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发表怎么解决?农业期刊代发ei论文有的论文代发ei论文操作公司

您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期刊征稿省级、国家级、核心级期刊,约600份杂志火热征稿...
论文发表教育论文、职称论文、医学论文、经济论文、学术论文发表...
论文指导发表论文时遇到的内容编辑方面和发表程序方面的问题服务
杂志合作邀请国内外各类教育、医学、经济、建筑等期刊合作...
论文检测论文成功发表、投递稿件被录用均免费论文检测
已有91人投稿
已有86人投稿
已有160人投稿
已有180人投稿
已有157人投稿
已有115人投稿
已有104人投稿
已有58人投稿
帮您发论文/
400家本杂志任您选择
成功发表200000份搞件
品牌质量保障
连续10年诚信服务
正规网站信誉保障
工商注册/ICP备案网站
地址:河北石家庄石房大厦6层
Copyright ?
金品期刊网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24小时主任电话:400-
联系邮箱:您身边的论文发表专家
全国服务电话:(免长途)400-611-2413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 &
&广东、广西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对比和探讨&这篇下农业旅游在2011版北大中文上。
摘要:观光农业旅游是立足于农业的以传统种养为观光对象的新型旅游,在农耕文化深厚的我国大有可为。广东是我国农业观光旅游发展最早,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省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成熟而可行的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的道路。作为无论在地理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有千丝万缕联系的邻居,有选择的借鉴广东的发展经验,吸取广东的发展教训,结合广西的特色和优势来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是一条可行之路。本文对比了广东和广西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的优势和不足,并试图通过参照广东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来探讨如何更好的发展广西的观光农业旅游。
关键词:农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广东;广西
观光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以农业为基础、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项新兴交叉型产业,也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改变单一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观光农业作为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德、法、美、日、荷兰等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
广东是我国观光农业旅游发展最早,水平较为先进的省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居,对比广东的农业观光旅游发展思路,总结广东省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后起的广西农业观光旅游来说有着莫大的裨益和借鉴意义。可以使广西省的观光农业旅游少走许多弯路,从而在更高的起点上来扮演追赶者的角色,拉近和农业观光旅游发达省份的差距。
一、我国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比较优势及前景
(一)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为发展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横跨五个气候带。南北相距5500公里,东西相距520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自西而东构成三大阶梯。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并形成了景观各异的农业生态空间,具备发展观光农业的天然优势。
(二)观光农业投入少、收益高,见效快,风险低。具有很高的固定投资回报比
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农耕历史的农业大国。观光农业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和因地制宜。建设费用相对较小,而且由于农业的季节性特点,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投资具有分期投资和开发的特点,使得启动资金较小。同时,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可以预测到未来对观光农业的需求也仍然将保持一个旺盛的态势。
(三)观光农业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向之一
&十五&期间我国分别启动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形成三区联动、滚动发展的旅游产品新格局。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主要是利用富集的景观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支持,市场推荐的方式,建设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精品项目和示范项目。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重在开发适应现代旅游需求的高水平生态旅游产品,培育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后续产品。
二、广东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特点及现状
观光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体,是旅游业从传统的依托风景名胜和山水古迹的&小旅游&向综合性&大旅游&发展的产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和台湾的观光农业蓬勃发展,吹响了农业观光旅游的第一声号角。我国内地最早的农业观光产品是1993年广东清远市的清远观光农场。之后农业观光旅游产品不断涌现,亮点不断增多。
