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设计的主要内容党建包括哪些内容

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_百度知道
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提问者采纳
而变量则是指在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征或条件,为了使推论准确:样本必须要有代表性,都有差异。  抽样研究是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部分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的研究; 选择研究对象; 一般的方法、实验法,就被试验者(以下简称被试)来说,在“儿童的智力与语言发展水平的研究”中。这个课题的总体就是上海市区全体6岁儿童;&#160,主要有文献资料法; 总体研究是对研究对象个体进行的研究,也不包括市区其他年龄段的儿童;&#160。无关变量是研究者要控制的因素。  自变量,在抽样时要遵循随机原则,因此研究者必须事先决定研究的主要变量 &#160。抽样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对所抽样本的研究结果;&#160,并且干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  在设计方案中要确定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   研究对象可以是人,因变量是“体能测量的成绩”。一项研究往往会涉及多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160、行动研究法,可以进行总体研究,或几种方法并用。控制无关变量就是要排除这些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也可以是事。例如;   研究变量指研究者感兴趣的、抽样研究还是个案研究,或者以一个群体为一个单位做样本,自变量是“儿童的性别——男,自变量是研究者要操纵的因素; &#160,采用单一的方法;&#160、智力; 通常情况下、但会影响研究进程的。个案研究虽然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代表性、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当然;&#160。在学前教育科研中,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160。&#160。&#160,便难以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对总体情况进行推论。自变量的变化能引起或影响因变量的变化,常量不是要研究的内容、动机,但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之中; 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 2.研究变量的界定&#160,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一般以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要探讨的只是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兴趣、随条件和情境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产生的效应;&#160。总体的数量和范围不大时,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应用最广泛的变量; 1.研究对象的选择&#160,是变化的结果。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称为“样本”,而遗漏许多其他有用的信息,首先要确定是进行总体研究,但是; &#160。&#160,当总体的数量和范围很大时;&#160。研究方法随研究课题,而因变量的变化依赖于或取决于自变量的变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在“幼儿园男女儿童体能各项指标的比较研究”中,学业成绩;&#160,还可能有许多变量介入到研究过程中来,这些变量统称为无关变量。总体就是指全部研究对象; &#160。因此,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总和。抽样研究的前提是;&#160,并理清变量之间的关系,常量指在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相同的特征或条件,等等;&#160。变量就是会变化的有差异的因素; &#160,“上海市区6岁儿童识字量的调查”;&#160,使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纯化”;   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不包括郊县的6岁儿童。例如,因变量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因素,就要进行抽样研究;&#160,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结论。变量相对于常量而言、个案研究法,对某种教育现象或问题进行的研究。把它们都拿来研究是不可能的。尤其适用于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的研究;  在一项研究中,因为不排除这些无关因素的干扰。&#160。&#160,因变量是“语言发展水平测验的分数”。所以;&#160,自变量是“儿童的智商”。&#160,往往只能获取部分信息,即抽样时要尽可能使在一定范同内的每一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均等,研究要探讨的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 无关变量有时也称控制变量;  3.研究方法的确定 &#160,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特别是研究目的而确定;&#160。&#160,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假定的结果变量、所要研究与测量的; 在教育研究中、能力等因素在质和量上都会发生变化、调查法;  个案研究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做样本,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量的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160、观察法。&#160,是变化的原因,而且这些变量的相互关系交织在一起;&#160、女”;&#160、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160,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学前教育研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造价与管理
当前位置:&&&&&&&&&知识阅读
&结论部分的内容& 1.概述论点:作者归纳全文所论述的内容,指出已解决的问题,点明主要论点。一般概括一级命题的观点即可。& 2.深化论证:在本论论证的基础上,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他人继续研究指明方向,提供线索。&&& 深化论证形式:&&& 一是拓展性深化论证,是将前面讨论的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二是补充性深化论证,是以本论部分为参照,针对本论所涉及的问题展开议论。3.附加说明;说明不充当不构成结语主干部分,不是本论论证的延伸或拓展。? 常见的内容:& (1)指出选题研究的意义或价值& (2)指出已完成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用意义& (3)指出未解决或未彻底解决的问题& (4)前瞻性地指出命题或课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等。
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本类热门知识
本类最新知识
扫描二维码
订阅官方微信获得精华资料星级专家为您解答难题!
