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分类号 计算机给荷兰的分类号是什么

关于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就是用于标示文献正文内容类型的代码。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每篇文章或资料均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 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论文作者在撰写公开发表的论文或投稿时,都应根据“规范”所设的
5 种内容分类文献标识码,确定自己论文的分类项,并在中图分类号项后标注文献标识码。
&&& 这 5 种文献标识码所指代的文献内容的基本类型如下:
A ――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 (包括综述报告)
B ―― 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 (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 (社科)
C ―― 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 (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 ―― 一般动态性信息 (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 ―― 文件、资料 (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一、为便于期刊文章的检索、查询、全文信息索取和远程传送以及著作权管理,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可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
;其中A、B、C三类文章必须编号。该编号在全世界范围内是该篇文章的唯一标识。
&&& 二、文章编号由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 、出版年、期次号及文章的篇首页码和页数等5段共20位数字组成。其结构为 XXXX-XXXX(YYYY)NN-PPPP-CC
&&& 其中:XXXX-XXXX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参见GB 9999),
&&& YYYY 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出版年,NN为文章所在期刊的期次,PPPP
为文章首页所在期刊页码,CC为文章页数,“-”为连字符。
&&& 三、期次为两位数字 。当实际期次为一位数字时需在前面加 “0” 补齐 ,如第 1
期为“01”。仅1期增刊用S0,多于1期用S1,S2,……。
&&& 四、文章首页所在页码为4位数字;实际页码不足 4位者应在前面补“0”,如第
139页为“0139”。文章页数为两位数字;实际页数不足两位数者,应在前面补“0”,如9页为09。转页不计。
&&& 五、文章编号由各期刊编辑部给定,
&&& 中文文章编号的标识为 “文章编号:”或“[文章编号]”。如:
&&& 文章编号:97)02-0013-05
&&& 为发表在《图书情报知识》1997年第2期第13~17页(共5页)上题为《关于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思考》(作者:严怡民)一文的文章编号。
&&& 英文文章编号的标识为“Article ID:”。
教育与职业杂志--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ICP备号什么是中图法?在哪里能查到中图分类号?_百度知道
什么是中图法?在哪里能查到中图分类号?
提问者采纳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类目名称如下: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 哲学C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N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Z 综合性图书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TN 工业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 化学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中图法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图法分类号(计算机专业)&-TP[转]
中图法分类号(计算机专业)&&&
T 工业技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P3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TP3-0 计算机理论与方法
    TP3-05 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TP30 一般性问题
    TP301 理论、方法
     TP301.1 自动机理论
     TP301.2 形式语言理论
     TP301.4 可计算性理论
     TP301.5 计算复杂性理论
     TP301.6 算法理论
    TP302 设计与性能分析
     TP302.1 总体设计、系统设计
     TP302.2 逻辑设计
     TP302.4 制图
     TP302.7 性能分析、功能分析
     TP302.8 容错技术
    TP303 总体结构、系统结构
     TP303+.1 元件
     TP303+.2 插件、机架
     TP303+.3 电源系统
    TP304 材料
    TP305 制造、装配、改装
     TP305+.1 微小型化工艺
     TP305+.2 防潮、防霉、防腐工艺
    TP306 调整、测试、校验
     TP306+.2 调整、测试方法
     TP306+.3 故障诊断与排除
    TP307 检修、维护
    TP308 机房
    TP309 安全保密
     TP309.1 计算机设备安全
     TP309.2 数据安全
     TP309.3 数据备份与恢复
     TP309.5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TP309.7 加密与解密
   TP31 计算机软件
    TP311 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TP311.1 程序设计
     TP311.5 软件工程
    TP312 程序语言、算法语言
    TP313 汇编程序
    TP314 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TP315 管理程序、管理系统
