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需要综合性大学有哪些的创新人才,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努力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_教育参阅_书香中国_
努力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国际教育定位与实践
核心提示: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促使教育的国际化成为必然。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全面开放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不断进行着新的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逐步加快。由此,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变得日益频繁,世界各国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的各维度间相互影响和依存的程度日渐提高。国际教育间的这种相互交流与竞争、相互包容与激荡,也促成了学校办学的国际化。在教育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适应北京市&l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促使教育的国际化成为必然。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全面开放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不断进行着新的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逐步加快。由此,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变得日益频繁,世界各国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的各维度间相互影响和依存的程度日渐提高。国际教育间的这种相互交流与竞争、相互包容与激荡,也促成了学校办学的国际化。
  在教育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适应北京市&努力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要求,如何满足外国学生接受中国文化的优质教育和国内学生成长为国际化人才的社会需求,这是北京市各类学校面临的新课题。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依法治校,民主包容;努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中学阶段基础&为办学指导思想。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主题,以建设集中西方课程优势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为主线,以课堂改革为主渠道,以国际教育为突破口,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将学校办成研究性、示范性、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国内外知名学校,为国家造就&有理想、负责任、会学习、善合作的国际化创新人才&。
  八十中国际教育发展是基于学校办学目标和朝阳区域优势做出的自然选择。朝阳区是北京市国际交流首要窗口,这里汇集了北京市最为丰富的外事资源和国际人才资源,作为朝阳区的优质高中的龙头校,我校拥有丰厚的发展国际教育的资源优势,更承担着本区域内高标准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办学任务。学校国际部成立以来,在&铸造中华魂,培养国际人&的理念指导下,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学校国际化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成果不断涌现,逐渐建立了中外师生共聚一堂、多元文化汇集交融的国际化大家庭,并为中外学生成长为具有领导力才能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创造了优质成长环境。
  建立国际素质教育体系,促进中外学生共同成长
  我认为,严格管理、完善制度、注重质量、加强服务、分类决策,创新发展是国际化办学持续深入的根本保证。只有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配备素质精良的师资力量,设置丰富适用的课程结构,推行分类促进的教学模式,引进一流高端的教学设备,提供舒适经济的食宿条件,才能建立起一套高质量、有特色的国际学生素质教育体系,营造出多元文化互动共融的教学环境,使国际办学声誉不断增强。
  一是建立特色留学生素质教育体系。首先,推行分类促进的教学模式。国际部根据外国学生的需求,建立了灵活适用的学习模式,开设汉语语言班、初高中国际学历班、插中国班就读、外籍学生高考学习班、长短期语言培训班、中国文化学习班等。其次,设置丰富适用的课程内容。结合国际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开发了武术、传统手工、书法、国画、中国民俗大观等课程。再者,组织学生每月进行一次市内文化考察、每学期一次中国文化名胜考察等实践活动,让外国学生沉浸在中国文化氛围中,提高学习效果。还通过实践教学,总结研发了系列适合外国学生的中学校本教材,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了汉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是促进国际多元文化的共融共享。通过组建中外学生&跨文化交流社团&,组织中外学生运动会、足球篮球赛、汉语节、中文角、英语角、国际风情节、中外学生实践课、班级手拉手、中外学生读书角等多种活动,适应了各类外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要求,促进了中外学生的交流和融合,培养了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思维、国际理解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实现了国际多元文化和民族本土文化的共融共享,促进了中外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是实现生源扩充与教育质量共赢。学校自国际部成立以来,不以简单扩充生源为目的,而是着眼长远,本着严把招生关和努力丰富生源国别,实现真正国际化的原则,脚踏实地向前迈进。高质量的国际办学特色和办学体系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生,国际部的外国学生数量由最初的10多名发展到目前的300多名,生源也由韩国一国扩大到34个国家和地区。学校国际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历届留学生均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升入北大、清华、人大等国内著名高等学府。八十中正逐渐成为中外师生共聚一堂、多元文化汇集交融的国际化大家庭。
  四是促使国际学生在快乐中求知成长。外国学生来到中国,面临着语言和课程难掌握、远离家庭的双重困难。学校通过中西节日和生日集体庆祝、期中和期末表彰、毕业典礼、制作毕业纪念册和毕业戒指、到中国学生家做客、中国传统服饰摄影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外国学生展示他们的风采,并尽快融入学校生活,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八十中优秀的国际化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社会声誉日渐提高。学校先后荣获北京市对外汉语教学推广基地、北京市中小学外国学生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校、北京市教育外事先进校等称号。在参加北京市、区各级各类外国学生比赛活动中屡获佳绩:北京市首届来华杯中小学外籍学生篮球赛第四名,北京市中小学外籍学生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和高中组团体总分第四名等。
  融合中外先进理念和资源,推进学校国际化建设
