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时很矛盾 如何统一胎位不正纠正图

上大学有用吗,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就现在上与不上让我的思想很矛盾,家长也是举棋不定,我该怎么办_百度知道
上大学有用吗,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就现在上与不上让我的思想很矛盾,家长也是举棋不定,我该怎么办
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就现在上与不上让我的思想很矛盾,家长也是举棋不定,我该怎么办上大学有用吗
提问者采纳
你要做好吃苦的充分准备,工作后再还助学贷款。如果你的高中成绩很好,因为大学毕竟是分专业的,大学上课的时间不是很集中的,大学学历教育的方式也有很多,但也未必能挣很多钱贴补家用,边读大学边勤工助学,如果你想边工作边学习,所学习的知识是为你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或者专业做准备的,这样既不耽误学习又可以挣钱做生活费,帮家里解决困难。你也可以在读大学期间勤工助学、高自考等等,为家里减轻负担。虽说现在高考放宽了年龄限制,但是能考上专科,或者不是很理想,也可以在大学期间和同学或者自己创业,如成人高考,咬牙坚持住才行,或者说你可能会想先工作几年,但是它的起点低,有了积蓄然后再上大学等等,不是说高中文化水平不能就业,不如及早不及晚,并且要有坚定的目标,可能你要从最底层学起干起。与其这样都是辛苦,那样的话你肯定会很辛苦,能考上大学,还是不要轻易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如果你有能力不怕吃苦的话。其实现在贫困生上大学是可以申请助学贷款的,你可以在课余、周末、放假的时间找些工作干,趁年轻多学点知识是有好处的上大学是有用的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我个人认为这个跟这个学生自己有关,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等综合考虑,建议还是上大学的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都要上大学!不然你会后悔的!当然,前提是,你现在就要好好努力不论现在多困难
一定要上啊,上了大学好找工作点,到了学校可以申请助学金
申请的标准是什么
要有平困证明
与学习成绩无关
贫困证明怎么开
到所在地找相关部门,具体我不清楚,以后你要的话,辅导员会告诉你怎么做的
上吧。不然会后悔。可以申请大学生贷款没有利息
不是很好的大学,?
申请的标准是什么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滁州共青团--首页--
您的位置: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现状调查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是一个多维的有机体,分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角度也是多维的。从基本的构成要素来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分为思想道德认知、思想道德情感、思想道德意志、思想道德行为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的总和才构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从未成年人生活的领域来讲,其思想道德状况涉及在日常公共生活、家庭生活中的思想道德状况,也涉及到在职业或学校生活中的思想道德状况。从未成年人最大的特性――发展性来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也会随着未成年人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故还可以从处于不同未成年人发展期的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来描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整体状况。
本研究所进行的调查是在武汉市进行的,分中心城区、远城区、经济开发区三个区域14个行政区共计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3741份,有效问卷3608份,有效应答率90.2%。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现状分析
.思想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状况
思想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几个基本构成要素,相互紧密联系而又相互作用,共同标志着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和水平。
(1)思想道德认知状况。一定的思想道德认知,是一定思想道德情感、意志、行为产生的基础。缺乏基本的思想道德认知,难以提升一定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的水平。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知识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知能力和水平,是我国未成年人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思想道德认知,主要是指对一定的思想道德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包括对一定思想道德观念、事件、行为的认识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对基本的思想道德知识的了解是比较好的,如未成年人对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五项内容达到基本熟悉以上认知程度的比例都超过了90%,依次为:爱国守法(94.6%)、明礼诚信(95.4%)、团结友善(96.2%)、勤俭自强(95.6%)、敬业奉献(93.5%),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的比例都非常低,这就从一个侧面表明未成年人对基本思想道德知识和规范的熟悉程度比较高,认知状况比较好(见表1)。
表1:未成年人对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了解情况(%)
此外,未成年人对不少的思想道德认知问题能取得比较正确的认识,体现出较高的认知水平,比如,对于“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持基本赞同、完全赞同或非常赞同的人总和占到被调查者的87.1%,也有86.1%的未成年人对“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观点持赞同态度。这些都表明,绝大多数未成年人对于一些基本的思想道德认知问题能独立做出正确的判断,具备比较好的认知能力。
我们在看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认知状况总体良好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认知状况呈现出的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
