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初中将免试就近入学?山西省长治市邮编七中小升初招哪几个小

小升初语文: |
小升初数学: |
小升初英语: |
复习资料: |
初一衔接试卷: |
考试试卷: |
您当前所在位置:
2015年成都七中小升初招生时间安排表(高新校区)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成都市教育局直属全额拨款正县级公办完全中学。为此精品学习网小升初频道为大家提供2015年成都七中小升初招生时间安排。希望对广大家长和小学生们都有所帮助!
2015年成都七中小升初招生时间安排表(高新校区)
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2015年成都七中小升初招生时间安排,希望大家合理的利用!更多小升初复习资料及相关资讯,尽在精品学习网,请大家及时关注!全国分校: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教育部出台小升初实施意见 小学升初中免试入学
编辑:刘龙福 & & 来源:京翰教育&&
分享本内容到: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规定,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合理划定招生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行阳光招生,逐步减少特长招生,做好随迁子女就学,试行学区化办学,在加快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同时,健全科学、明晰、便利的小学升入初中制度,规范招生入学行为,提高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
  《意见》明确了小升初工作流程。一是合理划定招生范围。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单校划片)。对于城市老城区暂时难以实行单校划片的,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多校划片)。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二是有序确定入学对象。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对口片区内所有小学毕业生入学。多校划片学校,先征求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未在户籍所在片区小学就读的学生,如申请升入户籍所在片区初中,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受理、审核,统筹安排就学。三是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县域内初中新生入学手续办理工作要在同一时段进行。学生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效证明,到拟升入的初中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地点办理入学手续。
  《意见》强调小升初工作要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实行阳光招生。要求小升初开始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小升初具体政策,每所初中划片范围、招生计划、程序时间、办学条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特长生招生信息和录取办法,以及工作咨询方式、监督举报平台、信访接待地址等。小升初期间,要主动公布招生结果等相关信息,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学校也要主动公开招生结果等重要信息。
  《意见》要求加快小升初配套政策改革。一是逐步减少特长招生,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二是坚持深化改革,分类推进,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制定随迁子女初中入学的政策措施,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组织实施。三是大力推进均衡发展,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办好每一所初中,为小升初工作夯实良好基础。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大力推进学校联盟或集团化办学模式。将不低于50%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完善操作办法。四是试行学区化办学,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小升初工作的领导,制订实施方案,建立各项工作制度。
  据悉,近年来,教育部指导各地结合实际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成熟和有效的小升初做法。《意见》是在总结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浙江、山西等地工作基础上形成的,出台前广泛征求了各地意见和建议。
  相关小升初政策
  以上内容来自京翰教育&&针对全国中小学开设课外,辅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成长,辅佐老师更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辅导科目:初中|语文||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强...
辅导科目:中学|数学||
毕业于重点大学,思维敏捷,具有较...
辅导科目:高中|英语||
我是一个热爱教学的人,喜欢和青少...
辅导科目:中学|化学||
资深中学化学老师,一对一教学经验...
校区选择:
所在年级:
=选择年级=
小学一年级
小学二年级
小学三年级
小学四年级
小学五年级
小学六年级
初中一年级
初中二年级
初中三年级
高中一年级
高中二年级
高中三年级
预约课程:
=选择科目=
家长姓名:
家长电话:
家长留言:
面对现在各大辅导机构的涨价,不同收入的家庭应如何选择辅导班?
...
&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的...
&一对一教育&是师生一对一、面对面因材施教,老师根...
大家正在看新闻播报:?
新闻播报:?
新闻播报:?
新闻播报:?
新闻播报:?
