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速降山地车品牌在哪能买到

当前位置:
> 速降自行车
共找到117件符合【速降自行车】的产品速降自行车
我是供应商我是采购商
产品微门户
·入驻商家30万家
·品牌50万个
·商铺5000万种
高达数千万的至尊企业网站
每天1000万次企业采购搜索
价格:& 558/件
价格:& 456/辆
价格:& 456/辆
价格:& 456/辆
价格:& 456/辆
价格:& 798/把
价格:& 500/把
价格:& 456/辆
价格:& 456/辆
速降自行车最新加入
1NUCKILY 宽松休闲运动 自行车速降服 户外长袖骑行服
2双肩避震前叉自行车前叉碟刹V刹通用山地车前叉速降前叉 ZOO
3生产批发户外海豹战术手套自行车骑行手套登山防滑特种兵速降半指
& 11.2 /双
4环法系列速降骑行服骑行跑步运动透气速干短袖上衣山地自行车T恤
5速降山地自行车折叠车后避震器螺丝软尾车架后胆对锁螺丝加长螺杆
6REAPHOOK镰刀新款骑行服SKM26骑行服自行车服速降服
7场地车 速降车 计时赛车 自行车零件塑料挡泥板 泥除 土除
8FIXGEAR短袖骑行服 山地自行车夏款男女骑行装备速降服速
9建大K.1折叠胎 山地自行车越野速降外胎专
1030速速降软尾车全地形避震山地自行车高端M670套件双气缸前
& 7450 /辆
速降自行车优质产品
商家等级:
经营模式:
政府及其他
所在地址:广东省
商家等级:
经营模式:
政府及其他
所在地址:河北省
商家等级:
经营模式:
政府及其他
所在地址:中国
商家等级:
经营模式:
政府及其他
所在地址:中国
商家等级:
经营模式:
政府及其他
所在地址:辽宁省
速降自行车最新产品
尺码:S|尺码:M|尺码:L|尺码:XL|风格:休闲|款式:套头|面料:排汗吸湿|图案:广告logo|颜色:红色|颜色:绿色|颜色:蓝色
规格:26寸|类型:自行车前叉
& 3800 /个
速降自行车相关资讯
您还可能感兴趣的产品:
您还可能感兴趣的厂家:
您还可能感兴趣的图片:
您还可能感兴趣的价格:
慧聪网为您提供的速降自行车最新供应商、经销商、厂家,包括速降自行车的参数、型号、图片、价格等信息,为您提供全面的速降自行车参考信息和在线洽谈的机会,找速降自行车供应信息尽在慧聪网。
按字母分类 :
版权所有 慧聪网
通用网址:hc360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 海淀公安局网络备案编号:
Copyright&2000-. All Rights Reserved我的态度:查看: 651|回复: 18
[自行车速度讨论]国外香饽饽国内遇冷 中国山地自行车速降路在何方
0.jpg (225.58 KB, 下载次数: 0)
13:51 上传
很刺激却很小众,这估计可用来概括赛。
俗称“下山车”,是山地运动中最刺激的一项,对赛道、车和技术都有极高要求。虽然在国外颇算“香饽饽”,但它既非奥运项目,也非全运项目,在国内难免“遇冷”。
缺少职业运动员,缺专业赛事,一度被人们淡忘在脑后。但近年来,业余爱好者们又将其拉进了人们的视野。上周末,一场由爱好者自发组织的中国山地联赛首站比赛在北京模式口1号赛道鸣锣开赛,70余名业余选手齐聚在此。报名费仅20元、冠军奖金不足千元、组织者“兼职”参赛……这完全是一场圈的“自娱自乐”。
项目太小众,办赛还搭钱,可组织者、参赛者却很欢腾,只因为爱。资深爱好者王佳伟告诉记者:“出于对的热爱,我们渴望这项运动在国内兴起。但由于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适宜一两个人单独去骑,所以我们在北京开展了联赛,为大家搭建一个有安全保障的交流平台。”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始有人接触。但由于乃非奥项目,它的发展并不顺畅,国内配套的比赛“稀稀拉拉”,不成规模。2011年,一批爱好者自发成立了赛事推广组织,专门开展比赛,宣传推广。
“从最开始我独自办赛,参赛选手只有6个人,到组织成立,2013年首站比赛有70余人参赛,我看到了在中国的进步。”王佳伟说。
属于极限运动的一种,是众项目中最刺激的一项,正因如此,有人误以为玩就是“豁命”。中国山地联赛首席运营张红淼说:“的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我们并不推崇‘一口吃成胖子’,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盲目冒险。”
1.jpg (250.9 KB, 下载次数: 0)
13:51 上传
近来,绿色骑行备受热捧。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远离城市,亲近自然,享受骑行的乐趣。“我身边很多朋友知道我在玩,都想参与,但出于安全考虑我都会先让他们从骑、,一步步升级到骑车。我们办赛不仅是想推广项目,更是为了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张红淼说。
若想进行运动,主观安全意识、护具、……都是必不可少的。王佳伟表示,“我们对参赛的车型是有明确规定的,也会对参赛选手的技术进行考察,并在赛前为选手购买保险,检查选手的护具、是否齐全。这既是对选手人身安全的负责,更是对项目的负责。”保障人身安全是运动的第一要义。
近年来,全国不少省市都在开展不同规模的业余比赛,为爱好者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但始终没有形成联动。
王佳伟说:“我们非常希望举行大规模、全国性的比赛,通过交流,提升中国运动的整体水平。”全国各城市地形、山体类型不同,对骑行技术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像南方的赛道,弯道较多,对选手切线、转弯技术的要求很高,而北方更多的是高速直道。只有形成南北联动,让各城市各地区的选手‘串起来’,才能更好地完善个人技术,提升竞技水平。”张红淼说。
展望国际,是山地运动中不可或缺的,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中都设有比赛,并广受欢迎。“我们最终希望在国际赛场上看到中国选手的身影,在与国外顶尖选手同场竞技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提升水平。毕竟各国选手在骑行风格和技术类别上都有所区别,我国选手应在比赛中学习他们的优点。”张红淼说。
责任编辑:凌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thread--1.html
[自行车速度讨论]关于JIFO16的折叠速度,JIFO16 vs 412,盼交流
家住深圳,经常过关去元朗以及新界其他地方骑车,携带折车乘坐巴士或铁路(MTR)比较频繁,所以便携性显得至关重要。
俺这几年来曾经买过的有SP8、412、410、632(跟PSL擦身而过后悔至今),从个人偏好出发目前锁定16吋是最佳平衡点。
我的需求其实是:16吋、三级别、重量较轻、折叠够快、最好有变速,目前来讲,似乎JIFO16是首选(不考虑变速的话)
1、猪三脚地区该车的大致价格(主要指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这五个城市,我常常出差流窜在这五个城市之间);
2、哪一家经销商供货比较充足?例如,颜色方面,我想要咖啡色,这个颜色是不是供货比较紧张?
