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速推进亚太平衡战略“在平衡”战略的影响是什么?

美国寻求对华“建设性”关系 加速亚太再平衡
新华网华盛顿2月7日电(记者关建武 穆东)奥巴马政府6日公布2015年国家安全战略。这是继2010年奥巴马在首个总统任期内发布国家安全战略后的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分析人士指出,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延续了“多边主义”风格,继续主打“合作”牌。根据该战略,美国将加速推进“亚太再平衡”,并寻求与建立“建设性”关系。
在新国家安全战略中名为“国际秩序”的章节,加速“亚太再平衡”被放在首要位置。
战略书说,美国将持续保持在太平洋的存在。为了保证地区安全和稳定,美国将深化与、、和的盟友关系,加强与他们的互动,保证他们有能力应对地区和全球层面的威胁和挑战。美国还将与亚洲伙伴共同致力于促进更加公开和透明的经济发展和建立国际经济准则,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这一工作的中心。
战略书写道,美国欢迎一个和平、稳定和繁荣崛起的中国。美国将寻求与中国建立一个“建设性”的关系,以惠及两国人民并促进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美国政府承诺,将寻求与中国进行合作,以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健康、经济增长、半岛无核化等共同面临的地区及全球挑战。
美国2010年国家安全战略关于美中关系的说法是:美国将继续寻求与中国建立“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欢迎中国与美国及国际社会一道,在推进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与防扩散等优先议题中担当起负责任的领导角色。可以看出,新版战略和2010年版战略略有不同。
新国家安全战略称,虽然美中之间存在竞争,但美方不接受双方必然走向冲突的说法。不过,美方将从实力的立场出发来管控美中竞争,坚持要求中国在海洋争端、贸易、人权等问题上遵守国际准则。
有关南海问题,美国政府鼓励相关各方通过公开渠道进行对话,依据国际法来和平解决争端,同时支持中国与早日就南海问题达成一个有效的行为准则。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和在亚洲扩大存在表示关切,声称将“密切监控”相关动向,以减少导致误解误判的风险。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珊&赖斯在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为新国家安全战略做解读时说,美国寻求与等其他亚洲国家深化合作并不针对中国,美国同样寻求同中国发展建设性的关系,这两者并不矛盾。
在这份新的国家安全战略中,美国政府认为,美国国家安全将继续面临一系列日益升级的挑战,包括恐怖主义、网络攻击、气候变化和流行疾病等。为保卫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需要领导与盟国的“集体行动”而不是展开单方面行动。
关于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美国政府认为,“当我们开展集体行动的时候,我们会更加强大”。美国还将继续对“基地”组织及其分支施压,不过“不可仅仅依靠军事手段”。“从长远来看,与从战场上消灭恐怖分子的能力相比,美国与他国共同致力于消除暴力极端主义的理念和根基更加重要。”
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上,新国家安全战略写道,美国和盟友将继续寻求朝鲜半岛无核化。在核问题方面,美国希望“达成一项全面和可核实的协议”,“它能确保伊朗核计划仅仅基于和平使用目的”。
与上一份国家安全战略不同,新国家安全战略特别提到,美国处理国际事务不应“过头”。美国政府认为,尽管美国依然强大,但其资源并非无穷无尽,美国需要与其他国家合作来应对各种挑战。“我们必须在众多优先事项中作出艰难选择,而当我们出于害怕而做决定的时候,必须时刻警惕‘过头’。”
新国家安全战略继续提及国际经济贸易在美国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战略书说,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方面,美国将加速行动。“我们相信这些协议对美国具有经济和战略利益。”
崔天凯展望中美关系:多一点喜羊羊、少灰太狼
崔天凯展望中美关系:多一点喜羊羊、少一点灰太狼
基辛格:中美关系是“特别方面” 将起决定性作用
美驻韩大使谈亚投行 称中美关系不是“零和博弈”
科比入选“影响中美关系50人” 为体育领域独苗
责编:张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手机继续阅读中国 美国 律宾 亚洲,菲律宾,中国,美国,巴马,南海,中国政府,主权,防务,东盟,
美国总统这次亚洲之行一路走来,以拉近与同盟国的关系为主轴,以实施美国亚洲在平衡战略为落脚点,以弱化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为目标,处处宣扬发展壮大了的中国对亚洲邻国的威胁,扩大与中国对立国家的势力范围,欲从根本上唱衰中国将中国在亚洲事务边缘化,实现美国一家独大控制亚洲的罪恶企图。