&您现在的位置: >
吉林市教育局文件
吉市教发〔2014〕32号&&
&&&&&&&&&&&
吉林市教育局关于
印发《2014年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
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市教育局直属小学、初中学校,民办初中学校:
为做好2014年我市城区小学升初中工作,现将《2014年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望按照要求,精心组织,认真抓好落实。
&&&&&&&&&&&&&&&&&&&&&&&&&&&&&&&&& &
吉林市教育局
&&& &&&&&&&&&&&&&&&&&&&&&&&&&&&&&&2014年6月10日
2014年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
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吉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吉教基字〔2014〕8号)精神,为做好2014年我市城区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基本原则
1、保证就学原则。保证每一名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学习都有学位。
2、免试免费原则。城区公办和民办初中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初中学校不准收取入学费用。
3、相对就近原则。因我市城区初中学校布局不尽合理,接收新生时继续实行&按学区划片、相对就近入学&的办法。
4、阳光公开原则。实行&阳光入学&,各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环节公开、透明,&阳光操作&。
5、属地实施原则。各区教育局在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做好本区域内(含市直小学校、初中学校)小学升初中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6、增加派位原则。增加部分城区初中学校学位,面向全市城区小学毕业生进行电脑随机派位。
7、多校划片原则。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文件精神,以单校划片为主,对于难以实行单校划片的,实行多校划片,共有学区,采取电脑随机派位。
8、邻区互补原则。如某初中学校生源不足,采取相邻学区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补充。报名人数超过需求人数时,采取电脑随机派位。
9、统筹安排原则。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时,既可由家庭住址所在区教育局按照相对就近免费的原则安排到公办初中学校就读,也可自行选择民办初中学校就读。
二、工作日程安排
1、6月10日,通过媒体公布《2014年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方案》,对今年城区小升初工作进行政策解读,做好宣传工作。
2、6月10日,成立由吉林市政府牵头,市教育、房产、公安等部门为成员的督查组,对涉及住房、户口等相关问题进行督查核实,保证住房、户口审核等工作顺利进行。
3、6月10日,建立并实行吉林市教育局领导、相关处室对各区教育局和市直初中学校、民办初中学校小升初工作包保责任制,指导、检查和监督所包保单位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严禁违规操作。各区教育局和各初中学校也要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安排专人负责做好招生工作。
4、6月10日&20日,城区各小学校利用全国学籍联网系统和全市小学升初中报名验证系统对本校毕业生进行登记验证工作。在登记家庭住址时,根据房屋坐落,严格按本《方案》&附件1&公布的具体区、街道、社区填写;有的填写至小区、楼号;还有的填写至村。各小学校(含市直小学校)具体完成时限,由所在区教育局统一安排和要求。
5、6月12-13日,各城区小学朝鲜族应届毕业生,有意愿到吉林市朝鲜族中学校就读的,由监护人直接到吉林市朝鲜族中学校报名(需提供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学籍号、毕业学校和班级),由吉林市朝鲜族中学校负责相关信息录入及《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报到通知书》发放工作。对到吉林市朝鲜族中学校报名的学生,其毕业小学校及其所在区教育局不再对其进行验证工作。
