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有没有30岁学散打打的

散打教研室-黎桂华
发布日期:[12-11-11 17:45:07] 点击次数:[]
黎桂华,男,中国党员,研究生学历,副教授,1972年出生于湖北京山, 1996年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留校任散打教研室教师;2001年6月-2002年11月任泰国国家散打队中国专家、主教练;2009年任加拿大散打队主教练;2010年任中国台湾散打队技术顾问;2009年至今任武术学院散打教研室副主任。2001年带领泰国散打队参加25届东南亚运动会获1金、2银、1铜;2002年带领泰国散打队参加十四届亚运会获2金、1银、1铜,受泰国国王和总理接见和嘉奖,荣获“泰国优秀外籍教练员”称号;2005年和2008年年终考核优秀;2008年被评为武汉体育学院“教育实习先进个人”;2009年荣获“2009全国泰拳比赛优秀裁判员”称号。科研成果主要有:1.《散打专项学生教学、科研、裁判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武汉体院2005年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编号200508 2.《湖北省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改革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3.《我国中小学开展散打运动的发展战略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WSH4.《中外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攻反技术运用的分析及对策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WSH5.《散打教学内容的创新――散打健身操的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WSH 6.《力偶矩、能量散耗理论在散打训练中的应用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WSH7.《我国青少年武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1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 ,ISSN X/CN 42-1105/G88.《散打专项学生教学、科研、裁判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42卷,ISSN X/CN 42-1105/G89.《武术传统文化与实用套路解析》(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合计15万字由本人撰写) 合著 2008年12月,中国商务出版社, ISBN 978-7-10.《学校体育与健康新论》 编委 2009年5月,安徽人民出版社,ISBN 978-7-212-03565-511.《试论散打运动的发展现状与改革建议》1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5卷,ISSN X/CN 42-1105/G812.《武术科研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 武术研究第一集200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ISBN 7-/G .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三等奖” 13.《散打运动员的体重控制》1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 第41卷,ISSN X/CN 42-1105/G86.《浅谈自主学习在散打教学中的运用》1 学校体育与健康研究 2007年5月,安徽人民出版社,ISBN 978-7-212-03044-514.《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1 湖北体育科技 2009年第2期,ISSN X/CN 42-1177/G88.《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1 学校体育与健康新论 2009年5月,安徽人民出版社,ISBN 978-7-212-03565-515.《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散打运动的调查研究》 1 入选“2009全国武术散打运动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汇编”,专题报告16.《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1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3卷,ISSN X/CN 42-1105/G817.《泰国首届散打教练员培训方案》 1泰拳(泰语版)2001第2期18.《泰国散打队十四届亚运会赛前训练分析》 1 泰拳(泰语版)2002第3期荆门日报社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演示
第02版:人物
&&&&&&&&&&
京山孪生兄弟的武术情结
图为孪生兄弟徐大波(右二)、徐小波(左二)和他们的学生在一起。
