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小镇的棒打节, 戎玉的 速度啊, 求

西非击鼓节
·日 星期二
天气:多云转晴 降水概率:20%&& 风力:2级 温度:-2~6℃& 明天:晴间多云
您现在浏览的是 七版 新闻
报社联系电话
总机    社委办   总编室   要闻部   日报专稿部 社会部   经济部   科教部   文化部   体育部   摄影部   特稿部   
&&&& 报社电子邮箱
-投诉服务邮箱----------
 市民服务:  订户服务:  报检投诉:  发行投诉:  广告投诉:  版面质量:
-投稿邮箱--------------
 新闻投稿: 
 经济新闻:  科教新闻: tech- 直击新闻:  社会新闻:  省内新闻:  特别报道:  体育新闻:  文娱新闻: art- 专刊投稿:  副刊投稿: 
西非击鼓节
  ■戎玉
  从利比利亚到的帕尔马斯加蓬的洛佩斯,在这片濒临大西洋的几内亚湾沿岸的西非国家里,最热闹的民间传统节日要数击鼓节。
  在西非,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你都能听到“哒姆、哒姆”的鼓声。婴儿降生,响鼓报讯;贵宾临门,群鼓齐鸣;婚嫁寿庆,喜鼓祝兴;死丧归天,单鼓慢击;敌人来犯,战鼓隆隆……鼓声时而急如暴雨,时而柔如春风。对于初次踏上西非土地的外国人来说,觉得鼓声只是一种音响而已,而对西非人来说,鼓声里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西非人不仅唱歌跳舞时用鼓伴奏,重要的是,在一些政治和社会活动中用鼓来表达思想感情和传递信息。西非鼓类很多,可分为音乐鼓、信息鼓、战鼓。战鼓最威严,一般不轻易使用,只是在出现敌情的紧急时刻发挥作用。战鼓一响,其他鼓必须立即停止。战鼓通常用黑羚羊皮或豹皮制作,奇怪的是,战鼓发出的声音竟像豹子的吼声。
  击鼓节在每年10月最后一天举行,整整进行一天。这时雨季刚刚结束,旱季刚刚开始,气候凉爽宜人。节日的这天清晨,人们汇集到广场,脸上涂成红色,脖子上戴着用玻璃珠、贝壳和金属片制成的饰物,手上戴着手镯,脚腕上系着铁铃,走起路来叮叮当当。每个男子都带着鼓,既有直径四五尺的巨型鼓,两三人抬着走,又有小得似巴掌的微型鼓、一个人身挂好几只;既有立在地上敲的单面鼓,又有支在架子上的双面鼓;既有挂在腰间边跳舞边敲打的挎鼓,又有数人敲的木槽鼓;既有台柱形、圆锥形、正方形和陀螺形,又有牛头形和狮身形的;鼓面有牛皮、马皮、豹皮、蛇皮、鱼皮的等等。
  击鼓节最热闹的场面是击鼓比赛,比赛又分单人击和对击两种形式。所谓单人击,就是一个一个出场击所规定的内容,最后由老鼓手评定优胜者。比赛开始后,只见一名鼓手上场,老鼓手说出一项内容,他当场用鼓声作出回签。老鼓手提出的内容包罗万象,这些内容也许是歌颂酋长的丰功伟绩,也许是叙述一个古老故事,也许是宣布社会上某件新闻、大事或趣事,也许是嘲弄讽刺某件不得人心的事情……老鼓手一提出,击鼓者必须立即作出回答。
  击鼓节最热闹的场面是两组鼓手对击比赛,酋长下达开始命令,两组鼓手采用问答的形式“斗鼓”。一组提出问题,另一组即刻回答并提出反问,若一方反应迟缓,或有人击错,就算失分,最后以得分多少论胜负。参加者不仅是比技巧,更重要的是比智慧。比赛扣人心弦,让人心醉,直到次日破晓,人们仍不愿离去。尼族的“棒打节”
·日 星期二
天气:多云间阴天&降水概率:20%&风力:2级 温度:-2~6℃&明天:多云
您现在浏览的是 七版 新闻
报社联系电话
总机    社委办   总编室   要闻部   日报专稿部 社会部   经济部   科教部   文化部   体育部   摄影部   特稿部   
&&&& 报社电子邮箱
-投诉服务邮箱----------
 市民服务:  订户服务:  报检投诉:  发行投诉:  广告投诉:  版面质量:
-投稿邮箱--------------
 新闻投稿: 
 经济新闻:  科教新闻: tech- 直击新闻:  社会新闻:  省内新闻:  特别报道:  体育新闻:  文娱新闻: art- 专刊投稿:  副刊投稿: 
尼族的“棒打节”
  ■戎玉