6、6月12日&7月2日,各区教育局利用全市小升初报名验证系统,对本区域内城区各小学(含市直小学校)毕业生的相关信息和证件进行核审,由计算机依据其家庭住址和初中学校学区范围,自动生成其应就读的初中学校。
7、7月4日前,各区教育局把吉林市第五中学校、吉林市第七中学校、吉林市第九中学校学区内学生人数报吉林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
8、7月7日,由吉林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核定增加吉林市第五中学校、吉林市第七中学校、吉林市第九中学校学位数。通过媒体发布吉林市第五中学校、吉林市第七中学校、吉林市第九中学校三所学校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增加学位工作的通知,公布报名具体办法和相关要求。
9、7月8-10日,有到吉林市第五中学校、吉林市第七中学校、吉林市第九中学校就学愿望的城区小学毕业生进行报名(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10、7月12日,邀请部分吉林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和吉林市公证处人员,由吉林市第五中学校、吉林市第七中学校、吉林市第九中学校校长分别主持,吉林市教育信息中心人员具体操作,分别对学区外志愿报名拟入吉林市第五中学校、吉林市第七中学校、吉林市第九中学校的学生进行电脑随机派位。电脑随机派位过程全程录像,电脑随机派位结果在&吉林市教育信息网&公布。
11、7月13日前,由吉林市教育局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通过媒体发布关于民办初中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介绍民办初中学校的相关情况、招生计划、招生录取办法和报名等相关事项,接受家长和学生的咨询(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12、7月14-15日,民办初中学校组织报名。
13、7月14日前,吉林市第五中学校、吉林市第七中学校、吉林市第九中学校分别把电脑随机派位录取的学生名单(包括姓名、性别、学籍号、身份证号、毕业学校、班级等)分别报各区教育局。各区教育局根据名单,对本区域内初中学校应录取学生的《2014年吉林市小学升初中登记表》电子版进行整理。
14、7月17日,在吉林市教育局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组织指导下,民办初中学校录取新生。录取结果分别在各民办初中学校校园内张榜公布,并向被录取的学生发放《入学通知书》。
15、7月18日&19日,居住在吉林市第十六中学校、吉化第六中学校、吉化第三中学校共有学区的未被吉林市第五中学校、吉林市第七中学校、吉林市第九中学校和民办初中学校录取的小学毕业生,由1名监护人陪同,到龙潭区教育局指定的地点报名和填报入学志愿(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龙潭区教育局对报名和所填报的志愿进行审核登记和录入,(同时告知非龙潭区所属小学毕业的学生,7月27日领取《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报到通知书》)。报名时需提供真实准确的姓名、毕业学校、身份证号和学籍号,否则后果自负。志愿填报后不得更改。
16、7月19日前,各民办初中学校把所录取的学生名单(内容同上)分别报各区教育局。各区教育局根据名单,对本区域内初中学校应录取学生的《2014年吉林市小学升初中登记表》电子版进行整理。
17、7月21日前,龙潭区教育局把《三校共有学区、电脑随机派位工作实施方案》分别报送吉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发展规划处和吉林市教育信息中心,同时把工作安全预案报送吉林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处。
18、7月22日前,吉林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核定并公布吉林市第十六中学校、吉化第三中学校、吉化第六中学校计划接收新生的具体人数。
19、7月24日前,龙潭区教育局邀请部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和纪检部门、吉林市公证处等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组织进行&三校共有学区,电脑随机派位&工作。
20、7月25日-27日,各区教育局通过小学校向本区域内小学毕业生发放《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报到通知书》(样表见附件5),城区小学校及时把《报到通知书》发至毕业生手中,并通知监护人按时带领学生到相应的初中学校报到。龙潭区教育局同时做好非本区所属小学校毕业学生领取《报到通知书》的接待工作。
