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实力-

数说全球三大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比较
希望您的博文显示在博客频道首页?请将其推荐到:
【精选博文】&&&&
标签:&&分类:
人们常以一国的经济总量即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国的经济实力,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先后在2004年超越了意大利,在2006年超越了英国和法国,在2008年超越了德国,并在2010年超越了日本,使中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014年4月29日世界银行资助每六年进行一次的“国际比较项目”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称:若按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中国将在今年取代美国,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同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则以《世行:中国今年或将成全球最大经济体》为题报道:“世界银行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正处于失去全球最大经济体地位的边缘,今年其经济规模很可能落在中国之后”。此前,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9年超过美国。若真是这样,中国将是自1872年后,唯一超越美国的经济体(美国于1872年超越英国后,一直保持其全球最大经济体地位)。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中国现有经济总量不但远远把日本抛离在后,而且与美国的经济总量相当接近(或相当于美国的83.44%)。以下是分别按市场汇率计算和按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的GDP的世界头十大经济体的排位:
但是,若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为比较标准,无论是用市场汇率计算还是用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中国均难以与美日相提并论。根据世界银行上述报告所公布的数据,中国位列199个国家的中游位置,与阿尔巴尼亚差不多。
然而,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指标并不仅限于经济总量指标,体现一国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金融资产总量和金融市场深度(金融市场深度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金融资产加总值相当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容量似乎更具实质性意义。用一个不一定很恰当的比喻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是发生额,金融资产总量是余额;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是面子,金融资产总量则是里子”。
&&&& 2012年6月末,作为全球三大经济体的美国、中国和日本三国拥有的金融资产分别为:72.46 万亿美元、18.67万亿美元和27.11万亿美元。同期,三国的金融市场深度分别为:463% 、226% 和453% 。其中,美国和日本拥有的金融资产分别相当于中国拥有的金融资产的3.88倍和 1.45倍。若从人们常说的三大产业的角度看,包含金融业的服务业是第三产业,其发达程度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1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产业部类构成,中国服务业占比仅为43.3%,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63.4% ,更无法与美国的79.6%和日本的71.6% 相提并论。 从下表看,中美日间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差距远大于总量的差距,美日的金融资产总量分别相当于中国的388%和145%。
& 就金融市场深度而言,中国金融市场深度远不如美、欧、日。其中,中国整体金融市场中,银行贷款占比居全球之首,但中国的债券总额却只占全部金融资产的46%,远比美国的287%和日本的261%为低。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深度及金融市场的不同构成比较详细情况如下表:
作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灾区的美国,由于拥有全球深度最大的金融市场,因而得以利用其金融市场的强大调节能力,让美国经济积聚多年的失衡得以迅速的调整,让美国成为西方各大经济体第一个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国家。而与之相反的中国,由于本土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和深度远低于美日,在美国经济回暖时,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仍举步维艰并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以代表直接融资主渠道的股票市场为例,美国股票市场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从2012年年末的116%上升至2013年末的125%,同期,中国股票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从2012年末的47%下降至2013年末的41.8%。有关2013年末中美核心金融市场数据比较,详见下表:
就国际收支层面情况看,日本在过去23年一直居全球最大债权国之首位,而中国则在过去7年稳居第二,以下是全球五大债权国(地区)具体排位情况:
2014年4月末,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13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2013年中国资本对外输出所得(包括外汇储备对外金融资产组合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与外国直接投资(FDI)在中国投资所得利润的轧差为负599亿美元,创出过去30年以来的次高,仅次于2011年的负853亿美元,比2012年扩大70%。截至2013年12月末,中国央行持有的储备资产3.88万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97万亿美元,但1.97万亿美元的净资产却换来了599亿美元的投资收益逆差,投资收益率为负3%。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013年国际收支报告》中将599亿美元的投资收益逆差归因于中国的对外资产负债结构:“主要反映了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的结构问题,当期外商在华投资的收益较上年增长23%。”根据外汇管理局有关人士测算,2005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投资收益均值为3.3%;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资产负债表课题组的测算,海外直接投资在中国获得的收益利差平均22%,美国对华直接投资所获的收益率更高。如此来算,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为3.88万亿美元,资产年收益约为1280.4亿美元,而中国1.5万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年收益为3,300亿美元。
