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批判当前开发儿童智力游戏中存在的片面的观点和做法

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两者的关系的角度来谈谈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08-11-23 &匿名提问 发布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概略地加以分析,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是由基本矛盾及其制约下的诸多具体矛盾所构成的。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可以具体表述为: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为什么说它是基本矛盾呢? 首先,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据。为什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呢?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实际的思想品德表现总是同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有距离,不那么协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逐步缩小这一距离,使两者协调起来。没有这一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就不需要存在了。 其次,这个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推动着它的发展。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起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分析这个矛盾,弄清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哪些方面不符合社会要求,不符合的程度,然后才能确定内容,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与社会品德要求由不适应到基本适应,这可以看作是一次教育过程的完结。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会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人的思想也会产生一些新特点,两者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这时思想政治教育又开始新的过程,发展到新阶段。正是这一矛盾运动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这个矛盾规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其他具体矛盾。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矛盾,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介体的矛盾、教育介体与受教育者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可以看作是上述特殊矛盾的具体表现,它们的解决都服务于基本矛盾的解决,都是为了使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意识和实践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表现出来。这些具体矛盾主要有: 1、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不一致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规范要求一般是通过教育者传达给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对社会要求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多数情况下,教育者对社会要求是能正确理解、把握和践行的,因而与社会要求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与社会要求不一致,产生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者由于自身经验、认识能力与思维方式,以及思想觉悟水平等因素不能全面完整地把握社会要求,或者片面理解甚至曲解社会要求。第二,教育者内心并不认同教育要求,仅仅是出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式地开展教育活动。 解决这一矛盾,一是要提高教育者的觉悟,使他们更好地认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要求;二是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不断更新观念,使他们能正确把握社会要求。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对矛盾。两者之间的不协调、摩擦乃至冲突都是这类矛盾的表现形式。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格因素引发的矛盾,如教育者不能以身作则,受教育者屡教不改,其中任何一种都可能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第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矛盾。这里所说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不仅包括教育者自己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处理,也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处理等。无论哪种关系处理不当都可能引起矛盾。此外,两者行为方式的不同,个性的差异,都可能引起两者之间的矛盾,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这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育者一方。如果教育者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或者,他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不是采取公正的立场,而是以自己为中心,或亲疏有别,那他就势必会与受教育者发生矛盾乃至冲突。因此,解决这一类矛盾,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教育者的人格修养,改善工作方法。 3、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直接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思想及行为很难完全符合社会的客观要求,总会有一定的距离,这就是矛盾。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他们的思想行为与社会规范之间总是基本一致又不完全一致,这就决定了这类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也是长期存在的。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之间的不一致。思想政治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个性的正当发展。然而很多时候尤其是在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却往往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强调整齐划一,这就势必引起个人正当的发展需求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当然,个人的过份需求也可能导致个人与教育要求的冲突。因此,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应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帮助人们改变过份需求状态,培养人们合理的需求,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相一致。 第二,社会要求与个人经验之间的矛盾。个人的经验对社会要求的内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个人的生活经验与社会要求一致或比较一致,个人就较易接受社会要求;如果不一致,个人就可能排斥社会要求,固守个人经验。这就会产生两者之间的冲突,使个人在选择上发生困惑。这是一种认识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们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经验虽然是可贵的,但由于个人的认识离不开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他遇到的具体事物,因而这种经验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种局限性和片面性会有意无意地妨碍人们接受社会要求的品德规范。因此,应帮助人们正确对待个人经验,既不固执个人经验,也不排斥经验,而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及时吸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养料,并不断丰富个人经验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第三,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完成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不一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无论是总体要求还是具体要求,往往都有偏高的倾向。 高要求是对的,但要求高到受教育者实际不可能达到的高度,就不仅没意义,而且会产生受教育者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尤其是具体要求一定要适度,即要高于受教育者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经过一定的努力又确实能达到。 4、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所导致的教育影响和环境影响同时作用于受教育者。在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里,这两种影响往往是一致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影响在很多时候又表现为不一致,有矛盾。如果环境影响和教育影响一致或比较一致,教育影响就会受到强化,其有效性就会得到提高;反之,教育者所传授的社会客观要求的份量就会减轻,就会造成受教育者在选择社会行为规范时的矛盾和困惑,使之采取“随大流”的策略而置社会要求于不顾。这后一种现象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大量存在的,也是较为突出的。 解决这类矛盾,即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作出努力,又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社会来讲,应加大反腐败力度,确实扭转大气侯,使各种社会组织和大多数人都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范围内行动,在全社会造成按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办事光荣,受人尊敬和赞扬,违反社会规范办事可耻,被人鄙视、遭人谴责的气氛。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来讲,既要进行公认的社会规范的教育,又要敢于揭露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现象,使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便作出正确的行为抉择。 