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三个一个小女孩唱的歌在游泳池唱的那个歌叫什么

俄罗斯的一个什么组合。唱得一首叫做《女孩》的歌。在CCTV音乐的一个什么什么节目听过。这个组合主唱是女_百度知道
俄罗斯的一个什么组合。唱得一首叫做《女孩》的歌。在CCTV音乐的一个什么什么节目听过。这个组合主唱是女
提问者采纳
//.html" target="_blank">http://blog、歌曲.sina:《向往幸福的女孩》演唱:321之城组合<a href="./s//s/blog_5dldjl
提问者评价
不是这首。。但是我希望你给我找歌准确得。好不、?谢谢你了 。再给你加20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cctv音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一首俄罗斯歌曲,好像是2个还是三个男生唱的,一开始是唱的“哈额,哈额,哈额”_百度知道
求一首俄罗斯歌曲,好像是2个还是三个男生唱的,一开始是唱的“哈额,哈额,哈额”
后由一个男生唱,急求,我也是在人家QQ空间背景音乐听到的,第一句是什么“sei sei luo sa什么的 ”后来另一个男生有说唱,节奏很轻快,很好听,哪位大师知道,我知道线索很少接着是一段曲
我有更好的答案
哥们,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名字但我知道这在哪里可以找到 就在多米音乐里! 叫什么? 好听的俄语歌ZQ去看看吧
蓝色贝雷帽《唉 命运》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俄罗斯歌曲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漫步俄罗斯
当我走出海关,踏在的大地上,无限兴奋地内心呼喊着,俄罗斯,我终于来了!向往这片伟大的土地有数十年之多了,读了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集、小说,你能不想拜访他们的故居吗?听了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拉赫玛尼诺夫、鲍罗廷等的美妙的音乐,你能不想寻觅这些音乐圣者留下的踪迹吗?看了画册里列宾、苏里科夫、希施金、列维柯的撼动人心的油画你能不想去看看这些杰品的原作,亲临这些风景画所表现的宽广的俄罗斯大地吗。还有那无数的教堂上金光灿灿洋葱头圆顶也是多么吸引我呀,……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催促我赶快登上赴俄的旅程,可是去俄罗斯自由行好难啊,尽管现在俄罗斯已成了民主宪政的国家,可是管理者的脑子还是那么死板。当欧洲绝大多数的国家、以及亚洲的许多国家纷纷向个体旅游者开放时,俄罗斯对中国游客还是坚守着要组团出行,要有对方邀请单位的邀请函,才能获得签证,为此事,我去了俄罗斯驻沪领事馆好几次,没有邀请函,就被挡在门外,一筹莫展,无功而返。当我游历了欧洲110天后,再去俄驻沪领事馆,又一次失望而归时,愤而转向他数十年冷战的死对头—美国去了。当我从美国归来后,得知有一些签证的中介公司他们有办法获得签证,我们找到了一家公司,他们可以代办,费用是人民币1000元,我知道领事馆的签证费只要300多元,这不是存心让这些中介商人赚钱吗?莫非领事馆也要拿回扣吧。唉,这些死脑筋的俄罗斯人啊。只要能去成,多花些钱,我也认了。等拿到签证,自己的身子却不争气了,心脏出了点小毛病,住了两次院,小修小补,装了个小零件,出院后,总得要观察一番,看看它是否能正常工作,只能放弃去俄罗斯,那代办签证的1000元,中介是不会退给我的。这样看着几个朋友从满洲里出境,穿过西伯利亚,奔驰在无垠的俄罗斯大地上。我只好和另外一群朋友晚半个月从的进去,第二次游览了欧洲,我们在汇合后继续后面的行程,走了57天。