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瘦肉精论文的论证。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多管齐下从根本上解决“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提高服务认识加强政府监管强化企业自律 中国论文网 /6/view-2875951.htm     特约嘉宾:      蒋士强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仪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农科院研究员。   1958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原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专业。年从事物探仪器与方法研究。1977年以来,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科学仪器与测试技术在农业、生命科学、环境、食品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发表论文五十多篇。现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仪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科技部、教育部、质检总局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咨询专家;中国检科院客座研究员;《现代科学仪器》副主编等。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吴国华 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   1984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此后―直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测工作,曾多次获得北京市科技成果奖,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与编写相关专著3部。同时还担任国家食品安全审评委员会委员、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专家组成员、卫生部新资源食品评审专家等职,曾主持和参加过20余项国家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      丁涛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高级工程师   1975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2D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分析化学硕士学位,现任江苏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高级工程师,拥有10年以上食品检验经验。   2011年3月初,央视对“瘦肉精”事件进行了曝光。报道一出,在食品安全领域又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媒体又相继曝光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起全民对食品安全的空前关注。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讲到,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为了进一步对“瘦肉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刊记者特就瘦肉精的正确定义、检测方法,以及目前我国食品监管建议等方面内容,与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展开对话。在此过程中,吴国华和丁涛老师就瘦肉精概念、检测方法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蒋士强老师则针对近期食品安全事件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就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   记者:瘦肉精曾一度被误认为是盐酸克伦特罗,此次事件之后人们对瘦肉精有了不一样的认识,那么瘦肉精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丁涛:β一受体激动剂,又称为β-兴奋剂(β-agonists)是一类人工合成药物,主要用于防治人、兽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痉挛,在药学上称为β-肾上腺素兴奋剂。β-受体激动剂根据苯环取代基结构分为苯胺型(如克伦特罗)、苯酚型(如沙丁胺醇),间苯二酚型(如特布他林)。β-受体激动剂在体育比赛中主要用于促进运动员、动物(赛马等)的肌肉生长,提高运动成绩,国际奥委会已经将β-受体激动剂列为禁用药物。   上世纪80年代,国内外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β-受体激动剂具有营养再分配的作用,可以明显地提高瘦肉率。1992年,西班牙首次发生多人因食用含β-受体激动剂的畜产品而中毒的事件;1997年,香港发生进食大陆供港猪的内脏引起人中毒等事件。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对于中国出口的食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普通大众也需要无公害食品。因此,对β-受体激动剂的分析研究不仅在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上、体育运动中,而且在食品安全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记者:“瘦肉精”早已不是新鲜事,检测技术也已趋于成熟,请总结一下目前瘦肉精检测方法有哪些?存在哪些难点?   吴国华:国内外主要采用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法(LC/MS)、气相色谱一质谱法(GC/MS)、酶联免疫法(ELISA)等。其中ELSA筛选法操作简单、快速,需要的仪器设备相对简单,检测成本小,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假阳性,适合于定性分析。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液相色谱一质谱法对样品检测,需要相对较高的技术水平,检测周期相对较长,检测成本较高,但却能够准确定量,一般不会出现假阳性。   丁涛:我们常用检测方法包括免疫法、气质联用检测法和液质联用检测法。而样品前处理条件,分析色谱柱选择、质谱测定条件的选择,都会影响到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这些方面一些被列为检测的难点。   记者:那么是否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应用快速筛查的方法检测瘦肉精容易导致漏检,而采用仪器检测则又费时费力?   丁涛:快速检测方法主要是免疫法,其优势是成本低、速度快,可以进行现场检测。缺点是检测低限不如大型仪器(如气质方法和液质方法),对某些复杂基质抗干扰能力不如大型仪器法j无法进行准确定量。但我认为两类方法互相补充,不存在快速方法准确性存在很大问题这一说法。   与此同时,目前气质和液质均可以做到同时检测多种β-受体激动剂,能够达到快速筛查的目的。   吴国华:首先我想强调一点:保证食品安全绝不是靠检测而已,我们需要靠有力的政府监管、企业诚信以及全体国民的共同监督来达到这一目的。不管检测技术多么先进,检测能力多么强,都不能完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尽管快速筛查的方法可能存在漏检,存在假阳性等问题,但对于现场监管,对于一般非专业检测机构,依然是很有效的检测手段。   记者:透过近期发生的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各位认为折射出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吴国华: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监管体制的问题,分段监管有空白的地段,同时又有各个监管部分相互推诿,没有一杠子插到底的义务和权力: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食品工业处于相对比较低的发展阶段,小作坊式生产严重阻碍食品生产标准化。同时,企业的诚信缺失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就养殖业而言,我国还处于分散养殖的阶段,技术水平相对比较低,分散养殖不利于管理,饲料使用,养殖方式各不相同,因此肉类质量也难于控制,出了问题也无法追溯。如果企业无法自律,很难保证食品的安全。   蒋士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简称《食品安全法》)已于日正式施行。虽然比发达国家晚了一百多年(如英国于1860年颁布《食品法》,美国1906年通过《食品与药品法》),但是,我国制定的《食品安全法》更具时代特征,因为它是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为基础,以食品安全标准为核心,进而以法律条文规范食品安全生产、经营、检验、食品进出口。事故处置,监督管理、直至法律责任,其与2006年颁布实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现了无缝衔接。同时,由国务院三位副总理牵头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已正式成立,并且有国务院23号文件(明确采取分段监管为主,
