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虎览胜运动为上品牌型号上是辽宁北方戴纳索肯 览胜后面几个英文字母?��

中华名冢揽胜
&&&&&&&&&&&&&&&&
/ 中华名冢揽胜 
赤湾滩头有帝陵——宋少帝陵  深圳,是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最新崛起的一座新型城市。伴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一批长年埋藏在地下、沦落于荒草野洼的文物、古迹 相继被发现。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少帝赵昺陵墓,便是其中之一。  宋少帝赵昺是宋度宗赵禥的儿子,母为修容俞氏。生于咸淳七年(1271)。 德祐二年(1276)初,元军在伯颜统率下进抵临安城郊。南宋一面以同元军 谈判为名,派文天祥至元营;一面却奉表清降,元军不战进入临安。全太后(度宗后)、恭帝被俘北京。宋臣张世杰、张秀夫等护益王赵昰、广王赵昺 沿海岸线向南奔逃。同年抵达福州,在陆秀夫、陈宜中拥戴下,赵昰为宋主, 称端宗,改元景炎。进封他的弟弟赵昺为卫王。景炎三年(1278),南宋抗 元部队节节败退,宗室由香山(今广东中山)经广州逃至■州(今广东吴川 南海中■州岛),年仅 11 岁的端宗帝赵昰于四月病死。卫王赵昺又被陆秀夫、 张世杰等文武官员拥立为宋主,时年 8 岁,改元祥兴。杨太妃仍一同听政, 升■州为翔龙县。不久,移驻新会海中崖山,在崖山造行宫 30 间,军营 3000 间,拥有兵民约 20 万。同年底,文天祥在五坡岭抗击以张弘范为都元帅的元 军时,不幸战败被俘。祥兴二年(1279)正月,张弘范挟势进攻崖山,宋元 二军在广东新会的崖山海面决战,战至二月初,张世杰所率宋军寡不敌众, 大败海上。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于初六对赵昺说:“国事至此,陛下应当殉 国,德祐皇帝被俘,受辱倍至,陛下怎能重蹈旧辙呢?!”随后全身披甲, 背负赵昺投海而死。赵昺死时,年仅 9 岁。宋少帝陵位于深圳南头赤湾西部南山脚下。据赵氏族谱《帝昺玉牒》载:“后遗骸漂至赤湾,有群鸟飞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偶往海边巡视,忽见海 中有遗骸漂荡,上有群鸟遮居,心窃异之,设法拯上,面色如生,服式不拟 常人,知是帝骸,乃礼葬于本山麓之阳。”另据当地人传说:宋少帝崖山殉 国,几天后,有一元兵驾舟出海捞取漂荡在海面财物时,见一黄衣童尸身佩 玉玺,便将玉玺取下送交元将张弘范,张断定童尸即赵昺遗体,立即下令兵 卒出海捞取,零丁洋面再也不见童尸去向。后来童尸漂至赤湾,伏于沙滩, 群鸟遮其上不散。当地父老惊谔之余,只见赤湾滩上天后庙冒起一团黑气, 随至栋梁轰然堕地,父老乡亲方知童尸乃是宋少帝遗骸,于是取天后庙栋梁 作棺木,收少帝遣骸葬于南山脚下。赤湾宋少帝陵的始建年代,凭传说当在元初,史料典籍均无从查考。如今的陵址,是 1911 年由旅港赵氏三支裔孙重修。初为灰沙砌筑,平面呈“凸” 字形,长 10 米,宽 6 米,面向零丁洋,墓碑上刻有“宋祥兴少帝之陵”七个 字。墓墙两旁刻有一副楹联:“黄裔于今延宗祀,赤湾长此执皇陵。”墓前 有两只灰沙堆塑的镇墓兽。该墓初时赵氏后人历年皆来吊祭,后来便沉寂埋 没于草丛林木之中了。  1982 年,赤湾深水港破土动工,在修建与之配套工程赤湾公路时,被人 发现此陵。后来,为了保存这一古迹,蛇口旅游公司在深圳博物馆、香港赵 氏宗亲会的协助下,对陵址进行了修葺、扩建,全陵由 50 余平方米扩大至4400 多平方米,使之成为独立的一座陵园。墓的东侧新立一块 1 米宽、2 米 多高的泉州白石墓碑,碑文为篆体阴文,风格古拙,为著名书法家商承祚所 写。碑背面刻有“崖海潜龙,赤湾延帝”八个大字,字体苍劲,为著名书法家秦萼生手笔。墓前祭坛、祭台系花岗条石铺砌,造型优美,刻工精细。两 侧各立石望柱一对,上置石狮。墓的后半部有黄色琉璃墙环绕,墙内有 12 个花岗石墩柱,颇为壮观。西侧建有圆形花坛、陆秀夫背负宋少帝塑像等建 筑。  如今的赤湾宋少帝陵,头枕南山,面临深港,整齐的石阶墓道缘山而上, 陵内青草翠柏,佳木葱茏,环境幽静。游览蛇口现代深水港后,乘兴沿公路 直抵少帝陵,追忆宋王朝的兴亡盛衰,凭吊南宋爱国将士的英烈忠魂,抚古 思今之际,更能激发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愫。  道婆有志覆赤子——黄道婆墓  黄道婆,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棉纺织品改革家。这位元初普通劳动妇女, 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能在极端歧视劳动妇女的封建社会传 名,死后又被建祠立墓留存至今,被后世的人们所尊敬、崇仰、歌颂,在中 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是极罕见的一例。  黄道婆的身世,正统史籍上记载寥寥。后人只能根据元末明初文学家陶 宗仪的《南村辍耕录》、诗人王逢的《梧溪集》中《黄道婆》诗及序,以及 民间传说得以了解。王逢在《黄道婆》一诗的序中写道:“黄道婆,松之乌 泾人,少沦落崖州。元贞间,始遇海船以归。躬纺木棉花,织崖叫被自给, 教他姓妇,不少倦。未几,被更名乌泥泾,天下仰食千余家。”民间流传黄 道婆家贫穷,11 岁便给人家作童养媳,因不堪公婆、丈夫的虐待,独自一人 搭海轮逃到海南岛南端的崖州。在那里黄道婆虚心向当地黎族妇女学习纺 纱、织布技术,历时 30 多年。于元朝元贞年间(),取海道回到 乌泥泾的家乡。回乡后,便改革纺织生产工具,传授有关轧花车、弹棉椎弓、 纺车和织机等技术,还无私地将错纱、综线、配色、挈花等纺织技术教给乡 亲们,所织成的被、褥、带、手巾等,上面都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 花饰,十分精致美观。一时“乌泥泾被”誉满江南,使松江府一带的棉纺织 业历经明、清几百年兴盛不衰。黄道婆去逝后,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乡人万分悲恸,纷纷集资捐款为她收殓安葬,修祠建墓、塑像立碑。相传每逢农历四月初六黄道婆生 日这天,乌泥泾镇方圆几十里的村妇们都要到黄母祠烧香、祈祷,随后给其 墓冢培上一抔新土,祈求黄道婆保佑她们多织布、织好布。当地长期流传着 一首民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 两只筒子两匹布。后人对黄道婆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正如元末诗人王逢在《黄道婆》一诗中所写的那样:“道婆遗爱在桑梓,道婆有志覆赤子。”后人又怎能忘 记黄道婆的功绩!黄道婆的墓,位于今上海县龙华乡东湾村。始建于元代,落成不久,乌泥泾镇上的士绅赵如珪在镇上为她修建祠堂,内设黄道婆塑像。当地人逢年 过节都要到这里举行公祭。一些路途较远的先后在当地也兴建了这类祠堂, 以祭祀黄道婆。而乌泥泾镇的祠堂与墓最具文化特色,几经兴废,甚至在明 嘉靖年间,被倭寇摧毁,不久还是被后人重新建立起来。明万历年间,张之 象便称:“吾松之民,仰机利以食,实此道婆发之,苟被甚泽者,无忘追本 之恩,则祠不可废也。”到了明天启时,曾任山东右市政使的张所望在捐款 修复宁国寺时,特将西偏殿改建为黄道婆祠。他在《移建黄道婆祠记》中写 道:“衣食源,妪实开之,等于育我,以母道事之,谁曰不然。”要后人像 对待自己母亲一样来祭祀黄道婆。这座祠一直保存到清朝末年。这种将祠堂 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是自汉惠帝改制以来,形成的一种全民的习俗,认为 死者的灵魂还是在墓中,“祠以祭神”,死者的灵魂还是知道的。当然,这 一封建社会的产物,如今早已被淡化了,形成一种追思先贤,激励后人的场所。如在上海中学的“先棉堂”,已是一座大楼的名字了。 黄道婆墓也同那些祠堂一样,在漫长的历史沉浮中,几经兴衰,屡有修缮。1957 年,当地政府拨专款修葺黄道婆墓,将原有墓台加高,墓前设立石 凳供桌,并立“元代纺织家黄道婆墓”石碑一通,碑阴刻以墓志。1962 年, 有关部门修葺墓地时,增置汉白玉石碑一座,碑上镌刻魏文伯所题“元黄道 婆墓”。1984 年,上海市文管会拨款扩建黄道婆墓地,使之成为相对独立的 一处墓园。  新扩建的墓园占地 600 平方米,坐北朝南。墓园由滴瓦围墙环绕,园内 遍植松柏黄杨,一年四季扬青吐翠,环境怡人。青砖砌筑的墓台呈阶梯式逐 级而上,墓台正中的墓茔围砌以青石,墓冢之后筑有长 17 米、高 3.66 米的 照壁。整座墓园简洁、朴素、庄重。  数百年来,黄道婆的高超纺织技术为人们所称颂。如果前往东湾村黄道 婆墓祭扫瞻仰时,遇到上了岁数的松江地区妇女,说不定她还能唱出那首流 传很久的民谣:“黄婆婆,吃是吃,做是做,一天能织三个(匹)布。”听 了以后,会对封建社会像黄道婆这样劳动妇女的墓、祠,能留存至今,增加 一份理解的,会对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出这样一位杰出的劳动妇女,而深感 自豪。  玩珠峰下吊孝陵——朱元璋陵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元末 1356 年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之后,又采纳池州学正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 议,经过十年的磨砺,于 1368 年称帝,年号洪武,国号明。