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强制戒毒过后是否可以去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

我的位置:
问题编号:4398457
签订社区戒毒后没去报到一定会被强制戒毒吗
我第二次吸食病毒被抓后被拘留十五天出来后到派出所领我被收的东西,又被签了什么叫社区戒毒,他叫我一周就到派出所去一趟,我也没听怎么明白,现在都一个月了我也没去,我朋友跟我说派出所现在在到处找我,说我社区戒毒没去报到要把我弄去强戒,我好怕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该怎么办?
提问者:四川-广安综合咨询浏览296次 22:56:07
无需注册、快速提问 全国专业在线律师快速为您解答!
共有 4 位律师回答该问题
满意答案咨询电话: (甘肃-酒泉)帮助网友:44406称赞:107强戒 06:41:54满意答案咨询电话: (四川-广安)帮助网友:288称赞:1你这种情况强制戒毒的可能性不大 09:51:33满意答案咨询电话: (四川-成都)帮助网友:11763称赞:38长时间不去造成的后果较严重,建议马上去报道 10:18:17满意答案咨询电话: (四川-成都)帮助网友:53884称赞:633建议马上去报道 19:11:05
已帮助10人&已帮助9人&已帮助10人&已帮助12人&已帮助13人&已帮助9人&已帮助14人&已帮助14人&
已帮助43人&已帮助53人&已帮助29人&已帮助63人&已帮助49人&已帮助46人&已帮助40人&已帮助67人&
还没有华律网账号?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华律网:
相同经历,我也要问
扫微信,与律师对话
华律网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健康和谐的网络交流平台
您投诉的是 的提问:
投诉类型:
无意义的回复
内容含广告
投诉说明:已经强制戒毒过。回来后又3年社区戒毒。回来后社区戒毒不去怎么处理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已经强制戒毒过。回来后又3年社区戒毒。回来后社区戒毒不去怎么处理
如果不按时去社区报到接受社区戒毒的话,属于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行为,可以直接再次被强戒2年处罚的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男子快递冰毒后去戒毒 在看守所内被警察带走
来源:新文化报
  新文化吉林讯(记者 李洋 通讯员 刘义平) 警察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慌了一下。得知是将他送到强制戒毒所,他松了一口气,不过,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陈某是吉林磐石市人,今年30岁。近年来,他在浙江省金华市打工。由于沾有吸毒恶习,他想尽办法获得毒品并进行贩卖。
  今年4月20日,他在深圳市找到一家快递公司,邮递了一个小箱子。里面是一个花布包裹,包裹中有他花费好长时间积攒的、从黑市及网上购得的500克冰毒。怕被检查出来,他用塑料薄膜层层包裹毒品放在纸盒内,还放了一些干果及花茶等物品遮挡。
  快递是陈某口述、让快递员填写的单子,收件地址是磐石市明城镇,收件人填写的是他一个熟人的名字。发件人他随口编造了一个名字“王军”,用以隐瞒自己的身份。
  他想,应该万无一失了。
  办理完快递后,陈某心情美美地返回了金华。他想,自己可以继续操作“生意”,等方便的时候回到磐石收集这些快件。
  没想到,刚回到金华市,警察就找上了门。这让他很是担心,是否是快递运毒品之事东窗事发?可是,提心吊胆不久,他就放下心来了。原来,因为他有过几次吸毒经历,被当地警方察觉,找到了他并将他送到戒毒所进行强制戒毒。
  身在戒毒所的陈某还在侥幸呢,“幸好是因为吸毒,自己的那点&货&应该不会出问题。”
  不过,暗呼侥幸的陈某很快就发现自己得意太早了。4月28日,还在金华戒毒所的陈某被磐石市公安局民警找到并控制起来。这下,他知道自己“麻烦大了”。
  陈某是怎么东窗事发的呢?原来,陈某以“王军”名义通过快递公司邮寄毒品,当天上午这些邮件就被送到了航空公司安检站。安检站在例行检查时,工作人员发现这个包裹内疑似藏有毒品,随即将这一情况通报给了深圳市公安局机场警察。
  机场警察将该包裹带回进一步检查并全程拍照记录,发现了包裹内的冰毒。为了引蛇出洞,民警将包裹按照原样进行封装,并将这一线索迅速通报给了吉林磐石警方。
  此后,这个包裹的去向一直在磐石市公安局民警的监控当中,并且,包裹到磐石后,就到了民警手中。通过多方查询,民警得知嫌疑人陈某在金华市看守所,随即派出警力前去,将陈某押解回磐石。
  目前,陈某因涉嫌运输毒品罪被刑拘,此案的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深挖和整理中。
(责任编辑:UN652)
原标题:快递冰毒 以为万无一失东窗事发 戒毒时被带走
真实的收费公路,究竟是怎样?[]
数字之道:
谣言终结者:
社区热帖推荐
号召母乳喂养……[]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快报记者 杨玉丽
