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会计双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1)-教育毕业论文-_2014年硕士生毕业论文_本科生毕业论文_绝想日记网
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1)-教育毕业论文-
查看:726127
  [摘 要]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技术性及其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目前,高职院校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认识不准确、对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的规划、对紧缺人才的引进渠道单一、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等现象,笔者以会计专业为例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内涵      1.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界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几种解释   (1)“双证书型”,认为是既具有某种职业从业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律师等)又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并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人员。   (2)“双职称型”,认为是在获得高等院校教师系列职称(讲师、副教授、教授等)之外还取得其他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人员。   (3)“双能力型”,认为是既能胜任高职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高职院校教师。   (4)“双融合型”,认为是既持有“双证书”或既具有“双职称”又具备“双能力”的高职院校教师[1]。      2.笔者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理解   (1)并非拥有“双证书”或者获取“双职称”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是要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与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相对应的实践动手能力。高职院校提倡和鼓励专业教师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其他专业技术职称)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认为拥有“双证书”或者获取“双职称”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是违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笔者认为对于拥有“双证书”或者获取“双职称”的教师是否认定为“双师”,要看是否符合下列条件:一是要看教师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其他专业技术职称是否与其所施教的专业相关。比如会计专业教师就应当获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获得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专业技术职称。二是要看教师是否具备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的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如果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却看不懂企业财务报表,拥有注册税务师资格证书却不能进行纳税申报,其职业资格证书纯属通过考试获得并不具备执业经历,不能指导相应专业的实践教学,也不能将其作为认定“双师型”教师的条件。所以笔者认为拥有“双证书” 或者获取“双职称”只是“双师型”教师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实质是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完成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任务。   (2)“双师型”教师并非“全能型”教师。笔者认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单项实训、综合实训,修订实训教学大纲,编写实训指导书,主持实训中心建设,主持确立完善本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高职院校要想把所有的专业教师都培养成能够承担以上6项实践性教学任务的“全能型”的“双师型”教师是不太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只需要能够独立指导所授课程的单项实训和参与指导综合实训,而主持实训中心建设和确立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应当是教研室主任和专业带头人的工作。   (3)“双师型”师资队伍应该是按专业组成的教师团队,既包括专业教师也包括兼职教师。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任务重、教学改革压力大、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越来越不可能全部由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校内“双师型”教师个体来完成,而是要由一个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具备完整育人功能的校内教师团队来共同完成。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对专业教师的培养、紧缺人才的引进以及聘用兼职教师来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1.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认识不准确,没有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制定合理的标准   准确理解和把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是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性和关键性问题[2]。目前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理解主要有这样几种观点:一是把“双师型”教师等同于持有双证书的教师,不管该证书是否与专业相关以何种方式取得,也不管该教师是否具备与所持证书相对应的职业能力。