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1级极高危高危人群的统计

    你属于脑卒中高危人群吗 该如何检测本市从2012年起在部分区县启动实施了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截至目前,本市共筛查6.3万名40岁以上常住居民,对发现的1万余名高危人群进行了复筛。为建立“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脑卒中防治长效机制,探索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模式,节约并控制医疗费用等资源,维护广大群众的健康权益,市卫生计生委日前召开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启动暨培训会议,启动新一轮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良生活方式等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发生日益增加,导致了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据国家调查数据显示,慢性病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70%,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占总死亡的85%。2013年本市死因监测数据显示,脑血管死亡已成为本市疾病致死的第三位死亡原因,占22.77%。特别是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及经济负担中重的特点。我国现幸存脑卒中患者约700万,其中450万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数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每年正在以13%的速度增长,为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该项目之前的实施过程中,市卫生计生委采取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筛、基地医院复筛的筛查方式,将承担筛查任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划归各所基地医院接收指导确定筛查对象年龄范围和筛查指标,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符合条件的筛查对象进行危险因素初筛,初筛出的高危人群由基地医院进行复筛,并实施干预、随访等措施。筛查结束后,将全部筛查对象的资料在全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工程协同工作平台建档和校对,保证筛查数据真实可靠。
  同时,本市还建立了三级质控督导管理机制,一级质控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初筛过程中对筛查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二级质控是基地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筛过程进行技术支持、指导,并在复筛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三级质控是市卫生局对全市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面评估、跟踪、指导、协调,并进行质量监管,一是定期听取基地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报告,二是通过日常督导和突击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督查,三是听取社区居民对项目实施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确保项目实施各个环节无缝连接。
  此次启动的新一轮筛查,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一部署,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1.6万名40岁以上本市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由市环湖医院、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等国家脑卒中筛查干预项目基地医院组织专家团队,对发现的高危人群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头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同时,对筛查发现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进行分类干预,其中中危、低危人群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高危人群由基地医院建立追访档案,开展定期追访和规范化管理。
  今后市卫生计生委将以筛查干预项目为抓手,推动本市脑卒中防治网络不断完善,推动区县级脑卒中防治医疗机构的建设,有效结合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等工作,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脑卒中防治水平,在本市各级医疗机构建立起一支技术水平过硬的脑卒中防治人才队伍,在本市建立起脑卒中防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动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协作服务网络体系,推动本市脑卒中诊疗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市卫生计生委也将继续做好全市脑卒中防治工作的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广大群众脑卒中防治知识知晓率,并探索利用移动终端软件开展居民脑卒中自我筛查的手段,引导群众形成健康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理念,扩大脑卒中筛查受益人群范围。
  指标1 血压是否超过140/90毫米汞柱?
  解读:高血压是脑卒中(中风)最常见、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舒张压每下降5至6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危险即可下降42%。仅仅控制收缩压,也可以将脑卒中减少1/3。
  指标2 心律是否正常?
  解读:房颤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明显关联,60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中7%至30%是由房颤所致的。
  指标3 是否吸烟?
  解读:吸烟是中风的主要因素,每天吸烟1至20支的人比不吸烟者中风的风险性大3倍。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比不吸烟者风险高5倍。吸烟越多、烟龄越早的人,发生中风的机会也就越多。
  指标4 你的血脂正常吗?
  解读:血脂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会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等诸多问题。
  指标5 你的血糖是否正常?
  解读:糖尿病是脑卒中的主要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并发脑卒中者,脑梗死比脑出血多,且以多发性梗塞居多。
  指标6 你的有氧运动量够吗?
  解读:久坐会导致人体内新陈代谢的改变,影响脂肪代谢,减弱酶的活性,使得血液中的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升,血黏度升高,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指标7 你的体重正常吗?
  解读:俗话说,胖人多中风。肥胖的中人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且常合并血脂异常,因此容易发生脑卒中。
  指标8 你有脑卒中家族史吗?