第一,对自我的思想道德评价比对别人的评价高。调查中当要求未成年人作思想道德评价时,不少未成年人对自己的正向评价比对别人高,而对自己的负向评价比对别人低。如当要求未成年人对把人们对“公”与“私”的态度分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公私兼顾,在不损坏集体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谋取个人正当利益”、“先私后公”、“损公肥私”等五个层次做出评价时,认为自己处在“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公私兼顾,在不损坏集体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谋取个人正当利益”等正向评价的分别占9.4%、19%、64.2%,而对周围同龄人处在同一层次的评价则分别占3.6%、12.4%、50.9%,对社会上大部分人处在同一层次的评价则分别占2.6%、5.8%、35%。相反,认为自己“先私后公”、“损公肥私”则分别只占3.9%和0.8%,而认为周围同龄人是这样的则分别占到23%和4.9%,认为社会上大部分人是这样的则分别占32.6%和18.8%。这就表明,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评价上对自己肯定多而否定少,带有倾向性态度。
第二,思想道德认知缺乏应有的深度。对于日常的、基本的思想道德认识问题,未成年人普遍能取得正确认识,但对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未成年人思考不够多,认识也不够清楚。例如,对“国家是抽象的,个人发展是具体的”及“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无国界”等似是而非的观点的判断就反映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认知深度的缺乏。调查显示,对前一观点,未成年人的选择是“非常赞同”(15.5%)、“赞同”(31.8%)、“一般赞同”(25.3%)、“不太赞同”(18.0%)、“不赞同”(7.3%)观点;对于后一观点,未成年人的选择是“非常赞同”(18.9%)、“赞同”(40.7%)、“一般赞同”(18.3%)、“不太赞同”(11.5%)、“不赞同”(8.6%)。这些选择表明,未成年人还需要深化对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道德认识问题的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2)思想道德情感状况。思想道德情感是基于思想道德认识而萌生的,催生思想道德意志及行为的情感性因素,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结构中处于中间层次。一定的思想道德认识要转化为具体的思想道德行为,必须通过思想道德情感的中介。
正义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情感因素的重要内容,看未成年人是否具备正义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情感状况。问卷中“设想你在某学校门口看到同学遭遇‘擂肥’,你一般怎样做?”一问可以反映出未成年人的正义感状况。未成年人的回答中选择“挺身而出,进行阻止”的占11.4%;选择“设法报警”的占57.3%,选择“熟视无睹”的占5.0%,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避而远之”的占16.0%,选择“看情况”的占9.3%。这表明,绝大多数未成年人还是富有正义感的,当遇到此类不公正事件的时候愿意通过一定途径伸张正义。过去,我们教育未成年人要见义勇为,但此次调查中选择“设法报警”的比例最大,占到一半以上,这表明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情感趋向于理性化,自我保护意识有所增强。当然,这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未成年人中明哲保身的意识,参照选择“熟视无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看情况”的比例来看,明哲保身的情感倾向在当代未成年人中很有市场,这从另一面表明未成年人的正义感教育还有待加强。
良心感也是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情感中一个基础性的情感因素,它从很多方面影响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行为。问卷中对“如果你捡到一个钱包,内有贵重财物,你一般怎样做?”一问,选择“归还失主或上交给有关部门处理”的占50.2%;选择“内心很矛盾,但最后还是上交了”的占23.2%,选择“犹豫不决,最后没有上交”的占4.1%,选择“如果没人发现就归自己了”的占8.3%,选择“看情况”的占13.2%。拾金不昧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按社会的要求和人们的预期,未成年人面对这样的情景原则上应该毫不犹豫地归还失主或上交有关部门处理。调查表明,能够选择交还的占到73.5%,比例还算不低,总体上讲还是比较好的,但其中“内心很矛盾,最后还是上交了”的占到23.2%,毫不迟疑归还或上交的只占到50.2%,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未成年人持观望态度(13.2%),甚至据为己有(8.3%)。这就表明,我们看到未成年人良心状况总体趋好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的良心感并不令人乐观。未成年人在遇到此类情景的时候内心很矛盾,这个矛盾其实就是他们内在的良心在挣扎、在斗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加强未成年人的良心感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在实践中以“善”的原则行为,而不是奉行利益原则。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情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情感中的非常基础同时又是非常重要的情感因素,它们处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情感的核心层面。调查表明,未成年人普遍具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情感。87.1%的未成年人明确表示赞同“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观点,并且有差不多的人(86.1%)对“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观点持赞同态度。本次调查还通过让未成年人回答“对本届政府的满意程度如何?”“对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有无信心?”“对目前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认同程度如何?”等问题来间接反映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情感,结果表明,有89.3%的未成年人对本届政府满意,有69.3%的未成年人对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有信心,有89.5%的未成年人对目前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表示认同,这些数据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他们对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有信心的,对党和社会主义是有情感的。在对待集体问题上,未成年人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有集体观念的占绝大多数,认为社会应该提倡和追求“大功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公私兼顾,在不损坏集体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谋取个人正当利益”等集体主义观点的总和占到91.6%,这表明未成年人具有比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