朱元璋同历代帝 王一样,当政权初步得到巩固后,便开始营建自己的陵墓。  洪武七年(1374),朱元璋颁布了《大明律》之后,亲往都城(今南京) 城东钟山巡视,在钟山脚下独龙阜玩珠峰开善寺,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这 里背靠钟山,四周松木如林,登开善寺内高五级的志公塔远眺,山前平川如 砥,城内宫墙飞檐可揽。他的随从经过试探,得知朱元璋欲在这里为自己营 建百年之后墓圹。不久,开善寺住持仲羲遂以“为见寺居高峻,下临宫阙” 为由,请迁新址。朱元璋龙颜大开准奏,遂将开善寺及志公(梁武帝时高僧) 墓迁至钟山东南麓(现名灵谷寺)。  明孝陵始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第二年马皇后死后葬入。马皇后谥 “孝慈”,故名“孝陵”。1383 年建成孝陵殿,1398 年朱元璋驾崩后与马皇 后合葬孝陵。当时殉葬宫人十余名,从葬嫔妃四十六人。直到永乐十一年(1413),明成祖朱棣为其父在孝陵神道前,竖立“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明孝陵的修建方告竣工,前后达 32 年。 明孝陵建筑大致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主体建筑的陵寝。 神道从下马坊起,横跨宁杭公路。石坊“诸司官员下马”于本世纪 50年代前已毁。从下马坊向东北约一华里,是明孝陵的第一道门“大金门”,原是单檐歇山,上覆黄色琉璃瓦,下为绿色琉璃椽子,石制挑檐,朱红大门, 庄严华丽。现仅存四壁及三个拱门。原红门、西江门均已无存。过大金门是 朱棣所立“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序,顶部已毁,围绕石碑仅存方形的四壁, 犹如一座古城堡,俗称“四方城。”据胡广《游阳山记》载:“永乐三年(1405) 秋,因建碑孝陵,断石于都城东北之阳山,得良材焉。其长十四丈有奇,阔 不及长者三之一,厚丈二,色黝泽如漆,无疵莹。”这块巨大的碑材,底部 已凿空仅留 2 处支点与山体相连,据估计仅碑身 1 块约重 5500 吨,为历代仅 见之巨碑碑材。后因故朱棣下令另凿碑材。碑文长达 2746 字,记叙明太祖朱 元璋举义讨元、平定天下、创建明朝的一生,还提及到朱元璋所生的 24 男、14 女的名字。  过碑亭向西北行约百米,经御河至神道。神道前半部两旁是 12 对石兽, 其后向东折是一对石望柱、四对石人和一座棂星门组成。据说明初建孝陵时, 当年负责建造工程的李新曾提议迁走孙权陵,夷平孙陵冈,敞开孝陵出口, 拉直神道。朱元璋不愧为一代明主,他很有气魄地说:孙权是条好汉,留下 他为我看门!神道就此拐了个弯,绕过孙陵冈(今梅花山),这在中国帝王 陵墓制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条拐了弯的神道全长 800 米,两旁石刻随起伏 的山麓排列,颇为壮观。关于这里的石刻,流传着许多民间神话故事,“石 将军做驸马”就是其中一个。当年石像刻好立于神道后,朱元璋的小公主来 此踏青,随手将一花环抛到石将军头上,惊喜若狂的石将军以为小公主看上 了他,便乘黑夜溜进后宫要与小公主成亲。能说会道的值班太监见状,忙上 前诓骗他,说应等天亮让当朝皇帝朱批后,方可行成亲之礼。石将军只好回 到神道上等侯。朱元璋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赶到神道上,乘天未亮一刀砍  下石将军的头。这个无头石将军直到朱元璋死后,朱棣才给安上。有趣的是1995 年 5 月,在南京发掘了一座明代砖室古墓,从出土的 1300 余字的墓志 看,朱元璋小女儿宝庆公主的丈夫、朱元璋的驸马赵辉便是墓主。据报载: 该墓的发掘为研究明代的丧葬制度及纠补《明史》之疏漏提供了重要实物资 料。  明孝陵的主体建筑,由陵前的石桥、正门、碑亭、享殿、大石桥、方城、 宝城组成。原中门和门内左右有廊庑 30 间,门外有御厨,左有宰牲亭,右有 具服殿,均已毁圮。享殿仅存须弥座台基和清同治时建的一座殿堂。方城是 宝城前面的一座建筑,城上明楼顶已毁,现存城体一座。宝城(亦叫宝顶), 为一直径约 400 米的圆形土丘,封土上植松柏,下为朱元璋和马皇后墓穴。 昔日有传说朱元璋死后,为了防止那些盗墓者知道真实墓地,遂制了 13 口样 式统一的棺椁,由 13 支宠大的送殡队伍,分由都城(南京)的 13 个城门出 去。孝陵所葬不一定是朱元璋的真墓。后来经过科学勘探及参考各类文献, 又大致认定朱元璋葬于孝陵无诈。  在明朝,自朱棣发动“靖难之变”迁都北京后,为了表示不忘明太祖朱 元璋创下的明代江山,朝廷行文规定:在朱元璋生日、忌日及主要节气时, 一年要“五小祭三大祭”,设祠祭署专司其事。陵内曾养鹿千头,鹿颈挂银 牌,称“长生鹿”。护陵军曾达 5500 多人。到了清朝,统治者为了笼络人心,加强对汉族的统治,巩固清政权,诸帝南巡时,常来此谒陵,或遣官祭祀。在孝陵正寝大门入口处,现有碑亭一 座,是康熙皇帝御笔手书“治隆唐宋”碑。相传康熙三十八年(1699)正月, 淮扬一带水患成灾,康熙帝下诏第三次南巡。观察过灾情后,4 月 10 日到达 南京。第二天传谕内阁:“明洪武为一代创业君,朕前南巡二次,俱特行祭 祀,并亲至陵寝礼奠,今巡幸至此,当前往亲祭。”大学士伊桑阿·阿兰泰 上奏:前两幸江宁,已亲临致祭,今请不必更烦车驾。康熙帝连连摇手:“洪 武乃英雄奋起建功立业之主,不可与他君并,朕当躬巡致奠。”众臣执意不 过,康熙帝再次亲往祭祀。返程时,龙驾路过明故宫,只见残砖断瓦的遗址 上,遍地蒿草荆榛,许多空地也成了农田菜地,遂止辇在明故宫遗址前徘徊 良久,不由慨叹万端。回行宫后,于 22 日御书“治隆唐宋”四个大字,赞颂 朱元璋的政绩,超过唐太宗宋太祖。次日早,命直郡王、诚郡王率大学士伊 桑阿·阿兰泰、户部尚书张玉书同往孝陵,置“治隆唐宋”真迹于孝陵殿内。 之后又传谕旨:“朕昨奠洪武陵寝,见墙垣复多倾圮,可交与江苏巡抚宋■, 织造郎中曹寅,会同修理。朕御书‘治隆唐宋’四大字,交与织造曹寅制匾, 悬置殿上,并行勒石,以垂永久。”后来,两郡王、大学士、巡抚、曹寅各 领旨操办。事毕,具仪恭捧御书匾额,悬于孝陵殿内。一时,当地文武官吏 及民众前往观看如潮。从康熙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到康熙四十六年三月, 康熙六次南巡,六次谒孝陵。祭时在陵前下马,从边门入,不按清祭陵仪式 行二跪八拜,随汉祭帝陵三跪九叩头大礼。这不仅使黎民百姓感动不已,就 连随从的汉族大臣们也心折首肯。康熙帝六谒孝陵,一时传为佳话。  1912 年 2 月 15 日,也就是清宣统皇帝宣布退位后的第三天,孙中山先 生亲率临时政府的文武官员 200 余人,到明孝陵祭告明太祖。祭文中说:“迩 者,以全国军人之同心,士大夫之正义,卒使清室幡然悔悟,于本月十二日 宣告退位。从此,中华民国完全统一,邦人诸友,享自由之幸福??文与全 国同胞,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当时,他还有愿于明孝陵结庐  终老之语。随后,多次向人表示死后葬于南京紫金山。明孝陵在民国年间, 由于战乱不息,四方不宁,渐渐荒芜。孝陵神道也辟为农田,到了秋夏时节, 石像生均淹没于青纱帐中,只有二根高高的石望柱直刺蓝天,仿佛提示着这 里昔日的辉煌。  由于明孝陵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的一个单位,明孝陵的管理与保护有了法律 保障。当地政府数次进行大规模绿化和修缮。成为南京东郊一旅游胜地。  一部无言明宫史——明十三陵  十三陵位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县境内,背倚天寿山,呈三面环山之势,方 圆达 100 平方公里,葬有明 13 个皇帝,另有妃子墓 6 处、皇子墓 1 处,统称 “十三陵”,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皇帝陵园。  明朝自公元 1368 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到公元 1644 年明思宗朱由 检自缢煤山(今北京景山公园内),共传位 16 个皇帝。其中朱元璋死后葬南 京明孝陵;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下落不明,其墓葬自成历史之谜; 景泰帝朱祁钰在明史“夺门之变”中死去,葬于北京西郊金山。余下的 13 个皇帝,全都葬在天寿山附近。从明永乐七年(1409)开始修建长陵,到清 顺治元年(1644)修建思陵,前后 240 年,天寿山下明陵的修建工程几乎从 未间断。从天寿山南面的龙、虎二山中间的神道,进入陵区,13 陵的位置呈 “■”形分布山下。其安葬顺序依次为:长陵(成祖朱棣)、献陵(仁宗朱 高炽)、景陵(宣宗朱瞻基)、裕陵(英宗朱祁镇)、茂陵(宪宗朱见深)、 泰陵(孝宗朱祐樘)、康陵(武宗朱厚照)、永陵(世宗朱厚熜)、照陵(穆 宗朱载垕)、定陵(神宗朱翊钧)、庆陵(光宗朱常洛)、德陵(熹宗朱由 校)、思陵(思宗朱由检)。陵区的附属建筑如行宫、拂尘殿、祀祭署、神 宫监、宰牲亭、果园遍布陵区,不仅反映了明代皇陵墓葬的规制,还表现了 明代园林清幽的风格。在明代,十三陵曾是一个戒备森严的禁区,明王朝曾沿陵区四周的 10个山口,建有边墙和敌楼,由重兵日夜守卫,多时达数万人之众。