  解读:这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之一,无法改变,需要坚持定期体检。
  以上8个指标中,如果占3个以上,就属于脑卒中高危人群,最好尽快接受颈动脉超声筛查。(颈动脉是全身动脉的一个窗口,颈动脉血管壁上一旦有斑块形成,就会形成下闸,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如果斑块脱落,随血流进入脑部阻塞动脉血管,会导致脑梗塞,严重时会造成大面积脑组织缺血,导致失语、偏瘫甚至猝死。)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俗称“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首次发病者约30%死亡,70%的生存者遗留偏瘫、失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残疾。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近些年来其发病呈多发性、年轻化趋势。目前我国有高血压患者2亿多人,糖尿病近1亿人,房颤患者800万人,肥胖7000多万人。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70%~80%的脑卒中可以得到适当的预防和控制。然而国内脑卒中防控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出现卒中征兆后才就诊,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期,所以脑卒中的“三早”预防尤其重要。我国脑卒中研究及人群防治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的综合防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
  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定义:吸烟定义为每天至少吸1支持续1年以上;卒中家族史定义为近3代家族中有患脑卒中者;体重指数(BMI)&26 kg/m2者为肥胖者;每周锻炼≤3次、每次≤30 min为缺乏锻炼者。
  提高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识。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年龄、性别、族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颈动脉狭窄、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运动、肥胖、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1-4]。当能够清楚认识到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存在危险因素时应及时就诊、咨询,及早进行有效的行为干预、预防治疗,是可以达到减少和控制脑卒中发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2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标准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国民健康促进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疾病大多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早期可能无任何症状。积极开展脑卒中筛查,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可提高国民防治知识知晓率、用药率、控制率,综合预防和联合干预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房颤及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5,6],减轻百姓、社会及政府的经济负担。
  高危人群筛查标准:(1)居民具有脑卒中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7]至少一项者被认为是高危人群。(2)居民具有吸烟、缺乏锻炼、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血脂异常、卒中家族史和超重这八项中至少三项者被认为是高危人群[8-10]。
  3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防治
  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应给予一级预防指导,一级预防是指对有脑卒中危险因素但无脑卒中病史的个体发生脑卒中的预防。
  3.1 高血压的治疗
  高皿压是脑卒中发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11-13]。血压控制目标:中青年患者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130/85 mmHg;患者的血压,应&140/90 mmHg。小剂量开始,开始治疗时使用小剂量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联合用药 合理的药物联合,以达到最大的降压效果;适时调整方案,初始治疗方案无效,或有明显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可改用另一种治疗方案;平稳降压尽可能使用长效降压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减轻血压波动。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合作,尽可能在反复就诊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治疗方案。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经治疗后血压下降就停止治疗,或治治停停。
  3.2 防治高脂血症
  一般高血脂的症状多表现为: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14-16],还会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相混淆,有的患者血脂高但无症状,常是在体检化验血液时发现高脂血症。另外,高脂血症常常伴随着体重超重与肥胖。治疗措施主要有调整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降脂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并根据血脂水平适当调整降脂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3.3 防治高血糖
  全球糖尿病患者2.46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居世界第2位。糖尿病在我国死亡原因中居第9位,而与糖尿病有关的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在我国死亡原因中居首位。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易加速动脉硬化形成,其血液常呈高凝状态,血小板功能也常发生改变。糖尿病患者必须积极进行合理治疗,主动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应以控制总热量、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增加运动量、调节心态及生活方式等为主[17]。要定期检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应小于7%,在不引起明显低血糖的前提下可小于6%,根据血糖和胰岛素检测结果合理选择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等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积极改善胰腺功能。
  3.4 抗血小板预防用药
  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可每日口服75~150 mg肠溶阿司匹林,18岁以下禁用。有胃出血倾向或有胃病的老年患者可选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4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
