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根据关键词来猜人物。。。。表示自己以前小学五六年级作文的时候写的关键词来猜人物,,结果现在看了之后发现自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您当前的位置:
高考30年10大关键词 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组图)
【字号: |
  高考30年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
  本报“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大型新闻报道今启动
  持续4个月讲高考故事
  6月7日,高三考生将迎来2007年高考。而在30年前的1977年,同样是一批风华正茂的青年,同样怀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走向已经尘封了十年之久的高考考场,成为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届考生。弹指一挥间,30年转瞬而逝,高考迎来了而立之年。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自主命题高校扩招;从免费上学分配全包,到自掏腰包工作自找……30年来,高考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高考改变了多少中国人的命运?高考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即日起,本报将推出大型新闻报道“激情燃烧的岁月——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全景回顾、深入剖析高考30年来走过的风雨岁月。
  “激情燃烧的岁月——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大型新闻报道从6月正式启动,整个活动将持续近4个月。期间,本报将和读者一起寻找历年高考的见证人和参与者,让他们打开尘封的记忆,重温当年改变命运的瞬间;征集与高考有关的老照片、旧证件,触摸高考的历史印记;专访历届高考决策者、命题组成员、招生录取负责人、高校及科研机构负责人等,讲述高考亲历感受,解析高考政策变化。此外,本报还将组织历届高考总分状元、单科状元再聚首,讲述他们的高考故事,体味高考曾经带给他们的人生变幻、悲喜感动。同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高考命题人等,召开学术峰会,追述高考30年历程,探寻今后高考可行的变革空间和改革路径。
  今天,本报以4个整版的“激情燃烧的岁月——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专题报道,拉开此次大型新闻报道活动的序幕。感悟篇:多位教育界专家畅谈高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总结篇: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深度剖析了恢复高考制度的重大意义,原天津市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及树楠则从高考作文题题目的变化解读中国社会变迁;回顾篇:1977年本市高考决策人、命题人、阅卷人、招生负责人和当年考生一起为读者再现首届高考的历史原貌;人物篇:长江学者陈军、南开大学博士赵斌等高考亲历者,则将自己在高考中演绎的别样人生娓娓道来。
  高考永不褪色的激情
  马凤华
  对芸芸普通人来说,一生中经历的大事不会太多,而高考往往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页。回眸高考,30年的长度,或许只是弹指一挥间,而高考的厚重,却足以改变中国几代人的命运。
  至今仍难忘,十六年前,走进考场接受命运“大考”时的忐忑不安;至今仍难忘,十六年前,发榜时的欣喜若狂。如果不是高考,这辈子可能无缘到这个千里之外的大都市落户安家,即使另有机会,也不知会再经几回周折,费上几多心血。
  或许你是一个高考参与者,或许你的家人曾经、正在、将要亲历高考。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高考改变着人生,成了大家的热门话题,更左右着不少家庭的生活节奏。
  高考不止是两三天的事,高考承载着太多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
  一个有知识的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有知识的人能改变国家的命运。
  1977年的冬天,关闭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开启,570万考试大军兴奋不已地走进了考场,他们中有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虽年龄悬殊、阅历不一,但每个人都豪情满怀。如果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共有1160万人,创造了迄今为止,世界考试史上参考人数最多的纪录。那一年,许多人的命运一夜改变。
  恢复高考,作为中国当代历史上的最重大事件之一,改变的远不止是那一代人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它悄然担当起改变中国命运的重任。一位参加了1977年高考的著名学者说:“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我感觉春天突然来临了。高考恢复是突然的,它带给人的震撼却是强烈的,而且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是给全社会带来的震撼。大家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这是一段简单平静的话语,但这话语的背后,寓意的是知识分子有书不能读、不得重用的老日子一去不复返;寓意的是一代人终圆大学梦后,一个民族开始了争分夺秒地追赶。
  高考似一阵清风,把个人的人生小舟吹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作为人才选拔的一种重要方式,30年来,高考为国家选拔了3600万各级各类高校新生。从高校出来的人,今天大多活跃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成为支撑国家建设事业的“铁骨脊梁”。30年来,高考促进了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是高考给中国带来了人才和希望,带来了进步和繁荣,带来了现代化和国际化。
  今天,我们早已习惯了无处不在的竞争;而在恢复高考之前,竞争实属社会稀缺资源,没有高考赋予社会成员神圣的竞争权利,就没有快速发展的今天,就没有中国的崛起。
  高考带给中国的变化及深远影响实在是太多太多。
  从目前情况下,普通人虽然改变身分的途径很多,但最多、最有效的途径,还是高考。
