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周边外交环境在外交战略的作用

中国网10月30日讯 今秋,中国的周边外交精彩纷呈、硕果累累。中国领导人身体力行,针对周边国家开展密集的首脑外交。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接踵出访中亚、东盟国家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合作等一系列峰会,此后在北京“非偶然巧合”地同时接待印度、俄罗斯、蒙古三国总理以及东盟十国经贸部长访华团,夙夜在公地践行对周边外交的高度重视和谋篇布局。
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治局七常委和党政军系统代表悉数出席,客观分析了当下中国的实力地位与周边形势,在此基础上统一了思想认识,完成了战略部署,进一步突出了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对外释放出中国进一步加强对周边外交顶层设计的重要信号。
亚洲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本,首重周边是新中国外交与生俱来的气质。即便是在对外战略“一条线”的年代,周边“一大片”也始终是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的根基。2001年8月,中央曾在北戴河专门就周边安全问题举行座谈会,明确了中国外交“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的基本格局,作出“周边是首要”的战略定位,并在此后实践中逐步发展出周边外交“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方针。
12年过去,无论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周边影响力还是与周边国家利益交融的水平,都达到全新高度,重新梳理周边外交思路、与时俱进规划周边外交蓝图正当其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秉承党和国家历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根据新的形势特点对中国的周边外交战略和政策进行了有力发展和创新,谋划出一片广阔天空。
中央指出“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把周边外交提升到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极大地充实、丰富了周边外交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政策、实践内涵。
中央强调周边外交要“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并且对周边之势作出了科学判断、明确定性。中央认为,周边充满生机活力,有明显发展优势和潜力;周边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这一判断抓住了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中国周边环境的主要特征,提醒外交工作者们:一方面,中国的战略机遇期从外部讲首先体现在周边,对外工作维护和延长战略机遇期首先要从周边做起;另一方面,中国在周边所要谋的“势”必须与周边地区的“势”相呼应,最终两“势”成一“势”。
中国是亚洲的中国,只有将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周边地区的和平发展紧密对接、融为一体,筑牢“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和亚洲的共同崛起,才能最大限度突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减少中国发展进步的外部阻力,从根本上奠定总体外交的胜局。
中央把周边外交工作的一贯战略目标同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一个服从”、“两个维护”和“四个更加”的总体方向: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
中央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方针做了新的阐发,提出“亲、诚、惠、容”的理念。这“四字箴言”是对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手段和风格的高度概括和指南,点出了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优势之所在、本质之所在、力道之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要在周边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让周边国家得益于中国发展,使中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这番话语昭示了中国拒绝霸权逻辑和帝国思维,诚心诚意开创崛起大国区域协调新模式的坚定意志。
在认真梳理多年经验的基础上,中央将周边外交布局进一步丰富、完善、细化为“着力维护周边和平稳定大局”、“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等战略性任务。这其中,首重和平稳定、互利共赢,特别强调了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大战略性工程一西一东、横贯陆海,将像“龙之两翼”有力舒展开来,托举中国与周边地区互利交融水平进入新阶段、迈上新台阶。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甫一结束,东盟十国经贸部长访华团“坐着高铁进北京”,对外进一步强化了这方面信号。
几乎所有人都极为突出地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思考周边问题、开展周边外交要有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这句话。新的时期,一个首脑、政府、民间渠道共兴,双边、区域、多边平台兼用,政治、经贸、金融、能源、人文、军事、热点外交并举,连接传统、现实和未来的周边外交工作格局将会更趋深入、更臻成熟。
“立体、多元、跨越时空”也意味着摆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与维护周边和平稳定之间的关系。中央重申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定性,同时强调“要着力维护周边和平稳定大局,维护周边和平稳定是周边外交的重要目标。”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的领土海洋争端是周边外交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的工作相辅相成、并行不悖。中国坚持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争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鼓吹战争、制造战争,将会在政治谈判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面有所作为,与此同时毫不犹豫、毫不含糊地依托不断走向强大的国防能力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绝不会容忍某些国家的单方面挑衅,绝不会吞下核心利益被侵犯的苦果。
