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黄坊那里有大连游泳馆有哪些

一中的小伙伴们,请问现在用泳池开门了吗?好想去啊_会昌一中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734贴子:
一中的小伙伴们,请问现在用泳池开门了吗?好想去啊
今天最后一天放假,明天就要回南昌啊
相关的贴子换一换4453613462110821573858078148相关的图贴
开了     ———— 今天我上街,看见有一算命的,上前让他给我看手相。看了半天,突然猛的抬头眼神惊恐的看着我,接着跪在地上大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没有,水池还没清洗呢
听说五月份会开
走吧    --……慢慢的,长大了,却感觉变沉默了,懂得多了,却不快乐了!
木有咧,池子都没有涮,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没有!     ✎﹍﹍⣫ 风筝在阴天搁浅,想念还在等待救援,我拉着线复习你给的温柔。
没有开吧,现在都这么冷
楼主你是哪个学校的?         ✎﹏₯㎕﹍﹍                  你   明        站 看 月 你      在 风 装 装      桥 景 饰 饰       上 的 了 了      看 人 你 别      风 在 的 人      景 楼 窗 的        上 子 梦        看          你
没开,过2,3天就开了
今天看到他们在挖泳池的土   
黄坊游泳馆老班说6.1过节开门
               ------------自安卓手机!安卓手机无所不能,砸春哥!扔凤姐!无所不能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什么快递能寄到江西省会昌县麻州镇 实在不好意思,没有悬赏分了。。_百度知道
什么快递能寄到江西省会昌县麻州镇 实在不好意思,没有悬赏分了。。
提问者采纳
速尔快递(会小侧门)发邮政
县城有,宅急送,(以上都在南街)韵达(坚强),天天快递(糖厂岽),CCES(黄坊),只有申通,圆通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会昌县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给快递公司打电话问问呀
县里的,EMS可以,或是韵达也可以的,但韵达很多人说服务态度不好,EMS好啊,我老家小镇上都到的了,就是价格贵了点
到麻州只有EMS,下县城自取的的话有韵达、圆通、申通、速尔、cces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会昌简介_什么是会昌_会昌指什么_会昌拼音、示例、用法、来源
会昌拼音:huì chāng 目录基本概况江西省会昌县地理位置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拼音:Huì Chāng Xiàn 英译:Huichang County  全县辖6个镇、13个乡:文武坝镇、筠门岭镇、西江镇、周田镇、麻州镇、庄口镇、清溪乡、右水乡、高排乡、晓龙乡、珠兰乡、洞头乡、中村乡、站塘乡、永隆乡、富城乡、小密乡、庄埠乡、白鹅乡。共有26个居委会、243个行政村。县政府驻文武坝镇红旗大道。   会昌县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周围高、中间低,自东南往西北略呈掌状倾斜。河流众多,南来的湘江与东来的绵江汇成贡江直入赣江。年降水量1621.2毫米,年均温19.3℃。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江西省商品粮基地县。矿藏有锡、岩盐、萤石、石灰石、稀土等。特产有会昌米粉、会昌酱干等。 323、206国道和赣龙铁路穿境。  该县是革命老区,现存有大量红色革命遗址:会(昌)、寻(乌)、安(远)中央县委旧址、中共粤赣省委旧址等。名胜古迹有汉仙岩摩崖石刻、羊角古城堡、会昌山森林公园、会仙温泉等。会昌县位于江西省的东南部,武夷山余脉西,南岭余脉北端。东经115°19′至116°02′,北纬25°09′至25°55′。东邻福建、南靠广东。县域境内东西56千米,南北长85千米,总面积2722.18平方千米。总人口4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7万人。人口密度159.4人/平方千米。有畲、壮、回、苗、满、侗、傣和高山族等16个少数民族4950多人。县政府驻地文武坝镇,人口7.9万。距赣州市人民政府驻地章贡区148千米、南昌450千米,通行客家方言。  县人民政府驻文武坝镇。邮编:342600。代码:360733。区号:0797。拼音:Huichang Xian。会昌概况  会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东邻福建、南靠广东,为赣、闽、粤“三省通衢”之地。全县辖19个乡(镇),243个村(居)委会,3121个村民小组,人口46万,土地面积2722平方公里,耕地26万亩,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  会昌是革命老区,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革命足迹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担任第一任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毛泽东写下了《清平乐?会昌》,盛赞“风景这边独好”,现存有大量红色革命遗址。   会昌有丰富的资源,现已探明开发的矿藏有锡、盐、萤石、石灰石、稀土等30余种,其中锡金属储量全国第三,岩盐储量为江西之首;森林覆盖率达79%;可利用的水电蕴藏量达5.86万千瓦;旅游资源有省级风景名胜汉仙岩、会仙温泉等旅游休闲景观。 会昌工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矿产冶金、氟盐化工、建材、食品加工、小水电等主导工业。锡金属、氟化盐、萤粉、水泥、会昌米粉、会昌酱干等产品颇有特色,其中米粉远销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农业以水稻、制种、烟叶、生猪、脐橙为主。   会昌城市、交通等发展明显加快,城区规划面积达18平方公里,境内有323、206国道和赣龙铁路穿过,成厦、济广高速会昌段正在拟建。  