《大明律》 曾规定:陵区内不得伐树、取土、采石,违者处死。尽管后来遭到兵火及自 然的焚毁,但明十三陵整体建筑格局及大量地面、地下文物还是极其丰富的。 因十三陵而产生的民间传说故事,也是瑰丽多彩的。在这里构成的十三陵地 区墓葬文化,无不闪烁着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光彩,同时也留 下了封建社会丑陋、罪恶的实证。据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明永乐五年(1407)七月,“皇后徐氏崩,上命礼部尚书赵羾以明地理者廖均卿等往择地,得吉于昌平县东黄土山。 及车驾临视,封其为天寿山,以七年(1409)五月己卯作长陵,??自是列 圣因之,皆兆于长陵左右而同为一域焉。”自 1407 年开始选择陵址,到 1409 年选定,历时二年,礼部曾收到许多陵址提案,均被明成祖朱棣否定。据说 最先选在昌平小汤山一带,因成祖姓朱,与“猪”谐音,猪是怕烫的,故废 掉;口外的屠家营北有座龙窝,风水极佳,但因怕猪进了屠家被宰而废去; 又有昌平西南的羊山,山后有个村子叫“狼儿峪”,还是不能用。最后由江 西宁都风水先生廖均卿(是明十三陵陵区的首席选择家)选定昌平县的黄土 山,山前有座康家坟的村子,西边有个橡子岭山,东面的河套叫做干水河, 加上黄土山的风水,朱棣亲往勘察,认为猪到了这里,有糠(康)、橡子吃, 还有泔(干)水渴,是朱家万世发展的吉地,遂被认定为陵址。当然这些都 是传说故事,其实关键还是由黄土山地势所决定的:这里群山环绕,如拱如 屏,中部平坦宽阔,水土丰厚,山南开口处两端又有虎山和龙山二座,形势 虎踞龙盘,而黄土山又恰似一张大椅子圈。朱棣为自己选定的长陵陵址,落 在“椅子”中央。充分反映了中国封建皇帝利用墓葬,大肆渲扬君权神授与 风水造化,借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长陵,背依天寿山,在十三陵诸陵建筑年代最早,也是地面建筑规模最 大的一座皇帝陵墓。其陵前方后圆,占地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有祾恩门、祾 恩殿、明楼三重院落,通进深约 350 米。长陵的修建用料严格,施工精细。 尤其是用楠木建造的祾恩殿,重檐庑殿顶,面阔 9 间,进深 5 间,仅殿内面 积就有 1900 多平方米。32 根金丝楠木柱,高约 12 米,胸径都在 1 米上下, 不施油彩,朴实无华。整座殿顶由 60 根楠木大柱承托,站在殿内,犹能闻到 阵阵楠木幽香。此殿已成为我国古建筑中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永乐十一年(1413),长陵地下玄宫建成,遂将已死 6 年的皇后徐氏(明 开国元勋徐达长女)棺椁在皇二子(汉王)的伴送下,迁葬昌平天寿山长陵。 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第 5 次亲征,6 月抵达兰纳木儿河(今蒙古境 内和林故城东北),因粮草不济班师回京。7 月在一个叫榆木川的地方(今 内蒙古多伦县境内)驾崩,时年 65 岁。由于死的突然,随行太监马云与大学 士杨荣等商定,密不报丧。返回京城途中“朝夕起居进食如常仪”。8 月回 到北京,12 月重新打开地下玄宫的陵道,将朱棣葬入。正因为有了一段朱棣 死后的秘密,自明以来,流传了几种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认为长陵没有朱 棣遗体,葬的只是他生前的一杆花枪。朱棣本人追击敌人进入一洞穴后,再 也没出来,只留下一杆花枪。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献陵所葬仁宗朱高炽,是朱棣长子,在位仅 9 个月。临终遗诏:“务从俭约”,所以献陵的总体规模比长陵小得多。随葬皇后张氏,据野史记载: 洪熙元年(1425)四月初七,适逢中宫张皇后的生日,即“千秋令节”。贵 妃郭氏理当前往祝贺,并向皇后敬酒,但皇后没有喝,而在场的仁宗皇帝见 状就对皇后说,这还有可疑吗?随即把那杯酒饮下。郭氏见状大惊,回宫后 自缢而亡。不久,仁宗也一病不起,当年崩逝。张皇后大难不死,活了 60 多岁。仁宗长子朱瞻基即位后,在修自己的景陵时,其规模也没超过献陵。 十三陵中,规模较大的除长陵,就算永陵和定陵了。永陵是世宗朱厚熜与陈氏、方氏、杜氏三后妃的合葬陵寝。据载:朱厚熜 15 岁即位,年号嘉靖,在位 45 年。他原是武宗朱厚照的堂弟,因武宗无 子遂遗诏迎他继帝位。即位不久,就以“礼从义起”为根据,不顾朝臣的反 对,把已去世的生父兴献王追尊为兴献皇帝,生母蒋氏尊为皇太后,欲重修 其父母坟园,荐号显陵。这便是明史上著名的“大礼义之争”。在这场争论 中,世宗曾下令抓了 190 余人,当场打死 17 人,平息了“皇考之争”,使他 的旁系身份变成了正系。朱厚熜极喜炼丹术,为求长生,他在后宫与一些术 士炼丹服石。据说炼丹的原料除水银等矿物之外,尚需用少女的初潮经血为 配伍。史载:嘉靖年间()在全国范围内曾多次数以百计地采选8 至 14 岁的民女入宫,一些宫女因前途无望而自杀身亡。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月终于爆发了著名的“宫闱之变”。世宗在端妃曹氏宫中酒后酣 睡,宫女杨金英等人用绳子紧勒他的脖子,以为他已被勒死,众宫女便散开 了。皇后方氏得知此情赶到现场,将其救活。后来杨金英等 20 余人,不分首 从皆“磔之于市”斩首示众。世宗惊吓之余忙迁出皇宫,住进西苑万寿宫达24 年之久,直到临终前,才返回乾清宫。世宗在修建永陵期间,曾 11 次亲 往查看,永陵形制“壮丽精致、长陵不及”。因其崇尚道教,永陵地宫即按 道教的“九重法宫”而建。传说在一次查看期间,登上阳翠岭回望自己的寿 宫,问道:“我的陵修完了?”扈从朝臣赶紧答道:“内垣之外尚有一道外 罗城未建。”这样,永陵又比长陵多了一道外围墙,形成重门重墙的特点。  定陵是万历帝朱翊钧与孝端、孝靖两后妃的 3 人合葬陵寝。朱翊钧是明 执政皇帝时间最长的皇帝(共 48 年),万历十二年(1584),22 岁的万历 帝朱翊钧便仿照他祖父的陵墓——永陵来建造自己的陵寝。直到万历十八年(1590)六月建成,历时 6 年,耗银 800 万两,等于当时全国两年的田赋收 入。主要建筑与永陵相仿,但其规模以及物料选用之严,施工做法之精,许 多地方都超过了永陵。清代学者梁份考查了十三陵后,肯定了定陵的俊丽壮 美,认为定陵的建造是“竭内府之金钱,穷工匠之巧力”,是十分贴切的。 然而历史上,定陵建成后,却一次次遭到大火焚烧。据载:1644 年,李自成 领导的农民军进京路过十三陵时,曾放火烧了康、定、昭三陵,定陵的地面 建筑尚未完全烧毁。清军入关后,清摄政王多尔衮为了报复万历帝曾拆毁金 代在大房山(今北京房山县境内)的祖陵,也将定陵的祾恩殿等地面建筑拆 毁。乾隆时,为缓和民族矛盾,以拆大改小的方式,重建了永陵、定陵的地 面主要建筑。1914 年,十三陵的豪绅们为争陵区管理权,定陵又被点了一把 火,据说大火三日不熄,祾恩门和祾恩殿只剩下一个个光秃秃的柱基,地面 建筑被烧得精光。在定陵地宫东南面的定陵村,也被烧得一干二净,只剩下 定陵村圈门的半截石柱。如今,定陵村的旧址上,早已成了一片果林。  定陵的发掘自 1956 年 5 月开始,经过一年艰辛的努力,定陵“地下宫殿” 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朱翊钧的 金冠和皇后的凤冠。金冠本名翼善冠,通高 24 厘米。是用极细的金丝编成, 冠上部镶嵌了两条金龙戏珠,神态生动。据载,万历年间,朱翊钧每逢游幸, 他都喜欢带一种金累丝的束发冠,上有蟒龙盘绕,价值千金以上。金冠的出 土,证实了史书的记载。凤冠共有四顶,外形差不多,每顶嵌镶珍珠 500 粒 以上,宝石 150 粒左右。据载,明朝定制,皇后凤冠为 9 龙 4 凤,但定陵出 土的凤冠,有的竟是 12 龙 9 凤。看来朱翊钧宠爱皇后,到了不惜破坏祖制的 地步。十三陵中,唯有思陵最简,是由田贵妃坟园改建的。崇祯帝朱由检 17岁登基,17 年后,李自成率部进京,朱由检在万岁山的寿皇亭自缢身亡。李 自成曾命手下将朱由检及周皇后一并葬入十三陵区内田贵妃墓中,但抬运军 卒仅到昌平城下便“弃棺而返”。最后由昌平州吏目赵一桂等 10 人共捐铜钱340 千,雇夫挖开田贵妃坟园的墓道,将朱由检、周皇后葬入。朱由检有棺无椁,不得已便将田贵妃的椁移为崇祯帝用,然后覆以封土。清初,清王朝 为笼络汉族贵族,按明皇陵规制加修了地面建筑,称之为思陵。值得一提的是自奴隶社会以来盛行的殉葬制度,在明英宗朱祁镇临终前被他废除了。朱祁镇一生没做多少好事,废除殉葬制度,却是被公认的一件 好事。据《明史·后妃传》载:朱祁镇临终遗诏称:用人殉葬,我不忍去做, 这件事应从我这里废止,后世子孙不要再搞了。从此中国墓葬将禁止用人殉 葬定为制度。据传这与明史上的“土木之变”还有关。正统十四年(1449), 瓦刺大举南侵,宦官王振企图侥幸获得边功,挟持英宗亲征,结果兵败于土 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东南)。英宗被俘。不久,郡王即位,遥尊英宗为太上 皇。次年,英宗返京入居南宫达七年之久,名曰太上皇,实则被关,宫门被 锁,连院里树也被砍伐精光。钱皇后与其同住,经常做些女红,对英宗百般 体贴照料。据说英宗深为感动,“夺门之变”英宗再次登上帝位,临终遗诏 中,留下了“皇后钱氏,名位素定,当尽孝养以尽天年。??他日寿终宜合 葬”。同时废止嫔妃殉葬制。在此以前的三陵(长陵、献陵、景陵)中,嫔妃殉葬还是很严重的,这就是十三陵中的“东井”、“西井”。