800-820-5114
您尚未登录,请先
遇到问题怎么办?赶快来提问!研发平台专家为您解答!
问题已解决
问题提出时间: 09:56:57
项目的实验方案要包括哪些内容?
项目的实验方案要包括哪些内容?
行业分类:其他专业技术
回答时间: 10:07:15
对项目申请来说主要是实施方案, 主要包括:
一、立项依据(项目研究意义、与国家科技规划纲要、环保行业科技计划等的关系、以及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的技术支撑)
二、项目目标
2.1总体目标
2.2年度目标
三、项目研究任务和技术路线(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3.1研究内容
3.2研究方法
3.3技术路线
3.4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3.5创新点
四、预期成果与考核指标(成果和考核指标尽可能量化、具体,突出环境管理支撑力度)
五、项目实施计划(结合年度目标编写分年度计划)
六、项目承担单位已有科研条件
七、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包括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成员介绍、协作单位情况,项目内部分工与组织实施方式)
八、经费概算(项目总经费,申请国拨经费、地方配套及自筹经费等,项目各项费用列支情况,各单位之间的经费分配等)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1:34:40
路过,学习一下。。。。。。。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2:35:19
各行业项目的实验方案不尽相同,以化学化工类项目的实验方案为例,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实验方案
1 实验目的:
2 实验仪器、设备和原料、药品;
3 实验原理:3.1 主副反应方程式;3.2 反应机理说明;3.3 拟采用的工艺;3.4 操作步骤;3.5 分析方法; 3.6 实验内容:3.6.1 探索性实验;3.6.2 正交或其他实验;3.6.3 重复性实验
4 工作人员安排;
5 所有的资料附件;
6 实验 (按实验方案进行);
7 实验报告:
按照国内外论文的格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反应方程式和反应机理
主反应和可能存在的副反应
实验部分(仪器药品的来源和规格)
原材料、中间体、主副产物的分析方法
工艺流程图
实验结果原始数据表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3:44:59
1 实验目的:
2 实验仪器、设备和原料、药品;
3 实验原理:3.1 主副反应方程式;3.2 反应机理说明;3.3 拟采用的工艺;3.4 操作步骤;3.5 分析方法; 3.6 实验内容:3.6.1 探索性实验;3.6.2 正交或其他实验;3.6.3 重复性实验
4 工作人员安排;
5 所有的资料附件;
6 实验 (按实验方案进行);
7 实验报告.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5:32:16
江苏省中医药科技项目实施方案
为保证全省中医药科技项目顺利组织实施,促进我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和学术发展,根据《江苏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结合我省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中医药科技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全省中医药人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中医药学术理论水平,加快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项目实施范围、内容和原则
(一)项目实施范围
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
(二)项目类别与内容
中医药科技项目分为以下四个类别:
1. 基础研究: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中医学术流派思想研究、医家医案资料研究及经方和民间单验方的研究等。
2. 应用研究:主要针对危害我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类风湿、血液病等防治方法的研究;中医“治未病”研究;中医药优势病种防治研究;中药安全性评价及其物质基础的相关研究。
3. 开发研究:主要开展对中药配伍、制剂等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研究;中药及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化体系与方法学研究;中药制剂的创新研究。
4. 政策研究:主要开展技术标准、行业规范、法规规章制定等基础性或前瞻性软科学研究。
(三)立项原则
1. 项目要能代表我省中医药行业水平,体现中医药的特点。
2. 项目要围绕中医药临床医疗、学科发展、产业进步和行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
3. 项目应注重运用中医药传统研究方法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支持多学科协作研究,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理论。
4. 研究内容须与国家及省有关部门的各类研究项目不相重复。鼓励对有较好研究基础、良好研究前景的项目进行深化研究,但不得在原有研究成果上进行同一水平的重复研究。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形式与流程
1. 本项目每2年为一个实施周期。省中医药局负责组织相关专家根据年度实际需求编制本期招标指南并下发。
2. 各市卫生局负责组织本地区有关单位进行项目的申报。
3. 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进行项目会审并最终确定项目。
4. 省中医药局下达项目任务,进行过程监管并按年度拨付经费。
5. 省中医药局负责项目完成后验收,并完成项目评估。
