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生活资料是什么么?

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材料四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请回答:(1)请概括材料一中孟子的思想核心。(1分)(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3)材料三中李贽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4)材料四顾炎武的治学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作者对民族危亡问题的认识。(2分)(5)材料三四与一二相比,思想主张发生很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1分)-乐乐题库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知识点 & “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习题详情
18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6.6%
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材料四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请回答:(1)请概括材料一中孟子的思想核心。(1分)(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3)材料三中李贽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4)材料四顾炎武的治学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作者对民族危亡问题的认识。(2分)(5)材料三四与一二相比,思想主张发生很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1分)民本思想(或以民为本、民贵君轻)。(1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必修)历史试题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此题考查的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的理解,即“民贵君轻”的思想。(2)材料“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反映的是“君权神授”思想。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李贽认为“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4)顾炎武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即经世致用;他对民族危亡问题的认识可以根据其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概括。(5)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根源从经济基础方面考虑。
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四个阶段,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程朱理学、明清反封建民主思想。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主要考察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与“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相似的题目:
“百家争鸣”最重要的部分是&&&&&&&&&&&&&&&&&&&&&&&&&&&&&&&&&&&&&&&诸侯国之间以争夺周王室权力为目的的混战和兼并各国在君主主持下的变法及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大思考、大争论民族大发展所激发出的思想意识诸子百家与时代的互动和相互选择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① 孔子的“礼” &&&&&&& ②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③ 宗法制&&&&& ④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②③④①③④①②③①②④
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②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①②③③④②④①③④
“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材料四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请回答:(1)请概括材料一中孟子的思想核心。(1分)(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3)材料三中李贽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4)材料四顾炎武的治学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作者对民族危亡问题的认识。(2分)(5)材料三四与一二相比,思想主张发生很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1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材料四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请回答:(1)请概括材料一中孟子的思想核心。(1分)(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3)材料三中李贽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4)材料四顾炎武的治学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作者对民族危亡问题的认识。(2分)(5)材料三四与一二相比,思想主张发生很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1分)”相似的习题。这个人是谁?名字叫什么,还有资料
这个人是谁?名字叫什么,还有资料
 英文名:Jenny
  Nickname:燕子
  职业:艺人(演员/歌手/广告模特)
  生日:日
  星座:白羊座
  籍贯:江苏 苏州
  学历:大专
  现居:中国(北京.朝阳 )
  婚姻:未婚
  血型:AB
  身高:169 cm
  体重:49kg
  三围:90(F cup)61 88 cm
  头发:黑色
  最喜欢的颜色:粉 白 黑
  养的宠物品种:英国短毛蓝猫
  宠物名:毛豆
  喜欢的音乐:In Wirklich
  喜欢的明星:唐文龙
  喜欢的运动:瑜伽 健美操
  喜欢小动物
  东方卫视偶像剧《青春进行时》,合作演员:BOBO组合(井柏然+付辛博),曹苑,何琢言,后舍男生
  ......
  “魔王”刘谦配第1宝贝 张馨予变“谦女郎”
  身为国内第一足球宝贝的张馨予近期忙不停,不仅在重庆代言某产品,还杀入长沙,成为正牌的“谦女郎”,与目前最红的魔术师刘谦合作。张馨予“觉得魔术师都是很浪漫幽默的,还要跟刘谦学几招,以后变给我身边的朋友还有妈妈看。”
  两岸三地五个"小乔" 林志玲温婉 张馨予艳丽
  据台湾“今日新闻”报道,吴宇森《赤壁》里的小乔扮相以温婉取胜。该片里的林志玲由名造型师叶锦添亲手打造,叶锦添曾说初见林志玲时,在她身上看见“两岸三地其它女演员身上,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安静恬逸特质。”他大大赞赏林志林的温婉、优雅。
  三国时代的审美标准,应不似盛唐时期崇尚爆乳,不过,张馨予版本的小乔不但容貌艳丽,身材更是凹凸有致、肥瘦均匀。
  年仅22岁的苏州第一美女张馨予现在可说是内地最火红第一美女,她靠着代言在线游戏《穿越火线》以及一组《赤壁铜雀台》的广告图集窜红,写真中她的造型酷似《赤壁》里的小乔,但就美艳程度来说远胜林志玲。不过有网友认为她曾经整容,这也逼得她在博客特别撰文澄清,甚至还贴出小时候的照片,希望能平息流言蜚语。
  网游第一宝贝张馨予出山,一时让朱骏六宫粉黛失色。
  朱骏重点打造的FIFA ONLINE 2美女代言,不管是阿娇、万蒂妮、刘羽琦、AYAWAWA,还是沪鲁大战前进驻康桥的黑涩会MM组合,面对集清纯与性感与一身的张馨予都不禁黯然失色。
  张馨予身高1.69米,网络人云苏州第一美女,铜雀台上COSPLAY小乔,蹴鞠小试身手,赢得足球宝贝美名。最新代言《穿越火线》更是让网游第一美女之说甚嚣尘上。
  张馨予集清纯与性感于一身,造型多变堪比千面娇娃。体坛网()继发掘这位网游界的第一足球宝贝后,再次推出网游第一宝贝的千面娇娃系列。
  中国网游第一美女张馨予 朱骏憾无缘
  对于上海申花来说,最近是幸福的,自从朱骏的游戏公开宣传后,申花开始逐步走上正轨,阿娇和一杆网络美眉为朱骏聚敛了足够的人气,申花在热情的人气中接连获得两场大胜,一扫之前的阴霾,倘若朱骏在之前请来网络上最有名的“第一宝贝”张馨予,凭借她的人气,估计申花早就走上正轨,也许不会发生之前的一系列问题。
  话题女星张馨予再发争议写真 画面尖讽回击负面传闻