据载殉葬的 人在死的那天,要先去赴宴,饭后被带到一个殿堂里。这时,哭声震天动地, 这些普通宫女被押上小木床上,太监用梁上吊下的绳套套住宫女头,撤掉小 木床,被缢而亡。死后装入棺椁,放入砖穴(“井”,无墓道)。殉葬的宫 女受嫔妃封号,她们的家属亦被称为“朝天女户”,授以一定的官职。据载: 长陵殉葬 30 多人,献陵 5 人,景陵 11 人(一说 10 人)。  如今,明十三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 在这里,不仅可以回顾明代的兴亡史,还可看到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贡献。  墓碑跨海传友谊——浡泥国王墓  1995 年 7 月 13 日,《南京日报》报道了一则消息:浡泥国王墓的神道 碑在南京复制成功。复制碑采用复合材料制成,其质感与外貌均酷似原碑。 该碑将作为中国人民送给文莱国人民的友好礼物,空运到文莱国。这无疑为 中国墓葬文化史,增添了一段佳话。  浡泥国王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安德门外石子岗东向花村的乌龟山南麓。 原墓由墓冢、神道石刻和祭祠三部分组成。原祭祠早已坍毁殆尽,现尚存墓 冢、神道石刻、祭祠石柱础及残碑一通。石像生分别有石马、石文臣(一说 石马夫)、石羊、石虎、石武将各一对,保存基本完整。  浡泥国王墓数百年来,历经社会的沧桑巨变,百年来认为是“渺不可寻”, 就连附近的村民也不知其墓主身份,只根据墓前石人的脸部高鼻梁、拱嘴唇、 有八字胡翘起的形象,称其为“马回回坟”。1958 年 5 月,市文物保管委员 会工作人员在东向花村进行文物普查时,经村民们指点,在乌龟山南麓,发 现龟趺及神道碑(残断)。碑身宽 1.09 米、厚 0.30 米,残长 1.09 米。碑文 中依稀可辨“永乐六年八月乙未”、“浡泥国王去中国”、“体魄托葬中华”、 “葬王于安德门外之石子岗”等字样,经普查人员查阅《皇明文衡》卷八十 一明代胡广撰写的《浡泥国恭顺王墓碑碑文》,其内容完全一致,始知这座 墓是十五世纪加里曼丹岛上浡泥国(即今文莱苏丹国)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的 墓葬。浡泥国是具有千年以上历史的文明古国。据史载,浡泥国人素以“恶杀喜施”著称于世,“人多念佛,素食”。与我国的友好往来,可以追溯到公 元前的西汉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遣御史张敬之、福建 行省都事沈秩等人,从泉州登海船,“奉诏”跨海出使浡泥国。次年,浡泥 国王马哈谟沙遣使到中国朝贡,祝贺明王朝的建立。自此,中、浡两国间的 友好往来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永乐六年(1408)8 月 20 日,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亲率王妃、子女、弟、妹、亲戚及近臣 150 余人来中国。明成祖朱棣得知后,即派中官太监杜 兴专程前往泉州迎接。在去南京的途中,所过州县,均由当地官员设宴款待。8 月 28 日,麻那惹加那乃抵达明都城南京,明成祖亲自在皇宫的文华殿会见浡泥国王,互赠礼物。随后又在奉天门大摆宴席热情款待,王妃则由明廷高 官夫人陪宴于他们下榻的会同馆(即国宾馆)内。浡泥国王所献礼物“陈之 文华殿”。明成祖又回赠“仪仗、交椅、银器、伞扇、销金鞍马、金质文绮、 纱罗、绫绢衣十袭”,“自王及妃以下悉赐冠带、袭衣。”在会同馆内,还 配有太监料理生活。  国王在南京期间,对中华万物充满了赞赏之情。当时明京都北迁北京的 工程已开工了二年,按设计方案,北京的宫殿虽然仿照南京制式,但是在规 模上,要比南京的更宏伟壮观。国王目睹中华的辉煌,心情非常兴奋。不料, 他在南京仅住了一个多月,“王忽感疾”,并日趋严重。明成祖得知后,立 即派太医“善药调治,遣中贵人劳问,旦暮相继,又命大臣视王疾差”。浡 泥国王终因病笃,诊治无效,于同年 10 月 1 日病故于会同馆内,年仅 28 岁。 浡泥国王临终前,向王妃等人留下遗嘱,希望“体魄托葬中华,不为夷鬼”。 明成祖深感哀悼,辍朝三日,并赐浡泥王谥号“恭顺”,以王礼具办棺椁明  器,葬于安德门外石子冈,墓前立碑一通,碑文由文渊阁大学士胡广撰写, 长达 2 千言,真实、生动而系统地记述了国王访华期间的种种史实(碑文附 后)。在墓侧又立祠以祭。明成祖命其 4 岁之子遐旺袭承浡泥王职,朝贡以3 年一次。12 月 4 日,明成祖遣张谦、行人周航等人,护送遐旺一行回国, 继承王位。  对于石子冈的浡泥国王墓,每年春秋二季,朝廷均派人前往祭扫。浡泥 国王病逝南京的前后几十年间,是中国与浡泥国之间友好关系的高潮,是在 朱元璋、朱棣父子两代皇帝的积极倡导和浡泥国王马哈谟沙、麻那惹加那乃 及遐旺三代国王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官方友好关系一直断断续续沿续到明 嘉靖年间。随着西方各国在海上称霸,对南洋各国经济的控制,明朝政府与 南洋诸国的官方贸易也就中断了。  浡泥国王墓自 1958 年发现后,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经过艰苦细致的 调查和考证,从而将这一具有中外交往史料价值的文物,从历史的尘埃中抢 救出来,公布于众,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麻那惹加那乃的后裔及文莱国 的官员、商人、学者先后组团到墓地凭吊、祭扫。1988 年。著名诗人、南京 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奔星先生在清明时节来到墓地,称之:“浡泥国王来 访,实开中外友好之先声”。并感赋诗一首:“浡泥王墓永留芳,托葬中华 岁月长。休道有家归未得,海天空阔共金阳。”如今,当地政府已将浡泥国王墓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将墓前神道石刻等建筑修复扶正,新建了一条水泥路直通墓地,在墓地四周每年增 植林木。近年来,文莱国王室先后两次派特使前来奠祭他们的祖先。1994 年9 月,  该国文化代表团团长陛亨·贾米尔经过考查、研究,确认浡泥国王是文 莱历史上的国王,并据此著有《文莱苏丹二世》一书。这里成了中国与文莱 国世代友好的象征。附:《浡泥国恭顺王墓碑》——胡 广  永乐六年秋八月乙未,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来朝,率其妻、子、弟、 妹、亲戚、陪臣,凡百五十余人至阙下,上表、贡方物。上御奉天殿,受其 献。退即奉天门,召与语,象通其言,曰:“僻壤臣妾,诞被圣化,思睹清 光,靡知忌畏,辄敢尘渎。”又曰:“天以覆我,地以载我,天子以乂宁我。 我长我幼,处有安居,食有和味,衣有宜服,利用备器,以资其生;强不敢 凌弱,众不敢欺寡,非天子孰使之然也?!天子功德暨于我者,同乎天地。 然天地仰而见,局面履,惟天子邈而难见。是故诚有所不通。僻陋臣妾,不 惮险远,浮诣阙下,以达其诚!”上曰:“嘻!惟天、惟皇考付予以天下, 子养民;天与皇考,视民同仁。予其承天与皇考付界之重,惟恐弗堪,弗若 汝言!”则又顿首曰:“自天子改元之初载,臣国屡丰和:山川之蕴珍宝者, 霅然而呈;草木之不华者,霍然而实;异禽跄鸣,而走兽率舞也。臣国之老 曰:‘中国圣人,德教流溢于兹’。臣土虽远京师,然为天子氓,故矜奋而 来觐。”上嘉其诚,优待礼隆,赐予甚厚。初赐宴于华盖殿,既连宴于奉天 门。每宴,则命公夫人宴其妻、子(于)内馆。罢宴,敕大官厚具献食;日 命大臣一人待(侍)于所舍,中贵人专接伴,盛其班张,丰其禀饩,入朝,  班次上公,宠屋至矣!逾月,王忽感疾。上命医,赐善药调治;遣中贵人劳 问。旦暮相继。日命大臣,视王疾差;剧闻小瘳,喜见颜色。王疾笃,语其 妻以下曰:“我疾,贻天子忧念,脱有大故,命也。我僻处荒徼,幸入朝睹 天子声光,即死无憾。死,又体魄托葬中华,不为夷鬼!所憾者,受天子深 恩,生不能报,死诚有负。”指其子曰:“我即不起,其以儿入,拜谢天子: 誓世世毋忘天子恩。若等克如我志,瞑目无憾矣?”十月乙亥朔,王卒,得 年二十有八。上甚悼之。辍正朝三日;敕有司,治丧具,厚恤典,赐谥曰“恭 顺”。遣使谕祭,又遣使抚慰其妻、子。王之妻拜使者曰:“乃下臣祚薄, 弗克负荷天子深恩,不能终事且没。有遗命,以‘世世毋忘天子恩’。克守 其言,则死犹不死矣!”王之妻之言,亦可谓贤也已。是月庚寅,以礼葬王 于安德门外之石子岗。敕为文,志其圹。王父曰麻那惹沙那旺沙;母曰刺失 八的;妻曰他系邪;子一人,曰遐旺,甫四岁;女二人。以遐旺袭王爵,赐 以冠服、玉带、仪仗、鞍马、服物、器皿及金银、锦绮、钱币甚厚。赐王妻 以命服、珠冠、白金、锦绮、钱币诸物。其余,赐各有差。官王之弟施里难 那那惹、施里微喏那沙那、那万喏邪三人,俾辅遐旺。诏有司,立祠于王墓。 置守坟者三户。敕建碑祠下,命臣广,制刻文。臣广仰惟皇上绥宁宇内,茂 扬天德,溥博周遍;凡日月照临之地,皆心悦诚归,惟恐或后,奉琛秉贽之 国,辍集于庭,岁以万数,浡泥王去中国,累数万里,一旦举妻、孥、弟、 妹、亲戚、陪臣,浮钜海来朝,不以为难;叩陛陈辞,忠诚溢发,其心坚确, 有如金石。至其临终之言,尤拳拳属其下以不忘天子恩。圣德渐渍,感动于 人心。其深如此,于乎盛哉!惟王贤达聪明,忠顺之节,始终一致;宜其身 被宠荣,泽延后嗣。用纪其实,声为铭诗,昭示无极,以彰王之所以受恩深 厚者,由其诚也。铭曰:“大明御天,臣妾万方,孰不来享,孰不来王。倚 欤浡泥,邈处炎徼,感化来归,风腾云趭。