又过了一年,我已是足龄73岁的人了,一种恐惧感往心里袭来,俄罗斯这辈子我能去成吗,我可不能再等了,很幸运的周围又有一群朋友他们乐意和我一起去俄罗斯,我们心可大着呢,还想再往前行,到北欧也去走一遭。我拟了一份45天俄罗斯+北欧的行程表,大家表示没有异议,我们就在网上找签证公司,在淘宝网上找到一家中介,价格居然比去年还要便宜,只要600多元,所以去俄罗斯签证没有什么攻略可以介绍的,网上办中介签证的可多了,你只要找一家最便宜的去办就是了。从机场到市区要坐一辆火车,票价是340卢布,相当于人民币近70元,价钱可不便宜。火车到了市区后我们还得坐地铁,乘地铁不管远近,一次都是30卢布,我们乘3站,到旁边的亚历山下,我们所订的青年旅社在那里。莫斯科是俄罗斯的心脏,克里姆林宫又是莫斯科的心脏,我们的游览就是在心脏中的心脏开始的,其实克里姆林宫不是莫斯科独有的,我们还去过其他好些个城镇,像、、大,都有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在俄文里的意思是“内城”,在语中的意思是“堡垒”那么它大概的意思就是“城堡”吧,为了区别其他城镇的克里姆林宫,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往往称为“大克里姆林宫”。可以说是很巧,也可以说是很不巧,我们是在9月5日到莫斯科的,9月5—6日召开G20峰会,可能是怕恐怖分子惹是生非,莫斯科这几天里也紧张,我们住的青年旅社靠近克里姆林宫旁边的亚历山大花园,这里人头济济,一派节日景象,然而警察、武警、士兵就更多了,到处都是,起码数千上万。走了不过1,、2百米就会碰到几处安全门,凯旋门是驯马者广场到的一道关口,红场封锁了,进不去。
这家餐厅原是座修道院
我们刚到莫斯科的当天晚上,从凯旋门的门洞里可以看到红场上的华西里大教堂,在蓝色的灯光照射下,如梦如幻,直到五天后在离开莫斯科的前夜,红场才戒除宵禁,进入红场,走到华西里教堂的面前,这座教堂可以说是莫斯科的一个标志。是伊凡大帝为了纪念战胜鞑靼军队而下令修建的,于1560年建成。共有九个色彩艳丽的洋葱头状的教堂顶,中央的塔高46米。这九个教堂顶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后来分别加上去的。教堂前面有爱国志士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纪念像。真的看了个仔仔细细明明白白,也就觉得平常,真是应了那句话:“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红场上的凯旋门是从在1931年被斯大林推倒,因为斯大林认为它影响了红场上游行队伍的出入,直到1995年重建。从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穿着夜光衣服的军人。
从背面看大教堂
门内是喀山圣母堂。这是为了纪念击退1612年的军队入侵而建造的,斯大林时代也被拆去,1993年仿原样建造。在圣母堂的旁边是国家历史博物馆。这幢建筑1872年由亚历山大二世下令建,这位沙皇被人刺杀后,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三世接位,其加冕典礼就在这新造就的馆堂举行的,同时也开辟了这个国家历史最悠久、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
居然红场进不去,我就到它的外围去看看吧,从驯马者广场往北走就是剧院广场,我的朋友们坐市观光车去周游了,我还是想在这城市的中心,或许有什么精彩的东西可看。这时感到内急,到处寻觅厕所,就是找不到一处,这时看到马路对面有一间开在地下室的小酒馆,我想,喝酒的人大杯大杯的酒下肚,总要排泄吧,那儿必定有厕所。这是一家开在剧院广场这样一个高档场所的低档酒馆,里面果然有10几个人在排队等待入厕,小酒馆里出售一份份下酒的菜肴,可是喝酒的人个个都是清酒一杯。