21、7月28-29日,各区教育局根据本区域内各初中学校生源和计划情况,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虽非城区户口但在城区小学校毕业且拟入城区初中学校的学生(均不含已派位录取和被民办初中学校录取的学生)。
22、7月31日前,各区教育局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虽非城区户口但在城区小学毕业且拟入城区初中学生的《报到通知书》发至相应小学校。各小学校及时通知学生家长来校领取《报到通知书》。&&&&
23、8月1日前,各区教育局把本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应接收的学生(含增加学位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学生和被民办初中学校录取的学生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虽非城区户口但在城区小学校毕业且拟入城区初中学生的学生)《2014年吉林市小学升初中登记表》电子版发至本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初中学校),并将本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应接收学生的人数分别发至吉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发展规划处。各初中学校与所在区教育局联系,接收《2014年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登记表》电子版,此《登记表》作为学生建籍的依据。
24、8月4日,尚未收到《报到通知书》的小学毕业生,先向毕业小学校查询。若查询未果,再到家庭住址所在区教育局查询分配情况。
25、8月5日前,各初中学校根据应接收学生的名单,做好学生到校报到的准备。
26、8月5日,城区各小学毕业生持《报到通知书》于上午8:00&下午14:00,到相应初中学校报到。各初中做好学生报到接待工作,对没有按时报到的,与其监护人联系,使其及时报到。
27、8月6日,各初中学校把学生报到情况分别报送吉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发展规划处和所在区教育局。
28、8月7日,根据各初中学校学生报到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相邻学区学校互补工作。
29、8月12日前,完成相邻学区学校互补招生工作。
30、新学期开学一周前,各初中学校完成&阳光分班&工作。对新生建立学籍,实施学籍全国联网。
三、组织领导
&&& 为切实加强对城区小学升初中工作的领导,成立2014年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东&吉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张宝辉&吉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 &&&&陈&雁&吉林市教育局局长
成&员:于海波&吉林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
&&&&&& 钱大波 &吉林市教育局副局长
&&&&&& 徐雪松&吉林市教育局副局长
&&&&&& 刘伟民&吉林市教育局纪委书记
韩&非&吉林市教育局副局长
王石红&船营区政府副区长
&&&&&& &&&&刘&靖&昌邑区政府副区长
&&&&& &&&&&高&霞&龙潭区政府副区长
马&颂&丰满区政府副区长
卢永哲&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韩&非 &(兼)
成&员:刘长泉&吉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
高&伟&吉林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处长
王&晶&吉林市教育局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
祝&颖&吉林市教育局纪委副书记
相清昌&吉林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
段继光&船营区教育局局长
邹洪华&昌邑区教育局局长
苗春红&龙潭区教育局局长
崔首芬&丰满区教育局局长
刘&丽&高新区教育局局长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是实施小学升初中工作的主体。各区教育局和各初中学校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工作中要讲政治、讲政策,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按照程序办事,落实相关责任。