5、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这些要求的方式(条件)之间的矛盾。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必须借助一定的活动方式和互动手段。没有这些“中介”因素,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在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创造各种方式,以满足受教育者发展需求的过程。因此,只有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受教育者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经常存在的。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内在需求。而方式方法的改进主要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所决定的,不存在千古不变到处适用的方式方法。正确的恰当的方式方法总是与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的,旧的方式方法过时了,就应该用新的取而代之。只有不断地以恰当的方式方法作用于教育对象,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人们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它是一个由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组成的多侧面、多层次的体系。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关于这一规律,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本书试作如下表述: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要求以及品德状况,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去影响受教育者,不断解决其思想品德水平与社会品德规范要求之间的矛盾,使其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并不断提高到新水平。 这一规律可以简述为: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又要超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现状,体现社会思想品德要求。我们可将其称为“适应超越规律”。由于这一规律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趋势,因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适应超越规律是适应与超越的辩证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显然要受到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状况的制约,因而教育内容、方法等应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只有这样,教育影响才能真正作用于受教育者,促进其思想品德逐渐升华。反之,思想政治教育就有可能脱离实际,起不到它应起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提高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平的职能,因而教育要求又应有一定的超越性,应指明受教育者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教育活动才能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长远发展的需要,推动其思想品德朝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发展。由此可见,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相互作用,辩证统一,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不断发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死板 不活泼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试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    “创新决定未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如何实现,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客观要求,观念创新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  一、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江泽民同志曾反复强调过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他说:“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与改进,特别是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时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要成为我们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的政治中心转到经济中心上来,把培养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和新的要求,必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机制、方法提出新的要求,以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滞后、内容僵化、方法简单等问题。创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新形势及其价值得以实现的客观要求。  1、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  首先,在教育方法上,往往比较多地采用灌输式教育,而对各种教育方式中所包含的示范、暗示作用往往缺少必要的省察和研究。这种教育方式易于产生某些逆反心理或相反的作用。其次,公德私德不分的倾向。重私德而轻公德,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而忽视对社会公德规范建设。这种道德教育价值实现的方式,一方面可能导致对被教育对象个人行为干预过多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则导致对社会应有的体制、机制、法制规范体系建设的忽视或放松,其后果必然把某些个人的道德品质所产生的问题,完全归咎于个人修养,从而忽视社会环境对个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影响和责任。最后,轻视个性,忽视道德人格的培养。在内容和方法上,比较多的单纯向人灌输这样或那样的具体规范,不善于把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同锻炼道德选择能力结合起来,这样虽有短期的效果,但从长远看,必然导致麻木、脆弱,甚至虚假、逆反的道德人格,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为道德失范。  2、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性要求  辩证法告诉我们,客观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机制、方法及其目标体系要与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相统一,否则其目标就会落空,最终结果将是适得其反。邓小平关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的价值目标。这个目标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体现了社会全面进步,反映了人们全面发展的愿望。这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有着本质区别,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性。在实现价值目标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克服传统教育中所存在的教育同人的实际相脱离的某些教条主义倾向。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二、观念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  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工作经验时指出,以往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没有重视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够的问题。有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有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重复“思想工作万能”、“政治冲击一切”那一套;有的对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深入的研究,以致手段落后,方法陈旧,教育与现实严重脱节。可以说,思想观念不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思想的转变,观念的创新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机制、方法创新的前提。同时,内容、机制、方法的创新又能促进观念的创新,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关系。  首先,观念创新是内容创新的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求得发展,在内容上就要不断创新,使之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要求。观念的创新是实现内容创新的前提。思想观念如果不转变,依旧停留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不能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集中体现在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其价值目标上,其内容体系也必然要在倡导主旋律的前提下架构,把培养人、发展人作为主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主旋律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成才教育相结合。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又在实践中推动思想观念的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  其次,观念创新是机制创新的保证。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问题更为根本。