毋容置疑,如上所述,中国的经济实力实际上与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客观来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仍需假以时日。
若按世界银行上述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早在2002年便超越了日本。基于同样的计算口径,2013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日本的2.8倍。在过去的30多年里(即1980年至2013年),按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中日经济总量占全球份额形成鲜明的反向“此消彼涨”的格局。其中,中国所占份额从1980年的2.2%大幅攀升至2013年的15.5%,同期,日本则从8.8%滑落至5.5%。与此同时,中日两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亚太区份额的这种“此消彼长”的反差情况更为明显:1980年至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亚太区的份额从11.3%攀升至43.4%,同期,日本则从原有的45.6%迅速下滑至15.3%。
& 在看到上述这些让国人振奋的中日经济实力数据比较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的看到,中日间的实际经济实力差异,实非上述数据所能概括。实际上,从以下角度看,日本今天的经济实力仍远高于中国。
其一:按人均口径计算,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远低于日本。
2013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9,828美元,而日本则高达37,135美元,换言之,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有关1980年至2013年中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情况,详见下表:
其二: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成熟度远比日本低。
&1984年中国出口总值为390亿美元,不到同期日本出口总额2,130亿美元的五分之一。到2012年,中国的出口总值已高达2.9万亿美元,而同期日本的出口总值却只有1.2万亿美元。按复合年增长率计算,从1984年至2012年这28年里,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为16.6%,而日本则只有6.4%。
&虽然,中国出口在过去28年里,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长速度均远超日本,但按把出口产品分成低、中、高技术产品以及初级产品(如木材和矿石)和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品(如木工艺品)的分类方法比较,其中,仍有较明显差异。日本出口产品中中高科技产品自1984年起便一直占出口总额的70%至80%。而中国出口产品中,中高科技产品占出口产品总值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中的几乎为零持续上升到目前的接近60%。从过去的五年情况看,这一差异度维持在15%左右。有关中日两国中高科技产品占出总值的比较数据,详见下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以其他两个衡量方法衡量,中国近年的出口结构有明显的改善。首先,初级产品如稻米、棉花、矿石等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例,已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近30%,最近五年已下降至约7%;其次,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出口产品,如皮草、纺织品、陶器等产品出口额也已从上世纪90年代初高峰期占超过45%,在最近五年的占比减半。反观日本,初级产品和劳动及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在过去近30年里一直均匀地维持低于10%的比例。
其三:中日国际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构成与投向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作为长期贸易顺差和对外投资回报双重积累的结果,日中两国是目前全球头两大债权国,根据日本银行公布的数据,2012年末,日本拥有约8.3万亿美元的国际投资余额,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75%。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同期的国际投资余额为5.2万亿美元,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0%。换言之,日本的对外债权远大于中国。
除对外债权规模有上述巨大差距外,中日两国的对外投资的构成与投向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异。日本的组合投资()(即债券和股权投资)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46%,而外汇储备和对外直接投资则分别占16.5%和13.5%。而中国的对外投资中,官方外汇储备投资约占了对外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二之强,其中,美国是中国对外投资最大接受者,估计目前50%至60%的中国外汇储备均投在美国。而中国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即中国公司在海外的直接投资)和组合投资分别仅占对外投资总额的10%和5%。概括而言,日本对外投资以民间为主渠道,而中国对外投资以官方为主渠道。
此外,从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及分布情况来看,中日两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分布情况也有明显的差异。从全球的普遍情况看,对外直接投资通常会与贸易关系正相关。2008年至2012年,日本约有29%的对外投资是投向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与之相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却把64%的对外投资投向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其中大部分投在亚洲四虎经济体,即香港地区、韩国、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相比之下,日本在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要比中国的更均衡。从下表数据,可以看出中日两国2006年以来对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的增长变动态势。