菲美扩大防卫合作协议的谈判是在美国积极推动"亚太再平衡战略"、菲与中国因南海领土主权争议而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无论菲美两国为该协议冠以多么冠冕堂皇的说辞,其本质都是共同应对所谓的"中国威胁"。这一共同目标使菲美结成利益共同体,在南海联手制衡中国。
作为美国亚太战略的一部分,菲律宾所处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菲律宾又是美国在亚洲的盟国,美国在苏比克和克拉克建有现成的军事基地,与菲有密切的军事关系与现成的合作机制,因此菲律宾成为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最理想的合作伙伴与牵制中国的一个重要棋子。而对菲律宾而言,它也有着亟需美国为其撑腰的需求。菲律宾明知无论从哪方面都不是中国的对手,但又不甘心失去通过不正当手段非法侵占的中国南海岛礁,因此想借助美国力量保住既得利益,在南海对抗中国,不惜再次引狼入室。
由此可见,狼狈为奸的美菲两国互相利用,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次访菲构建美非同盟,加速围堵中国战略部署的重要环节,与其在日韩访问所发表的观点联系起来看,处处以鼎力支持盟国对抗中国为落脚点,使中国政府所面临的周边局势越来越严峻。中国政府唯有从国内注重发展经济,从外交上构建与周边友好邻国的相互信任关系,破解美国政府战略东移亚洲的再平衡战略,迅速确立中国在亚洲负责任大国的地位,防止对中国周边形成群起而攻之的不利局面,以保证中国周边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真正使中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系战略网网友投稿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键词:【中国 美国 律宾 亚洲,菲律宾,中国,美国,巴马,南海,中国政府,主权,防务,东盟,】美国强化亚太同盟体系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作者:唐永胜 &&来源:《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4期发布时间:
摘要:美国强化亚太地区军事同盟,说明其对中国的敌性判断趋于增强,必将给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风险。从美与其盟友加强军事联系及调整亚太军事部署的动向看,其中防范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美已明确将中国视为其投放力量以应对“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挑战的对象国。
美国对亚太同盟体系的强化,构成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地区格局和大国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历史上,美国及其盟友在政治、军事领域的紧密合作曾是其获得冷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冷战后尤其在反恐战争中,美国的战略自负曾引起比较广泛的反感,甚至使一些盟友与其拉开了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美国霸权的基础。经过十余年反恐战争后,美国欲将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实施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同盟关系成为其中一个重要举措。美国有战略家明确意识到,要防止在亚太地区出现可能向美国霸权地位提出挑战的敌对联盟,就必须加强与盟友和伙伴的紧密合作,推进建立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构建一个跨太平洋的安全体系。美国防务战略明确指出: &美重视与盟国和伙伴国之间现有的同盟关系,这种关系为维护亚太地区安全提供了重要基础。&
  近年美国抓住一切机会经营其亚太同盟体系。第一,加强与&重要盟友&的安全联系,拓展同盟功能。如美日同盟的防卫范围已经从日本本土扩大到周边地区,由美国单方面向日本提供安全保障转变为双向军事合作体制,美日军事一体化进程加速。第二,利用冲突和紧张局势,加强与地缘枢纽国家的关系。朝韩关系出现紧张态势之时,美国乘机提升美韩军事同盟; 当南海局势动荡时,美国则借以加强与菲律宾、泰国、印度等国家的战略协调,进而开启了与越南的军事联系。第三,极力拓展美国主导下的同盟网络。推动美日韩、美日澳等三边战略对话和协调机制的发展,提升澳大利亚的军事地位,以达到巩固地缘布局、强化岛链功能的目的。另外,近来美日印三边互动也出现机制化动向。
  美国强化亚太地区军事同盟,说明其对中国的敌性判断趋于增强,必将给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风险。从美与其盟友加强军事联系及调整亚太军事部署的动向看,其中防范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美已明确将中国视为其投放力量以应对&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挑战的对象国。美&空海一体战&计划针对中国的意图太过明显,它设想利用美国海空军优势,并依赖重要盟友的支持,从海上和空中对中国陆上战略目标实施打击。对于来自美国及其同盟体系的军事压力,中国必须拥有有效的战略能力和反制手段,才能保持中美战略上的平衡。美国一再重申其对于亚太地区的安全承诺,并强调注重发挥新的盟友和关键伙伴的作用。美一些官员的相关表述,有可能进一步刺激这些国家配合美围堵中国的野心。特别是菲、越等国,有可能将美国的表述看作是一种政治支持,由此导致一些相关国家内部战略决策过程中机会主义抬头,从而误判形势。