(3)思想道德意志状况。思想道德意志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行为从心理、思想确定到实际实现的整个心理过程,它是立足思想道德认识和情感,实现思想道德行为的动力过程。
由于思想道德意志是推动思想道德认知、情感转化为思想道德行为的中间力量,所以可以通过未成年人对同一观念的认识情况与行为情况的对比来把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意志状况。比如,对于集体主义的观念认识问题,尽管有91.6%的未成年人认识到社会应该提倡和追求集体主义,但真正做到集体主义的比例远远低于认知比例,未成年人认为自己的同龄人做到坚持集体主义的只占66.9%,相应他们认为同龄人中有27.9%的人没有做到集体主义,其中23%的人是“先私后公”,4.9%的人是“损公肥私”。认知与行为之间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原因不在于未成年人没有认识到集体主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在于在实践中他们缺乏践行集体主义的必不可少的思想道德意志。缺乏坚强的思想道德意志,自然就会受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的影响,从而出现认识、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不能把认识与实践完美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既表明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意志教育和锻炼的重要,也表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意志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要素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教育和锻炼。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意志的不足,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意志的普遍缺乏,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意志力与思想道德行为的内容是有关的,在不同的思想道德行为面前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调查发现,对于比较基本、比较原则的一些思想道德内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意志状况要好一些,比较容易践行,而对于一些比较具体,与个人利益联系比较紧密的道德内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意志状况要差一些。比如,对于公民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五项内容,在认知上做到“非常熟悉”的未成年人的比例差不多,都在30%~40%之间,而对这五项内容“完全做到”的未成年人的比例情况就有比较大的差距:“爱国守法”(50.5%)、“明礼诚信”(33.7%)、“团结友善”(36.9%)、“勤俭自强”(27.7%)、“敬业奉献”(25.7%),最高与最低之间有二十多个百分点的差距。这一方面表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意志情况因不同思想道德内容而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培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意志要从未成年人生活中的小事情做起,要从与未成年人个人利益关系最密切的事情做起。
(4)思想道德行为状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行为是其思想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等在实践中最终的综合体现,它最客观地反映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表2列出了未成年人对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实践情况。可以看出,未成年人对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实践情况比较好,有70%左右的未成年人选择“完全做到”和“多数做到”,只有2%以下的未成年人选择“没有做到”,说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在大多数未成年人中得到了践行。把表1和表2对照起来看可以发现,未成年人对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实践情况与其认知情况成正相关。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情感与意志状况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行为相对比,我们也发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感情愈深厚、意志力愈坚强,他的行为状况就会愈好。比如,调查表明,对于爱国主义,未成年人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在意志力上,情况都比较好,从表2也可以看出,未成年人在爱国方面的践行是最好的,“完全做到”所占的比重最高,这说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行为与其感情、意志状况也是成正相关的关系。这启示我们,增进和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认知、情感、意志水平,必将有助于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
表2:未成年人对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实践情况(%)
