 年攻克北京,崇桢皇帝吊死在景山,明王朝灭亡。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攻克北京后,一些高级将领陶醉于胜利中,沉缅于酒色,革命意志衰退。李自成在战略和策略上也出现很多失误, 加之投降满清的吴三桂勾结清兵,联合进攻新生的革命政权,李自成被敌军 击败。1645 年 8 月,李自成率领 20 多名骑兵侦察地形时,遭到地主武装的 包围袭击,李自成壮烈牺牲,年仅 39 岁。他的妻子和部分将领领导余部继续 斗争,直到 1664 年最后失败。雍正夺位  康熙皇帝晚年最烦恼的一件事,是选择谁来继承皇位。他的大儿子允禔, 不是嫡生的,按例不能立为太子。康熙十四年(公元 1675 年),康熙立他的 二儿子允禔为太子。后因诸皇子反对,康熙也认为他品行不端,将他废掉,  关在咸宁宫。后来,由于皇四子允祯婉言劝谏,加上允禔被释后对生病的康 熙侍候得周到,康熙又改变了看法,再次将其立为太子。但到公元 1712 年, 康熙听信馋言,又一次将他废掉并关押起来。  康熙皇帝的诸皇子中,比较有作为的是十四子允禔。他被任命为抚远大 将军,统率大兵驻在西北,平定新疆、西藏有功,很受康熙器重。可是,最 有心计的还是第四子允禔。允禔是允禔的同母哥哥,他本来不受康熙宠爱, 可是他处处小心谨慎,看父亲的脸色行事,有时还不痛不痒地为允禔说句好 话,赢得一个“深明大义”的好名声。在父亲面前,他把争夺皇位的心思隐 藏得严严实实,暗地里却派门客四处游说。他广泛结交,特别对守卫京城的 统领——国舅科隆多,更是百般讨好,关系非常密切。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 1722 年),69 岁的康熙皇帝去世了,临终时,顾 命大臣科隆多宣布:康熙皇帝的遗嘱是“传位于四子”。允禔登上了皇位, 因他被封为雍亲王,故他的年号叫雍正。  后来有一种传说,说康熙临终时写的是“传位十四子”科隆多把“十” 改成“于”,成为“传位于四子”。又说康熙病重时,四子允禔送进一碗人 参汤,老皇帝喝了就死去了。  雍正(公元
年)皇帝即位之后,对皇太子党和皇八子党毫不 留情。他先解除同母弟允禔的大将军职务,打发他去给康熙帝守陵,剥夺他 的权力。允禔已被废,不会对他构成威胁,可雍正还是要把他送到荒凉的山 西祁县去,允禔到山西不到一年就“病”死了。对允禔,雍正开始还不动声 色,让他掌管政务,封他为亲王,两三年后雍正皇帝找了个借口,把他囚禁 起来,还给他改名“阿其那”(满语猪),不久允禔也病死了。允禔先被送 到西宁充军,后被改名“塞恩里”(满语狗),从西宁押送回京时,在途中 不明不白地死了。允禔是雍正皇帝兄弟中文化修养最高的,康熙皇帝曾让他 负责编纂《古今图书集成》等书,还经常到他的王府去,但因为他与允扔关 系密切,也遭到雍正皇帝的嫉恨,被关在康熙陵内,几年之后也病死了。雍正皇帝的皇位得来不易,所以他特别专权。他设立了“军机处”,让和皇帝最亲近的大臣掌握实权,国家大事根本不容大臣们插手,全部由自己 独揽。对王公大臣,他也严加控制,只要稍不合意,轻者罢官,重者抄家、 杀头。所以,在清朝皇帝中,他是以手段毒辣、政治严苛而著称的。同时, 他在位的 13 年中,继续按康熙皇帝的国策办事,在对外斗争、平定边境、发 展经济等方面都有很大成绩。所以,清朝“康乾盛世”的形成,和雍正皇帝 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蒙古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 一。其中一支厄鲁特蒙古分为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大部。 公元 1646 年,清朝顺治皇帝赐给和硕特部顾实汗甲胄和弓箭,委托他负责管 理厄鲁特蒙古。此后准噶尔部首领和土尔扈特部首领等随同顾实汗一同到北 京,明确表示归顺清朝政府,以后不断向清政府朝贡。  土尔扈特部原来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县)附近,过 着游牧生活。明末因受准噶尔部的严重威胁,被迫西迁至额济勒河(今俄罗 斯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定居下来。西迁后与祖国相隔甚远,但始终向往着祖  国,在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都与祖国保持着联系。他们的和平安定的生 活不断遭到沙俄的破坏,沙俄还企图诱迫他们脱离祖国,归顺沙俄,但他们 坚决予以拒绝。土尔扈特部多次派使者回到祖国诉说苦难,清朝康熙皇帝曾 两次派官员前往慰勉。