曰妇曰子,弟妹陪臣,秩秩稽颡, 趋拤甡甡。跽曰天子,作我父母,我生我乐,天子之祜。戴天覆地,畴比幪 幈,翘首大明,遹来献诚。天子曰吁,予统宇内,绥尔于宁,惟德罔逮。王 拜稽首,万岁欢呼,服德怀仁,春育海濡。国有山川,匿其宝物,灵发其藏, 不爱而出。荏苒草木,惟叶蓁蓁,煌煌者华,有实其蒉。异禽和音,鸣拂其 羽,走兽麇麇,亦跄以舞。国黄耇曰,圣化所渐,臣国虽逖,臣心仰瞻。天 子嘉悦,待以异礼,宴劳锡赉,有厚而旨。云胡期月,疾忽及之,奄然而丧, 复悼而悲。临终之言,谓其觏悯,死有弗忘,天子深恩。于乎贤王,卓特超 逸,西南诸蕃,靡堪王匹。生者诚款、没有谥铭,爵于王胤,世世其水。有 坟如堂,有祠翼翼,以妥王灵,其永无厌。王患不归,王闻孔彰,天子恩隆, 万世有光。”  由于这块墓碑并同碑文跨海传播友谊,为中华墓葬文化中所罕见,特不 厌其赘录为附。碑文录自《皇明文衡》并按季士家先生《明清史事论集》中《浡泥王墓和浡泥国诸问题研究》一文的断句,加标点一并附上。丰碑犹自焕奎章——苏禄东王墓  明初,郑和奉命七下西洋,先后到达 30 余国,不仅提高了明朝的政治外 交地位,还加强了明朝与西南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山东德州的苏禄东王墓, 便是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同外国友好交往的历史的实物见证。  古苏禄王国在今加里曼丹岛和菲律宾群岛之间的苏禄群岛上,以盛产珍 珠而举世闻名。自郑和下西洋后,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巴哈刺得知中国幅员 辽阔、物产丰富,既强大又友善,许多国家都争派使者或国王亲自去中国访 问。遂与西王、峒王率 340 余人的大型使团,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访问 中国。  苏禄东王一行到达北京后,受到明成祖朱棣的盛情款待。当时,朱棣在 与诸国交往中,采取的是“厚往薄来”的方针,旨在提高明朝的政治外交地 位,提高朱棣在国内的威望。所以款待之余,还让苏禄东王一行参观了正在 兴建中的北京城。经过扩建、改造,北京城周长达 44 里、高约 12 米的巍峨 城墙内,还建有周长约 18 里的皇城,皇城内已经兴建一年有余的紫禁城(今 称故宫),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雄伟的气派,都使东王一行赞叹不绝。经过 28 天的友好访问,当苏禄东王离京之际,朱棣赠送了大量珍贵礼物,有黄金、白银、玉带和丝绸衣物等等。还亲自委派官员护送。当他们从陆路到达 通州后,又改乘船,顺运河南下。沿途所过州县,均盛情迎送、款待。这支 船队到达德州后,秋风乍起,这些长期生活在靠近赤道的苏禄客人,有点不 适应,特别是苏禄东王本来体弱畏寒,加之旅途劳累,急病发作,不幸病逝。 明成祖得知噩耗后,悲痛异常,并立即赶写了一篇祭文和一封给东王长 子图玛哈的慰问信,让官员快马赶到德州吊祭。同时下旨德州地方官员为苏 禄东王营造墓地。同年十月三日,以隆重的国王葬礼,将苏禄东王葬于德州市城北近郊的北营村。明成祖赐谥号“恭定”。  东王长子及西王、峒王率众回国。东王妃葛木宁和东王次子温哈剌、三 子安都鲁及侍从 10 余人要求为东王守墓,留在德州。朝廷同意了他们的要 求,划拨 238 亩地作为祀田,免去税收,收成作为祭祀东王的费用,还指派 三户回民协助守陵并照料他们的生活。当地官府还按朝廷旨意在墓前修造享 殿,以供奉苏禄东王画像,兴建了配殿,牌楼等建筑,在神道两侧置以石人、 石马、石虎、石豹,陵墓周围还广植了松柏、芙蓉。当东王一周年祭日,明 成祖亲自撰写碑文,又令当地官府为苏禄东王修庙树碑。  留下为东王守墓的苏禄人,原拟定按中国传统习俗守墓三年,以托哀思。 可三年过后,都习惯了中国的生活方式,谁也不愿回去。东王妃葛木宁曾于 永乐二十一年(1423)回国省亲,第二年又回到德州。从此世代定居在德州。 直到清雍正九年(1731),当苏禄国王苏老丹访问中国,专程瞻仰苏禄东王 墓之际,东王的后代提出加入中国国籍,希望苏老丹代为呈请。清政府同意 了他们要求。这样在德州的东王八世孙温宗楷、安汝奇等人便以温、安两姓 入籍德州。  苏禄东王墓的封土高约 4 米,墓围约 40 米呈圆锥形。墓围砌以块石,茔 顶覆以草皮。墓前有“苏禄国恭定王墓”石碑一通。墓后有三个坟冢,分别 是东王妃子葛木宁、二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的墓葬。当年留下守墓的随从 死后,也都葬于德州东王墓附近。    苏禄东王墓自明、清以来,德州地方官吏每年清明和仲秋均按时祭祀, 所以屡有修缮。同时也招引许多名人在此驻足,凭吊之余,留诗作赋,借以 表达对这位菲律宾(苏禄国后并入菲律宾)友好使者的悼念之情。明末顾炎 武谒墓后,写下了“世有国人供洒扫,每勤词客驻轮蹄”诗句;清人程先贞 在墓前留题“万里游魂滞此方,丰碑犹自焕奎章”的赞语。  由于战乱等历史和自然诸原因,苏禄东王墓的许多地面建筑均已毁圮无 存,直到 1979 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先后 8 次拨款维修、重建,以图恢复这 一中菲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历史见证。特别是 1980 年,国家拨 50 万元巨款, 修建了大殿、配殿、大门、牌坊等建筑。如今温、安两姓的后裔除在德州市 北营村聚居外,还散居于山东各地及江苏、河南、河北、陕西、北京、天津 等省市。由苏禄东王墓引发的文化、血缘、源远流长,成为中菲两国传统友 谊、世代友好的纽带和象征。  椰香伴我“海青天”——海瑞墓  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滨涯村的一片椰林中,掩映着一座古墓,气氛肃 穆,规制壮丽。这里就是明代中叶著名政治家海瑞的长眠之地。  海瑞(),字汝贤,自号刚峰,广东琼山府(今海南省)朱 吉里人。嘉靖举人,官至户部主事。他为官刚正廉洁、政绩突出、威武不屈, 敢于秉公执法,惩办贪官,平反冤案,因此深得老百姓的拥护。  嘉靖四十三年(1564 年)海瑞进京任户部云南司主事,经过二年的观察, 发现朝政败坏到了十分严重地步。嘉靖皇帝因迷恋道教,拜陶仲文为师,讲 究长生之术,从嘉靖二十年(1541)起就不上朝了,和群臣也不见面,反而 滥兴土木,竭民膏脂,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而无锡人顾可学自称能用小孩 的便溺炼成一种名为“秋石”的仙丹,由严嵩和陶仲文共同举荐,得到嘉靖 皇帝的重用。海瑞为此深感痛心,忧国忧民,悲愤交集,便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写出了《治安疏》。文章写好后,许多知情的朋友劝他不要呈递, 以免招杀身之祸。海瑞却说:“有志之士,应该以身许国,怕杀头治罪而不 敢进谏,天下何日能治理好呢?”他遣散了京城家中仆人,就将奏疏呈递上 去,到玉堂公署等待治罪了。在这里,海瑞遇见了他的同乡王弘海,把随身 全部积蓄二十两银子交给他,对他说:“看在同乡的情分上,我死后,请您 买口薄棺,把我送回老家埋了。”王宏海觉得海瑞失常,情急追问下,海瑞 才将奏疏一事合盘托出。王宏海惊呆了,而海瑞像没事一样,大谈历史上的 成败得失。嘉靖帝得疏后,看到一个五品的臣僚竟敢用极严厉的指责口吻向皇帝进谏,说什么:如今的朝廷是“君道不正,臣职不明”;皇上二十多年不理朝 政,法纪松弛,吏治败坏,财政崩溃,弄得国贫民穷;“天下因即陛下改元 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尽,而无财用也’。”于是嘉靖帝气急败 坏,将奏折摔在地上,大喊:“快将海瑞拿下,别让他跑了。”这时,宦官 黄锦(另一说是一个宫女为海瑞向嘉靖帝求情,黄锦是后来参加求情的。) 忙站了出来,告诉嘉靖说海瑞连棺材都准备好了,家仆也遣散了,人递了奏 疏也没走,还在听候发落哩。随后又说海瑞是一介书生,所言不必动怒。嘉 靖帝虽然当时没抓海瑞,但锦衣卫和宦官主持的东西厂的特务们却并没放过 海瑞,不久将海瑞逮捕下狱以死论罪。海瑞被下了诏狱后,朝野对他无限同 情,但都惧怕嘉靖帝的残暴,不敢吭气,唯有户部司务广西兴业人何以尚挺 身站出来上疏请求释放海瑞。结果何以尚也被捕入狱,嘉靖帝命锦衣卫杖一 百多下,不分昼夜用刑逼供。后来一方面得到首辅徐阶力救,一方面因嘉靖 帝常吃丹药,体虚而死,这才免了海瑞一死。因此,海瑞的胆识和勇气得到 朝野上下一致公认,人称“海青天”,倍受平民爱戴。万历十三年(1585), 海瑞任南京吏部左侍郎,到任后力主严惩贪官污吏。在生命最后的南京二年 中,因操劳过度,心力不支,虽曾先后七次请求告老还乡,未得允准,终卒 于任上,终年 74 岁。临终前三天,兵部送来的柴金费多给了七钱银子,他还 算清楚了退还给兵部。病危前后,海瑞没有一句话谈到自己的私事。海瑞的 经济很拮据,清理他的遗产时,一共才有 151 两银子和绫、绸、葛各一匹。 南京没有他的直系亲属,丧事是由都御史王用汲出面料理的,御史们也纷纷 捐助了银两,这才办完后事。相比之下,当时把持朝廷的严嵩父子又是怎样的呢,据载严嵩父子被抄家,抄出纯金银器皿、金银镶珠宝器皿、首饰达 3 千余件,一多半是价值连城的国宝。包括镇世国宝紫玉罘和玉盘等稀世珍宝 在内的玉器、珍奇器玩共 6 千余件。当时被认为珍稀的珊瑚树达 60 余株,龙卵 5 枚,珍珠宝石约 300 两。历代名家画轴卷册竟达 3201 件。其中仅米芾的 作品达 16 轴,赵子昂的作品达 50 轴。