而中日两国间的双向直接投资的情况很不对等。在过去五年,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占其总的对外直接的10%,每年金额平均为93亿美元;相反,中国同期对日的直接投资只占其对外直接投资的0.25%,平均每年金额不到1000万美元,比中国游客到日本旅游消费金额还少。
其四:中国在市场环境和基础建设等方面的软实力尚不如日本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所选取的一整套指数指标的计算结果,中国在全球的金融发展指数在全球62个国家中整体排位第23位,而日本则位列第7。其他包括:制度环境、商业环境、金融稳定、银行金融服务、金融市场及融资可获得性等因素排位中,中国只有非银行金融服务是超越日本的,具体排位比较,详见下表:
&就普罗大众表面印象而言,中国在过去二三十年的基建投资应远超日本,因而会简单推论中国的基础设施要优于日本。但“世界经济论坛”就基础设施建设所作的评估情况,所得结论却刚好相反。世界经济论坛前不久发表的《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整体基础设施在全球148国家中排第48位,而日本则排第9位。在其他包括:整体基础设施的质量、道路质量、铁路基础设施质量、航空运输基础设施质量、航空公司可用座位千米/周(百万)、电力供应质量、每百人购用移动电话数及每百人固线电话数等项比较指标中,中国仅“航空公司可用座位千米/周(百万)”一项的排位高于日本(这也许是航空运力过剩的表现?)。具体各项指标排位比较,详见下表: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不但要看经济总量这样的硬实力,还要看本土金融市场和市场环境等软实力。中国要缩小与美日经济实力的差距,不但要继续发展实体经济,而且,更应注重加速以本土金融市场为载体的金融产业的发展,扩大金融市场深度;中国不但要继续鼓励中国企业与个人走出去,而且,更应注重利用本土金融市场凝聚本土资金和资本;中国不但要继续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而且,更应注重利用本土金融市场吸引外国的组合投资()。 概括而言,大力发展本土金融市场是中国当务之急。
阅读(1401)|评论(1)||
感谢您帮助我们进行不良信息的验证工作,我们将认真仔细的处理您提交的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箱:
举报原因:
--请选择不良信息的类型--
内容涉及色情或暴力
政治反动举报
内容可能侵权
内容涉及其他违规事项
不良描述: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已有0人评价)
下载:0次格式:pdf页数:2贡献者:Suttonplace04上传时间: 17:01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所有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文档转换处理出错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当前所在位置:&&
中印两国领土争端图,中印两国经济实力对比
字体大小:[]
&大国关系是当今世界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大国关系同样被放在关键性的位置上。以&大国关系&、&周边关系&和&发展中国家关系&对中国的对外关系进行简约表述,反映出中国对世界格局的基本判断,是把握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关键所在。
在论述大国关系时,中国学术界一般有两个维度,即中国与大国的关系,以及大国与大国的关系。而在大国名单中,通常只有两类,其一是超级大国美国以及冷战期间的苏联,其二是德、英、法、日等经济强国。
20世纪后期,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的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许多国际战略研究者认为,尽管这三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完全同步,但是其对世界格局产生的现实影响以及潜在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将这几个国家的发展称为&崛起&,中、印、巴也由此而成为&新兴的大国&。
20年前,当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引起世人注目时,美国的印度问题专家科亨在其著作中指出人们对印度的看法还存在分歧:&世界对印度的看法分为两类。第一类分析家认为印度会是(或已是)一个&大国&,&&另一类分析家的看法则完全不同。&然而到21世纪初,对印度发展持怀疑态度的人已经大大减少,越来越多的人不仅把印度看作是IT产业的佼佼者,而且从整体上将其列入新兴大国的行列。科亨以&印度正在崛起&为名撰文指出,&印度看来已经准备好在世界领导性国家(theworld's leadingnations)中占有一席之地。&&印度需要像一个大国(major power)那样行事,美国也需要认识印度已经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2]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U.S.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在2005年1月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中国和印度将成为美国在全球经济霸主(global economic supremacy)位置上的竞争者。&不仅如此,中国与印度还抱有&在多极化世界秩序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雄心&。中国学者马加力则指出:&从目前情况看,印度的崛起是个不争的事实,至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此外,日本、法国、德国以及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学者和政治家也对印度的快速发展予以充分的肯定。有趣的是,印度学者也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始对中国的发展持正面的评价,并认为印度可以从中国发展的实践中得到许多启示。
显然,随着中国与印度这两个国家进入大国的行列,两国间的关系也必然会相应发生变化,成为大国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与一般意义上的大国关系相比,中印两国关系具有许多一致的特点:
首先,中印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综合实力,两国交往带有巨人对话的特点。按通行的观点,资源力、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等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印两国现在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但都具有国土广阔、资源总量巨大、人口众多等优势,近年来又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国家,就以最能反映国家总体国力的几项指标为例:国土面积,中国列世界第三,印度第七;人口,中国列世界第一,印度第二;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列世界第六,印度列第十一;军事力量,中印两国在常规数量、技术装备以及军队规模等方面居亚洲前列,而且都拥有核武器;国际影响力,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则在积极争取成为常任理事国;中印还在某些科技领域领先的同时不断提高整体水平,力争迈进科技大国的行列。这一切表明,中印已经在迅速改变长期以来的&大而弱&形象。