(二)资金安排
中医药科技项目在资金安排上分为立项资助、立项不资助两种。
每项资助项目由省中医药局给予3~5万元课题专项补助,项目承担单位按约定匹配经费。课题专项补助经费主要用于仪器设备使用费、消耗性研究材料费、科研协作费及科研业务费。
四、项目执行时间
中医药科技项目的执行时间一般为2年,如有特殊情况,由项目负责人申请,逐级报送省中医药局审核同意后,可以适当延长。
五、项目监督与评估
(一)省中医药局按照《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二)各市卫生局和省级项目承担单位要加强对本地区(单位)项目的组织领导,研究制定考核办法,引进绩效考核机制,在项目完成后3个月内,对项目总体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并将项目总结评估报告报省中医药局。
(三)各市卫生局和省级项目承担单位要切实加强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四)省中医药局在接到项目验收申请后,组织项目验收,按有关规定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并将各地项目执行的实际效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相关项目资金的依据。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8:42:48
项目研究方案,也叫项目研究计划,是如何开展项目研究的具体设想,它初步规定了项目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项目研究无从下手的局面,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项目质量与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因此,项目研究方案是行动指南,不怕详细,越细越好操作。另外,方案也是省项目申批的对象之一,合法性之一,项目批准方案后,才能开展研究。
一般项目研究方案要包括项目名称、问题的提出、理论假设、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检测目标与检测方法、预期成果、研究组织、条件保障等项目。
分别介绍如下:
一、项目名称
一个好的项目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
1、准确就是项目名称要把项目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项目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有一个适宜的切口,能准确地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2、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以,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
3、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4、醒目,就是项目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项目留下深刻的印象。
县总体实验方案名称为: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XX县实验区项目方案。子项目实验方案名称为: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XX县实验区子项目之一:“XX研究”实施方案。
实验学校实验方案名称:“XX研究”实施方案。如在学校项目研究中,还有子项目,则可以继续叫做子项目方案。学校以下层级可以称作课题,而第一、二级一般称作项目。
二、问题提出
如果说项目(课题)名称是方案标题的话,那么,从问题的提出开始,就进入方案的正式内容了。
问题的提出主要陈述项目(课题)提出的理由,说明项目(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主要回答“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一问题”。阐述研究的研究的背景(必要性、紧迫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背景分析:
1、时代背景——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背景,主要围绕所选择的项目分析当前国家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任务,阐述研究的必要性。
2、现状背景——县域(学校)教育或教学改革的现状背景,包括县域(学校)基本情况、近年来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的一定成绩,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改革形势等,要通过数据、事实说明主要成绩,主要说明研究的可能性等
3、问题背景——县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症结背景,分析研究的迫切性,特别是本单位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
三、理论假设
理论假设主要陈述进行项目(课题)研究要实现的目标或要达到的目的,主要回答“你想怎么解决这一问题”。表述时,要求用较为肯定的语言描述出本项目(课题)的研究目的。比如用“通过什么(各种有效手段,或实验步骤,或具体工作方法等)能够(或可以)达到什么(怎样的结果、或效果、或成效等)”的句式,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写理论假设要注意:
1、要全面。既要从理论建树和实践效果两方面考虑,两者不可偏废。
2、要肯定。不要含糊其辞,更不要模棱两可。
3、要具体。要有一定质和量的规定性,以便制定检测目标和选择检测方法。
4、要有特点。要区分此项目的假设和彼项目的假设可以有相同点,但必须有所不同。如在实验效果方面,项目研究总的来说都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最终目的,但每项所采取的手段和想达到的目的却不应该是一样的。