2005年,全县实现县内生产总值185249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789万元、利税6386万元,实现利用外资总额2824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6.8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568万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368万元,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完成果业开发面积2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530元。   “十一五”期间,该县将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会昌”发展战略,坚持以民为本,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争一流,以开放型经济为主线,突出新农村建设、招商兴工、项目带动、城市建设、队伍建设、基础教育、综合治理等重点,把工业做大、农业做优、财政做富、城市做美,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把会昌建成开放的会昌、生态的会昌、和谐平安小康的会昌。   2006年,该县坚持大开放的主战略,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统筹的理念,扎实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五新一好”的总体要求,结合整村扶贫开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大力推进“十大体系”建设。从会昌的实际出发,完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社会保障、产权交易、金融服务等体系的建设。   三是大力推进招商兴工。整合力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招商引资重点,围绕锡深加工、氟盐化工、水泥、旅游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贡江流域开发等重点项目招商;招商引资又以主攻工业为重中之重,努力打造矿产冶金、氟盐化工、建材、食品加工、小水电五大工业集群,做强锡、盐、萤粉、水泥、米粉五大工业支柱产业。   四是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降低门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服务业。强势推进旅游业发展,做好毛泽东旧居、文武坝革命旧址、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邓小平旧居等红色景点和汉仙岩、会仙温泉自然景观的开展利用,同时积极开发绿色生态旅游。   五是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稳步推进市政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园林城市的创建,打造山水靓县,彰显山水特色。   六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水平,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加快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全县上下将进一步认清形势,调整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转变工作作风,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努力奋斗。自然地理  会昌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温暖温润气候区,具有山区立体气候明显的特征,其特点是:气候温和热量足,日照充裕光能佳,雨水不均易旱涝,四季分明差异大。由于距海洋较近,加之地形作用,一般是春早多阴雨,夏热无酷暑,秋爽少降水,冬长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9.3℃,一月份平均气温8.3℃,七月份平均气温28.7℃;极端最低气温-6.7℃,极端最高气温39.5℃;≥10℃积温6079℃;平均无霜280天,平均年降雨量1624毫米,春夏多雨,秋冬少雨,尤在4-6月降雨集中,平均可达752.9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48.4%,常引起洪涝灾害,而7-9月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88.1毫米,仅占全年总量的24%,加之蒸发量又大于降雨量253.5毫米,常发生干旱。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春季低温、夏季洪涝、干旱以及秋季“寒露风”。  会昌有丰富的资源,现已探明开发的矿藏有锡、盐、萤石、石灰石、稀土等30余种,其中锡金属储量全国第三,岩盐储量为江西之首;森林覆盖率达79%;可利用的水电蕴藏量达5.86万千瓦;旅游资源有省级风景名胜汉仙岩、会仙温泉等旅游休闲景观。资源特色  会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东邻福建,南靠广东。在区域上地处华南成矿区,属滨西太平洋构造带,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截止2004年底,会昌已发现各种有用矿产资源37种,矿产地40余处,探明有资源储量的主要矿产4种,已列入全国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2种,已列入江西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4种。   一、周田岩盐矿   周田岩盐矿区地处武夷山环状构造。