  4.1 给予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保持适宜体重,宜可有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注意营养均衡,防止吃出“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多食豆类、胡萝卜、芹菜、海带、紫菜、冬瓜、丝瓜、白木耳、食用菌、花生、葵花子、芝麻、核桃、香蕉、柚子、苹果等。少食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如蛋黄、奶油、猪肝、猪脑等。进食应定时定量,忌辛辣食物。不同人群应具备个体饮食计划。   4.2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对心、肺都有危害,尤其是对已经患有“三高”的朋友危害更大。统计表明,长期吸烟者发生心、脑血管死亡或者致残的,要比不吸烟的高出4倍。提倡吸烟者戒烟,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以减少被动吸烟所带来的危害。而过量饮酒对心、脑、肝等重要脏器的危害是不可逆和十分严重的。提倡适量饮酒,乙醇含量小于25 g/d,女性小于12.5 g/d。
  4.3 进行适量运动,劳逸结合
  去除久坐、以车代步等不良生活习惯,应以适合个体的运动项目为主,可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气功等节律慢、运动量小的项目,每天运动时间不少于40 min或每周至少做150 min有氧运动,切忌运动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对待运动的科学态度是“贵在坚持,重在适度”。适宜的运动可以加强全身血液循环,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控制体重,预防、消除疲劳,防止亚健康,不要超过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
  4.4 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心理因素也可以影响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状态。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任何精神刺激都会使血压升高。若能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保证规律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尽量减少情绪波动,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对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国民健康促进工程,应积极开展脑卒中筛查与健康教育指导。提高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识,如遗传、年龄、性别、族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颈动脉狭窄、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运动、肥胖、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均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强化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意识,如具有脑卒中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至少一项者,或具有吸烟、缺乏锻炼、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血脂异常、卒中家族史和超重这八项中至少三项者可被认为是脑卒中高危人群。加强对高危人群生活方式的指导,如提倡合理膳食,积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增加运动,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并加强对脑卒中高危人群一级预防的指导,积极做好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监测及治疗,实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包二奶、找小姐、养情妇”是如今社会中最流行的词汇,虽然与中国传统首先相违背,可是
每个女人都有迷惑男人的秘诀,总结起来就是身体3大部位的“吸睛”妙法!我们从相貌和人体特征来进行分析,
COPYRIGHT (C) 2003-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信息备案:统计称女大学生成裸照敲诈“高危人群”,高血压高危人群标准,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什么是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筛查表,慢性病高危人群的随访
统计称女大学生成裸照敲诈“高危人群”
时间: 04:03:31 来源:综合
原标题:统计称女大学生成裸照敲诈“高危人群”
  海淀检察院提醒:不要随便泄露隐私 如遇敲诈先报警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类交友软件更是层出不穷,一些警惕性不高、涉世不深的女性在对方花言巧语的诱骗下,通过手机将裸照发给对方,还有女性不注意保护隐私,在手机里保存“艳照”。殊不知一旦照片被不法分子获取,对方往往会以此进行敲诈勒索。
  微信传裸照被敲诈
  去年7月初,小李通过微信结识了一名苏姓男子,经过几日的聊天,两人的认识逐步深入后,苏某向小李索要照片。为了给对方留下个好印象,她发给了苏某几张稍显暴露的照片。去年7月4日,苏某采用威逼利诱的方式向小李索要她的裸照,当时她惧于苏某在某聊天群体里的影响力,于是就给苏某发了张全身裸照。
  岂料苏某在收到裸照后就以将裸照传播到网络上为由要挟小李,并对她进行敲诈勒索。出于畏惧,小李在报案前先后给苏某汇钱4次,共计9800元。日,苏某被海淀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罚金1万元。
  手机藏裸照遭威胁
  在另一起案件中,小王因自己在手机上不小心留下裸照而受他人勒索。去年11月6日上午,孔某在北京某大学的校园内捡拾到一部手机后,发现内有机主小王及她和男友的数张裸照,并通过阅读手机内的短信了解到小王略有小财。于是孔某动了歪心思,随后打电话给小王的朋友,声称要把她的裸照贴到大学校园内,还要把照片发给小王的母亲,并威胁她交出9000元才能归还手机。小王得知后果断报警,警方在双方约定好的交易地点将孔某抓获归案。今年3月19日,孔某被海淀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罚金5000元。
  网恋泄隐私遭胁迫
  去年5月,犯罪嫌疑人王某在网上与小孙认识并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不久双方便开始在网上裸聊。应王某要求,小孙给他发过去五六张自己未穿衣服的不雅照片。王某则将小孙发给自己的私密照存在了微信中。双方在交往一个月后,因感情不和分手。去年11月的一天,王某在翻看手机时看到自己之前保存的小孙不雅照后,想起之前与她吵架时的种种不快,遂起意产生报复她并趁机敲诈钱财的念头,便以将她不雅照散布到网上为由,对其进行胁迫,要求小孙用高价赎回不雅照。
  小孙因惧怕自己不雅照外泄被迫答应了对方的要求,并通过转账方式先付给王某1万元。后嫌疑人王某贪得无厌,继续索要钱款,无奈之下,小孙选择报警。日前,公安机关将嫌疑人王某抓获,并被海淀检察院批准逮捕,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检察官提醒
  勿随意泄露隐私
  据统计,海淀检察院承办的多起类似案件中,被人以“裸照”或其他私密信息要挟的情况往往发生在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身上。海淀检察院检察官李莹表示,部分男女通过交友软件结识后会发挑逗性、暧昧性的言语和图片,这大大提高了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从事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因此面对陌生人不要随便泄露自己的隐私,即使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情况,也要第一时间求助于警方,不可让贪得无厌的不法分子人一再得逞。
  北京晨报记者 黄晓宇
本文相关推荐
