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 谁会日语专业论文论文目录自动生成?help help

自动生成Word文档的目录是怎么做的啊?标题1标题2在正文中是怎么标出来的 啊?谁会的快告诉我谢谢?_百度知道
自动生成Word文档的目录是怎么做的啊?标题1标题2在正文中是怎么标出来的 啊?谁会的快告诉我谢谢?
微软WORD这个软件大家都很熟悉,但有不少功能我们并没有用到,其中不乏非常实用的。今儿个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用WORD自动生成目录。这对那些用WORD写书,写论文的朋友很有帮助。  优点:用WORD根据文章的章节自动生成目录不但快捷,而且阅读查找内容时也很方便,只是按住Ctrl点击目录中的某一章节就会直接跳转到该页,更重要的是便于今后修改,因为写完的文章难免多次修改,增加或删减内容。倘若用手工给目录标页,中间内容一改,后面页码全要改是一件很让人头痛的事情。应该自动生成的目录,你可以任意修改文章内容,最后更新一下目录就会重新把目录对应到相应的页码上去。畅氦扳教殖寄帮犀爆篓  步骤:(以下内容在WORD2003中操作,其它版本WORD略有差别,但大同小异。)1.在[格式]中选[样式与格式]2.出现右边的一条“样式格式”栏,这里面主要就是用到标题1,标题2,标题3。把标题1,标题2,标题3分别应用到文中各个章节的标题上。例如:文中的“第一章 制冷概论”我们就需要用标题1定义。而“1.1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就用标题2定义。如果有1.1.1×××那就用标题3来定义。3.当然标题1,标题2,标题3的属性(如字体大小,居中,加粗,等等)可以自行修改的。修改方法:右键点击“标题1”选“修改”,会弹出修改菜单,您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自行修改。 4.用标题1,2,3分别去定义文中的每一章节。定义时很方便,只要把光标点到“第一章 制冷概论”上,然后用鼠标左键点一下右边的标题1,就定义好了;同样方法用标题2,3定义1.1;1.1.1;依此类推,第二章,第三章也这样定义,直到全文节尾。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word文档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日语专业毕业论文
在沪江关注日语的沪友caipingwen遇到了一个关于日语教程的疑惑,已有2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知识点疑惑描述:
请问谁有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啊?在哪里可以找到
最佳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相关讲解
据说要先查很多资料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毕竟我们不是日本人,不可能自己靠脑子想出几千字的东西。我推荐《商务日语》这本书,里面都是日本人写的文章,条理非常清晰,观点也独特,就是年代久远了一点,可以借鉴它的写作格式。毕竟论文都是有套路的。
还要特别提醒你,就算你搞到什么日语论文也不一定有用{不知道你想用来干什么},因为我很清楚,如果是想用来参加论文答辩的话,首先要和指导老师确定下你要写的题目,老师同意了你才能开始找资料,否则,写出来可能是没用的。如果你不是用来做论文答辩,只是想参考看看的话,我觉得这个挺难的。毕竟写日语论文的人不多,而且谁会把自己的论文公布出来啊?和老师借看看吧,可能老师也没有。
—— panhengjun
论坛里有几篇,你可以搜索一下:
[url]/forum-46.htm[/url]
相关其他知识点谁会自动生成目录和生成参考文献啊?目录要带超链接的感激_百度知道
谁会自动生成目录和生成参考文献啊?目录要带超链接的感激
谁会自动生成目录和生成参考文献啊?目录要带超链接的感激 最好留下联系方式 我发给你WORD文件 帮我修改下 再发回来给我
电脑小白 论文烦人 求助高人帮忙生成目录和参考文献
提问者采纳
百度HI联系我 不保证能不能成
提问者评价
按照你说的,真的成功了,好开心,谢谢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超链接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发过来试试吧,我的邮箱
先做好分类标题,再用自动生成目录功能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07年全国外语类学术期刊论文目录分类汇编(2)
二、外语教学与研究
1.倪传斌:外国留学生汉语的学习需求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2.喻江:声调教学新教案,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3.王瑞烽:小组活动的任务形式和设计式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4.成艳萍,何奇光,韩晓立:英语课堂焦虑对大学生口语表达的影响,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5.桂诗春:不确定性判断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虚化动词习得,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6.徐浩,林立:情景反应类型、年龄和语言水平对补缺作用的影响——一项关于补缺假设的实验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7.李民,陈新仁:英语专业学生习得话语标记语WELL语用功能之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8.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10.梁文霞:英语课堂学生小组对话中的话语共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11.马晓雷:中国英语学生词汇提取过程中的跨语言竞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12.雷蕾,韦瑶瑜,叶琳,张梅: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通过写作附带习得词汇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13.马步宁:全国大学俄语四级考试的回顾与展望,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14.陈鸣:陈述性知识与英语认知,外语学刊,2007(1)。
15.张玲:EAP教学模式及策略探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16.张幼斌,蓝若宇:论广告英语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意义,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17.黄聪聪: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与英语教师发展——大学英语观摩课堂的话语分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18.高军:戴炜华:语言教学中的语码转换研究和实验分析,外语教学,2007(1)。