广东省现有农业观光景点按主题可分为&三高农业&、观花赏花和园艺习作、水果品尝、茶艺欣赏、水乡农耕景观、养殖场、郊野公园等7大类。如珠海农科奇观、顺德新世纪农业园、三水荷花世界、增城裕达隆花园、东莞绿色世界、中山海上庄园、番禺横沥旅游农庄、清远长青高科技农业园、番禺化龙农业大观园、深圳光明农场等。全省的农业观光园中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内的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佛山等城市。农业观光园是都市郊区型景点,它必须依托一个或几个大城市才能生存,它也不可能成为全省性或全国性的景点。广东省农业观光园数量很多,说明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热早已形成;但农业观光园总体经济效益并不好,又说明农业观光旅游市场还没有真正热起来。
广东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按其运作模式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以农业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少数由政府规划投资交给企业经营的,如顺德均安生态乐园;更多的是完全由企业经营,目的是通过旅游业营造环境发展房地产,以深圳青青世界为代表。青青世界于1995年5月开业,是一家以休闲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场,被誉为全新的第四代旅游产品的代表。青青世界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景点有侏罗纪公园、蝴蝶谷、瓜果园、陶艺馆、园艺馆等,另建有欧陆情调的木屋别墅、酒店客房、中餐厅、游泳池、钓鱼池等。游客不仅可以参观休憩,更可以自己动手参与制陶、种植瓜菜等活动。1997年被评为深圳市&鹏城十景&之一;98年被评为深圳市环境教育基地,99年被评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
另一类是在原有农业科技基础上通过发展旅游提高经济效益,广东这类以珠海农科奇观为代表。这一类科研力量强,生态环境质量好,投资少,经营风险小,周期短,见效快。农科奇观占地2000亩,立足于将科技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开发农科特色旅游产品。最具特色的是无土蔬菜园和无土栽培温室,游客一年四季无论什么时候来都能欣赏到鲜花海洋、蔬菜世界和瓜果天地。农科奇观集农业科研生产、旅游观光、学生旅馆、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绿色生态旅游景区,拥有无土瓜果蔬菜生产园、大漠风情(沙漠植物园)、蝴蝶兰花繁育及观赏中心、八卦田园、家庭园艺世界(珍奇花卉园)、小鸟乐园、溪中乐鱼溪边烧烤等景观。农科奇观获得过多项荣誉,被评为&全国三高农业和观光示范园&、&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
第三类是以农业为基础,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以顺德新世纪农业园为代表。该园规划总面积173公顷,拟分三期建成一个集三高农业、科普教育、旅游娱乐、农业观光于一体的新景区,目前已投资超亿元完成首期开发80公顷,已建成的有无土栽培果蔬展示大棚、红掌和非洲菊温室展示大棚、植物组培中心、中华鲟养殖场、垂钓池、网箱养殖、生产花田、观光塔、创业村及会展娱乐中心等景点和配套设施。新世纪农业园生产的红掌更是占领了广州红掌市场的80%;其组培中心每年种苗销售盈利高达百万元。有农业收入作支撑,这类农业观光园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这也应当是大多数农业观光项目的发展道路。
同时,一些有实力的大公司投资农业观光旅游基地和大的农业观光旅游基地开始发行股票,进行上市运营,迈出了农业观光旅游发展的重大一步,在这其中以金荔科技(600762)为代表:
1999年金荔科技经过一系列重组后,公司已经转变成一家以果树种植为主,并积极从事养殖和&三高&农业开发、休闲度假经营业务的现代高科技农业企业。总股本10556万股,流通A股4326万股。该公司目前的全部经营性资产是位于广州市增城的两个农场,同时该农场还拥有一个较大的种苗培育地。
从发展历史来看,广东农业观光旅游已经过了二个阶段,正在向第三阶段迈进。第一阶段是&农家乐型&,20世纪80年代城里人到田园风光优美的农村参观浏览,与农民同住同劳动;第二阶段是&农业娱乐型&,90年代城里人到各类农业观光园采摘水果、钓鱼、种菜、野餐、学习园艺;第三阶段是&乡村度假型&,即将观光、度假、娱乐参与等旅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但以到乡村度假为主要目的。乡村度假在西欧和台湾等地已成时尚,但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少数农业观光园也配套有度假设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通过市场引导,乡村度假热在近年内是有条件形成的。在国际度假市场上,乡村度假是仅次于海滨度假的第二大度假类型。在西欧和台湾,到农庄度假和旅游已蔚然成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中国和广东进行商务活动的外国人大量增加,是中国乡村度假一个不小的目标客源市场。可以说,乡村度假市场可望在近年内走向成熟,并形成一定规模。
目前,广东省内已有的农业观光项目各有侧重点,并努力形成了自己的卖点。如:光明农场力量雄厚,其产品晨光牛奶占据了周边一定的市场份额;珠海农科奇观则以高科技为卖点,以高科技农业吸引眼球,知识性较强;清远长青高科技农园则大面积种植反季节水果,农业收入较高。
三、广西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特点及现状
同发展最早,又占有经济、管理和市场全面优势的广东相比较,广西的观光农业旅游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在2005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广西仅仅拥有4个: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阳朔世外桃源、柳州农工商农业观光旅游区、百色凌云茶场。
而广东则拥有14个:广州花卉博览园、深圳西部海上田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光明农场、珠海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汕头农业科技园、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梅州雁鸣湖旅游度假村、高要广新农业生态园、清远&广州后花园&、河源苏家围乡村旅游区、顺德陈村花卉世界、三水侨鑫高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高明蔼雯教育农庄、新会现代农业基地。