  然而,这种同盟关系毕竟是冷战的产物和延续,如今已不合时宜。亚太局势乃至国际关系的发展错综复杂,这种复杂的关系将从根本上约束军事同盟作用的发挥。国家之间越来越难以用是否盟友来简单界定,未来的中美关系也并不会按照矛盾冲突的逻辑单向地、极端地发展。因为在结构性矛盾和冲突的逻辑之外存在着日趋增强的约束力量,国家间日益密切的联系对大国协调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只要中国保持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态势,掌握充分有效的威慑能力,任何周边国家都必须谨慎务实地发展对华关系,即使美国的盟国也难以参与美国可能发起的针对中国的战略赌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与其盟友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必然上升,其同盟体系会变得越来越不好运用。
  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有条件经过努力化解或弱化美国同盟体系及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第一,充分认识亚太安全乃至全球政治的发展变化及其带来的国际关系复杂化趋势,积极利用和创造条件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不断拓展战略空间,消解美国同盟体系带来的压力。国际变局对于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因为复杂的国际关系应该更有利于后起大国消解对于自己的防范和围堵,以避免成为传统权力政治的制约目标。中国应注重以共同利益为牵引,处理与有关国家尤其是大国的关系,尤其要努力构建相互协调、相互借重且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最大限度地分散由中国实力上升带来的外部压力。
  第二,经营更为广泛的安全联系,营造稳定务实的地区安全态势。如在东北亚方向,应继续坚持半岛&无核化、和平解决、确保半岛稳定&的基本原则、支持半岛统一的努力方向,推动将&六方会谈&机制逐步转变成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以淡化美日同盟的影响。在东南亚方向,应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联系,将经济利益适度转化成对这些国家潜在和现实的影响力、引导力,推进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机制化建设。在中亚方向,应推进西向战略,并通过上合组织,进一步稳定中亚局势,强化对内陆战略腹地的支持作用。而在南亚方向,也应积极参与南亚区域一体化建设,使南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第三,充分利用地缘优势,逐步增强美传统盟友对中国的向心力。如日本的战略选择就具有天生缺陷。一个在亚洲都不能得到信任和有效发挥作用的日本,不可能凭借与美国的同盟关系成为世界性国家。中国对日政策重点之一就是要凸显日同盟政策这一天生缺陷,为中日实现根本和解积累条件。随着中韩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中韩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中韩战略关系也必然出现积极变化。中国应顺应这一变化,在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不断扩展双边安全合作范围,从反恐、防扩散、防危机、防冲突、防误判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深化两国在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中韩战略关系全面发展。今天的国家间关系远比以往复杂,即使小国也具有自己的战略主动,不会简单选边而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就未来发展前景而言,中美关系绝非会被美国同盟体系所淹没。因为利益复杂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是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基本特征,也是维护中美战略平衡最基本的现实基础。美国在对中国实施战略防范和遏制的同时,难以用零和方式与中国博弈,这是对美国的一种战略约束,也是其必然的利益选择。基辛格认为,美国和中国之所以认为彼此需要,是因为&两国都太大,不可能被别人主导; 太特殊,不可能被转化; 太相互依赖,承受不起彼此孤立&。从根本上讲,美国遏制不住中国的崛起,加上其同盟体系也难以奏效; 中国也难以挑战美国的霸权,不会谋求将美国力量排挤出西太平洋。对于美国战略调整及其同盟体系的强化,中国应有效应对,但要极力避免反应过度和战略冒进,不与美国进行硬对抗,而是要反向拓展合作空间,有足够的战略耐心和信心推进中美关系的积极发展。
我的态度:
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外交观察》第三辑的主题是“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本期中,美国与俄...