  在开办中英和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中取得多赢。八十中自2006年起开始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为北京市首批成功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公立学校之一。目前学校开展了中英和中美两个高中课程项目。严格按照北京市和朝阳区教委的要求办学,把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国内扎实的基础教育紧密结合,在保证中国高中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引进英国和美国优质课程,融入中国文化、国际礼仪、国际理解等校本课程,建立了集中西方优质课程资源的课程体系,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不仅历届毕业生全部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国外大学,培养了一批顺利走入国际名校的优秀国际化人才,更推动了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充分运用国外合作方的各种资源为学校发展服务,开设了&八十中学教师国际教育培训班&,不仅为学校教师开设了校内英语课,还与英国牛津大学签订了长期的教师培训协议,在牛津大学建立了八十中学的教师培训基地。
  在融合中外教育优势中实现中外教育双丰收。在中外融合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将国际课程纳入班级的课程体系,通过特色文化建设和系列活动,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这样的特色化教育教学模式,充分融合中外教育的优势,既保证学生接受优质的基础教育,又为学生拓展了学习的领域,提高了英语语言、国际交往等综合能力。项目班的课程设置以整合优质资源为指导思想,发挥中国基础课程优势,整合国家基础必修课程,重视学科基础教学,参加中国会考,完成中国高中毕业学历课程。同时,着眼于学生未来成长需要引入国外课程,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开发校本课程,关注学生阅读与表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建设,从而实现国际基础必修课程、国际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充分整合。中英、中美项目实验班采取小班教学,针对学生不适应外教授课、中外课程学习压力大、升学盲目等问题,由国际课程专家和国际部教师共同组成学生指导委员会,通过导师个性辅导、每周谈话、每月汇总、系列讲座等形式,指导学生和家长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和分配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以过程性评价为突破口实现教育管理规范化。依据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建立学生个人成长评价体系。以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成长轨迹为基础,借助学校学生光荣册、国际素质之星等评选制度、优秀毕业生表彰制度,为学生搭建多元发展的展示平台。在素质教育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中外合作项目班学生的特点,实施过程性评价,即&学生成长记录&,主要是用来激励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主动实现自我发展,达到自我管理和成长的目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和学生本人及家长所有层面共同参与。建立学生三年达标自测的&四有&标准:至少读中国近现代10本名著,其中至少有三本精读的经典代表作;有一本乐于持续阅读的期刊;有一项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专门研究领域,并乐于不断进行探究和宣传活动;有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热情和责任感,有一项中国传统文化技能,如剪纸、手工、武术、书法、绘画、中国厨艺特长等;有一项为他人持续服务的实践活动,并能享受其中的自豪与快乐。
  德育为先,努力营造良好的特色文化氛围。充分依托学校优质德育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各类社团活动、党团活动、体育比赛、主题教育等活动,同时吸纳了国际文化以及合作伙伴的许多优质元素,开展丰富多样的、充满国际特色的系列主题班会、国际文化节、中外班级手拉手等特色活动,使学生置身于八十中学这个大家庭中,感知中外文化和实现个性成长。
  中外教师在共同备课、合作教学中进步。我们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根本,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吸引高素质、有经验的外教,包括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的优秀教师,他们能针对中国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另一方面加强中外教师业务培训,加强教学管理和评估,促进中外教师的共同备课和合作教学,促进中外教师双语教学能力和外籍教师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结合学校的&教师自主发展研究中心&、&教师教育共同体&和&教师国际教育牛津培训班&等教师培训项目,推动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由原来简单机械的重复转向富有挑战性的开拓和创新,彻底变革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并使之形成职业习惯。
  建立全新的个性化课程培养体系和教学模式。通过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国际学生教育活动,积极引入英国、美国等国的优质课程,并将其中优秀的课程资源及教学方法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中,特别是将其&尊重个性、注重能力&的课程优势与我国高中课程&知识系统、基础雄厚&的特点进行有效整合、相互补充,用合作课程的学习方式&围剿&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让勇于面对挑战、乐于探索质疑、敢于创新实践成为学生的学习品格和终身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活动课和实践课等,完善校本课程内容,建构国际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同时,可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由外籍教师任教,为学生创造纯正的语言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个性成长空间,让全校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享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起新的面向全体学生的高中课程培养体系。一方面为学校学生选修课提供更多的自主性和挑战性,同时满足国内优秀学生发展个性、实践创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为逐年增加的国外学生提供了学习国际化优质高中课程的机会。
  开展中国文化基础的理解教育,拓展国际合作和交流
  一是推动中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引进国际教育优质资源和优秀外籍管理团队及教师,促进了中外课程、中外教师、中外管理者的合作与交流,使中外双方增进了解,促进相互学习,这既是提升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也让国外教师和合作院校对中国优质基础教育有了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对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为师生架设放眼世界的桥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活动,通过国外姊妹学校交流、组织国际夏(冬)令营、承办多种形式的国际活动等途径,为学校师生搭建了一个&走出国门看世界&和&在80中学感受世界&的教育平台。目前,学校已经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十多所学校结成了姊妹学校,每年定期开展师生互访、国际夏(冬)令营以及教师互派学习等系列活动。八十中学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特色办学,也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每年都有近千名国际友人来访。在国际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与世界各国的优秀中学、大学和教育机构等建立起更多的友好关系,国外课程专家、知名学者的来访和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和系列讲座等,让学生们在八十中的校园中感受世界,同时能够获得更多机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视野。