对比广东的观光农业旅游,广西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在发展中主要有这几种类型:
一是原生自然的特点,即以原生的山水自然景观为依托,在原有的景观基础上辅之以较少的人工修饰和雕琢,形成一个农业观光旅游项目,这一类的农业旅游景观以原生为卖点来吸引眼球,其优势在于开发成本低,建设时间短,同时可以直接拉动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如桂林龙胜的龙脊梯田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耕种水稻的梯田上的。始于元朝,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壮、瑶民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青瓦木楼之中,在龙脊梯田耕作,具有很强的原生特点。现在的旅游开发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二是体现了小区域的特点,广西历来是一个农业大省,在传统农业的厚重上和规模上是广东这种工业省份所无法比拟的。因此,遍地开花的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在一个范围内互相衔接,形成了一个小区域的旅游景观聚合地。这种聚合有利有弊,利在于可以形成区域优势,增强旅游吸引力,弊则在于容易形成重复建设、市场饱和和过度竞争。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以桂林为中心的桂北区域,这一区域融合了如桂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场、恭城大岭山的连片桃林,阳朔的万亩金桔林等一大批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景点,其中阳朔世外桃源、恭城红岩旅游新村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三是融合了较多的民族元素。广西地处我国大陆沿海的西南端,是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境内有壮、汉、瑶、苗、侗、么佬、毛南、回、彝、京、水和仡佬1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近40%,拥有丰富多采的民族文化,脍炙人口的刘三姐的传说,壮族的铜谷,瑶族的民歌等。因此,立足传统文化,增强旅游吸引力也就合情合理了。如广西凌云茶山金字塔旅游景区就在每年采新茶的时候,把采茶听瑶歌,踏青对山歌作为一个吸引眼球的卖点来推广。
四、两广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对比
(一)发展模式的对比
广东属于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就是由于城市迅速扩大,分布于都市内商业区,住宅区等区域内,或者是分布在都市外围效区的依附于都市经济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农业和生态旅游模式。如农业高新技术园或农业基地。由于各地城郊性质不同在休闲观光农业内容上的构成也各不相同,以广州为代表的我国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其区位优势表现直接面对周末度假,民俗佳节庆典等需要的稳定而庞大的客源市场。对此,大力发展对都市人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是各类采摘旅游和务农旅游。对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出各类休闲观光农业外,还创造出原始的农耕文化为主题,以生态农业为背景的主题公园式的农业集锦公园。并在大都市发达的工业文明的辐射下,营造出郊区的农业观光特色。
广西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景区边缘地区模式。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均处于乡村的包围之中,由于景区周围的山林需要保护、周围农民为分享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效益、大量游客涌入景区带来的精神和物质需求等原因,使我国休闲观光农业最先在这些地区发展起来。其发展有三种类型,其一是农民自筹资金承包农林地为资源兴办的休闲观光农业,如广西全州县大西江镇黄井村10位农民自筹资金1200万整修黄井温泉,兴建农庄旅馆,建设观光果园,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其二是景区周围边缘农村围绕旅游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特种农业,经引导开发,成为休闲观光农业,如特色菜种植业,特种禽畜鱼类的饲养业,商品花卉种植业,土特产加工业和生产民族特色工艺品的工艺型农业等,特点是具有观光、学习、教育、参与等功能。其三是依托景区发展与家庭接待为主,融入一些乡情活动的休闲观光农业,即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内容的&农家乐&,在广西以桂林阳朔县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为代表。
一种是老少边贫地区模式。即老少边贫的休闲观光农业,是国家为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既定目标,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这些地区多为闭塞山区,未受到工业革命的改造,至今尚保留着当年的风貌――古代民居群和传统的民俗风情,有些地区基本保留着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淳厚完美的民族风俗,在政府政策扶持和引导下,开发原始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景观原始的乡情习俗带有浓郁文化韵味的休闲观光农业。如广西龙胜县开发龙脊梯田高山田园风光景观旅游线,每年有数万名中外游客前来观光。
(二)发展方式对比
广东发展观光农业旅游是立足于广东强大的综合实力的基础上的,走的是一条&三高&农业的发展道路。
作为发达的工业省份,广东经济实力雄厚,在投资上讲究大手笔,同时利用其人才资源的优势,走高科技路线,追踪最新的生物技术和农业科技技术前瞻,走一条高效、高科技、高产出的农业路线。同时发挥其在制度和管理上的优势,运用现代的公司管理制度,面向市场,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成熟而可行的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的道路。已经处在由&农业娱乐型&阶段向农业旅游的第三阶段&乡村渡假旅游型&阶段过渡之中了。