和河绍断裂交会处,位于周田断陷地层盆地。矿区范围以周田岩岩矿层为中心,东到石壁湖,西至新圩,北自长江,南至下坝子,面积12平方公里。矿区内地层,构造都较为简单,矿床的矿物成份单一,岩盐层除泥岩层外,90%以上都是岩盐,其余为粘土矿物,少量陆源碎屑和一些硫酸盐矿物。矿床中主要盐类矿物生成顺序是、硬石膏至岩盐,氯化钠平均含量在60%左右,最高达90%以上,硫酸钙4%左右,其余35%左右为地下水和不溶物。   保有储量与品位,截止2004年度,岩盐矿已探明的石盐矿石储量达20.1亿吨,其中B+C+D级氯化钠储量10.3亿吨,平均盐层厚度151.54米,平均品位在60%左右,属大型矿床,为江西第二大盐矿。   二、岩背锡矿山   岩背锡矿山位于县城南约40公里处,隶属清溪乡,岩背锡矿床位于密坑山破火山口构造的南东部次级的岩背次火山隐爆构造附近,矿区构造主要以东西向、北北东向、北东向和北西向四级断裂发育。矿体赋存于火山凝灰岩与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内,平面上呈不规划椭圆状,总体走向为北北东,倾向北西西,北东端出露地表。矿石结构主要有鳞片状变晶结构、变余结构,乳滴状结构,矿石矿物主要有锡石、黄铜矿、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萤石、绢云母、萤石及少量角闪石等。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为锡,占有用组分的78%以上,全区锡平均品位为0.843%,伴生有用组分铜平均品位0.25%,银平均品位9.46g/t,矿区在1988年勘探报告共提交锡金属储量10.24万吨,铜金属储量2.9万吨,就单个矿点而言锡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三,开采条件居全国前例,潜在价值数十亿元。   三、红山铜矿   会昌县红山铜多金属矿区位于会昌县城南30公里处,属会昌县中村乡、筠门岭镇和周田镇管辖。会昌红山铜矿区位于武夷山南段西坡,处瑞金―寻乌北北东向深大断裂、云霄―上杭北西向构造带交接复合的部位,东距紫金山金铜矿60公里,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自1965年开始至今,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江西省地质局区调队、909队、物化探大队、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等单位在本矿区做了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勘查和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地物化遥资料,并在红山矿区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尤其是1999年以来在红山矿区进行的综合找矿工作(地质、物化探工作相互配合),取得重大进展,红山矿区以红山主角砾岩筒为中心,由中心往外依次发育铜(钼)―铜铅锌―铅银(金)的矿化分带规律,以岩筒周边近200米为成矿有利区,其铜资源潜力可达100万吨以上。  四、萤石矿   萤石矿是会昌优势矿产之一,主要分布在筠门岭镇、文武坝镇、晓龙乡、永隆乡。有瑞-会萤石矿区,筠门岭尖峰笔萤石矿区。   1、瑞-会萤石矿区   该矿区位于会昌县文武坝镇上半岭村,毗邻瑞金市谢坊镇,交通便利,经赣南地调大队详查,现已探明萤石C1级储量为29996吨,C2级储量为5412吨,平均矿石CaF2品位为73.96%,该故区因开采时间较长,赋存于我县境内的矿石已被大量采取,保有矿石储量未经专业队伍计算难以算出。深部开采成本较高,但矿石品位大多在75-80%之间,现由江西鹰鹏矿业有限公司在开发之中。会昌经济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2.5亿元,增长15.3%。其中一产10.9亿元,增长4.1%;二产17.4亿元,增长21.6%;三产14.2亿元,增长13.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28:38:34调整为25.6:41:33.4。实现财政总收入5.0168亿元,增长2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3686亿元,增长34.7%。财政总支出14.2亿元,增长23.5%。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亿元,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0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3080元,增长14.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9亿元,增长39.5%;各项贷款余额21.1亿元,增长43.4%。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53933亩,比上年减少4183亩。其中早稻201280亩,减少2417亩;中稻20021亩,增加947亩;二季晚稻203727亩,减少1937亩。烟叶面积18756亩,增加1541亩;油菜籽面积9710亩,减少1660亩;蔬菜面积75669亩,减少8856亩;瓜果面积2795亩,减少269亩。果园面积217864亩,增加 17659亩;其中脐橙面积126436亩,增加16000亩。  全年肉类总产量30692吨,比上年增长1.1%。生猪出栏25.42万头,增长11.0%;家禽出笼510.0万羽,增长1.09倍。全年水产品产量14380吨,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养殖产量13568吨,增长24.6%;捕捞产量812吨,下降36.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万元,增长51.3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458万元,增长2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9656万元,增长51.19%。