“立体、多元、跨越时空”还意味着要加强周边外交与其它方向工作的统筹,充分利用周边舞台驾驭外交全局。中国的周边外交回避不了美国因素,需要妥善处理中美在亚洲的利益关系。中美在亚洲拥有共同利益,最大的共同利益在于保持亚洲的稳定和发展。双方已就共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高层战略共识,需要首先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做起。中国在坦然推进自己的周边战略的同时,将会就亚洲问题同美国保持必要沟通和协调,推动促成中美在亚洲良性竞争、有效合作的局面。
周边外交是盘大棋,是项综合工程,是新时期中国全方位和平外交的首要实践场,没有哪个方向的工作像周边外交一样全面融汇大国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东西方关系、多边外交等多重因素在其中。周边地区的复杂性、多样性既是中国外交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上天赐予中国的广阔舞台,外交工作者只有具备完整、充分的权利责任观念、改革创新意识、合作进取精神,才能驾驭这盘大棋、驰骋这个舞台。
在中国外交的各个方向中,周边外交历来是最具开拓意识、创新精神、全局眼光的,中国与邻国共同倡导的国际关系准则、中国-东盟关系“黄金十年”的形成都是例证。习近平总书记利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这个场合叮嘱全体外交工作者“推进外交工作改革创新,做好外交工作统筹兼顾”,既是对周边外交这一优良传统的肯定,也是对周边外交今后走向的鞭策。以2013年10月为新的转砺,正如中国-东盟关系已经开启的“钻石十年”一样,中国的周边外交正在步入“钻石十年”。(作者:晓岸)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戚易斌习主席南亚行深化周边外交布局 04-国际-解放日报
& 04:国际
习主席南亚行深化周边外交布局
日 & 04 :国际 &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主任 赵干城    习近平主席启程访问南亚三国,展开中国周边战略新一轮深化布局。自中共中央去年10月召开“周边外交工作会议”,中国如何与邻国相处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焦点。虽然在中国的总体外交中,睦邻友好一向是历届政府遵循的方针,但新形势所带来的新问题却需要新思路,更需要政策实践以检验这些思路是否切合实际。南亚作为中国的西南周边,与新疆西藏边陲接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以感觉到该地区对中国整体国家利益具有的重要意义。习主席将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印度作为此行的目的地,反映了中国既重视传统的地缘政治要素,也努力寻求新的突破。  南亚重要性日益上升  中国周边战略新突破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设想。前者着重于亚欧大陆,是中国的内陆周边;后者发力于广阔的海洋,围绕中国的海洋周边展开。南亚地处两大地区发展的枢纽,北上与亚欧大陆相连,南下通过印度洋与西太平洋地区贯通,亦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以中国的周边战略布局而言,南亚虽非头号重要的地域,而且近年来也是相对发展比较平稳的地区,但南亚的重要性日益上升,特别是印度的快速发展,以及印度洋其他沿岸国家在新形势下日益突出的战略地位,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对象。  习主席访问的三个南亚国家差别可谓悬殊,印度无疑是南亚头号大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则为南亚小国,它们与中国的关系近年来有长足发展,无论是旅游还是贸易,中国都是它们的主要来源。而上述国家在印度洋上的战略地位,也使中国提升与它们的传统合作显得尤为必要。例如斯里兰卡,在平定国内动乱后,经济民生发展成为重点。中国大力支持该国建设港口和公路,促进其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其中汉班托塔港因美国某些媒体炒作所谓“珍珠链战略”而名噪一时:该港耗资10多亿美元,有望成为印度洋上最重要的深水港之一,某些别有用心者因而炒作所谓“中国扩张”,要将其用作军港云云。不过,印度洋作为当今最重要的国际水道,对中国的贸易和能源安全当然具有战略意义。习主席访斯将成为中斯传统友好关系新的里程碑。  中印关系处新关键期  印度是此次访问的重头戏,中国元首在相隔8年后再次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显示两国高层往来趋于机制化,但更重要的是中印两个新兴大国如何做好合作共赢这篇大文章。中印关系是中国周边外交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且其意义亦超出双边,无论在地区合作还是全球议程中,中印如何相处直至发出共同的声音,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两国关系处于新的关键时期:两国新一代领导层面临的挑战是新的,肩负的使命也是新的,应该用新思维处理这对不易处理的双边关系。  南亚特殊的地缘结构是理解中印关系的一个要害:南亚8个国家,其中大多数都与印度接壤,但它们互相不接壤,加上印度在幅员、国力、军力等方面都远胜其他小国,这种结构令印度感觉应该主导南亚,这种地缘思维一直是印度战略界的主流。这就很容易导致印度对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大国抱有较严重的防范心理。尽管消除印度此类心理并非中国的义务,但发展与印度的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却符合中国的利益。为此中国历届领导都付出了不懈努力。  促进中印关系朝着积极方向发展是中国南亚战略的核心,也是中国周边战略谋篇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主席在周边外交工作会议上提出“亲诚惠容”周边战略四字方针,希望通过与邻国进行更积极的互动,更好的沟通,更大力度的互信建设,从而为正确处理矛盾分歧、寻求合作共赢创造条件。由于中国与包括印度在内的邻国有这样那样的争议,因此中印如何解决和处理这些争议就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这次中国元首的南亚之行无疑将引起各方关注,在将中印关系推向新阶段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深化中国已经确定的周边战略,应视为中国西南周边的谋篇布局之作。
友情链接:
解放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谈亚洲形势和周边外交
当前位置: >> >>
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谈亚洲形势和周边外交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日 09时14分   来源:外交部网站
【E-mail推荐
锐意进取,唱响亚洲合作主旋律
——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谈亚洲形势和周边外交    
    记者:2013年,亚洲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继续提升,很多人认为这个世纪将是“亚洲世纪”。您作为外交部主管亚洲事务的副部长,如何评价当前亚洲形势及其发展走向?