(二)公开透明,确保实施。城区小学升初中实行免试就近&阳光入学&,做到&七公开&,即:&学区范围公开&,每所初中学校的学区范围向社会全面公开;&接收时间公开&,初中学校接收小学毕业生入学的时间向社会公开;&入学程序公开&,小学毕业生入初中学校的相关程序向社会公开;&证件核验公开&,入学需要审核查验的相关证件和审核要求向学生和家长公开;&接收计划公开&,公开城区公办和民办初中学校接收新生上限计划;&咨询电话公开&,公布吉林市教育局和各区教育局相关电话,接受小升初相关问题的咨询;&举报电话公开&,公布吉林市教育局纪委举报电话,欢迎市民对违规招生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三)严肃纪律,违规问责。凡各校违反本方案的招生和接收新生均为违规招生。广大家长和学生要自觉抵制和举报,不要参与违规招生。参与违规招生所造成的后果,由学生和家长自行负责,并追究违规学校及相关领导的责任。各中小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不准为违规招生学校提供任何方便,如有违规,将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中小学校长和民办教育机构的责任。
附件: 1.2014年吉林市城区初中学校学区划分方案
2.2014年吉林市城区初中学校接收新生上限计划表
3.2014年吉林市城区小学毕业生家庭住址登记认定办法
4.《2014年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登记表》样表
5.《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报到通知书》样表
6.2014年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咨询和举报电话
吉林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4年6月10日印发&&&&&&&&&&&&&&&&&&&&&&&&&&&&&&&&&&&&&&&&&&&&&&&&&&&&&&&&&&&&&&&&&&&&&&&&
2014年吉林市城区初中学校学区划分方案
一、船营区内初中学校学区
1、吉林市第五中学校学区包括:南京街道的大街社区、一分部社区、五中社区,怀德社区的怀德小区和朝阳小区;站前街道的东市社区、桃北社区;民主街道的工字楼社区、运河里社区、亚泰社区。
2、吉林市第七中学校学区包括:青岛街道的牛马行社区、和龙社区、北大社区;北极街道的致和南社区;北山街道的鞍山社区、迎山社区;德胜街道的德胜社区、安顺社区、永前社区、西大社区、裕华社区。
3、吉林市第八中学校学区包括:向阳街道的华南社区、昆明社区、洮南社区、北安社区、天北社区;青岛街道的庆丰社区;北极街道的光明社区;大东街道的吉源社区(原)。
4、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学校学区包括:临江街道的独立路社区、电业社区;黄旗街道的百兴社区、御园社区、黄旗社区、新生社区、锦绣社区、广泽社区,家园社区的今日家园小区和柴南小区的毛线厂楼、凯达楼、汽标27#楼;长春路街道的电院社区、繁荣社区、长春社区、西安社区。
5、吉林市第三十中学校学区包括:临江街道的泰和社区、临江社区;北山街道的乐园社区、长安社区、落马湖社区、西城社区;黄旗街道家园社区的红太阳小区和柴南小区(不含柴南小区中的毛线厂楼、凯达楼、汽标27#楼)。
6、吉林市第三十一中学校学区包括:北极街道的岭前社区、望云社区;致和街道的北寺社区、二二二医院社区、友好社区、越山路社区;北极嘉园小区、望云轩小区、帕萨迪纳小区、香山景园小区、筑石派小区、越北新村小区、朝阳新村小区、炮台山胡同内住宅。
二、昌邑区内初中学校学区
1、吉林市第九中学校学区包括:文庙街道的天胜社区、延庆社区、上海路社区;站前街道的新华社区;大东街道的松北一区社区、松北二区社区;新地号街道东方社区的静苑小区、铁成花园小区;东局子街道江华社区的松花雅苑一区;南京街道怀德社区(解放路以南)的南昌街3200#、南昌街3600#、八一1#、八一2#、实业综合楼、南京街0#、轻工局9-4#、化轻9-1#、解放中路2#、北齐综合楼、盛世豪庭楼。
2、吉林市第十三中学校学区包括:东局子街道的永强社区、永昌社区、锦东社区、盛昌社区、欣炭社区,江华社区的江华一区、江华二区、松花雅苑二区、紫荆花园、青华园小区、天江小区、西街坊小区、东街坊小区、华滩小区、天江住宅、东昌一区、江华丽景;新地号街道的维北社区,东方社区的辽东电业小区、华汇花园小区、汇通名苑小区、锦东世纪新村小区、中华明珠小区、东昌花园小区、东昌小区、火柴厂楼,辽东二区的教委4#、5#、6#、9#、10#和7#、8#住宅楼。
3、昌邑区博达中学校学区包括:民主街道的铁新建社区、铁安里社区;莲花街道的热电社区、沈铁幸福里社区;通江街道的铁北社区;新地号街道的筑石社区,辽东社区的阿里山花园小区、新地新居小区、辽东小区(不含A#、B#);延安街道的花园社区、延川社区、铁北名苑社区,嫩江社区的华业国际城小区、安宁小区、德威小区、尚都东郡小区。