这样虽然便于制定“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而且可以在短期内增加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但是却会导致高职院校教师获取证书的功利性和盲目性,这显然不利于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二是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有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参加实践工作经历的教师。这样可能会导致出现部分高职院校某些专业的教师都到同一单位相同岗位参加实践锻炼,甚至出现个别教师为开具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参加实践工作经历的证明而弄虚作假的情况。三是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能够完成所有实践性教学任务并且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师,这种全能型的要求对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由于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存在误区,就必然导致无法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制定合理标准。      2.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缺乏科学规划,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   由于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要求较高,致使部分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比较盲目,集中体现在只注重专业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其他专业技术职称)的取得和实践经历的证明上,忽略了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注重对“双师型”教师个体的培养,而不是把“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团队来进行建设,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比如高职会计专业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出纳、纳税申报等岗位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指导学生的实践性训练。如果本专业教师都到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岗位进行实践,教师返校后能胜任会计核算岗位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同样也可以将其认定为“双师”,但是如果没有其他专业教师能够完成出纳、纳税申报等岗位的实践性教学任务,这样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不够完善的。      3.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上途径单一,而且存在重学历轻实践的现象,这种人才引进上的矛盾不利于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整体素质   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结构中, 40岁以下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不含在读)的比例要达到40%为优秀标准,合格标准(含在读)要达到20%[3]。 为了达标,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把主要的精力和财力都放到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上。对于高职院校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和较大的财力,而在人才的引进上优先考虑高等学校的博士和硕士毕业生,无疑是高职院校在短期内提高师资队伍学历结构的捷径。对于高职院校已经引进的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往往只强调其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而没有对实践动手能力提出明确的要求,由此形成了高学历和“双师型”不能有效地融合。如果为了提高学历结构而占用过多的编制,就必然会限制对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的引进,也会影响到校内分配机制的建立。      4.没有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尤其是优秀的“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中指出:“聘任兼职教师是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各高职院校要结合实际,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兼职教师是指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兼职教师主要应从企业及社会上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请”。由此可见,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高职院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在国外的高职院校中,兼职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兼职教师占到63.9%,而加拿大占88%,德国更是大部分都是兼职教师[4]。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兼职教师的聘请和管理上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多数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聘请偏重于基础理论课教师,专业实践课兼职教师数量相对不足。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拥有外聘教师6.8万人,其数量占专任教师数的25.3%。在外聘教师队伍中,有1.6万人为“双师型”,占外聘教师总数的23.4%[5]。二是不了解兼职教师的学历、职称、职业素质和授课能力,聘请比较盲目,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三是兼职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四是兼职教师的上课时间难以保障,缺乏和专职教师的交流与沟通,难以保证教学的连续性。这些都是由于兼职教师队伍不够稳定造成的。&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林辉山 施复兴 朱晓