  作为人才教育的选拔方式和手段,高考制度承受了巨大的社会责任和压力。从国家层面来说,高考关系国家未来。从社会层面来说,高考需要公平竞争。从教育层面来说,高考涉及素质教育和人才的培养。高考承载了许多的附加功能,自然就成了政府、民众、媒体高度关注的焦点。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新的改革共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之一是机会平等,而教育是实现社会成员机会平等的最大平台。由于家庭、地域和各种社会条件的客观差异,社会成员发展的初始条件是不同的。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大部分成员能够承受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不足,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续同样的情况。因此,政府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手段措施,为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创造机会平等的平台,使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能够畅通,使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改变命运的希望,对社会底层的大多数成员来说能够成为一种现实。
  回眸高考30年风雨历程,我们看到,从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到自主命题高校扩招;从免费上学分配全包,到自掏腰包工作自找……在飞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高考也在大踏步行进。
  本报今起推出大型新闻采访“激情燃烧的岁月——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寻找1977年恢复高考的倡议者、见证人和参与者,寻找1999年高校大扩招、2000年首次春季高考、2003年非典中的高考等重要高考节点的见证人和参与者,让他们打开尘封的记忆、重温当年改变命运的温暖瞬间,从而引领读者回首难忘的高考岁月,重温高考曾经带给他们的人生变幻、悲喜感动;翻阅老照片、旧证件,触摸高考的历史印记;剖析高考所无法承受之重的同时,探寻今后高考可行的变革空间、畅通的改革路径。
  唯愿我们的高考更加合理、科学,也更加公平、公正,真正成为一个遴选人才的最高平台。因为我们始终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应该变好,越变越好。
  高考三十年10大关键词
  1“老三届”
  特指“文革”期间66、67、68级“老三届”中学生。它是当年生活在中国城镇的,绝大多数中学生的简称,同时,它也记录了使整个民族心痛的一段历史。
  2“3+2”
  1990年在逐步建立与推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基础上,开始实行“3+2”高考科目设置。1995年,原国家教委正式宣布,高考实行“3+2”改革。
  3“3+X”
  1999年,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目前全国大多省市均实行了“3+X方案。”
  1997年,我国高等学校统一实行招生并轨,全部实行了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
  我国普通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6年间,其招生人数便由1998年的108万人,达到2005年的504万人。
  6自主招生
  2001年,江苏省3所高校率先实行了“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到目前,试点自主招生的高校已达59所。
  7自主命题
  2003年北京、上海两地试行高考自主命题。2004年起自主命题已经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辽宁、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福建、广东11省市实行,2005年是14个,2006年达到16个。
  8高考时间
  2003年,夏季高考时间由传统的7月7日提前到6月7日。
  9录取比例
  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的录取比例只有29:1,而如今高考录取比例已经是2:1。
  10网上录取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历史性的第一次全面实现了网上录取。
  现代化以高考为支点
  杨学为 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高考恢复了什么?高考恢复了知识的价值和知识分子的地位!这才有后来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才有了后来的一切。
  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当年恢复高考是伟大的转折最贴切:阿基米德说,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起地球,如果把这个地球比作四个现代化的话,撬起它的支点之一就是高考,恢复高考,拨乱反正,整个教育战线风气为之一振。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高考已经走过了30年,从1981年提出高考改革问题,无论是招生、考试、计划还是录取,都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考试制度”这个总方向,高考也朝着更加公开、公正、透明的方向逐渐完善。
  高考体现公平原则
  张武升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高考的重要意义在于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性原则,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合理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从目前看来,没有任何一种更好的人才选拔方式能替代高考制度。
  高考恢复30年来,贡献很大,同时必须要看到当前高考制度存在着不少问题,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暂时的,高考改革势在必行。
  高考重开大学之门
  马步藩1977年天津市高考政治阅卷组组长
  1977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学生从“渴望上大学却无门”到“大学向全社会敞开”,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得以升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近年来,高考改革从内容上来看,越发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种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导向,有利于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成为国家的栋梁。
  高考回归“以人为本”
  及树楠 原天津市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
  恢复高考30年来,无论从考试形式还是考试内容上看,都愈发指向人文关怀。目前高考的考试模式还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契合素质教育的精神正在回归“以人为本”。但并不排斥考试,因为考试毕竟是一种评价手段。作为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中间环节,高考对基础教育本来就是一种顺承关系,而不是一种抵逆关系,那种把高考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的看法既是对高考的误解,也是对素质教育的曲解。