  三是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和课程中。学校在坚持传统德育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所处区位优势和现有国际教育的成果优势,面向全校中外学生,在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文化教育的同时,开设了领导力培养、演讲与口才、品格培养、国际理解等综合发展课程,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开拓的创新思维、深厚的本土情结、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现代社会领导力的国际化人才。
  融合中外教育的精华和优势,搭建中外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八十中视察时,来到国际部语言一班听汉语课,勉励学生不断提高汉语水平,结识更多中国朋友,进一步加深各国青少年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总书记的视察指导是对我校国际教育的莫大鼓舞和鞭策。我们要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希望,落实《刚要》精神,更加努力地工作。
  展望&十二五&,八十中将以更加进取开拓创新的姿态,在推进国际化素质教育、培养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国际人&、建立特色化的国际学校方面,迈出更加坚实的前进步伐。
  未来八十中的国际教育指导思想是:以《纲要》所提出的&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和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所提出的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宏伟目标为指导,坚持&铸造中华魂,培养国际人&的办学理念,通过融合中外教育的精华,采用中外教材,构建先进的复合型课程体系,打造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将跨文化的国际理解教育与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承有机融合,为中外学生个性发展、潜能发挥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多样化和多向性选择,创建八十中国际教育品牌,将八十中学建设成为&研究性、示范性、国际化、现代化&的国内外知名学校。
  &&总体发展目标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国际先进文化相融合、国际理解教育为特色,创建具备相当学生规模的、国籍丰富多彩的、中外师生和谐相处、中外优质资源充分融合、课程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校园,建立优质、高效、灵活的国际化素质教育,构建融合中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复合型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搭建中外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德育体系建设目标是:将跨文化的国际理解教育与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承有机融合,兼取中外学校德育之长,为学生创造充分展示才华和发展个性的育人环境,建立高雅温馨、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形成&严中有爱&和&严肃活泼&的国际学生德育模式。
  &&国际学生培养目标是:外国学生培养目标是了解和热爱中国文化,掌握地道的汉语,与中国师生充分融合,成长为具有深厚的中国情怀、坚实的学识基础、广阔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学生培养目标是兼取中外教育精华,成长为具有扎实的基础性学力、深厚的本土情结、开拓的创新思维、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现代社会领导力的国际化人才目标。
  &&国际教育教师建设目标是:具有国际视野、全球理念、深厚涵养、多元文化修养、能与国际教育接轨并与国际同行进行专业中英文交流的国际教育专业化教职工队伍,帮助全校教师在扩大全球视野的基础上确立科学的国际教育观和学生观,胜任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生教育和创新教育。
  (作者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王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 9:26:15
52003161996121000101
6200516003671202000100040
7199610109535
18199271777719962005445153804199819982000
2199870199920012005
416002005157
2003200419
2004100200014001040301996
2005200520064662316002257089241994200420063”
点击数:&&&& 文章录入:ycy05&&&&责任编辑:ycy05&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年)》指出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培养规律和有效途径,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
二、培养目标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未来国民的综合素养、培养个性化人才和创新性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的终身发展目标的重要阶段。调查表明,初中生的创造性逐年增加,而高中生的创造性处于低潮。还有研究发现,高二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和创造性倾向都显著低于高一学生。尽管上述的研究发现略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创造性普遍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普通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
高中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领袖气质。
1.创新精神与创新人格。
创新精神一是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思维习惯。创新精神是创新人才的灵魂,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具有“自由的意志,独立的人格”,要有敢于质疑和辩论的信心,还要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科学精神与勇气。教育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充分保护甚至捍卫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鼓励怀疑精神,尊重和善待新生事物,热情鼓励和支持各种新想法、新尝试、新发现、新发明,提高培养质疑权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批判性探索能力和研究能力,通过获取知识、批判性评价知识的价值,调查以前未知情形的能力,对不确定的现实作出判断的能力,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系统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造性人格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和高度发展,是创新人才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为此,创新人格的培养要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不懈追求真理的科学品质。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富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创新的根本动力。二是培养学生接受失败,敢冒风险的科学精神。创新就是要接受失败,敢冒风险,了解未知。三是要培养学生执著、严谨的学风和善于协作的治学品质。
2.创新思维。