利税总额20050.4万元,增长56.80%,其中利润总额10932.8万元,增长110.0%;税金总额9117.6万元,增长20.37%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290万元,比上年增长 17.6%。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450 万元,增长18.5%;实现利润128万元,增长17.6%;上交税金96万元,增长2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5172万元,增长17.9%;农村投资31028万元,增长19.4%。2007年,我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主要有:瑞赣高速公路、新会昌中学、中村红山铜矿、九二盐业真空制盐、鹰鹏化工氢氟酸生产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红旗大道改造(一期)、阳光丽景住宅小区工程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530万元,比上年增长17.0%。分城来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1143万元,增长15.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2387万元,增长 18.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7736万元,增长17.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047万元,增长8.1%;其他零售额1747万元,增长6.8%。  全年外贸出口10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0%。全年引进内、外资项目102个。实际利用内资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实际利用外资294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亿元以上内资项目2个,6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个。  全县个体工商户突破6千户,增长9.2%;私营企业309户,增长13.6%。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收9451万元,占财政收入的46.8%。  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20200万元,比上年增长4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698万元,增长46.6%。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了双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8.4%,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80.2%,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8262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企业存款18874万元,增长13.8%;农业存款16336万元,增长32.6%;财政存款3977万元,增长4.8%;储蓄存款154240万元,增长13.8%。各项贷款余额71276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工业贷款6863万元,增长4.4%;商业贷款6825万元,下降7.9%;农业贷款20366万元,下降2.8%;中长期贷款22546万元,增长11.5%。   2010年实现财政收入20200万元,比上年增长4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698万元,增长46.6%。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了双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8.4%,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80.2%,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8262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企业存款18874万元,增长13.8%;农业存款16336万元,增长32.6%;财政存款3977万元,增长4.8%;储蓄存款154240万元,增长13.8%。各项贷款余额71276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工业贷款6863万元,增长4.4%;商业贷款6825万元,下降7.9%;农业贷款20366万元,下降2.8%;中长期贷款22546万元,增长11.5%。  2007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65024人,比上年末增加6460人,增长14.1‰。其中农业人口394333人,占总人口的84.8%。人口自然增长率8.1‰。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273人,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25元,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10元,增长17.0%。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85人,城镇净增就业人员203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70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跨省劳务输出人数5731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320人。