    TP316 操作系统
        TP316.1/.5 操作系统:按类型分
     TP316.1 分时操作系统
     TP316.2 实时操作系统
     TP316.3 批处理
     TP316.4 分布式操作系统、并行式操作系统
     TP316.5 多媒体操作系统
        TP316.6/.8 操作系统:按名称分
     TP316.6 DOS操作系统
     TP316.7 Windows操作系统
     TP316.8 网络操作系统
     TP316.9 中文操作系统
    TP317 程序包(应用软件)
     TP317.1 办公自动化系统
     TP317.2 文字处理软件
     TP317.3 表处理软件
     TP317.4 图像处理软件
    TP319 专用应用软件
   TP32 一般计算器和计算机
    TP321 非电子计算机
     TP321+.1 求积仪、曲线仪
     TP321+.2 积分器
     TP321+.3 手动计算机
     TP321+.5 电动计算机
    TP322 分析计算机(穿孔卡片计算机)
     TP322+.1 穿孔机
     TP322+.2 验孔机
     TP322+.3 分类机
     TP322+.5 制表机
    TP323 电子计算器
     TP323+.1 台式计算器
     TP323+.2 袖珍计算器
      TP33/38 各种电子计算机
   TP33 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
    TP331 基本电路
     TP331.1 逻辑电路
     TP331.2 数字电路
    TP332 运算器和控制器(CPU)
     TP332.1 逻辑部件
     TP332.2 运算器
     TP332.3 控制器、控制台
    TP333 存贮器
     TP333.1 内存贮器(主存贮器)总论
     TP333.2 外存贮器(辅助存贮器)总论
     TP333.3 磁存贮器及其驱动器
     TP333.4 光存贮器及其驱动器
     TP333.5 半导体集成电路存贮器
     TP333.6 超导体存贮器
     TP333.7 只读(ROM)存贮器
     TP333.8 随机存取存贮器
     TP333.93 交换器
     TP333.95 延迟线存贮器
     TP333.96 虚拟存贮器
    TP334 外部设备
        TP334.1/.4 各种外部设备
     TP334.1 终端设备
     TP334.2 输入设备
     TP334.3 输出设备
     TP334.4 输入输出控制器
     [TP334.5] 外存储器
     TP334.7 接口装置、插件
     TP334.8 打印装置
     TP334.9 其他
    TP335 信息转换及其设备
     TP335+.1 模拟-数字转换设备
     TP335+.2 文字-代码转换设备
     TP335+.3 图形-代码转换设备
     TP335+.4 数字-模拟转换设备
    TP336 总线、通道
    TP337 仿真器
    TP338 各种电子数字计算机
     [TP338.1] 微型计算机
     TP338.2 小型计算机
     TP338.3 中型计算机
     TP338.4 大型、巨型计算机
     TP338.6 并行计算机
     TP338.7 阵列式计算机
     TP338.8 分布式计算机
   TP34 电子模拟计算机(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
    TP342 运算放大器和控制器
     TP342+.1 运算放大器
     TP342+.2 运算器
     TP342+.3 控制器
    TP343 存贮器
    TP344 输入器、输出器
    TP346 函数发生器
    TP347 延时器
    TP348 各种电子模拟计算机
     TP348+.1 微分分析器与增量计算机
     TP348+.2 直流电子模拟计算机
     TP348+.3 交流电子模拟计算机
   TP35 混合电子计算机
    TP352 数字-模拟计算机
     TP352+.1 数字微分分析器
    TP353 模拟-数字计算机
   TP36 微型计算机
    TP368 各种微型计算机
     TP368.1 微处理机
     TP368.2 单板微型计算机
     TP368.3 个人计算机
     TP368.5 服务器、工作站
     TP368.6 网络计算机(NC)
   TP37 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
   TP38 其他计算机
    TP381 激光计算机
    TP382 射流计算机
    TP383 超导计算机
    TP384 分子计算机
    TP387 第五代计算机
    TP389.1 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
   TP39 计算机的应用
    TP391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TP391.1 文字信息处理
     TP391.2 翻译机
     TP391.3 检索机
     TP391.4 模式识别与装置
     TP391.5 诊断机
     TP391.6 教学机、学习机
     TP391.7 机器辅助技术
     TP391.8 控制机
     TP391.9 计算机仿真
    TP392 各种专用数据库
    TP393 计算机网络
     TP393.0 一般性问题
     TP393.1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
     TP393.2 广域网(WAN)
     {TP393.3} 洲际网络
     TP393.4 国际互联网
    TP399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图法分类号后面的数字怎么确定_百度知道
中图法分类号后面的数字怎么确定
请查中图的编码手册,上面有具体的编码分类表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针对你所写论文内容,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找到中图分类号就可以了
一般要求分类细分到22个大类代码后三位数字。例如:“古代文学”,其分类号是I206.2,填写时只需填写I206即可;又如“人造石生产机械制造”的分类号是TQ177.1+5,只需填写TQ177。可以在以下网址查询详细分类号: (中图法第四版计算机辅助分类查询系统)
根据你写的内容看定在哪一类就行了
中图法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
方​便​大​家​对​图​书​分​类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图法分类号怎么确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