四、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是指在理论上的可行性。主要回答:“你是依据哪些理论提出并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如果说“问题的提出”是交代项目研究在实践上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话,那么,“理论依据”就是告诉人们进行该项研究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写:
1、研究的哲学依据;
2、研究的教育学依据;
3、研究的心理学依据;
4、研究的学科教学法依据;
5、研究的政策法依据等。
表述依据时不一定按照上面逐条写下来,要充分查阅资料,,对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一个细致的分析,一定要把理论和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表述,不要穿靴戴帽。
五、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主要依据理论假设的实践成效设计出实现的具体研究目标。主要回答:“你的研究要达到的要求”。
在同一项目之内可以有多个不同的研究目的,达到不同的研究目标。
1、决断性目标。指通过研究去判断某一种现象、某一种因素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是否成立;某项措施、方法是否可行。这类研究往往在推翻了一个结论之后,会引起产生一种新的观念、假设或形成一个新的理论项目。
2、对比性目标。通过研究去对两个不同的群体(学生或教师)、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媒体运用、不同的方法等进行差异性的比较,从而寻找出一些事实和规律。
3、析因性目标。通过研究去探索在影响某一事件的发生和变化过程中起决定性或主要作用的因素。
同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有对象。要对研究对象总体范围和模糊概念进行的界定。
2、有关键概念。对关键概念要进行科学界定。
3、有关联性。自变量和因变量要对应。
六、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主要回答:“你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即要把项目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小问题——子课题。研究内容的多少与项目的大小有关,项目越大内容就越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具体。要绘制具体研究内容线路图。不要笼统、模糊,不要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2、要全面。要认真分析研究项目,尽量选中符合学校实际的研究内容进行研究。一般不少于四个子项目(课题)。
3、要可测。研究内容便于检测,检测分为前测、中测与后测。前测,又称预测,用于了解实验前的情况,作为实验(干预)前的数据,一般在提出问题时进行表述;中测,用于了解实验实施中情况,了解实验是否在按照原定的计划产生效果,效果与预计的情况相比是否差异,用于调整项目研究的实施计划;后测用于了解课题研究最后的成效以及项目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与前测和中测相比是否产生了显著性的变化。
七、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研究方法,它回答:“你如何研究的问题”。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但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等。这些方法旨在获得对象的客观资料,而不给予对象任何影响。另一类方法是旨在改变和影响变量的方法,如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这些方法是要通过施加某些干预而获得某些期望的结果。有一些研究可能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则可能采用多种方法。例如采用实验法或行动研究法,也必然要采用第一类的数据资料收集方法,以了解实验的最终结果如何。
研究方法要简要说明并解释。
八、研究步骤
项目研究的步骤,也就是项目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主要回答:“什么时间做什么研究”。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要求,用多少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使研究者一开始就心中有数,在实施研究中一环接一环、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保证研究能按预定要求如期完成。步骤基本上包括项目论证阶段;项目实施阶段;成果总结阶段;验证评价阶段;成果推广阶段等,本项目研究为三年,即从2009年6月——2011年6月。
九、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指最后的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出现。主要回答:“如何用材料来体现你的成果”。教育研究成果可以有研究论文和报告,专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包括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研究周期较长的项目,还应该分别有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成果可以按学期列出。
十、研究组织
研究的组织包括研究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小组,项目研究组。项目研究组成员要根据项目研究的需要而确定。项目组的成员必须都承担项目研究的某一方面任务。不应有光挂名不干事者。项目组各成员承担的任务的性质应与承担者的学识、能力相适合。计划中要把项目组负责人、成员的名单、分工写出。必要时,还应把各人的专业、能力特长,曾有的研究经历和成果列出,以便项目管理者对项目组的研究力量有所了解。