制度是建立机制的基础,机制的优化过程就是建立健全并贯彻、落实各项制度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能否优化,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性强、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的特征,是机制创新的内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在观念创新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从人们的内在需求出发,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运用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的手段,奖优罚劣,促进优胜劣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优化决策和管理机制,使教育决策和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充分尊重、发挥人们在教育决策、管理上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健全保障机制,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再次,观念创新是方法创新的动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对人们的影响也日益深刻。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讲究的是理论灌输,说教性、批判性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现在再依靠这些传统方法来教育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探索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方法体系。观念的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时代性、现实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动性,即受教育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二是现代性,即变传统方式为现代方式;三是多样性,即变单纯方式为多样化方式。  三、与时俱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  首先,确立现代观念,提高资源意识。资源的外延在现代社会有了新的拓展,除了传统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还包括人的资源、体制资源、文化资源、情感资源等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们增强了自主性、创新性,每个人都期望通过对资源有紧张而周密的安排来达到最大的效能,表现出很强的资源意识。同样,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最大的效能,实现价值目标,也要充分利用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增强资源意识,教育者增强资源意识就能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提高教育的价值水平;而受教育者增强资源意识就能为了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珍惜自己的投入。  其次,提升效能观念。与效能观念对应的是任务观念,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性,但在具体实施中,教育者往往只有任务观念而缺乏效能观念。这就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浮于教条和形式,大量投入只为“声势大”、“面子大”。更有的为了达到“轰动效应”而不惜一切。效能观念注重效果,讲求效率。效能观念要求教育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和意义,联系实际进行教育,真正体验到教育的价值所在,从而既发挥教育的效能,又能体现教育的效率。  第三,坚持人本观念,注意对象的层次性。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层次性是客观存在的。在不同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方法应当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教育中就应当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现在,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日益凸显,教育者就要针对这一情况,在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和发展个性方面达到有机的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最佳效果。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摘要:教育必须倾听,教育过程中的倾听,是实现师生之间保持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学会倾听后,才能找到引导学生发展的内在依据,才可以使思政工作有的放矢,提高实效性,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而言,倾听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倾听教育             20世纪初著名的意大利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认为,学生具备一种自我成长并形成健全人格的生命力,正是这种内在的生命力促使学生不断发展。她还认为,对学生的自发的生命力是进行压制还是引导,是区分教育优劣的分水岭,只有顺应学生内在生命力发展的教育,才会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了解学生、明确他们自身发展的真正需要是成功实施教育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了解、明确学生自身发展的真正需要呢?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的任长松先生在《探究式学习的18个原则》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倾听着的教育”,认为“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而在教育过程中“倾听不仅是一种工作手段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教育从倾听开始的理念中透出教育的哲理:教育必须倾听,倾听意味着教育的开端,在某种意义上,倾听就是一种教育的言说,甚至就是一种教育。教育离不开对教育对象的倾听,而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中,更需引入倾听教育。  一、倾听教育的本质和内涵  教育教学是在教师引领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教育要走向对话。所谓对话,是双向的、互动的、平等的。对话平台的两边分别是教师和学生,平台的主人的主语是“我们”而不是“我”和“他”。对话要从了解对方的意图开始,这就首先倾听对方的话语,从中寻找共同的话题,决定讨论的方向和内容。不去倾听,就失去了对话的基础,失去了对话的意义,对话可能成为“独白”,甚至是单方的“训话”。因此,我们可以说,对话是从倾听开始的,倾听是对话的前奏,没有倾听就无法对话,也就无所谓教育。  其实,中国传统教育一直关注“听”。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是因材施教,怎样因材施教?就是先听,先了解学生的特点而后才能“因材”而“施教”。但是,不知何时,教师开始不听了,不屑听了,不会听了,教育双方往往会形成对立关系,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权威意识造成的话语霸权,消解了学生倾诉,表达的欲望,堵塞了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因此,教师要做善于倾听的人,并从倾听开始学会教育,这不仅仅是对思政工作者的要求,也应成为所有教师的共同追求。其实, 倾听很简单, 就是静静地、耐心地、认真地听,不急不燥,不打断,不忙于下结论性判断地听。因为这是一种方式,所以不能当作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因为是方式,所以它是弥散的、渗透的,运用于教育的全过程。  二、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需要引入倾听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生源结构的特殊性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高职生这一特殊去群体迫切需要被倾听  高职生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所产生的新兴群体,其生源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具体而言,高职生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五年一贯制高职录取的初中毕业生;三是对口升入高职的三校生(中专毕业生与技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在基础教育学段,他们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中下水平。在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多次考试失败,他们在自己自我概念尚未形成的成长期,长期游离于老师、同学乃至于家长的积极关注和鼓励之外,从而产生很强的挫败感和自卑心理。这种挫败感和自卑心理往往导致他们的情感和心灵闭锁,不愿意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从而形成了敏感、多疑、高度自负和极度自卑等多重矛盾交织的心理特征,使他们难以被理解也难以被说服。面对这一复杂现状,简单的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等传统教育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高职大学生的需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真正的教育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必须认真倾听学生内心的需求。高职院校大学生鲜明的个性特点需要教育者尤其是思政工作者以倾听的态度和方式去了解、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倾听”教育理念的提出,真正把学生摆在主体性位置,思政工作者从一个说教者,规章制度制定者和维护者,转化为学生内心需要的聆听者,成长成才的陪伴者帮助者和引导者。这一角色的转变以及“倾听”的行为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倾听的方式折射出的教育理念具体而言:其一是尊重;其二是信任;其三是虚心。教师的耐心、专注的倾听,常常给学生以鼓励、支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受尊重和被信任的内涵。而且“倾听”教育渗透着教师把自己当作受教育者的理念,折射着虚心听取意见的品质。是教育“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对于普遍自卑敏感,迫切需要被理解被尊重的高职生而言,这种教育方式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需要引入倾听的理念  首先,“倾听”便于思政工作者深入、有效地开展工作。传统的思政管理工作往往是以维护规章制度为准则。重视问题的普遍性,却忽略了产生问题的个性差异性。由于过分强调普遍性、代表性而缺乏针对性,往往使思政管理工作无法深入有效地开展。教育者常常就事论事,强调“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对事不对人”,一切以标准化的规章制度为准绳,而忽略了每一个“违反纪律者”犯错误的动机、原因、个性等个体差异性。所以,在遇到问题时,教育者往往苦口婆心、滔滔不绝,受教育者表面唯唯喏喏,内心却多有抵触。“倾听”这一教育理念,强调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其着眼点不在于问题或规章制度的本身,而在于如何了解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出现问题的深层原因,以最终帮助引导学生成长。