3、骑行方面,骑行感受我就不问了,我就问一句:能够熟练折叠412和P8的人,在掌握JIFO的折叠技巧后,折叠JIFO能比折412快多少秒?(以拿着秒表掐表计算)
谢谢各位!
[ 此帖被bingol在 17:18重新编辑 ]
非常多谢兄台的回复和信息
非常多谢兄台的建议
1、412已经买过了,目前来讲,个人不接受它的14吋轮径和稍显短的轴距;
2、本人有怪癖,基本上杜绝改车
另外,请问如何能成为一个强悍的人,2500拿下JIFO?
谢谢张老师
从个人角度来讲:1.我的需求十分明确;2.我的买车偏好非常清晰——所以对JIFO来说,我压根无需考虑神马性价比
我纯粹是想从技术的角度上较真:1.在折叠速度上,jifo快412零点几秒?(十次折叠对比,取平均值);2.在折叠后的体积和便提(注意是便提,不是便携)方面,jifo能带来多少提升?
谢谢回复!
说得既形象,又到位,不愧是张老师
现在最苦恼的情况是:猪三脚地区大部分的大行店里jifo都缺货(都是说先交钱,才去订货回来),所以,我完全没有机会去体验或尝试一下jifo的折叠流程
网上虽然能找到几个视频,但视频中折叠动作分解得不算清晰,还是想亲自动手折一折
这的确是目前买JIFO最大的麻烦。某程度来说,比买汽车还麻烦,汽车的公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店里几乎没有任何存货,哪里来的可“挑选”的机会?
谢谢。能否告诉我具体的店家信息
多谢啊!那个店就是有点远,呵呵
[自行车速度讨论]Birdy传动变速系统的速比、速度状态分析
从小学起就一直不喜欢算术,数学成绩屡有不及格者(几何除外)。。。老大徒伤悲,在家恶补算术,拿了Birdy的传动变速系统套入公式算算,权当活络一下脑筋。
Birdy的传动变速系统配置,在平路骑行状态下、以及爬坡状态下的常用速比分析(重点考校平路骑行常用的第7、8、9三档,以及坡爬时可能使用到的第1、2、3档),并将计算结果与山地车在一般道路骑行中所常用的中盘配各档位速比情况进行对比,以期对Birdy的平路及爬坡的综合适应能力得出总体认识。。。能看懂的就看看,看不懂的可以直接飘过。
----------------------------------------------------------------------------------------------
Capreo版,牙盘45T,飞轮9,10,11,13,15,17,20,23,26T,速比状况:
9档:45/9*18=90
8档:45/10*18=81
7档:45/11*18=73.6
3档:45/20*18=40.5
2档:45/23*18=35.2
1档:45/26*18=31.2
-------------------------------------------------------------------------------------------------------
LX版,牙盘55T,飞轮11,12,14,16,18,21,24,28,32T,速比状况:
9档:55/11*18=90
8档:55/12*18=82.5
7档:55/14*18=70.7
3档:55/24*18=41.3
2档:55/28*18=35.4
1档:55/32*18=30.9
---------------------------------------------------------------------------------------------------------
将LX版改用53T标准公路车牙盘,飞轮11,12,14,16,18,21,24,28,32T,速比状况:
9档:53/11*18=86.7
8档:53/12*18=79.5
7档:53/14*18=68.1
3档:53/24*18=39.8
2档:53/28*18=34
1档:53/32*18=29.8
-----------------------------------------------------------------------------------------------------------
26寸山地车标准配置下速比状况:
中盘32T,飞轮11,12,14,16,18,21,24,28,32T
9档:32/11*26=75.64
8档:32/12*26=69.33
7档:32/14*26=59.43
3档:32/24*26=45.5
2档:32/28*26=34.67
1档:32/32*26=26
以平路高速骑行100踏频、中速骑行85踏频、爬坡骑行70踏频,分别计算即时速度(km/h)。
Birdy:18*1.50轮周长为1.3575m
山地车:26*1.50轮周长为2.026m
-------------------------------------------------
Capreo版,牙盘45T,飞轮9,10,11,13,15,17,20,23,26T
Max:(45/9)×1.×0.06=40.725
Mid:(45/9)×1..06=34.6
Max:(45/10)×1.×0.06=36.65
Mid:(45/10)×1..06=31.15
Max:(45/11)×1.×0.06=33.32
Mid:(45/11)×1..06=28.32
Low:(45/26)×1..06=9.87
-------------------------------------------------
LX版,牙盘55T,飞轮11,12,14,16,18,21,24,28,32T
Max:(55/11)×1.×0.06=40.725
Mid:(55/11)×1..06=34.6
Max:(55/12)×1.×0.06=37.33
Mid:(55/12)×1..06=31.73
Max:(55/14)×1.×0.06=32
Mid:(55/14)×1..06=27.2
Low:(55/32)×1..06=9.8
---------------------------------------------------
将LX版改用53T标准公路车牙盘,飞轮11,12,14,16,18,21,24,28,32T
Max:(53/11)×1.×0.06=39.24
Mid:(53/11)×1..06=33.36
Max:(53/12)×1.×0.06=36
Mid:(53/12)×1..06=30.58
Max:(53/14)×1.×0.06=30.83
Mid:(53/14)×1..06=26.2
Low:(53/32)×1..06=9.44
----------------------------------------------------
26寸山地车标准配置,中盘32T,飞轮11,12,14,16,18,21,24,28,32T
Max:(32/11)×2.026×100×0.06=35.36
Mid:(32/11)×2.026×85×0.06=30.06
Max:(32/12)×2.026×100×0.06=32.42
Mid:(32/12)×2.026×85×0.06=27.55
Max:(32/14)×2.026×100×0.06=27.79
Mid:(32/14)×2.026×85×0.06=23.62
Low:(32/32)×2.026×70×0.06=8.5
以上对于Birdy在不同配置下的速比计算、即时速度计算数据以及对比分析,是出于这样一种设想--如果将Birdy的牙盘由55T减至53T,这2齿的差别究竟会对于速度造成怎样的实际影响?如果配以标准公路车53T牙盘,Birdy是否仍可以满足基本的平路兼顾爬坡的综合环境下速比需求???