15-05-2215-05-1915-05-1815-05-1515-04-1215-04-11高血压的高危人群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社区人群高血压的健康促进计划书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社区人群高血压的健康促进计划书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75|
上传日期: 02:36:3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社区人群高血压的健康促进计划书.DOCX
官方公共微信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高危人群中医证候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高危人群中医证候的研究
【摘要】:目的:近年来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高血压被认为是心血管病的第一高危因素,糖尿病则是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等危症,分析这一过程的中医证候规律,有助于我们认识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时的中医证候特点,并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试图观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危人群具有怎样的中医证候学分布的特点,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研究患者均来源于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及心血管病区,共纳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36例,其中随访病人纳入前瞻性研究的8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西药组充分实施高血压病、糖尿病治疗指南;中药组在实施指南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出现“风”“痰”“瘀”证辨证应用熄风、化痰、活血中药进行辨证治疗,半年为一个周期,填写证候观察表和危险因素信息观察表,观察两组之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收集病人资料包括:病史及个人史家族史;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中医证候;体格及理化检查及用药情况。诊断标准:高血压病参照2010年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糖尿病诊断标准按照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新发的脑血管疾病,参考相关临床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风证、热证、痰证诊断标准按照1988年卫生部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标准和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眩晕;血瘀证参考1986年11月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常见的10个虚证主要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研究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5月修订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核对、逻辑核查:资料分析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中的相关方法进行: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戈±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样本率的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检测指标的分析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筛选变量水准:α入=0.10,α出=0.15。
结果:回顾性研究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可见热证、气虚证、心虚证、肝虚证、血瘀证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人群经常出现的证型。急性事件组中中医证候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心虚证与肝虚证对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有明显影响。分析先发高血压病后发糖尿病人群以及先发糖尿病后发高血压病人群的证候分布,发现两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前瞻性研究中,中西药结合组对“风”、“痰”、“瘀”证候的有效率分别为15.1%、9.4%和13.2%,而西药组在治疗风证的有效率为11.1%,痰证的有效率为-3.7%,瘀证的有效率为0%。中西医结合组病人再次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血压达标率及血糖达标率有效率分别为43.4%、18.9%和11.3%;而西药组再次发生了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率、血压达标率及血糖达标率有效率分别为40.7%、18.5%和11.1%。
结论:研究发现13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热证、气虚证、心虚证、肝虚证及血瘀证为多发,符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病机。心虚证和肝虚证对急性事件组的发生有明显影响。先发高血压病后发糖尿病人群与先发糖尿病后发高血压病人群证候分布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在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时,两者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所以无论谁先发病,当二者共同存在时,发病的证候相同。前瞻性研究中中西药结合组对于“风”、“痰”、“瘀”证疗效明显,症状得到了改善,而西药组对证候并无改善;因此,应该在规范化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中药,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更好的控制血压及血糖。两组均能降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血压及血糖达标率产生明确的疗效,但二者有效率并无显著差异。考虑一方面与观察疗程短,随访时间不足有关,不能确定中西结合治疗的远期疗效;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收入的西药组病例例数少,不能很好的反映总体数据情况,使结果产生误差。由此在后期的研究中应延长随访时间,增加对照组患者的例数,观察效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R259【目录】:
摘要6-8ABSTRACT8-12综述一 中医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认识12-20 1. 病因病机12-13
1.1 病因12
1.2 病机12-13 2. 症状表现13-14 3. 辨证论治14-17
3.1 治则治法14
3.2 分证论治14-16
3.3 其他疗法16-17 4. 预防调护17-18
4.1 起居饮食17
4.2 合理运动17-18
4.3 心理调护18 5. 小结18-19 参考文献19-20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20-32 1. 病因和发病机制20-21
1.1 遗传及出生20
1.2 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R)20