    刘振民:2013年是亚洲的发展之年、合作之年。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亚洲地区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上升,亚洲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已成为影响国际形势走向的突出要素。
    2013年,亚洲政通人和,发展潜力巨大,合作前景看好。一是亚洲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亚洲新兴经济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增长率将达到6.3%,是世界平均增速2倍多。二是亚洲地区形势总体平稳,求和平、谋稳定、促发展,通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分歧是亚洲国家的广泛共识。三是亚洲区域合作日益深化。亚洲已成为全球自贸合作最活跃的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体系日益完善,政治、安全合作不断加强。
    另一方面,亚洲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受外部环境和自身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制约,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有所回落,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加。影响地区和平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热点难点问题不时发酵,非传统安全挑战依然严峻。
    当前亚洲国家都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致力于互利合作。我相信,在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亚洲将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记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外交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中国与亚洲国家高层互动密集,亚洲外交亮点纷呈。您如何评价一年来的亚洲外交工作?
    刘振民:201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工作的开局之年和丰收之年。我们更加鲜明地把周边外交作为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周边外交开创新局,好戏连台,成为中国外交的一道亮丽风景。
    我们着力提升同亚洲国家关系,基本实现与亚洲国家高层交往全覆盖。习近平主席4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10月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访问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李克强总理首访选择印度、巴基斯坦,9月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并会见东盟5国领导人,10月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并访问文莱、泰国和越南。我们与印尼、马来西亚关系升格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与文莱、斯里兰卡合作关系,同印度实现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国总理首度年内互访,同巴基斯坦实现两个月内两国总理互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我国与东亚、南亚国家外长以上互访约70次,双多边场合会谈会见约300人次,签署合作协议超过200项。我们切实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全面推进与周边国家合作,睦邻友好再上新台阶。
    为了使中国的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促进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我们提出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包括签署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这些倡议有利于促进互利共赢,有利于本地区的长远发展,得到积极响应。
    我们着眼地区和平稳定大局,积极参与解决地区热点问题,致力于同周边国家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我们大力推进同周边国家在文化、教育、青年、媒体、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
    作为亚洲大家庭的一员,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睦邻、安邻、富邻,同亚洲国家一道,共谋稳定,共创繁荣。
    记者: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确定了未来5至10年周边外交工作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总体布局,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外交部将如何落实座谈会精神,开创周边外交新局面?
    刘振民: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新形势下开拓周边外交工作新局面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确定了今后5至10年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总体布局,为周边外交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体现了党中央对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以及对创造良好周边环境的重视。
    会议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这次会议提出的大政方针,是指导未来一个时期周边外交工作的战略纲领。
    我们将深入领会、切实贯彻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强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友谊,维护周边和平稳定;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快互联互通建设,促进互利共赢;承担大国责任,倡导全面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理念,推进区域安全合作;扩大民间外交和人文交流,广交朋友,广结善缘,全力打造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命运共同体。
    记者:2013年,亚洲国家经济继续领跑全球,但风险和挑战有所增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增大。作为亚洲第一经济大国,中国在促进亚洲地区保持经济增长势头、开展互利合作方面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刘振民:2013年,亚洲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仍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的重要引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亚洲新兴经济体今明两年经济增长分别为6.3%和6.5%,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受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调整等影响,一些国家市场波动加剧,亚洲经济下行风险上升。尽管中国经济也面临一些压力,但仍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大国,发挥着地区经济稳定器的重要作用。
    中国与亚洲国家的经贸联系非常紧密,已成为许多亚洲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重要投资来源地。中国广泛开展同地区国家的务实合作,与亚洲国家积极开展高新科技、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推进与周边国家的产业园、生态园、经贸区等合作项目。今年1至9月,中国与东亚和南亚国家贸易额超过8343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7.3%。中国对外投资约七成投向亚洲国家和地区。据估计,中国经济增长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中国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方提出的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打造亚洲货币稳定体系、亚洲信用体系和亚洲投融资合作体系等重大合作倡议,体现了中国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互利共赢的积极意愿。中国积极推进互联互通,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系列重大倡议。意愿固然重要,倡议也很抢眼,落实更加关键。我们将努力把区域合作的战略构想转化为惠及周边的具体成果,造福中国和亚洲国家人民。
    世界特别是亚洲国家都很关注中国未来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这些改革措施将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将持续扩大,对外投资也将大幅增加。这将给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带来更多机遇。中国将继续为亚洲的发展与繁荣作出贡献。
    记者:日本安倍政府上台以来在对华政策上持续示强,前几天安倍还去参拜了靖国神社。与此同时,钓鱼岛问题仍陷僵局。您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走向?