19.罗立胜:学习者过渡语中的英语名词错误分析研究,外语教学,2007(1)。
20.何高大,马蕾蕾:试论CALL 转型的后现代取向,外语教学,2007(1)。
21.牛毓梅:从标记过度与标记缺失看情状体对习得一般过去时的标记的影响,外语教学,2007(1)。
22.唐雄英,章少泉:新型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和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
23.孙鑫,项兰: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汉语写作及英语水平比较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
24.范捷平,李媛:论柏林模式与外语学科改革,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
25.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现代外语,2007(1)。
26.梁瑞清:整体论假说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2007(1)。
27.中国EFL学习者语音感知的功能音系分析,现代外语,2007(1)。
28.南佐民、范谊:论外语学科的研究范式创新,外语界,2007(1)。
29.胡庚申:“国际交流语用”的科研与教学,外语界,2007(1)。
30.邓耀臣:学习者语料库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外语界,2007(1)。
31.王立非、文秋芳:“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的建设与研究评述,外语界,2007(1)。
32.王华,甄凤超:透过主题词和关键主题词管窥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中的词语知识,外语界,2007(1)。
33.龚嵘:从大学英语学习者词汇错误看认知因素对二语词库表征的影响,外语界,2007(1)。
34.董耐婷:调整词汇教学&&
提高写作能力,外语界,2007(1)。
35.谢宇等: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外语界,2007(1)。
36.暴丽颖:从语方习得角度探讨课堂外语教学的必要性,外语界,2007(1)。
37.杜秀丽:哈萨克族人使用汉语单音节声调的声学实验分析,语言与翻译,2007(1)。
38.陈晓桦:“在、正、正在、呢”的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及其教学次序,语言与翻译,2007(1)。
39.王洋:元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运用,语言与翻译,2007(1)。
40.闫丽萍,郭新爱: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学习作业作业调查研究,语言与翻译,2007(1)。
41.万世丰:新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改革实践,语言与翻译,2007(1)。
42.胡艳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课堂教学语言简析,语言与翻译,2007(1)。
43.赵金铭: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标准试说,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2)。
44.丁雪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疑问句早期习得的个案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2)。
45.张熙昌:论形声字声旁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2)。
46.陆效用,陈淇:论用二语习得理论指导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山东外语教学,2007(1)。
47.倪惠民,王蓓蕾: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山东外语教学,2007(1)。
48.何春燕: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精读材料中言语行为部分编写的几点不足,山东外语教学,2007(1)。
49.谭智:评估方式与学习途径,山东外语教学,2007(1)。
50.撒忠清,董宏乐:从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角度看英语语法及其教学,山东外语教学,2007(1)。
51.王湘云,戴丽华:网络新技术及其在国外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从“网志”到“维基”再到“播客”,山东外语教学,2007(1)。
52.郭燕,周江林: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英语学习——一项针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调查报告,山东外语教学,2007(1)。
53.胡萍萍: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途径——Outlook电视节目,山东外语教学,2007(1)。
54.郝林晓:从“解释学”解读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教学,山东外语教学,2007(1)。
55.蔡基刚:英汉文章中心思想表达位置差异及其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影响,,国外外语教学,2001,(1)。
56.詹宏伟,黄四宏:句法难度对中国EFL学生立方阅读理解的影响,国外外语教学,2001,(1)。
57.朱武汉:中国英语学习者“存在句”习得之研究,国外外语教学,2001,(1)。
58.支永碧、吴延平:现代几种主要的语言观及其对外语教育的启示,国外外语教学,2001,(1)。
59.陈舜孟:演绎归纳并举在高职高专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实验研究报告,国外外语教学,2001,(1)。
60.胡青球:中外教师英语课堂话语对比分析——个案研究,国外外语教学,2001,(1)。
61.刘春霞,杨永林,张歆秋:逻辑""语法"认知——一种跨学科的应用视角,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62.王京平:翻译教学中的意识启蒙,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63.萧好章,王莉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64.王新:基于问题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探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65.马丽雅,白静:浅析国内英语测试研究现状——对外种语类核心期刊5年(1999年—2003年)的统计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66.陈美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要素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