其次,两国都将对方看作与本国战略利益关系重大的国家,从而将其放置在大国的位置上。1998年,时任印度国务部长的昆瓦&辛格就认为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并不是一个领土边界的问题,与处理印度的外交政策紧密相关。在印度主要政党的执政纲领中,也将与中国的关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这与中国对印度的态度完全相同,中国政府首脑在许多场合都高度评价对印关系的重要性,在2003年和2005年两国政府首脑互访时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都把这种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合作的高度。
再次,中印关系的影响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双边关系影响,对周边地区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有美国学者撰文指出:&部分观察家相信,中国和印度能够成为合作伙伴以抗衡美国的霸权。&日本学者则认为随着中印两国在2050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日本将难以避免出现&小国化&的趋势,因此&现在日本应该改变只追随美国的思路,建立包括亚洲在内的整个世界的共存关系&。在更多研究者的观点中都透露出一种强烈的信息,即人们愈来愈多地关注中印这两个新兴国家关系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中印两国领土争端图:
中印领土争端的情况和由来&
中印边境争端是围绕我国西藏和新疆大片领土归属问题展开的。从1914年西姆拉会议英国殖民当局炮制&麦克马洪线&算起,中印领土争端已经持续了90多年。&
整个中印边界全长1700余公里(因未实际勘测,此数据只是大概数据,也有资料说近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地区。在西段,双方争议面积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其余都控制在我们手中。在中段,双方争议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现控制在印度手中。在东段,双方争议面积约90000平方公里,即网上常说的藏南地区,现全部控制在印度人手里。在整个中印边境争端中,东西两段是争议重点,1962年的边境冲突也是在这两段打的。&
一.东线争端及麦克马洪线的由来&
中印边境东段争端,是传统习惯线与麦克马洪线之争。传统习惯线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以此线作为边界,约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属于中国;而麦克马洪线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将藏南土地划归印度。&
麦克马洪线的由来&
1914&年,在中英藏三方参加的解决西藏问题的&(印度)西姆拉会议&上,英方代表亨利&麦克马洪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炮制了一条新的印藏边界线,将中国藏南约&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英属印度。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政府并不知道此事,达赖喇嘛和噶夏政权也未给其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代表有划界的授权,后来了解了情况的噶夏政权对麦克马洪画的线不予承认。历届中国中央政府对麦克马洪线也未予承认。所以,这是一条非法的边境线。&
二.西线争端及约翰逊线的由来&
西线边境争端主要是新疆阿克赛钦地区归属之争。阿克赛钦是一块被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及阿里高原环绕的盆地,自古以来就是从新疆到达西藏的重要通道,一直属于中国,直到五十年代印度人抗议中国通过阿克赛钦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国政府并不知道印度对这里有领土要求。&
印度的依据是所谓约翰逊线。19世纪60年代,英国测绘军官约翰逊曾到新疆作探险旅行,此人把阿克赛钦视为无主地,因此将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进英印的属地,将中印分界线画在了昆仑山一侧。对于这条约翰逊线,英国政府并未知会清朝政府,历代中国政府包括新中国并不知道此事,更谈不上承认了。&
印度政府在东西两线对中国领土的侵占&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英国殖民当局和独立后的印度政府开始蚕食中印边境东段藏南地区。英印统治期间,虽然公布了麦克马洪线为边界,但是英国人也仅仅在极个别地区,试探性地侵入门隅和察隅地区,不敢放胆占领。独立后的尼赫鲁政府全盘继承了英国殖民政权的遗产,包括大英帝国的殖民政策和扩张政策,在对中国领土的侵略扩张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1950年初,印度军队大胆越过西山口进军达旺,到1954年印军完全控制了&麦线&以南原西藏的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印度政府为此成立了东北边境特区进行管辖。&
1949年后,新中国继续不承认麦线。但是由于我国政府当时执行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外交,一切以反美为重,因此不得不慎重对待印度这样的国家,在领土问题上采取克制和忍耐的态度。具体说就是外交上保持沉默,军事上没采取任何措施。但这种忍耐进一步助长了印度政府的气焰,印度政府在中印边界西段也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
中印西段边界情况与东段不同。&麦线&尽管非法,但它毕竟是一条在地图上画出来的&边界线&;而在西段,就连这样一条&边界线&也没有,只有一条&习惯线&。习惯线以北历来由中国政府管辖,印度在1957年从一份中国画报上看到中国在该地区修筑了新藏公路,于1958年&9月向阿克赛钦地区派了一支侦察队,但随即便理所当然地被中国政府&递解&出境。&日,印度政府向我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声称新藏公路通过的土地(即阿克赛钦地区)&若干世纪以来就是印度拉达克地区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对此予以断然拒绝。&&
印度政府视中国政府的克制忍让为软弱可欺,更加肆无忌惮。在东线,印度政府以勘界为名,跨过&麦线&进一步蚕食我国领土。在西线,开始派军队进入我国领土。两国军队在日爆发了第一次边界冲突,即东线的朗久事件;同年10月下旬在西线又发生了空喀山口事件,揭开了双方军事对峙的序幕。&
1960年,印度政府开始推行&前进政策&,派巡逻队搜索中国&占领&地区,在不进攻中国阵地的情况下,插入中国据点之间的空白地带,堵住中国人向前推进的路线。在西段,向印度主张线尽可能地推进,在边境地区设立哨所,把阿克赛钦地区&实际上&变为印度领土;在东段,把哨所推进到&麦线&,对整个边境地区加以有效占领。&
中国政府为了全面解决边界问题,提出了一揽子外交解决的方案,在两国总理最后一次谈判中由周恩来向印度方面提出。&