广西则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象广东那样走一条&三高&农业旅游路线。因此,立足于自身的优势,走了一条自然原生型路线。在农业种养上除了少数示范点以外很少有什么高科技的东西,而是依托丰富的原生自然资源,再加上一些民族和人文的内涵,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虽然比不上广东那么气势磅礴,但确实也为发展广西经济,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至2007年,广西已创建有23个国家级、78个自治区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区(点)发展到200多个,分布在全区14个市60多个县(市、区),涵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一部分农业旅游示范点还被国家旅游局作为全国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实践证明,农业旅游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广西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优势和不足
尽管广西的观光农业旅游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观光农业旅游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的广东相比较,广西目前的农业观光旅游还有相当大的一段差距。同时加上广西和广东在经济实力上的差距,如果一味跟风,根本没有任何机会赶上广东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节奏和发展水平。只有立足自己的优势,发扬自身的特色,才能缩短和诸如广东这种观光农业旅游发达省份的差距,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广西拥有更为深厚的农业基础,拥有更大的发展后劲和更为丰富的农业观光旅游对象
广西地跨北热带、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多样复杂,具有多种生态环境。广西历来是一个农业大省,据1995年统计,广西耕总面积为261.42万公顷,广西林业用地面积为1319.6万公顷,各类草地面积869.9万公顷。此外还有大量的未开发土地资源。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物质基础雄厚,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2.广西拥有大量的原生的农业观光旅游资源
广西作为相对落后的一个省份,许多地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都是闭塞山区,未受到现代工业革命的冲击和雕琢,尚保留着当年古朴的自然原貌和传统的民俗风情,这对现代都市人群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其中的代表如桂林龙胜的龙脊梯田和资源的百卉谷原始森林旅游区等。
3.广西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影响深远的民间传说,是增加农业观光旅游的文化内涵的良好因素
广西是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境内有壮、汉、瑶、苗、侗、么佬、毛南、回、彝、京、水和仡佬12个民族。以最负盛名的刘三姐的传说为例,就被引入了包括观光农业旅游在内的各种旅游项目。采茶听瑶歌,踏青对山歌是吸引游客视线的一条靓丽特色。
4.广西作为农业大省,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旅游开发
如北海市田野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规划占地3000亩,广西凌云茶山金字塔旅游景区更是拥有5000余亩的茶树种植面积。这种规模在寸土寸金广东是难以企及的。
这几部分的内容还可以再充实一些,补充些材料。
5.政策优势
广西老少边贫地区众多,又是革命老区,在这方面,国家有专门的扶持政策,如广西的凌云、乐业、龙胜、资源、东兰等县,在发展旅游项目时都曾享受到过这种政策扶持。以当时还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广西资源县为例,为开发八角寨地质森林公园,曾经专门拨款补贴了资梅公路的交通建设。
在看到自身优势的同时,不可否认,广西在发展观光农业旅游上也存在着巨大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是经济较为落后,缺乏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的资金,对相关开发人才也缺乏吸引力和向心力。以2005年为例,广东全年GDP为21701.28亿元,人均GDP26134元,同期广西全年GDP只有4063.3亿元,人均GDP为8311元,差距极为悬殊。
二是硬件设施建设不足,相关的交通、住宿、购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远远赶不上实际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观光农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区位优势不强,虽然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加入给了广西一个发展的契机,但相对广东来说,广西还是难以接触到现代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观念。使得广西的开发观念相对落后。
四是科研能力不足,农业观光旅游是一个必须在现代生物技术和农业科技指导下才能取得更大效益的行业,在这方面,广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以广东为鉴,发展广西的观光农业旅游
(一)旅游业的发展关键是思想观念的发展
1.明确发展方针,正确处理好旅游与农业的关系
从广东经验来看,在观光农业基地的开发建设中,人的因素是很大的。体现在负责人要正确处理好旅游与农业的关系,把握好二者的尺度,作到均衡发展,有所侧重。注意避免只发展农业、对旅游不重视的倾向。这样的话,农业是有了,却无法形成真正的农业观光旅游地。总而言之,在观光农业旅游基地建设上要立足农业,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方向,逐步壮大旅游业收益;实现两条腿走路、坚持农业与旅游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才是最好的。