67.李楠,吴一安:任务特征与学习动机研究,外语教学,2007(2)。
68.李晓媛,俞理明:国外行动研究趋势及其对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启示,外语教学,2007(2)。
69.谭晓晨: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深度知识发展的研究,外语教学,2007(2)。
70.陈立平,濮建忠:基于语料为的大学生英语口语自我修正研究,外语教学,2007(2)。
71.周大军,赵德全:高校英语学习者观念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72.刘延:试论“任务型教学”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73.吴瑾瑾:高样英语专业英美文课的边缘化问题与对策,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74.彭玲玲:论以过程为中心的形成性评定手段——学习档案评定在外语教学中的引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
75.何培芬:网上英语写作:理论与实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
76.陈振东,夏天:理解过程的明晰化在翻译教学中的意义与操作,中国翻译,2007(2)。
77.李勤,高云松:论综合俄语教材的编写,外语研究,2007(1)。
78.王立非,张岩: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高频动词使用的语料库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
79.陈国君,吴兴东:语篇结构图式与语调范式对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
80.李媛,范捷平:跨文化交际中模式固见发展变化动态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
81.李洁,刘孟欣,张凤华:大学英语教师KASIB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
82.李绍山,李志雪:心理语言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83.李素枝:中外教师英语课堂互动模式对比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84.顾琦一:输入与输出在陈述性知识程序化过程中的作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85.张法科,赵婷:基于英语视听学习网站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设计,外语电化教学,2007(1)。
86.刘莹:网络英语口音语料库存研究,外语电化教学,2007(1)。
87.李慧,由立发:基于SPSS的英语听力策略教学效果分析,外语电化教学,2007(1)。
88.杨端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语料库存建设分析,外语电化教学,2007(1)。
89.毛文伟:论语料库存库信息自动筛选技术的实现及排错——对对接尾词“み”的考察为例,外语电化教学,2007(1)。
90.苗燕,高翔:语音模仿材料的分类及分级研究,外语电化教学,2007(1)。
91.刘金明:英语写作教学的多维视角,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92.贾正传,郭惠燕:话语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93.连淑能:翻译课教学法探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94.范琳,刘振前:阅读理解过程的眼动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95.于夕真:英语教育模式的整合性研究,外语学刊,2007(2)。
96.顾佩娅:多媒体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外语界,2007(2)。
97.何高大、钟志英: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的适应性研究,外语界,2007(2)。
98.彭伟强、何家驹:外语教师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问题与对策,外语界,2007(2)。
99.毛明勇:大学英语教师网络教学能力现状分析,外语界,2007(2)。
100.胡志军:论外语学习的观念体系及其构建,外语界,2007(2)。
101.周璇、饶振辉:二语学习动机研究的方向问题,外语界,2007(2)。
102.陈唐艳、曾洁:外语教学中的元认知能力培养述评,外语界,2007(2)。
103.李俊、倪杭英:非英语专业学生元认知策略的介入性研究,外语界,2007(2)。
104.吕德文、马瑞雪:英语专业学生元认知策略发展研究,外语界,2007(2)。
105.冯涟漪、龚昭:元认知与英语口语学习的相关研究,外语界,2007(2)。
106.郭燕:大学英语师生学习策略教授与使用的相关性实证研究,外语界,2007(2)。
107.秦建华、王英杰: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外语界,2007(2)。
108.冯辉: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中的教师角色之探讨,外语电化教学,2007(2)。
109.王林海: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角色转变和现行角色分析,外语电化教学,2007(2)。
110.高德新:人格类型、计算机偏好倾向与英语阅读的相关性研究,外语电化教学,2007(2)。
111.许罗迈:数字训练与多语种口译训练系统,外语电化教学,2007(2)。
112.赵昆仑、卢志鸿、贾海梅,等:“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在视听说课堂的具体应用——对传统语音室和数字网络型语音室中情景英语教学的对比研究,外语电化教学学,2007(2)。
113.倪传斌,刘治:二语习得与磨蚀的基本目标水平对比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
114.丰国欣:二语习得研究特征之评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
115.咸修斌,孙晓丽:自然模式亦或教学模式——基于大学英语优秀教师课堂话语语料的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
116.王晓燕:会话偏误修补模式与特征研究——以PETS口试为研究个案,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