其首领阿玉奇对使者说:“我们是蒙古族的后代,穿 的服装与祖国的差不多。我们与祖国亲如母子,而与沙俄格格不入。”阿玉 奇的儿子还向康熙帝赠送鸟枪一支,祝皇上长寿万岁,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 眷恋之情。  17 世纪下半期,沙俄进一步加强对土尔扈特部族的压迫与奴役。大量征 调土尔扈特部的青壮年充当炮兵;对他们征收繁重的苛捐杂税;强迫他们放 弃本民族信奉的佛教,改信东正教。沙俄的残酷压榨和剥削,使他们渴望早 日回归祖国。  18 世纪中叶,清政府镇压了沙俄支持的准噶尔部上层分子的叛乱,为土 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创造了条件。公元 1771 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 月,土尔 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之孙)毅然率领部众 169000 人,离开居住长达170 多年的伏尔加河地区,赶着数以万计的牛羊,冲破沙俄的围追堵截,历 经艰难险阻,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行程万余里,终于在 1771 年 6 月胜利地回 到了祖国,到达伊犁城。在回国途中,他们在哈萨克草原上遭到突然袭击,90000 蒙古族战士奋起低抗,壮烈牺牲。饥饿和疾病又使许多人丧失了生命,生存下来的只有 70000 人。到达伊犁后,渥巴锡向清政府献上了土尔扈特部 祖先于明朝永乐八年(公元 1410 年)受到敕封的汉篆玉印一颗,以表示土尔 扈特部人民忠贞不渝、热爱祖国的赤忱。土尔扈特部蒙古族人民从踏上祖国 疆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清政府乾隆皇帝在热河木兰 围场的伊绵峪接见了渥巴锡和其他人员,封渥巴锡为克里克图汗(蒙语英勇、 刚毅之意)。1771 年,清政府又在承德避暑山庄狮子沟中,仿照西藏布达拉 宫样式,修建了一座普陀宗乘庙,庙内有乾隆皇帝特地撰写的《土尔扈特全 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块碑文。碑高 5 米,用满、汉、蒙、藏 4 种文字刻写,记述了土尔扈特部众不远万里回归祖国的动人故事。庚子赔款始末  1900 年 6 月,八国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清政府屈膝投降。1901 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 的《辛丑条约》,1901 年是旧历辛丑年,因此近代史上把这个条约叫做《辛 丑条约》。条约中的赔款是赔给 1900 年侵华的帝国主义国家的。1900 年是 旧历庚子年,因此近代史上把这次赔款叫作“庚子赔款”,得到庚子赔款的 共有 14 个帝国主义国家。  《辛丑条约》共 12 款,其中第 6 款规定中国向列国赔款白银
两(指海关两,下同)。各国要求赔款的数目如下:俄国
两、法国 、英国
两、意大利
两、比利时 8484345 两、奥地利 4003920 两、荷兰 782100 两,其余的 43 万余两由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等国 分享。年息 4 厘,分 39 年还清,利息共
两。本息合计
两,以海关税、盐税担保。列强通过庚子赔款,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和财政命 脉,攫取了中国的主权。  条约签字以后,清政府按期给列强赔款。但到 1904 年以后,银价下跌, 而庚子赔款是按银价算的,于是,列国在 1905 年 7 月 2 日,强迫清政府将庚 子赔款改为金货债务,并将已经用银偿付的赔款按金价折算,补偿了约8000000 两。  1909 年,美帝国主义为欺骗中国人民,缓和人民群众的反美情绪,维持 对中国的半殖民地统治,宣布“减免”庚子赔款的大部分款项。其中一部分 作为中国留美学生的费用,用此吸引中国学生留美;一部分用来在中国办学 校、医院及其他所谓慈善事业,比如清华大学就是用庚子赔款创办的。后来, 日本、英国、法国也纷纷效法美国,利用从中国人民身上榨取的血汗钱,在 中国开办一些学校,用殖民地奴化思想来麻醉中国人民的意志,培养驯服他 们的奴才,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便主动停止接受庚子赔款。