上一篇: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角度谈节约型校园建设(1)
下一篇:高校教师聘任的安全与危机激励机制探讨(1)
支持(726127)
上一篇:下一篇: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号-1&&&京公网安备08号
绝想网友交流QQ群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百度道客巴巴及豆丁文档资料汇集,全面优质,包括工作总结,调查报告,论文,试题,试卷,电子书,模板,教材教辅教程等;涉及管理,广告营销,技术,艺术,教育,考试,出国,新闻,电脑,网络,手机,健身,娱乐,休闲等全方位内容;适合营销,广告,管理,公务员,会计师,建造师,金融师,经济师,教师,学生,家长,职员,研究生,养生家,艺术家,自然及社会学者,娱乐者等各种人士阅读,下载,分享,打印或收藏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下载积分:608
内容提示: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4|
上传日期: 18:51:3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官方公共微信当前位置:
会计学院 2015届本科(含双学位)毕业论文工作方案
203003-5500020003-5153
20141220154
&&&&&&&&&&&&&&&&&& &&&&&&&&&&&&&&&&&&&&&&&&&&&&&&&&
&&&&&&&&&&&&&&&&&&&&&&&&&&&&&&&&&& &&&&&&&&20141017论述会计专业论文写作的学术要求
> 论述会计专业论文写作的学术要求
论述会计专业论文写作的学术要求
    来源:毕业论文网
  会计理论研究工作中,当研究人员根据研究目标,按照一定的研究程序完成研究任务后,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必须要以一定形式反映出来,论文就是最基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一件可以随意而为之的事,它不仅要遵循一定的基本程序,也要具备一些共同的主体学术要素,同时在其表达上更加应当遵循相应的学术规范。只有这样,所完成的论文才具备相应的文献价值并产生相应的学术效益与学术影响。本文拟围绕这一主题作简要描述与讨论。
  一、会计专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会计专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
  什么是学术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标准局发布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中指出:&学术论文是指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简而言之,学术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论文,应当具有四方面的特点:
  1.学术性。它指研究与探讨的内容具有专门性和系统性,是以科学领域里某一专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内容上看,学术论文的专业性较强;从语言表达上看,学术论文很多是采用专业术语、专业性图表和专门符号表达内容的,它的读者主要是专业上的同行。因此,为了把学术问题表达得简洁、准确和规范,文中即会涉及较多的专业用语。
  2.科学性。它指研究与探讨的内容要准确、思维要严密、推理要合乎逻辑。要求作者在立论上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不得带有个人好恶与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在相关基础上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因此,在论据上,应当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并进行严谨地论证。
  3.创新性。它要求作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科学价值就表现在其具有创新性上。创新性表现是填补空白的新发现、新发明和新理论,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完善和创新,是在众说纷纭中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是****了前人的某种定论,是对已有资料作出创造性综合等。有时在论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体系和新因素等,也可视为一种创新。
  4.理论性。它指论文中体现出作者思维的理论性、论文结论的理论性和论文表达的论证性。学术论文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有自己的理论论证,不能只是材料与文献的简单罗列,应当是在对大量的事实、材料和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术论文按内容的学科性质,可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会计专业论文是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一种,它是系统地阐述、讨论或研究、探讨某个会计专业问题的文章。会计专业论文按撰写要求可分为学术论文和一般论文;按用途可分为会计科研成果论文、会计业绩考核论文和会计专业学位论文等。
  (二)会计专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 会计专业论文写作的内容要求。所撰写的会计专业论文,在内容上应当力求做到:(1)准确性,即论文的内容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发展过程和规律。写作中要充分运用逻辑思维:要准确地运用各种概念,概念的定义(或内含定义)和外延要准确,不得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判断要明确,对客观事物的分析要揭示其性质和规律,明确肯定或否定、真或假、正确与错误、广度和深度,或不同程度等之间的界限;推理要科学,根据已知的判断(前提)引出新的判断(结论)是科学的,论证清楚,认识正确。(2)鲜明性,即论文能以简明的语言,表明作者明确的观点。(3)生动性,即论文的内容要采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事实来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和趋势。(4)合规性,即论文既要在内容上符合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制度,也要在形式上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论文学术的规范要求。(5)理论性,即论文的观点和论证要符合科学原理。(6)创新性,即论文要具有一定的新内容,如新建议、新措施、新方法、新公式、新模型、新资料、新证明、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和新体系等。(7)层次性,即论文的层次结构要合理,同一层次的篇幅基本均衡。(8)精细性,即论文中要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如立论不当、资料不实、分析绝对化、概念不准确、判断不科学、推理不合理、结构不严、内容前后矛盾不协调、字句含糊和标点符号不准确等。(9)完整性,即论文的学术要素齐全与规范。