高职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缺乏纪律观念和集体意识,他们具有很鲜明的个性特点和丰富多变的内心世界。只有采取倾听的教育方式才能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因材而施教。有效避免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为高职思政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提供一条可行性途径。  从倾听的结果而言,在思政工作中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看似被动,实则主动。从表面上看,倾听是被动的,而对于有教育意识和教育智慧的教师而言,倾听则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他们把倾听当作自己的责任、当作教育的契机,因而,从表面上,倾听是接收过程,但对于善于倾听的教师,倾听则是接收和输出相融合、相交替的过程,倾诉者在倾听者情绪感染下也会成为倾听者。这种倾听、倾诉的互置,形成了对话的平台,此时,倾听真正成为心灵的沟通。这种对话与沟通就是倾听的最高境界和目的。其实,教师和学生就是在倾听与倾诉中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生发了教育的意义。在倾听交流过程中,教师从被动地解决问题到主动的觉察问题、发现问题,进而有的放矢地制定工作思路和策略,预防问题的发生,这种主动探索的方式使思政工作具备了先见性和前瞻性。  三、高职思政工作中的倾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倾听”态度与习惯的培养  倾听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修养一门艺术。温德尔.霍姆兹说过:“说是属于知识的范畴而听是智慧的特权”。事实上正像心理家波义(BOY)指出的:人们听话的能力比说话的能力要差。作为教育工作者,因为教育职业“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性以及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大部分的教师变成了说教高手,班主任更是如此,“板起面孔训人”似乎成了一般教育工作者的代表性形象。如此以来,学生不愿对老师说真心话甚至对老师的苦口婆心产生强烈的逆反、对抗心理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者更应该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养成倾听的态度和习惯,走近”学生进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引导。  (二)“倾听”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这里所说的“倾听”,不仅指对教育个体内心声音的聆听,还包括对群体意愿的关注;不仅包括言语行为方式上面对面的倾听也包括书面的文字沟通。所谓语言行为上的倾听,是指教育者通过个体访谈或群体座谈的方式和教育对象之间进行面对面沟通和交流。而书面文字式的倾听,则包括设立学生信箱、网络咨询平台以及对学生群体进行的问卷调查等方面。其实,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倾听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把办公地点放在教室里是对学生的一种倾听;设立班主任咨询日,组织家访、成立家长委员会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倾听。总之,只要活动结果不偏离了解、把握教育对象内心世界的目的和主旨,都可以视作对教育对象的倾听。  (三)倾听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实现师生之间保持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育对象并及时发现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倾听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的途径和手段,是思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倾听固然重要,但倾听之后如何采取必要的行动和对策,有效的促进、帮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才是思政工作的重点和中心。  (四)倾听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内涵和素养  倾听不仅是教育技巧更是教师内涵和素养的充分体现。学会倾听,就得静下心来,用一种谦虚的、平和的、包容的心态认真而细心的倾听。如果一边在“倾听”一边又在固执己见,或心情烦躁,或心不在焉,都达不到倾听的目的。对于基础较差、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的高职生而言,尤其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内涵和素养。  总之,教育过程中的倾听,是实现师生之间保持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没有对学生的信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倾听,惟有对学生真诚、信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倾听。对于在成长经历中尤其欠缺被倾听、被欣赏、被肯定的高职生而言,尤其需要倾听教育的滋养。摘要:文章通过对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辅导员“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方面重要作用的综合阐述,提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创新,要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盼,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好大学生健康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关键词: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  人才培养工作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和新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第一位的使命和责任。 “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作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就是时时处处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辅导员工作的首位,以学生为本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性、优秀品格、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的重要保证。辅导员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从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工作。真正做到以关心、关怀、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这就决定它不仅仅是学生管理过程,更多的是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过程。  一、辅导员——塑造学生心灵的工程师  人们常说,辅导员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做好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既要会说,更要会做,还要探索到达他们心灵的途径。辅导员要善于教会学生分析判断、成为有道德判断能力的人;与学生开展平等对话,与他们一起感受生活、体验道德成长;辅导员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家长的沟通者,更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守护者;既要尊重学生,更要对学生注入无限的爱,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尊重是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在高科技的现代信息社会,学生更需要的是行为上的楷模。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辅导员既要“学为人师”,更要做到“行为示范”;既要有学术水平,还要有品格、有人格,用博学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比单纯的说教更容易滋润大学生的心田,这样辅导员才能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将辅导员的工作放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学生工作对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意义,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出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做好服务,切实强化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的现代师生关系,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学生。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注重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掌握基础知识,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大爱之心,厚爱之怀,呵护学生、帮助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同时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务实地做好辅导员工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生工作全面、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以学生为本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是事关科教兴国、人才兴国战略的基础工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百姓切身利益和家庭幸福的民心工程。当前,中央以及整个社会对高校学生工作的要求之高、程度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既给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消极防范和控制转向积极引导和真诚服务上来,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还要调动他们内心的主动性、自觉性,让他们参与进来,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树立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意识,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学生的心坎里去。这样才能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切实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在他们身上,展现出大学生的优良传统与文化品格。