丰富的想像力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内容。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像力的贫乏已成为当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创新思维要建立在科学的方法和学会学习的基础上。科技持续发展与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有赖于人类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用新的方法去思考已知的东西,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组成部分,高中阶段,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是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思维习惯。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具有“自由的意志,独立的人格”,要有敢于质疑和辩论的信心,还要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科学精神与勇气。教育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充分保护甚至捍卫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二是倡导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前提,要鼓励怀疑精神,尊重和善待新生事物,热情鼓励和支持各种新想法、新尝试、新发现、新发明,提高培养质疑权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三是丰富的想像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像力的贫乏已成为当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四是科学方法和学会学习。科技持续发展与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有赖于人类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用新的方法去思考已知的东西,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五是广阔的知识背景。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往往在某个时候会组合起来形成新想法、新思路。
3.科学素养。
创新人才的科学素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国际学生科学素养测试大纲(PISA)中提出,科学素养的测试应该有三个方面组成:科学基本观念、学实践过程、科学场景,在测试范围上由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三个方面组成。
4.人文素养。
创新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其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课程包括人文学科、世界语言、艺术。包括以下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熟练的交流技能;使学生掌握合作技能及在特殊的环境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开展真实项目,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应对变化的能力;培养其文化道德修养;设计、写作和表演才能。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
5.领袖气质。
团体中充当着核心的角色,言行能够被团体认可,并指引着团体的某一些决策和行动创新的人所具备的人格魅力称为“领袖气质”。
创新人才应该具有好奇心,能够容忍不确定性,从成功和失败中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社会责任感,作为未来的领导人、思想家及环境保护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回报社会的意识;具有领导能力、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三、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在学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教育任务的基础上,突出创新教育的目标,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平台,努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远大的理想、健全的人格、扎实的基础、探究的精神、领袖的气质和创造性思维的大成人才,为学生将来成为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一年),认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初三)的目标和任务,开展初中与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启迪智慧,掌握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探知习惯;积极开设研究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好奇心,提高想象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
第二阶段(两年),完成高中阶段的知识学习,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通过选修课、研究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符合个性发展需求的学习机会,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第三阶段(一年),在科学安排高考复习的同时,通过各类选修课程的开设以及专家讲座、学术报告、竞赛辅导等形式,使学生在各类竞赛、各项活动中发挥潜能,展示才华。同时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究,进一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养成,并为他们进入大学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设置
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构建了符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和创新方法。要以多元化、可选择性为原则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
1.从课程类型上看,创新人才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包括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标准课程体系、先行先试的实验课程体系、高于国家课程标准的荣誉课程体系、适应国际教育需要的国际课程体系、中学整体教育实验课程体系、大学先修课程体系以及社会学习课程体系。
同时通过对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改造与整合,形成“本校的课程”系统:包括覆盖国家必修课程、国家选修课程、自主开发的学科拓展课程、跨学科主题性课程、自我效能课程、实验室课程、荣誉课程、学校环境课程、基础素养提升课程、社会学习课程、国际课程、人文与科学讲座课程、学生活动课程、升学备考课程等。这样的课程较好地适应了学生在禀赋、志趣和需求等方面的差异。
2.从可选择角度讲。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辅修课程和自选课程四大板块。
必修课程。包括国家课程计划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艺术和体育等。在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结合,全面素质教育与个性特长发展的结合,学科知识培养与研究能力的结合,加大课程校本化实施力度,增加课程选修量,增加动手、实验和研究要求。
此外,体育课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及学生社团组织是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选修课程。分数学类、文学类、外语类、科学类、人文类、艺术类等六大板块,每位学生可选其中的三大板块,以英美通用的AP、OP国际课程及A水平的大学预科课程为参考模本,开设针对性的模块课程,逐步完善,形成贯穿三年的选修课程系列。在这一序列中,教师以大学教师、学校聘请的外籍教师和学校资优教师组建团队。
辅修课程。对接高校课程,它分为知识理论研习、实验创新活动、扩展阅读写作等三大板块,每位学生可选其中的两块。课时安排每周2-4节。第一学年在校内辅修,根据计划要求配置相应的通识课程;第二学年以校外辅修为主,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课学习;第三学年是以导师指导下的专业辅修为主,学校将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享有个性化培养的条件。