117.王学成,王凤鸣,张芬:从心理语言学的视角看外语学习词汇僵化的形成机制,山东外语教学,2007(2)。
118.罗美娜:RICH教改的学习档案评价个案研究,山东外语教学,2007(2)。
119.何宇茵:曹臻珍:北航双语教学现状调查,山东外语教学,2007(2)。
120.钟兰凤:评价理论、英语报刊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山东外语教学,2007(2)。
121.裴光钢:思维导图和外语教学,山东外语教学,2007(2)。
122.龚伟英:圣经文化知识与英语教学,山东外语教学,2007(2)。
123.徐文晔: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思考与实践,山东外语教学,2007(2)。
124.吕明才:英语专业新生听力元认知知识调查分析,山东外语教学,2007(2)。
125.潘卫民,李巍:格式塔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上海翻译,2007(2)。
126.戴曼纯,郭力:中国英语学习者BE动词的习得规律,外语教学,2007(3)
127.尹莉:跨语言语音意识与词汇阅读模式——一项关于中国英语初学儿童的实证研究,128。词汇知识框架与词汇研究,外语教学,2007(3)
129.王海华,孙智:英语演讲与语言能力的培养——一项综合英语课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外语教学,2007(3)
130.肖德、袁凤识:学习策略与课堂行为关系的典型相关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131.刘莉丽,黄洁:二语听力理解过程的认知解释,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132.李怀宏:国内关于“学生中心”教学思想研究述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133.马红、林建强:快速阅读策略训练:理论与实证,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134.吴若愚: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篇章时间连接成分偏误分析,语言与翻译,2007(2)。
135.梁云:任务型教学在少数世族成人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语言与翻译,2007(2)。
136.安占峰,杨文革,吴俊杰,马雪梅,王郁:制约维吾尔语专业学生专业素质提高的因素探析,语言与翻译,2007(2)。
137.彭君:汉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语言与翻译,2007(2)。
138.韩然:跨文化交往对汉语教学的影响和对策,语言与翻译,2007(2)。
139.周海英:在少数世族学生汉语学习中激活内隐学习的思考,语言与翻译,2007(2)。
140.王初明:论外语学习的语境,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141.李金满,王同顺:当可及性遇到生命性:中国学习者英语关系从句使用行为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142.范琳,刘振前:中国学生英语叙事性语篇即时主题推理时间进程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143.莫俊华:同伴互评:提高大学生写作自主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144.陈晓扣:论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145.金旭:认知风格及学习策略新论,外语学刊,2007(3)。
146.乔丽娟:任务特性对意义协商质与量的影响,外语学刊,2007(3)。
147.贺学耘,陈溪辉:英语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探索,外语学刊,2007(3)。
148.马步宁,武晓霞:全国大学俄语教学情况调查,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6)。
149.黄慧,王海: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调查与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6)。
150李星亮: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设计和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6)。
151.龙献平,刘喜琴: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观调查及其对语法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6)。
152.袁俏玲:英语语言消贯探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6)。
153.胡晓琼:全球化环境下“Global& English”
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国外外语教学,2007(2)。
154.刘祥清:我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回顾、问题与思考——兼论英语专业教育中的人文主义传统,外语界,2007(3)。
155.莫亚平、许凌渝:美国英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初探,外语界,2007(3)。
156.庄智象:关于我国翻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外语界,2007(3)。
157.何刚强:精艺谙道,循循善诱——翻译专业教师须具备三种功夫,外语界,2007(3)。
158.吕立松、穆雷: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外语界,2007(3)。
159.王斌华:“口译能力”评估和“译员能力”评估——口译的客观评估模式初探,外语界,2007(3)。
160.叶苗:翻译教学的交互性模式研究,外语界,2007(3)。
161.杨绘荣:词汇知识深度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一项基于DIWK模型的实证研究,外语界,2007(3)。
162.张发祥:词汇处理模式对语篇理解的影响研究,外语界,2007(3)。
163.徐密娥、李炯英:国内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回顾和前瞻,外语界,2007(3)。
164.王立菲,梁茂成:Wordsmith方法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外语电化教学,2007(3)。
165.董洪学,姜菲: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视角——三个研究案例分析,外语电化教学,2007(3)。
166.吴琦,李文中:名与实的悖论——《真诚最重要》的语料库存检索分析,外语电化教学,2007(3)。
167.赵建华,David McConnell :网络学习中的协作知识建构,外语电化教学,2007(3)。