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还有不少薄弱环节,还面临着不少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努力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盼学生之所盼,才能进一步提高思想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实际效能。  (二)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进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是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是不容忽视的。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以学生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推进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细微体察学生的思想。作为一名辅导员,首先应该能够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和对话,学会倾听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用由衷的、自然流露的、真实生动的、不加修饰的语言去唤起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共鸣。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学生的观点和需求,支持学生的表达和行动。辅导员,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应该是学生的尊重者、理解者和支持者。更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行、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理、学生的状态和学生的诉求。如果缺乏对学生的真诚热爱和细微体察,教育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如果没有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教育就会丧失生命和源泉。辅导员,应该是学生的亲人,应该是学生的观察者、呵护者和服务者。辅导员还应该透过现实的生活世界日常的、细小的、极易被忽略的实例,从不同的层面入手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作为一名辅导员,应该是学生的导师,应该是对学生的教育者和引导者。  第二,尊重学生的学习。要有尊重学生的意识。必须认真倾听学生的呼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找好教育引导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重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改变迫使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做法,将正确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政治信念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将外在规范与学生内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  第三,先进文化思想引领学生的生活。充分发掘大学文化蕴涵,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构建网上德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发展网络文化。加强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加强教室、宿舍和食堂的管理,积极探索以学生公寓为基地开展大学文化活动的方式和途径,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推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以学生为本——构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当今的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大学生生活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这也要求我们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向全方位和开放型的模式发展,加强辅导员队伍素质建设,提高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以学生为本”,体现在辅导员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评价观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在学生生活的全过程,把学生培养成有学习热情和愿望,坚韧而自立的学习者,教育学生,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付出比给予重要,对话比对抗重要,激励比指责重要。每一个学生都愿意笑容满面地面对未来,不要盯着学生的错误和缺点不放,而要用发亮的眼睛看待学生成长的亮点。重鼓励,轻责罚,因为这样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及学生本人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局面,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式的教育管理体系,形成“以学生为本”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新局面。辅导员是否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先进的教学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协作精神等对于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把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严格管理和人格感化结合起来,增强辅导员的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以学生为本——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创新  积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深入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鼓励学生创新,努力凸现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教育性,实现社会实践与校内教育、实践教育月理论教育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坚持以浓厚的校园人文精神底蕴为支撑,以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为依托,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班级设立心理委员,点面结合,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大网络建设、网络辅导和网络监控力度,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辅导员要认清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认真研究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规律,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针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拿出实招,想出新招,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切实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为此,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多渠道关注学生需求,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以学生为本”决不是对学生的一些不合理想法和行为置之不理、任其发展,决不是抛弃学生尊敬教师最基本最底线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决不是在学生犯错误后的姑息迁就、视而不见。一方面要注意给予学生申诉、利用、维护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机会和渠道,另一方面更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提供适当教育,强化管理,注意倾听,注意观察,注重分析,注重诊断,把握学生鲜活的实实在在的个性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优秀人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摘要:教育必须倾听,教育过程中的倾听,是实现师生之间保持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学会倾听后,才能找到引导学生发展的内在依据,才可以使思政工作有的放矢,提高实效性,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而言,倾听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倾听教育             20世纪初著名的意大利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认为,学生具备一种自我成长并形成健全人格的生命力,正是这种内在的生命力促使学生不断发展。她还认为,对学生的自发的生命力是进行压制还是引导,是区分教育优劣的分水岭,只有顺应学生内在生命力发展的教育,才会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了解学生、明确他们自身发展的真正需要是成功实施教育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了解、明确学生自身发展的真正需要呢?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的任长松先生在《探究式学习的18个原则》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倾听着的教育”,认为“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而在教育过程中“倾听不仅是一种工作手段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教育从倾听开始的理念中透出教育的哲理:教育必须倾听,倾听意味着教育的开端,在某种意义上,倾听就是一种教育的言说,甚至就是一种教育。教育离不开对教育对象的倾听,而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中,更需引入倾听教育。  一、倾听教育的本质和内涵  教育教学是在教师引领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教育要走向对话。所谓对话,是双向的、互动的、平等的。对话平台的两边分别是教师和学生,平台的主人的主语是“我们”而不是“我”和“他”。对话要从了解对方的意图开始,这就首先倾听对方的话语,从中寻找共同的话题,决定讨论的方向和内容。不去倾听,就失去了对话的基础,失去了对话的意义,对话可能成为“独白”,甚至是单方的“训话”。因此,我们可以说,对话是从倾听开始的,倾听是对话的前奏,没有倾听就无法对话,也就无所谓教育。  其实,中国传统教育一直关注“听”。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是因材施教,怎样因材施教?就是先听,先了解学生的特点而后才能“因材”而“施教”。