1920 年,苏俄 正式发表声明:放弃沙俄时代在中国取得的一切特权,其中包括庚子赔款。 其他得到庚子赔款的国家,如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国,为了进一步扩大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便以“退还庚子赔款”的名义在中国攫取更大的经济特 权。  辛亥革命以后,腐败的清王朝被推翻。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军政府宣言 和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中都声明: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 条约,列强在华的特权及赔款和债务,其中包括承认庚子赔款的合法性。企 图以此来换取列强对新生政权的支持,暴露出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 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废除了所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其中也包括《辛丑条约》,彻底否定了庚子赔款的合法性。红军长征中的首次大捷  1935 年 2 月底,毛泽东得到红军奇袭娄山关再占遵义城的捷报后,兴奋 不已,欣然命笔,作词《忆秦娥·娄山关》。红军在二渡赤水后,为粉碎敌人的围追计划,决定再攻遵义城,歼灭敌人部分兵力。结果在娄山关和遵义一带歼敌 2 个师又 8 个团,取得了长征以 来第一个胜利,即遵义大捷。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经过整顿,加强了基层连队的战斗力和战略机动能力,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指挥下,踏上了新的征途。红军从 遵义出发北上,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准备在泸州和宜宾间渡长江北上。由 于蒋介石沿江布防,调集重兵阻止红军北渡,毛泽东当机立断,暂缓渡江, 集结部队于滇东北扎西地区待命。这时敌军也云集扎西,贵州顿显空虚。于 是毛泽东毅然挥师东进,出敌不意,于 2 月 18 日二渡赤水,向敌人防守力量 薄弱的黔北进军。红军在攻占桐梓城后,即向娄山关急速前进。红军在娄山 关关侧的北麓重创黔军一个团,敌军退守关口。红军在三军团长彭德怀的指 挥下,为夺雄关,勇猛冲杀,终于占领了关侧的制高点——点灯山,与敌对 峙在关口一线。关上之敌遭红军狠击,连夜向遵义城军部告急。敌军长王家 烈忙派两个团增援关口的敌人。2 月 26 日清晨,娄山关上浓雾弥漫,寒风刺 骨,红军 3 个团分 3 路从正面和东西两侧包抄关口之敌,激战至黄昏,红军 终于夺下关口。敌军残部沿川黔公路向遵义城逃窜。红军在娄山关附近消灭 敌军 3 个团后,连夜南下遵义。娄山关一战,揭开了遵义大捷的序幕。  27 日,红军在遵义城北击溃黔军 3 个团,于 28 日清晨占领了整个遵义 城。这时,敌中央军吴奇伟纵队两个师的援兵也赶到遵义南部。敌人以吴部 两个师和黔军一个团进攻遵义。敌军向红军控制的红花冈、老鸦山、插旗山 诸山发动进攻,火力凶猛。红军在三军团长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干部团的配 合下,英勇杀敌;红一军团断敌退路,老鸦山上一片战火,战斗激烈。战至 黄昏,敌人大部被歼,残敌溃退。3 月 1 日,红军一三军团连续猛击,将援 敌吴奇伟残部歼灭于乌江边,遵义战役胜利结束。  后来,红军又三渡赤水,佯攻贵阳;四渡赤水,进入云南,威胁昆明。 然后,红军又利用敌军向昆明汇集的有利时机,分兵三路向金沙江疾进。红 军干部团在刘伯承率领下,经 90 公里强行军,于 5 月 1 日占领金沙江畔皎平 渡。3 日至 9 日,红军凭借 7 只木船,经 7 昼夜,全部渡过金沙江。至此, 四渡赤水战役胜利结束,红军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 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遵义之战,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首次大捷,是整个四渡赤水战役中的关键 一战。