  高考让青年看到希望
  苏国芹1977年天津市招生委员会工作人员
  高考中断了十年,国家人才出现了断层,社会上流行的是读书无用论。恢复高考,让许多上进的青年看到了希望。1977年恢复高考,是对“文革”的一次拨乱反正。虽然1977年到现在,高考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完善和改革,但当年恢复高考的决定是必要的,正确的。
  而立高考见证激扬青春
  6月7日,新一届的高三考生就要迎来2007年高考。而在30年前的1977年,同样是一批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同样怀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走向已经尘封了十年之久的高考考场,成为高考制度恢复以来的第一届考生。弹指一挥间,30年转瞬而逝,高考迎来了而立之年。从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到自主命题高校扩招;从免费上学分配全包,到自掏腰包工作自找……30年来,高考一直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而成长。高考改变了多少中国人的命运?高考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即日起,快报将推出大型新闻采访“激情燃烧的岁月——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全景回顾、深入剖析高考30年来走过的风雨岁月。
  快报将和读者一起寻找高考的见证人和参与者,让他们打开尘封的记忆、重温当年改变命运的温暖瞬间,体味高考曾经带给他们的人生变幻、悲喜感动;翻阅老照片、旧证件,触摸高考的历史印记;剖析高考所无法承受之重的同时,探寻今后高考可行的变革空间、畅通的改革路径。
  历史命运在那一刻转弯
  “如果没有高考,我或许还在糕点店里站柜台。”“如果没有高考,我或许还是一个翻砂工。”“如果没有高考,我一辈子都不可能走出大山,当上大学教授。”……是的,30年前,国家决定恢复高考的那一瞬间,成千上万人的命运改变了,我们这个国家的命运改变了。也正因为有了30年前的那一个转弯,才使得我们国家有了3600万的大中专毕业生,才有了国家蒸蒸日上的今天。
  古人云:三十年曰一世。如有受命王者,必三十年仁政乃成。面对恢复高考三十年,尤其在各种有关高考的争议不断,乃至出现废除高考呼声的当下,我们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视角,去解读它这三十年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成败得失?杨学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前主任;及树楠,多次负责高考语文阅卷工作,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他们是历史的亲历者,他们将用独特的视角回忆和审视高考三十年所走过的不同寻常的路程。
  【高考30年】
  录取翻了十番
  从1977年的5300多人到2007年的60000人左右,三十年,本市每年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人数已经是涨了10倍还多;从1977年的100所左右到2007年的900所左右,三十年,在津录取院校增长了8倍;从1977年的60700余人到2007年的88000余人,本市高考报名人数不断创下新高……从,高考走过三十年,当时代的变迁附着于这些多多少少的数字,高考对于我们每个人,对于我们这个国家的影响便已经不言而喻。
  1977年
  报考人数
  录取人数
  1978年
  60700多
   25361
   14663
   10360
  高考变化
  1981年第一年实行数学、语文当中有一门达不到规定要求,随下一个分数段分发档案的办法。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4年高考考生录取少的矛盾有所缓和。考生质量提高,文史、外语、理工三大类高分考生比重增加。
  1985年首次推选免试保送生125人。
  1986年招生计划首次突破万人,专科在招生计划中比重增长;师范院校、职业技术师范以及非师范院校师范班招生人数增加;军事、公安院校招生人数增加。
  报考人数
  录取人数
   11658
   12771
   10423
   10351
   11188
   12274
   13495
   13263
   13890
   14873
  高考变化
  1987年首次在天津外国语学院和南开大学安排自费生招生计划55名。
  1994年高考首次实行“3+2”考试。同时,天津市普通高校招生“并轨”试点工作展开,天津外国语学院成为本市第一所公费生与自费生招生并轨改革试点的高校。
  报考人数
  录取人数
   15923
   17735
   28064
   30663
   33971
   40595
   46854
   54890
   61675
  人63565
  高考变化
  1996年本市13所高校全部实行“并轨”,在津招生的221所高校实行“并轨”。天津农学院、天津职业大学、天津师专等四所院校13个专业实行单独招生、单独考试,招生634人。
  1997年所有在津招生院校全部实行“并轨”。
  1998年录取中实行把重点院校分为A、B两个阶段进行;对外地院校实行政策倾斜,在一般本科批次中,凡第一志愿报考外地院校的考生实行加10分提供档案。
  1999年本市普通高校招生全部实现网上录取。
  2003年高考首次提前到6月份,在津招生院校全部实现网上远程录取。
  【高考备忘录】
  不拘一格揽人才
  等待了十年的梦想,期盼了十年的高考,在1977年终于都实现了。翻开1977年被高校录取的天津市五千余个考生的花名册,我们相信,每个人背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环境,在走进大学之前,他们或许是工人、或许是农民、或许……他们是那样的不幸,然而又是那样的幸运。而他们的幸运,正是我们国家的幸运。李昶、朱章淳、郑中旺……在幸运的1977年高考生中,他们是更加幸运的,因为他们原本是被“淘汰”的,然而因为国家对人才的渴求,他们成了1977年高考幸运儿中的幸运儿。
  不以“成分”论英雄
  众所周知,“文革”中,一切都要讲“成分”,而1977年的高考则提出了“重在政治表现”。据当时的文件记载:“在1977年的高考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政审上如何体现党的‘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的政策。录取过程中,市招生办公室就发现有些考试成绩很好的考生未被录取。在录取工作结束后,招生委员会立即决定进行全面复查,并重点对考试成绩较好的考生逐个复查。与此同时,根据群众来信来访所反映的情况,认真调查和复审。这样就解决了一些因父母的问题影响考生录取的问题。”
  “挽救”77高考状元
  当时年龄已经超过31周岁,1965年高中毕业,时任南郊区教员的朱章淳,考试成绩381分,还有46分的附加分,是1977年的“高考状元”,然而,这个状元最开始的时候却落榜了。在初选时,因为是65届毕业生,年龄又超过规定,南郊区就将其淘汰了。后来,市招生办公室发现后,“觉得这是个人才,调卷审查,经市招委批准,被天津大学录取。”
