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2014年优青答辩名单90分是不是校优

优秀毕业论文答辩可以不去么。。急急急。。_百度知道
优秀毕业论文答辩可以不去么。。急急急。。
而8点半就要开始答辩了,财运会渐渐流失的。那么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结果告诉我我是第一个答辩的(开始查学校系统,答辩组长给我的论文评为90分(导师给我的分数是70分),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因为进银行工作了,只对导师有用而已啊,我是第九个答辩),我只求毕业论文一辩能够顺利通过而已啊),做题目我在学校答辩前1个月才刚刚开始写毕业论文,我不想要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然后我就要去优秀毕业论文答辩了(之前导师说我是很有可能进入二辩的人啊,一大早的打印店到处都是人,你不要的话,我自己又没用。再是好不容易答辩没迟到。,而且。,运气是不是也会流失呢,而我都是赶着最后期限交上去的,很有可能进入二辩,我不想接的话,我要练技能,我8点10分还在打印店,奇迹的事情就发生了,如果二辩再通不过。。。。。可是。不过。我的毕业论文导师说我论文写得不好,店家找你零钱,马上要考试了)。毕业论文答辩那天我还状况不断,如果买东西的话,哪个单位会看你的论文是不是优秀毕业论文呢,然后我就慌慌张张稀里糊涂地答辩完了,优秀毕业论文又有什么用呢,而且答辩前还要找导师签字。结果结果。,就要延迟毕业了,很多人都是很早就写好了(因为大四第二学期我们班是完全没课的)
抓紧时间,挤挤总会有的啦,对你也是荣誉啊。如果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话,而且你都参加过一辩了还怕什么,我觉得优秀毕业论文是很难得的,所以我的建议是珍惜吧,就是按照之前的样子也就差不多了,再看论文准备多一点点也就差不多了,优秀毕业论文不只是跟老师有关还是去答辩吧,那就多挤出一点时间来准备这个呗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老师让你去答得。答好了有个优秀毕业论文也会有用吧。我就是优秀毕业生呢当然要去啊。答不好不是你的事
毕业论文答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昌大科技新闻
当前位置:
> 网站栏目
科技处组织召开2014年度国家基金杰青、优青和重点项目校内答辩会
来源:南昌大学科技处
&&&&&&&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基金杰青、优青和重点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提高申请书质量,2月21日,科技处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二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2014年度国家基金杰青、优青和重点校内答辩咨询会。周创兵校长、江风益、辛洪波、李葆明和邓晓华副校长作为评审专家出席了会议。
&&&&&&& 会上,杰青项目申报者、优青项目申报者以及重点项目申报者依次进行现场PPT汇报,各位专家对参加答辩项目一一进行了全面指导,从申报书的写作技巧、创新点的凝练等方面进行了点拨,气氛热烈,讨论充分,达到了学习、交流、提升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喜报:祝贺我校蔡美好老师获得2014年度上海市中职教师企业实践优秀学员和答辩考核优秀学员称号 - 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
喜报:祝贺我校蔡美好老师获得2014年度上海市中职教师企业实践优秀学员和答辩考核优秀学员称号
为贯彻《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行动计划()》(沪教委职【2011】16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首批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名单的通知》(沪教委职〔2013〕16号)及《2014年度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2014年暑期,我校蔡美好、朱红妹、朱奕三位老师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教师企业实践。
在两个月假期当中,三位教师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日,满怀激情分别奔赴上海世图物流有限公司、上海永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企业实践,并以出色的表现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9月-12月,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上海中职教师培训中心评审,评选出2014年度上海市中职教师企业实践市级培训优秀学员18名、答辩考核优秀学员6名。
此次能够获得&双优&称号的学员,不仅需要在企业实践中表现突出,更要求在答辩考核中,既能够展示企业实践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又能够展示教师结合企业实践改进实践教学并应用于课堂实践的情况。我校蔡美好老师以优异的表现,获得2014年度上海市中职教师企业实践优秀学员和答辩考核优秀学员两项荣誉称号。
