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tf什么意思,作为形状在空间中排列来讲,单纯的形状向后,分散的,复杂的形状向前?是对还是错?

研究空间形态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提高空间的使用质量
类别:室内设计随笔 &
评论(0)&& 浏览 (338)  
& [原创] 当年的毕业论文
刘雅正的设计师家园
http://236136.china-designer.
标签: &&&&&&&&
研究空间形态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
&&&&&&&&&&&&&&&&&&&&&&&&&&&
&&&&——提高空间的使用质量
内容摘要:现代社会人口的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室内空间设计而言提高空间的使用质量是一个难度不断提高的课题,这就要求设计师需要具备可以合理的提高单位空间的使用质量的能力。室内空间设计的宗旨是满足和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类对生活场所的各种需求。所以要提高空间的使用质量必然要考虑人的心理感受,我们通过空间形态来创造空间导向性,从而影响人的心理感受,以之达到提高单位空间的使用质量的目的。这样在设计中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观念,把对人的心理行为的考虑放到设计构思的首要位置,一切从人的心理行为出发。
关键词:空间、空间形态、空间导向性、围合、分隔、密度、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定位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城市虽然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城市人口的增长率却远远高于城市用地的增长率,因此引发两个问题:第一,城市面积的扩大对城市周边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更加严重。第二,为了减少城市的占地面积同时为了获得利润,有的开发单位努力增加容积率,以致于人口高密度空间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密度超过平衡点就会使空间使用质量下降,这样就会导致人们往低密度空间发展,就更加不能解决城市扩大化的问题。所以我希望寻求一种即能保证空间使用质量又能保证空间密度的的合理布局方法。在本课题中我们主要研究公共空间中空间形态的空间导向性,以之来调节人群的心理状态,达到在固有空间,固定人数的情况下通过人群的聚散,在必要的空间提高空间使用质量的问题。以便在以后的室内设计中帮助设计师能高效率的解决空间形态布局问题。
1.2研究背景
《现代城市规划》第五版 John M. Levy 著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汇总数据计算,2000年天津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40人,比1990年多103人。其中:人口最为稠密的是和平区,每平方公里达32231人,人口相对稀少的是宁河县,每平方公里仅为254人。计算出的人口密度还表明,近年来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城区"卫星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该地区"城郊型"经济的不断完善,对人口产生了较强的集聚效应。人口密度增长较快,其中滨海区由1990年的每平方公里407人,增加到2000年的每平方公里505人,增长24.08%;环城区由每平方公里665人,增加到每平方公里929人,增长39.70%。
1990年代天津市人口人口密度的最新变化 《城市规划》2003/5
……奥地利萨尔斯堡(人口5年数据),
萨尔斯堡地处阿尔卑斯山北麓,阿尔卑斯山的秀丽风光与丰富多采的建筑艺术浑然一体,使萨尔斯堡被誉为全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文明保护区。因此,萨尔斯堡是一个音乐中心和旅游中心。每年大量的游客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同时给城市和周边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法国巴黎卢浮宫,贝律铭大师设计的玻璃金字塔随着慕名而来的游客的不断增多,已经不堪重负,渐渐的失去了贝老设计的初衷:“向游人们提供一所闲谈的清净地方”目前的“金字塔”只能见到游客定着烈日在大排长龙轮候购买入场票及查询参观数据,令金字塔不再成为人们聚首闲谈的好地方。
1.3目前研究概况
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国内外城市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就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对室内空间的需求所产生的矛盾点不断的扩大,在提高了空间容积率的同时难免会影响到空间使用质量。对于毕业设计方案音乐厅而言,在固定的人口数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空间形态的设计来控制空间的导向性,做出像音乐酒吧、收藏室、展示空间等不同的功能性区域分隔,改变人群的聚散,从而达到提高空间使用质量的目的。