中国国旗国歌  国旗是象征一个国家的旗帜。它的式样、图案和使用方法,通常是由宪 法或专门法律规定的。我国第一面国旗是清朝末年制定的。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下,1900 年李鸿章上书慈禧太后,请求制定国旗。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龙是皇权 的象征,又因为清朝是由满族建立起来的,满族的代表色是黄色,慈禧太后 便决定以金龙旗作为大清帝国的国旗,通称黄龙旗。黄龙旗呈三角形,后改 为长方形。1911 年武昌起义的革命军使用了“铁血十八星旗”,由红色旗底、 黑色九角星组成,象征着革命党人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铁血精神, 它成为当时的国旗。1912 年 1 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决定以五色 旗作为国旗。五色旗呈长方形,旗面有五条横向色带,自上而下为红、黄、 蓝、白、黑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1927 年,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改国旗为“青天白日满地 红”旗。此旗系兴中会会员陆皓东于 1895 年所设计。1949 年 4 月 23 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政权覆灭。在 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 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 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 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了 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我国最早的国歌是 1911 年清政府制定的, 名为《巩金瓯》(金瓯:喻国家江山完整无缺)。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政 府准备将沈恩孚作词、沈彭军谱曲的歌定为国歌。但不久袁世凯复辟帝制, 将一首叫《中华雄踞天地间》的歌定为国歌。1919 年,北洋军阀政府以古代《卿云歌》作为国歌。国民党统治时期,以国民党党歌代国歌,1943 年将其 正式定为国歌。  1949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出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歌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 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国歌。世界部分 尼罗河畔的文字  1799 年,法国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一个法国青年军官在尼罗河口的罗 塞达城附近,意外地发现一块石碑。石碑是用黑色玄武石做的,上面像其他 埃及古迹一样,雕满了各种小图画,所不同的是上面刻有古希腊文字。这位 军官对石碑上的图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弄明白上面的图画是什么意 思,于是他就把石碑带回法国。这块石碑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罗塞达石碑”。 年轻军官请教许多学者,经鉴定石碑是希腊人统治时期的。学者们都想 译读它,但都没有成功。直到 1882 年,一位名叫商博良的法国学者,终于把 这个谜揭开了。他花了 20 年时间,弄明白了石碑上奇妙图画的意思。原来这 是公元前 195 年埃及祭司为歌颂国王的功绩而写的颂词。石碑上部是古埃及 的图画文字(象形文字),中部是世俗体文字,下部是古希腊文字。从此,古埃及历史宝库的大门被打开了。  