这个中国方案的核心内容是,中国认为边界问题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虽然中国受到很大损害,但这并非是印度人民的错,不应该由独立后的印度负责。中国政府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但对于边界现状,中国政府准备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对待它。这个所谓的&现实主义态度&,是准备以承认麦克马洪线的实际效力(确认印度对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的占领)换取印度不再对阿克赛钦提出领土要求。另外,中国政府建议,作为一种临时性措施,双方应暂时维持边界现状。这是我国政府在那个年代典型的意识形态外交政策:中印两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印两国的边境问题是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中印两国人民不要上帝国主义的当,应当互谅互让解决边界争端。&
但习惯于按西方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思维的尼赫鲁拒绝了中国这一巨大让步性的方案,继续推行&前进政策&。忍无可忍的中国政府被迫进行自卫反击。&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62年10月,印军开始实施将中国军队清除出去的作战计划,即&里窝那计划&。其作战任务和要点是:在东部,占领塔格拉山脊,将中国军队赶出塔格拉山;在西部,拔掉中国军队的21个据点,占领全部有争议的阿克赛钦地区。&
面对印军得寸进尺的入侵、蚕食和挑衅,中国领导人终于下决心进行自卫反击。反击作战从日正式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历时一个月,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0月20日开始至28日结束。这一阶段的作战,主要在中印边境东段克节朗-达旺地区和西段的加勒万河谷、红山头地区进行。东段,我军全歼印军王牌第七旅及其它印军一部,俘虏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此仗共歼灭印军1900余人。西段,新疆边防部队从喀喇昆仑山到冈底斯山,转战千余里,拔除入侵印军据点37个,收复部分领土,歼敌一部。&
第一阶段作战胜利后,我国政府呼吁印度重开谈判解决边界问题,但遭到尼赫鲁拒绝。&
第二阶段从11月14日开始,至21日结束。这一阶段的反击,在东线主要分两个作战方向,即&麦线&东端的瓦弄方向和西端的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方向。&
11月14日,印军首先从东线瓦弄方向我军发起进攻。11月16日清晨,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攻,经一天激战,至傍晚时分,我军夺取了印军占据的瓦弄地区。这一战,共歼灭印军1200余人。&
&与此同时,在&麦线&西端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方向的反击战,也正式开始。这次战役,被称为&打头、切尾、斩腰、剖腹&之战。战斗中,中国军队通过穿插包围方式,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区,全歼印军3个旅,共毙俘印军准将旅长霍希尔&辛格以下官兵5200余人,成为这场战争了中最大的战役。&
在西线,我军在班公洛地区对敌展开反击。到11月20日,我军占领了印军在这里建立的全部6个据点,班公洛地区反击战胜利结束。至此,印度在中印边界西段的入侵据点全部清除。&
&在这次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我军所到之处,印军望风披靡,至11月20日,中国军队已完全占领了边界全线上的所有争议地区。在西段,我军清除了印军侵占的全部据点;在东段,我军前进到了非法的&麦线&以南、靠近传统习惯线附近地区。作战中,中国边防部队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击毙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1,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1,524名)。&
中国政府于11月21日宣布,从22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主动停火,主动后撤。从12月1日开始,我军在中印边境东段回撤至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我侧20公里以内。其后,又将缴获的印军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交还给印度,并释放了全部印军战俘。
对于我军取胜后又撤回,当时国际社会一片震惊和不解。近些年,国内对此也非议较多。有人甚至把此仗与晚清时的中法战争相提并论,说我国不败而败,印度不胜而胜。对我军后撤持支持态度的人说我军后撤是因为后勤保障跟不上,也有人说是怕与印度陷入长期边境战争。网上还有文章说我国撤军时占据了一些重要的高地,留给印度的都是不易防守的平原。那么,撤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军后撤时真的留了一手吗?我们还是看看周恩来总理关于中印边境战争的一次讲话吧:&
周恩来在人大常委会第70次会议上关于中印战争的报告(节选)&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一)&中国军队撤退的原因&
我们要撤退,并不是偶然的。美国就说,撤退大概是天气不好,下雪了。日本人说,没有这回事,朝鲜战争什么样的雪地里都打过仗,还怕这一点?又说,我们后方交通路线远。远了我们可以抢修公路嘛,我们已经把错那宗经过棒山口,一直通到达旺的公路抢修出来了,不然,我们的炮兵怎么去的?大炮、重炮怎么去的?哪有不能克服的困难。朝鲜战场上那样的困难都克服了,在这个战场上也要锻炼一下。大打我们也能够有节制。这一收使全世界都震动,大吃一惊,出乎意外,不能不说是慷慨。&
我们主动的停火,主动后撤,而又是在战胜的情况之下,是不是会说我们示弱,帝国主义反动派是不是会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能持久?这样的舆论是站不住脚的。实际上中国的军队在朝鲜战场上、在国内战场上,这回在西藏、新疆高原、高山上都站住了,哪能受这点影响呢?&
(二)&中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打仗的目的是要为正义而战&
我们打了不退行不行?就守在那些地方。当然,可以这样设想。但是,这样子主动性不够,你停在那个地方,你虽然也是主动停火,但是随时有引起冲突的可能,对这个政策的实现就不彻底,你只有后撤到实际控制线后二十公里,这表示我们政策实行得彻底,影响就大。如果只主动停火而不后撤,留在现在,还可得另外一个错觉,就以为我们打算用武力改变现状。我们是反对以武力改变现状来达到领土要求的。我们觉得对于我们周围的国家不应该采取这个态度。跟帝国主义是另外一个问题,它侵占我们的领土,我们总有一天要收回,如台湾。但是对于亚非的国家,我们只有从谈判桌上解决问题。&
改变现状是要谈判解决的,否则我们没有法子解释我们为什么,我们花那么大的血的代价,是为了支持正义战争,然后我们又撤回来。我们还用那么多的力量帮助越南人民战争。这说明我们为正义而战,看用在什么地方。只有这样,对那个地方的人民影响才会大。&
&&&&&看了周总理的讲话,对于我国战后撤军不会再有什么疑义了!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不是中国收复失地之战,只是教训印度之战!发起自卫反击战的目的是要消灭几股入侵印军,教训一下尼赫鲁,缓解边境紧张局势。中国领导人并没有收复失地的计划,即不打算&用武力改变现状&。至于我军在反击过程中占领达旺、瓦弄、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那是为了歼灭那里的印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教训印度,并没有打算收复这些地方。否则,别人&就以为我们打算用武力改变现状。我们是反对以武力改变现状来达到领土要求的。&那么,中国怎么解决领土争端呢?周总理说的很明确&改变现状是要谈判解决的&,于是,我军就先撤回来,再通过谈判与印度解决这些地方的归属问题。&我军后撤也不可能留什么后手,那太小儿科了!