4、昌邑区汇文中学校学区包括:延江街道的二道江社区、东红社区、扶华社区、铁江社区;通江街道的江梅社区、崇文社区、湘潭社区;延安街道的嘉园社区、景园社区,嫩江社区的逸海花园小区、江纸楼和青海小区1#、2#住宅楼;新地号街道的万达社区,辽东社区的辽南小区、金碧江畔花都小区、东关电厂小区、彼岸生活小区、电厂平房,辽东小区A#、B#住宅楼。
5、吉林市通潭实验学校学区包括:延江街道的通延社区;通江街道的通潭社区、江畔社区;兴华街道的中兴社区、矿建社区。
6、昌邑区第一实验中学校学区包括:兴华街道的幸福社区、三角地社区、南厂宅社区、东厂宅社区;莲花街道的乾丰园社区、莲花社区、西山社区、骊景社区、桃园社区;哈达街道的绿地社区、红大社区,怡江社区的麻棉小区及周边住宅;新建街道的新邑东社区、新邑西社区、新邑北社区;昌邑廉租公寓、虹园新村小区,哈达工业开发区T3#、T6#、T7#、T8#住宅楼,大林幸福家园小区、兴田尚城小区、鸿祥苑小区、鸿博颐景小区。
7、昌邑区逸文中学校学区包括:哈达街道的炭素社区、矿建社区、水泥社区、西河社区、万利城社区;怡江社区的造纸47#、48#、49#、50#、51#、52#、53#、54#、55#、56#、57#,水泥10#、11#、12#、13#、14#,和平11#、12#、14#、15#、17#住宅楼。
三、龙潭区内初中学校学区
1、吉化第九中学校学区包括:榆树街道的秀山社区、龙东社区;承德街道的承德社区、站前社区、雾凇社区、铁东村、龙兴村;东城街道的龙山社区、天太村;铁东街道的化院社区、广顺社区、武汉路北社区;遵义街道的广西社区、古川社区、荒山社区;龙潭街道的密哈社区,清源社区的清源小区、惠民佳苑小区、锦州街平房住宅。
2、龙潭区江机中学校学区包括:新吉林街道的新工社区、新义社区、新北社区;山前街道的新山社区、合肥社区、郑州社区;泡子沿街道的世纪社区;龙华街道的兵工社区;靠山街道的新源社区、靠山村;承德街道的北甸子村。
3、吉化第三中学校、吉化第六中学校、吉林市第十六中学校三校共有学区包括:新安街道的绿园社区、滨江社区、扬州社区、吉安社区、南宁社区;湘潭街道的湘潭社区、东风社区、松江社区、龙新社区;龙华街道的龙华社区、新村社区、龙江社区;承德街道的龙城村;龙潭街道的象园社区,清源社区的自来水楼、徐州路17#、化机小区9#、10#、化机平房、水泥制品厂平房。
四、丰满区内初中学校学区
1、丰满区实验中学校学区包括:泰山街道的宝山社区、水韵社区、实化社区、天山社区;江南街道的江滨社区、玉华社区、长城社区、长虹社区、税务社区、长江社区、南山社区、创业社区、中环社区、朝阳社区、正大社区、华山社区;江南乡的北华东校区、建华村、永安村、裕民村。
2、吉林松花江中学校学区包括:高新街道的日升社区、华科社区、枫林社区、水工社区,园艺社区的瀚邦文苑小区、荣邦新城小区、富海丽苑小区、中华雅苑小区和厦门街5#、6#、7#、8#住宅楼;沿丰街道的607社区、吉钢社区、幸福里社区;万科城小区、天鸿水岸馨都小区。
3、吉林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学区包括:泰山街道的滨江社区、华西社区、翰林苑社区;高新街道的恒厦社区、长江社区、师苑社区、医科社区,园艺社区的园艺东区小区、园艺西区小区、万星南区小区、万星北区小区、二中住宅、工行住宅和厦门街2#、3#、4#住宅楼。
4、丰满区经开实验学校学区包括:红旗街道的田园社区、天润社区、白山社区、九鑫社区;小兰旗村、红旗村、白山村、温德村、四合村、榆树村。
2014年吉林市城区初中学校招生上限计划表
招生上限计划
班型(个)
学生数(名)&
吉林市第五中学校
800(含电脑随机派位人数)
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学校
吉林市第七中学校
700(含电脑随机派位人数)&&&&&&&&&&&&
吉林市第八中学校
吉林市第三十中学校
吉林市第三十一中学校
吉林市亚桥中学校(民办)
吉林市第九中学校
800(含电脑随机派位人数)
吉林市朝鲜族中学校
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校
吉林市通潭实验学校
吉林市第十三中学校
昌邑区第一实验中学校
昌邑区博达中学校
昌邑区汇文中学校
昌邑区逸文中学校
吉林江城中学校(民办)
吉化第九中学校
吉化第三中学校
吉化第六中学校
吉林市第十六中学校
龙潭区江机中学校
&丰满区 (高新区)
吉林市第二十九中学校
丰满区实验中学校
丰满经开区实验学校
吉林松花江中学校
吉林市万信九年制学校(民办)
2014年吉林市城区小学
毕业生家庭住址登记认定办法
为保证小学毕业生按照学区、相对就近入初中学习,现对登记小学毕业生家庭住址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学生家庭住址登记以学生法定监护人的房屋产权证住址为准,而不是以户籍为准,房屋产权证说明家庭住址,户籍说明法律关系。
二、登记本市学生的家庭住址时,学生应持有全家正式常住户口,学生户口随父母(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户籍与常住地的房屋产权证相一致。所谓&全家&指学生和父母户口同簿,缺一不可。房屋产权证是指房屋所有权证(购房时间是学生入学当年的5月16日前),持有者应是该生的父母,而不是共有权证;&实际常住&是指非空挂,确实居住在产权证所在处。