1.4本研究的意义,方法和论文结构。
我们迫切的需要归纳总结出一定的参考规律和空间形态布置法则,以便为以后的室内空间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我们更加快速有效的利用好空间。本论文采取从现象到问题,从问题到答案的研究方法。首先,运用“从个别到一般”的研究方法,从现象入手,由现象引出问题,通过实例分析和比较研究,对个别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中的基本规律;然后运用“从普遍到具体的方法”,将找出的基本规律运用到笔者自行设计的具体方案之中,进行理论实践,提出一套自己的解决方案。
第二章 &空间形态与功能限定的关系
2.1关于空间与空间形态的定义
室内空间是由点、线、面、体占据,扩展或围合而成的三维空间,是由形状、色彩、材质等视觉要素构成,以及位置、方向、重心、排列等布局关系要素,而空间的本体将直接影响到室内空间的形态,室内空间的形态又直接影响到人群的心理,室内空间的高低,大小,曲直,开合等都影响着人们对空间的感受。因此室内空间的形状可以说是由其周围物体的边界所限定的,包括平面形状和剖面形状。如毕业设计方案中的乐器展示空间的布局,作为一个较为通透的不规则空间,通过矮墙的分隔划分出不同的展示区域;墙面材质运用了LED自由变换光幕墙作为入口处的导向性造型。利用了人的趋光性心理,在整体空间的灯光设计上采用从暗到亮的设置,使人能够自发的从较暗的区域流动到较亮的区域,完成整个参观的过程。通过标识指示系统还有展台本身的分布来营造出流通顺畅,互相渗透但区域分明的几个不同展示功能性的空间。(参考图一)&&&&&&&&&&
室内空间是按其形态被人们所感知的.形态在人的潜意识中形成对空间用途的模糊定义,如主音乐厅巨大的室内空间通过整体墙面材质的布置和局部灯光的处理,能形成一个集中的以舞台为中心的空间,但空间还是有被分割的特征,经过分割、组合满足了观众席的通道、音质、视线、观众对环境的感受等综合条件,有意识的分割空间形成空间形状的多种协调关系和不同韵律的趣味性.
2.2密度的定义及人口密度增长所产生的问题
密度:“单位体积下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城市规划中,密度通常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建筑,人口或就业岗位的数量。对于开发控制而言,密度就是开发强度,早期开发强度控制以建筑高度和覆盖率为主要指标,1916年纽约市区规划条例首先提出Floor
Area Ratio(FAR)作为开发强度主要指标(即容积率)。
《城市规划汇刊》 2003/4
根据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对于音乐厅这类的公共空间而言,大量的游客和音乐爱好者给音乐厅的设计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将很难保证空间的使用质量。而能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第一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这个方法任重而道远,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见效的。第二利用空间的导向性改变音乐厅各个空间的功能限定,将游人有意识的集中和分散,从而改善一些必要空间的使用质量,提高空间的使用率。在这里我们尝试利用空间形态来解决这个问题。
2.3空间形态的各种形式及对人的心理影响
对于空间形态的研究,首先要强调的是空间的尺度。
空间的形状与空间的比例、尺度都是密切相关的,直接影响到人对空间的感受。
室内空间是为人所用的,是为适应人的行为和精神需求而建造的.因此,在可能条件下,我们在设计时应选择一个最合理的比例和尺度.这里所谓的合理是指符合人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需要。我们可以把尺度分成两种类型:
(1)整体尺度—室内空间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尺寸关系;
(2)人体尺度—人体尺寸与空间的比例关系。
注意,这里要说明的是比例与尺度概念不完全一样。比利是指空间的各要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是整体和局部间存在的关系。而尺度是指人与室内空间的比例关系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因此有些室内空间同时要采用两种尺度。一个是以人体作为尺度的,像音乐厅中的座椅,二层挑台的护栏,还有观众席的错层高度,无不是以方便人的使用为原则的;另一个则是以整个空间形态的视觉效果为尺度的在主音乐厅中墙面的装饰造型有着它统一的比例关系同时又与舞台背景、吊顶造型等互相联系以达到让人感觉壮观、高雅的视觉效果;而整体空间的视觉效果同样也是参照座椅等功能造型的尺度,通过加大或减小尺寸来把握视觉感受。还有主音乐厅室内立面上的拉缝造型与暗纹理,在墙面都采用相同的尺寸和形状时,它
们在立面上就产生一种视觉惯性,而在墙面上的安全出口的样式与之不同,那么它就给立面的构图产生另一种尺度,这种尺度的跳跃会使人意识到这个通道的存在,或者告诉人们这个造型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样的&
话,假设发生了火灾一类的非常