  落榜、复审、录取,朱章淳的最终被录取,正体现了国家对人才的渴求。据资料记载,1977年的高考,国务院[号文件规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年龄可放宽到三十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接收一九六六、一九六七两届高中毕业生)。”但在实践中,这个规定的实施却受到了阻力,因为在录取时,许多学校宁愿要成绩稍差而年龄较小的,也不愿意要成绩好而年龄较大的。为此,市招委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终原已落选的280分以上的六百余名六六、六七届高中毕业生基本上都被录取了,而当年的“高考状元”朱章淳则是当时被打破常规录取的三名六五届高中毕业生之一。
  “偏科生”被中科大破格录取
  在市教育招生考试院1977年高招录取的档案里,这样一份手写资料引起了记者注意。这是一份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数学尖子郑中旺的申请书。文中这样写道:“我们中国科技大学招生组去南开区文教组了解情况时,南开区向我们推荐了参加高考的一名学生郑中旺。该生的数学、理化考得比较好,数学98分(加分30分),理化89分(加分9分),但政治和语文考得较差,政治56分,语文64分……总分低于320分,致使不能参加体检,不能列入初选名单,但根据我们到该生所在学校‘育红中学’了解,该生学习非常突出,在上小学五年级时就把初中数学自学完,升入中学后,他就自学解析几何、微积分,该生的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是惊人的,在家无人指导,由于父母双亡,他跟随姐姐生活,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在他身上,但他排除种种干扰,经常夜里起来看书……为了更慎重起见,我们派数学教员对其进行了口试,在口试中问了一些大学数学课程的‘单变量微积分’等内容,在无准备的情况下,回答既快又准确。根据(78)教学字040号教育部文件要求,我们认为郑中旺同学确实有被录取的条件,为了尽快发现人才,尽快培养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生力军,我们倾向于录取该生入中国科技大学学习……”洋洋洒洒一千多字,郑中旺的幸运正体现了国家对人才的迫切渴求。
&&& 及树楠
1977年—2006年一直担任天津市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长
  30年作文演绎社会变迁
  【高端访谈】
  文章天下事。每年高考之后,作文题总是牵动着最多人的视线。从1977年的《他像雷锋同志那样》和《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到2006年的《愿景》,一年年高考作文题,折射的是社会的沧桑巨变,烙印着主流价值观,表达着考生对时代命题的思考和抱负,也承载着教育工作者对人才培养的种种期许。
  从“限制”走向“百花齐放”
  从命题角度而言,高考作文题目大致经历了70年代“限定性命题”、80年代“给材料作文”,自2000年“话题作文”成为主流,至今进入“百花齐放”的局面。命题趋势和导向越来越向4个方面发展:1、重实用、求创新;2、关注社会和人生,生命和体验,现实和未来,即注重把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相结合;3、体现时代精神;4、注重人文关怀,体现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
  这些变化使得高考作文的题材更宽了,命题视野广阔了,思路更开放了,从过去“政治味浓”,逐渐演变成关注社会、人生、历史、文化,以及自身道德素养的反思等,反映了社会关注点的变化。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发散性思维、逻辑与想象力,对多彩生活的感悟,对未来的憧憬……抒发真情,张扬个性。
  满分作文记忆犹新
  “曾经有一篇满分作文,通篇文言文写作,文字顺畅、一气呵成,甚至连一个标点都没用错,被阅卷老师惊呼‘奇文’。”至今,及老师对当年那篇文采飞扬的文章记忆犹新,“那是恢复高考以来我们给出的第一个满分作文,在高考作文放宽限制之前,这种不符合题目要求的,无论文章多有创新精神和才华,往往成绩都是不能及格的。”
  2000年以后,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使得作文题目更具开放性,凸现个性特征,放开了学生的手脚,涌现出来不少“另类作文”。文体上出现了诗歌、文言甚至戏剧,形式也更新颖,如“通知书”“诊断书”等;还有的考生喜欢用蒙太奇、“意识流”方式来表达,“对这类显示作者才情的文章我们是保护的,现在每年光天津市就能涌现出10多篇满分作文,其中不少就是标新立异之作。”
  自由而不失规范细节更显真情
  现在的中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社会视野越来越宽广,对时尚之物有较强的感悟能力,语言成熟度也在不断提高。
  近年来“新生代”话题作文,对审题的难度降低了,给材料作文也可以不用材料内容了,但“文体不限”不等于“没有文体”或“取消文体界限”,一旦选定了某种文体就必须按照规范的文体范式来行文,那些高分“另类”作文也是严格按照该文体的写作规范的,如果写成“四不像”的作文是得分很低的。
  近年来,中学生作文华美的文风愈演愈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过分追求语言和形式,而忽视作文的立意、内容。事实上,只要感情真挚、立意深远、内容厚实,即使语言不华丽,同样可以写出好文章,否则会适得其反。事实上,真正打动阅卷老师的,往往是一些淡淡的生活细节。
&&& 杨学为
  1960年东北师大毕业,留校任教。1978年调教育部,历任学生司招生处副处长、处长、副司长,1987年任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1977年“借调”教育部学生司时参与高考恢复全过程。1992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研究员。
  高考恢复的是知识的价值
  【高端访谈】
  从“白卷英雄”到“高考状元”,高考总是牵动着数亿人的神经。从1977年到2007年,走过三十个年头的高考愈加成熟。尽管饱受争议,却在愈加公平、公正、阳光的环境下,圆了中国3600万人的大学梦,改变了国家的命运。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教育部考试中心前主任杨学为回忆起三十年前的高考,颇为感慨地说:“高考,恢复了什么?恢复了知识的价值和知识分子的地位,才有了中国今天的盛世!”
  追忆1977:
  在拨乱反正中迎来新时代
  “恢复高考是相对1966年‘文革’取消高考来说的。‘文革’期间,把知识分子说成臭老九,宣扬的观念是,农民的儿子永远是农民,工人的儿子永远是工人,社会是凝固的,而不是发展的。由于高考制度的取消,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已经被当时大多数老百姓接受。而由于高考中断十年,大学里的很多学生原本就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正规基础教育,而被‘推荐’上了大学后,也不好好学习,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断层。”
  回忆起1977年中央做出当年就恢复高考的决定时,一次次的会议、一次次的争论,杨学为说,“高考恢复了什么?高考恢复了知识的价值和知识分子的地位!这才有后来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以及袁隆平靠科技增产和我们国家的大发展。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正因为有了这个思想,有了高考,才有了后来的一切。”杨学为老师说,尽管在很多场合都说过,但他仍然觉得用这个比喻来形容当年恢复高考是伟大的转折最贴切:阿基米德说,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起地球,如果把这个地球比做四个现代化的话,撬起它的支点之一就是高考,恢复高考,拨乱反正,整个教育战线风气为之一振。