双文化并存的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有早有晚。“发展有先后……
双文化并存的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有早有晚。“发展有先后……
更多学者文章
粤ICP备号-2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站内网址搜索
本页最后更新: 12:48:30
【拉美:美国重返亚太的钥匙】
网站分类:
网站名称:
网站地址:
站长邮箱:
站长QQ:
收录时间:
报告错误:
拉美:美国重返亚太的钥匙已报错(0)次,打不开请
收录查询:
数据统计:
今日点入:0 总点入:0 总点出:0
网站简介:
■阿里?温尼  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秋天在澳大利亚的讲话称,奥巴马政府将始终把树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角色作为核心政策。美国将全面运用军事、经济、外交、发展和软实力上的影响力来巩固亚太领导地位。  自从美国三年前正式宣布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该地区爆发的危机(包括“伊斯兰国”和乌克兰危机)阻碍了美国推进这一战略的动力。华盛顿在该区域的战略重心也从中国转移到致力于加强与中国邻国的军事和外交联系。  中国为了保持其在地区地缘上的中心地位和经济上的影响力,采取了一系列举动,其中包括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出资400亿美元建立丝路基金。  这些变化在凸显着一个重要事实:美国如果不在经济上更努力,就很难持续推进再平衡战略。尽管有一些分歧,但大部分中国邻国高度依赖与中国间的贸易和中国内地的投资,并且这种依赖在不断加深。他们因此不愿和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尤其在攸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因此美国要巩固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就需要让这些国家相信美国的经济实力同样能够为他们提供经济利益。  要实现这一目的,至少有三个途径使地缘经济成为华盛顿外交政策的一个突出组成部分。首先,一系列经济指标:GDP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下降、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显示美国经济在加速复苏。这意味着华盛顿现在比全球经济危机之后那段时期更有能力实施雄心勃勃的、多样的海外战略。第二,美国正致力于达成两项雄心勃勃的贸易协定:美欧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第三,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共同努力深化北美融合;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出口是其对中国出口的5倍。自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以来,三国间贸易额大约翻了三番,在2013年已突破1.1万亿美元。  华盛顿对亚太和它对拉美的政策不是毫不相关的,而是紧密相连的。  还有第四个途径,目前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激活整个西半球的经济外交。在未来几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将密切观察美国是否会显示出对拉美的持续关注和联系,尤其是美国能否成为拉美经济复苏的催化剂。  2月发布的奥马巴政府新国家安全战略中提出,与拉美深化经济和安全合作是美国巩固世界秩序的五大要点之一。美古关系重新起航让美国有机会重启这几十年来阻碍地区融合的两国关系。在过去15年,华盛顿不仅忽略了亚洲,同样也忽视了拉美,导致拉美很多国家生发出怨恨。  美国被其他地区所牵制,但在拉美中国则走在前面。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巴西、智利、秘鲁的最大贸易伙伴,亚太地区取代欧盟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诺在未来10年将向拉美投资2500亿美元,双边贸易有望达到5000亿美元。  世界石油价格下跌又助力中国巩固在拉美的影响力。阿根廷、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经济在困境中越发依赖中国的资金援助。去年7月中国与阿根廷签署11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迄今已获得23亿美元资金。厄瓜多尔自2008年起已经从中国借得110亿美元。委内瑞拉从2007年开始共从中国借得500亿美元,最近又获得中国逾200亿美元对委国内项目的投资。  美国在拉美的落后,部分由于美国把很多拉丁美洲国家看成是顽固的反叛者(比如委内瑞拉)或者是重要性不够。这种狭隘的认知产生的地缘政治影响会辐射到拉美之外。尽管改善与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等国的关系可能比较缓慢也困难重重,但如果美国继续不重视与拉美的关系将会误入歧途。  好消息是有一些直接的方法来扩大美国在拉美的经济影响力。首先,中国经济面临放缓,在过去10年拉美国家经济所依赖的大宗商品市场繁荣已不比从前。美国可以利用这一空隙,深化双边经济协定,提高对该地区天然气出口,巩固贸易和投资联系。另外,美古关系缓和之际,拉美国家总体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表现出更高的兴趣(智利、墨西哥、秘鲁目前是该地区为数不多的加入谈判的国家)。美国应该把TPP作为南方共同市场和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或超越。  