情况时,人们可以连标识都不用看就能很快捷的找到逃生的出口(参考图二)。对于音乐厅这类公共场所来讲,过小或过低的空间会使人感到局限和压抑,这样的尺度感也会影响空间的公共性。公共空间一般都具有较大的面积和高度,如酒店共享空间,银行营业大厅,博物馆等,从视觉效果上讲要具有宏伟,厚重,大气的特色,都要求有大尺度的空间。这也是功能与精神所要求的。那些历史上的教堂建筑,其异乎寻常高大的室内空间尺度,主要不是由于功能使用要求,而是精神方面的要求所决定的。
正是这些空间的基本构成元素限定了空间的使用面积,而具体而微的造型形状、尺度
决定了空间的使用率的高低也就是空间内的人口密度,我们正是要通过不同的空间造型来提高单位空间内的使用质量,在保证人口密度不变的情况下使人对空间的感受更加舒适。
对于提高单位空间内空间的使用质量的方法总的来讲就是利用空间形态的不同构成对人心理上造成的不同影响来对空间做出功能上的限定,从而控制人的行动范围。
尽管固定空间内可改变的要素十分有限,基本造型的手法也是屈指可数的几类,但他们以不同的材质,不同的色彩并按不同方式搭配、排列后形成的空间却是丰富多样的.同样是为了分隔空间,比如在音乐酒吧中,用屏风,旋梯,舞台,水体等不同的手法,心理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用什么材料,什么造型,看上去是否稳定,位置是高是低,是否遮挡视线,是否可以依靠等.这一系列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它所塑造的空间.因此,室内空间的塑造可以理解为在原有的固定空间中的创造,其基本的构成形式与建筑的构成形式基本相同,但是通过排列、组合、删减、遮盖等手法的处理后可给人造成不同的心理影响,从而决定人在空间中的位置与行为,综上所述我归纳出几种塑造室内空间形态的方式:&&
(1)围合与分隔
围合是一种基本的空间分隔方式和限定方式。有时围合与分隔的要素是相同的,围合要素本身可能就是分隔要素,或分隔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围合的感觉。对于被围起来的内部,即这个新的“子空间”来说就是“分隔”了。毕业设计方案中将乐器展示厅中的多媒体展示区、乐器展示区、装置展示区、大师藏
品展示区、吧台、等具备特定使用功能的空间通过矮墙的流动形态的分割,作出空间的划分,同时使每个特定功能空间里有种围合感,创造了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域;但同时相互又有功能上的联系,营造出既有联系又具&&&&&&
有相对的区域性,满足了现代集&&
成式空间的要求和管理方式。(参考图三)
(2)覆盖&&
在自然空间中进行限定,只要有了覆盖就有了室内的感觉。四周围得再严密,如果没有顶的话,虽有向心感,但也不能算是室内空间;而一个茅草亭子,哪怕它再简陋,也会给人室内的感觉。主要原因就在于有了覆盖。在自然空间里有了覆盖就可以挡住阳光和雨雪,就使内外部空间有了质的区别,与在露天感觉完全不同。在室内空间里再用覆盖的要素进行限定,可以有许多心理感受。在处理主音乐厅这种大空间时,人离屋顶距离远,感觉不那么明确,就在局部再加顶面造型和灯光配置,将顶部塑造成浩瀚星空般的感觉,更加亲近自然(参考图四)。在床的上部设幔帐或将某一部分的顶局部吊下来,使这顶与人距离近些,尺度更加宜人,心理感觉也亲切,惬意。音乐酒吧中,人坐的部分用一个个装饰性垂吊灯饰,或织物等,再加上周围的树木,花鸟,水体,天光等因素,仿佛又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这正符合在室内创造室外感觉的意图。因为人本来与自然有种天然的难以割舍的亲切关系,在室内空间环境中,尽可能的使人有自然感,室外感,是对人性的回归.因此有时有意识的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运用室外因素可以给人带来心理愉悦。
(3)抬起与下凹
这种限定是用来变化地面高差来达到限定的目的,使限定过的空间在母空间中得到强调或与其它部分空间加以区分。音乐酒吧中在地面上运用抬起的手法限定舞台和观众席,效果与低的围合相似,但更具安全感
,受周围的干扰也较小(见图四)。因为低本身就不太引人注目,不会有众目睽睽之感,特别是在公共空间中人在下凹的空间中心理上会比较自如和放松。像音乐酒吧中的舞台和主音乐厅中的舞台就是为了使位置更加突出,以引起人们的视觉注意。
在室内空间中,同室外空间不同的,就是这些手法不仅可在地面上做文章,也可以在墙面或顶面上出现。
(4)肌理变化
对室内空间的功能限定来说,肌理变化可说是较为简便的方法。以某种材料为主,局部换一种材料,或者在原材料表面进行特殊处理,使其表面质感发生变化(如抛光,烧毛等)都属于肌理变化。有时不同材料肌理的效果可以加强导向性和功能的明
确性,乐器展厅中正式利用墙面不同的肌理变化明确的划分出了不同的功能区域(见图五),不同材料肌理的运用也可以影响空间的效果,而且用肌里变化还可组成图案作为装饰等等。
在室内的空间再限定往往是多次的,也就是同时用几种限定方法对同一空间进行限定,例如在围合的一个空间中又加上地面的肌理变化(如石材,地毯等),同时顶部又进行了覆盖或下吊等,这样可以使这一部分的区域感明显加强。
空间的分隔和联系,是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手法。分隔的方式,决定了空间之间联系的程度,分隔的方法则在满足不同的分隔要求的基础上,创造出美感,情趣和意境。
无论在生产过程或日常生活中,室内空间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直接,更为贴切.就室内设计而言,形象的整体性,各部分的比例以及对称,排比,节奏,韵律等传统的审美法则,也都是指空间的实体部分。我们的日常生活总是占有空间的,无论起居,交往,工作,学习等,都需要一个适合于这些生活活动的室内空间。而单位空间内的使用质量就直接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舒适性。