经过前面的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
  一、Birdy的牙盘由55T减至53T后,在同样踏频下,9档时速降低约1.49km/h,8档时速降低约1.33km/h,7档时速降低约1.17km/h――也就是说,在牙盘上减去2齿,对于实际速度的影响并不太大。
  二、使用53T牙盘的Birdy,8档时速相当于山地车中盘最高速度,9档时速高于山地车中盘最高速度3.9km/h,应亦可基本满足特定场合下高速飙车的需求。
  三、原Birdy配置55T牙盘时,惯用档位为第7、8两档,其中7档为平路最常用档位,9档只在极速骑行下使用;当改为53T牙盘后,惯用档位可能仍位于8、7两档之间,其中8档为平路最常用档,9档仍只在极速骑行下使用。
以上仅为理论上的数值分析结论,如有机会去将以实践验证。
--这些计算数值,也许可供鸟友用以改造传动系统的参考。
骑车的速度快慢,基本上取决于两方面因素:踏频、力量,相当于发动机的转速、功率。只不过人肉发动机的转速毕竟有限、功率更是小得可怜,要想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人肉发动机的效率,就需要将转速与功率合理地搭配组合。也就是需要有合适程度的踏频、并配以适当的蹬踏力量,否则就难以高效和持久。
& & 以公路车为例,对于业余车手来说,比较理想的踏频至少要保持在90以上、努力争取保持在100左右,据研究,公路车长途骑行最高效的踏频是在90左右。
如果仅以低踏频、大力量去踩,那是非常容易疲劳的,也就是专业术语中的所谓“乳酸堆积”现象,所以必须配合以一定的踏频,才能持久地保持较高速度骑行。
& && &&&踏频需要有意识的训练才能提高,但这是真正“学会骑车”的必经之路。
& && &&&我在前面的计算中,以平路85踏频、爬坡70踏频作为计算依据,应该不算过份。
56T。前面我少算了1T,因为猫改的大盘是用了55T。其实牙盘上的1T对速比影响很小。
西格码BC1606,有踏频显示。
我的鸟车上用的就是带踏频的无线码表,BC1606DTS,含无线速度、踏频装置。
[自行车速度讨论]场地自行车上演速度与激情
0.jpg (52.87 KB, 下载次数: 0)
13:51 上传
(图片来源网络)
前天,全运会自行车比赛产生两枚金牌,在女子场地争先赛中,黑龙江的林俊红力压吉林老将郭爽获得金牌,郭爽遗憾摘得银牌;男子场地争先赛,山东名将张淼夺得冠军,江苏选手包赛飞获得银牌。也许场地自行车是观众最不熟悉的冷门项目,昨天记者有机会进入场内接触这一项目。
沈阳柏林的运动基地建有一个场地自行车馆,相关人士介绍,建设一个室内专业自行车场地大概需要两亿元,而北京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场地的造价甚至高达十几亿元,正因为价格昂贵,国内只有北京、浙江、广东和辽宁少数几个省份有室内场地,其他多数省份用的是室外的水泥场地,即使是这样,全国所有的场地自行车场地也不超过50块。
进入馆内,这里是一个周长250米的椭圆形赛道,全部用木地板搭建,而且高低有落差,选手的比赛就像在一个碗内进行。对于选手来说,速度是他们惟一追求的东西。为了追求速度,场地自行车减去了所有不必要的配件,它没有变速装置,甚至连刹车都没有。车轮将链条与后轮固定起来,轮子转的情况下链条也必须转,人也就必须得踩,由于选手在出发时将自己的双脚绑在了车蹬上,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无法拔出,很容易出现危险。
场地自行车比赛项目有追逐赛、计时赛、计分赛、争先赛。如个人追逐赛,出发时两名运动员分别位于赛道正中的起、终点线上,枪响同时出发,互相追逐。在250米为一圈的跑道上,选手一般都要11秒多的时间完成,也就是达到平均50公里/小时。这在全运会赛场的所有项目中,基本上是最快的了。赛场上,选手们必须通过更快的速度达到更好的成绩,速度与激情在这个项目中俨然结合得更加紧密了。
据了解,选手们的自行车“价格不菲”。现在几乎所有的场地自行车都是法国产的,一辆车的价格达18万元,比一般的汽车还贵。
责任编辑:hzh
[自行车速度讨论]车型 踏频和速度的疑问
SP8 KBC083 原配BIG APPLE 2.0胎
20& 周长1595mm (理论值) 踏频60各档对应速度
20.12.3329.51
14& 周长1117mm (理论值)
16& 周长1276mm (理论值)
实际感受是P8的6档53T/15T,踩到23-25KM/h,感觉很重,踏频上不去,
而改后的412 46T/9T 可以踩到25-26km/h,觉得腿还有余量
觉得412速度慢了,所以去试SRA683,打到8档 53T/11T 也觉得很轻,遂打消了购买计划
以上计算有错误吗?
周围朋友一起的P8有8台之多
所以可以排除润度等等的可能
配1.5的银色海鸟马上就要到了,到时再试试
2.0的Big apple是不能折叠的了,说是要放掉30%的气才能折叠
我的海鸟也到了
从上面看下去,海鸟的大梁真心粗啊,足足比旁边的P8宽了1倍,手都握不下
配个1.5的胎一点都不协调
[自行车速度讨论]今天自测后弱爆的速度!必须开始冬训了……
单边距离大约为10km(以码表为准),自己吃完晚饭后先热身了20km左右!然后遇到本地山马骑友于是一起返程,其中有一位钛架骑友(四十好几了)在本地骑行算是小有名气的,说是让我破风。先上菜腿数据吧……
距离有点短
0.jpg (104.08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话说丢几天不骑车这速度就没了,为了不在山地面前丢俺们公路车的面咬牙坚持还是这个速度,平均心率都到182了!