解决了危急,轻松出来,听到大剧院那边传来花腔女高音的歌声《夜莺》。这是19世纪早期被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的作曲家阿利亚比耶夫在西伯利亚流放期间创作的歌曲,以夜莺作为主题创作的歌曲有好多,这首歌曲可以说是位于这类歌曲之首,那天前的台阶成了表演的舞台,大概是为了庆祝G20峰会的召开而举办的露天音乐会。从花腔女高音那美妙的嗓音和淋漓尽致的发挥,可断定这一定是高规格国家级的演出。我循着歌声走去,大剧院前拦起了半截高的栅栏,没票的人只能站在外面观看演出,外面的观众可说是人山人海,我数了一下,这样人贴人站着的有七排,我站在第七排根本看不到舞台,女高音唱了以后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乐最末的乐章,乐曲以节日的凯旋进行曲出现,这节庆般的庄严气氛,和当时当地的情景实在是太吻合了。接下来是男高音用阉声唱出根据盲人音乐家罗戈创作的吉他协奏曲《阿兰胡埃斯》第二乐章所改变的歌曲,阉声男高音是16至,的一种独特的。他们是时接受过手术的男性歌手,他们能唱出比女高音还高的音。这首乐曲优美的旋律被曼陀凡尼乐队演奏过,也被盲人歌唱家波切利传唱过,这首曲子给我的感受是幽怨凄美。今天在这样的场合,用这般的声音来演绎它,真使我惊讶万分。没法看到舞台,我焦急得要发狂,我把相机举过头顶,对着舞台连连盲拍,幸亏还拍到一张舞台全景。那八根仿古的伊奥尼亚式园柱是何等的气派,那三角壁上阿波罗驾着四匹骏马是何等的威武,那壁龛里的雕像是何等精美。莫斯科大剧院真不愧是世界顶级的剧院,绝不逊色于、歌剧院。
接下来的节目有《费加罗的婚礼》、《卡门》、《弄臣》等歌剧的咏叹调。男高音唱的是意大利的拿坡里民歌《富尼库里,富尼库拉》、列昂卡伐罗的《黎明》。一群女歌唱演员在一位甩动着飘逸的长发,边拉电子提琴边扭摆的身子的演奏者的带动下,边唱边跳莫扎特的《进行曲》,歌词就是一个字,啦,啦,啦……。接着再唱一首去世已100多年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茨的《柔板》改变的歌,这一动一静,相得益彰。还有芭蕾舞和维也纳的华尔兹。唯一的一个我不熟悉的节目是男声四重唱,从他们时而抒情,时而诙谐的表演,可知这歌曲也是表现生活,表现爱情的,而我们在五、六十年代所熟悉的那些歌曲,一概不见了。演出以《茶花女》的饮酒歌和男女声对唱《告别舞台》作为结束。这是一场艺术至上的音乐会,演出的节目都是古今以来音乐领域里的名品、精品。场内场外的观众被这场精湛的演出捕获了,个个凝神屏息,如痴如醉。我也顾不得礼貌谦让不断地找空子往里钻,终于从第七排晋级到第二排,这才有了后面几张照片。
悠游微尘 大剧院的对面是莫斯科小剧院,这是莫斯科历史最悠久的话剧院,曾创作话剧《大雷雨》的著名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做过这家剧院的文艺部长。
以后的几天,我们总也在周边溜达,在华西里大教堂的东面有一条巴卡大街,这条看来并不起眼的不过500米左右长的街道集中了许多吸引人的建筑精华。从西到东依次是建于年间粉白相间的教堂,现在这里已不是教堂,而成为政府的办事处。
16世纪俄、英通商,在伊凡大帝赏赐给商人的土地上建起了老式英国庭院,这座有着白色的木制屋顶的府邸,融合了英国和的建筑风格,在建筑史上有很高评价。曾经是英国第一批派到俄罗斯的外交官和商人的居所。
再过去是建于1698年的圣马克西姆祈福教堂,现在是民间艺术展览大厅,紧挨着它的是神迹修道院,金色圆顶的大教堂和白色墙面木造屋顶的僧侣住处都是在17世纪建造的。
再往前是“罗曼诺夫贵族之家”。这是罗曼诺夫王朝第一个沙皇米哈伊尔.罗曼诺夫的祖父下令建造的府邸,在1613年米哈伊尔登基前一直住在这座屋内,罗曼诺夫王朝一共有18个沙皇统治。直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2月被资产阶级革命所推翻。可惜我到了这里已经闭馆了,它的主要建筑看不到了,只是从街上往内看,可以看到里面的小礼拜堂。
继续往前是建于1658年的,
前面广场的南端是库利什卡万圣大教堂,1380年德米特里.顿斯科在在此建造木教堂,纪念那些死于库利科沃战役中的人们。现在看到的教堂是1617年在原址上重建的。
这里还有一些不知其名的教堂,这是一条布满历史性建筑物的街道,斯大林时期有一座建于1935年的莫斯科饭店位于此街上,是原苏联时期政府高官宴客联