  本报特约记者&黄小明&&通讯员&冯艳  在京山县中小学生活动中心的北虎跆拳道馆,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对孪生兄弟带领一群孩子们在习武。宽敞的练功大厅里,孩子们在柔软的塑料垫上,踢腿练拳、旋转跳跃,那灵活多变、丰富优美的招式伴随着清脆的习武吆喝声,不时赢得旁观者的啧啧称赞。这对孪生兄弟分别叫徐大波和徐小波,中国跆拳道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京山北虎跆拳道馆创办者。    幼时痴心武术,参加比赛一展身手  1979年,徐大波、徐小波兄弟俩出生于京山县罗店镇徐畈村的一个武术世家,家中祖辈几代习武。自记事起,兄弟俩便跟随父亲徐深明练习武术和气功。八九岁时,兄弟俩已经能够很熟练地翻跟头、打几套自己创作的“花拳绣腿”。“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习武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情,小时候,父亲对我们非常严格,大雪纷飞的冬季,我们必须从暖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在院内的空地上习武;炎热的夏季,有时得头顶烈日反复练习基本功。枯燥而艰苦的练习总会让我们对父亲产生很多怨恨,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就渐渐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回忆那段艰难的习武岁月,徐大波颇为感慨地说。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随着年龄的增长,徐大波和徐小波在习武的路上一路跋涉一路飞歌。为了接受专业系统的武术训练,兄弟俩曾先后师从武汉体育学院名师赵宝军、李坤友等人,在他们的指引下,兄弟俩的武艺渐入佳境,身手更加轻便灵活、随心所欲。徐大波擅长少年红拳、陈氏太极42式和24式、太极剑法、散打等,而徐小波则擅长猴拳、地躺拳、南拳、棍术、双鞭和大刀、散打。  1992年,13岁的徐小波即在全省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中崭露头角,获得了全省少年组棍术第一名。1997年,他中专毕业进入了绿色军营,成为广州市消防武警中的一员。在军营里,他积极参加军事大比武,多次参加抗洪抢险等应急事件,被武警总队评为上等士兵,在武警军事比武中曾获第二名的好成绩。两年后,徐小波复员回京山,成了当地一所私立学校的武术教练。  与此同时,徐大波的武艺也大有长进。2004年,他远赴山东运城宋江武术学院学习了半年的散打和跆拳道。2005年正月十五,在京山富水花园龙狮比赛中,他表演的钢枪刺喉、三枪刺腹获得了万人喝彩。    创办跆拳道馆,提高市民身体素质  随着跆拳道风靡全球、流行中国,引起了徐大波和徐小波的浓厚兴趣。2004年,兄弟俩来到武汉,在韩国人黑带六段跆拳道教练金哲熙开办的跆拳道培训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跆拳道学习,后同时获得跆拳道黑带三段教练资格。  学成归来后,兄弟俩便思考着以提高当地市民身体素质为宗旨,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人。2005年3月,兄弟俩便在京山县中小学生活动中心开办了北虎跆拳道馆。  跆拳道讲究“礼义、廉耻、忍耐、克己、坚强不屈”的精神,兄弟俩在传授技艺的过程中,总是告诫学生先做人后做事,教育他们战胜自我、走向成功。“曾经有一名生性顽皮的小学生,平时不听父母管教,更不知礼仪为何物,在学习跆拳道三个月后,他学会了向父母鞠躬。”谈及学生们学习跆拳道的收获时,兄弟俩充满着骄傲。  习武人最讲究武德。兄弟俩一身好武艺,但从来不欺弱凌强、在外显摆,而是用实际行动展示习武人的风采。有一次,徐小波在京山县招商城北长廊遇到三个气焰嚣张的小偷偷盗一女子的钱包,他实在看不过去,三下五除二就把小偷制服并拿回了钱包。作为习武人,兄弟俩说,在一些车站、商场遇上这类事情,每一次他们都会拔刀相助。  “跆拳道不仅能使学生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磨炼他们的意志,振奋他们的精神,还能培养他们顽强、奋勇进取、拼搏的坚强个性。”采访时,徐大波告诉记者,他们兄弟俩已于2007年5月在随州开设了跆拳道分馆,将更加广泛致力于青少年的跆拳道培训活动。  多年来,兄弟俩带领学生参加了许多比赛,屡获佳绩。2005年,学员参加“中南五省跆拳道邀请赛”夺得65公斤级亚军;2006年8月,学员夏臻康、杨韩东参加“湖北省首届少儿跆拳道交流赛”分获30公斤级和32公斤级冠亚军;2007年,学员参加“山西太原全国跆拳道邀请赛”一举夺得4个冠军、6个亚军、3个第三名;北虎跆拳道馆还于2007年5月成功取得了全国跆拳道晋级考试官资格。四年来,该馆共培训学生2000人,其中通过跆拳道考级的学生达1500人。  光阴流转,经过徐大波和徐小波数载的努力和奋斗,跆拳道已在京山这片热土上深深扎根。作为荆门地区拥有跆拳道考级资格并向中跆协注册团体会员的道馆,北虎跆拳道馆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如今,在京山已掀起了一股跆拳道运动热潮,初步形成了全县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良好氛围。徐大波、徐小波这对孪生兄弟将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为武术的推广普及,为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继续贡献力量。学散打有没有用?_百度知道
学散打有没有用?
提问者采纳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散打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锻炼身体,自我防卫
有啊。那要看你用在什么方面。怎么发挥咯。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生学散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