1.jpg (107.92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跟在我后面破风的钛架大叔也很给力一直没有掉队,再后面几个山地跟了4km左右时候遇到上坡就自动退了只剩下我和钛架大叔了!
2.jpg (106.05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湖北这些天其实晚上气温还好,穿上运动外套加我的秘密武器一点都不冷的说!其实我木有骑行长裤的,但大家发现神马了木有,为啥我还是全副武装了呢
3.jpg (4.79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4.jpg (128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准备等过完年换车,CAAD10骑着虽然也可以但颠的不轻,骑过好友的碳架后感觉确实有差距,特别是五通处!他的车我踩一脚力量传导比我的更加的直接,感觉卸掉的力量少了很多!
5.jpg (120.06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朋友车如上图,准备本地四位公路好友过完年一起换车!现在赶紧先练腿
[自行车速度讨论]速度与舒适——被忽略的钢架与钢叉
中国国情的路况上,细管的钢架配钢叉实际上是最适合单人巡航或旅行的。
铝架和碳架被发明出来是出于竞技的考虑,需要频繁的发力超车跟车冲刺。架子轻,功率重量比就高,加速和制动就快,比赛最后冲刺时的绝杀是很需要轻架子的。但是相对的,惯性小,滑行距离大打折扣,一旦你不踩了,速度立马就降下来。如果像一两万的弯把公路还好,至少人家姿势风阻小还有破风刀轮组,所以滑行距离还凑合。而且一大群人一起竞技的时候可以跟在后面利用前方产生的低压气穴,减小风阻,增加滑行距离。但是平把系列就不是这样了,一般车把是平的在城市里都是休闲,如何能单人骑得较快又轻松是最重要的。
这么说吧,自行车的踩踏方式可以笼统的分为两种:高踏频低传动比 或 高传动比低踏频。其中后者一般是通勤或长途旅行常用的踩踏方式,中老年人也喜欢采用。如果用碳架使用高传动比低踏频的踩踏方式,在一只脚踩下去,另一只脚还没到位的间歇,用于惯性差,虽然这间隙只有零点几秒,但速度就会小幅下降,长时间积累下来就是一种不小的损失。而钢架由于惯性与绝佳的滑行几乎就没有这种损失。简单的说,如果你选择了碳架,就容易自然的使用高踏频的踩法,架子轻的好处就是加速制动以及所达到的瞬间极速高。但是,高踏频的弊端就是肌肉容易过早的出现不适,难以超长距离巡航,业余爱好者一般只能坚持十几公里踏频就会降下来。
钢架的另一个好处是什么呢——吸收震动。我们知道,平日里我们跑的国道也好城市道路也好,并非完全平整的理想路面,路上经常有碎石子裂缝什么的。就是这些东西会使我们的骑行状态出现不顺畅的感觉,钢架与钢叉可以一定程度上吸收这些微小的震动,而且不需要弹簧阻尼介质,也就不存在泄力能量损耗这一说。而铝架和碳架的效果是什么呢,几乎不吸收震动,震动直接硬传递给骑行者,使骑行者出现不顺畅的感觉。
外表看好像没什么区别,但是这些直接传递过来的震动,使骑行者的连贯动作卡壳,停滞,这一刹那速度就会小幅下降,长距离积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速度损失,毕竟道路一直不是理想路面。更重要的,直接传递过来的冲击力影响了骑行者的心情。
中国路况毕竟比不过欧洲国家。
就单单是钢架的惯性、滑行、吸收冲击力使动作更连贯就节省了骑行者不少的体力。
再来说说钢叉,叉子的感觉就像连接汽车两个前轮的转向杆。叉子轻,转向就灵活,高速时的稳定性差,容易左右打飘,高速时需要更强的控制技巧。叉子重,转向就慢、重,但是相对的,高速时的方向稳定性好,更容易高速骑行。钢叉配钢架的坏处是不容易摇车冲出极速,但是可以用常规的骑行姿态在较高速度轻松巡航。
上面这一段话可以参考汽车的前后配重比来琢磨,汽车上发动机是最重的部件,一般分三种置法,前置引擎、中置引擎、后置引擎。前置引擎的优点是高速时下压力大,车体稳定性好,极速性能好,缺点是制动时压迫前轮使前轮负担过大,胎损大及不容易立刻转向。后置引擎的优点是加速好,因为后轮直接驱动,转向灵活。缺点是超高速状态下,一般为250km/h以上。风阻过高,重心又后置。两个前轮会丧失一部分抓地力,使转向操控与极速打折扣,有点像飞机要起飞的感觉,以保时捷911为例。中置引擎的平衡性最好,所以世界上最顶级的跑车大都采用中置引擎。
自行车的感觉类似。钢叉的话重心要向前偏一点,优点是高速时稳定性好,吸收路面传递给前轮的震动,容易保持巡航速度,更适合单人巡航。缺点是转向稍重、慢,加速慢。铝叉和碳叉相对的,加速快,转向灵活。缺点不吸震,容易影响心情与连贯动作,高速时微微发飘,前轮抓地力微小下降。当然,铝叉和碳叉在高速时表现出的前轮抓地力小下降只特指山地车、折叠车、平把公路这一类传统骑行姿势的平把车。对弯把公路不适用,弯把公路出于空气动力学的考虑,已经使身体下弯,使重心略偏前且下降,已经增加并平衡了前轮本来丧失的抓地力。即使是碳架配碳叉也不存在高速时稳定性下降这一说。
结尾语:弯把公路除外,最适合中国城市及一般路况的传统姿势的平把类型车,其实还是钢架最好,领衔偶像28大杠。
[自行车速度讨论]速度与潮流-FUJI 2012公路车(图文)
以日本第一高峰富士山为标志,并以其名为商标的FUJI自行车,在日本创立至今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一个品牌能经历百年而不衰,也让人可以想见其产品必定有过人之处。FUJI品牌一直都强调其百年历史的精湛工艺,打造如同富士山的完美形象,除了之外,近年也积极赞助世界三大赛职业队伍及其他赛事专业选手,并将职业选手的回馈实现在FUJI的车款上。