谊的重要场所。在这座庞然大物面前,所有的官邸和教堂都成了侏儒。为了不破坏这历史性景观,现政府在2006年把它推倒了,新的宾馆在筹建中,再造的宾馆要和老建筑向谐调。至今原宾馆拆除的地方还是一片空地。
克里姆林宫是一块等边三角形的地域,东面的城墙外是,的城墙外是亚历山,底边的城墙是沿着的。既然红场进不了,那就只好先逛逛亚历山大花园了,花园是一片狭长的地带,它的北端有无名战士墓,有战士守护着一团终年不息的圣火,我看到了战士换岗的情景。
往南可以看到硕大玻璃圆顶的中央展览厅,这里还有喷水池,是情人们互诉衷肠的好去处。
亚历山大花园的对面是建于1755年的莫斯科大学的旧址,黄色墙面配上白色圆柱,建筑庄重美观。这里还保留着当年的莫斯科大学动物博物馆。大部分学院搬到去了,这里尚留下亚洲和非洲各国的学院。
我们要在9月11日离开莫斯科,到9月10日晚上我们才知道红场上的警察、军人都撤走了,赶紧到广场,乱糟糟的铁栅栏还留在广场上,拍了华西里大教堂,我又去了古姆百货商场,过去我们对苏联的印象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衰微。食品和生活资料奇缺,现在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商店里商品很丰富,红场周边有很多高档的商店,世界名牌的专卖店如古奇、香奈儿等也比比皆是。走进古姆百货商场,那古典风格的建筑就显出它的高贵。即使那玻璃棚下的商业长廊,的42街、、的香榭丽舍大道上也没见到如宫殿般的商业建筑,商场里还有喷泉。
离开莫斯科的那一天我一定得去克里姆林宫了,天气时阴时晴,朋友们昨天已去过了,那时还处于戒严状态,相机不准带入,必须到寄物处存放掉,所以他们在克里姆林宫里一张照片也没拍成。幸运的我今天能把相机带进去。在里面除了国家首脑的官邸,政府的办公场所外其他地方都随意拍摄的。克里姆林宫里最高的建筑就是,有两个金色圆顶,钟楼高81米,内置65吨镀金圆顶。在钟楼旁地面上放置着世界上最大的钟,已破碎。因为太重,不能悬挂于钟楼上,从未敲响过。在它的旁边是,历代沙皇都在这里举行加冕礼。历代莫斯科大主教,还有后来历代俄罗斯东正教总主教,都安息在这座教堂里,沿墙排列着他们的坟墓。五个金色头盔式园屋顶和四个半圆形的山形墙面对广场。
天使长教堂在广场东南角,沙皇加冕礼、婚礼和葬礼在这里举行。属俄罗斯拜占庭式建筑,四个灰色圆顶的中间有一个更大的金色圆顶,它特有的扇贝式山形墙非常美观。天使长教堂总共有48口铜棺,里面安卧着52位大公及沙皇,除了鲍里斯.戈东诺夫外几乎所有沙皇的灵柩都在这里。在它旁边是圣母领报大教堂,一座有九个金色穹顶,显得格外辉煌壮观的大教堂。是皇室家族私有礼拜堂。
广场西面,一座墙由砖砌成,并从正面(东面)开始就镶上了削成四面体的白石——多棱宫由此得名。其东面墙上有许多棱形刻饰,外部的楼梯延伸到下面的广场。彼得大帝等前历代俄皇的宝座均设于此,是举行庆典、接见外国使臣的殿堂。泰雷姆宫是克里姆林宫殿群里最壮丽辉煌的,有它成群的奢华金色圆顶和西洋跳棋房顶。这两处都是对外不开放的。
大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最高权力的所在。黄白相间墙面,有700多间房,圆顶上插着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是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过去曾是列宁的居所,东侧是当今俄罗斯总统的官邸,如果总统在总统府办公的话,总统府的圆形屋顶上就会升起总统旗。不对外开放。
克里姆林建于1961年,是克里姆林宫内最新的建筑,有6000个座位。过去苏联共产党都在这里召开大会,现在除了高级别的大会外,也常有高水准的演出。
从克里姆林宫出来已是下午1:30了,今天下午4:30我们要坐火车去大家讲好3:00在青年旅社集中的,大概是因为红场封闭了几天的缘故,开放以后,红场上前排了长长的队伍,怕耽误了火车,只好放弃参观列宁墓了。
更多内容请看我的博客:/yy_wc
谢谢分享啊!