  6月26日是第26个国际禁毒日,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虽然烟台没有所等强制戒毒机构,但在街道办设有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据了解,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除了定期对戒毒人员进行家访和尿检外,还会请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对吸毒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疏导 ,并在吸毒人员成功康复后给予就业指导。芝罘区某社区原吸毒人员林某,在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成功康复后 ,如今已成为某保险公司的一名业务员。
  成功案例
  在社区戒掉毒瘾成了公司业务员
  烟台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烟台市的吸毒人员中,80%以上均属无固定职业人员。家住芝罘区某社区的林某曾是一名无业吸毒人员。据了解,公安机关决定对其进行社区戒毒时,林某的妻子也失去了工作。他们所在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经过多方联系,为林某的妻子找到一份工作,并时常替林某和妻子接送孩子,辅导功课。林某对待社区戒毒康复的态度也从开始的有抵触情绪到后来渐渐认可、接受。如今,林某康复后成为了烟台某保险公司的一名业务员。
  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曾来过一名导游。据介绍,这名导游有一次带团到海南,在宾馆内正在和几个朋友一起“溜冰”(吸毒),或许是有人举报,被公安机关抓了个现形。这名导游后来跟相关工作人员交流的时候,曾经说到他最初沾染毒品时是出于好奇,总认为自己“不会上瘾”,所以看朋友“溜冰”的时候自己也跟着“一起玩儿”,感觉别人都“溜冰”自己却不敢,显得“没面子”。
  刚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时,他还一直觉得自己很“倒霉”,吸毒还没成瘾就被抓获。但经过在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一段时间的戒毒后,他从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吸食毒品一旦成瘾要花费巨额金钱,并且还会诱发其他犯罪,他才庆幸自己被及时规劝,没有酿成家毁人亡的惨剧。
  戒毒工作
  定期尿检,一对一帮教
  6月25日,快报记者来到芝罘区的一处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房间里摆着一张桌子,两张沙发,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与其他办公室不同的是,房间一角靠着一个冰箱,墙上贴着的蓝底白字的宣传材料上几乎每张都有“戒毒”的字眼。
  工作人员将冰箱打开,只见里面放着一些检测试纸。据工作人员介绍,2009年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开始试点时,社区吸毒人员需要定期到这里进行尿检,那时冰箱用来保存尿检呈阳性的尿液样本 。现在,随着被纳入监管的吸毒人员逐渐解除了监管,冰箱就只用来存放尿检器具了。
  据了解,在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进行戒毒康复的吸毒人员都要定期进行尿检,以查验是否有复吸现象 。社区会与戒毒者签订《 社区戒毒协议》,再以一对一的形式结成帮教小组 。社区和帮教人员会定期对戒毒人员的就业状态、心理状况做出评估,以便能随时掌握戒毒者的动态。
  对吸毒人员“跟踪”谈话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还负责给社区戒毒人员建立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制度,但由于吸毒人员情况不一,社区对吸毒人员的档案也相应地采取“红黄蓝绿”的分色管理办法。将吸毒人员按照危险等级划分为不同层次,分别对照红、黄、蓝、绿等颜色。其中,红色代表高危分子,需要进行重点管控;黄色代表有违法犯罪前科的人员,需要加强日常管理;蓝色代表有违法犯罪苗头倾向的人员,需要进行教育引导;绿色代表一般对象,需要进行登记管理。
  记者看到,档案中有对吸毒人员定期进行的“跟踪访谈”的记录。工作人员说,在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的工作模式中,除了吸毒人员要定期报到外,社区戒毒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要到吸毒人员家中进行家访,每次都要做详细的谈话记录。其中“你身体最近怎么样”,“是不是需要什么帮助”等是每次工作人员家访时必须要问的问题。
  请专家进行心理干预