从表2还可以看出,对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未成年人完全做到的比例并不高,绝大多数未成年人是“多数做到”或“基本做到”。这表明不少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行为实践上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难以做到“完全做到”。另外,从未成年人对待集体主义的态度与实践集体主义的情况也可以看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行为的应然与实然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如认为应该提倡“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未成年人分别占34.9%和25%,而自己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仅占9.4%和19%。要缩小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未成年人应该在思想道德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把行为与认知、情感、意志统一起来。
.在日常公共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中的思想道德状况
未成年人就其生活领域而言,大致可以区分为日常公共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这几个生活领域是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领域。
(1)在日常公共生活中的思想道德状况。未成年人在日常公共生活中的思想道德状况,主要是关于未成年人对一些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参与程度,以及在公共生活中的道德状况。
调查显示,未成年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热情比较高。当问及“你对现阶段国内大事或国际大事的关注程度如何?”时,8.8%的未成年人“非常关注”,41.1%的未成年人“比较关注”,39.4%的未成年人“一般关注”,只有8.5%的未成年人“不太关注”,1.2%的未成年人“不关注”,这表明未成年人比较关注国际国内大事。也正因为他们对公共事务有关注热情,关注国内外大事,所以才有不少未成年人有收听或收看新闻的习惯,其中,46.6%的未成年人每天收听或收看新闻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40.3%的未成年人在30分钟至1个小时之间。
调查还显示,不少未成年人对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实践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如表3所示,有52.4%的未成年人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有不少人参与环境保护、助人为乐、社会捐助、义务植树等社会公益活动。当然,从表中我们也看到,还有一部分未成年人缺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但这并不一定说明他们在思想上不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愿为公共利益服务,而是表明我们一方面要做好增进未成年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积极性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组织好社会公益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
表3:未成年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情况表(%)
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道德领域,人们的社会公德水平状况从根本上体现着一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未成年人加强道德修养,首要的就要加强社会公德修养。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行为,是一个未成年人道德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调查表明,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水平有待提高,当问到“你认为当前未成年人最需要加强的是哪方面的教育”时,社会公德位列最应该加强的第一位,57%的未成年人都认为应该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对“在公共汽车上看见老、弱、病、残或孕妇,你一般怎样做?”一问做答时,选择“主动让座”的占66.1%;选择“装作没看见”的占2.9%,选择“别人不让座,我也不让”的占3.1%,选择“看情况”的占27.1%。尽管大多数未成年人选择主动让座,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选择“看情况”,采取观望态度,这就表明未成年人的社会公德意识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在家庭生活中的思想道德状况。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场所。无论是在未成年时期,还是在成年以后,个人在家庭生活中都应该遵循一定的思想道德规范。
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未成年人在家庭中得到的熏陶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影响很大。调查显示,32.1%的未成年人认为“家庭熏陶”是“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主要因素”,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中未成年人接受的主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在“当前未成年人最需要加强的是哪几方面的教育”的回答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未成年人选择比例较高的一项,这说明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还应该得到加强。
在家庭中,父母与未成年人的关系直接会影响到家庭教育的实效,进而影响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我们在做相关分析中发现,民主型的家庭关系与未成年人在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等方面都呈现出正相关的倾向,普遍优于其他类型的家庭。但调查显示,未成年人在回答“你觉得与自己的父母能否沟通”一问时,回答“沟通相当好”的只占15.8%,“能够沟通”的44.1%,“有时能沟通”的占27%,“不太好沟通”的占10%,“不能沟通”的占2%。而不少父母对未成年人的教养方式上“疼爱但多限制”(22.9%)或“过于保护或照顾”(14.5%)或“诸多限制或管束”(13.7%)或“过于纵容或溺爱”(6.6%),未成年人普遍比较接受的教育方式是“疼爱并使自主”(35.8%)。这就是说,为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和健康成长,父母要加强与未成年人的沟通,发展民主型家庭关系。
此外,我们在分析调查数据中还发现,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还与父母文化状况、父母职业、子女多少(即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3)在职业生活中的思想道德状况。职业生活是每个未成年人都要面对的,如何看待职业,以什么样的职业理想和态度面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活,在职业生活中奉行什么样的职业道德,这些构成未成年人在职业生活中的思想道德问题。