美国应该采取创新方式改善与巴西的关系。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去年秋天两国就结束长达10年的美国棉花补贴争端达成和解,美国和巴西商业领导人同意探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但是这些发展弥补不了华盛顿监听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电话给美巴关系泼的冷水。提高贸易多元化有助于修复双边关系。一个好机会是将于今年4月在巴拿马城召开的美洲峰会。在美洲峰会上,华盛顿和巴西将探讨加强两国制造业联系的方法,并且继续围绕双边税收协定展开对话。  尊重经济的重要性是一条底线。中国的邻国目睹了中国在过去40年的腾飞,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能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如何决定其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去年6月在接受美国《政界》杂志的采访时说过:“中国很多人认为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你(美国)完蛋了,新的力量会崛起。”观念不会在真空中存在,而会影响实际战略。面对别国对其经济实力的质疑, 美国最好的应对方式是提高地缘经济战略。  继续保持国内经济复苏、提高北美竞争力,前面的路都还很长。开启西半球经济外交新纪元的路也很长。因此,把华盛顿对亚太和拉美的战略看做不相关是错误的。事实上,两者关联紧密。如果美国成功修复西半球的经济动力,这将给予亚太国家更大的保证:美国能够把“再平衡”战略持续下去,不仅通过外交和军事承诺,还要通过经济支持。  (作者阿里?温尼曾是哈佛大学贝尔弗国际事务与科学中心研究员;本报记者温彦卿编译自美国外交协会网站)
【最新来访网站】
?&?&?&?&?&?&?&?&?&?&?&?&?&?&?&?&?&?&?&?&?&?&?&?&?&
【相关点出网站】
?&?&?&?&?&?&?&?&?&?&?&?&?&?&?&?&?&?&?&?&?&?&?&?&?&
免责声明:888导航以上所有广告内容均为赞助商广告提供,对其经营行为本网站恕不负责。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美国“亚太再平衡”背景下美日同盟的强化原因及影响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通过各种方式说明亚太地区的重要性,并高调宣称要重返亚洲,实现亚太再平衡。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提出的目标主要是:维持美国全球霸权、遏制中国崛起、应对亚太地区多种挑战[1]。亚太再平衡战略是美国全球安全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内容涉及安全、经济和外交领域,其手段就是利用盟友介入地区事务。因此,强化美日同盟关系成为美国的战略需要,日本成为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面对中国的崛起,日本出于自身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考量积极响应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主动配合美国平衡中国的影响力。鉴于此,美日使同盟关系进一步强化。本文将就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美日同盟的强化、原因及影响进行探讨。一、美日同盟强化的表现奥巴马政府上台后,面对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对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进行了调整,加速战略重心东移并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在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进下,美日同盟进一步强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日同盟由双向遏制中日转向集...&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进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实施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战略的实施正在对东北亚地区的整体安全构成连续性的影响。通过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研究与分析,作为研究与分析美国对韩安全政策的基础。透过针对美国对韩安全政策的研究与分析,将有助于认识对美国整体安全政策在亚太地区的影响乃至进行必要的预测。本文在绪论中针对21世纪以来美国亚太再平衡背景下的韩国安全状况研究进行了评估,提出开展针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美国对韩安全政策”的研究是具有一定必要性的——关注美国对韩安全政策是具有重要学理与现实意义的。第一章关注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基本状况,涉及美国推进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背景、目标与政策、方向与趋势。具体包括对美国积极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优势的不断突显等;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的实施是强化美国战略优势之所在,对此是需要结合美国对韩安全政策进行论证的。第二章关注于美国对韩安全政策调整的动因分析。...&
(本文共44页)
权威出处:
2011年11月奥巴马政府宣布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如今已近数载,作为该战略重要依托的美菲同盟,近年来强化动作明显。考虑到美菲同盟强化对中国国家安全的重大影响,美菲同盟进行了怎样的强化,其强化原因究竟是什么,及美菲同盟强化是如何影响南海局势,值得深入探讨。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美菲同盟强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的关注进行探讨。第一章是对美菲同盟的现状分析。具体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即提升军事领域合作、拓展非军事领域合作等。美菲同盟的强化表现在美菲同盟提升军事领域合作。近年来,美舰船频繁访菲,传统军演的演习科目及规模不断扩大,美增加对菲军事援助金额,菲不断购置美大型军用设备,美菲提升海、空作战体系及通讯监听能力,美菲进一步修订其同盟的法制框架。在加强美菲双边合作的同时,美鼓励菲与日本展开军事合作。美菲同盟拓展非军事领域合作。目前,美菲拓展非军事领域的合作是同盟强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在美菲同盟框架下,美增加对菲发展...&
(本文共50页)
权威出处:
冷战结束后,随着昔日的主要敌人——苏联军事威胁的消失,美日两国的内部矛盾渐渐浮上水面,美日同盟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历史抉择。对此,美日两国在重新考虑它们各自的国家利益及为保障各自的利益所需要推行的各项政策后认识到,基于两国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及相同的价值观念,需要对美日同盟关系进行调整以使其适应冷战后世界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世界和亚太地区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危险越来越小的形势下,美日两国之所以重新加强美日同盟体制主要是出于各自的政治和战略需要,是冷战后两国利益重新交汇的产物。美国企图通过强化美日同盟实现其强化和长久维持其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地位,防止、遏制和摧毁在亚太地区可能出现的对美国霸权地位形成挑战的力量或力量联合的战略目标。日本则希望在与美国安全战略协调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力量,并扩大其对自卫范围之外的全球和地区安全事态行使影响的能力,进而推动提高日本国际地位的进程。本文试图从分析同盟理论入手,在回顾美日同盟演变历史的基础上,分析冷战...&
(本文共77页)
权威出处:
冲绳的战略地位,也即冲绳美军基地在整个美国亚太战略实施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具体而言可以就政治层面和军事层面分开来谈。冲绳的战略地位是由美国亚太战略、美日关系和冲绳地方抗争三个要素决定的,其中美国的亚太战略起到主导性的作用。美日同盟是冷战开始后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支柱,而冲绳美军基地在美日同盟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虽然美国最终于1972年将冲绳的行政权归还于日本,但是至今仍在冲绳保有大量的驻军和基地。冷战结束后一直到小布什政府前期,冲绳美军基地作为一个仅占日本领土总面积0.6%的岛屿,却仍然汇集着驻日美军总数的一半左右。不同政府时期的美国的亚太战略有其延续性的一面,也有变迁性的一面。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较之其前任的亚太战略,就延续性的一面来讲,继承了其前任对于中国崛起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忧,在亚太战略的制定过程中关注中国崛起对地区秩序和美国亚太利益所可能造成的影响。就其变迁性上来讲,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更加关注美国使用自身实力的...&
(本文共62页)
权威出处:
随着世界经济和政治重心“东移”趋势的加强,亚洲逐渐成为国际关系的“权力场”。国际政治上的东亚是一个囊括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东盟十国、美国,加上“泛东亚”范围内的南亚印度以及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诸多国家在内非常复杂的政治博弈区。东亚政治纷繁复杂,表现在安全领域尤其如此。多年来对安全领域的研究一直长兴不衰,各国学者和研究机构所出成果甚多,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安全研究更是日益成为国际安全研究领域的突出课题。权力转移理论本身并非是国际关系学界的主流理论,但其所提出的理论命题却有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力。权力转移理论是基于权力政治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成。其对于权力的重视和分析是整个理论大厦的内核。权力转移理论认为“权力转移”是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不稳定因素的最主要诱因之一。本文尝试吸收和借鉴权力转移理论的合理假定和框架,结合东亚安全的发展态势,就东亚安全架构的调整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打开东亚安全研究的新视角。东亚地区安全最...&
(本文共199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太平衡战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