十一、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包括领导重视程度、研究制度、经费与设备等,是开展项目研究的软、硬条件。
1、领导重视。校长是项目研究的第一责任人,加强项目的领导和统筹规划。
2、制度保障。即要建立相关项目研究管理制度、督导制度、评价制度等
3、经费和设备保障。在方案中要把开支的项目、用途和金额具体列出,要本着少花钱办大事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谋划。
十二、参考文献
请按顺序标明:主要责任人(多个责任人用逗号隔开)、文献题名及版本、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论文、报告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期刊的刊号)文献起止码。网络文献请注明具体的网络IP地址。
十三、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写清校长和具体负责人单位、姓名、职务、办公电话、手机和电子邮箱。
其他要求:
选择项目要求
第一、八个研究项目统一要有总体研究实施方案,项目名称一般用省级的研究名称,但可以加一部分修饰限制的词语,突出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注重实用性;统一署名为“武安市教育局项目研究组”,研究组织机构为项目研究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
第二、有实验校的项目,要围绕省制定的方案和市制定的方案进行选题,选题要按照市里的统一规划,结合学校实际,题目不宜过大,但要有一定创新性,论证要科学严谨。
2、文本字号要求
标题:前标题:宋体三号加粗
正标题:宋体二号加粗;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加粗;
二级标题:楷体三号加粗;
名:楷体三号加粗;
正文:仿宋体三号;
文献:楷体四号加粗;
页面设置:上下分别2.5厘米,左3厘米,右2厘米
行距:27磅
印刷:正反印,左装订。
3、时间要求
专人负责: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同时,要明确一名主要负责人起草研究方案,并经学校研究领导小组和研究组讨论通过,与8月28日前由校长或起草人亲自将纸质稿2份交教研室审阅,并交电子稿或发往电子邮箱。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2:04:49
学习了,。。。。。。。。。。。。。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6:42:22
对项目申请来说主要是实施方案, 主要包括:
一、立项依据(项目研究意义、与国家科技规划纲要、环保行业科技计划等的关系、以及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的技术支撑)
二、项目目标
2.1总体目标
2.2年度目标
三、项目研究任务和技术路线(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3.1研究内容
3.2研究方法
3.3技术路线
3.4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四、预期成果与考核指标(成果和考核指标尽可能量化、具体,突出环境管理支撑力度)
五、项目实施计划(结合年度目标编写分年度计划)
六、项目承担单位已有科研条件
七、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包括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成员介绍、协作单位情况,项目内部分工与组织实施方式)
八、经费概算(项目总经费,申请国拨经费、地方配套及自筹经费等,项目各项费用列支情况,各单位之间的经费分配等)
共0条评论&
回答时间: 17:21:56
学习了。。。。。。。。。。。。。。。。。。。。。。。。。。
共0条评论&
这个问题已提出一个月以上,回答功能关闭,如需求助可重新教育设计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以具体案例加以说明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教育研究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从融于哲学之中到自成体系的风雨历程,在25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研究范式的发展与革新始终是推动教育研究向前迈进的基础动力,而在教育科学日益分化和融合的今天,对教育研究中最基础的构成——
研究范式做一番历史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教育研究范式的界定
“范式”的形成,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它是由美国科学家库恩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即为学科的科学群体所认同,学科的内容和研究要素、过程、方法等须形成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具体科学研究,它的研究范式即是指教育科学的研究群体对本群体所从事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的共同认识。需明确的是,本文所涉及的教育研究范式是与教育研究活动相关的范式,不包含与具体学科内容有关的方面,仅对教育研究过程、方法意义上的范式进行探讨。
(二)当今三大研究范式
毋庸置疑,自西方教育教育理论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梳理各个时期的关于教育研究范式的观点有很多,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Popkewitz(1984)的教育研究科学研究范式分类:经验分析科学、符号科学与批判科学,这是直接受Hanbermas(1968)的认识兴趣分类的启发的结果。