但是,不知何时,教师开始不听了,不屑听了,不会听了,教育双方往往会形成对立关系,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权威意识造成的话语霸权,消解了学生倾诉,表达的欲望,堵塞了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因此,教师要做善于倾听的人,并从倾听开始学会教育,这不仅仅是对思政工作者的要求,也应成为所有教师的共同追求。其实, 倾听很简单, 就是静静地、耐心地、认真地听,不急不燥,不打断,不忙于下结论性判断地听。因为这是一种方式,所以不能当作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因为是方式,所以它是弥散的、渗透的,运用于教育的全过程。  二、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需要引入倾听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生源结构的特殊性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高职生这一特殊去群体迫切需要被倾听  高职生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所产生的新兴群体,其生源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具体而言,高职生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五年一贯制高职录取的初中毕业生;三是对口升入高职的三校生(中专毕业生与技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在基础教育学段,他们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中下水平。在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多次考试失败,他们在自己自我概念尚未形成的成长期,长期游离于老师、同学乃至于家长的积极关注和鼓励之外,从而产生很强的挫败感和自卑心理。这种挫败感和自卑心理往往导致他们的情感和心灵闭锁,不愿意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从而形成了敏感、多疑、高度自负和极度自卑等多重矛盾交织的心理特征,使他们难以被理解也难以被说服。面对这一复杂现状,简单的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等传统教育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高职大学生的需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真正的教育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必须认真倾听学生内心的需求。高职院校大学生鲜明的个性特点需要教育者尤其是思政工作者以倾听的态度和方式去了解、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倾听”教育理念的提出,真正把学生摆在主体性位置,思政工作者从一个说教者,规章制度制定者和维护者,转化为学生内心需要的聆听者,成长成才的陪伴者帮助者和引导者。这一角色的转变以及“倾听”的行为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倾听的方式折射出的教育理念具体而言:其一是尊重;其二是信任;其三是虚心。教师的耐心、专注的倾听,常常给学生以鼓励、支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受尊重和被信任的内涵。而且“倾听”教育渗透着教师把自己当作受教育者的理念,折射着虚心听取意见的品质。是教育“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对于普遍自卑敏感,迫切需要被理解被尊重的高职生而言,这种教育方式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需要引入倾听的理念  首先,“倾听”便于思政工作者深入、有效地开展工作。传统的思政管理工作往往是以维护规章制度为准则。重视问题的普遍性,却忽略了产生问题的个性差异性。由于过分强调普遍性、代表性而缺乏针对性,往往使思政管理工作无法深入有效地开展。教育者常常就事论事,强调“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对事不对人”,一切以标准化的规章制度为准绳,而忽略了每一个“违反纪律者”犯错误的动机、原因、个性等个体差异性。所以,在遇到问题时,教育者往往苦口婆心、滔滔不绝,受教育者表面唯唯喏喏,内心却多有抵触。“倾听”这一教育理念,强调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其着眼点不在于问题或规章制度的本身,而在于如何了解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出现问题的深层原因,以最终帮助引导学生成长。高职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缺乏纪律观念和集体意识,他们具有很鲜明的个性特点和丰富多变的内心世界。只有采取倾听的教育方式才能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因材而施教。有效避免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为高职思政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提供一条可行性途径。  从倾听的结果而言,在思政工作中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看似被动,实则主动。从表面上看,倾听是被动的,而对于有教育意识和教育智慧的教师而言,倾听则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他们把倾听当作自己的责任、当作教育的契机,因而,从表面上,倾听是接收过程,但对于善于倾听的教师,倾听则是接收和输出相融合、相交替的过程,倾诉者在倾听者情绪感染下也会成为倾听者。这种倾听、倾诉的互置,形成了对话的平台,此时,倾听真正成为心灵的沟通。这种对话与沟通就是倾听的最高境界和目的。其实,教师和学生就是在倾听与倾诉中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生发了教育的意义。在倾听交流过程中,教师从被动地解决问题到主动的觉察问题、发现问题,进而有的放矢地制定工作思路和策略,预防问题的发生,这种主动探索的方式使思政工作具备了先见性和前瞻性。  三、高职思政工作中的倾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倾听”态度与习惯的培养  倾听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修养一门艺术。温德尔.霍姆兹说过:“说是属于知识的范畴而听是智慧的特权”。事实上正像心理家波义(BOY)指出的:人们听话的能力比说话的能力要差。作为教育工作者,因为教育职业“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性以及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大部分的教师变成了说教高手,班主任更是如此,“板起面孔训人”似乎成了一般教育工作者的代表性形象。如此以来,学生不愿对老师说真心话甚至对老师的苦口婆心产生强烈的逆反、对抗心理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者更应该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养成倾听的态度和习惯,走近”学生进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引导。  (二)“倾听”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这里所说的“倾听”,不仅指对教育个体内心声音的聆听,还包括对群体意愿的关注;不仅包括言语行为方式上面对面的倾听也包括书面的文字沟通。所谓语言行为上的倾听,是指教育者通过个体访谈或群体座谈的方式和教育对象之间进行面对面沟通和交流。而书面文字式的倾听,则包括设立学生信箱、网络咨询平台以及对学生群体进行的问卷调查等方面。其实,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倾听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把办公地点放在教室里是对学生的一种倾听;设立班主任咨询日,组织家访、成立家长委员会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倾听。总之,只要活动结果不偏离了解、把握教育对象内心世界的目的和主旨,都可以视作对教育对象的倾听。  (三)倾听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实现师生之间保持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育对象并及时发现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倾听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的途径和手段,是思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倾听固然重要,但倾听之后如何采取必要的行动和对策,有效的促进、帮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才是思政工作的重点和中心。  (四)倾听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内涵和素养  倾听不仅是教育技巧更是教师内涵和素养的充分体现。学会倾听,就得静下心来,用一种谦虚的、平和的、包容的心态认真而细心的倾听。如果一边在“倾听”一边又在固执己见,或心情烦躁,或心不在焉,都达不到倾听的目的。对于基础较差、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的高职生而言,尤其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内涵和素养。  总之,教育过程中的倾听,是实现师生之间保持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没有对学生的信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倾听,惟有对学生真诚、信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倾听。对于在成长经历中尤其欠缺被倾听、被欣赏、被肯定的高职生而言,尤其需要倾听教育的滋养。摘要:文章通过对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辅导员“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方面重要作用的综合阐述,提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创新,要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盼,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好大学生健康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关键词: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  人才培养工作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和新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第一位的使命和责任。 “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作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就是时时处处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辅导员工作的首位,以学生为本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性、优秀品格、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的重要保证。辅导员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从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工作。