自选课程。创造条件学生在三(四)年中将分步完成四个“校外单元”:海外研修经历,大学课程学习,社会实践或见习经历,国内同类型高中交流学习。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经历育人”和“体验育人”的过程中发现和认识自我,从而学会自主选择,帮学生在机遇垂青前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准备,在这样的自由生长中发现那些“可遇而不可求”的创新人才。
3.课时计划。
高三(含大学先修)
学科必修与学科必选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选Ⅰ3&&& 选Ⅱ2
选Ⅰ3&&& 选Ⅱ2
选Ⅰ3&&& 选Ⅱ2
选Ⅰ3&&& 选Ⅱ2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政治(文综)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历史(文综)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必修总课时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生涯规划与哲学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研究性学习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周活动总量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4.学科进度(另行安排)。
五、培养模式
1.德育引领。
创新的方向需要德育来引导,创新的人格需要德育来塑造,创新的环境更需要德育来营建,因此必须确定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
――树立“大教育观”,根据培养目标,科学规划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不能将人才培养只聚焦在“教学”上,要实现教育与教学的无缝结合,教师既要教学问,还要教做人,要教书育人。
――针对高中生创新素养的具体目标,要注意培养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训练科学思维、培育科学精神、树立科学志向。把创新人才培养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合自然、关心人类、关心全球的文明人和现代人,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创新人才培养最基本的任务。
――把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创新教育并非只开设一二门课程,或是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而要使学生形成创新品质;并非只是一种理性的空洞说教,而是一种感性体验,并要与不同层面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教师须身体力行。
2.课程实施。
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这是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必然要求。
――打破各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注重学科知识整合,包括跨学科的整合,本学科内跨年级和学习阶段的整合及同一学科、同一学习阶段知识的整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实施的最好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采取行动回答自己的问题。教师善于将学习情境安排成仿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置身于这个环境中学习解决问题。
――营造开放的让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学习设计的教育环境。让学生从自己的个性和发展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课程,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套餐课程,让每个同学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套餐式课程本质上是个性化课程,是我们创新性地实践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种模式,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
――课内与课外密切结合。将原先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为以“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有的课余时间,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实验室都会向学生开放。同时,还要给教师和学生足够的自由,包括思想开放、选择课程、安排时间和空间的自由。要让学生将时间、精力和智慧更多地投入他们感兴趣的专题研究,而不是用同样的时间来准备各种水平的考试。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而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而不是将这一顺序倒置,用取得高分来泯灭学生创造的天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制度方法就是用多元化教育系统来培养创新人才。
――在社会实践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邀请各方人士与学生对话交流,使他们不但向书本学习,也向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学会信息的收集、筛选、整合、传播和创造,并且养成经常发现、思考、解决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要在活动体验中开展理想信念、优良传统、文明礼仪和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爱国、勤奋、创新”的丹中特质。结合人生规划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精心规划人生,使他们最充分地释放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的体现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以社团建设拓展素质教育的载体。社团活动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在这个空间中得到志趣相同的朋友的支持,使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获得他人的认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校鼓励拔尖创新人才在兴趣爱好相同的基础上成立知识性的、艺术性的、体育锻炼性的、才艺性、表演性的、技术性的等多种多样的社团。社团的产生,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外丰富的实践锻炼,使学生在人文社科、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都得到锻炼和发展。同时通过社团活动,使他们找到归属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体验到的失败或者成功感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正确认识在创新道路上的挫折和困难,能培养其获取成功的执着,有利于塑造个人完美人格。
――充分利用校情资源、校友资源,紧跟时代步伐,放眼学生未来发展,追随学科前沿脚步,开发受学生欢迎,体现学校特色、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有高质量教师团队支撑的精品课程。发挥“大成讲坛”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邀请著名校友为学生作报告或讲座,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新的兴趣。用深厚的学校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用成功者的心理资本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品质。专家、学者来学校举行专家讲座和校友报告会等,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研究性活动,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科交叉和知识碰撞、有利于形成更为广阔的发展视野、有利于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氛围。
3.教学模式。