向您学习!
对老一辈来说始终有个心愿去看看啊
太厉害啦!希望在这个年龄的时候也能向您这样还能走出去看看……
你的微笑我哭了
193,漫步(二)西区(原创)我们住的青年旅社在的西边,离开克里姆林宫很近的,走过去大概只要10分钟,这家旅社宿费也不贵,除了这两项好处外,其余都是劣处,空间很狭窄,尤其不能容忍的是工作人员态度很恶劣,对旅客不愿搭理,问他们莫斯科的一些景点和交通问题,总是说:“不知道”。我住过好多青年旅社,态度像这样冷漠的是绝无仅有。从旅社所在的小街出来,走三、五十米到大尼基塔街街口,对面就是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音乐学院是由钢琴家兼作曲家尼古拉.鲁宾斯坦在1886年创建的,柴可夫斯基曾在这里任教1940年纪念柴可夫斯基诞辰100周年,学校就以柴可夫斯基命名了。这所学校是俄罗斯培养音乐人才的最高学府,曾培养出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等音乐杰出人才。院里有大小三个音乐厅,大音乐厅可以容纳1800人,几乎每天都有演出,世界上高级别的每四年一次的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就在这个音乐厅里举行。还有室内乐专用的小音乐厅及音响效果特别好的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厅。这些音乐厅只有在演出时才能进去。我们很想参观这座音乐殿堂,面前广场上有柴可夫斯基的雕像,进入宫殿般的学院大厅就给门卫挡住了,里面走出来一位中年妇女,挺和善的我对她说,我们酷爱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非常渴望参观你们的学校,语言不通,音乐就是媒介,我轻声哼起了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乐第一乐章那段感人肺腑的旋律,她也跟着哼唱起来,一下子把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她进去让一个什么人写了一张便条,我拿着便条再次到入口处去,门卫看了便条打了电话进去,和我们说要到10:00才能进去,还有45分钟,我们就到离此不远的莫斯科大学旧址去吧,这大学旧址还留有一部分教学基地在里面。同样的,我们被挡在楼外,只能在庭院里拍几张照片,等我们赶回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时,门卫还是那句话:不能进。态度很坚决,根本没法通融。
在两个大学碰了两个钉子,我们终于对参观俄罗斯的大学彻底绝望了,我在欧美州国家也曾参观过、大学、、等名校,在参观过史坦福大学、、这些名牌大学,都若进入无人之境,随你走,任你看。俄罗斯你竟是这样的气量嘛。年轻时,我是一个话剧爱好者,对作为世界上三大表演体系的斯坦拉夫斯基的著作也曾经研究过一番。这次到莫斯科来,就想去看看他的故居,我想同伴们大概不会有兴趣,就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独自撑着把伞去寻访,我在他的故居附近来回找寻,就是找不到。莫斯科人不太乐意别人询问他,我知道这里很少有人懂英语,就把要去的每个地方都写上俄文标签,迎面走来的人十有七、八把头偏向一边,让你再也没有勇气上前打扰他。尽管这样,还是不得不问,回答都是摇摇头或说;不知道。我在、美国站在街角看地图的时候常会有人走过来问“Can I help you?”(我能帮你吗?) 莫斯科人啊,这难道就是我们过去在歌中唱的“……中苏是永久弟兄……”所持有的态度吗?终于还是找到了这位戏剧家的住处。然而又吃了闭门羹,故居门紧闭着,按了好几次门铃,里面没一点反应。又一次失望而归。在这幢黄色墙面,白色镶边装饰的双层豪宅,斯坦尼去世前在这里生活了18年。博物馆有一间名为“奥涅金的房间”,他把演员们召唤到这此房间内排练。在这里他完成了《我的艺术生活》、《演员的自我修养》两部巨著,建立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大概是因为参观的人很少,即使是开馆的时间,这里的大门也是经常关着,管理人员空缺。