我校教师通过参加下企业实践活动,增进了对企业文化和产业发展的了解,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此次活动更架起了教师跨界于课堂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加快了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步伐。清华特等奖学金答辩 15位“学霸”如何炼成
日 09:06:00
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1989年设立的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旨在表彰全面发展或是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特长或贡献的优秀学生。对清华学生而言,特等奖学金是最高荣誉。11月2日下午,经过院系推荐、校奖助学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初评等环节,15位本科同学在主楼后厅进行2014年度特等奖学金答辩。最终,邱聪灵、李若愚、杨植麟、韩衍隽、唐韬然、柳珺、郭宇韬、郭齐、元喆、杨珩得票获前10名。
邱聪灵:我的大师梦
第1个上场的是来自数学科学系的邱聪灵同学,他现担任数学系《荷思》编辑部编辑。他获得了2014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几何金奖、全能金奖、代数银奖,他所在的团队同时还获得了团体银奖。他代表学校参与了2012亚洲科学夏令营以及2013全球华人数学家大会。大学前三年,他在图书馆借阅了357本书,90%以上是数学书。
邱聪灵这样说:我梦想着成为像陈省身这样的大师。我每周在数学上投入80个小时。张益唐曾勉励我,即使不能做,也要胸怀大问题,这正是我奋斗的源泉。在Michigan大学,一开始我在黑板上写几行思路就会被教授讥讽,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最后我可以洋洋洒洒写一黑板的思路。我的理想是成为数学大师,振兴中国数学,我愿意为中国数学的崛起而奋斗!我以一个数学家的理解为公共服务,培养学生和传播数学文化。我组织很多讨论班,为后勤部的工友辅导了一年的数学。我获得马杯健美操比赛轻量级第二名,健身是一种生活方式,让我的每一天都充满活力。
评委提问,很多数学家在取得成就后会转行进入百万美元年薪的金融业,你怎么看?邱聪灵回答,与数学这么美妙的东西相比,百万美元又算什么!
杨珩:探索,一直在路上
第2个上场的是来自汽车学院的杨珩同学,他曾任汽车系科协副主席、汽车系科协竞赛部部长、未来云计算兴趣团队成员。在科创方面,他的论文Effects of erectable glossal hairs on a honeybee&s nectar-drinkingstrategy 发表在Applied PhysicsLetters.热心志愿,他曾担任北京园博会志愿者,IEEEVPPC志愿者,还将在北京APEC领导人会议周担任志愿者。
杨珩的推荐人介绍,一次在试验中,杨珩的手被蜜蜂蛰了,整只手都肿了起来,但是他还是继续坚持试验。
杨珩说道,科研的第一步是质疑,&这一次我不再相信大牛&。科研的第二步是坚持&除了坚持,我没有别的选择。&最后科研需要开拓的精神,&做自己想做的,不要紧跟着大牛。&质疑、坚持和开拓难能可贵,但这一切其实都来自于我的思考和好奇。在清华的几年里,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让我们对自然的好奇陷入欠费的危机,无论生活怎么对待我们,希望大家保持最初的好奇。
施天麟:博士水平的本科生
第3个上场的是来自交叉信息学院的施天麟同学,他曾担任清华大学学生对外交流学会信息部干事、上海交通大学大学探索家活动讲师和为星火计划第七期学员。他曾赴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交换学习。第一作品成果发表于计算机视觉的顶级会议CVPR2014。自主立项&贝叶斯最大熵的在线学习&,成果发表于国际机器学习大会,成为18篇入选JMLR的高水平论文之一。
施天麟的推荐人是姚期智院士。他说,一所好大学的产物是青年人才,我非常高兴有机会给大家介绍施天麟同学,我认为他是今年全世界计算机本科生中毫无疑问的前几名。第一点是他能够不断发现自己能够做什么,他是后来转入姚班学习的;第二点是他不断改进自己,成绩每年都进步,我认为他是非常成功的教育典型。今年,他在不同领域的顶级会议发表4篇论文。光靠2014年4篇论文的成就,他在很多方面已经达到博士毕业的标准。
来自交叉信息学院的施天麟说,两年来,我学会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很多创新的灵感就来自于课堂学习。我希望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计算机科学家,铸造改变世界的创新,服务科技与人性,改善人们的生活。
郭宇韬:做世界的体验者
第4个上场的是来自土木建管系的郭宇韬同学,他曾担任土木建管系学生科协主席。他从大一年级第8上升到年级成绩均为第一。他还获得了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非物理类A组)一等奖、北京市测绘实践创新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结构设计大赛清华选拔赛第二名。综合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未来学者奖学金更是不在话下。文章&Impact of Driver"s Behavior on Traffic Flow UsingExtendedCellular Automata Model&在ICCIS2014(第六届通信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目前已提交EI检索。
他说:2008年那年我正在参加中考,我是幸运的,但是我的同胞被掩埋在了废墟下。从那时我便立下志向,要建造最安全的结构与房屋。结构有形,梦想无限,我相信这个梦一定会实现!