抄出的一袭全金丝织成的纬帐以及八 宝溺器,奉命抄家的官员都不敢向皇帝禀告,只好加以销毁以纯金重量上报。 同一个时代,产生了二位品行完全不同的朝廷命官:严嵩父子成了中国历史 上最大的贪官,海瑞却成了百姓眼中的“青天”,受到世人的尊敬与爱戴。 明神宗念其生前政绩,追封海瑞“太子少保”,谥忠介,并派许子伟等 人专程护送灵柩归葬故里。据载海瑞死时以及从南京出殡时,“农辍耕,商 罢市,白衣冠送者夹岸,哭奠者百里不绝”。另据说海瑞的棺木千里迢迢从 南京运抵海南后,由八人抬的灵柩打算送到他的故里朱吉里,走到滨涯村时, 棺木上的绳子突然崩断,灵柩轰然落地砸出一个大坑。人们都说这是海瑞自己选的风水宝地,遂将海瑞葬在滨涯村的一片椰林里了。 海瑞墓坐北朝南,墓区周周绿荫环绕,椰香阵阵扑鼻,肃穆幽静中,平添了几许南国风韵。墓园入口处,立有石牌坊一座,上刻“旨粤东正气”, 观之令人肃然。过牌坊即是神道,道两侧立有石人、石狮、石羊、石马等石 像生,神道中间置龟驮谕祭神道碑。过神道碑,就是海瑞墓。墓前立有一通 大碑,碑高逾两米,上刻:皇明敕葬 资善大夫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  赠太子省少保谥忠介海公之墓 碑前置石祭台、香炉、烛台等器物。墓基是八角形,每面都有不同的花纹、图案,通高 3 米,上部为圆顶,整个墓莹用花岗石砌就。墓外有白石栏杆围护。 海瑞墓原有祠堂、功臣坊、华表等物,建制颇巨,可惜因年代久远,今俱无存。只有陵门前的“海瑞井”依然如初。相传这口井是海瑞少年时代读书时发现的,许子伟办完海瑞丧事后,在井旁也搭了个草棚,一边为海瑞守 灵(因他没能将灵柩送到朱吉里,内心不安),一边研读海瑞生前的遗作,达 2 年之久。这口井经过 400 余年未曾干涸,井里的甘泉为滨涯村的村民历代享用。 海瑞的同乡王弘海十分钦佩海瑞的品格。他专程来到墓地,写下了《吊海忠介公墓》一诗,以寄托哀情:霜英不与众芳同,立懦廉顽振古风。 一代乾坤扶正气,九天日月照孤忠。 寒云暗淡沧溟外,古庙凄凉暮霭中。 肃穆冠裳齐望拜,生刍一束意无穷。  在海瑞死后,除有“海忠介公居官公案”、“大红袍”等传说,今人还 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海瑞罢官》一剧,竟成为“文革”发动的 导火线之一。海瑞墓在“文革”中,遭劫被毁。1983 年,海口市政府拨款不 仅修葺了海瑞墓,还增设了“海瑞陈列室”,存有海瑞书法的碑刻和其它珍 贵文物。到海瑞墓前凭吊后,再参观陈列室,不仅能增添追思之情,也会对 海瑞其人其墓其墓葬文化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姑苏义士壮千秋——五人墓  在江南山青水秀的历史名城苏州,有一处明代墓地不仅被当地人所敬 仰,也为历代文人所传诵。墓主生前的事迹,被后人或题诗刻碑置于墓前、 或作文留传载于青史、或编剧写曲广为传唱,正如墓前石坊上杨廷枢所题“义 风千古”。这便是位于苏州山塘街青山桥畔的“五人墓”。墓中所葬颜佩韦、 杨念如、马杰、沈扬(《明史》作沈阳)、周文元五人,生前皆无功名,“生 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但却能“激昂大义,蹈死不顾”。所以, 以平民百姓之躯,换来千秋功名。在中国墓葬文化中,是不多见的。  明朝万历、天启年间,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东林党人反对宦官魏忠贤专 权的斗争。东林人周顺昌为人刚正不阿,疾恶如仇。魏忠贤当权后,身为吏 部员外郎的他羞于同伍,遂告假回吴县(今属苏州)老家。应天巡抚周起元 因得罪魏忠贤,被削职为民,周顺昌著文相送,毫不隐讳对阉党的愤懑。吏 科给事魏大中得罪过魏忠贤,便被逮捕押至京城。路过吴县时,周顺昌设宴 为他饯行,一连三天同吃同睡,并将自己女儿许给魏大中的孙子为妻。差役 催促赶快上路,周顺昌厉声喝道:“你们难道不知道世上还有不怕死的男子 汉吗?回去告诉魏忠贤,多行不义必自毙!”魏忠贤得知此情后,恼羞成怒, 遂网罗罪名下令逮捕周顺昌。周顺昌在乡里乐善好施,为官清廉,因此民望甚高。天启六年(1626)三月,当地民众听说宦官魏忠贤派缇骑到苏州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激起民 愤。在官府衙门外,聚集民众达数千人,以颜佩韦等人为首击鼓鸣冤。缇骑 们来自京城东厂,一向狐假虎威,便厉声骂道:“东厂要逮人,你们鼠辈竟 敢如此胡闹!”民众更为愤怒,冲进官府,当场打死缇骑一人。事后巡抚毛 一鹭向朝廷报告“吴人尽反”,派军队镇压,逮捕了颜佩韦、马杰、沈扬、 杨念如、周文元五人,诬以“首乱者”押赴阊门外吊桥行刑,民众倾城含泪 夹道与之诀别。为防止民众再次造反,官府竟将五人首级悬于城门之上,镇 压民愤。五人尸骨后被民众择地埋葬。第二年(1627 年),天启帝暴死,崇祯帝即位。魏忠贤因失势自杀,朝廷将魏忠贤阉党定为“逆案”。苏州民众愤怒地把建在山塘街的魏忠贤“普 惠生祠”拆毁,将五义士遗骨移葬在废基上,留下了“魏太监祠堂——一夜 拆白”的民谚,并取名“五人之墓”。五人墓大门座北朝南。墓茔系麻石砌筑,约 2 米高,是五位义士的合葬墓。墓前享堂内,明代就立有“五人之墓”的青石大碑,高 2.3 米,宽 1 米。 碑文相传是年仅 8 岁的韩馨手书。明崇祯进士、复社领袖张溥为五人墓写下 的散文《五人墓碑记》,借颂扬五位义士壮举,谴责当时的官僚政客:“今 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 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这篇为平民百 姓立传的文章,不仅勒石置碑于墓前,还被编入《古文观止》,广为流传。 东林党人文震孟所撰《五人义助疏》、韩葑所题“奋乎百世”等后世辞章题 楹,均刻于墓前碑石,受后人鉴赏。其中“花市东头侠骨香,断碑和雨立寒 塘。屠沽能碧千年血,松桧犹飞六月霜。翠石夜通金虎气,荒邱晴贯斗牛芒。” “直是歼凶阉,千秋气共伸;由来殉义客,何必读书人”等句,读后令人感 慨万千,五位义士的精神跃然眼前。明时戏曲家李玉留下的《清忠谱》传奇,京剧中《五义士》剧目,都取材五义士舍生取义的史实。  位于五人墓西侧近 2 米处,立有葛贤墓一座。葛贤(即葛成),苏州丝 织工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朝廷派太监孙隆到苏州增加捐税,由于 私设税官、擅立关卡,横征暴敛、敲诈勒索,民众怨愤沸天。在葛成组织领 导下,聚众玄妙观,手执蕉叶扇,“一呼而千人响应”,打税官、烧毁税官 家室,“若狂三昼夜”,吓得孙隆翻墙逃至杭州。当明廷派兵准备镇压之际, 葛成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要求“幸勿及众”。官府以“倡乱”罪名将葛成 关押 13 年。出狱后,百姓敬若神圣,尊称葛贤、葛将军。当苏州发生五义士 事件后,葛成对五人十分敬佩,以年近花甲之躯,躬身为五义士结庐守墓。崇祯三年(1630)葛成病逝,苏州乡民集资在五人墓旁为他建立了冢墓。 该墓座东朝西,有花岗条石护围,墓前有明崇祯庚午(1630)所立“有吴葛贤之墓”墓碑一通,为文震孟手书。明末文学家陈继儒所撰《葛将军墓 碑记》,记述了葛成的生平事迹,为康熙十二年(1673)周靖所书,该碑立 于五义士享堂西侧。有蕲宽成《蕉扇记》、李玉《万民安》传世。  五人墓在 1949 年前几近荒芜,享堂成为民居。以后经当地政府多次修 葺,特别是 1981 年进行全面整修后,居民迁出,五人墓、葛贤墓均已对外开 放,并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凭吊、瞻仰者步入大门,只见整个墓地 松柏环绕,阅读碑刻,参观享堂内陈列的史迹史料,再到墓前凭吊义士,定 会对秀丽的苏州有番新的认识,会在赞美“人间天堂”的同时,为苏州历史 上这些义士的所作所为而赞叹!  叶落归根晴山堂——徐霞客墓  世界著名科技史学家、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曾感叹道:“《徐霞客游记》 读来并不像十七世纪学者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 察记录”。这更印证了人们对徐霞客及其游记所谓“奇人、奇迹、奇文”的 赞语了。当他先后离家远足达 34 年之久,返回故里江阴市南歧村后,不久就 仙逝了。他的墓冢,历经 300 余年的风雨剥蚀,加之兵乱人毁,几近荒芜。1949 年后,虽屡有修葺,但十年“文革”浩劫,徐墓遭毁。值得庆幸的是自1978 年将徐墓迁葬南歧村晴山堂后,如今这里已扩建成一座墓园。徐霞客墓 冢及其有关史迹史料,得到了很好保护。这位明代地理学家和大旅行家九泉 若有所知,当聊以欣慰了。  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别号霞客。生于万历十四年(1586),自幼喜 读图经地志,不思仕途,立志远足。在其母的支持下,自 22 岁开始出游,34 年间足迹所至,遍及如今的苏、浙、鲁、冀、晋、陕、豫、皖、赣、闽、滇、 两广、两湖等 19 个省的大部地区。徐霞客遨游名山胜迹,搜奇览胜之后,又 探索自然的奥秘和规律,虽无官府支持,全凭献身地理考察宏愿驱使,将其 考察所得,用日记体记下,留下几十万字的资料,死后季梦良等人整理成《徐 霞客游记》。该书被后人公认有三大成就:一是对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成因 的研究,要比欧洲的罗曼等人早 200 多年;二是对中国长江、黄河二大水系 的发源地作了深入探访,纠正了沿袭几千年的“岷山导江”的旧说;三是开 发了游记科学性、资料性、文学性熔为一体的先河,是中国游记文学的一部 巨著。