  2. 会计专业论文写作的法律要求。应当做到:(1)要有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即对论文中引用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时,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中所确定的著录规范要求,列出注释与的详细信息。(2)要有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意识,对凡是属于自己独创性论文中所形成的观点、材料和数据等形式的成果,发现他人的论著借鉴运用,但未用规范方式加注与列作参考文献时,应当保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所赋予的权利追究使用者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3)应当透彻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有关侵权行为的界限,如根据该法第五条规定的精神,在论文中使用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等,不属于剽窃和抄袭他人作品的行为。
  二、会计专业论文的基本撰写程序
  (一)选定论题
  1. 正确选定论题意义重大,它关系到能否完成研究任务。如果论题过大,到时可能会因多种因素影响而难以完成;如果论题过小,不能达到研究的水平。选定论题的前提是选择研究主题,它是确定研究对象,选择所要解决的问题。狭义地说,是指选定写文章或者著作的题目。广义地说,是选择科研领域,确定科研方向。
  2. 需要注意与选定论题有关概念内涵上的区别。(1)课题。它是指某一学科重大的科研项目,它的研究范围比论题大得多,如&面对经济全球化环境的中国会计规范体系建设问题&。(2)论题。它指在研究过程中所确定的论述范围或研究方向,也就是解决前面说的&写什么&的问题,属于内容要素,如&关于会计委派制的问题&。(3)标题(题目),它是准确概括文章内容的一句话或一个词组,它是根据内容来确定的,属于形式要素,它可以在文章写成后加上去,也可据内容改换,具有较大的弹性。有的文章标题可以明显地揭示出论题,如&会计委派制利大于弊&。有些文章从标题上是看不出论题的内容,如&浅谈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的若干分析&。在选定论题时有一个思路问题,就是把小题做大?还把大题做小?20世纪80年代初期,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演讲中曾经强调,研究生论文写作时尽量把小题做大。他曾经举例说,汉语中的一个字都可以做成一篇论文。
  3. 选定论题时需要思考以下六个因素。(1)我应该研究什么问题?这要与个人的专业方向相结合,有大问题、中问题与小问题之分。各个专业领域里的问题非常多,只要处处留心就有值得研究的问题。(2)我喜欢研究什么问题?这要与个人兴趣结合起来,既有长期性跟踪的专业性问题,也有临时性需要研究的热点问题,还有完成任务性的命题式问题,如课题研究。(3)我能够研究什么问题?这要与自身的研究能力结合起来,在确定目标时要量力而行,把长期研究、中期研究和短期研究进行组合。(4)了解别人已经研究了什么问题?这就要提倡广泛搜集资料并追究根底,兼听则明,偏听则暗。(5)了解别人从什么角度研究此问题?它的研究视角是什么。因为从同一个研究问题的不同研究视角出发,会有不同的研究结论,这里要注重切入点选择与学科交叉性的研究。(6)了解别人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同样问题的研究,由于研究方法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研究结论,因此要注重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的掌握。
  4. 选定论题阶段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1)要掌握选题原则,即要有创新精神,又要从实际出发;(2)要明确选题范围,可包括会计实务工作、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和会计教育等方面的内容;(3)要优化选题方法,既可在命题中选(如根据相关的《论文选题指南》选定),也可自行选定。在选定论文题目时,要避免一般化、表面化、雷同化、陈旧化、宽泛化和琐细化。
  (二)搜集资料
  按照确定的选题和内容,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大量的资料,能为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丰富的资料,才能研究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揭示其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和规律,并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大量的资料,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科学研究需要占有的大量资料,不仅是数量要求,而且要有质量的标准。只有搜集的资料是真实的,才能为研究成果也具有真实性提供可靠的依据。
  搜集资料的要求:1.搜集的资料要全面,要有针对性;2.搜集的资料要真实,要有客观性;3.搜集资料的方法要广泛,可采用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等。
  (三)拟定提纲
  1. 拟定提纲的作用很关键。现实中,有不少会计专业研究人员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某种思想在头脑中奔涌,感觉已经酝酿成熟,满怀激情地拿起笔想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思想却在笔头上凝固起来,写不出来或写不下去;或者是在一项科研任务行将结束时,脑子里装着许多材料,观点已经形成且有价值,想写但就是无从下手。凡此种种,并非由于&懒&,而是由于感到&难&。由于遇到了难题,多少影响了写作论文的信心。拟定论文写作提纲就是解决&开头难&的一个重要步骤。拟定提纲就是确定论文的总体布局,先设计后施工,开始对客观事物进行研究。有了,才能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加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才能安排论文的结构,形成全面的观点;才能排列问题的顺序,使观点鲜明。撰写论文如果没有提纲,下笔千言,实际上可能离题万里,是为大忌。