在斯坦尼住处的对面是民俗艺术博物馆,主要是展出俄罗斯特有的工艺品—套娃,所以也叫套娃博物馆,这是一幢很有特色,很漂亮的建筑。建造在1885年,已有100多年历史了,除了陈列展品外,还有卖品部。到那儿一问,却说套娃博物馆已搬走了,新的地址很远,这又是一处空穴。即使想去的地方一个个扑了空,我也会再继续一个一个找下去。
莫斯科的西区是文化气息浓厚的,帝俄时代、苏联时期一些文化名人都居住在这里。高尔基的故居离开斯坦尼的不远,在苏联建国之初,列宁时期和斯大林时期,他是最响当当的革命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活动家、诗人、的创始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他的自传体小说《》、《》、《》以及《母亲》都改变成电影。他的剧本《在底层》在改变成话剧《夜店》。很受观众欢迎的。《海燕》选入我们那时的高中语文课本。他在苏联的地位,相当于鲁迅在中国。高尔基的住宅富于幻想色彩:门口的雕刻、屋顶的壁画、彩绘的玻璃、一段石刻的楼梯和外部房间内精美的瓷砖,是俄罗斯新艺术建筑派的代表建筑。高尔基最后5年在此渡过。参观故居是免费的,摄影要付费。
在高尔基故居的对面升天教堂是普希金举行婚礼的教堂。1999年这位诗人200周年的诞辰之际,在教堂前面建造了一座圆形喷泉和石亭,亭内有普希金和他的夫人娜达利娅的雕像。这段不幸的婚姻送了普希金的命。
在升天教堂附近,另一个重要地方就是塔斯社的所在地,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国家亲苏的那些日子里,塔斯社是我国报纸上国际新闻的重要来源。
再往西行,就到了契科夫的故居,房屋色彩是红色的,是契科夫在1886年到1890年的住处。契科夫是个医生同时他还是个杰出的作家。他的小说短小精悍,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寓意深刻。其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史上的艺术珍品,《变色龙》入选我国高中语文课本。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这些戏配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导演,可谓之珠联璧合,已成为俄罗斯乃至世界戏剧宝库中的精品。
莫斯科西区过去是现在也还是文化人聚居的地区,那幢斯大林时代建造的文化人公寓里面就住了在文化界有成就的知名人士,著名的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就出现过这幢莫斯科著名的建筑。这是一幢典型的斯大林式的建筑,气势磅礴、高耸雄伟、布局对称、坚实稳定。显示共产主义时代的激情和荣耀,在莫斯科这样的建筑有七幢,人们俗称她们为七姐妹,还有如外交部大楼、莫斯科大学等。这种建筑看多了,也不免感到呆板、单调,甚至有些厌烦。
在俄罗斯普希金的影响可说是博大深远,光是莫斯科与普希金有关联或是以普希金命名的场所至少有六、七处,除了刚才提到的普希金的婚礼场所——升天教堂外,还有普希金博物馆和普希金故居博物馆。普希金博物馆在克鲁泡特金街,是1961年6月6日建造的,我们去的那天没有开放,在这座房子的附近还有托尔斯泰博物馆,这两座博物馆都是以收藏作者的手稿、最初的印刷版本、一般来说游客去的比较少,博物馆也处于常关门状态。托尔斯泰博物馆也没找到,也就放弃了。