真正做到以关心、关怀、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这就决定它不仅仅是学生管理过程,更多的是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过程。  一、辅导员——塑造学生心灵的工程师  人们常说,辅导员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做好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既要会说,更要会做,还要探索到达他们心灵的途径。辅导员要善于教会学生分析判断、成为有道德判断能力的人;与学生开展平等对话,与他们一起感受生活、体验道德成长;辅导员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家长的沟通者,更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守护者;既要尊重学生,更要对学生注入无限的爱,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尊重是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在高科技的现代信息社会,学生更需要的是行为上的楷模。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辅导员既要“学为人师”,更要做到“行为示范”;既要有学术水平,还要有品格、有人格,用博学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比单纯的说教更容易滋润大学生的心田,这样辅导员才能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将辅导员的工作放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学生工作对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意义,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出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做好服务,切实强化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的现代师生关系,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学生。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注重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掌握基础知识,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大爱之心,厚爱之怀,呵护学生、帮助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同时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务实地做好辅导员工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生工作全面、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以学生为本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是事关科教兴国、人才兴国战略的基础工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百姓切身利益和家庭幸福的民心工程。当前,中央以及整个社会对高校学生工作的要求之高、程度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既给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消极防范和控制转向积极引导和真诚服务上来,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还要调动他们内心的主动性、自觉性,让他们参与进来,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树立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意识,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学生的心坎里去。这样才能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切实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在他们身上,展现出大学生的优良传统与文化品格。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还有不少薄弱环节,还面临着不少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努力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盼学生之所盼,才能进一步提高思想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实际效能。  (二)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进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是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是不容忽视的。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以学生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推进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细微体察学生的思想。作为一名辅导员,首先应该能够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和对话,学会倾听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用由衷的、自然流露的、真实生动的、不加修饰的语言去唤起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共鸣。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学生的观点和需求,支持学生的表达和行动。辅导员,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应该是学生的尊重者、理解者和支持者。更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行、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理、学生的状态和学生的诉求。如果缺乏对学生的真诚热爱和细微体察,教育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如果没有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教育就会丧失生命和源泉。辅导员,应该是学生的亲人,应该是学生的观察者、呵护者和服务者。辅导员还应该透过现实的生活世界日常的、细小的、极易被忽略的实例,从不同的层面入手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作为一名辅导员,应该是学生的导师,应该是对学生的教育者和引导者。  第二,尊重学生的学习。要有尊重学生的意识。必须认真倾听学生的呼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找好教育引导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重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改变迫使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做法,将正确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政治信念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将外在规范与学生内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  第三,先进文化思想引领学生的生活。充分发掘大学文化蕴涵,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构建网上德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发展网络文化。加强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加强教室、宿舍和食堂的管理,积极探索以学生公寓为基地开展大学文化活动的方式和途径,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推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以学生为本——构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当今的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大学生生活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这也要求我们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向全方位和开放型的模式发展,加强辅导员队伍素质建设,提高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以学生为本”,体现在辅导员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评价观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在学生生活的全过程,把学生培养成有学习热情和愿望,坚韧而自立的学习者,教育学生,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付出比给予重要,对话比对抗重要,激励比指责重要。每一个学生都愿意笑容满面地面对未来,不要盯着学生的错误和缺点不放,而要用发亮的眼睛看待学生成长的亮点。重鼓励,轻责罚,因为这样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及学生本人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局面,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式的教育管理体系,形成“以学生为本”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新局面。辅导员是否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先进的教学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协作精神等对于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把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严格管理和人格感化结合起来,增强辅导员的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以学生为本——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创新  积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深入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鼓励学生创新,努力凸现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教育性,实现社会实践与校内教育、实践教育月理论教育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坚持以浓厚的校园人文精神底蕴为支撑,以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为依托,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班级设立心理委员,点面结合,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大网络建设、网络辅导和网络监控力度,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辅导员要认清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认真研究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规律,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针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拿出实招,想出新招,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切实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为此,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多渠道关注学生需求,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以学生为本”决不是对学生的一些不合理想法和行为置之不理、任其发展,决不是抛弃学生尊敬教师最基本最底线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决不是在学生犯错误后的姑息迁就、视而不见。