  2. 拟定提纲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拟定粗纲(一层结构),即以中心论点(主题或主题思想)为纲展开的各种论点(观点),作为大的部分,并按顺序确定大的标题。这种提纲只有大标题这一个层次,是体现论文题目的中心论点的各种论点。它是在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往往要经过多次思考才能确定。其次,才是拟定细纲(多层结构),在粗提纲的基础上,在每个大的部分、大论点之下,形成相互依存的多层的小论点;也就是在大标题之下有小标题,小标题之下有论点或论据或资料来源。细提纲是粗提纲的细化,大论点中有小论点,层次分明,便于写作。根据研究任务和论文题目的内容来看,提纲可以是两层结构,或三层结构、四层结构、五层结构(如上例格式)等。
  3. 拟定提纲的构思逻辑。(1)构思论文主题,即拟传递的主要信息;(2)构思论文形式,即拟以什么方式传递信息,是论文、调查报告还是实证分析报告等,是写纯理论性、普及性还是应用性论文;(3)构思(确定)研究方法,即采用规范法还是实证法;(4)构思论文范畴,即怎样写,写多宽,大致涉及哪几个方面的问题;(5)构思论文布局,即其论述与表达的逻辑关系;(6)构思论文的写作技巧,即文章如何切入与如何切题;(7)分析读者对象,即考虑论文读者的不同的需求与供给均衡关系;(8)分析不同论文要求上的特点,以提高创造性劳动的效率。
  4. 拟定提纲的基本要求。拟定提纲时,应当做到:要以中心论点(主题或主题思想)为纲;要注意结构完整,以全面论证中心论点;要注意内容前后的顺序,以反映论文结构的层次关系;要注意内容的逻辑性以反映事物的必然联系;要注意文章的体裁,以反映不同特点;要注意逐步形成提纲,并经过多次修改确定。
  (四)撰写初稿
  论文的初稿要按照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拟定的提纲分层次(部分)编写,原则上要按照论文的先后逻辑顺序完成论文引论、本论和结论(或结尾)的拟稿工作以及主要参考文献的列示工作。撰写初稿时要求做到:尽量提高撰写初稿的质量,切实做到以论为纲、观点与材料统一、逻辑思维严谨、论文层次清晰、文字表达精炼。初稿的写作方式有手写与机写两种,目前一般均采用机写方式,但不同的方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
  因此,在论文初稿写作时,需要做到:集中主要精力,抓住灵感不放;围绕主要线索,细节不须纠缠;行笔信马由缰,篇幅不受约束;随记相关联想,争取一气呵成;及时补充遗漏,格式稍加整理。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集中精力完成初稿,标题可以暂不考虑,内容可以信马由缰,拦路虎可暂时搁置,数据可以暂不测算,篇幅可以暂不限制,出处可以暂不查实,要尽快搭起论文框架。
  (五)修改初稿
  修改初稿是提高认识和提高论文质量,以便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的一个重要程序。修改初稿的步骤为:1.通读初稿,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缺点;2.修改与调整结构;3.进行内容上的修改、补充与调整;4.进行语言修饰,逐一审读和修饰论文内容的段落、句子、字、词和数码等,以使其符合相应论文规范的要求。
  (六)论文定稿
  编写的初稿在按照拟定提纲的要求反复修改、补充与校核对后方可定稿。作者判断定稿的标准,是论文的观点(中心论点、基本观点和具体论点)正确,论据(理论和实践依据)合理,结构(文章体系)严谨,文字通顺,资料真实。论文定稿后,还要认真做好誊正、校对和署名等技术性工作。
  三、会计专业论文的主体学术要素
  根据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 7713&87)的要求,一般的会计专业论文应当具有如下十项基本的学术要素。
  (一)标题与署名
  论文标题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的一般要求是概括全文、吸引读者、便于检索、意明简短(20个字以内)、避免空洞、少用问题型标题。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分段标题的方式,如&会计诚信:永恒理念下的沉重话题&、&会计信息&会计意识&会计环境&和&无形资产保护:类型&层次&目标&等。二是主副标题的方式,如&论我国会计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的建设与运用问题&&基于100篇会计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规范遵循情况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论文作者的中文署名置于中文标题下一行。作者姓名的译名署名置于外(英)文标题下一行,中文译名一般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中间为半角逗号并空格(即&, &);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空一格;名字不缩写;斜体。如:Zhang, Ying(张颖);Wang, Xi 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
  (二)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它要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应当包括研究意义、目的、方法、成果和重要结论,以及论文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以供读者了解论文全貌并吸引其通读全文。摘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其间不应含图表和注释。若论文摘要中需分层次表述内容时,一般应采用文字表达的方式,而不宜使用数字表达的方式。论文的中文摘要字数一般控制为按照论文总字数的5%,即200~800字。摘要放在论文之前,但其撰写应当是在论文完成之后。注意在摘要中要适当地运用一些过渡性和串连性语言,以避免句子的结构过于呆板。外文摘要项的英文标示词用&Abstract&,其摘要内容应当与中文基本一致。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文献检索使用的重要信息。关键词的词条应为通用词汇,一般要求使用《世界汉语主题词表》中所罗列的专有名词,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个关键词为2~6个字,按其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中文&关键词&应当排在&摘要&正文下一自然段,每个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外文关键词排在外文摘要正文下一自然段,且与中文关键词严格一致。英文关键词用&Key words&,后接英文状态下的冒号&:&,其间用英文状态下的分号&;&分隔。第一个关键词的第一个字母可大写。
  (四)目录
  目录是论文内容的主要线索,它的功能是为了帮助阅读者极快地了解论文的主体结构。一般论文不需要目录,但是较长的论文在必要时可以考虑加一个目录。按照现在学士以上学位论文的篇幅要求,需要增加一个目录。目录内容应当层次清晰,并与正文题序层次、标题内容与所处论文的页序完全一致。主要包括引论(或导论、绪论)、正文主体(一般只到二级标题,即条次与款次)、结语(或结论)、主要参考文献、附录和后记等项。若论文中专设目录时,目录应单设一页。目录下各项内容应标明与论文正文中相应内容相互对应的页序,标题与页序之间的空格应当用中圆点填充。
  (五)正文
  论文正文部分包括引论(或导论、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语(或结论)三个主要部分,各部分的基本要求如下:
论述会计专业论文写作的学术要求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