新增小额担保基金105万元,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1658万元。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书本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等政策,资助627名高中、中职、大学贫困学生就读。新农合参合率92.3%,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11490人。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44万人,增长15.3%。5493人享受城市低保,12746人享受农村低保。首期64套廉租住房已分配到户。  全县205个新农村建设点基本成型,建成各类特色主题新村112个,改水5632户,改厕4744户,硬化村组主干道85公里,入户便道68公里。全年培训农民2.2万余人次,新建130个村级活动场所。行政区划  全县辖6个镇、13个乡:文武坝镇、筠门岭镇、西江镇、周田镇、麻州镇、庄口镇、清溪乡、右水乡、高排乡、晓龙乡、珠兰乡、洞头乡、中村乡、站塘乡、永隆乡、富城乡、小密乡、庄埠乡、白鹅乡。共有26个居委会、243个村委会。  文武坝镇 面积:188kO 人口:77806人 邮编:342600 代码:   辖水东、南街、西街、北街、南外、红旗路、富东路等7个居委会,文武坝、晨光、水西、湘青、湘东、黄坊、林岗、南坑、凉舟、上半岭、下半岭、联丰、彭迳、古坊、林富、白石、磊石、勤建、小坝、塔丰、林苏、中F、山新、白竹、北w、水口、长F等27个村委会。镇政府驻留马寨。  筠门岭镇 面积:297kO 人口:40108人 邮编:342614 代码:   辖东街、西街等2个居委会,筠门岭、盘古、龙头畲族、黄坌、竹村、湖F、元兴、羊角、营坊、竹子坝、芙蓉、荣田、上增畲族、黄埔、州场、石久、学子、半照、白埠、长岭、下阳、鹤形、楠木、大照、小照、黄陂等2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门岭圩。  西江镇 面积:189kO 人口:54159人 邮编:342602 代码:   辖西江居委会,西江、兰陂、火星、背坑、牛睡、见潭、西坑、F脑、河背、饼丘、红星、莲石、石门、坝子、千工、G兴、西源、大田、南星、石迳、丰龙、南山等22个村委会。  周田镇 面积:222kO 人口:54716人 邮编:342613 代码:   辖周田居委会,周田、梅子、半岗、上营、寨下、秧排、下营、小田、司背、河墩、长田、连丰、桥塘、中桂、高桥、上官、长江、上坝、新圩、大坑、岗脑、杨梅、三坑等23个村委会。  麻州镇 面积:118kO 人口:25890人 邮编:342608 代码:   辖麻州居委会,麻州、湘江、小河背、桃丰、下、前锋、九州、东红、王家山、小围、凤形窝、齐心、增丰、背、大坪脑、下堡等16个村委会。  庄口镇 面积:153kO 人口:27463人 邮编:342605 代码:   辖庄口居委会,洛口、白沙、禾坑、上芦、下芦、大陂、黄沙、大排、龙化、小坝、黄雷、黄冠等1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洛口圩。  清溪乡 面积:97kO 人口:3391人 邮编:342614 代码:   辖清溪居委会,清溪、半岭、青峰、象洞、密坑等5个村委会。  右水乡 面积:129kO 人口:16579人 邮编:342609 代码:   辖右水居委会,右水、大华、下w、梅w、中坝、田高、田丰、田升、梅丰、大群、围背、松林等12个村委会。  高排乡 面积:88kO 人口:14293人 邮编:342611 代码:   辖高排居委会,高排、山口、上w、坪坑、南田、团龙、石灰坝等7个村委会。  晓龙乡 面积:159kO 人口:13788人 邮编:342612 代码:   辖晓龙居委会,晓龙、田尾、里田、庙背、高兰、晓村、塘头下、桂林、上堡、倒圳等10个村委会。  珠兰乡 面积:125kO 人口:16267人 邮编:342606 代码:   辖珠兰居委会,珠兰、河陂、龙车、狮寨、迳口、祠堂下、雁湖、怀仁、杉坑、大西坝、南w、上照、下照等13个村委会。  洞头乡 面积:66kO 人口:9136人 邮编:342619 代码:   辖洞头居委会,洞头畲族、洞下、河头、肥岭、石圳、上东坑、下东坑、官丰等8个村委会。  中村乡 面积:202kO 人口:8770人 邮编:342618 代码:   辖中村居委会,中联、中和、洋光、半溪、小燕、增坑等6个村委会。  站塘乡 面积:104kO 人口:16252人 邮编:342616 代码:   辖站塘居委会,站塘、官村、 ^山坝、罗坊、李官山、背、水明、大坝脑、南坑、横岭等10个村委会。  永隆乡 面积:120kO 人口:8065人 邮编:342622 代码:   辖永隆居委会,永联、益寮、杨叶、井头、晓族、水洲、案背等7个村委会。  富城乡 面积:230kO 人口:15016人 邮编:342621 代码:   辖富城居委会,富城、w头、桂坑、雷田、岭下、大洞、小砂、半迳、粗石坝、板坑、余屋洞、林珠、泮塘等13个村委会。  小密乡 面积:85kO 人口:18279人 邮编:342603 代码:   辖小密居委会,小密、石背、杉背、半迳、莲塘、孕龙、罗田等7个村委会。  庄埠乡 面积:57kO 人口:8960人 邮编:342605 代码:   辖庄埠居委会,庄埠、樟坑、正坑、下车、寨富、禾坪下等6个村委会。  白鹅乡 面积:93kO 人口:20187人 邮编:342604 代码:   辖白鹅居委会,白鹅、良屋、角屋、罗屋、下安、洋口、水东、梓坑、九岭、中心、狮子、河迳、丹坑等13个村委会。  据《会昌县志》载:,北宋太平天国八年(公元983年)始设县,适逢镇人凿开得砖12块,砖上刻有“会昌”篆字,故以“会昌”为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历史沿革  据同治十一年《会昌县志》:会昌自汉至唐属于都县地,右称九州镇;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始设县,适逢镇人凿井得砖十二块,砖上刻有“会昌”(唐武宗年号)篆字,故以“会昌”为县名。”  元太德元年,会昌由县升为州,管辖会昌、瑞金两县。明洪武初年,将州返县,隶属赣州府至清。民国初年属赣南道。  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红军来到会昌,建立了红色政权――中共筠门岭地下区委;1931年10月成立会昌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会昌县委员会;1932年7月,会昌、寻乌、安远三县联合成立中心县委;1933年2月在会昌县内设会昌、筠门岭、西江三县;1934年9月三县又全并为会昌县。  