  高考改革:
  标准化实质上是现代化
  经过1977年到1980年大刀阔斧的拨乱反正、继续建设之后,高考进入了改革期。“恢复高考后,有些矛盾也逐渐暴露了。比如,当时最突出的矛盾就是考生太多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分数上的差距明显地暴露出来,同时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一系列新问题。因此,高考要不要改革,以及如何改革的问题便极为迫切地提上日程。”杨学为回忆,1981年提出高考改革问题,当时的指导思想就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考试制度。”这是总的方向,无论是招生、考试、计划还是录取,都要遵循这个方向进行改革,高考也朝着更加公开、公正、透明的方向逐渐完善。高中会考制度的建立以及会考基础上的高考改革,把高中毕业的评价和高考选拔人才结合起来,这是近10年来高考最大的变化。后来考试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进一步做调整,“3+2”“3+X”等高考方案也陆续实行,但总的改革方向是高考的标准化,而高考的标准化实质上是高考的现代化。从高考标准化来说,主要还是侧重在高考的内容和形式上。现在又提出来,考试要改成评价。三十年,高考的改革一直在进行,而且取得了很多的成绩。
  看高考:
  高考不是全部
  谈到高考对个人的影响,杨学为指出,尽管三十年高考使得许多个人的命运出现了转折,但这并不能说高考就是一切,高考落榜或者不当知识分子就是“没出息”的。现在,除了秋季高考之外,还有春季高考,还有成考和自考,国家为青年学子提供了许多学习知识成才的道路,高考只是其中的一条道路而已。社会是有分工的,这些分工都是社会发展需要的。每个人都要知道个人最适合自己的是什么。如果说恢复高考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那只是说教育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让许多本应该成为知识分子的人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1977年年底,高考考场。
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幸运儿。
&&&&&&&&&& 迎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新生。
  永远1977那年我们亲历
  1977年年底,高考考场。
  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幸运儿。
  迎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新生。
  1977年的高考,不是一次普通的高考。在那年的年底,全国几百万人终于迎来了他们期盼了10年的高考。从中央决定当年就恢复高考到把考试工作布置到各省市,从考生知道消息到备考,从考试到录取入学,一切都是那样紧张。或许由于时间的原因,1977年的高考准备得不是很充分,有点“风风火火”,但它也是静悄悄的,它满载希望与激情,开启了一个历史的新时代,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那些当年亲历这场考试的人如何回忆它,如何评述它,如何感谢它。
  1977高考全景回放
  镜头1 & & &
  1977年8月
  刘植才:那年我21岁,已干了3年“翻砂工”。
  苏国芹:去北京参加由邓小平同志主持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我记得当时虽然已经决定要恢复高考,但在这次会议上,“17年的教育走的到底是‘红线’还是‘黑线’,以及知识分子的世界观都是资产阶级的”这两个问题是争论的焦点。此外,关于考生“政审”的条件问题也是会上大家讨论的焦点。最后,还是邓小平同志拍板,恢复高考就从1977年开始。
  马步藩:从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一直在铃铛阁中学任政治教师,“1977年那届,学校里几乎没有学生了。”“我至今还记得学生们跟我说‘老师,我要是能上大学多好啊!’看见他们眼神中那种渴望,我也无能为力。”
  镜头2 & & &
  1977年10月
  刘植才:早晨6:30,我下夜班后正在洗澡。模糊地听到澡堂子外的收音机里在说高考的事。当时我记得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决定报名参加考试。我每天都是6点下夜班,然后去洗澡、吃早点,睡会儿觉后开始复习,一天也就能复习五六个小时。
  苏国芹:回到天津后,时间已经很紧张,我和同事们就开始着手准备组织当年的高考了。当时天津市并没有“招生办公室”,所有的人都是“借调”来的。当时的招生办公室一共11个人,没有招生办法、没有命题老师、没有组织考试的经验……一切都要从头摸索着来,考务工作做起来也很难。我记得当时,是从市教研室、大学和中学抽调了许多“名师”,在秦皇岛找了一个小宾馆封闭起来命题。招生简章、试卷说明这些材料当时都是老师手写的,根本来不及印。试卷出好后,在“新华印刷一厂”里由一个厂长带着制版、印刷,这一套人马守着一台印刷机昼夜24小时印刷试卷。当然印刷机和人都已经被围起来了。我们直到所有的考试都结束后,才被“放”出来。
  刘大钧:很突然,局里领导通知我去参加高考命题,领到通知后的一两天后我们就去北戴河“集中”了。因为命题的人各个学科都有,到火车站的时候,我们这一拨人去排队,因为一看就是知识分子,所以许多人都好奇地问我们是去干什么。当时为了“保密”,我们就说去“开会”、去“学习”。
  到了秦皇岛以后,我们就封闭起来了,不许和外头联系,更不许打电话。我们当时不像现在,出题的只管出题,我们当时还做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甚至连试卷印刷好之后的分装和数数都是我们来做,当时数试卷数的手指甲都磨平了。我们出题人不仅累,而且思想压力也很大,因为要求高了,许多学校根本就没怎么开课,所以要考最基本的试题,当然,出的题水平太低了也不行。经过反复几轮的初稿、审核,最终的高考物理试卷才定下来。即便是这样,高考完之后,考零分的也是很多的。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是零分。
  从秦皇岛回来后,我也没回家,而是在体育馆的一个宿舍又“集中”了一段时间,直到卷子都判完了才回家。
  马步藩:听到高考恢复的消息,我比学生还兴奋,立刻准备了一些复习材料,帮助回学校找我帮忙辅导的学生突击复习。不久,我接到市招生办的电话,让我担任当年高考政治阅卷组组长。
  镜头3 & & &
  1977年11月底
  刘植才:考试当天,我和往常一样,6点下夜班后洗澡、吃早点,然后去二中考点考试。那时的考场跟现在差不多,监考很正规。一个考场20多个人,多大岁数的都有。我当时并不紧张,但也看到有人紧张,也有考到半截就走了的。我记得当时的语文作文题目有两个,我选的是《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写了一篇夹叙夹议的散文。分数下来后,我的语文还拿到了“附加分”。考完试之后,我就回去睡觉了,然后接着上夜班。
  考完之后我就非常“有感觉”,哪儿对哪儿错,估计差不太多,觉得自己希望很大。
  张洪奎:那年的考场纪律特别好。从试卷印刷到监考老师的选择、考点的布置都很严格,而且考生基本没有作弊的。当时,考点都是设置在各个中学,监考老师就是本校的老师,但在一个考点参加考试的学生则是哪里的都有。一个考场也就二三十人左右。那时没有手机,没有传呼机,学生们也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考试机会。所以,尽管考场内的考生来自社会各个地方,不像现在这样都是清一色的学生,但进入考场后,他们都是很认真地答题。