  近日,第一人气红人张馨予为某媒体拍摄一组大胆并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写真图片,这些图片或惊悚、或性感、或高贵,张馨予用独特的视角向大众讲述真实的现代女孩的特立独行,并用一组图片粉碎了之前的流言蜚语。画面中,她用高傲、淡然的神情讽刺了那些外在道貌岸然,实则却内心阴暗只等看笑话、制造非议的各类人。图片曝光仅仅一天的时间,点击率便已突破千万,并继续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同时,在接受该媒体的专访时,张馨予大方谈论之前遭网友们热议的话题,从卖身求职,到整容风波,再到所谓的艳照门,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走下来的这位性感美女真诚、坦白的讲述了过往情形,用洒脱、坦诚的态度回应了所有质疑。
腾讯博客:http://zhangxinyucn./
/i?tn=baiduimage&ct=&lm=-1&cl=2&fr=ala0&word=%D5%C5%DC%B0%D3%E8
其他回答 (1)
有点像郭富城女友熊黛林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明星领域专家谁知道这个人的详细资料?我只有一张照片别的什么都不知道,要她的详细资料
谁知道这个人的详细资料?我只有一张照片别的什么都不知道,要她的详细资料 5
我只有照片,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要这个人的详细资料
其他回答 (1)
我也看过她其他 的照片。但是,还真不知道叫啥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明星领域专家当前位置:
>>>作文。题目:我忘不了他(她)这个人是谁?是什么原因让你忘不了他(她..
作文。  题目:我忘不了他(她)  这个人是谁?是什么原因让你忘不了他(她)?请你用一两件具体事例来突出这个人的特点。要求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题型:写作题难度:偏难来源: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作文。题目:我忘不了他(她)这个人是谁?是什么原因让你忘不了他(她..”主要考查你对&&大作文&&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小学生作文主要涉及以下几种考查方向:1、扩写、缩写、改写、续写故事。不应改变原作的意思和主旨,语言要合理。 2、读后感。一般格式就是:略述原文有关内容——提出自己见解——深刻论证——强调或延伸扩展自己见解。 3、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半命题作文: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 4、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5、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小学生作文技巧:1、移步换形法【特点】采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描写建筑物,可以不断地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对建筑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同一个建筑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因此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首先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使读者明白你所描述的建筑物形象是从哪一个角度看到的。否则,容易把读者搞糊涂了。其次,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时,一定要抓住建筑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来写。如果采用面面俱到的方法来描写,文章容易变成一本流水账。
2、说明介绍法【特点】采用说明介绍法描写建筑物时,首先要注意紧扣文章确定的中心进行必要的说明介绍,切忌不着边际的东拉西扯。在说明介绍的过程中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采用说明介绍法描写建筑物时,还要注意整体的连贯性,也就是说在说明介绍完毕以后,文章要返回到描写建筑物上来,并与前文衔接。文章从描写建筑物转到介绍说明,或从介绍说明回到描写建筑物要有过渡词或过渡句。
3、环境衬托法【特点】周围都是绿色,中间的一点红色就特别鲜艳夺目,所以说“万绿丛中一点红”。对建筑物周围的景色进行适当描写,建筑物就显得突出。描写建筑物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建筑物,因此描写景色时要能衬托建筑物的特点,切忌离开建筑物而大写特写景色。造成喧宾夺主。在描写建筑物周围的景色时,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便于读者了解建筑物的位置。
4、彩笔描绘法【特点】植物总是由根、茎、叶、花、果组成的。运用彩笔描绘法时,要把根、茎、叶、花、果各个部位的最主要特点写出来,要写出它们的形状,写出它们的颜色。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要仔细观察。要分辨出植物各个部位的颜色,同样是红色,要分出是火红的,还是粉红的;同样是黄色,要分出是桔黄的,还是金黄的;同样是绿色,要分出是碧绿的,还是嫩绿的……要仔细区分各个部位的形状特点;同样是花,花骨朵与盛开的花就不一样。观察得仔细,描写得具体,读者就好像看到一张植物的彩色照片。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还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要写出自己的情感。
5、远近结合法【特点】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这同照相一样,放在照相机的前面和远离照相机,摄下来的照片是大小不相同的。采用远近结合法描写植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给读者以完美的印象。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也就是要说清楚是远看的还是近看的。其次要注意叙述的顺序,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这样文章才能条理分明。
6、时序变换法【特点】植物各个部位的形态和颜色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把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写出来,同时把前后有关的情况交代清楚,就等于在不同的时间给植物拍了彩色照片。看了这一组彩色照片,读者对它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采用时序变换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在平时积累资料。要有计划地在不同季节对同一植物进行仔细观察,并记下观察日记,这样,写作时才能对积累的材料进行取舍,写出一篇好文章。其次要注意观察的连续性。
7、生长变化法【特点】植物总是要生长的,一般要经过发芽、生枝、长叶、开花、结果等阶段。如果把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形状、颜色的特点和生长的情况与下来,就好像给这棵植物拍了一部小电影。读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阅读,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采用生长变化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把植物生长过程中最突出的变化写下来;其次要交代植物发生变化的原因、前后情况和过程;此外要注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写下来。
8、展开联想法【特点】我们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联想到其它事物,这些事物往往与这棵植物有共同之处。例如我们看到棉桃,联想到洁白的雪花,这是因为雪花和棉花的颜色相同;我们看到大西瓜,联想到篮球,这是因为西瓜和篮球的形状相似;我们看到冰在雪地中郁郁葱葱的松树,想起那些在敌人面前不怕严刑拷打,决不屈膝的英雄,那是松树与英雄的品质上有相似之处。采用联想的方法描写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主要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首先要认真读书,了解生活,使自己的头脑储备丰富的知识。其次是勤思勤想,经常训练,使自己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9、突出重点法【特点】植物总是由根、茎、枝、叶、花、果组成。我们在描写植物的时候,可以对植物的根、茎、枝、叶、花、果的各个部分进行描述,也可以只对植物的某一部分进行描述。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植物时,首先要找出这棵植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其次要对最能体现这棵植物特点的部分从颜色、形状、气味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此外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