当代一些学者则主张从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实用主义、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研究教育研究范式。Cohan等人建立在人们的“知识的质疑,认识,获得途径,传播方式的研究”这一认识层面上的,等分化出:实证的,规范的,解释的,自然的及批判的这三个进行科学研究的范式。但若从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观点及影响范围来看,笔者认为教育研究范式形成至今主要有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三个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
教育研究三大范式的特点
(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圣西门的学生兼秘书孔德。孔德不仅建立了实证哲学体系,而且致力于将实证的科学精神贯彻到一切知识领域之中。他主张把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诸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认为只有将实证精神贯彻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才能为社会改造和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证主义的推动下,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也开始引入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统摄一切科学的“科学哲学”,主张用实证方法取代抽象思辨,认为可观察的事实是唯一不证自明的知识。这种以追求自然科学化为特征,以应用为目的的研究范式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一大批学者投身于教育实验、教育测量,使得传统的哲学——思辩的理论教育学改变为科学的教育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本体论上,坚持教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各种教育现象,作为事实可做抽离式研究。在认识论上,表现出机械的客体中心论或机械的反映论,认为认识就是对客体的直观和机械的反映。它强调客观事实独立于认识主体之外,主体、客体是两个截然分开的实体,主体可以通过对一定工具的操作而获得对客体的认识。在对客体的认识上,实证主义认为,现象必须是可以被经验地感知的,一切概念必须还原为直接的经验,理论的真理性必须由经验来检验。对事物的研究就是要寻求事物间因果关系,以建立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在方法论上,则设定方法可以独立于对象,具有普遍性,同时强调量化的必要。
实证主义在教育研究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教育活动的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合理性的前提。教育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它虽然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意识的活动,但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所制约,表现出普遍性,这就要求教育研究必须依靠科学的方法论,研究教育活动中普遍的规律和共同使用的操作技术、方法和模式。
2.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是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尤其以量化来处理教育现象。教育研究的量化过程与自然科学的程序基本一致,一般有三个步骤:一是以观察、调查、实验等为手段收集可信度较高的研究数据;二是依据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对假设进行检验;三是根据假设检验的结果提出并构建新的理论。
3.坚持教育研究中的价值中立。实证主义认为,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排除先入为主的判断或已有的价值取向,只对客观事物进行“纯客观”的描述,只有这样才能不偏不倚地揭示事实(或变量)之间的关系。
4.教育研究的任务是建立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把教育当作客观事实来考察,回答教育“是什么”,通过调查、归纳、实验、统计等方法形成规律性知识。因此,教育科学对教育活动只具有解释和说明的性质,不具有规范、指导的功能。
(二)解释主义研究范式
l9世纪中叶,面对自然科学对人文科学的侵袭,德国的文化哲学家狄尔泰、历史学家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等一批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开始和自然科学斗争,为人文科学争取独立的地位。他们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着巨大的差异,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自然是僵死的、无意识的;而人文科学研究人、人与人的关系及人的创造物。所以,狄尔泰指出人文科学不能“套用”和“移植”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这样,“理解”构成了不同于自然科学“说明”的人文科学独特的方法论的核心。狄尔泰提出的“我们对自然进行说明,而对精神生活进行理解”的旗帜,奠定了理解作为人文科学方法论的根基。到后期,随着胡塞尔现象学的形成,经海德格尔、加达默尔进一步的扬弃,不仅把理解当作一种思维方式,而且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把它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强调“理解”不只是对文本的理解,具有普遍性。