& && &FUJI在2012年的公路车新车款也备受瞩目;值得注意的是,FUJI新车除了同样追求高品质,对于时尚的着墨,也不容忽略,其中由日本自行车设计打造的一系列潮流公路车,推出后在日本大受好评,广受年轻族群的崇尚与喜爱。
& && &SST3.0 畅销主打公路车款
& && &SST一直是FUJI车款中强调硬度最强的车架,充满流体力学的外型与运用坚固的管材加大下管设计,以提供绝佳刚性与加速性,极适合冲刺。较其他车架更灵敏反馈的车架几何设定,操控反应迅速。加大基座的锥型头管,提升过弯速度与侧向刚性;下管与前叉皆内含工字梁,打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车架强度。
0.jpg (76.71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SST3.0 畅销主打公路车款
& && &销售主打车款SST3.0采用C4碳纤维材质,与全新105套组,与Oval轮组,重8.3kg。
& && &ALTAMIRA 2.0 Di2 ULTEGRA 电子变速尝鲜车款
& && &以爬坡能力为主要诉求的ALTAMIRA,采用“紧密”轻量化碳纤维制程,以特殊技术将车架内部多余树脂挤出,形成平滑的管壁内侧并兼顾刚性,达成更轻量化的目标。加大下管搭配BB86五通,提供坚强的车架刚性。纤细的后上叉,打造轻量与舒适的最佳平衡,极适合爬坡。
1.jpg (73.41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ALTAMIRA 2.0 Di2 ULTEGRA 电子变速尝鲜车款
& && &ALTAMIRA 2.0 Di2 ULTEGRA是FUJI引领趋势的表现,配合Shimano新推出的Di2 ULTEGRA的超值车款,让喜爱Shimano电子系统的车友,能马上体验其效能。采用C4碳纤维材质,Rotor压入式BB86系统,与Oval轮组,重8.2kg。
& && &SUPREME 2.0女性选手爱美车款
& && &专为女性选手所打造的竞速型车款,内含工字梁设计的下管与前叉,提供极佳的车架刚性;流体力学造型设计的折角上管设计,速度与美感兼具,全系列采用FUJI顶级D6碳纤材质。
2.jpg (82.62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FUJI SUPREME 2.0女用车
& && &&&SUPREME 2.0因纯白底色与活泼的配色而被暱称为“奇异果”,涂装的美观与性能兼具,搭配Shimano 10速变速系统,与Oval轮组,重8.6kg。
& && &BARRACUDA 潮流时尚车系
& && &2012年最新公路车款BARRACUDA,由日本自行车设计潮人“西山直人”所打造,推出后在日本大受好评,也广受年轻族群的喜爱。虽然碳纤维材质几乎已成为高阶车款主流,但也不能忽略了铝合金的诸多优点!讲究时尚潮流的BARRACUDA,采用A6顶级三抽铝合金轻量车架,类SST系列流体力学立管及座管水滴型设计,尤其特别的是其高度抛光日系风格,分别有闪亮银色的BARRACUDA RR和耀眼金色的BARRACUDA R,潮流感满点!
3.jpg (104.66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BARRACUDA RR
& && &采用A6顶级三抽铝合金轻量车架,压入式BB86系统,搭配Shimano Ultegra变速系统,Novatec Jetfly铝合金轮组,重8.0kg。
4.jpg (109.42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BARRACUDA R
& && &采用A6顶级三抽铝合金轻量车架,压入式BB86系统,搭配Shimano 105全新10速变速系统,轻量化铝合金轮组,重8.4kg。
责任编辑:阿志
[自行车速度讨论]教你三招让你提高你的骑行速度(转)
新人无聊 转个帖子赚点经验 如违反规定请海涵 谢谢
三个方法提高你的巡航速度
  虽然速度训练在我的训练总时间中只占到10%,但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短途中的速度提高同样使我在长途中的速度得到加快。它让我的巡航速度每小时提高了1到2英里。
  你能做些什么呢?
  大部分的车手在绝大多数时间中保持相同的速度骑行,正如你所知道的——你找到了一个很合适的节奏,就这样踩阿踩。感觉很好,难度适中。
  当然,享受骑行没什么错。但是如果你想要取得进步,你就必须偶尔迫使自己加快速度。
  幸运的是,每周进行几次这样的练习不会很痛苦,也不会让你咬碎牙龈。这里有三种无痛苦的(恩,基本上无痛苦)方法,让你把速度练习加到平日的骑行中。
  (1)计时赛:找一条平整的路,不要有交通信号灯和十字路口。最好是5英里长,并且是缓上坡或者有点风。
  用至少15分钟热身,逐渐加快蹬踏力度。然后把强度控制在LT附近骑完这5英里,最后慢骑回家作为放松。就这样。
  (2)在快速的纵队中骑行:激烈的小组骑行就像间歇性训练。每次你领骑的时候,把强度控制在LT或者稍高一点。当你跟骑的时候,你的心率稍稍降下来一些。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把小组人数限制在5人,这样你就有足够多的机会领骑,并且提高自己。
  (3)爬坡:如果客观地理条件允许的话,每周爬两次坡,每次10-15分钟。努力爬坡,心律自然就会上升到LT。而且爬坡要比在平路上骑行更容易保持强度。
[自行车速度讨论]死飞爱人囍安徽速度戳进来 come on!
安徽进来吧 !