据清代王思任《虞初新志》载:徐霞客 56 岁回归故里时,已经“气息 支缀”,不久“据床浩叹,不食而卒”。“以辛已正月葬江阴之马湾”。徐霞客原墓位于江阴市马镇沈村马湾。清初曾立石碑一通,上刻“十七世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于墓前。1958 年,毛泽东曾对徐霞客及其游记给予 很高评价:徐霞客不愧是一个向自然界开战,向地球进军的先驱者,为我们 开发岩溶地区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在这个评价的背景鼓舞下,当地 有关部门将徐墓打开,把散乱的骨骸放置一陶罐内,原想放入马镇革命烈士 墓地,后受阻又将陶罐放回原墓。1962 年将原墓改建成花岗岩墓。十年“文 革”浩劫徐墓遭毁,直到 1978 年秋,当地政府拨款重修徐霞客故居及徐氏宗 祠晴山堂,同时将马湾徐霞客墓及遗迹迁葬于堂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徐霞客母亲王氏大病初愈,徐霞客遂在故居附近新建“晴山堂”。崇祯元年(1628)王氏病逝,徐霞客为母亲守孝三年。 期满后,徐霞客将家藏元明以来的书法手迹,镌石嵌于晴山堂的堂壁。其中 仅《秋圃晨机图》一幅,就有 22 位名人为此图作诗题辞,其它石刻上也留下 宋濂、董其昌、文徽明、米万钟、顾鼎臣、祝枝山等人的诗文。这些石刻到 了清代也屡有增添,是极珍贵的文物。1985 年,对晴山堂后院的徐霞客墓地 再次扩建,形成颇具规模的一座墓园。晴山堂也改名为“徐霞客纪念堂”。 如今,如果前往江阴南歧村参观、凭吊这位“奇人”墓地的话,会对徐 霞客故里的遗迹,留下较完整的印象。纪念堂前小河上,有胜水桥一拱,条石筑成。桥柱上刻有一联: 曾有霞仙居北宅, 依然虹影卧南旸。  徐霞客故居位于村北,房屋格局,古风犹在;雕梁画栋,依稀可辨;柱 脚石墩,镌有图纹;屋前古柏,一围难抱,传说为霞客出远门时手植,其母 常在树下思念远行的儿子。  纪念堂的画廊中陈列着徐霞客一生行踪路线图;堂正中塑有徐母教子的 仿青铜塑像,两侧堂壁共有元明清石刻 77 块,有诗文 94 篇。堂后便是徐霞 客墓园,占地约 1.5 亩,东低西高,犹如一把坐西向东的太师椅,寓意着徐 霞客一生风尘仆仆,周游祖国名山大川,历尽千难万险,最后回归故里,永 远安坐在这里,顺应了一句俗话——叶落归根。  徐霞客墓高 1.6 米,墓围 8.2 米,系麻石砌筑。墓前立碑一通,系马湾 原墓遗存。距墓前 6 米处,立有一尊徐霞客塑像,高约 3 米。塑像两旁黑色 大理石碑上,左侧为李先念题词“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石刻, 右侧是潘琪所书徐霞客生平的碑刻。墓前两条弯曲小径,则暗示出霞客千回 百折,在探索自然奥秘的征程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  自“徐霞客纪念堂”落成后,每年游人络绎不绝,许多著名人士也前往 凭吊、瞻仰,以缅怀这位足迹遍神州的布衣旅行家。  梅花岭下有忠魂——史可法墓  史可法()是明末著名抗清将领,是继岳飞、文天祥之后, 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  史可法曾历任明末右参议、兵部尚书等职。南明政权建立后以史可法为 大学士。南明弘光帝是一个荒淫无能的昏君,他宠信佞臣,在阉党马士英、 阮大铖的排挤下,史可法离开南京,以兵部尚书、大学士衔统领军队驻扎扬 州。弘光元年(1645)4 月 15 日,清军在明降将许定国的引导下,抵达扬州。 清摄政王多尔衮先后 5 次下书劝降,史可法均置之不理。清军陆续到达扬州 十万之众,对扬州形成合围之势,而史可法部下仅四千余人,且各镇兵马互 相倾轧,形势万分危急。4 月 21 日,史可法自知颓势难挽,遂给他母亲、岳 母和夫人留下绝笔信一封:太太、杨太太、夫人万安: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 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 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  据黎士宏《书殉扬州事》所载,这封信因城被围而没能寄出,由其义子 “(史)德威持遗书走城中旌忠寺寄藏”。据说史可法抱定必死信念后,在老梅花岭(今梅花岭史可法祠墓围墙外北面)上,招集部将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 谁为我临朝成此大节者?”史可法的副将史德威慨然应之。史可法大喜:“吾 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4 月 25 日, 扬州城被破,史可法闻讯即拔刀自裁,被诸将死死抱住。史可法便大喊史德 威,请其帮助成全大节。史德威悲痛欲绝,不能自已,遂被众将簇拥打算突 围,至小东门口,与大批清兵相遇,副使马鸣騄、太守任民育及诸将都督刘 肇基等皆死,史可法身负重伤被擒。史可法毫无畏惧,大呼:“我乃史阁部 也!”数人乘机得以突围走脱。史可法被清兵押至南门,清豫亲王多铎亲自 上前,以先生呼之,劝其降。史可法大骂不休,并表示:“我意已决,即劈 尸万段甘之如饴”,“但城中百万生灵幸毋戮及!”遂慷慨就义,终年 45岁。  战后,史可法部下曾遍寻遗体不得,于是产生了很多传说。“城之破也, 有亲见忠烈(史可法)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 中也。”也有的说史可法出了天宁门走脱,招集部下继续抗清。史可法的英 名很长时间使清兵闻风丧胆。  走脱后的史德威也曾派人入城寻史可法忠骸,由于清兵破城后,屠城十 日,杀百姓数十万人。加上当时天热,扬州城尸骨已腐无法辩认,遂将史可 法生前穿戴过的袍笏及玉带等物,葬于扬州广储门外梅花岭右侧(今扬州博 物馆内)。史可法在老梅花岭上,泣血誓师时,曾留下铮铮遗嘱:“我死, 当葬我于高皇帝侧,其或不能,梅花岭可也。”这样,在 1646 年的清明,扬 州梅花岭上便有了一座忠烈墓。  乾隆三十七年(1772),清政府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感化汉族臣民, 不仅给史可法加上“忠正”谥号,而且还在梅花岭上兴建一座祠堂,以资纪 念。东边是墓,西边是祠,均坐北朝南。  史可法墓门上有“史公墓”匾额,入内为飨堂,堂内是 1985 年建造的史 公塑像。他身着明代官服,头戴乌纱,正襟危坐,威武镇定,双目中透出一  股刚烈凛然之气,令人肃然起敬。飨堂前有两株银杏树,中间立着一通石碑, 上书“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之墓”。堂后是墓。墓前有一座 砖石碑坊,上有“史忠正公墓”五字,为阴刻隶书。牌坊旁围墓有矮墙回护, 墓周广植松柏。墓边茜草茂盛,郁郁葱葱,终年不衰,人称“忠臣草”。墓 后植有寒梅。在史可法祠门上方嵌有“史公祠”一额,入内庭院森森,庄严 肃穆。庭门上悬朱德元帅亲笔手书“史可法纪念馆”。  二百余年来,凡旅扬各代名人辞客,凭吊梅花岭史可法墓后,留下了大 量文字。清代散文家全祖望在《桃花岭记》中写道:“百年而后,予登岭上, 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真实反映了一切有 爱国心、有民族自尊心的人们凭吊史可法墓时的共同感受。在史可法纪念馆 里,还有许多缅怀忠烈的楹联。民主人士陈叔通先生写道:“游人争说梅花 岭,明祚虽亡战绩存。终古衣冠留香处,万流瞻仰慰忠魂。”诗中借梅花歌 颂了史可法为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坚贞气节。当年因《闲话扬州》被扬州人 轰了一通的易君左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写道:“梅花岭下埋忠骨,梅花岭上 唯痛哭。壮士头颅烈士心,梅花片片飞香雾。国破家亡那有身,男儿立志丧 胡尘。飞来香雾都成雪,吟入梅花不见人。斯人已是垂千古,梅花纷纷落如 雨。独登岭上吊梅花,今日何人史阁部?绿杨城郭是扬州,淘尽兴亡古渡头。 惟有梅花对明月,天南哀角几时休。”近人郭沫若、邓拓、吴晗、赵朴初等 均有题字、题诗。1979 年 8 月,在修复史可法墓、祠时,曾在墓坑内发现二十片玉带,未发现人骨残迹。玉带现已存放于史可法文物史料陈列室中,确定该墓为史可 法衣冠冢。以后多次修葺,已成为旅扬州者纷纷前往瞻仰和凭吊的场所。千秋血映忠魂路——夏允彝 夏完淳墓  明崇祯十七年(1644)清军入关后,便如一股狂风,驰突南北,纵横天 下,一时神州狼烟四起,腥风血雨席卷天下。明朝无数忠臣义士宁死不屈, 奋然而起,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用自己的血肉,为中华的光辉历史 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这场南明抗清斗争,先后历时 40 余年,仅据清代官 方颁布的《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所记,就有 3600 余人殉国。夏允彝、夏完 淳父子就是其中的二位,他们的事迹,犹为后世传诵。