在室内空间中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空间要求,不只要为人们提供不同形式的,固定的,半固定的和可变动的室内空间环境,而且环境中还要有足够的标识,有形、色、材、光、声、味的变化。人们需要一个健康,舒适,愉悦和富于精神文化品位的室内环境,同时需要满足使用功能和有效的利用空间,室内空间的象征和表现作用折射出了人们的精神文明和高度的文化发展,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戏剧舞台,它的空间是确定的,但一旦布置了布景、道具、灯光等,它的空间形态就产生了变化,构成了一个场所,产生了一种场所精神,那么随着场所布景、灯光、道具的不同、所产生的场所精神也会发生变化,形成各种各样的时空观念,可以是现代也可以是古代,可以是北国风光也可以是江南水乡。在这里相同的是空间本身,不同的是布景、灯光、道具等构成的场所,因此,我认为空间形态,实际的使用功能和人的感知作用是统一于室内设计的概念之中的,我们为了达到良好的室内设计效果,就需要对空间场所构成的元素作深入的研究。
2.5本章小结
我们这个时代习惯以相互关联的方法看待一切。古代建筑的传统空间组织方法,它的闭合,对称,比例,韵律和节奏;它的材料和尺度以及色彩的使用;它的使用经验目前来说并没有完全失去意义,而有许多正是如今新的研究点的基础。它的许多空间形态特征还反映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们的喜好和文化风俗,是室内设计成为将不同的因素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综合在一起的艺术。尽管取得室内空间多方面因素的统一,需要掌握丰富的手段,而合理的应用空间的导向性的最佳手段就是要抓住室内空间形态的组合方法。诸如形、色、材、光、声的因素均在空间形态的范畴之内。
第三章& 空间形态对空间导向性的影响的探讨
3.1人对空间形态产生的心理行为的归纳
对于空间形态对人心理上的影响,我们需要参考环境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研究空间导向性的基础。
在室内空间中人的心理行为的表现有以下数种:
(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2)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3)依托的安全感
(4)从众与趋光心理
上述心理和行为现象使我注意到在设计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时,首先应注意空间与照明等的导向,标志与文字的引导固然也很重要,但从紧急情况时的心理与行为来看,对空间、照明、音响等更需予以高度重视。
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常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
3.2如何在公共空间中满足领域感与私密性 (结合毕业设计方案)。
在公共空间中既要满足人们公众活动要求,当然也要满足人们对空间的领域感和私密性,例如毕业设计方案音乐厅因为对方案的定位是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文化、音乐中心,所以人在其中的活动(如集会,观演,购物等)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或是相互毗连;而人的另一些活动(如休息,会谈,学习等)由于私密性的原因又可能要求有间距,或者分隔。有些活动可能要求进出方便;而另一些活动则需要控制进出;有的活动(音乐酒吧、展览馆、收藏室等)会有特定的空间要求,而另一些则可以较灵活或有可能去公用一个通用空间。
公众空间需要表现出空间层次,要有相对的公共性与私密性的领域,并且要有一系列有象征,可被识别的标志加以区分。在这里,对场所的强调,实际上也就是对领域感的强调。领域感的形成正是室内空间具体化的体现,包含有人在其中从事某种或某几种活动的含义。强调领域感就是要把空间与人的社会活动与人们心理上的要求统一起来。
对于私密性,它的特点可用静和密二字加以概括。静是相对的,是对该领域的空间气氛的特定要求;密则是形成领域感的具体分隔手段和先决条件。没有一定程度的密,也形不成一定程度的领域感。
只有领域感形成了,才谈得上满足其私密性,而领域感的形成具体说来就是依靠各种不同方式的空间分隔处理,以满足人们对室内空间的开放或私密性要求。下面从公共空间中如何满足领域感和私密性的方面对空间分隔形式加以分类应用。
(1)绝对分隔
这种分隔方法使空间界限异常分明,以实体墙面分隔空间,达到隔离视线,温湿度,声音的目的,形成独立的一个空间,具有很强的私密性。例如音乐厅中的几个主功能区的分隔方式(参考图六)
(2)相对分隔
通过屏风、隔断等,使空间不是完全封闭,具有一定流动性和导向性利于控制人流方向和人群分布(参考图七)。
(3)意向分隔
也就是所谓象征性分隔
。主要是通过非实体的局部界面进行象征性的心理暗示,形成一定的虚拟领域场所,以实现视觉心理上的领域感。具体手法如下:
建筑结构与装饰构架利用建筑本身的结构和内部空间的装饰构架进行分隔,在音乐酒吧中通过共享空间造型及旋转楼梯以简练的点、线、面要素组成通透的虚拟界面。(参考图八)
光色与材质,利用色彩的明度,纯度变化,材质的光滑粗糙对比,照明的配光形式区分,实现领域感的形成。
界面凹凸与高低,利用墙面的凹凸与地面,天花吊顶的高低变化进行分隔,使空间带有一定的展示性和领域感,富有戏剧效果和浪漫情调。综合以上两项手法在主音乐厅中塑造了一个犹如浩瀚星空般的舞台上空,和简练凝重的舞台中心。(参考图九)
隔断与家具,同上所述在乐器展示厅中使用了这种手法。