1949年会昌解放后至1955年属宁都行政公署;1956年至今属赣州专区(地区)、赣州市。  日,设立小密乡、庄埠乡(赣府字[号)。日,撤销筠门岭乡、西江乡,设立筠门岭镇、西江镇(赣民函[号批复)。  日,撤销周田乡、麻州乡、庄口乡,设立周田镇、麻州镇、庄口镇(赣民字[号批复)。日,撤销文武坝乡,设立文武坝镇(赣民字[号批复)。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0年,全县辖7个镇、15个乡:文武坝镇、筠门岭镇、湘江镇、庄口镇、西江镇、麻州镇、周田镇、长岭乡、清溪乡、右水乡、高排乡、晓龙乡、珠兰乡、洞头乡、中村乡、站塘乡、永隆乡、富城乡、小密乡、凤凰乡、庄埠乡、白鹅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88115人;其中: 湘江镇 35490 、筠门岭镇 27740 、西江镇 41442、 周田镇 46601、 麻州镇 24158 、庄口镇 20438、 文武坝镇 26882 、长岭乡 7758、 清溪乡 4294 、右水乡 14250 、高排乡 11941 、晓龙乡 12566、 珠兰乡 14726 、洞头乡 8541 、中村乡 7108 、站塘乡 14194 、永隆乡 7429、 富城乡 13597 、小密乡 15770、 凤凰岽乡 10147 、庄埠乡 7768 、自鹅乡 15275(人)。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日,撤销湘江镇,划归文武坝镇(赣民字[号批复)。  日,撤销凤凰乡,分别划归西江镇、文武坝镇、庄口镇管辖;撤销长岭乡,成建制划归筠门岭镇管辖(赣民字[号批复)。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43.39万人。  2004年底,全县辖6镇13乡。  文武坝镇 2004年辖:红旗路居委会、富东路居委会、水东居委会、南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北街居委会、南外居委会、文武坝村、晨光村、水西村、湘青村、湘东村、黄坊村、林岗村、大南坑村、上半岭村、下半岭村、联丰村、彭迳村、古坊村、林富村、凉舟村、园背村、磊石村、勤建村、小坝村、塔丰村、林苏村、中段村、山新村、白竹村、水口村、长段村、北寨村。  筠门岭镇 辖:筠门岭居委会、门岭村、盘古村、龙头村、黄坌村、竹村、湖段村、民范村、元兴村、羊角村、营坊村、竹子坝村、芙蓉村、荣田村、上增村、黄埔村、州场村、石久村、学子村、官厅村、半照村、白埠村、长岭村、下阳村、鹤形村、楠木村、大照村、小照村、秀段村、黄陂村。  西江镇 辖:西江居委会、西江村、兰陂村、火星村、背坑村、牛睡村、见潭村、西坑村、段脑村、河背村、饼丘村、红星村、莲石村、石门村、坝子村、千工村、湾兴村、西源村、大田村、南星村、石迳村、丰龙村、南山村。  周田镇 辖:周田村、梅子村、半岗村、上营村、寨下村、秧排村、下营村、小田村、司背村、河墩村、长田村、连丰村、桥塘村、中桂村、高桥村、上官村、长江村、上坝村、新圩村、大坑村、岗脑村、杨梅村、三坑村。  麻州镇 辖:麻州村、湘江村、小河背村、桃丰村、凹下村、前锋村、九州村、东红村、五家山村、凤围村、齐心村、增坑村、凹背村、大坪脑村、下堡村。  庄口镇 辖:洛口村、白沙村、禾坑村、上芦村、下芦村、大陂村、黄沙村、大排村、龙化村、小坝村、黄雷村。  清溪乡 辖:清溪村、半岭村、青峰村、象洞村、密坑村。  右水乡 辖:田升村、右水村、大华村、下寨村、梅寨村、中坝村、田高村、田丰村、梅丰村、大群村、围背村、松林村。  高排乡 辖:高排村、山口村、上寨村、坪坑村、南田村、团龙村、石灰坝村。  晓龙乡 辖:晓龙村、田尾村、里田村、庙背村、高兰村、晓村、塘头下村、桂林村、上堡村、倒圳村。  珠兰乡 辖:珠兰村、河陂村、龙车村、狮寨村、祠堂下村、雁湖村、怀仁村、杉坑村、大西坝村、南寨村、上照村、下照村。  洞头乡 辖:洞头村、洞下村、河头村、肥岭村、下东坑村、官丰村、湖塘村。  中村乡 辖:中联村、中和村、洋光村、半溪村、小燕村、增坑村。  站塘乡 辖:站塘村、官村、厍山坝村、罗坊村、李官山村、岽背村、水明村、大坝脑村、南坑村、横岭村。  永隆乡 辖:永联村、益寮村、杨叶村、井头村、晓族村、水州村、案背村。  富城乡 辖:富城村、寨头村、桂坑村、雷田村、岭下村、大洞村、小沙村、半迳村、粗石坝村、板坑村、余屋洞村、林珠村、泮塘村。  小密乡 辖:小密村、石背村、杉背村、半迳村、莲塘村、孕龙村、罗田村。  庄埠乡 辖:庄埠村、樟坑村、正坑村、下车村、寨富村、禾坪下村。  白鹅乡 辖:九岭村、良屋村、下安村、洋口村、水东村、梓坑村、中心村、狮子村、河迳村、丹坑村。  现在辖区内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会昌气候  会昌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温暖温润气候区,具有山区立体气候明显的特征,其特点是:气候温和热量足,日照充裕光能佳,雨水不均易旱涝,四季分明差异大。由于距海洋较近,加之地形作用,一般是春早多阴雨,夏热无酷暑,秋爽少降水,冬长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9.3℃,一月份平均气温8.3℃,七月份平均气温28.7℃;极端最低气温-6.7℃,极端最高气温39.5℃;≥10℃积温6079℃;平均无霜280天,平均年降雨量1624毫米,春夏多雨,秋冬少雨,尤在4-6月降雨集中,平均可达752.9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48.4%,常引起洪涝灾害,而7-9月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88.1毫米,仅占全年总量的24%,加之蒸发量又大于降雨量253.5毫米,常发生干旱。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春季低温、夏季洪涝、干旱以及秋季“寒露风”。区划人口  会昌县位于赣州市东南部,东南邻福建武平,南接寻乌,西南毗安远,西北连于都,东北交瑞金。地跨北纬25°29′~25°55′,东经115°29′~116°02′之间,东西宽56千米,南北长85千米。辖19个乡镇,26个居委会,243个行政村。总面积2722.18平方千米。