168.何高大:基于技术理性的审视——对CALL的再思考,外语电化教学,2007(3)。
169.曹进,王灏: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外语课程资源整合策略研究,外语电化教学,2007(3)。
170.蔡青: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过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及问题分析,外语电化学教学,2007(3)。
171.王蕾: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实证研究,外语电化学教学,2007(3)。
172.顾世民: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外语电化学教学,2007(3)。
173.李伯芳:英语视听说试点课程探索,外语电化学教学,2007(3)。
三、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教学
1.朱健平:“隐含读者”观照下的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的关系,外国语,2007,(1)。
2.陈伟:翻译英语语料库与基于翻译英语语料库的描述性翻译研究,外国语,2007,(1)。
3.徐剑:从合理性的三个考察维度看翻译行为,外国语,2007,(1)。
4.王辉: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5.邢力:现代“等效”之争的传统预演——对曾虚白与陈西滢翻译论辩的现代解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6.周晓梅:翻译研究中的意向性问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7.孙艺风:翻译与异质他者的文化焦虑,中国翻译,2007(1)。
8.刘绍龙:论双语翻译的认知心理研究——对“翻译过程模式”的反思下修正,中国翻译,2007(1)。
9.Christiane Nord :Looking for Help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The& ole&
f& Auxiliary Texts in Translator Training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 中国翻译,2007(1)。
10.许钧:普鲁斯特在中国的译介历程,中国翻译,2007(1)。
11.方开瑞:从吴宓的翻译活动看小说翻译中叙述文体的变化,中国翻译,2007(1)。
12.沈苏儒:我对翻译研究的基本认识,中国翻译,2007(1)。
13.林戊荪:答张经浩教授,中国翻译,2007(1)。
14.陈浪:冷静看待中国翻译研究现状——兼与张经浩先生商榷,中国翻译,2007(1)。
15.黄友义:社会需要更多的实用翻译人才,中国翻译,2007(1)。
16.柴明& :口译与口译教学,中国翻译,2007(1)。
17.鲍川运:口译的职业化,中国翻译,2007(1)。
18.仲伟合:口译课程设置与口译教学原则,中国翻译,2007(1)。
19.刘和平:谈口译研究与专业口译培训,中国翻译,2007(1)。
20.王立弟:翻译培训如何提高翻译质量,中国翻译,2007(1)。
21.王恩冕:外语质量:我国口译培训的瓶颈,中国翻译,2007(1)。
22.陈小慰: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中国翻译,2007(1)。
23.李月菊:中西汇票的特点及其翻译,中国翻译,2007(1)。
24.宠新华:电视英语新闻节目用词的几个特点——以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新闻节目为例,25。吕俊:翻译批语的危机与翻译批语学的孕育,外语学刊,2007(1)。
26.张治英,曹志希:身势语在文学作品中的话语功能及翻译,外语学刊,2007(1)。
27.蔡新乐:逻辑能走多远——译论与实践的关系简论,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28.梁志坚:汉语新词的衍生与等效翻译——以“下岗”的英译为例,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29.张友谊:试论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30.陈大亮:翻译本质的形而上反思,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31.廖七一:从政治到艺术翻译模式的演变——论清末民初的诗歌翻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32.曾利沙:意义本体论批语与价值评判的逻辑基础——兼论“论翻译的非逻辑特质”的反逻辑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33.刘新民:质疑“兼顾顿数和字数”——读黄杲炘的《从柔巴依到坎特伯雷》,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34.李养龙,刘颖:字幕英译策略的句法分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35.向洪全:文本性与话语性之间的张力——翻译的双重双联属性探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36.吕俊:对翻译批评标准的价值学思考,上海翻译,2007(1)。
37.王大伟:关于推进译论发展的探索,上海翻译,2007(1)。
38.董海雅:西方语境下的影翻译研究概鉴,上海翻译,2007(1)。
39.王宏:多元互补&
和谐共进——2006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综述,上海翻译,2007(1)。
40.何刚强:简谈单位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之策略——以复旦大学百年校庆的几篇文字材料为例,上海翻译,2007(1)。
41.陈明瑶:新闻语篇态度资源的评价性分析及其翻译,上海翻译,2007(1)。
42.王金华:交际翻译法在汉英新闻翻译中的应用——以Suzhou Weekly为例,上海翻译,2007(1)。
43.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探讨,上海翻译,2007(1)。
44.王永泰:旅游广告语及俗语外译的艺术美——从“桂林山水甲主下”英译文谈起,上海翻译,2007(1)。
45.陈振东,杨会军: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上海翻译,2007(1)。
46.陈小尉:翻译教学中的软肋及改进方向——本科生语用翻译实践的案例分析,上海翻译,2007(1)。
47.顾维勇:析几种商务英语翻译教材及其译例,上海翻译,2007(1)。
48.庄恩平,章琦:评论异化翻译的跨文化价值,上海翻译,2007(1)。
49.黄中习:文化典籍英译与苏州大学翻译方向研究生教学,上海翻译,2007(1)。
50.吴国良:CONEFSS用法则译评,上海翻译,2007(1)。
51.朱徽:译学伪书的警示,上海翻译,2007(1)。
52.袁履庄:熟悉《圣经》利于翻译,上海翻译,2007(1)。
53.翁凤翔:关于翻译界的“第四群体”,上海翻译,2007(1)。
54.朱琦:《上海科技馆简介》英译文及其可比文本的对比研究,上海翻译,2007(1)。