1962年以后中印边境发生的几次冲突&
&&&&1962年底我军撤回麦线以北后,印军随后跟进,到1963年初,印军又全部占领麦线以南的全部藏南地区。随后,印军仍然不时在边界地区制造事端,对此,我方采取过几次外交、军事行动。&
1.1965年一触即发的中锡边界冲突&
&&&&1965&年印度、巴基斯坦爆发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巴基斯坦请求中国出兵协助。毛主席拟定出兵援巴,有关方面认为印度军队近两年内一直在西藏西部及中锡(金)边界生事。印军在中锡边界乃堆拉山口侵犯到中国一侧修筑了几十个侵略工事,考虑到中锡边界以南为中印及东巴最近交接处,于是决定准备在此地区给印度以打击以支持巴基斯坦。我国政府向印度发出了最后通谍式照会,同时做了军事上的安排,印度怕受两面夹攻,迅速按期拆除了它在中锡边界上的大部分工事,退还其掳劫的藏族同胞和牲畜等。这场一触即发的边界冲突因印度的妥协而没有爆发。&
2.1967年中印在乃堆拉山口和卓拉山口的冲突  &
1967&年印军在中锡边界乃堆拉山口不断强行越界挑衅。9月11日印军在乃堆拉山口向中国驻军发起了进攻。我军奋起还击,击毙侵入我国境内的印军官兵57人,用四0火箭筒将印军在中国境内设置的7处工事悉数摧毁。其后,我军又与印军进行了4天3夜的炮战,毙伤敌550余人。至9月14日,炮战结束。我员没有越境作战。此次作战,印军共伤亡607人,我军伤亡123人。印军被迫打着白旗,到中国境内接受中国移交的印军尸体和武器弹药。&
印军仍未死心,10月1日,印军廓尔喀联队一名排长率7名士兵侵入卓拉山口中国一侧寻衅,当场打死打伤中国官兵各一人。中国官兵立即还击,将入侵的8名廓尔喀印军全部击毙。中国炮兵用猛烈的炮火压制印军炮火,将挑衅的印军两个连的官兵毙伤大半(195名),摧毁工事29处。印军被迫停止军事挑衅。&
3.1987年中印边界东段反挤占行动&
&&&&印军总结了中印边境战争的教训,知道中国军队有&不打第一枪&的原则,认定只要不开枪,就不会遭到中国军队打击,所以,逐步突破&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接触&的限制(实际上只是中国单方面后撤),不断地越过实际控制线,在中国军队眼皮下设点。到80年代,个别地区,甚至深入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10公里。&1986年到1987年,中国边防守军根据军委指示,曾组织过多次反挤占行动,87年局势达到过一触即发的程度,相当紧张。印度&阿鲁纳恰尔邦&成立及目前印军在中印边界的军事部署&
&&&&日,印度公然宣布在有争议的藏南地区成立&阿鲁纳恰尔邦&。印度建立&阿鲁纳恰尔邦&不是一时冲动之举。1962年边界战争后,印度重新占领了藏南地区,几十年来印度不断加强中印边界地区的军事实力,并持续向藏南地区移民(据说有几百万),这些都为&阿鲁纳恰尔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目前,印军在中印边境东段(包括锡金段)地区部署的陆军有2个军8个师共21万多人,而且在纵深还部署了1个军作为预备队;空军有9个飞行联队、1个分队。与60年代初相比增加了4倍,已对我形成局部优势(7倍以上优势),远远超过了它的防御需要。而且印军在武器装备的质量上优势明显,尤其是空军力量和导弹力量较强。&
&为了适应与中国在山地作战的特点,印度专门组建了10个山地师,其中9个部署在中印边境。印度空军在中印边境对中国形成局部的绝对优势。自80年代起,印度不惜耗巨资在地理环境恶劣的中印西段边界的拉达克地区全面进行战场建设,印军在阿克赛钦的对面部署了辖有三个山地步兵师的第14军,在列城机场优先部署SU-30战斗轰炸机。&印军的战略简单说叫作&东顶西攻&,既在东段固守麦克马洪线,在西段谋求切断新藏公路夺取阿克赛钦。
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说及中印边界现状&
&&&&据说80年代末期,印度成立&阿鲁纳恰尔邦&后,我国军方强烈主张借此再打一场中印边境战争,收复失地,再不撤退,对此持反对态度的主要是军内后勤系统,因为他们难以为战争需要提供切实保证。后来,由于89年&6.4动乱&及其后苏联解体、东欧巨变,我国政府不得不暂时搁置这一计划。1998年印度核爆成功,我国政府只好彻底放弃实施此行动。&
&&&&目前,在中印边界东段,约9万平方公里的有争议地区全部被印度控制;在西段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其余都控制在我们手中;在中段,双方争议区分为4处,现控制在印度手中。&这三段边界中,中段的问题最少,中印双方几年前就交换了实控区地图,可以说,这段边境的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在西段边境,我方能否要回巴里加斯不好说。但其它部分印度也别想得到。最复杂的是东段,我国政府不可能全部放弃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但全部收回也不可能,只能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与印度协商。
中印边界争端我们输在国家战略&
&&中印边界西段争端,是印度政府无中生有自己制造出来的。对于我国来说,中印边界争端的重点是东段。藏南地区森林植被丰富、气候宜人,有丰富的水利资源,是整个西藏最有经济价值、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宜居地区。但是这一地区目前完全被印度占领。如果没有大的国际局势变化或印度国内巨变,我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完全收回藏南地区的可能性已完全丧失。从五十年代初期印军进入达旺、中国人民进军西藏算起,中印边界东段争端已超过半个世纪,面对现实,我们很无奈,印度赢了,中国输了!&
&&&&每一次重大的边境军事冲突,印度都打输了,但它最终赢得了藏南地区;中国打赢了每一次边境军事冲突,但却丢掉了藏南国土。印度赢在国家战略,中国输在国家战略!我们不应把目光仅仅局限在1962年那次边境战争,仅从那次战争论得失。&