人口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7万人。人口密度159.4人/平方千米。有畲、壮、回、苗、满、侗、傣和高山族等16个少数民族4950多人。县政府驻地文武坝镇,人口7.9万人。距赣州市人民政府驻地赣区148千米、南昌450千米,通行客家方言。  2007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65024人,比上年末增加6460人,增长14.1‰。其中农业人口394333人,占总人口的84.8%。人口自然增长率8.1‰。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273人,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25元,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10元,增长17.0%。民生工程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85人,城镇净增就业人员203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70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跨省劳务输出人数5731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320人。新增小额担保基金105万元,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1658万元。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书本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等政策,资助627名高中、中职、大学贫困学生就读。新农合参合率92.3%,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11490人。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44万人,增长15.3%。5493人享受城市低保,12746人享受农村低保。首期64套廉租住房已分配到户。创业基地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江西会昌台商创业基地”正式获得省发改委批复,同意其作为省级产业基地。 据悉,会昌县紧邻福建,最早感受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影响,与台商交往日益频繁,一大批有实力且有投资意向的台商,先后到会昌实地考察、洽谈投资项目。为积极加强区域合作、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区,会昌县人民政府拟建设江西会昌台商创业基地,建成以生物(制药)、食品加工主导,服装、机械电子等特色产业为补充,现代服务业发达、市政设施配套的以台商为投资主体的综合性特色工业园区。  该基地主要以生物、食品、服装、电子、机械及配套等企业为主,整个园区规划面积14092亩,规划范围内初步估算总投资达万元。新农村建设  全县205个新农村建设点基本成型,建成各类特色主题新村112个,改水5632户,改厕4744户,硬化村组主干道85公里,入户便道68公里。全年培训农民2.2万余人次,新建130个村级活动场所。名胜旅游  会昌山清水秀,是个旅游的好地方,境内旅游景观众多,有汉仙岩、盘石山、肖帝岩、会昌山、狮子岩、车心温泉等。相传八仙之一汉钟离得道成仙处的汉仙岩被流传为“虔南第一山”,并有“江南小蓬莱”之美誉。另外会昌还是个红色旅游城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全红县”,有3.86万人参加红军,7700多名志士进入烈士名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会昌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南大门。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筠门岭关税处、贸易分局、粤赣省委、省苏、省军区都设在这里,成为领导和组织闽粤赣边区各县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枢纽。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从事伟大的革命实践,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27年8月,周恩来、叶挺、刘伯承等率领八一南昌起义部队挥师南下,与国民党钱大钧部进行了著名的“会昌战役”;1932年5月至1933年3月,邓小平先后担任中共会昌县委书记和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南线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日,毛泽东登上会昌城外高峰,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清平乐?会昌》;10月红九军团11538人在会昌集结,踏上长征路。为了革命的成功,38600多名青壮年参加了红军,77200多名群众加入了支前作战行列,为了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成千上万优秀的会昌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会昌的红色旅游景区主要有文武坝粤赣省旧址群、会昌山景区、筠门岭旧址群,均为清末建筑,原貌保存,向各地游客免费开放,是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2年5月,邓小平调任中共会昌县委书记。6、7月间,邓小平受党的重托,在筠门岭坝笃下和芙蓉寨,先后组建了中共会寻安中心县委和江西军区第三分区,并任中心县委书记、三分区政委。从此,邓小平坐镇中央苏区南大门,领导南线军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之中,在筠门岭工作、生活了10个月。  