古埃及的图画文字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 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逐渐变化而来的,而且对后来的欧洲各国文 字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是人类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图画文字大约产生于公元前 4000 年左右。到了公元前 3100 年古埃及的早王朝时期,发展成为象形文字,即借用图画来表达一些具体事物的概念。 如“太阳”用“⊙”来表示。若是写一个句子,就要把一些图画符号组成一 个复杂的表意图形。埃及现在珍藏着一块公元前 3000 多年刻有图画文字的石 板,上面刻有古埃及第一个王朝建立者那美尔用权杖打一个跪着的俘虏。俘 虏的上面是一只鹰,它的一只爪子抓着一根穿在人鼻子上的绳索,另一只爪 子则踏着六棵植物。原来,这组图画文字是表示国王那美尔在战争中俘获了6000 名俘虏。  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图画文字已满足不了日益复杂化的语言需要, 于是出现了音节符号和 24 个辅音符号。到了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 2040~前 1786 年),图画文字简化成一种草体字,称为祭司体(即僧侣体)文字。这种文字是用菜汁和烟渣做的墨汁,写在一种“纸草”(像芦苇一样的植物 茎干,剖开后连续成片,经过压平,晒干制成纸)上,主要是祷文、咒语, 藏于死人的墓中。后来又演化出一种世俗文字。希腊人征服埃及后,又出现 了用希腊字母书写埃及语的科普特文。公元 7 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 从此阿拉伯语逐渐成了当地居民的语言,而古老的埃及文字却变成了死文 字,无人知晓,古埃及的历史也鲜为人知了。  从图画文字演化来的 24 个辅音符号,虽然不是字母,但对后来腓尼基人 创造的字母文字产生了很大影响。腓尼基人的字母后来成为希腊字母的基 础,而罗马人的拉丁字母又是根据希腊字母创造的。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是 现代欧洲各国字母的主要来源。因此,古代埃及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 要贡献。  奇妙的金字塔  当宇航员乘坐宇庙飞船,在太空环绕地球飞行时,他们看见了地球上人 类赖以生存的海洋、陆地、山峰、江河和湖泊,同时也看到了两个最大的人 工建筑,那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因为外型像汉字的“金”字,故译作“金 字塔”。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在埃及,有大小金字塔 70 余座,散 布在首都开罗向南几十公里的尼罗河西岸。这些金字塔建于公元前 2800 年~前 2300 年的埃及古王国时期。 为什么埃及古王国的法老(即国王)死后都要修建巨大的金字塔式的陵墓呢?原来,埃及法老最早的墓葬形式是在地上挖一个坑,把装有“木乃伊” 的石棺放进去,然后在上面堆一个沙堆,这就是最初法老们的陵墓。可是后 来墓穴越挖越深,变成地下室,而后又在地面沙堆周围砌起石墙,并称这种 坟墓为“马斯塔巴”,即“石凳”的意思。  公元前 27 世纪,埃及第三王朝法老乔赛尔对“石凳”陵墓作为自己死后 的“永久住处”很不满意。他找来建筑师在萨尔拉(今开罗南)为自己修建 一座用石块砌成的巨大的“马斯塔巴”,还在上面加了 5 个一层比一层小的 “马斯塔巴”,高达 61 米,在地下还修建走廊、房间。这是古代埃及法老第 一座塔形陵墓。从此以后,历代法老都效法乔赛尔给自己建造“阶梯型金字 塔”,而且越修越雄伟。当第四王朝第二代法老胡夫即位时,他决心为自己修建一座最大的金字塔。这座金字塔用了 10 万人,修建了 30 年才完成。塔高 146.59 米,每边长230 多米,塔基面积 52906 平方米,共用巨石 230 万块。每块石头约重 2.5 吨。这么多的石块,如果用现代火车装,大约需要 60 万节车厢。胡夫金字塔 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死后,他的儿子哈夫拉又在不远的地方建起一座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虽比胡夫金字塔低 3 米,但外表更为精美,而且还有完整、壮观的附属 建筑物。