1.3 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20-21
1.4 钙(Ca)与甲状旁腺高血压因子(PHF)21 2. 临床研究21-23
2.1 国外报道21-22
2.2 国内研究22-23 3.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23-27
3.1 控制饮食23-24
3.2 戒烟戒酒24
3.3 适量运动24
3.4 精神调节24
3.5 控制血压24-26
3.6 控制血糖26-27
3.7 定期检查27 4. 小结27-28 参考文献28-32前言32临床资料与方法32-35 1. 临床资料32 2. 诊断标准32-34
2.1 西医诊断标准32-33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3-34
2.3 纳入标准34
2.4. 排除标准34 3. 临床研究方法34-35
3.1 回顾性研究34
3.2 前瞻性研究34-35 4. 统计学处理35结果35-42 1. 回顾性研究35-39
1.1 人口总体特征35
1.2 分组特征35-36
1.3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高危人群中非急性事件与急性事件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36-37
1.4 急性事件组中医证候的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37-38
1.5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高危人群中先发高血压或先发糖尿病组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38-39 2. 前瞻性研究39-42
2.1 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组治疗前后风证的变化39
2.2 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组治疗前后痰证的变化39-40
2.3 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组治疗前后瘀证的变化40-41
2.4 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变化41
2.5 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组治疗前后血压控制达标率的变化41
2.6 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达标率的变化41-42 附:典型病例42讨论42-45 1. 回顾性研究43
1.1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高危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43
1.2 急性事件组中医证候的分布43
1.3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高危人群中先发高血压或先发糖尿病组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43 2. 前瞻性研究43-45
2.1 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组对“风”、“痰”、“瘀”证候的影响43
2.2 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组对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血压及血糖达标率的影响43-45参考文献45-46致谢46-48个人简历48-50附表50-5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庞国明;[J];中国医药学报;1998年04期
刘泽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谌剑飞;[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2年06期
余学燕,朱晓梅;[J];河北中医;2004年10期
姚文团;张红杰;;[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鲁万强;[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8年05期
王小辉;;[J];中外医疗;2012年15期
吴玉泉,卢小军,费军,张存海,郑伟,黄波;[J];临床军医杂志;2003年04期
王琦;[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孙明晓,迟家敏;[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叶卓明;吕志荣;史龙;;[J];癌变.畸变.突变;2008年02期
周俊亮;潘奔前;刘友章;;[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陈晓明;张晓娜;曹艺陆;;[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姚实林;吴芳斌;许霞;曹健;王文锐;李成国;;[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姚实林;;[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李刚;梁红娟;巩丽;朱燕波;苏勤;陈忠平;;[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吴健全,金宏,许志勤,王先远,南文考,李培兵;[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4年04期
刘长灵;过建春;荀运浩;;[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李虹;郑小伟;宋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叶平;黄丹云;丁键红;李慧;;[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庄媛媛;于英慧;孟琳;赵婷;丁文军;李鹤;陈海波;;[A];营养与老年代谢病——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钟爱芳;骆宏;;[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李灿东;杨朝阳;林雪娟;俞洁;吴同玉;闵莉;;[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许海霞;杨亚平;;[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谷万里;訾希存;吕宝伟;史载祥;;[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姚实林;;[A];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研究——安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厚磊;李洪娟;许俊琴;李郧;王翠薇;马众;尤勇;;[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田惠光;于志杰;程义勇;王冬兰;李树田;陈伟强;;[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项目总结论文集[C];2004年
孙建琴;沈秀华;宗敏;陈艳秋;李士捷;韩维嘉;魏期丰;陈霞飞;;[A];膳食营养、身体活动与健康——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宋圃菊;;[A];儿童营养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毛颖;[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崔霞;[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成振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赵宇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周冠中;[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闫雪;[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崔赵丽;[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丽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钰;[D];昆明医学院;2010年