    刘振民: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购岛”闹剧,中日关系持续面临严重困难。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逆历史潮流而动,公然挑战国际正义和人类良知,悍然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给本已陷入严峻局面的中日关系制造了新的重大政治障碍。
    安倍政权竭力推行以历史修正主义为核心的激进右倾保守路线,正在把日本带向十分危险的方向,给东亚地区安全局势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必须高度警惕,坚决阻止日本右翼势力开历史倒车,维护东亚地区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大局。
    我们一贯主张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当务之急是日本必须纠正错误,停止挑衅言行,为两国关系改善作出切实努力。
    记者:亚洲安全形势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朝核等问题依然处于僵持状态,未来局势走向不确定性较大。中国将如何发挥作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刘振民:亚太地区形势总体稳定,但也存在一些热点敏感问题。中方高度关注朝鲜半岛局势发展,一直在为推动妥善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而积极劝和促谈,为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作出不懈努力。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这是中方坚定不移的立场。朝核问题由来已久、错综复杂,希望有关各方相向而行,多做增进信任、缓和局势的事,早日回归对话轨道。
    记者:2013年,南海局势明显缓和,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合作进入新阶段。请您介绍中国在推动海上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果?
    刘振民:我们的一贯立场是,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于有关当事方围绕南沙群岛的岛礁争议及在南海部分海域的划界争议,应由直接当事方通过谈判妥善处理、和平解决,在争议解决前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我们为此作出了积极努力。2013年,我们同东盟国家积极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启动了在《宣言》框架下制订“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中国分别同文莱、越南达成重要共识,在南海共同开发问题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促进海上合作符合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利益,也是化解分歧、缓和矛盾最有效的办法,有利于各方积累信任,为争议的最终解决创造条件和氛围。中方致力于促进同东盟国家的海上合作。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尼期间,提出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同东盟国家的海上合作,推动共同发展。我们同东盟国家密切沟通协调,充分利用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确定了一批海上合作项目。我们愿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把海上合作打造成中国-东盟互利合作的新亮点,造福各国人民,使海洋成为联结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纽带。
    记者:2013年中国周边外交工作成果丰硕,明年的任务将更加繁重。请您展望一下2014年亚洲外交工作方向。
    刘振民:2014年是贯彻落实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领导人重大合作倡议的耕耘之年,亚洲外交工作将更加繁重。我们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进一步增进与亚洲国家的政治互信,扩大利益融合,加强交流合作,管控矛盾分歧,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合作繁荣的地区环境。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同亚洲国家的睦邻友好。中国将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外长会等多场重要国际会议,我们将利用这些平台,同亚洲国家的领导人共叙友谊,畅谈合作。我们将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在地区热点问题上更加主动地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有关国家妥善管控分歧,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同亚洲国家的利益融合。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大力推进同亚洲国家的务实合作。加快互联互通建设和海上合作步伐,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我们将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落实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倡议。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韩、中日韩等自贸协定谈判,不断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同亚洲国家的人文交流。2014年是中国与东盟及蒙古、印度等国的友好交流年,中印缅将共同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我们将利用各种渠道,扩大人员往来,加强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课堂)建设,增进民间了解和友谊,扩大和深化同各国在教育、文化、旅游、媒体、智库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谱写人文交流新篇章。
    2014年将是中国周边外交大有可为的一年。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全力做好周边外交各项工作,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服务,为亚洲的稳定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 郭永国&&|&&&&|&&&&|&&&&|&&&&|&&&&|&&&&|&&&&|&&&&|&& &&|&&&&|&&&&|&& &&|&&&&|&&&&|&&&&|&&&&|&&
&&&&&&&&&&&&&&&
同时,中国将继续维护好南海的航行自由,继续致力于通过直接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议,继续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我们的建设性作用。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旨在奉行“亲、诚、惠、容”的理念,实现睦邻、安邻、富邻,这个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谢谢!
&&来源:&&&&分享到:
同时,中国将继续维护好南海的航行自由,继续致力于通过直接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议,继续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我们的建设性作用。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旨在奉行“亲、诚、惠、容”的理念,实现睦邻、安邻、富邻,这个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谢谢!
编辑:姜萍作者: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的周边外交环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