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方式)为依托,此外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还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总计约200多亿元以上)……然而,虽然多项措施的出台使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大有改善,但是近几年除了老百姓日常关心的,因农、兽药违规使用和监管不当及环境污染导致的局部地区农,兽药残和有害重金属超标等事件外,最使人震惊和不解的是为什么不断,甚至反复地出现食品中违法添加有害物的重大事件,从较早的红心鸭蛋事件,到后来的三聚氰胺事件,再到最近的瘦肉精事件,令人十分费解。   这些以瘦肉精为代表的事件均有其共性的特点:都是明知的有害添加物,其源头都在分段监管不够明的节点上,从技术层面上讲、检测的难度并不太大;都涉及大型食品企业和多个利益链。   对此,我想我们应该对如下问题进行反思分段监管中有哪些缺位和缺失?各级政府是否需设专人来全权统管?与食品安全法相配套,应否有更严厉的治罪、惩罚及问责的法规?应否提高全民道德意识?应否在检测和监管体系的建设中更加注重人才素质和技能的提高,不使当今部分仪器设备和机构成为摆设,并加强快速筛查技术和仪器的研发?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链的建设等等。   记者:《食品安全法》已经实施近两年,在此期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其也为国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然而,近期事件同样也暴露出其在相关标准、监管等方面仍存在些问题,对此,各位有哪些建议?   丁涛:8个字“企业自律,监管到位”。即: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质量控制,不添加任何非法药物,控制好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同时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应该全民动员起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政府制定标准法规更为合理科学,正确的引导消费者和企业,民众则应该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看懂各类安全商标,加强安全意识,加强对企业的监督。   吴国华:首先应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和责任,尽快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同时也需要提高各个环节从业人员的诚信,注重正确引导。   蒋士强:我想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食品标准体系谈下我的观点。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是一个庞大,复杂,众多层面的系统工程。我国当今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虽多但颇乱,有些还很旧,而且有关文件中没有明确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各种标准之间是何种派生,外延和关联性等问题。完善的食品标准体系应该以食品毒理学,生物学(风险评估的基础和核心)及营养学为依据,制定出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有害物的限量标准和营养品质标准),由安全质量标准派生、外延制订出《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所列的其它七大项标准,其中包括检验检测方法标准。对农产品而言,还应外延制出农、牧、渔业生产中投入品和环境标准。即为了使农产品达到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不仅要从药效,更应从农,兽渔药的降解、代谢以及生物富集等高度来确定农,兽,渔药安全使用标准,而且为了确保动物源性食品达到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应从动物对饲料及添加剂的吸收、代谢和残留等高度制定饲料及添加剂的标准,为确保植物源性食品达到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应从作物对肥料、养分和农药等有害物质的吸收、代谢、降解、转移、富集等高度来制定肥料、农药、和生态环境标准;而为了实现以上要求,也必须制定出一系列逐一对应的检测分析方法的标准。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食品安全案例分析论文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食品安全案例分析论文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1|
上传日期: 11:52:5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食品安全案例分析论文
官方公共微信(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工作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工作原则。(3分)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具有政治、经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3分)(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要依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2分),在行使权利的同时,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上述部分群众借机对销售“染色馒头”的超市实施打砸是违法行为。(3分)公民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上述部分群众的行为损害了国家、他人的合法权益。(3分 )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某校开展了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主题论文大赛,有三个的学生分别关注了三公消费、载人航天工程和食品安全问题,针对三位同学搜集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甲同学:“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政府“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公开制度,定期公布“三公”经费,禁止挪用其他预算资金用于“三公”支出。(1)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国务院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公开“三公”经费。(8分)乙同学: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2)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中,我国的航天工作者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8分)丙同学: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信心的头等大事。“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毒豆芽”、“地沟油”……一次次冲击着公众神经。