三、持老人(特指学生的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的产权证登记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学生的父母双方都未购房或未分配住房,确实没有自己的住房;二是孩子出生后的户口一直都与老人在同一户籍上,且从未迁动过;三是父母、孩子与老人实际常住在一起。如果父母有住房,即使学生出生后户口在老人处从未迁动过,也应回到学生父母产权证所在的学区入学。
四、学生随父母一方在学区内,父母中的另一方应是不在吉林地区工作的现役军人(含武警)、在外地工作、务农或出国定居的;父母离异,孩子户口随法定监护人(有产权证)在学区内实际常住的,可按学区内住址登记。
五、如果小学毕业生家庭住房已拆迁,应出具吉林市拆迁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有关材料,证明自己确实没有重新购房,可按毕业生全家原户籍所在地的学区安排学生入学。如已有自己的住房或已重新购房,则应将户口迁入到所购房的产权证所在的学区入学。
六、小学毕业生应跟父母的户口在一起,居住在父母自己的产权房内,登记时要持父母亲的产权证及户口本。凡迁到老人及亲属户口簿上的,一律按照原户口所在地登记。对于弄虚作假、无法核实情况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指定学校就读。
七、登记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住址时,需要出示暂住证明,原则上按照学生的暂住证明登记住址,对居住在生源密集学区的可按照《吉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规定中,初中入学半径3千米左右,到相对较近的学区进行住址登记。对进城购房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需持房屋产权证(购房时间是学生入学当年的5月16日前)、吉林省公安厅监制的&暂住证&或暂住地派出所开具的暂住证明、务工单位证明即可。
吉林市城区各小学校要严格按照以上要求做好小学毕业生家庭住址登记认定审核工作。各区教育局在复核学生的家庭住址时,可让学生家长出具证明其实际居住的相关佐证材料,如社区证明,供热费、水费、电费收据等。
《2014年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登记表》样表
2014年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登记表
编号:&&&&&&&&&&&&&&&&&&&&&
&&& 年&&& 月&&& 日
是否班干部
曾 获 市 级
以 上 荣 誉
年&&& 月,获
家 庭 详 细
住&&&&&& 址
区&&&&&& 街道&&&&&&& 社区&&&&&&&&& 小区(村)&&&&&&&& 号楼
监护人姓名
工 作 单 位 及 职 业
初中接收学校
注:1、编号为学生毕业学校编制的流水号。
2、班干部一栏含校级干部。
3、曾获市级以上荣誉含市级荣誉,如多次获得选一项级别最高的。
4、家庭住址一栏,为学生法定监护人房屋产权证所坐落的地址或户籍。要严格按照公布的学区内填写,不但要填写所在区和街道,还要填写所在社区(村)和小区,有的需要填至楼号。
5、各项内容要认真如实填写,如弄虚作假,将无法建籍和全省联网,并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报到通知书》样表
编&&& 号:&& &&&&&&&&&&&&&&&&&
毕业小学:&&&&&&&&&&&&&&&&&&&
学 籍 号:&&&&&&&&&&&&&&&&&&&
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报到通知书
&&&&&&&& 同学:
经审核,你符合&&&&&&&&&&&&&&&&&&&&&& 学校入学条件,请在日8:00&14:00持此通知书到该校报到。
&&&&&&&&&&&&&&&&&&&&&&& &&&&&&&&&区教育局(公章)
&&&&&&&&&&&&&&&&&&&&&&&&&&&&&& 年&& 月&& 日
2014年吉林市城区小学升初中
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咨询和举报电话
咨询电话:吉林市教育局:&&&
船营区教育局:&&&
昌邑区教育局:&&&
龙潭区教育局:&&&
丰满区教育局:&&&
高新区教育局:&&&
举报电话:吉林市教育局:&&&
船营区教育局:&&&
昌邑区教育局:&&&
龙潭区教育局:&&&
丰满区教育局:&&&
高新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办公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省长治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