“理解”成为解释学的核心方法。理解不是对客观知识的说明,而是人生经验的表达方式,它卷入了人的情感、态度和体验,把握生命表现中的意义,是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文本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与实证主义相反,在本体论上,解释主义研究范式反对实证主义的原子论。反对对人及其生活进行孤立的考察,而强调一种整体观和相互联系的观点。它假定人的行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行为,研究不是只看行为的表现,而要揭示行为背后的意义,形成共识性的理解,而不是揭示行为发生的刺激一反应关系。在认识论上,认为研究主体与客体分离是不可能的,主客体的关系是一个互为主体、相互渗透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实际上是主体和客体在互动的关系中对客体的重新解读和建构。因此,在方法论上,它特别强调研究者深入到现场,在尽可能自然的环境下和被研究者一起生活,了解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对他们自己所使用的方法进行深刻的反省,注意自己和被研究者的关系对研究的影响;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对被研究者的意义解释系统进行再现和建构。在教育研究中,二战后兴起的德国文化教育学流派继承了狄尔泰的思想,他们反对那种不顾“人的整体事实”,不从“整体的人”出发的所谓教育研究的科学性,认为这无异于以一种僵化的尺度去测量充满生命活力的对象。他们主张从人的历史和存在分析人手,去对人的精神、心灵等内在世界加以体验、理解和诠释。本世纪2O年代以后,以斯普朗格、李特、福利特纳、鲍勒诺夫为代表的文化教育学派坚持了解释主义研究范式。成为了继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之后的又一影响较大的研究范式。
解释主义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教育活动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人为活动,具有主观性和价值性。教育活动因主观价值和客观条件不同而千差万别,难以重复,具有情境性和复杂性。教育的对象不是无生命的物质世界,而是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教育活动是自为人的活动,因而教育的世界是主观的世界,人文的世界,意义的世界。教育研究任务就是要揭示世界中的意义,通过体验、表达、理解这种“解释学的循环”把生命推向更丰富、更深刻的发展阶段。
2.解释主义研究范式反对实证主义研究把整体的教育现象加以肢解、分析。而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把教育现象中人的行为和事件同所处的各种关系结合起来加以考察。以揭示教育行为背后所蕴涵的价值和意义。
3.解释主义研究范式对教育研究中人种志研究、质的研究、叙事研究、田野研究、现象学方法等产生重大影响。解释主义研究范式所关注的通常是学校内部微观环境中的问题,是教育情境中的特殊性,研究者本人常常作为研究的工具,发挥研究者的“前见”在研究中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带着自己的“前见”积极参与其中,与被研究者和文本积极进行对话、交流,形成研究者的阐释意图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循环互动,追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和意义的建构,达到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视域融合”,形成新的交融的视域。
4.教育研究的主题不在于外显的教育行为和现象,而在于教育行为所蕴涵的生命意义。重视被研究者的生活史和环境对它的影响,重视教育行为的个体性和情境性。解释主义研究范式是不同于哲学思辩研究自上而下的研究,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它不同于实证主义冷冰冰的“纯客观研究”,而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研究。
5.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只是要从客观量化的研究中来了解事实,它更重要的在于了解和解释这些事实背后的意义。以此作为批判、改进和超越不合理的教育现象的基础。
(三)批判主义研究范式
批判理论本身是在对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批判吸收的基础上形成的。批判主义的社会学理论来源于黑格尔的辨证哲学、马克思的批判哲学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其代表人物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姆、卢卡奇、葛兰西、科尔什。批判理论并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社会学理论, 而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社会哲学或是社会理论。批判理论认为,实证主义把一切现存的东西都当成事实加以接受,排除了思维的批判性和否定性,实际上起着维护现实的消极作用。解释主义虽然强调了人的主体意识,但只是着眼于重现或体验过去的情景,而没有着眼于批判。和解释主义一样,批判理论也认为主体和客体不可分离,但和解释主义不同的是,它不认为主体只是在互动关系中了解和认识客体,而认为由于主客体双方都有可能受到社会不公正意识形态的压抑,研究应该是一个主客体共同演化成长,摆脱虚假意识,达到知识领悟的过程。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它肯定“理解”的意义和价值,但又不至于此,而要以批判的反省来代替生命经验的重构。因此研究者不仅仅只是尊重被研究者的意见,而且应该让被研究者参与到研究之中,为双方自身的解放乃至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努力。
其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上,
批判理论认为,
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实践,
而社会实践是对社会中不合理现象的改造。换言之,
社会学不是研究一般的社会行动,
而是研究能够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对社会的看法上, 批判理论认为,
社会不是纯粹外在于人类的,
社会本身就是作为阶级的人的实践过程,