0.jpg (122.45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1.jpg (155.41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混脸熟阿 T^T
和一姐们在一起 她的是彩虹死飞
2.jpg (67.56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这是我们在一起 大马路中间 拍短片 优酷找得到阿
3.jpg (48.21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江苏徐州野猫赛
4.jpg (154.43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v_show/id_XNTc0NTA3Mjc2.html?x
我们拍的视频
[自行车速度讨论]全球速度最快的自行车
美国Lightning 公司号称该公司制造的F-40是全世界最快的自行车。MTB在横断美洲大陆比赛的记录约需9天。用该车进行接力赛,只用了5天时间。车重4kg,外加如下图的罩。在马路上骑该车可能存在些问题,但是作长距离行走或者旅行等是合适的,即没有声音也不需要能源,可自由自在地骑行。下面的相片是自行车上加的罩。两幅相片是加罩後从上面及正面看。
0.jpg (3.11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1.jpg (5.69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由於采取联结方式(S&S coupling),车架的可以分割。
2.jpg (2.99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展开罩用的架为铝制的管,相片是後部,呈流线型,该铝制管,可从主车架上取下。
3.jpg (3.04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车架右边的开口部位是停车时伸出脚的地方,因为整个罩只有该部位能伸出脚,因此较危险。
4.jpg (3.56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坐位部分,上下车时要把罩的拉链拉至坐位附近,据说熟悉操作後,可以边骑车边开拉链。
5.jpg (2.99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车的内部相片,前面有放车灯的窗口。
6.jpg (5.66 KB, 下载次数: 0)
13:52 上传
[自行车速度讨论]教你三招让你提高你的骑行速度(转)
新人无聊 转个帖子赚点经验 如违反规定请海涵 谢谢
三个方法提高你的巡航速度
  虽然速度训练在我的训练总时间中只占到10%,但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短途中的速度提高同样使我在长途中的速度得到加快。它让我的巡航速度每小时提高了1到2英里。
  你能做些什么呢?
  大部分的车手在绝大多数时间中保持相同的速度骑行,正如你所知道的——你找到了一个很合适的节奏,就这样踩阿踩。感觉很好,难度适中。
  当然,享受骑行没什么错。但是如果你想要取得进步,你就必须偶尔迫使自己加快速度。
  幸运的是,每周进行几次这样的练习不会很痛苦,也不会让你咬碎牙龈。这里有三种无痛苦的(恩,基本上无痛苦)方法,让你把速度练习加到平日的骑行中。
  (1)计时赛:找一条平整的路,不要有交通信号灯和十字路口。最好是5英里长,并且是缓上坡或者有点风。
  用至少15分钟热身,逐渐加快蹬踏力度。然后把强度控制在LT附近骑完这5英里,最后慢骑回家作为放松。就这样。
  (2)在快速的纵队中骑行:激烈的小组骑行就像间歇性训练。每次你领骑的时候,把强度控制在LT或者稍高一点。当你跟骑的时候,你的心率稍稍降下来一些。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把小组人数限制在5人,这样你就有足够多的机会领骑,并且提高自己。
  (3)爬坡:如果客观地理条件允许的话,每周爬两次坡,每次10-15分钟。努力爬坡,心律自然就会上升到LT。而且爬坡要比在平路上骑行更容易保持强度。
[自行车速度讨论]carryme 超小轮径,速度不错。
carryme 8寸的轮径,但是速度很不错,速度到20KM是可以达到的。
太平洋体验中心开业赠送birdy原装附件的贴,为了避免重复,转到下面的链接了。
/bbs/read.php?tid=55546[ 此帖被Anddy在 11:01重新编辑 ]
不知道楼上骑过没有,carryme骑行一圈是4米,比没有改的412要快。
要和改装过的412比,只有拿carryme DS 牙盘变速的出来了,骑一圈是6米。
一般8寸轮径的小车,速度超过15公里会不稳,但是carry me 能达到35公里,其中有10年时间的进化在里面。因为carryme能做到车的重心和人保持一致,这是很多14寸以下小轮很难做到的。
两辆车的定位其实不同,各有特点。412价格便宜比较亲民,普及性比较高。[ 此帖被Anddy在 13:17重新编辑 ]
能踩到35公里,说明carryme在小轮径里有速度上优势,当然要想35公里巡航,那就要另选车型了。
在体重90公斤下,正常骑行,carryme是做过强度测试的。
体验中心有试骑的,有机会可以骑412来比较一下,实际体会一下或许更有感觉。
感觉 CM单速版的,更适合MM,而且颜色很多,外形比较抓眼球
[自行车速度讨论]为啥很缓的坡度,对速度和施力有很明显的影响?
比如三公里爬升两米,这种很缓的坡度,24~26这样的时速还比较轻松,努力到30就很累了;
三公里下坡两米,轻松32,努力踩踩上40也不是难事。
有前辈研究过这个问题不?
另外,类似缓坡,微调姿势什么的,是否有帮助……
昨天早上通勤视频,逆行的不算多……与问题无关哈。
/programs/view/I8MG8mWP98U/
没较劲~心态足够好~
路况和体力允许就快一点,反之慢一点;超与被超以及刚好速度一样跟行什么的都正常。
只是看到逆行占道的,情绪就很糟。
早出门半小时没用~ 路况只有更糟
早出门两个半小时倒是差不多
那段人行道……能不上人行道我是坚决不上;加装发动机的那种三轮载满大小包在前面堵着的时候,继续情绪很糟。
再往前一点,人行道上全是早餐小摊和停的菜车,行人只能上自行车道;也有骑车的停下来买早点,把自行车道再占掉一半,这时候对面再来个逆行三轮,就圆满了。
老太目前还没见到过,只能自己注意安全,注意各种情况……
13公里这样,经常早上起个大早,想起这路况,就不想骑车出门了。
然后地铁被挤郁闷了,再骑车骑几天。
公交完全不用想。
呐,做骑士呢,最要紧的就是开心。
交通通畅的事呢,是不能强求的。
呐,他们占道逆行,是他没素质。
地铁被踩骑车被别公交被堵这种事呢,大家都不想的。
呐,马上就要上班了,要么考虑跑步上班?