邓小平到南线任职后,根据闽粤赣边区实际,坚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主张,抵制王明“左”倾错误。一是加强了各县党政建设,发展党员3000多人,建立健全了县区乡各级党政组织;二是根据南线军事斗争需要,发展壮大赤卫军、游击队等13528人,采用灵活机动的“十六”字诀,粉碎国民党“围剿”;三是深入土地革命,贯彻执行正确的土地分配政策,重视经济文化建设;四是积极扩红支前,拥军优属,密切联系群众,关心民众疾苦,极大地激发了南线军民的革命热情。  邓小平在会寻安卓有成效的工作,却受到王明“左”倾错误执行者的无情打击,被错误的打成“江西罗明路线”的主要代表,1933年3月被调离会昌。但他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逆境中坚定革命信念,坚持真理的高风亮节;密切联系群众,关爱民众的优良革命传统;至今在会寻安人民中传颂。  旧址为清末客家民居,室内设复原陈列,有当年邓小平同志用过的脸盆和脸盆架,198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日,周恩来、叶挺、朱德、贺龙等指挥起义军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八一起义的成功震惊了国内外,蒋介石、汪精卫急忙调兵遣将讨伐。遵照中共中央指示,起义部队挥师南下直取广东东江,8月26日进占瑞金县城。从缴获的敌军文件中得知,蒋介石嫡系钱大钧4个师1万余人,在会昌山一线构筑工事,同时桂系黄绍 f部也从信丰往会昌赶,企图将起义军扼杀在会昌。为解南下后顾之忧,前敌委员会决定:趁两股敌人未会合,先破会昌之敌。  8月30日早晨,起义军24师、3师和教导团先后从城东北、西北向敌军发起佯攻。由于起义军25师夜行军迷了路,未能投入战斗,上午的战斗打得异常激烈,陈赓营长一连攻下三个山包后,左腿两处中弹,年近50的师党代表徐特立也参战,朱德从牺牲的战士旁捡起步枪向敌人射击;敌炮弹不时落在指挥所四围,而周恩来、刘伯承、叶挺、聂荣臻等始终在前沿阵地沉着指挥。中午时分,25师赶到,来不及做午饭,立即投入战斗,起义军各参战部队紧密配合,不断向敌军发起阵地攻坚战,激战到下午4时,起义军终于攻下会昌山,乘胜攻占县城,钱大钧弃轿仓皇南逃,这一仗歼敌5000余人,俘9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辎重,起义军将士伤亡千余人。  现在会昌山上仍存有当年的战壕、防空洞等。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盘古山”这个地方,盘古文化广为流传。典籍上详细记载“盘古山”的有北宋的罗苹《路史?前记一》。书上写道:“今赣之会昌有盘古山,本盘固名,其湘乡有盘古保,而雩都有盘古祠,盘古之谓也。”民国之前,会昌行政区划为劝乡、湘乡、浮乡、化乡、承乡等五乡。湘乡管辖县城以南地区,盘古保是其中的一部分,位于现在的筠门岭镇盘古村。类似名称的还有盘古村、盘古隘、盘古嶂等。会昌盘古山位于筠门岭镇南7公里处的民范村。自古就有著名的盘古十景,曾经游历过盘古山的历史名人不计其数,留下了不少诗歌和文章,充实了盘古山的文化底蕴。宋代山上建有浮屠宫,现存眉林寺,寺内有《盘古寨门碑记》等石碑9块,其中5块为清康熙年间的。另据会昌县旧志记载,筠门岭镇有盘古山眉林寺,为会昌名寺。南宋进士曾作《盘古山记》一文云:“其出盘纡,峥”,“本盘固,固讹为古耳。”清代朱微曾作《盘古山》。盘古山四壁陡峭,东临湘水,奇峰突起,独冠群山。山顶布满苍松翠竹,居中坡度较平缓,形似一个周长5公里、直径1.5公里的大圆盘。山顶可攀援处都筑有坚固的山寨,唯西南有一条凿石磴道盘岩壁而上,人称“自古盘山一条路”。  山门 这是入山的山门,是一道牌坊式的,明清时期的石山门,高5.4米,宽4.6米,仿宫殿式石檐,精工雕刻,中门石额横刻“盘古山”三个大字,上下雕刻八仙,双龙戏珠等图案,说明它与八仙有不解之缘。这道石门是会昌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高观日 盘山四周都是悬崖峭壁,东临湘水,挺拔高雄,可谓“独冠群山”。每天清晨,从山顶观看日出,在云海中可以看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景象十分壮观。游客如有兴趣,可以身临其境,亲自感受一番。  夫妻银杏 这是一棵雌雄同株古银杏,当地人称白果树。白果树又叫公孙树,意思是公公种树,孙子才能享受果实。在科学界又有活化石之称,迄今这种古树比较少见。据说这棵白果树栽种于唐朝,已经有一千三四百岁高龄。民间传说何仙姑与古佛斗法,拔下头上的银针去刺古佛,古佛抢过银针,往盘山一扔,落地生根,变成了一棵银杏树。  日,周恩来、叶挺、朱德、贺龙等指挥起义军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八一起义的成功震惊了国内外,蒋介石、汪精卫急忙调兵遣将讨伐。遵照中共中央指示,起义部队挥师南下直取广东东江,8月26日进占瑞金县城。从缴获的敌军文件中得知,蒋介石嫡系钱大钧4个师1万余人,在会昌山一线构筑工事,同时桂系黄绍 f部也从信丰往会昌赶,企图将起义军扼杀在会昌。为解南下后顾之忧,前敌委员会决定:趁两股敌人未会合,先破会昌之敌。  8月30日早晨,起义军24师、3师和教导团先后从城东北、西北向敌军发起佯攻。由于起义军25师夜行军迷了路,未能投入战斗,上午的战斗打得异常激烈,陈赓营长一连攻下三个山包后,左腿两处中弹,年近50的师党代表徐特立也参战,朱德从牺牲的战士旁捡起步枪向敌人射击;敌炮弹不时落在指挥所四围,而周恩来、刘伯承、叶挺、聂荣臻等始终在前沿阵地沉着指挥。中午时分,25师赶到,来不及做午饭,立即投入战斗,起义军各参战部队紧密配合,不断向敌军发起阵地攻坚战,激战到下午4时,起义军终于攻下会昌山,乘胜攻占县城,钱大钧弃轿仓皇南逃,这一仗歼敌5000余人,俘9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辎重,起义军将士伤亡千余人。  现在会昌山上仍存有当年的战壕、防空洞等。  毛主席诗词《会昌》  ◆清平乐 会昌 1934 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词,毛泽东曾有注云“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心情。”相关词条
Copyrigh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昌哪里有游泳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