从地图上看普希金故居博物馆离不远,阿尔巴特大街是位于市中心的一条著名步行街,紧邻,是莫斯科的象征之—。阿尔巴特大街曾是艺人和画家汇集的天堂,保存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阿尔巴特大街的小店铺—家挨一家,商品种类极其繁多,如暖和的护耳皮帽,精心编制的大草帽,琳琅满目的耳环、项链,各种古怪的护身符,别致的小包,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衫,年代久远的宣传画,伪造的证件,古董,雕塑,绘有历届领导人形象的玩偶套人……街头作画的艺人是阿尔巴特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在阿尔巴特街上也还有一幢斯大林式的外交部大厦高27层,在今日上海四、五十层的楼宇比比皆是,可是在莫斯科大都是五、六层建筑中间,它可以说是鹤立鸡群了。
实在从阿尔巴特大街旁走到普希金故居博物馆也有相当的一段路,要穿过一些街巷,幸亏遇到两个热心的60岁左右妇女,她俩说:你跟着我们走吧,一路上我想怎样和她们沟通呢,英语她们一点也不懂,即使这两位太太看上去也是有文化的人,我只能说一些名词:“普希金……叶甫根尼奥涅金……”这是普希金一首很著名的叙事长诗的主人公的名字,我估计她俩不会不知道。果然她俩兴奋地絮叨起来,这篇长诗柴可夫斯基把它改编成歌剧,歌剧里的几首咏叹调很好听,流传也很广。尤其是连斯基第二天要去和奥涅金决斗,当晚在家里唱的:“青春,青春,我美好的青春……”我轻声地哼着,两位老妇人跟着热情地大声唱了起来。一下子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她俩一直陪我走到普希金故居博物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要是轻语言不通,我们就得想各种办法和当地的人们靠拢。有一次我们到了一个新的城市,我们知道从火车站下来要坐19路无轨电车才能到所订的青年旅社,我只能拿出一张小纸片画了一辆有着两根辫子的电车,旁边写上19,给路人看,他马上用手一指,我们循着他指的方向,走不多路就到了19路车站了。尽管我们预先知道俄罗斯人英语水平很差,然而在莫斯科真切感到的还是让我们惊诧不已。按理说机场、国际青年旅舍、城市的旅游问讯处都是为外国人服务的单位,这里的工作人员总应该有相当的英语水平了吧,可是就碰到好些人对你摇摇头说听不懂。我们在路上用英语问路,一般都挑看起来有文化的一些人,十之八九都木然地对你摇头。以前苏联的教育搞得并不差,过去我国一些学校理科的教材有好多是用苏联版的,很深奥,挺难的。苏联在科学、工业和国防上的成就也足以说明他们的教育水平。为什么独独在英语上这么差呢,看来俄罗斯人太傲慢了,他们不愿接受别国的文化,尤其摒弃从苏联时代到现在一直树立为敌人的美英的语言和文化,直到今天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还是很差的,在一个中小城市里,一位大学生热情地给我带路,他只能讲几个英语单词,连讲一句完整的句子也不能,水平比我们国家的中小学生还低。想到在莫斯科遇到的市民多半冷漠,可能他们不懂英语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把头侧向一边,是怕你去问他们。
普希金故居博物馆是很清新的蓝色的建筑,到了那儿,已经过6:00了,铁门关闭。我对门卫讲了一些热爱普希金之类的话,他才把铁门打开,允许我在庭院里拍几张照。这里就是1831年2月到5月普希金婚后所居住的房子。博物馆在1986年2月开馆。里面展示普希金相关的资料。
进入20世纪后,俄国文学持续繁荣,却已经没有19世纪的辉煌,因此史称“白银时代”。 在这座博物馆的右边有一座绿色的建筑里面住着白银时代的作家、诗人安德烈.别雷。他的著作有长篇小说《彼得堡》。这两座房屋有地下通道相连。
另一座,似乎与普希金没有直接的关联,这座博物馆设立于1912年,原为莫斯科大学的艺术精品室,1937年冠于诗人普希金的名字,成为现在的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这是莫斯科排名第一的外国艺术博物馆。收藏品有莫奈、马蒂斯、伦勃朗等画家的珍品,藏品颇丰,也是世界级的美术馆,我们更想多看看俄罗斯画家的作品,时间有限,就没有进去参观