他们的墓地,也成为 后世凭吊忠烈、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夏允彝,字彝仲,号瑗公,明末南京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县)人。 青年中举,41 岁时,与陈子龙同科登第。后来组织几社,因与复社宗旨相同——兴复绝学,遂并入复社,成为复社后期领袖。42 岁时任福建长乐知县 5 年,据乾隆《青浦县志》载:“允彝以明季名儒出宰期邑,仁心善政,浃人 肌髓;至今俎豆名贤,称颂弗衰。”崇祯十五年(1642)秋,因母病故回籍 守丧。崇祯十七年,北京被李自成义军攻破,崇祯帝吊死景山,出于夏允彝 的传统忠君思想,便将仅有家产尽数捐出,以“为江南、浙东西举大义倡”。 面对汹涌南下的清军,他不惜身家,四处呼号,广联明军旧部。于清顺治二 年(1645)夏,与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时年仅 15 岁的夏完淳也从父志,投身 义军。后兵败,特别是苏州一役的兵败,给夏允彝打击很大。有人劝他出海 暂避,他哥哥夏之旭劝他出家,均被拒绝,他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僻居乡 间,满怀悲愤地写下了明朝覆亡的自己亲见亲闻,取名《幸存录》。写毕, 告知儿子夏完淳要破家酬军,以助义师。又写信致陈子龙与挚友相诀,望子 龙勿死,勉励他继续奋斗。在投水前,手书《绝命词》一首:少受父训,长荷国恩。以身殉国,无愧忠贞。南都既没,犹望中兴。中兴望杳,安忍长存。卓哉吾友,虞求、广成,勿斋、绳如,悫人、蕴生。愿 言从之,握手九京。人虽无死,不泯者心。修身俟命,敬励后人。据载,夏允彝投水时,家人遵嘱立于水旁。水很浅,才到允彝胸部,他将头扎入水中,窒息而亡。后背的衣服都未沾湿。享年 50 岁。夏允彝的死讯 传开后,不仅他的挚友陈子龙悲痛不已,也震撼了当时许多义军志士的心, 他们或写诗作文悼念夏允彝,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清复明的斗争中,其中 他的儿子夏完淳就是突出的一个。夏完淳继父志又与陈子龙等谋起兵,受南明鲁王封,为中书舍人。子龙死后,又参与吴易太湖起兵。吴易兵败后 2 年,夏完淳与伯父夏之旭同时被 捕,解至南京。主审的是降清的内院大学士洪承畴。洪承畴见他只是 17 岁的 少年,有意劝他降清。而夏完淳却大骂洪承畴,说他当年松山兵败,承畴被 捕,道传被杀,崇祯帝亲率百官御祭九坛,如今有何脸面活在人世。洪承畴 大怒,遂题报刑部将他杀害。夏完淳少年极善诗赋,有“神童”之誉,有《南 冠草》、《夏完淳集》传世。其《狱中上母书》、《与夫人书》、《土室余 论》,不仅写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表达了他遵父志,慷慨就义的气概 与牺牲精神。这些血泪交融的文字,不愧为人间至文。录其《狱中上母书》一段如下: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 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 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 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 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 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夏完淳在南京遇难后,其友人杜登春、表兄沈羽霄收敛了尸躯,运回松 江,归葬于小昆山附近夏允彝墓侧。下葬时,当地村民自发地为夏完淳举行 落葬仪式,为防清廷派人破坏,选择在一个漆黑的深夜进行。20 年后,夏允 彝门生昆山盛符升因夏氏父子墓葬在浅土,又卜地重葬,并将已逝的盛氏和 侧室陆氏合葬夏氏墓地。直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夏氏墓地才逐渐公布 于世。  夏氏父子墓地,位于上海市松江县昆冈乡荡湾村北。距县城 15 公里,离 昆冈乡小集镇约 2 公里。其墓高约 2 米,宽约 20 米。石驳墓基围成平台,呈 半月形。墓周绿化环抱,植有松柏、冬青、紫微等林木。整座墓区占地约 1.5 亩。墓前设有墓道,后有托山,有流水环绕。  夏氏父子墓曾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由谢庭薰等人修葺过;道光六 年(1826)由娄县知县徐梦熊重葺夏墓,并置石碑于墓前,上书“明夏忠节 公讳允彝墓道”;又树“永远禁止樵牧侵占”碑石一方于墓侧。之后,战乱 纷扰,世事沧桑,夏墓几近芜荒。1954 年,夏墓被盗,因石椁坚固作罢。次年又遭盗掘,破椁出棺。不仅出土了夏允彝的二方印章,还出土了大型买地方砖一块。上刻盛氏、陆氏生 辰、忌辰。1955 年底,江苏省博物馆拨款将夏氏父子墓修葺一新,增置石供桌、石凳,拓宽墓道。次年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 年松江划归上海市。1961 年陈毅亲笔书写“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之墓”,并刻碑立于墓前。“文革” 期间,夏墓几遭平毁。1981 年开始,当地政府拨款屡次修葺,基本恢复了原 貌。自夏氏父子殉难后的三百余年间,前来墓地祭扫、凭吊的各类文人志士无计其数,留下了大量的诗文、题记,对夏氏父子的殉节,表示了极大的同 情与追思。如王沄的《题夏存古舍人遗集》之十曰“童乌九岁受玄文,一卷 遗编断碧云。落日青枫荒草夜,凭将双剑吊孤坟。”等等。清末,革命党兴 起,南社创始人如陈去病、柳亚子等人潜心研究南明史事,极力表彰抗清英 烈,以鼓动革命。其间,夏氏父子业绩又被世人瞩目,出版了大量文字资料。 郭沫若还以夏完淳事迹编成《南冠草》一剧。近人曲冠杰所著《千秋血》一 书,是一部全面完整的夏氏父子传记,现已问世。  悠悠岁月,犹如大浪淘沙,英烈忠魂如磐石,其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是永远不会被岁月磨灭的。  留取丹心报国恩——明十八先生墓  明十八先生墓,在贵州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西北隅天榜山下马场坝 附近,该墓葬有南明永历朝臣吴贞毓等十八人的遗骸。  明末,清兵相继扼杀了南明诸王建立的四个政权后,桂王朱由榔被拥上 帝位于广东肇庆,次年一月改元永历。永历政权建立后,便调集南方各省明 军,抗击清兵南下,以图恢复明室。经过 3~4 年的抵抗,在清军的强大攻势 下,江西、两湖和广西先后被清军攻占,永历朝廷颠沛流离,被迫奔命于粤、 桂、湘、黔四省。永历六年(1652)二月,大西军首领孙可望、李定国派人 将永历帝从广西迁入贵州安隆所,改安隆所为安龙府。  永历帝在安龙,“宫室卑陋,服御粗恶”,所居文华殿,窗壁颓圮、风 吹雨洒。但有大西农民军做支柱,抗清形势发展很快。李定国东进之师,取 桂林、破永州、下衡阳、逼长沙,所向披靡,军威大振。而此时,农民军内 部矛盾也日益加剧。居守贵阳的秦王孙可望骄恣无忌,滋长了分裂自立为王 野心,置六部九卿,铸“兴朝通宝”,朱由榔对孙可望惴惴不安,如坐危城。 永历帝朱由榔得知孙可望在贵阳仿宫廷制式,大修秦王府后,便与大臣们决 定召李定国统兵回朝,保卫安龙,遂派林青阳为使,持敕至广西李定国军营。 时马吉翔奉使至梧州祭墓,侦知此事,急遣使至贵阳密报孙可望。狡猾的孙 可望却遣心腹大将郑国将马吉翔逮捕,并以“同谋”为由解押至安龙。郑国 拥兵直上文华殿,逼问永历帝谁是主谋者,吴贞毓以“凡事宰相主持”自承。 郑国械捕吴贞毓与兵科给事张镌,翰林院检讨蒋乾昌、李元开,吏科给事徐 极、大理寺少卿杨钟、太仆寺少卿赵赓禹、光禄寺少卿蔡縯、武安侯郑允元、 江西道御史周允吉、御史李颀、朱议■、福建道御史胡士瑞、武选郎中朱东 旦,中书任斗墟、易仕佳、司礼太监张福禄、全为国等 18 人为囚,并加以严 刑拷打。18 人大骂不屈,被郑国诬以“盗宝矫诏,欺君害良”罪名处死。据《兴义府志》、《安龙纪事》载:永历八年(1654)四月八日,郑国将 18人押赴天榜山下马场,诸臣毫无惧色,痛斥孙可望、马吉翔等朋比为奸。言 毕,能赋诗者各赋诗抒志,从容引颈受戮。“时安龙之三尺童子,也无不流 涕叹息”。18 人遭难后,郑国将其尸体示众三日,才让其家属收其遗骸。吴 贞毓、郑允元合葬于城西海源寺,其余 16 人合葬于北关马场,史称“十八人 之狱”。不久,林青阳也被孙可望军抓捕,杀害于城南火草坪。永历十年(1656)春,李定国由广西至安龙护驾,为 18 人垒墓。1658年朱由榔移驻昆明,对安龙死难诸人分别予以赠恤,并建庙立碑。永历帝亲 题:“明十八先生成仁处”。“十八先生”之称始于此。通政使尹三■将十 八人姓名、职务及遇难经过书刻碑上。此碑高 1.4 米,宽 70 厘米,碑文系阴 刻楷书,于 1980 年修复此墓时出土,复见于世。  三百多年来,“十八先生”的历史作用如何,史学家多有争议,但他们 持正不挠、慷慨赴义的气节,却受到后人的尊敬。清康熙年间,南笼厅通判 曾为十八先生墓立碑,略载十八人姓名、殉难始末及诸臣绝命诗于后。如吴 贞毓诗曰:九世承恩愧未酬,忧时惆怅乏良谋。 躬逢多难惟依汉,梦绕高堂亦报刘。 忠孝两穷嗟百折,匡扶有愿赖同俦。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盘锦戴纳索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