印度独立后的既定国家战略是:在南亚与印度洋建立以印度为中心的势力圈;先在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地区建立以印度为中心的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都有共同目标的地区性集团,并实现其对领土的要求,成为地区超级大国,然后争当世界强国。尼赫鲁当年讲过:&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印度为了实现其国家利益最大化,在领土问题上从来就不轻易妥协,占领果阿、吞并锡金、肢解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与巴基斯坦几十年对峙,占领我国藏南地区,对我国新疆阿克赛钦提出领土要求。在其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印度不断调整其军事方针,坚持不懈地实现既定的国家战略目标。反观我国,在藏南国土问题上由于缺乏整体的国家战略,面对印度咄咄逼人的侵略攻势,完全是穷于应付、被动挨打。先是对印度的侵略行径保持沉默,后来虽然声明不承认麦克马洪线,但又表示可以本着现实主义态度解决问题。就连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1962年边境自卫反击战,实际上也是一个应景之作,战术上满分、战略上不及格。&
&&&&&在实施其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印度领导人也不是没犯过错误,1962年,尼赫鲁由于误判形式,错估中印两国的国力、军力,急于求成,在中国已作出重大让步的情况下,仍坚持&前进政策&,最终导致毛泽东忍无可忍,奋起反击,差一点完全毁灭了印度十几年苦心积累起来的所有成果。但由于中国在藏南领土问题上缺乏整体的国家战略,根本没有收复失地的计划,不了解国际法、国际惯例,不了解边界领土争夺战的特点,发动自卫反击不是为了收复领土,只是为了教训一下尼赫鲁,以保证所谓&边境和平&。中国没有利用好尼赫鲁送给我们的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战前制定作战目标时,最初只打算消灭第7旅的一个营,由于张国华认为消灭一个营不解决问题,才改为全歼第7旅。消灭第7旅之后,我国政府又开始呼吁尼赫鲁谈判,遭拒绝后才开始第二阶段作战。可见,后来收复瓦弄、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根本就不是计划中的事情,如果尼赫鲁识相点,中国军队根本就不会去打这些地方。1962年边境战争是尼赫鲁个人的失败,其政治威望一落千丈,不久就郁郁而终;这场战争是印度军队的失败,在具有光荣传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面前,他们不过是群乌合之众。但印度国家战略没有失败。几十年后我们回顾当年,可以说,从中国领导人战前制定作战目标时,印度就已经赢了。&
由此,我们想到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国国民党军队屡战屡败,失地千里,共产党军队只能打打游击,但由于中国坚持全民抗战、持久抗战、决不投降的国家战略,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完胜。而日本军队打赢了几乎每一场重要战役,但却由于国家战略的失误,最终打败了这场战争。&
我们还没有与印度签订边界协议,没有承认麦克马洪线,从法理上,我们仍然有权利收回藏南国土。但愿我国政府能以国家的长远利益为重,不要在此问题上再轻易让步。
中印两国经济实力对比:
中国和印度虽然采取不同的改革开放模式,但都抓住机遇,成功实现了经济起飞。从经济规模、水平和结构方面对中、印经济实力进行比较,可达到互相借鉴的目的。
  一、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的两个发展中大国
  首先,经济总量不断扩大:90年代以来,中、印经济分别增长9.5%和6%左右,2003年GDP分别达14123亿和5797亿美元,占全球的3.7%和1.5%。按购买力平价(PPP)估算,已分别占12.6%和5.7%。
  其次,就全球GDP排名而言:1990年,中、印GDP分居全球第10和11位,不仅落后于西方七国(G7),还落后于西班牙和巴西。中国从1995年起已领先于加拿大,2003年升至第7位,达加拿大的1.6倍,与意大利不相上下。印位置没有变化,但按PPP估算,2000年起已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
  其三,从出口看:2003年中、印出口额达4384亿和617亿美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6.1倍和 2.4倍。尤其是工业品占中、印商品出口比重已分别超过90%和75%,IMF在进行全球贸易统计时已将两国归入制造业产品出口国。
  最后,市场规模显著扩大:2003年中、印分别进口4128.4亿和754亿美元,是1990年的7.7和3.1倍。其中最近5年分别年均增长达24.7%和13.5%,远高于世界平均5%左右的增速。
  总之,中、印经济规模和地位都有明显提高,两国合计占全球GDP比重从%提高至%,在发展中国家中比重更从22%提高到 33.8%。但与西方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3年美国GDP是中国的7.8倍,日本也达中国的3倍多。印度还远远落后于G7各国。G7占全球GDP 的62%,是中、印合计的近12倍。在世界市场上,美国占全球出口的11%,远高于中国5.3%和印度0.9%的水平。[i]
  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两个发展中穷国
  从人均收入看:1982年中、印人均GDP分别为 275和274美元,居世界第137、138位。2003年提高到美元,上升至第111和133位。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比印高,同时中国人口增长率低于1%,印还高达1.9%。两国人均收入差距因此扩大。
  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看:2003年农业在中、印GDP中的比重分别为14%和22%,均比1990年下降13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中国产业重心向工业部门转移,印向服务业转移。中、印城市化却相对滞后,2002年城市人口仅分别达38%和28%。
  在经济现代化和人文发展方面两国有很大差别:在通常用来评估现代化水平的10项指标上,印度只有第三产业比重达到标准,中国则在人均收入、第三产业比重、高等教育水平、城市化水平4个方面尚远未达标。从人文发展指数(HDI)看,90年代中、印都进入了中等人文发展国家行列,2002年在177个国家中分居第94位和127位。值得一提的是,同年中国HDI位置比按PPP估算的人均GDP位置提前5名,印则相比落后10名,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其他方面也得到较好发展,印除人均收入外,其他人文发展方面相对滞后。[ii]