  “棒打节”是西非富拉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至今盛行。富拉尼族人喜爱“棒打节”,并以此为荣,所以“棒打节”以顽强的生命力抵御着今天现代化生活对它的影响和冲击,保持着古老传统,成为富尼拉族人相互间消除误会,增进友谊,选拔勇士,锻炼人才的一个场合。
  “棒打节”每月4月举行,届时,成千上万的富拉尼族青年男女从马里、布基纳法索、贝宁、加纳、喀麦隆等国来到尼日利亚和尼日尔南部交界处举行这种节日活动。这些富拉尼族青年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腰间系着一根很宽的布腰带,耳朵上佩戴着耳环,手上带着手镯,腿上缚着响铃,赤着双脚,唱着歌,铃声叮当,镯光闪烁,欢快异常。最引人注目的是,每个青年男子手中都握着一根当地特有的红木树棒子。这种棒子份量轻,木质硬,不易折断。在每个幼儿长大成人后,他父亲便送给他这样一根红木棒子,以后,他每年都带着这根棒子参加“棒打节”活动,每参加一次,就在棒上刻下一道记号。在他年老时,棒子的记号越多,表明他年轻时参加“棒打节”的次数越多,其社会地位就越高,也就越受到人们的尊重。他去世后,他的这根棒子便是全家最珍贵的遗产,被当作“圣物”供奉起来。每逢重大节日,他的子孙们要对棒子顶礼膜拜,以表示对死者的崇高怀念之情。
  棒打比赛开始之前,要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由当地酋长亲自主持,仪式上,要表演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歌舞以及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活动。棒打比赛,是节日的高潮,也是最热闹的时刻。围观的人很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山人海。参加棒打比赛的男青年每30人围成一圈,当酋长下达开始令后,每圈中便有一个人自告奋勇地走到圈中央第一个接受棒打。他在出场时将自己的棒子交给身旁另一个人,接棒人便替他记下被打的棒数。当他走到圈中站定,双手高举,大喝一声:“来吧!”此时,圈中走出另一个持棒人,不问青红皂白,使劲地抽打,前者只能挨打,不可还手,打得再痛,也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打累后,退出场地,回到人群中,换另一个人上来继续打。按照比赛规定,每个人须接受三个人的棒打,而持棒者在抽打他人时不得超过70下。场中央的人挨棒打完后,便下场去,换新人上来继续接受挨打,直到圈中的每一个人都站到圈中挨打完为止。这样依次进行,第一天结束不了,第二天继续进行。
  比赛中,打人者与挨打者都是自由出场,你想打谁,就站到场中央去打,不管你是否认识他。比赛场上,仇人和朋友一视同仁,你打了70下,回过头来别人也会打你两个35下,因为每个人都要挨三个人的打,同时也会三次出场去打别人。每个人出场打别人时,总是使尽全身的气力,如果有人可怜被打者,只能说明他没有见过世面,或者是自己胆怯。
  棒打场面激烈,挨打者个个镇定自若,明明痛得要命,却连眼皮都不眨一下,而且还不停地自吹自擂。谁在比赛中表现得最勇敢,谁就是优胜者,场上会赢得很多很多朋友,下场后常常会有年轻漂亮的姑娘前来表达爱慕之情。相反,若是谁在场上表现得畏畏缩缩,甚至因为经不住挨打而中途退场,那他将会被人耻笑终生。棒打场上,不存在丝毫的同情和怜悯,即使打死了人,也不受法律制裁,因为这些都是为了友谊。令人感到有趣的是,棒打场上能使互不相识的双方建立友谊,成为朋友;即使双方昔日是仇人,棒打过后往往怒气殆消,取得谅解。
  “棒打节”是一个相当残酷的节日,有人当场被打得血肉模糊,有时还发生打死人的现象,因而西非各国政府一再要求富拉尼族人停止这种活动,但一直未收到任何效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非喀麦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