  镜头4 & & &
  1977年12月
  刘植才:分数下来了,我记得是270多分,还有附加分。当时财院文科的录取分数线是217分,我算是高分。初试过后,就是体检、政审,然后就是等消息。政审,已经不像过去那么苛刻了,我也没什么问题,所以政审的时候一点都没操心。
  我一边继续上班,一边在等着录取通知书,但等了很久,录取通知书才送到我手里。后来才知道,那年我们厂里一下子考上了30多人,估计厂里是怕我们知道消息后就不安心工作了,所以才很晚给我们录取通知书。虽然知道自己已经被录取了,但我和工友都没有马上离开工厂,而是继续照常上班,直到去大学报到的那一天。
  苏国芹:考试结束我们才被允许回家。
  马步藩:1977年的政治阅卷组大约有20人,大多是来自南开大学等高校的老师,中学老师并不多,均是从当时比较有名的高中学校中选取无直系家属参加考试的骨干教师阅卷。
  高考一结束,我们所有阅卷老师就被集中在当时的河北宾馆开始阅卷。我主要负责平衡评分标准,另外每门科目还有两名教授专家对在阅卷中出现的难以把握的问题进行评判,若仍有争议则需请教育部专家组给出最终的解决方案。
  第一年的试题相对很简单,几乎全部都是政治基本常识问题,高分很鲜见。但试卷中的错别字随处可见,闹了不少笑话,甚至还有的同学连国家领导人是谁都不知道。
  镜头5 & & &
  1978年1月
  刘植才: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后,没报到之前,我接着上班。
  刘恒昌:1977年的高考招生应该是在1978年1月份开始的。因为天津市是统一招生,各个大学负责招生的老师都被集中到天津宾馆。那时,学校还没有专门的招生办公室,所以招生是由教务处牵头,还抽调了各个系的老师,大概有十几个人吧。每天早上,各个大学的老师们就开始在大厅里办公,每人面前都是一摞摞的档案袋。30年前,没有计算机,所有考生的资料都装入各个人的档案袋中,市招办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按照成绩的高低向学校发放考生档案。我们的工作就是从中选出成绩优秀、身体健康、政审合格的人才。老师们把挑选出来的档案放在一起,然后再由学校的领导进行复核,把同意录取的学生名单交给市招办。
  镜头6 & & &
  1978年3月
  刘植才:报到那天,我骑着自行车就去了。我记得当时是3月5日开学,3月8日上课。上课那天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3月8日是我的生日。
&&&&&&& 记忆碎片•老照片
&&& 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一文,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
 1977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
&& 天津市1977年在本市招生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计划。
 北京市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准考证。
上海市1977年高校招生文化考试准考证。
1977年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1977高考亲历·人物】
  刘植才:
  1977年高考考生
  档案:一名“翻砂工”,后被天津财经大学财政专业录取。现任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教授。
  苏国芹:
  1977年赴京参加“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
  档案:原为天大教师,后调入市招生委员会。回津后负责天津地区高考的考务工作,现已退休。
  刘大钧:
  1977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命题人
  档案:原新华中学教师,现已退休。
  马步藩:
  1977年天津市高考政治阅卷组长
  档案:铃铛阁中学政治特级教师,1977起多年参加并组织政治高考复习指导及阅卷工作。
  张洪奎:
  市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
  档案:1977年高考中负责各高校招生计划的协调、考务和高校录取工作。
  刘恒昌:
  全程参与1977年南大招生工作
  档案:原南开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人,时任南开大学教务处副科长。
  1977年天津市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日程表
  1977年天津市高等学校
  招生工作日程表
  11月1日至20日,考试的宣传教育和报名工作;
  11月21日至28日,组织做好文化课考试的准备工作;
  11月29日至30日,进行文化课考试;
  12月1日至20日,评卷、确定体检、政审名单;
  12月21日至30日,政审和体检;
  日至15日,区、县、局确定初选名单,并将初选名单及全部材料汇总上报。
  1月16日至30日,录取、审批、发通知书。
&&& 张武升: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恢复高考后全国第一批教育学博士;由国务院批准任命其为博士生导师。
  高考要改革而非革命
  张武升: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恢复高考后全国第一批教育学博士;由国务院批准任命其为博士生导师。
  【高端访谈】
  “用考试的形式来选拔人才,这是中国人的发明,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大贡献,绝不亚于四大发明。”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武升介绍,中国人与考试结缘,始于隋文帝创立科举制,“科举”在创始之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它首次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权的垄断,面向全民选拔官员,人人机会均等,基本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这是一种进步,对中国乃至世界均有巨大影响。
  有了考试人们才看见了希望
  “始于科举制的考试制度,确实选拔出了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组成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从事政治、军事、经济和行政管理等工作。”考试制度一方面推动了国家的发展,成就了大唐盛世,两宋的繁华,元明的强盛,满清的一统;一方面促进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开辟了社会各阶层之间流动的通道,特别是由下层进阶到上层。“这种流动是有益的,既使上层社会的成分和结构得以优化使其良性发展,又激发了下层社会人们跻身上层的动力,有了‘学而优则仕’的希望,利于社会稳定。”
  “中国的考试制度对西方国家及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近代以来成为所有西方国家文官考试制度一个遥远的榜样,使得他们科学、民主、法制的制度得以保证。”
  高考制度不能取消但必须改革