9月1日 08:07
TVB体微博,哼哼哼……
嗯,或许是GPS不够准确的缘故;
有些地方坡度略大一些。 不过基本没有显著的大坡。
而通勤路上,每段的省力费力感基本都是一致,应该是坡度的缘故。
实测坡度却不明显,于是发帖请教下,看是什么个情况……
“暗坡”这个词太到位了,哈哈~
应该是实际坡度比gps显示的要高,咱们就当缓坡“暗坡”理解就好,呵呵。
风阻的影响了解,不过和爬坡两码事。
话说,想到冬天大风的时候怎么骑车…… 头疼……
@ 14楼 (冰风之焰)
主路自行车道确实大多还算宽敞
不过抵挡不住占道的……
车是jp8,动力系统未改
哈~ 玩笑了~
内销jp8原配K标轮组,轮毂应该是相当于久裕二培林的吧。
@ 16楼(折视野)&&
骑不起来的感觉确实痛苦
@ 21楼(colinlfw)
@ 22楼(inigloo)
是的,哈哈~
@ 23楼(zhouyf911)
速度受路况影响很大,能放心骑起来速度的路很幸福;
发动机也很重要,我这种短途通勤,拉练长途的机会很少,还得找机会多练练。
另外,这50分钟包括拎车下楼,到车库泊车;从车库提车,扛车上楼……
@ 24楼(joylx)
车库是公司楼下的,出门前还有一段没撸上。要扛6楼。
/programs/view/YovvspKcyVo/
这是同一天晚上返程的,撸的完整了不过前半段压缩的不清楚。
@ 25楼(wldluxy)
Iphone4+Topeak手机座+aDriveVideo这个app,后台还运行着endomondo
昨天回复你的时候才发现仍然有发帖限制,只是变成10条了,哎……
摩擦力对速度的影响感觉不深,除了路面有细沙碎石那种抓地不稳的,不敢起速度,也起不来速度;
倒是觉得平整程度很重要,稍有颠簸就很明显,尤其是不踩滑行,震动起来损耗很大。
@ 3楼(G1683)
骑车常见到,菜车菜装备的大叔,车大多是山地,也有公路,满是灰尘但不是泥点子;
寻常的居家短裤,寻常的T恤,不紧不慢地踩着;
绝不是慢悠悠散步一般,还是有点速度的,超越过去也毫不费力;
祥瑞之处在于
超越过他之后,也会有摩托或者700c超越自己,但越过自己的那些身影中,决没有菜大叔;
然后往前继续骑,会看到仍是那位大叔,仍是那辆菜车,仍是那个不紧不慢地速度,在自己前方。
肯定不是在能放速度的空旷路上被大叔超过去,也没有什么岔路近道。
解释只能是……在老实等灯或者车流中跟行的时候……大叔做了某种超越……
那个白衬衫小伙估计你是看错了,公交站那儿之后,后面没再见到他。
[自行车速度讨论]新头盔速度登场
果断继续用selev matrix
其实这个头盔不光是摔车舒服,关键是戴在我这个很大的脑袋不难看
好像我也成行货哥了,M号的白色款还真只有订行货才有
夏季太晒,白盔略清凉一点
和死在沙滩上的前辈合影
过两天一身行头也换掉
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自行车速度讨论]太平洋的战争:REACH SL PK carryme DS 谁的速度最快???
今天无聊在小恶魔上看到的,哈哈太有意思了!!!大家也一起压宝谁能胜利吧!!
起因:話說小女子剛入手Reach SL,雖不常騎但偶而也會去逛大街、但竟被大男人嘲笑,說他騎Carry me也能比我快,因為實在氣不過只好發動太平洋戰爭之Reach SL PK Carry Me,時間是11月15号,挑戰地點是高雄壽山'
想要觀戰的請在翔輪集合,現場將有攝影組及壓宝組,壓輸的要的那一組將要請嬴的上山喝飲料,歡迎各方好漢在此壓宝
大男人:約84Kg,180cm騎Carry Me
小女子:約47Kg,160cm騎Reach SL
各位看倌你們会壓誰呢?[ 此贴被maomaoken在 12:00重新编辑 ]
來場戰力分析好了,這樣看倌要押寶也才有依據~~
車種:Pacific carryme 單速
戰力分析:平路衝刺可以破55以上(萬大橋),澄清湖一小時四圈以上(也許更多;一圈 7.2KM,混合地形),高雄-墾丁來回約七小時左右(這是聽他說的),以上是700c
優勢:體力好、心臟夠大顆
劣勢:車種不適合山路賽,預測BB會壞掉;體重相對重(可能接近兩倍)
------------------------------------------------------------------------------
車種:Pacific REACH SL 18速 (不知道賽前有沒有機會換成SUPER RECORD 11)
戰力分析:雖然有騎車經驗,不過公路車還不熟悉、FITTING以及姿勢尚需加強;東照山一役,嗯~等了一會才見到人,不過配合SL的輕量化以及車主本身輕盈體態,這是爬坡賽的制勝之鑰。如果在賽前加強姿勢調整和體能,有機會一馬當先喔~
優勢:小徑車加上輕量化車種,還有不服輸精神,如果賽前裝上S.R更是神兵利器
劣勢:體能~體能~
是呀!!很好玩呀!!!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战争呀,所以发一下图让大家也热血一下
出发前去比赛点
比赛开始:起步 看我小车发挥威力
V!!!努力加油
进入最后一个弯道了,CARRYME拼了
终天到达终点了!!不容易呀
颁奖典礼加成绩报告
寿山公园到忠烈祠共花费:六分十七秒完成
CARRYME DS的完赛成绩只慢SL一秒
这次的比试,CARRYME只能用刚性及齿比皆非常忠实的表现来形容
所以各位车友可千万别再小看这台小车的性能了!!人才是最最重要的马达
最后上车友大合照
最后感谢大家能看完,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这里有这样的活动呀,有时性能说是没有什么用的,还是要看人呀!!