具体到广西,以资源县红提生产基地为例,按照最开始的规划,是想建设成集红提种植及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但是由于当地农民都想多种提子,不愿花钱和精力去修旅游休闲的设施,结果对于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严重不足,再加上市场推广上的一些失误,使得原本想法很好的一条龙建设成为泡影,虽然后来的红提种植获得成功,远销国内外,当地农民都获取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但是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旅游与农业二者的关系,结果使得本来可以成为观光农业旅游地,获取更多附加价值和社会效益的方案基本上沦落为一个纯粹的农业种养项目,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结果。
广西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和广东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为了避免重复这种失误,仅仅依靠投资者自身的水平的提高上远远不够的,在这方面,除了观光农业投资的负责人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外,广西地方政府也应该应尽快出台相应的观光农业旅游接待标准与规范,加强对观光农业旅游的扶持和引导,使得广西的观光农业旅游地在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中有一个可以参照并值得信赖的标准。
2.景点建设要处理好观赏性与参与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关系
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观光农业旅游企业应该全面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准确分析市场,及时推出符合目标旅游者需求的旅游需求项目。从国内旅游者的欣赏习惯和欣赏兴趣重视来看,重视观赏性超过重视参与性,重视趣味性超过重视知识性。首先吸引游客的是观赏性和趣味性,但能留住游客的是参与性和知识性。以2005年为例,广东省现有观光农业旅游园接待游客最多的达30万次,最少的只有4万人次。接待游客量大的如珠海农科奇观都是观赏性、趣味性都强;接待游客量小则反之,这种巨大差异说明了观赏性要和参与性并重,知识性要与趣味性并重。
广西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有一个普遍的缺点,就是片面的追求和强调观赏性,对参与性和趣味性的建设和规划普遍不足。以观赏性为噱头固然在短期内可以吸引大量游客,但是仅仅是观赏的话根本就留不住游客,而没有回头客的话农业观光旅游地是很难长久兴旺的。广西恭城大岭山的连片桃林,阳朔的万亩金桔林等,听名字令人悠然神往,但去过一次的话想必有种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的感觉。很难再令人有故地重游的想法。在这方面广西的投资者应该学习广东深圳的青青世界,青青世界除了传统的农业观光景观外,另建有欧陆情调的木屋别墅、酒店客房、中餐厅、游泳池、钓鱼池等。游客不仅可以参观休憩,更可以自己动手参与制陶、种植瓜菜等活动。其观赏性、参与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作到了很好的融合和均衡发展,在广西还没有可比的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在这方面应该多向广东相关企业学习取经,或者聘请原班的开发设计班子进行讲学或帮助设计也不失为一条短期发展的捷径。
3.突出农业生活特色与游客参与性的原则
观光农业旅游的优势在于其农家生活和农业景观对城市游客的吸引力,但传统的观光农业旅游活动普遍单一,基本上都是如让游客采摘瓜果,参与手工艺品制作和婚俗节庆之类的娱乐活动。很难突出特色,令人难以印象深刻。
广西拥有许多具有独特特色的乡村小镇,它们可以有机的配合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成为新的亮点,使游客在饱览乡村情调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宜人的人文历史景观。如桂林的大圩古镇,就用有独特的魅力,游客不仅仅可以吃到亲手采摘的草莓,还可以欣赏美丽的古镇景观。对周边地区的居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圩古镇也是本人大学唯一去过两次以上的旅游目的地。其魅力就在于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和古镇的美丽给人以双重的愉悦。
4.抓住历史机遇,争取国际游客
2002年我国重返WTO,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给包括观光农业旅游在内的中国旅游业带来巨大机遇。对于广西来说还有一个独有的优势,那就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一跃成为了桥头堡。
作为历史上对中国文化就有着深刻向心力的东盟各国,广西的观光农业旅游在资源和产品上,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在开发涉外的观光农业旅游产品中应该突出这些元素,把它作为卖点。如广西的多民族特色和优美的故事传说。在这方面个人认为最有潜力的应该是桂林,一来桂林是享誉世界的国际旅游名城,在国际上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二来桂林拥有较多的少数民族人文素材,刘三姐的传说更是中国最有名的少数民族故事之一;三来以桂林为中心的桂北地区是广西农业观光旅游较为发达的地区,拥有集中的农业观光旅游景点,具有区域集中优势。如龙胜梯田、阳朔世外桃源、恭城红岩旅游新村等都富集在一个较小的区域。
(二)政府主导是我国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的必要保证
1.建立健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管理机制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广西古代被称为蛮夷之地,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加上少数民族众多又地处偏僻,居民法制观念相对淡薄。因此,为了保证农业观光旅游市场的正常运转,除了开发商、经销商和旅游者共同配合外,一个健全的休闲观光农业管理机制和有法可依的法制空间也是颇为必须的。
在软件上要加强相关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出台统一的行业标准,规范市场。旅游主管部门要在法律指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出旅游业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细则及配套措施,努力营造出有法可依的市场氛围,可能的话最好制定一些广西的地方法规,如《广西农业观光旅游规范标准》、《广西旅游市场管理规范》等。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管理,改善旅游行业的经营秩序,使包括观光农业旅游在内的全去旅游业得到健康良性的发展。
同时设立广西旅游发展办公室,便于指导广西包括观光农业旅游在内的旅游业的发展,也方便协调和各部门的关系,如和执法部门联合执法,