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的职业取向多元化。被调查未成年人在回答“现在或将来,您最愿意从事的职业是什么”一问时,选择“公务员”的占15.1%,选择“科研工作者”的占7.3%,选择“工人”的占2.2%,选择“专业技术人员”的占27.5%,选择“教师”的占8.6%,选择“私营或个体劳动者”的占13.1%,选择“高级管理人员”的占16%,选择“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占2.3%,选择“军人”的占2%,选择“其他”的占3.7%。调查表明,随着就业渠道的多样化,未成年人对职业的选择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向,选择比例比较高的职业依次为“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教师”、“科研工作者”等,说明未成年人在职业选择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那些技术含量高的职业。
调查也显示,未成年人的职业选择倾向于务实。对于选择工作时最重视的因素,未成年人的选择是:“工作地点”(15.4%)、“收入待遇”(64%)、“稳定有保障”(40.7%)、“清闲舒适”(15.2%)、“社会地位高”(17.4%)、“在职责范围内能自己做主”(28.5%)、“有前途”(46.1%)、“有挑战性”(28.2%)、“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收入待遇无所谓”(10%)、“其他”(1.4%)。由此可以看出,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收入待遇”(64%)、“有前途”(46.1%)、“稳定有保障”(40.7%),而选择“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收入待遇无所谓”的所占的比例则比较少。这表明,未成年人在工作选择中更看重收入、前途、稳定等实惠的因素,倾向于务实,而不是倾向于理想。这一点也可以从未成年人对就业地区的选择得到进一步证实,未成年人在自主择业中选择武汉的比例(30.2%)低于选择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42.2%),未成年人不愿意在武汉就业,其中几个主要原因是“经济收入不高”(54.9%)、“个人发展机会不多”(49.5%)、“武汉政策环境不好”(35.3%),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经济收入因素,表明未成年人在择业中非常重视经济收入水平等实际因素。
调查还显示,未成年人的职业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比如,对于失业问题,过去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民众是很难接受的,而当前对于失业问题,23.4%的未成年人认为“会使所有的人更注重学习和提高自己”,17.6%的未成年人认为“使在业的人更加珍惜就业机会”,16.3%的未成年人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由过去的不敢面对和接受,到今天的坦然面对,这本身就是很大的变化。又比如,对于创业,过去很少有未成年人思考过创业问题,而今思考乃至尝试创业的未成年人的比重不断增加,本次调查中,有11.3%的未成年人“非常想,正在准备”创业,有31.5%的未成年人“想过,但困难太多”,8.2%的未成年人“如果能得到政策扶持就试一试”,诸如此类的变化都是未成年人在就业观念上出现的新气象、新气息。
对于职业道德,调查表明,57%的未成年人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当前未成年人最需要加强的教育,这就是说,当前未成年人在职业道德方面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在职业道德方面接受的教育需要得到强化和提升。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基本特点
基于上述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分析,我们认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以下一些基本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对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整体上具有时代性
未成年人是社会中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部分,他们是社会改革的先锋,是社会新思想、新观念的首倡者和实践者。他们的步伐与时代同行,他们的脉搏与时代共律动,从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中我们能看到很多时代性的内容。
从表4可以看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中,获得评价最高的前三位素质依次为竞争意识(20.9%)、人际交往能力(13%)、进取意识(12.5%);获得评价比较高的三个素质依然是竞争意识(38.8%)、进取意识(36.2%)、人际交往能力(30.4%)三项:获得评价最低的三个素质分别是艰苦奋斗精神(12.3%)、自立能力(9.2%)、奉献精神(8.2%)。就是说当代未成年人竞争意识、进取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等思想道德素质比较好,而比较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自立能力和奉献精神。出现这种情况,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些特点,那就是未成年人逐步接纳了市场经济的观念,市场经济是讲究竞争、进取的,从而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上有所体现。另一方面,当代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较之过去有很大改善,并且不少未成年人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宠爱和关怀中成长,缺乏对他人的奉献和关心,故而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自立能力不强,个人主义的倾向明显,比较自我。对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带给未成年人很多新的思想道德观念,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不少未成年人在传统美德方面有所缺失,要通过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加以引导和纠正。
表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状况(%)
.问题呈现多层面性