  “从目前看来,没有任何一种更好的人才选拔方式能替代高考制度,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性原则,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合理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高考制度存在着不少问题,其合理性是暂时的,“高考恢复30年来,贡献很大,问题也不少,因此高考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是一种扬弃
  高考是老百姓最认可的公平选拔制度。当前人们对教育公平寄予很大的希望,许多老百姓存在着强烈的“分数最公平”的观念。张院长认为,30年来,特别是80年代初期到现在,关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共有14次,但是激烈的考试竞争并没有得到缓解,是因为并没有解决高考制度中存在的根本问题。
  张院长建议:
  改革的大前提:实行教考分离,高中只管毕业合格,专业考试机构负责考学生的能力或创造力,不与高中教学挂钩。
  1、变“每年一次”为“每年多次”,缓解一次考试压力。
  2、选拔人才形式多元化。可参考美国等教育先进国家比较成熟的高考模式,即“高中成绩+ACT或SAT成绩+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或面试”。
  3、考试专业化。逐步使招生考试走上专业化发展轨道,淡化行政功能,强化社会功能,使专门的招生考试机构发展为独立的专业机构,以减少国家成本,提高招生考试的科学性和信效度。
&&& ■人物
  陈军,1967年生于安徽。1989年本科和1992年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99年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后,在日本大阪国立研究所任NEDO研究员三年。现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科技部863计划领域专家,获Wicke国际学术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 ■人物
  赵斌,36岁,南开大学化学院副教授。1994年第三次参加高考,同年考入四川师范学院,1999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1年转攻博士学位。他合成出了世界上第一例基于稀土和过渡混合金属的三维纳米管状聚合物,在化学界顶级的《德国应用化学》《美国化学会志》等发表了研究成果。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3年至今,已经四度蝉联由中国化学学会颁发的青年化学奖。
  别样人生在改变中演绎
  1977年,“恢复高考”如一声春雷,让千万名优秀人才破茧而出;30年来,高考改变的绝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命运,而是在指引着整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巨轮前进的辙印;30年间,对高考的反思和改革从未停止,在渐高的质疑声中,高考仍然不断地缔造着一个个平凡的、不平凡的人生,毋庸置疑,对于每一位参加高考的考生而言,高考就是成就自己人生奇迹的时刻。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高考最深入人心的口号,当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及时把握命运的机遇,如愿走进大学,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阶层,成为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当者。而随着近年来高考打破年龄限制,10岁神童张炘炀考上大学,57岁的仝正国仍在为高考努力着,从这些传奇般的故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高考不再是孤注一掷的背水一战,如果你聪颖早慧,如果你始终愿意为理想发起冲击,你一样可以在高考中领略到别样的风采,为你的人生扬帆启航。
  对于高考,我始终心怀感激
  妈妈的坚持让我走上高考路
  宿松,安徽省安庆市西南部的一个小村镇,这里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曾孕育了优美的黄梅调,这里也曾让李白、苏轼这样的诗人墨客流连忘返。然而,秀丽婀娜的风景却并没有让生活在这里的人因此变得富足。和周围的村民一样,陈军家世世代代在这里劳作耕种,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在这样一个闭塞贫困的村庄里,很多孩子从很小就离开课堂开始务农,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读过书。可是陈军的母亲却执意要让他们兄弟四人都读书。
  “我妈妈是个很了不起的人。虽然,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可她却认准了只有读书才会有出息。”也正因如此,即使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即使很多邻家的小孩都已经辍学,她还是坚持让几个孩子读书上学。
  1979年,陈军的二哥考上了大学,成为陈家第一个大学生。若干年后,陈军和弟弟都考上了大学,“到现在,妈妈已离我而去,但我仍然很钦佩她老人家的远见,如果不是她的坚持,我和哥哥、弟弟可能早就辍学务农,现在仍然在家乡过着贫困的生活。”
  1:11我是高考幸运儿
  1985年,陈军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备战高考。当时,安徽省的录取比例是1:11,竞争异常激烈。为了获得一个上大学的机会,每个同学都是拼尽全力。
  高考前一天,陈军揣着家里给的20元钱来到了县城。晚上,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怎样的未来。“考试那几天心情一直都很紧张,不过当考完最后一门之后,我知道自己肯定能上大学了!”果然,成绩出来之后,陈军考出了545分的成绩,高出当年安徽省重点本科分数线40多分,被南开大学化学系录取。
  高考——改变我人生命运最重要的“转折点”
  高考在陈军的人生中创造了很多个“第一”: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走出安庆,第一次见到了大海……高考前,陈军有两个梦想:去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考一所好大学。那一年的9月,18岁的陈军带着梦想登上了开往天津的列车。陈军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在南大,他完成了自己的本科和硕士学业;在这里,他获得了赴澳大利亚和日本留学、工作的机会;在这里,他得到张允什、申泮文、袁华堂等恩师的指导栽培,在无机化学特别是清洁能源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在这里,他结识了自己的妻子,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22年过去了,陈军当年的梦想已经实现了。至今,他仍然认为,高考是改变他人生命运最重要的“转折点”,“尽管今后的高考制度需要不断完善,但对于像我这样生活在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高考是我们走出山村,摆脱贫困,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最好途径。对于高考,我始终心怀感激!”