2.加强硬件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按照广东经验,观光农业旅游地一般建设在城市周边,除了客源考虑外,另外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交通了。颠簸而单调的旅途成为制约农业观光旅游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是企业难以解决和负担的。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建设力度,降低进入成本,从而增加观光农业旅游在旅游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广西地处偏陲,多为老少边穷地区,加之地形多山,交通更是一个另人头痛的问题。而旅游业,尤其是观光农业旅游则是一个对交通设施要求比较高的行业。
因此,广西地方政府要依靠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政策照顾的优势,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如广西河池地区国家补助的&东兰&八马&凤山&
公路的建设带动了当地的红色旅游和农业乡村旅游,桂林地区国家补助的&资源&梅溪&公路的建设带动了梅溪乡的八角寨景区的开发。在这方面,广西地方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力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的建设。
3.坚持科学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
广西是一个相对落后的省份,工业不够发达,农业人口众多。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对于广西来说,不仅仅是一件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的事情,还要上升到缓解&三农&问题,和缓解民族、地区矛盾这一高度。因此,广西地方政府,特别是工业欠发达,以农业为主要产物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作农业观光旅游发展规划时,要把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纳入到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去,最好是和当地的农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起来。
同时,防止重复建设和过度开发也是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工作。观光农业旅游不仅是一个旅游产品,同时也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对当地的观光农业旅游产品进行开发的同时也要进行资源保护和创新,作到可持续发展。如制定本地的观光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和保护规划,防止杀鸡取卵式的发展方式。
观光农业旅游是立足于农业的以传统种养为观光对象的旅游,有农业公园、观光农园、市民农园、休闲农园、科技农园、民俗文化园等多种类型,多以观光、休闲功能为主,包括观赏、品尝、购物、农作、文化娱乐、农业技术学习、森林浴、乡土文化欣赏等,旅游者通过观光农业可以获得丰富的农作体验和田园风光享受。
观光农业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还有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作用,是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广西作为农业大省,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徐高福;刘伟宏;陈军,乡村旅游区景观林建设模式的研究&&以千岛湖区为例[J],,2011(6):49-52
[2]&李静会;刘敬阳;姜红卫,等,江苏省苏州农业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以相城农业生态园为例[J],,2011(30):10-12
[3]&李加林;李菁;童亿勤,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2009(7):229-233
[4]&唐胜;郭生林;贡建平,乡村旅游茅山模式的形成及其产业发展探讨[J],,2012(9):232-233
[5]&莫春仁;张晖,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J],,2013(7):128-130
[6]&方原,从英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的旅游农业谈我国旅游农业的发展前景[J],,2005(6):6-8
[7]&廖强辉,兴宁市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13(9):316-318
[8]&余玢萱,浅谈城市郊县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和实践[J],,2011(7):135
[9]&张明亮,关于平原地区农业观光旅游发展的探索[J],,2013(11):261
--------------------------------------------------------------------------------------------------------------------------
神州论文发表网提供省级、和核心期刊的发表服务,说明:
1.论文审稿优先,录用率高,发表时间快。
2.对于您自己的论文,只要质量别过得去,保证录用发表。
3.如果论文审稿没通过,我们会提供修改意见,如再次没通过,则退还全部定金。
4.论文发表后,杂志社会寄送当期样刊两本给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没收到样刊请通知我们补寄。
5.神州论文发表网期刊资源丰富,均为正规期刊,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能查询到登记信息。
6.神州论文发表网代论文发费用低,是您晋升职称、研究生毕业、基金项目结题的好帮手。
农业旅游论文发表在线咨询:&&&&
下一篇:上一篇:
您的浏览历史
||诚聘英才||网站地图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安澜营31号天平商务楼4层409-410室
邮编:100050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400 611 24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指导老师意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