55.范雄飞,熊宣东:廖承志致蒋经国信原文及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上海翻译,2007(1)。
56.穆雷:翻译测试的定义与定位——英汉/汉英翻译测试研究系列(一),外语教学,2007(1)。
57.任东升:西方译者对圣经汉译理论的探索,外语教学,2007(1)。
58.党争胜:“三美”之典范&
译苑之奇葩——许渊冲《西厢记"哭宴》英译赏评,外语教学,2007(1)。
59.张威,王克非:口译与工作记忆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
60.周方珠:权势与规约性——谈《红楼梦》中的称谓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
61.顾卫星:试论近代国人英语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
62.李继民:从动态学角度研究翻译听“文化迁移”,语言与翻译,2007(1)。
63.张治英,朱勤芹:零翻译再议,语言与翻译,2007(1)。
64.梁伟:论《红楼梦》维译中归化策略的运用,语言与翻译,2007(1)。
65.刘庆元:语篇翻译的结构取向,山东外语教学,2007(1)。
66.唐述宗,刘少仙:文化负载词在《阿Q正传》中的处理,山东外语教学,2007(1)。
67.李洁,杨彬:中国古典艺术散文意境的传译,山东外语教学,2007(1)。
68.吴莹:从关联理论视角审视翻译中的读者介入,山东外语教学,2007(1)。
69.王建国:英汉疑问句等级对比与翻译——以《茶馆》翻译为例,国外外语教学,2001,(1)。
70.司显柱:论语境的层次性对翻译的张力关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71.朱燕:关联理论对幽默言语翻译的诠释力,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72.于洁: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73.吕俊:谈翻译批评标准的体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
74.孙建成,温秀颖:从一首莎诗重译重翻译的语境对话,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
75.蒙兴灿:论英汉互译过程中的改写特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
76.吴伟雄:翻译是创造、是技术也是艺术——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英译获奖谈起,中国科技翻译,2007(1)
77.谢应喜:武术的文化内涵与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1)。
78.司显柱,曾剑平:语篇:功能&&
类型& 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1)。
79.廖建国:科技日语的翻译技巧,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0.王志科:德译汉应注意的问题,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1.沈福卿:特殊用途口译:理论与实践——论品酒会现场的口译策略,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2.杨怀恩:经贸英语翻译技巧,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3.鞠光华,蔡玉兰:信息时代的机译与人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4.蒋林,金兵:语料库存翻译研究的代表性问题,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5.朱耀先:论翻译与政治,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6.丛滋杭: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7.黄芳:中餐菜单译法研究,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8.任开兴:从文意象对接看“枪手”的英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9.陈洁:俄语界对翻译单位研究综述,中国科技翻译,2007(1)。
90.范武邱:科技翻译研究:困境和对策,中国科技翻译,2007(1)。
91.戴卫平,高艳红:科技翻译研究:困境和对策,中国科技翻译,2007(1)。
92.徐剑:翻译行为中的合理性问题,外语教学,2007(2)。
93.于德英,崔新广:翻译的性别化隐喻:哲学的阐释与解构,外语教学,2007(2)。
94.蒋跃: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与语的模糊性,外语教学,2007(2)。
95.彭利元:国内翻译研究的语境化思潮简评——以五部译学专著为例,外语教学,2007(2)。
96.刘霞敏:翻译中的性别差异及女性身份认为同,外语教学,2007(2)。
97戴桂玉:从文化学派角度看女性主义翻译主体性,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98.苏晓军:同声传译研究的认知模型述评,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99.何伟,张娇:古诗词英译中意合向形合的转换:概念隐喻分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100.李占喜: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管窥翻译过程的特点,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101.文军,宋佳:论报刊英语新闻评论的编译原则,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102.庄恩忠:英汉文化词语与翻译处理,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103.肖英,吕晶晶:语法隐喻理论对学术语篇翻译的指导作用,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104.王巍:操控论三要素对晚清小说翻译政治功利性的阐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105.陈芙:从《围城》英译本看异化和归化译法,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106.王炤,井永洁:文化语境顺应与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107.吕俊:翻译标准的多元性与评价的客观性——价值学视域下翻译批评标准问题探讨,外国语,(2007(2)。
108.温建平:翻译中的价值问题探讨,外国语,(2007(2)。
109.侯国金:双关的认知语用解释与翻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
110.陈新良:论“忠实”作为翻译标准及其意义,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