离塔不远的地方有两座神庙,还有一座雕着哈夫拉头部而配着狮子 身体的大雕像,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这座雕像是用一块天然 巨石雕凿而成,长 57 米,高 20 米,一只耳朵就有 2 米高。在金字塔内,有走廊、庙堂,还有许多精美的绘画和雕刻装饰品,法老的石棺安放在被人们称为“法者墓室”的石屋里。金字塔周围是古埃及达官 显贵的大石墓。  两座巨大金字塔的建造,耗费了埃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搞得民穷财尽, 此后建造的金字塔再也不能与之相比。大约在公元前 23 世纪古埃及第六王朝 以后,由于人民的反抗起义常把法老的“木乃伊”从金字塔中拖出来毁掉, 因此法老们不再建造金字塔,而是在深山里开凿秘密陵墓了。谁创造了“星期”  翻开日历,就会看到日历上不仅标记着年、月、日,而且还标记着“星 期”。公历中,这种“星期”记日方法以 7 天为一周期,循环往复,无穷无 尽。星期记日方法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星期日被世界各国公  认为休息日。人们根据星期的周而复始来安排工作、学习、旅行、休息?? 追溯其源,7 天一“星期”是由古巴比伦人创造的。  早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居住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已经有了丰富 的天文学知识。他们能够区分空中的恒星和行星,认为行星一共有 7 颗,即 金星、水星、木星、土星、火星、太阳、月亮。在观察月亮运行规律的基础 上,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一周为一个月,每个月都是从新月出现开始。之后又 根据月亮的圆缺和季节的变化,把一年分为 12 个月,其中 6 个大月每月 30 天,6 个小月每月 29 天,一年共有 354 天。他们测定的月亮盈亏周始变化的时间为29天12 小时44 分3 1 秒,与现代天文学家测定的数字只相差0.4秒。但3是,这种历法——“阴历”与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的精确时间相差 11 天多, 于是他们就设闰月以补不足。起初,闰月的设置由国王临时命令,后来则有 了固定的周期。在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统治时,把阴历每过二 三年就差一个月,叫作“年日不足”。并曾在“爱路尔月”(6 月)和“直 西里月”之间再增加一个月,即“第二爱路尔月”,以补年日不足。古巴比 伦人还根据月相的变化,把一个月分为四周,每周七天,以太阳、月亮、金 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七颗行星分别为 7 天的名字,每天由一星神值 班。太阳神沙马什主管星期日,月神辛主管星期一,火星神涅尔伽主管星期 二,水星神纳布主管星期三,木星神马尔都克主管星期四,金星神伊什塔尔 主管星期五,土星神尼努尔达主管星期六。“星期”意即星的日期,日为大, 一周之始是从星期日开始的。古巴比伦人创立的 7 天一星期的记日法,一直 沿用至今。军事帝国亚述  亚述国是古代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一个强大的军事奴隶制国 家。早在公元前 20 世纪,生活在两河流域上游的亚述人就建立了弱小的游牧 王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亚述人先后被苏美尔、赫梯等民族统治。公 元前 14 世纪,巴比伦王国和赫梯王国相继衰落,亚述人在长期战争中几经兴 衰后开始崛起。到了公元前 8 世纪时,亚述人建立了庞大的常备军,组建了 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辎重兵等兵种,开始大量使 用铁制兵器,还发明了十分先进的攻城武器投石机和攻城器。由于军队训练 有素,武器装备精良,亚述与周围强国进行频繁的战争,不断扩大自己的领 土,争夺西亚地区的统治权。  公元前 743 年,亚述王国依靠野蛮残暴的战争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及其 附近地区。接着又向叙利亚、黎巴嫩发起了进攻。公元前 732 年,强大的亚 述军队在国王提格拉·毕利沙尔三世的指挥下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团团围 住,双方展开空前激烈的战斗。