评委提问:你参与的活动、取得的成果都很多,但是如果在墓志铭上你只能留下20个字,你会留下什么?
郭宇韬同学答:我想应该是,这是一名伟大的抗震结构设计者。
元喆:把科研的乐趣传递给更多人
第5个上场的是来自化工系的元喆,他曾担任化工系科协主席、系科协技术与宣传部部长、化工系团委委员、班长等职务。他的作品《高容量柔性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获得清华大学第31届&挑战杯&的特等奖。他参与的论文&Hierarchical Free-Standing Carbon-Nanotube Paper Electrodes withUltrahighSulfur-Loading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发表在AdvancedFunctional Materials&,影响因子达到了10.4。
元喆说,我希望把科研的乐趣分享给更多同学,担任化工系学生科协主席期间,组织&一张图读懂挑战杯优秀作品&活动。科研并不是那么高贵冷艳,而是可以很接地气。
郭齐:宁静的寻梦者
第6个上场的是来自自动化系的郭齐。拍过电影,做过主持,入选&星火计划&第七期,大二暑假在斯坦福大学研修两个月,大三暑假在普林斯顿大学进行海外研究,一作论文&Efficient Divide-and-Conquer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FeatureSpaceDecomposition&已投稿至ICASSP 2015(顶级)会议。曾获自动化系本科生最高荣誉&清华之友&&方崇智奖学金&。
郭齐是系里同学公认的榜样,教过他的美国杰出青年科学家KristenGrauman教授因他在课堂上的优秀表现,称他为:&无与伦比的学生&。郭齐的介绍人这样评价他,道德高尚,基础扎实,思想活跃,引领风骚。
郭齐在答辩中说道,由于身体素质突出,他成为了系足球队的门将,但历次比赛里都接不到高球。后来我结合比赛录像为自己量身打造一套训练方法,成为了当年马杯中失球数最少的门将。敏锐的洞察力与专业的方法往往会事半功倍。我把这一点也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其他方面。对于前锋,10次机会只要把握1次就是英雄;对于门将,10次扑救失误1次就是罪人。
唐韬然:让艺术因科学腾飞
第7个上场的是来自美术学院的唐韬然,他曾担任清华大学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学生艺术团合唱队副队长,紫荆礼仪队队员等职务。他的作品参与了2013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以他为第一作者的作品&Animusic-交互式动画生成应用&获得了清华大学第三十二届挑战杯一等奖,并获得两份投资意向书。
唐韬然在答辩中说道,我希望把艺术推向实处。让艺术因科学腾飞,做创新的,做实用的,做服务人民的大设计。厚德方能载物,设计放大人生。三年来我积攒了20多张健身卡,游泳卡。从180斤到120斤,从高中体育的从不及格,到花样轮滑课程专项第一。或许你没有高超的运动天分,但是你一样可以通过努力收获健康、从容。
杨植麟:心怀梦想 计算未来
第8个上场的是来自计算机系的杨植麟同学,三年成绩班级第一,10门专业课取得满分,所有专业课成绩在90分以上。他在DREAM9全球癌症预测大赛第一名,获邀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另外他还以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会议WSDM和CIKM发表论文。他还是校园摇滚乐队Splay联合创始人,参加校内大型演出,晋级校园歌手大赛复赛。
杨植麟在答辩中说道:大学三年,我90%的专业课都在95分以上,其中所有程序设计课程均为满分。提出的算法已经被腾讯、华为等企业应用。数据改变了计算机科学乃至人类社会。我参与基于大数据的癌症预测课题,为提升癌症治愈率做出贡献。我是校园乐队Splay的鼓手和词曲作者,带着原创歌曲参加清华大学校园歌手大赛。这是计算机科学最好的时代,因为这是数据的时代。这是我人生中最好的时代,因为我怀揣梦想,做最好的事情,让数据改变世界。
评委老师提问:能不能分享你那么多100分的经验?回答:这是集体的功劳,我们的班级学习氛围很好,经常组织班级学习小组和答疑。大三的学年,我们班在年级前10名中占据了6席。
韩衍隽:理工结合,执著求索,扎根清华,面向世界
第9个上场的是来自电子系的韩衍隽,他现任电子系TMS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腰鼓队副队长。他的学业成绩三年均为班级第一。他曾获得第七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14年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建模竞赛全球特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决赛一等奖第一名。
韩衍隽在答辩中说道,作为一名清华学子,在面对世界时,我的表现无愧于要求。用自己有限的经历去攻克人类未解的问题。为文明做贡献,为人类谋幸福。