111.王微萍,肖娴:二元对立的追述:结构与解构翻译的对比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
112.杨柳:西方口译理论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接受,中国翻译,2007(2)。
113.Franz P&chhacker:Quality Standards in Interpret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中国翻译,2007(2)。
114.李运兴:论翻译语境,中国翻译,2007(2)。
115.詹蓓,杨国静:语篇信息性:英汉互译理论新思维,中国翻译,2007(2)。
116.赵军峰:翻译家研究的纵观性视角:梁实秋翻译活动个案研究,中国翻译,2007(2)。
117.金春笙:汉诗英译“形式对策”重要性之我见——与黄国文先生商榷,中国翻译,2007(2)。
118.廖四平,张瑜:用心和眼睛传递诠释灵魂的艺术——袁可嘉的外国诗歌翻译,中国翻译,2007(2)。
119.Eugene Eoyang:&
Of& “Invincible Spears and Impenetrable
Shields”: The Possibility of Impossible
Translations,中国翻译,2007(2)。
120.王银泉,钱叶萍,仇园园: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外宣电视新闻导语译写策略,中国翻译,2007(2)。
121.牛新生:从感召功能看汉语公示语英译——以宁波城市公示语为例,中国翻译,2007(2)。
122.张沉香,张治英:林业术语译名的规范化探讨,中国翻译,2007(2)。
123.姚振军:面向中医典籍的机器翻译系统的开发,中国翻译,2007(2)。
124.孟东红:文学翻译的隐秀观,外语研究,2007(1)。
125.曹东红:文学翻译的隐秀观,外语研究,2007(1)。
126.杜世洪:从个案出发看“不可译现象”的可译潜势,外语研究,2007(1)。
127.冯建忠:CATTI考试体系中的翻译职业道德意识问题,外语研究,2007(1)。
128.王诗荣,黄益露:述定性连体修饰节的语义功能与汉译,外语研究,2007(1)。
129.戴炜栋,徐海铭:汉英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笔记特征实证研究——以职业受训译员和非职业译员为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
130.郑冰寒,谭慧敏:英译汉过程中翻译单位的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
131.屠国元,李静:文化距离与读者接受:翻译学视角,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132.孙会军,徐姗姗: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在新时期的汉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133.范祥涛:从等值、等效到对应——变化中的现代翻译研究观念与方法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134.位方芳:借鉴与挪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135.赵红:论辨识话语主体在小说翻译中的重要性——以《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汉译为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136.杨仕章:牛丽红:文化误译图式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137.潘学权,叶小宝:翻译与女性身份的重塑——谈西方女性主义翻译实践的三个阶段,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138.杨平:翻译的政治与翻译观念的再思考,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139.陆颖:翻译:社会文化语境中的重写——傅东华译《飘》之个案研究,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140.苗菊:翻译能力厂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141.贺学耘,陈溪辉:语境分析:机器翻译不可忽视的因素,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142.鲍文:外来词音译增值现象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143.蒙兴灿:论英汉互译过程的改写特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144.赵速梅、宫经理:论前景化理论与小说文本翻译研究,外语学刊,2007(2)。
145.孙圣勇:专业英语翻译知识结构的三位一体说,外语学刊,2007(2)。
146.张鹤:故事外叙述≠在故事之外叙述——关于叙事学两个概念误译问题之辨析,外语学刊,2007(2)。
147.张思洁: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略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
148.包通法:文化自主意识观照下的汉典籍外译哲学思辨——论汉古典籍的哲学伦理思想跨文化哲学对话,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
149.任莺:论审美主体在古诗英译中的角色,山东外语教学,2007(2)。
150.方梦之:我国早期的翻译学——简评蒋翼振的《翻译学通论》(1927年版),上海翻译,2007(2)。
151.王宏:对当前翻译研究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上海翻译,2007(2)。
152.贾文波: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上海翻译,2007(2)。
153.吴志芳,邱棠: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制约中的能动,上海翻译,2007(2)。
154.刘建刚,张艳莉:实用文体伪翻译现象研究,上海翻译,2007(2)。
155.陈黎峰,金融语篇中的名词化现象及其翻译,上海翻译,2007(2)。
156.徐伟彬:翻译的正确性与语用适合性,上海翻译,2007(2)。
157.赵会军:商务翻译中基于网络搜索的词语筛选,上海翻译,2007(2)。
158.杨海燕:法律语言“四字结构”的特点及其汉英翻译策略,上海翻译,2007(2)。
159.,上海翻译,2007(2)。
160.金其斌:“拉力赛”、“托老所”、“拉动”等汉语新词的英译——从借用的角度谈《新华新词语词典》的翻译,上海翻译,2007(2)。
161.张经浩:从“麦琪”谈翻译中语言和文化的排异性,上海翻译,2007(2)。
162.田庆芳:语言的不可译性与文化的不可译性比较,上海翻译,2007(2)。
163.耿智,郭九林:认知环境与汉英翻译,上海翻译,2007(2)。
164.任萍:记我国最早的翻译学校——明四夷馆考察,上海翻译,2007(2)。
165.王建开:翻译史研究的史料拓展:意义与方法,上海翻译,2007(2)。