  三次高考,山娃变博士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他行动不太方便的双腿,如果不是亲耳听到他轻松地回忆过往的坎坷经历,你大概想象不到这样一个乐观豁达的人竟然有着如此艰辛的故事——3岁时的小儿麻痹症让他落下了腿部残疾,他三次高考,两次考研,其间当过电器维修工,做过农村中学教师,最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化学博士,破格留校任教。一路走来,他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他无怨无悔。
  他就是南开大学化学院副教授——赵斌。
  高考对于今天的很多学生来说,可谓紧张、忙碌,而赵斌这一考就考了三年。1992年第一次高考,赵斌说他早已经预料到考得不会太好,因为高三那年为了符合高校招生录取条件,他硬是把一条腿的胫骨拉长了4.5厘米,一场手术下来,让他本就不太强壮的身体变得更加不堪重负。拖着还没完全康复的身体走入考场的赵斌,那一年只考到了专科线。
  1993年,第二次高考,他的成绩离重点线只差1分,看着同学们都拿到了通知书,他的心情也随之低落到了极点。但是他心有不甘,他不相信付出了这么多,还不能圆自己的大学梦。周围的亲戚朋友都曾劝他放弃,家里为了给他治病、上学已经一贫如洗,但父母一句“想上就让他上吧”最终让他鼓足勇气再次踏上了高考征途。
  1994年,赵斌第三次走进了高考考场。这一次,他的成绩比重点线高出了20多分,别人都羡慕他的好成绩,他却高兴不起来,“只要有一所大学能收我就够了”,然而,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他仍然没有等到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
  再次与大学失之交臂的赵斌渐渐想通了,自己尽力了,走到这一步,没什么后悔的。反正读了大学,出来还是要找工作,干脆现在就工作,自力更生。于是,他找了一位师傅,学起了电器修理。
  不过,苍天不负苦心人,那一年国庆节后,他突然收到了四川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以高分落榜生的身分被补招到了化学院。三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心满意足地去报到了。
  “如果没有坚持高考,你现在会做什么?”面对记者的疑问,赵斌毫不犹豫地说:“在老家做一个电器修理工。”
  “所以,我感谢高考!”高考就仿佛为他打开了一道门,让他看到了更远的天空。在赵斌看来,高考带给他更大的改变是在心态上。一次次复读、考试的过程培养了他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个性。正如很多朋友、同事在描述赵斌时,都会说他心态平和,宠辱不惊。也许正是有了这番经历才让他觉得“现在遇到的问题和以前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平静地想办法去解决而已。
  我的高考·故事1
  人物:2001届考生肖宝艳,现为媒体从业人员
  高考让我曾那么接近幸福
  2001年7月,将永远被我铭刻心中,父母微笑着把我送进考场,我知道他们也和我一起并肩作战,那种力量无法言喻,但我至今还相信是这力量把我送进了魂牵梦萦的复旦大学。手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是全家人的幸福。我看见妈妈的笑容是含着泪花的,女儿成功带来的欢乐,远远大过了即将分别的不舍。那一年,我在小行囊里装满亲朋好友的祝福,踏上了南去的火车,我告诉自己,我要去追梦了!
  踏上上海的第一刻,扑面而来我一生中所见最璀璨的灯火、最华美的街道,弄堂里传出的吴侬软语又让我怀想起上海滩的多少风花雪月,恍惚中一切似浮生若梦,幸福在这里吗?大学校园终归是圣地,没有生计之忧、世俗之累,有的全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清静与快意,幸福就在形而上的求索与追求中。
  毕业飞也似的到来,考研的失利让我清醒地开始关注现实,千军万马中“杀”进名校,如今又在千军万马中“抢”工作。在不断地投出的简历中幸福一点点被消磨,在不断向现实妥协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什么是生活,洗尽铅华后人生就是一场艰苦的跋涉,我找到了一份愿意为之努力的工作,此时,努力着就是幸福的。
  我的高考·故事2
  人物:王强,1997年参加高考,现为知名外资企业中层
  高考让我有能力回报父母
  家在农村的王强1997年以地区“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南开大学学习,如今已是一家知名外资企业中层负责人的他谈到当年的高考颇为感慨:我的祖辈没有一个大学生,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母也都没什么文化,全家一年的收入不到一万元。我是我们家族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
  如果没有高考,我可能就要像父母那样在我们那个小村子里种一辈子地,不会来到天津,不会走南闯北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没有能力像现在这样把父母从老家接出来在天津安家,让他们安度晚年。
  “父母供我读书的钱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而且,我还有个妹妹,读书也很好。虽然家里很困难,但父母对我和妹妹读书的支持,让我们兄妹俩格外珍惜,也格外上进。我毕业工作后,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赡养父母、供妹妹读大学……是高考让我考上了大学,也是因为上了大学,我才有能力接过父母肩上的重担。”
  我的高考·故事3
  人物:脑瘫女孩孙锐,2005年参加春季高考,现为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学生
  爸妈拼命供我考大学
  刚出生10个月,我就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随时都有夭折的危险!父母带着我跑遍了全国,做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矫正手术,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7岁上学那年,是母亲跪在校长面前才给我争取了上学的机会,为了圆我的读书梦,她辞去了工作,照顾我生活和上学,无论严冬酷暑都一直在教室外陪读。初二那年,患有肝腹水的父亲劳累过度去世了。后来在生活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母亲突发半身不遂,我便每天摇着轮椅车自己上下学,一趟就得1个多小时。
  初中毕业后,没有高中愿意接收我,后来得知我被一所中专破格录取了,我特别高兴,可又一想,不上高中我可怎么考大学啊,我和父母的希望难道就无法实现了吗?后来班主任老师告诉我,现在中专生也可以通过春季高考考大学了,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学和专业都放宽了对残疾学生的录取条件限制。
  在付出了超出常人许多倍的努力后,我真的考上了天津市城市职业学院,这是我和妈妈20年来最快乐的时刻。我心里清楚,爸爸是为了我累死的,妈妈也是为了我才累成这样,身边有这么多好心的老师和同学一直关心照顾我,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会计专业,希望将来毕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好好报答妈妈,报答社会。
 邓小平同志与大学新生在一起。
  恢复高考30年大事记
  邓小平同志与大学新生在一起。
  日至7月15日,第一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讨论参加高考的学生资格。
  日至9月25日,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确定高考招生办法。具体包括:1、劳动知识青年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2、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而且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据统计,当年的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
  日,“文革”期间中断的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开始恢复。
  1977年年底,570万考生走进了高考考场。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定向招生。
  1985年,“双轨制”。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上海则实行3+1方案。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后续几年中,高校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
  1999年,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广东省率先开始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生的改革。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
  日,教育部宣布取消对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的限制,允许25岁以上公民参加高考。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第一次全面实现网上录取,全国网上录取新生率达到了85%。
  2003年,实施了20多年的7月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告别酷暑。
  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2005年,海南省高考状元李洋“梦断清华”,引发关于“高考移民”的大讨论。
  2006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到了53所。同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
  2006年,在北京、上海两地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后,高考考场上共有15个版本的高考试卷。
  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重返大学校园。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五六年级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