陈设与装饰,利用陈设和装饰分隔,使空间具有较强的向心感.既容易形成视觉重心,也容易产生领域的感觉。
水体与绿化,通过不同造型的水体与绿化的分隔,不但能美化扩大空间感,并划分出一定区域,还能使人亲近自然的心理得到一定满足。利用以上三种手法在音乐酒吧中作出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参考图十)
3.3比较研究结果对实际应用的启示
综合的利用上述手法,在一个大小固定的空间中,通过空间形态的不同表现形式造成的空间导向性,把人限定在不同的区域内做不同的事,使之聚散有序,这样在一些不需要过分考虑宽敞空间的功能区内可以尽量的提高空间利用率,所节省出来的面积可以应用在在对空间的质量需求更高的空间内,例如音乐厅主厅和一些让人们聊天、休息、舒适享受的空间。可以赋予更大的单位面积,以提高人对空间的舒适感满足人心理上的的领域性。在整体建筑内人口密度不变得情况下,这样有目的的分隔和组织自然会比无序的零散的聚集更加能提高空间的使用质量。
室内空间作为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想要合理的提高单位空间的使用质量,就要首先明确各个空间的功能限定,进而通过对空间形态的塑造产生空间导向性,以之来影响空间内人的心理感受。再配以合理的空间分布和贯穿的设计主旨,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空间的使用质量。
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结合现代化的分析设计手段,通过电脑辅助,会很快的完成对一个空间的模拟。通过分析虚拟现实场景的分析,综合考虑空间功能限定于人的心理行为等多方面因素,就能更快速,更准确的寻求到合适的空间设计方案。
对于室内空间设计而言,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让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感到舒适合度,可以把主要精力和更多时间投入到自己的不同行为中去。所以我觉得再以后的室内设计中更应该去着重考虑人的心理感受,一切的设计手法都从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出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了单位空间的使用质量。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建筑师》……《建筑师》编辑部,1981年第9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住宅科技》……《住宅科技》编辑部,期,期,《住宅科技》杂志社出版
  《建筑学报》……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第2、4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赖特》……项秉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室内设计》 陕西人民出版社
《环境心理学》作者:徐磊青,杨公侠
编著&&&&&&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年06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地图学试题地图学,地图学试卷,新编地图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地图学试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对称集及其在形状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对称集及其在形状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考点:晶胞的计算
分析:根据氯化钠的晶胞结构可知,氯化钠晶胞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8×18+6×12=4,氯离子数为12×14+1=4,离子总数为8,在冰晶石晶胞中,AlF63-占据的位置相当于NaCl晶胞中C1-占据的位置,所以冰晶石晶胞中AlF63-的数目为4,根据冰晶石的化学式(Na3AlF6)可知,晶胞中钠离子数为12,所以冰晶石晶胞中原子总数为40,据此答题;
解:根据氯化钠的晶胞结构可知,氯化钠晶胞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8×18+6×12=4,氯离子数为12×14+1=4,离子总数为8,在冰晶石晶胞中,AlF63-占据的位置相当于NaCl晶胞中C1-占据的位置,所以冰晶石晶胞中AlF63-的数目为4,根据冰晶石的化学式(Na3AlF6)可知,晶胞中钠离子数为12,所以冰晶石晶胞中原子总数为40,所以冰晶石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与食盐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之比为40:8=5:1,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晶胞的结构,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中信息,结合氯化钠晶胞的结构分析,答题时要熟记常见晶胞的结构.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溶液肯定是酸性的是(  )