本次调查结果在肯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也客观地表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并不集中于某一个问题,而是分布在不同的层面。对于“你认为目前未成年人中的思想道德问题的主要层面是什么?”一问的回答中,未成年人认为主要层面有理想信念方面(21.8%)、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38.7%)、政治思想方面(11.5%)、道德品德方面(44.8%)、人际关系方面(14%)、身心健康问题方面(33.3%)等。从分布情况来看,道德品德方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排在前三位。由此表明,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应该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看到问题的多层面性。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中,除去道德品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传统的问题,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凸显出来。这或许与当代未成年人置身其中的社会环境有关,当代未成年人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大、担子重,一些心理承受力不好的未成年人免不了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就要求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呈现出的多层面性也表明,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从多侧面切入,多管齐下,讲究轻重缓急。
.影响因素具有多元性
分析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因素,我们发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未成年人认为影响其思想道德状况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环境(70.3%)、学校教育(23.9%)、家庭熏陶(32.1%)、成人表率(13.5%)、舆论导向(12.1%)、影视作品(21.8%)、其他(0.9%)。其中排在影响因素前几位的依此是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影视作品。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影响特别大,远远超出其他影响因素,应该引起特别的重视。要塑造未成年人良好的思想道德,必须从端正社会风气,加大社会环境净化治理力度开始。家庭、学校作为传统的对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仍然是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引起重视。此外,调查显示,影视作品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影响也不可小视,过去我们对这方面重视不够。随着文化建设和文化改革的推进,应该充分开发影视作品等文化产品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同时注意加强正面引导,防止一些低俗文化产品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
.变化呈现社会相关性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不是脱离于社会而独立存在的,而是在与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状况的息息相关中共存共发展。调查表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与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状况之间呈正相关。对于“你认为目前社会的道德状况如何”,25.3%的未成年人认为“主流是好的、积极健康向上的”,20.3%的认为“道德滑坡,大不如前”,35.2%的认为“存在许多问题,但对道德状况的好转有信心”,8.8%的认为“道德崩溃,社会风气败坏”,另有7.3%的人说不清。而对“你对未成年人道德状况的总体评价”的回答中,2.5%的未成年人认为“非常好”,24.9%的认为“比较好”,53%的认为“一般”,15.4%的认为“较差”,2.2%的认为“很差”。把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加以对比,回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比较好”或“很好”的比例(27.4%)与回答社会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的比例(25.3%)大体相当,回答“一般”(53%)的大体和对社会道德状况持中性评价的比例(55.5%)相当,回答“较差”或“很差”的比例(17.6%)和认为社会道德崩溃或说不清的比例(16.1%)差不多。也就是说,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评价,与对社会思想道德状况的评价相差不大,比较接近。这表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受社会思想道德状况影响,也说明要改进和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还需要从改善社会大环境入手。
.取向多元而务实
未成年人生活在一个多样化的世界,他们接受教育、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是广泛多样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观念受到生活多样化的影响也趋向多元。对待同样一个问题、观念,未成年人之间会有不同的看法和选择。调查中,当问到“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未成年人的回答是多元化的,有的倾向于个人取向,有的倾向于集体取向,有的重精神、重价值,有的重物质。其中,19.1%的未成年人选择成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对社会有用的人”,46%的选择成为“在个人事业上有所成就,自我实现的人”,5.4%的选择成为“有权势和地位的人”,7.7%的选择成为“有钱人”,11.5%的选择成为“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5.8%的选择成为“安分守己的普通人”。从这些选择的差异性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的思想价值取向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过去未成年人比较讳言的成为“有钱人”、“有权势和地位的人”等,而今也得到一些未成年人的公开认可。总体来看,当代未成年人的选择是比较务实的,少了一些理想色彩。这一点从未成年人的职业取向中也可见一斑,未成年人对于职业的设计和选择丰富多彩,也不排斥讲究奉献等精神取向,但普遍比较注重收入待遇、发展前途、是否稳定等方面的因素,这些都一致反映出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价值取向多元而务实的特点。
上一篇文章:
版权所有:共青团滁州市委员会 & 2009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滁州市育新路174号  邮编:239000  电话: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口音纠正课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