针对食品安全问题,2011年11月,卫生部组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的制定工作。(3)请你结合上图,说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综合的思维方法的。(8分)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13届北京市门头沟育园中学高三阶段考试(二)政治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信心的头等大事。“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毒豆芽”、“地沟油”……一次次冲击着公众神经。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国家、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媒体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回答:根据材料,请你在表格中填写国家可能采取的调控手段和具体措施。(9分)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14届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校开展了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主题论文大赛,有三个的学生分别关注了三公消费、载人航天工程和食品安全问题,针对三位同学搜集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政府“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公开制度,定期公布“三公”经费,禁止挪用其他预算资金用于“三公”支出。
(1)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国务院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公开“三公”经费。(8分)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
(2)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中,我国的航天工作者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8分)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信心的头等大事。“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毒豆芽”、“地沟油”……一次次冲击着公众神经。针对食品安全问题,2011年11月,卫生部组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的制定工作。
(3)请你结合上图,说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综合的思维方法的。(8分)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14届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信心的头等大事。“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毒豆芽”、“地沟油”……一次次冲击着公众神经。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国家、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媒体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各负其责。
&&&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针对食品安全问题,2011年11月,卫生部组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的制定工作。
(1)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关注食品安全的依据。(8分)
材料二:某地部分群众买了“染色馒头”后极其不满,借机对销售“染色馒头”的超市实施打砸行为,给超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很不好的社会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对某地部分群众的行为进行评价。(8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论文
&&&每晚,我都会看新闻,当我看到新闻上一次又一次地报道令人触目惊心的食物中毒等食物安全问题,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并且深有感触。
中国有句话: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中国还有句话:病从口入。食品的质量不安全,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食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活、生存、延续,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长久以来,关于种种劣质食品的报道几乎成了我们隔三差五就你能在媒体上看到的一个主要话题。比如说关于劣质奶粉、劣质面粉、劣质大米、劣质豆制品、染白粉丝、注水肉、苏丹红还有现在正搞得沸沸扬扬的三聚氰胺事件等等。我们可以列出长长的一列名单。
在我国曾发生两起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至今还让人心有余悸。一起是1988年初在上海发生的因市民食用受到污染的毛蚶而爆发的甲肝大流行事件,当时患者达31万例,造成不少人员死亡。
另一起是1997年12月发生在香港的禽流感,该事件对我国禽肉的事件影响很大。
近年来,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重大事件频频发生,其数量和危害程度呈日益上升的趋势。如2001年发生在浙江省的白砂糖中添加“吊白块”案件;重庆市“毛发水”酱油事件;广东省劣质大米案件;江西省河豚鱼中毒案件;内蒙古死因不明羊肉案件;天津市输液瓶灌装酱油案件;江西省病死猪肉加工食品案件;重庆市非法加工伪劣食品案件;因使用“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致使杭州市60多人食物中毒和广东省信宜县百余人中毒案件;再到今天的孔雀石绿、苏丹红、大头婴儿、三氯氰胺案件等等。此外,涉及到因假酒、农药残留、食品或饲料中添加违禁物质造成的食物中毒,导致人员死亡和大批人员集体住院的事件时有发生。据专家估计,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涉及的总人数为2~4万人,但这一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食物中毒人数大约为20~40万人。
二、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因素
仔细回想这一连串的食品问题,发现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多方面社会道德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食品加工不当所造成的,滥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用品。二是人们的错误观念导致了食品安全的危险程度。此外,当前社会“金钱至上”“利润第一”的观念更是加深了造假者的危害性。
从中毒方面分析中国食品的安全问题
1、有害物质残留在农产品中
由于农民想让农产品的样子长的更大、更漂亮,所以他们不按规定,滥用农药。因此,才引起食物中毒事件时时,一次又一次的发生。特别是蔬菜中残留的毒素,毒素通过血液流到身体的每个部位,导致中毒。
2、超剂量使用添加剂
厂家超量使用添加剂会对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毒素污染
&&&&毒素污染是目前极为严重的安全问题,主要来源于自然界,近年来我国经常出现“毒大米”事件,对我们造成了隐患
4、假冒伪劣食品
近年来假冒伪劣食品非常的多,生产者就是要钱,他们要利润低,市场价格高。所以他们就制造了假冒伪劣食品。
……许多主要因素
三、我的感想
现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之一,食品的生产厂家应该遵守规定,不使用毒品。农民要实事求是的种地不要想快丰收,产量多,就滥用农药和化肥。如果人人都能遵守规定,那么中国就是一个和平的国家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品安全论文30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