  据工作人员介绍,吸毒人员一般心理比较敏感,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有吸毒经历,或者是对以后的生活没有信心,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会从烟台市区的医院或驻烟高校聘请专门的心理咨询专家,对吸毒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之后还要对他们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工作人员表示,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经常被市民误解为是一个像戒毒所一样的机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社区戒毒康复更加人性化的地方在于,吸毒人员只要进行定期报到和定期尿检,其他时间的正常生活并不受到打扰和干涉。
  社区戒毒康复也有其严格的地方,比如正在进行社区戒毒康复的吸毒人员想离开居住地,会有严格的请销假制度。若吸毒人员要离开戒毒地点三天以上,须提前一天向帮教小组报告,并按时返回接受尿检;外出时间超过一个月的,期间要到当地公安机关禁毒部门接受尿检并寄回尿检证明。
  未按时报到会被举报
  据工作人员介绍,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在工作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有的吸毒人员,虽然公安机关责令其进行社区戒毒康复,但也会遇到有不来报到或者不定期进行尿检的情况。这个时候,工作人员只能登门拜访,看吸毒人员是否已经离开了居住地。
  芝罘区某吸毒人员刘某曾因吸毒成瘾被警方责令社区戒毒三年,但其所在的街道办事处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个多月内数次登门拜访,都没有见到刘某。工作人员表示,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只能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民警提醒
  复吸可能性大戒毒难戒“心瘾”
  一名缉毒民警告诉记者,所谓的“一次吸毒终身戒毒”,是指毒品对于吸毒人员的诱惑会一直存在,对一般的吸毒人员,一时戒除毒瘾容易 ,但是要戒掉心理上的“心瘾”就难了。所以不少吸毒人员几进戒毒所,往往回到原来的环境就会复吸。
  谈起戒毒,民警表示,吸毒人员的心理比较脆弱,比常人更需要关爱。但也并非每个吸毒者都无可救药。
  除了戒毒人员能够用自身坚强的毅力克制自己,更重要的,就是来自周围的支持和宽容。所以,在吸毒人员戒毒过程中,家人要多给予其精神和心理方面的支持,让吸毒人员看到成功戒除毒瘾恢复正常生活的希望。
   [编辑: 张珍珍]
热门推荐 |被处社区戒毒未去社区报到 他被警察带走强制隔离戒毒
08:32:51&&&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衢州新闻网12月4日讯(记者郑菁菁 通讯员王慧芬 郑水菊) 11月29日上午十点多,正在江山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祝某,被江山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的民警带走。被带走时,他才知道因为自己两年前未到社区报到的行为,将导致这次被处以强制隔离戒毒。
  祝某是江山本地人。2010年4月,他因吸食毒品被丽水云和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查获并处以行政拘留。一年后,他又因吸食毒品被金华永康市公安局东城派出所查获,被处以行政拘留并作出社区戒毒三年的决定。
  “社区戒毒人员应当自收到社区戒毒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执行地街道办报到,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的,视为拒绝接受社区戒毒。”江山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告诉记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
  截至目前,江山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有392人,其中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及社区康复的有45人。“处于社区戒毒及社区康复的人员,要定期到社区接受检测,离开执行地所在县(市、区)3日以上要书面报告,并自觉履行社区戒毒协议,否则一经抓获将被处以强制隔离戒毒2年的决定。”禁毒大队民警说。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频道点击排行
24小时新闻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区戒毒的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