――要十分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灵活性提问和布置作业,掌握和运用一些创造性教学方法――如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等――在课堂上创设创造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的动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突出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积累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并进。强调能力和素质对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能力与素质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是知识外化的表现,素质是知识内化的结果。从教育角度看,能力和素质是知识追求的目标。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不只是占有知识,还要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知识是死的,能力和素质是活的。一个有能力的人可以在一定知识基础上不断获得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走班制的学习组织方式。针对个性化的套餐式课程,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选择需求,因此,走班制的学习组织方式值得探索。走班制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条创新途径,套餐式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课表,走班制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走进了适合自己个性化发展需求的课堂。走班制是落实套餐式课程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走班制教学组织方式的目标在于:在尊重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走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选择,主动学习,在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将研究引入课堂,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造,变“知识课堂”为“研究课堂” ,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使课堂爆发出求知、探索与创新的“生命活力” 。变“讲堂”为“学堂” ,变“学生”为“学者” ,使学生摆脱“只听不想、只学不问、只知不识”的状况,在创造性地获取知识的同时,在科学素养、科学思维、科学道德、洞察能力、评价能力、批判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严谨作风等方面也得到训练与提升。
――增设研究性实验。实践是创新之根本,认识源于实践,又由实践来检验;能力在实践中养成,又由实践来衡量。借助省“生态教育课程基地”的建设,通过建设生态实验园、生态教育园和生态实践园,加强生态学的情境、专业特色、课程实施载体的建设,使课程基地成为生物学科设施设备、课程、师资、资源统一的平台,成为新的教学理念、方法、路径的融合平台,大量开设研究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探求知识,找到创新知识的感觉。实验室要从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全面开放,为学生创造实验的环境和氛围。
――实行“双导师制”。为学生配备人生导师和课题导师。人生导师负责学生人生发展方面的教育引导和服务,特别是负责学生在思想政治、心理等领域的教育,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人格基础和心理健康。借助学校设立的学生发展中心,从起始年级开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规划高中生活,规划人生。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综合发挥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功能,对学生进行品德指导、学业指导、职业指导、心理指导、社会适应指导等,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而课题导师则由研究性课程教师或大学教授组成,学生在课题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要求学生三年内完成1-2个科学研究课题,让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培育创新意识,获得创新体验,提高创新能力。
4.文化建设。
创新文化是一种尊重创新、鼓励创新,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和创新精神形成的一系列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的综合体,创新文化对于创新思维的激发,对于创新精神的恒久,对于创新活动的导向,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以及尊重个性、力戒浮躁是当前需要倡导的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的三个重要价值取向。
――以“大成教育”理念为核心,着力营造有创造性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研究性活动,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包容性强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在快乐、宽松的环境和氛围中,自由舒展创造人格,活跃激荡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潜能,使他们“集大成,养大气,育大智,创大业”。通过举办 “大成讲坛”,邀请著名校友为学生作报告或讲座,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新的兴趣。
――科学规划校园的文化环境,营造有创造性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创新意识深入人心,激发师生的创造热情。构建新型的校园人际关系,构建交互型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创造性人际关系的形成。举行专家讲座和校友报告会等,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研究性活动,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科交叉和知识碰撞、有利于形成更为广阔的发展视野、有利于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氛围。
5.质量评价。
――以高度的责任感狠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抓住学科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综合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质量,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立新型的拔尖创新人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创新评价制度,实行学分制管理,从评价机制上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投入到加强基础和发展个性上,形成具有丹中特色的“一主多项”的学生发展模式。
――深入研究探索,形成创新机制。要研究创新人才试点班教学内容的校本化和生本化,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结果、教学评价等方面体现不同要求,在学习的深度、广度、进度、难易程度方面体现不同要求,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及技能程度相适应。同时,要努力探索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教学评价中来,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通过课程设置和方法创新,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好奇心和热情,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提出自己的问题,去多途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六、保障措施