一方面要注意给予学生申诉、利用、维护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机会和渠道,另一方面更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提供适当教育,强化管理,注意倾听,注意观察,注重分析,注重诊断,把握学生鲜活的实实在在的个性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优秀人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不力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人格教育及培养。我以为,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原因在于:第一,人格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人的价值观念必须统一和稳定,而这就需要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及其人格形态是统一而稳定的。否则,分裂的人格只能产生分裂的观念。第二,人格是形成特定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在心理依据。世界观是对于世界的认识,正确的世界观虽然来自于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学习,但如果没有良性的人格形态作为内在心理依据,外在的观念灌输就很难起作用。第三,人格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人格具有品质化的特性,因此,人格一旦形成,人就具有了相应的内在质地,不同的质地会适应不同的道德倾向,良性的人格自然易于建立良性的道德素质。当然,人格的这些基础作用并不是绝对的,而往往是相对的,同时它还与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意识发生相互的影响和转化作用。因而,人格既有统一性和稳定性,也有分化性和可变性,这些特性也决定了良性人格的不易养成。总之,人格状态可以说就是细微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 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一般被理解为由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人格与人的先天秉赋密切相关,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也与特定的民族文化相关。因此,人格实际上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个性的心理特质的统一,人格的养成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也是民族性格的标志。一般来说,人格教育和养成的内容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日常习惯的养成,包括行、坐、卧的日常行为举止和言谈的把握程度。良好的日常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教育中的“礼仪”观念即是对养成良好习惯的要求。第二,生活方式的养成,包括对待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等要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养成是形成健康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开端。在这方面,应当教育人们养成朴素、节俭、惜物、恬淡和卫生的生活方式,反对和抛弃奢侈、糜烂、浪费和过度的生活观念。第三,心理倾向的养成,主要是外向或内向心理倾向的养成问题。一般来讲,外向的心理倾向易于接受新事物,但也存在思想观念易于波动变化的问题;内向的心理倾向易于稳定和求同,但却存在僵化和不易灵活变通的缺点。良好的心理倾向教育可能应当是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中和”状态。同时,在心理倾向上,还要注意培养人的独立气质和自主能力,并把这种气质能力与遵从社会规范、服从公共权威的“顺从”意识结合起来,而不能一味地认为独立就是好的,顺从就是错的。再一方面,在现代社会生活普遍优裕的情况下,要牢记“生于忧患”的教训,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挫折训练,培养吃苦精神、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挫折的毅力。第四,人际习惯的养成,人际习惯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而是指作为人格的一种表现,是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养成的天然性趋向,也就是不加人为力量而表露出的一种内在人际自然力。人际习惯一般可分为和谐习性如善于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等等和对抗习性如争夺、竞赛、苛求、攻击、分裂、争斗、孤立、自我封闭等等两种。这两种习性对于养成人的道德行为和思想意识关系极大。一般情况下,应当以教育和养成人的和谐习性为人格培养的目标,而应当消除对抗习性,即使在成人人格养成中,对抗只能作为一种权宜性人际关系或工作手段,而不应当成为一种人格习性。否则,社会的人际关系恶化,人与人的对抗和争斗是不可避免的。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注意克服现代思想观念中不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继承和培养传统的“无我”、“忘我”的精神境界,消除人们的自我中心主义,努力使人们达到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奉献的人的境界。 要真正重视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切实重视公民的人格培养。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看到这一点。但是,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把力气花在了正面的、显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输上,而很少从人格的和人的心理的角度来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因此,必须在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优势和效益。这里仅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提出几点应当注意的方法,以引起大家思考:第一,必须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外部灌输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于社会个体内在化了多少人格要素和思想观念,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中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并主张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这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第二,必须采取日常化教育方式,使人格教育的内容和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为人的习惯。中国文化从小对儿童进行“洒扫、应对、进退”方面的教育,就是从劳动、言谈和礼仪方式培养其人格自觉性。西方社会也十分重视人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培养人格和思想品德。例如,西方人注意培养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其依赖性;教育儿童爱护一草一木,爱护环境,由此培养其热爱家园、热爱国家的基本情感。这些良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应当积极吸取。第三,必须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人格的形成应当是自然的,道德的养成也是如此。教育者应当以诱导为主,逐渐引导被教育者建立良性人格。强制教育建立在对人的威胁和制裁的基础之上,不符合人的受尊重和服人以理的心理,应当慎重采用才行。第四,必须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在自我思索的状态下建立良性的人格。人格教育和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一样,应当想办法激发受教育者的探索热情和思考习惯,并在受教育者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达到“愤”和“悱”的临界状态下,教育者适时“启”之“发”之,就能使受教育者“如醍醐灌顶”,顿然醒悟,从此对思索出的人生道理铭记于心,没齿难忘。第五,必须运用无形教育的方式,把教育者的日常言行作为受教育者的样板和标准树立起来,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影响和感染,进而建立与教育者一致的人格和思想品德。常言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正是说明为父母者的自然“身教”的巨大影响力。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往往以教师作为人生的标准和社会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默默地感染着学生。在社会中,位尊势重的人的言行同样在“暗示”着周围的人:人应当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为人。可见,无形教育的效果往往大于有形教育,正如春雨的滋润往往比暴雨的冲刷更有益于万物的生长一样。做到这一点,有赖于教育者高度的素质修养。说到底,教育者也有一个不断地接受教育、自我教育和不断提高的问题。这也说明了人格教育是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化的,全社会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的形成,要靠每一个人在人格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及彼此的相互影响。这正应了《礼记 大学》中的那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参考资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智力障碍疾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