A、含H+的溶液B、能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C、pH<7的溶液D、c(OH-)<c(H+)的溶液
科目:高中化学
完成下列是有关硫单质的性质,Fe+S═,反应中S作剂,体现了性O2+S═,反应中S作剂,体现了性.
科目:高中化学
常温常压下,由A、B组成的混合气体[Mr(A)>Mr(B)],经分析混合气体中只含碳和氧两种元素.A和B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若碳氧质量比总大于&3:8,则&A1&为,B1&为;若碳氧质量比总小于&3:8,则A2&为,B2&为.若B1和B2常温混合后,碳氧质量比总小于&3:8时,B1、B2&必须满足的关系是&n(B1):n(B2).
科目:高中化学
有7瓶溶液,分别含Fe2+&Fe3+&NH4+&Na+&Cu2+Al3+&Mg2+,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它们一一分开,这种试剂是.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中,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分液,从而分离碘和水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该气体一定是酸C、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D、向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入足量Cl2后,充分加热煮沸,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科目:高中化学
能源危机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问题,研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下列做法有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c.发展低碳经济,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2)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已知:C(金刚石,s)═C(石墨,s)△H=-1.9kJ?mol-1,C(金刚石,s)+O2(g)═CO2(g)△H=-395.4kJ?mol-1,则金刚石和石墨中(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H=kJ?mol-1.(3)已知:N2(g)+O2(g)═2NO(g)△H=+180kJ?mol-1,2CO(g)+O2(g)═2CO2(g)△H=-566kJ?mol-1.则CO(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一种“水”电池,该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的差别进行发电.这种“水”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s)+2Ag(s)+2NaCl(aq)═Na2Mn5O10(aq)+2AgCl(s)△H,则△H(填“>”、“<”或“=”)0;当生成&1mol&Na2Mn5O10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科目:高中化学
N2(g)+3H2(g)≒2NH3(g)△H=-92.2KJ/mol.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时段I中投入物质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则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不变B、第25min改变的条件是将NH3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C、若第60min时反应又达到了平衡,则时段Ⅲ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D、前25min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46.lkJ
科目:高中化学
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0.01mol?L-1CH3COOH溶液&&&&②0.01mol?L-1的盐酸& 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
A、将②③混合,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B、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C、将①④混合,若c(CH3COO-)>c(H+),则混合液一定呈碱性D、将四份溶液分别稀释到原体积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识判断题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