1.完善组织。成立由相关高校及教科研单位的专家、省特级教师、镇江市学科带头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指导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招生、课程开设、教育教学指导与评价等工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持。实行导师制。导师由专家委员会与优秀骨干教师担任,负责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规划、创新探究能力和学科竞赛能力进行指导和培养。
2.加强创新教师队伍建设。造就创新型教师是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任务。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具有前瞻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一方面,创新型教师和其他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一样,需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品质、人格特征、价值取向和价值理想,是以创新精神来从事教育实践工作的人。
积极引导和激励教师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自身特长、特点和潜能,合理定位,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创新型教师的培训,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与实践资源,为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型教师提供支持,使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中学与大学之间有效衔接,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
3.合作办学。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智力资源,共同参与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已经与清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要充分利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资源,通过专家讲学、教师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水平。
4.课程开发的保障机制。
课程发展是学校的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这样的课程体系整合与发展,涉及到几乎所有学科课程的教师,保证课程发展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领导体系。
――成立课程研制领导小组,领导全校的课程发展工作,进行有关课程发展问题的决策。“课程发展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包括:组长:主管校长;成员由年级组长、教研组长、首席教师和教导处、学生处的负责人组成。
――建立课程研制专家顾问小组。专家组负责课程的整体设计,及时解决课程研制中出现的问题,对课程设计和实施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充分利用中科院专家和其他教育研究机构的力量,保证课程发展的方向,遵循课程发展的规律,保证课程发展的领先性。
――培养专业化的创新课程开发团队。我校有一定的自主设计课程的经验,有一支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尤其是一批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他们是课程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借助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力量进行课程研制和设计,同时对有关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课程发展能力和课程执行能力。
――建立课程发展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课程发展中,并及时吸收课程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学校全力支持课程发展,对课程发展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保证课程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课程发展是一项重大改革,是一项需要滚动开发,不断完善的活动,必须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教师大胆地积极尝试和试验,允许失败、宽容问题、鼓励改进。
4.整合资源。在保证学生高考学科学习的基础上,开设多领域的拓展课程,供学生选修。学校图书馆、校园网、计算机房、各学科实验室等面向实验班学生开放,提供学习资源支持,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其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与创新能力。
5.评价机制。以创建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遴选标准、遴选方式、培养途径、评价模式、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等模式研究与评价改革,保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顺利实施。
6.制度保障。改革和调整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可以通过实行学分制、导师制等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等,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多样性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学生评价体系建设方面,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7.经费保障。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借助实践活动,开展更多的实验,同时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信息设备、活动场所等资源,使他们具备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有更深入的创新的思考,就也需要教师加强学习,付出更多的智力与汗水。所有这一些,无疑是需要学校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援的。学校将设立专门的资金,为保障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七、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 长:韦立忠
副组长:马宇凯& 朱禾勤
成& 员:刘国跃 &王移风& 王永强& 束晓霞 李建平 戎年中 刘锁海
2.学术指导。
李& 霖&&& 朱禾勤&& 臧立本&& 王克苏
周& 俊(丹中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学家)
钱清泉(丹中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铁道电气化自动化专家)
黄& 衍(丹中校友,国际语言学家,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博士)
浦跃朴(丹中校友,东南大学副校长、教授)
王& 城(丹中校友,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终身教授)
岳珠峰(丹中校友,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清华大学专家
华东师范大学专家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
3.工作小组。
组& 长:朱禾勤
副组长:王永强
成& 员:袁纪华& 李广俭& 周炳兴& 仇爱平& 何建国
&&&&&&&&&&&&&&&&&&&&&&&&&&&
& 二○一一年十月修订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2013 All Rights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地址:江苏省丹阳市新民西路138号&&电话:2
传真:2&&邮编:212300&
网站运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的创新点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