斯坦福大学Tsachy Weissman终身教授在实习鉴定报告中写道:感谢该项目让我有幸结识这样一位天赋异禀、勤勉早成的年轻研究者。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他还只是个本科生,虽然他已远远超出了我对于最优秀的研究生的预期。
柳珺:广厦冷暖 & 常记于心
第10个上场的是来自建筑学院的柳珺同学,曾获&高等学校人工环境学科奖&专业基础竞赛一等奖第1名。曾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思源计划&11期学员。大学三年连续六学期学分绩排名全系第一,数理基本课程学分绩达到95.4分。
柳珺在答辩中说道,在社工中,&推己及人,服务社会&;在科研中,&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大一的暑期实践中,我感受到西北地区干旱燥热气候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的干扰,经过不断的学习,我开发了一种适用于西北干旱地区的空调,使老百姓买得起,用得起。我希望做真正解决民生问题的科研,心系天下冷暖,情牵广厦万千。
徐曼琪:做有温度的工科女
第11个上场的是来自精密仪器系的徐曼琪同学,她曾担任精密仪器系团委组织组干事、&星火&8期理事会成员、&思源&11期项目组成员和精14班学习委员、团支部书记。她的三年成绩名列院系第一。她还是清华-伯克利全球技术创业(GTE)项目成员,作为入选团队于2014年5月参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硅谷交流参访活动。她的论文《A Long-termStable Power Supply &DMFC Stack for Wireless SensorNodeApplications 》收录在J. Micromech. Microeng。
徐曼琪在答辩中说道,经过三年的成长,大一时自嘲的&工科女&三个字已经成为我最温馨的归属和自信的标签。我曾在做义工时发现了很多人因为疾病无法及时检出而致残。我们不仅需要高端的设备,还需要贴近民生的仪器。为了刷新实验本上的Fail,我在回国前的24小时还在实验室里坚持试验。我们总要接受不断地失败才能守住最初的梦想。
黄斐:实践求真 自信发声
第12个上场的是来自新闻学院的黄斐同学,她曾担任学生模拟亚太经合组织协会会长、院学术中心主任等职务。三年专业课学分绩排名年级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综合一等、学业一等奖学金以及科技创新奖学金。她的论文《Closer Ties Raise Questions》在WashingtonReporton the Hemisphere上刊登,其他的论文也有收录在新华社《经济参考报》、《青年记者》。
来自中原大地的新闻女黄斐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外交家。黄斐在答辩中说道,千万不要让怠惰埋葬了自己的创新想法,不放弃任何一个求知求真的机会,是坚持让自己的创新开花。从兰考到世界,这不仅仅是一个清华学子的梦想,知己知彼才能让自己的言谈更有底气。
管悦:扎根大地 优秀筑梦
第13个上场的是来自经管学院的管悦同学,她曾担任第十八届共青团经管学院委员会委员、经管科协项目部部长、经管团委志愿副书记、经35、36班小辅导员等职务。她连续两年成绩均为年级第一。她也参加了埃森哲IT案例大赛,获得初赛小组第二名和以经管学院辩论二队成员参加&清风明辨&半决赛以及首都高校&经世济民&辩论赛等。
管悦在答辩中说道,我来自黑龙省的一个煤城,对于煤炭安全特别感兴趣。于是就穿着厚厚的作业服下到矿井去接触工人。我曾组织格桑花开书信传爱。公益是小事,却能带来巨大的改变。我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不忘初心,坚持梦想,经世济民。
李若愚:全球化、法治与我
第14个上场的是来自法学院的李若愚同学,她曾担任清华大学学生对外交流协会会长、《清华法律评论》主编助理。三年成绩均为班级第一。她在中国商务部担任研究助理,和曾在北京众泽妇女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担任公益律师助理。另外她也参加了清华第三十二届&挑战杯&竞赛获得一等奖。她曾参加中东难民援助项目,协助一名受人迫害的叙利亚人申请联合国难民资格。
李若愚在答辩中说道,我想成为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贸易律师。大一时参加一个研讨会,中国面临的世贸争端越来越多但国内律师没有足够的应诉技巧。由此,我想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贸易律师。法律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今年7月开始,我担任商务部条法司研究助理,是那里最年轻的助理。全球化与和平发展时期,我愿做一滴水,为了国泰民安,水滴石穿,平凡却有力量。
许伟东:追梦科学
第15个上场的是来自化学系的许伟东同学。他连续三年学分绩排名年级第一。获得第九届诺维信杯首都七校生命科学文化节二等奖、清华之友-三星奖学金、第二十九届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非物理类A组二等奖等奖项。他的论文《Multiresponsive RollingCircleAmplification for DNA Logic Gates Mediated by Endonuclease》在美国化学会的《Analytical Chemistry》杂志上收录。