  中、印经济水平与西方大国相比还相当低。2003年美国人均GDP 达37819美元,分别为中、印的35倍和近70倍。世界银行将人均755和2995美元分别作为低收入国家和低中等收入国家的上限标准,中国刚刚跨入低水平的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印度仍属最贫穷国家之一。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以及教育、就业结构等人文指标方面,离发达国家也有很大差距。
  三、经济结构:各具特色的增长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印在经济结构上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以制造业为核心,印靠服务业带动,分别被冠以&世界工厂&和&世界办公室&。2003年工业占中国GDP的52%,服务业占印51%。
  从产业变化看,1990年以来中、印农业产值比重各下降13个百分点,同期中国工业、印度服务业比重各上升10个百分点。过去13年,工业占中国GDP累计增值的54%,服务业占印GDP累计增值的62%。[iii]中国走的是传统工业化道路,印则据称是唯一&绕过了工业化阶段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 [iv]
  中国制造业优势得益于较高的国内储蓄和投资、大量FDI、较强的购买力以及迅速增长的商品出口。在资本和市场两大生产因素上,印国内资本和外国资本、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均小于中国。
  印则在IT业方面独具有优势,通过相关服务业主导,回避了束缚工业化的储蓄、基础设施、FDI等不足。多年来印软件业平均增长50%,带动贸易、旅游、电信、金融等行业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服务业的领先地位。
  对各部门增长比较,中国制造业增长带动了农业和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印服务业对工业和农业的带动却有限,软件业&一枝独秀&。中国不仅工业增长远高于印,农业、整个服务业也高于印。结果,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从改革前25年的5.8%提高至改革后9.4%,印度1992年至2003年为5.8%,与80年代相当。印GDP要保持8%的持续增长,农业须从过去15年的年均2.5%提高到4%,工业须从6%提高到10%以上。
  从整体效益看,印资源配置效率比中国相对高些。印投资率约为中国的2/3,利用外资仅达中国的1/10,商品出口约为中国的1/6,但其GDP年均增长率接近中国的2/3。与制造业相比,IT主导的服务业投资成本低,而且通过技术标准化降低了学习和运营成本,加上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带来很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四、发展前景:面临相似的机遇和挑战
  在前工业化和前殖民时期,中、印在世界经济中曾占支配地位,两国总计占全球国民收入的近一半。印自18世纪初地位开始下降,中国在19世纪初鸦片战争后开始下降。[v]随着中、印经济起飞,最近20多年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开始有所恢复。因此,与其说中、印在崛起,毋宁说两个文明古国正得到复兴。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为此提供了机遇。首先,全球化带来世界贸易、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增长,为中、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其次,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两国工业化。中、印凭借劳动力优势,成为全球商品生产和服务外购的主要基地。最后,新的科技革命提供了广阔前景。印度总统Kalam甚至称:&如果我们选择一条先进技术驱动的道路,那么印度在2020年将可能成为一个发达国家。&[vi]
  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是一国崛起的必要条件。从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劳动、资本和生产率)看,中、印面临相似的优势和挑战:
  首先,劳动力是中、印最大的优势。未来几十年两国继续拥有全球最大的工作年龄人口,而大多数发达国家劳动力正在减少。但中、印也因此面临就业、教育和其他方面的巨大压力。据估计,未来10年印失业人口中一半以上将是受过教育的青年,中国则将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对此,印需加快制造业发展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中国需通过提升产业结构逐步改变增长方式,这些均需要加大教育等人力资本投入。
  其次,在资本方面,中、印拥有市场和劳动力优势,投资回报高,对国际资本有吸引力。但中国金融市场有待完善,印政府负债和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尽管表现不同,但都是影响投资环境、急需解决的结构性难题。印著名经济学家Swamy不久前甚至撰文称,中国金融体制和印度财政体制如不深化改革,很快都会面临金融危机的风险。[vii]
  第三,生产率的提高,除依靠技术进步,更需要基础设施、制度环境和管理技能等保障。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远远领先于印度,但在企业创新、法制、金融体系等&软的基础设施&方面印有长期积累。此外,还都面临国际竞争加强、资源供需矛盾、环境问题等诸多挑战。
  总之,中、印崛起的经济基础在不断增强。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不久在总量上将成为经济大国。但从人均水平看,在很长时期内仍是发展中的大国。
感受如何?
天下怪事,微信解密
信产部备案信息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经济实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