[自行车速度讨论]一日北上韶关有感之再论“经济巡航速度”
       这周末承着上星期上南昆的余勇,与一众车友顶着酷暑从广州北上韶关。这次旅程对开始中骑行毒的我而言是一次难忘的回忆(游记有时间会上的)。这贴主要想与车友们交流一下我对“经济巡航速度”的新体会。之前追求35时速巡航的目标现在看来是方向性错误。“经济巡航速度”应该是一个动态值,在骑行过程中需不断调整。因为汽车的发动机工况是基本稳定的,而人的“发动机”工况就算是单次骑行过程中也是有起伏的。而且要达到经济巡航不取决于速度,而取决于做功的多少。如何在骑行全过程中做功最少,才是经济巡航的关键所在。
那么,如何减少做功呢?骑行过程中阻力主要来自滚动阻力(滑动阻力)和风阻。分析如下:
       1、滚动阻力(摩擦阻力)
滑动阻力与车重、体重、车胎有关(这是改车、减重才要考虑的,在此忽略)。
滚动阻力与车圈、车胎、发动机的牵引作用有关。好的车圈(减少变形),好的车胎(减少滚阻系数,但可能同时牺牲抓地力)对省力有帮助,但本贴主要讨论骑行技术,因此着重点在如何减少发动机的牵引作用。玩车的都知道,想省力,三轴要润。但除了三轴润之外,还要在骑行中三轴转速比(与齿比等比)一致,以减少发动机的牵引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发动机的效能,同时也更省力。说得有点复杂,其实跟开手波车下坡一样。空挡就滑行,带低档就起减速作用同理。说了这么多,那究竟如何令三轴转速比一致,转速多少才经济呢?这就取决于你的机头工况了。由于机头工况是动态的,取决于蹬踏动作的流畅度、体能分配等一系列的骑行技术,这就要靠骑行中去体会,理论只能辅助你更好地实现经济巡航。
       2、风阻
感觉这个东西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所以速度到达一定后,做功对速度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至于多少速度才合适和省力,这个临界点也只能在骑行中寻找。
       最后,还有一个个人节奏时间的话题,留待游记中再提及吧。
高中物理知识已多年没用,以上理论可能有偏差甚至谬误,请见谅并指正。
说了那么多P话,还是那句,希望有同好分享经验。
[ 此帖被jeff@-08-23 00:28重新编辑 ]
对了,还有一个借势、顺势而为的概念(对节省体力也很关键)忘了讲,困了,留待明天吧。
“怎么爽就怎么骑”说得好,简而精。但这是有丰富骑行经验车友的感悟,大道至简。他们在骑行途中的调整已形成条件反射,当然无需考虑这些问题。但提高总有过程,本帖志在抛砖引玉,让大家一起分享骑行经验,仅此而已。
“怎么爽就怎么骑 那是目标,
LZ是要研究如何才能骑的爽 .对巴 ”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今天去东平小雷达探路,顺便尝试了下自由式蹬踏技术。自由式蹬踏确是先进的技术。个人分析如下:自由式蹬踏在整个蹬踏周期内(圆周运动)都是发切向力,力矩最大,而且自由式能调动大腿、小腿肌肉群同时发力(减轻各自发力的肌肉强度),并让小腿有足够的放松时间。
& && &另外今天回程全程用小盘骑行(牙盘53/39,飞轮11-12-14-16-18-21-24-28-32),39带12飞(齿比3.25),上40比平时53带16(齿比3.31)轻松。估计是两边齿数少,链条机械摩擦损失减少,而且链线更好所至(回家后特意看了两种链线的),与今天穿了锁鞋应该也有关系。所以不要片面追求大牙盘。
& && &如果将骑手的力量和体能比作车的发动机,那么你的大脑就是车的波箱(控制踏频、齿比)。个人感觉业余自行车运动中,波箱甚至比发动机更重要。
[自行车速度讨论]南昆高速团有感之经济巡航速度
数星期前跟阿伦的南昆高速团,有幸见识一班高手的风采。对火鸟、阿伦等一众强人甚是羡慕。什么是差距,经此百里狂飙已了然于胸。自知70后的我已再没有精力、时间去提升体能和肌肉力量去追赶,唯有去琢磨偷鸡取巧之法。
& &但凡开车的人都知道有一个经济巡航速度(即高速路上省油的匀速,大约在90KM/H左右)。骑车一定也有经济巡航速度(即中长途骑行中相对节省体能又能保持相对高速的匀速)。对喜欢旅游、渴望走遍神州大地的我,现阶段骑车的目的不是要比谁谁谁快,只想在骑游中抽出更多的时间去欣赏风景、体验民情。因此经济巡航速度于我是个很有兴致的话题。那么经济巡航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体能、肌肉力量、肌纤维类型、体重、车重、体重与车重比、体型、骑姿、心肺功能,那些权重比较大呢?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数学模型去定量分析确是件苦差,我骑车是为了享受,这种事还是交由专业人员去做吧。但有丰富骑行经验的骑友应该能总结出那些是影响经济巡航速度的关键因素吧。一般中等水平的车友的经济巡航速度是什么范围,如何能提高经济巡航速度,我想从通过相对低强度的锻炼或者少量经济投入即可提高的方面入手,期待你的解惑。
注:本人身材属于钢条型的,发动机类型是高转低扭的,胎是1.35光头胎(滚阻应较小了),知道风阻对提速的边际效应(逆风或下坡时经常采用前趴式骑姿以减少风阻)。30KM/H的巡航速度还可以,上到35KM/H巡航就比较痛苦已不经济了。所以目标经济巡航速度是35KM/H。
& & 收笔前脑中突然冒出个巡航轨迹的问题。在路线确定的前提下,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骑距,在100~200公里内使骑距减少500米甚至1公里。
[ 此帖被jeff@-08-01 23:51重新编辑 ]
果然是老手,看来找比自己稍强的人跟风就是最经济的。
[自行车速度讨论]关于码表磁铁的安装, 速度,踏频。。。。。。。有惊喜哦
关于码表磁铁的安装, 速度,踏频。。。。。。。
这个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用扎带绑在曲柄上,相当的难看啊。。。哥不能接受
瞄了一眼 发现车上能放踏频感应器的地方只有一个位置。坐曲柄靠后的位置。其他地方有过线槽不能装
决定去五金市场搞几块强磁铁。都是圆的。
安装滴地方自然是左曲柄。
然后直接两片放到曲柄的装脚踏的位置。。。。
从上面往下看
踏频感应器也装好。。完毕。。。距离13mm 反应一流.
前面也装上距离感应器14mm,省的把速度感应器往辐条靠,总感觉要挂到辐条。
经过测试 40+的速度没问题 强磁铁不会掉。。。
美观又简单。。。[ 此帖被gaozhongyi在 23:42重新编辑 ]
感应器还分正反的么? 有信号的啊。。。。。管子上方夹器挡着了。只好装下面。另一面变速线走线 不好装。。
几块钱一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车速降比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