许伟东在答辩中说道,我连续三年学业成绩排名专业第一。高中生物竞赛的经历使得我对生物的基本结构产生了兴趣。在人类发明这些机械之前,大自然是不是早就设计好了精妙的机械?埋藏在我们的血液里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我坚信化学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内容图片均来源于清华大学)
[责任编辑:杨璐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击排行榜&来稿]--[]
责任编辑:admin
学校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答辩评审会
&&&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2012年重点工作之一。为了确保优化质量,10月12日至14日,学校组织召开了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答辩评审会。评审会采取现场答辩和审核材料相结合的方式,答辩人为各学院院长(或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及专业负责人。评审委员会由部分校领导、校级教学督导委员会专家以及各学院相关专家组成,共计47位。校领导戚世钧、张 元、王玉斌、程振凯、毛彦琴、卞 科、屈凌波、李利英、赵榴明、陈复生、李学雷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祝玉华主持。&&& 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工作于2012年3月正式启动,此次答辩是在各学院进行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再一次审视。学校20个学院进行了答辩。各学院负责人对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整体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各专业负责人阐述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思路,对比分析了优化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与会专家们按照各类专业规范要求及学校评审指标,围绕我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为专业培养方案的进一步修订建言献策。答辩评审会共进行了三天,评审会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大家通过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总结会上,校长张元对此次会议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对人才培养方案下一步的优化工作提出了要求。第一,进一步强化责任,全面落实。学院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本着对学生、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整改,结合评审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工作做好,尤其是第七学期的课程安排,要切实有效,确保培养方案的优化质量;第二,进一步梳理、规范跨学院的各类课程。学院之间加强沟通交流,承担跨学院课程的学院结合学院情况提出基本方案,开设课程的学院根据专业需要向承担跨学院课程的学院提出具体要求,确保跨学院、跨专业的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第三,进一步研讨和学习各专业的国家各种规范。遵循规范的同时,强化专业特色,确保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评审答辩会议使大家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加强了校内学院的沟通、交流和学习,对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及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均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是我校教育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教务处)&
新闻中心投稿信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年优青答辩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