166.孙坤:老舍与翻译,上海翻译,2007(2)。
167.杨自俭,郭建中,王宏印等:《中国译学辞典》辞条选登,上海翻译,2007(2)。
168.曾,丁青:论《史氏汉英翻译大词典》的释义,上海翻译,2007(2)。
169.李兴福:试论英汉"汉英科技辞典的编译要旨,上海翻译,2007(2)。
170.《英雄》英文字幕翻译策略探析,上海翻译,2007(2)。
171.曾利沙:主题与主题倾向关于联下的概念语义生成机制——也谈语篇翻译意识与TEM8语段翻译教学,外语教学,2007(3)。
172.张广奎:从艾柯全释学看翻译的特性,外语教学,2007(3)。
173.张素艳: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外语教学,2007(3)。
174.陈大亮:翻译主体间性转向的再思考——兼答刘小刚先生,外语研究,2007(2)。
175.陈浪:德里达究意对翻译说了什么?——廉评“解构主义翻译观的非文化取向及其他”一文,外语研究,2007(2)。
176.邵璐:误译"无意"故意——评关于奈达翻译理论的若干争论,外语研究,2007(2)。
177.黄忠廉,张永中:变译:考察翻译的新视点——兼答徐朝友先生,外语研究,2007(2)。
178.李游子:口译学习指标和测试评估,外语研究,2007(2)。
179.黄焰结:论翻译与权力,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180.谢世坚:莎剧中的thou 和you及其翻译,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181.朱燕:关联性与文学翻译中的意境美保真,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182.郭玉梅:法汉成语的文化比较与翻译研究,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183.王东风:功能语言学与后解构主义时代的翻译研究,中国翻译,2007(3)。
184.张美芳,钱宏:翻译研究领域的“功能”概念,中国翻译,2007(3)。
185.Juliane House: Couert Translation, Language Contact and
Language Change,中国翻译,2007(3)。
186.柳林:后殖民翻译研究的中国话语,中国翻译,2007(3)。
187.穆雷,王斌华:译学研究发展的新成就——2006年译学研究综述,中国翻译,2007(3)。
188.孙海琳,杨自俭:关于译场职司的考辨,中国翻译,2007(3)。
187.蒋骁华,温秀颖:翻译美学思想与译作的审美重构——简评刘士聪文学翻译美学思想,中国翻译,2007(3)。
188.施燕华:怎样做好外交口译工作,中国翻译,2007(3)。
189.王平兴:“近似对应”与“伪对应”——谈对外新闻中的一些翻译问题,中国翻译,2007(3)。
190.杨萍,杨洪:《大英商法》中词语“冻结”性质及翻译思路,中国翻译,2007(3)。
191.郁仲莉:中国女性文学中的“新女性”翻译,中国翻译,2007(3)。
192.王磊:隐喻与翻译:一项关于《围城》英译本的个案调查,中国翻译,2007(3)。
193.曹明伦:翻译中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汉译疑难探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194.胡翠娥:试论晚清翻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套话——兼论中国人对西方人认识的变迁,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195.宋嘉扬,靳明全:试析鲁讯译介马列文论的二度变形,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196.王文华:专名的意义及其翻译——兼论翻译的意义创生作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197.黄田:语境角色认知与公示语翻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198.张泽民:从三种翻译教材看音译问题,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199.张威:同声传译与工作记忆关系的认知分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200.王建、杨炳钧:我国法庭口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201.杨梅:蒋婷:从认知角度看同声传译译员误译的原因,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202.靳雪竹:英—汉同声传译中输入语段切分的心理认知视角,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外国语,2007(3)。
203.杨柳:解构主义翻译观在中国的理论“旅行”,外国语,2007(3)。
204.谢思田:“达”和“雅”解构之下的中西翻译忠实观融合研究,外国语,2007(3)。
205.贺显斌:韦努蒂翻译理论的局限性,外国语,2007(3)。
206.李树辉:《突厥语大词典》中 qonaq 的指谓与汉译,语言与翻译,2007(2)。
207.叶邵宁:从等效原则看翻译中的信息转换,语言与翻译,2007(2)。
208.乌云格日勒:新词术语翻译浅析,语言与翻译,2007(2)。
209.郭建中,重写:科普文体翻译的一个实验——以《时间简史》(普及版)为例,中国科技翻,2007(2)。
210.李照国,汪腊萍:论翻译过程住处的耗散与重构,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11.马跃珂:汉语重复结构的英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12.刘国仕:论词义的理解和选择,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13.李银芳:科技英语增译原则,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14.谈庆明:编写《钱学森手稿》和翻译《 Story of Hsue-shen
Tsien》解说词的体会,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15.刘白玉:译员应对口译粗话的策略,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16.吴小力:记者招待会的口译和释意理论——兼谈释意训练,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17.赵宏展:小型翻译语料库存的DIY,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18.王军礼:网络资源在翻译中的应用,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19.张美平:商务翻译的词义理解与选择,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20.王建军:论结核病防治国际合作项目英汉翻译策略——兼议西部口译人才现状与对策,中国科技翻译,2007(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语专业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