随着亚述国王一声令下,亚述士兵开始攻城, 他们拉来几十个特制的攻城弩炮,并用力拉动绳索,将一个个巨大的石弹和 燃烧着的油罐,雨点般地射向城墙。倾刻间,坚固的大马士革城墙变成一片 火海,许多地方被石弹打坏。接着士兵们又搬来许多攻城器,一架架攻城器 上的大铜锤,猛烈地向城墙撞去,铜锤所撞之处,砖块纷纷碎落。不一会儿, 城门崩塌。亚述士兵一手持盾,一手高举刀剑,潮水般涌向城里。叙利亚人 拼死抵抗,全城到处是激烈的巷战。战斗整整持续了 7 天 7 夜,大马士革城  才被攻陷。亚述军队进行了残酷的大屠杀,被砍下的人头堆成了小山,成千 的俘虏被绑在削尖的木桩上,慢慢地在痛苦中死去。剩下的妇女和儿童则成 为亚述人的奴隶。  亚述的老国王去世后,他的继承者又进一步进行扩张,于公元前 671 年 攻占埃及,公元前 639 年占领伊朗高原,建立起一个北起高加索山脉,南至 尼罗河,东到波斯湾,西临地中海,横跨亚非的大帝国。  亚述帝国对被征服的国家和民族实行极其残暴的血腥统治。打了胜仗 后,国王坐在由 4 个被俘国王挽曳的双轮车上,在自己的首都城内巡行一周, 街道两旁陈列着许多囚笼,笼里囚禁着战败国的贵族。国王甚至命令战俘跪 成一排,让士兵用狼牙棒将俘虏的头颅一个个击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 反抗。靠残酷掠夺建立起来的亚述军事帝国,遭到许多被征服国家的反抗, 他们纷纷脱离亚述帝国的版图。后来,这个称霸近百年的军事大帝国,终于 被伊朗高原的米底亚国和两河流域的新巴比伦的联军打败,京都尼尼微被屠 掠一空后付之一炬,亚述帝国从此开始走向灭亡。犹太王国的覆灭  在非洲和亚洲之间,有一片叫做阿拉伯的大沙漠。大沙漠边缘处靠近地 中海东岸有一片弧形地区,它的形状像一弯新月,被称为新月沃土,是块富 饶的土地,这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古时这块沃土曾被许多民族觊觎和争夺 过。公元前 14 世纪,游牧的希伯来人部落进入这里,转入定居的农业生活。希伯来人分为两大部落,以色列部落住在北方,犹太部落住在南方。到了公 元前 10 世纪,希伯来人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犹太国家。国王大卫和他的 儿子所罗门在位期间,国家十分强盛。于是大兴土木,修建了华丽的宫殿和 耶和华(希伯来人信奉的神)神庙。所罗门去世后不久,北方的以色列独立, 统一的王国分裂为犹太和以色列南北两个国家。犹太国的都城是耶路撒冷,以色列国的都城是撒马利亚。以色列国在公元前 722 年被亚述帝国灭亡。  公元前 586 年,新巴比伦王国军队大举入侵,犹太国的首都耶路撒冷被 攻陷,巴比伦国王命令将绝大多数犹太人掳到巴比伦做奴隶,史称“巴比伦 之囚”,从此犹太国不复存在。犹太人被囚禁在巴比伦,受尽了奴役和磨难。60 年后,波斯帝国征服了巴比伦。国王居鲁士下令释放了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犹太人又重新回到了耶路撒冷。 以后,灾难接二连三地降临到犹太人身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远征军先后开到这里,进行了几个世纪的残酷统治,犹太人像鱼肉一样任人宰割。公元 66 年,犹太人为反对罗马帝国的掠夺和赋税,掀起大规模的起义,史称“犹 太战争”。战争持续了 4 年。公元 70 年,罗马大军攻陷耶路撒冷城,使整个 城市淹没在血泊中。罗马士兵把成千上万的俘虏活活钉死在十字架上,因被 害者太多,以至没有地方再立十字架。这场战争,有 1100000 犹太人被杀, 另外还有 97000 多犹太人被当做奴隶卖掉,有的被送到矿山开矿,有的成了 罗马斗兽场中的角斗士。  犹太战争失败后,大批犹太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从此流散到世界各 地,成为没有祖国的民族。公元 7 世纪时,阿拉伯帝国占领了这个地方,以 后,阿拉伯人便居住在这里。直到 1948 年犹太人才在巴勒斯坦建立起自己的  国家——以色列国。  犹太历第 12 个月第 9 日是耶路撒冷毁灭的日子,今天犹太人仍然纪念 它。每年这一天,许多犹太人聚集在耶路撒冷的城墙边,倚墙哀哭,悼念它 的毁灭,这段城墙就是耶路撒冷有名的“哭墙”。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省农村特岗教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