10、对照比较法【特点】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我们描写植物时,往往通过对照比较的方法来突出植物的特点。对照比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这种植物与另一种植物进行比较;一种是把植物本身两种截然不同的特点放在一起比较。采用对照比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写的植物最显著的特点与其他植物作比较。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采用对照比较法还要注意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植物不同部位进行比较时,要注意找出矛盾点,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发现相似题
与“作文。题目:我忘不了他(她)这个人是谁?是什么原因让你忘不了他(她..”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43414527128189244041541641465高中新课标:,我这个人比较懒,物理今年高考第一道题考物理学史,快高考了,能否帮我找一部罗列所有关于新课标要求的物理学史的资料什么的?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高中新课标:,我这个人比较懒,物理今年高考第一道题考物理学史,快高考了,能否帮我找一部罗列所有关于新课标要求的物理学史的资料什么的?
高中新课标:,我这个人比较懒,物理今年高考第一道题考物理学史,快高考了,能否帮我找一部罗列所有关于新课标要求的物理学史的资料什么的?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9、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二、电磁学
12、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3、16世纪末,英国人吉伯第一个研究了摩擦是物体带电的现象.
18世纪中叶,美国人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4、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7、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8、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
19、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0、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1、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
22、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3、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
(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
24、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25、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6、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三、热学
27、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28、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29、1848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30、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21、1642年,科学家托里拆利提出大气会产生压强,并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
四年后,帕斯卡的研究表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1654年,为了证实大气压的存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四、波动学
22、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23、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24、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五、光学
25、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26、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27、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28、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9、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30、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31、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32、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六、波粒二象性
33、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E=hν,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34、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3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6、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
3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七、相对论
38、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39、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40、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①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长度收缩和动钟变慢(或时间膨胀)
②相对论速度叠加:光速不变,与光源速度无关;一切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即光速是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
③相对论质量:物体运动时的质量大于静止时的质量.
41、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E=mc2.八、原子物理学
42、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吕克尔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43、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44、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
45、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46、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
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47、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48、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49、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
50、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
51、1942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52、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53、粒子分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重子(质子、中子、超子)和介子.
54、1964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介子是由夸克和反夸克所组成,重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资料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