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所进行的特定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批判理论认为,
个人都受到社会上某种价值观、世界观的制约,
虽然个人并批判主义的社会学理论来源于黑格尔的辨证哲学、马克思的批判哲学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其代表人物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姆、卢卡奇、葛兰西、科尔什。批判理论并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社会学理论,
而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社会哲学或是社会理论。
批判主义研究范式的优势在于:
它比较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认为个人与社会存在紧密的联系,
社会并不是外在于个人的,社会本身就是作为阶级的人的实践活动, 个人必然受到社会的某种价值观念的影响, 从而研究者需要在社会中观察个人, 通过个人观察社会, 增加了研究者进行观察的视角。
它注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
认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不仅表现在研究过程之中,
而且表现在主体的社会实践过程之中,
认为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够使人认识社会,
而且在于它能够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从而极大地扩展了理论的功能。
而劣势在于:
它没有很好地解决如何对于现实保持批判态度的问题。按照批判学派的看法,研究者应该对于现实始终保持批判的态度。但是, 研究者用什么来对现实进行批判呢? 只能是用研究者以往形成的价值观念。问题在于, 研究者以往形成的价值观念是不是正确的呢? 如果研究者的批判建立在错误的价值观念的基础之上, 那么批判就必然是错误的。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价值考虑, 对于同一个社会事实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 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从而使理论的真实性无法检验。
三、三个研究范式的共性联系
虽然上述三种思想流派在教育研究中的论点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基本观点还是有许多相通之处:
首先,教育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有事实问题,而且更多的是价值问题,教育现象充满着意义和诠释,教育研究是对价值系统的互动关系予以整体性的深入理解,把握现象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其次,人本主义取向的教育研究强调应以整体的观点研究教育现象,研究者应对真实自然情境中的研究对象及与之相联系的全部背景因素进行整体研究,注重对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历史的理解;最后,都强调研究主客体的互动和融合,客体在和主体的积极互动中被重新建构,否认研究中的价值中立,重视主体知识的建构和意识形态能力的批判以及价值赋予和创造的可能性。
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研究范式是在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对于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中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的,但它们在克服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缺陷的同时,却也丢弃了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精华部分,其局限性表现在:一是对“当事人”意义解释的过分尊重势必导致相对主义;二是由于研究者本人是重要的研究工具,因而研究过程与结果直接受到研究者个人品质的制约。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注重事实世界相反,它表达的是对价值世界的关注,但两者都是以事实与价值分离为前提的,因此对每一种范式的片面推崇都是不足取的。
&21世纪是一个倡导多元、尊重个性的时代,随着人们对教育研究对象认识的深入,越来越意识到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最为复杂的社会现象,那么,对它的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也就不是一种研究范式可以做得到的,必须倡导一种多元的教育研究范式相互补充、互相融合。这就为多种教育研究范式的共存提供了大的社会背景,而教育研究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关注也使其成为必然。事实上,历史上存在的各种研究范式之间的关系并非矛盾对立、水火不容的,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的历史的联系,是互为补充、相互支持的,任何一种范式都无法单独回答解释所有的教育问题,它们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的研究。也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对教育完整世界的真实理解与把握,达到对教育本然的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的真实还原。因此,正确地看待各种教育研究范式,以多元的范式去研究复杂的教育现象和活动,实现多种研究范式的融合,应该成为新的世纪里教育研究者从事研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源税主要包括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