蔡红雁;[D];昆明医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锐;[D];郑州大学;2010年
陈小良;[D];郑州大学;2010年
刘建涛;[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晗;[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青;[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秦静;[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侯艳娇;[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燕欣朋;[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杨敏;[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宋奎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武曦蔼;倪青;李平;;[J];北京中医药;2009年01期
刘泽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王有德;;[J];当代医学;2010年04期
闻智鸣;[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06期
胡大一;[J];中国医药导刊;2004年06期
杨川;[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6年03期
刘巨涛,华瑞年,朱志国,刘晓伟,刘新;[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8年11期
陈娜萦,蒙晓宇,王海涛;[J];广西预防医学;2000年03期
秦德平;[J];广西中医药;1984年02期
李圣琦;苏宏业;;[J];广西医学;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邹志东;范晔;周小棠;陈玉娇;李凤婷;张超;;[J];中医杂志;2007年05期
商秀洋;史琦;石洁;胡元会;;[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11期
屈会化;赵琰;王庆国;;[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12期
高雪亮;林浩;;[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10期
苗青;张旭丽;林佳扬;张燕萍;;[J];中医杂志;2008年11期
赵晓东;时晶;龙子弋;芦红梅;田金洲;;[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3期
邢齐树;董昌武;;[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年01期
白晓菊,宋树立,高学敏;[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1年04期
李晓照,陈泽奇,胡随瑜,张海男,曹美群,张春虎,陈珍贵;[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李小兵,洪永敦,冼绍祥;[J];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岳;李明哲;杨洋;;[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王丽颖;李元;李娜;丁毅;史楠楠;韩学杰;;[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全国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论文精选[C];2010年
李建生;王至婉;李素云;余学庆;王明航;胡金亮;;[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贾玉洁;成海燕;于涛;于建春;韩景献;;[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贾玉洁;成海燕;于涛;于建春;韩景献;;[A];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李庆利;杨文明;;[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郭会军;李鹏宇;;[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孙艳艳;黄蓉;俞建;;[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郑梅生;;[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罗瑞静;何建成;袁灿兴;;[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书云;[N];中国医药报;2010年
;[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本报记者 严少卫;[N];健康报;2010年
张志远;[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记者 王淑军;[N];人民日报;2006年
蔡铁勇(主任医师);[N];上海中医药报;2006年
湖南中医药大学
何清湖 周兴;[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刚;[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余光明;[N];家庭医生报;2007年
罗学宏;[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罡;[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马骁;[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王芬;[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曲淼;[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刘淑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李强;[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陈世波;[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包祖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林荣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冷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洁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刘蕊洁;[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邱海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汪铁铮;[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李文婧;[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房汉南;[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杨静;[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赵春霞;[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丁冠福;[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赵晓磊;[D];燕山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高血压人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