在莫斯科西区还有、普希金模范话剧院。在西南面,有3座重要的建筑,除了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在它的北面是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这里的地铁站名是列宁图书馆,可见这个图书馆有两种叫法。这个图书馆内的藏书是全俄罗斯最多的。
在它的南面,也就是在克里姆林宫的西南面,傍着莫斯科河,是基督,这里现在已成为莫斯科著名的旅游景点,教堂于1838动工,1883年建成。教堂的建造是为了纪念1812年抗法战争的胜利。斯大林时代这座教堂成为政府镇压宗教的对象。1931年5月斯大林下令将其炸毁,他要在这位置上建造一座315米高的“苏联宫”,然而这项工程始终没有开工,到赫鲁晓夫时期,这片空地造了一个游泳池,世界上最大的游泳池。苏联解体后,教堂完全仿照原样建造,教堂的高度还是103米,化了2年时间,在2008年完工。教堂可以容纳1万人左右。它那5个金色圆顶熠熠生辉,在克里姆林宫和莫斯科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它。
在莫斯科所有文人的故居中,托尔斯泰故居博物馆的内容是最丰富的。这是托尔斯泰在1882年到1902年在莫斯科的居住地。他在这里居住了有20年,确切地说,是20个秋天和冬天,当然留下的踪迹和物品也就相当多了。我们坐地铁到高尔基文化公园下,托尔斯泰的故居在附近一条小巷里,这条小巷就叫托尔斯泰街,故居在26号。没有一位热心的略懂英语的女士带路,我们恐难找到那儿。托尔斯泰另一处庄园别墅在离莫斯科有190公里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那儿是托尔斯泰的出生地,每年夏天托翁必到那儿去度夏。庄园是青松翠柏,亭亭白桦一片绿色世界,如今秋色已浓,想必那儿色彩艳丽引人,我们时间有限,就只能参观他在莫斯科市区的故居了,托翁选中这座房子的原因是屋后有一个,树木高大、花草茂盛、环境幽雅,住在这里,感到就像住在他那个乡下的庄园里一样。在俄罗斯的作家中托尔斯泰是很有钱的。买下这座房子的时候,只有一层,托尔斯泰加以改建,增加了一层。一层的第一间是餐厅,全家围着一张长方形餐桌而坐。楼上的大厅,墙上点着蜡烛。一些著名音乐家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等都是这里的常客,经常有一些围着三角钢琴的室内音乐会。经常来聚集会的还有屠格涅夫、契科夫、列宾等作家和画家,这里是俄罗斯品味最高的文学艺术沙龙。二层最里面的一间是托尔斯泰的工作室,放着几把沙发和写字台。托翁的长篇巨作《复活》就是在这儿写成的,桌上还放着一页写到一半的《复活》的手稿,好像疲倦了的作者到户外花园里去散步了。二楼还有托尔斯泰和他夫人的卧室。
在莫斯科西区还有好多名人,如诗人莱蒙托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等故居你,我没有时间去拜访,如时间充裕,专程作一次文化游,也是挺有意思的
更多内容请看我的博客:/yy_wc
194,漫步(三):、修道院、公墓。(原创)弯弯曲曲的河在莫斯科市区的西南部有一个180°的大转弯,湾内有一座体育场,还有名闻遐迩的和。湾外是一座不太高的麻雀山,前苏联时期这里也被称为列宁山。这个名称的变化从伟大到渺小,真是富于戏剧性。我们乘地铁1号线到麻雀山站下,这座地铁站和莫斯科其他的地铁站不一样,莫斯科有好几个地铁站用圆柱。华丽的灯饰甚至雕刻打扮得颇有点宫廷气派,这个地铁站用大幅玻璃把外面的景色引入乘客的眼帘,很具现代化。
麻雀山位于莫斯科河南岸,是莫斯科的最高处。由此俯瞰莫斯科市区,是观看莫斯科城全景的最佳地点。据说当年拿破仑入侵莫斯科时就曾在麻雀山上俯瞰莫斯科城而不禁发出感慨,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也对此这景观也进行了描述。出了地铁站后沿着莫斯科河方向走一小段就可以看到乘坐缆车的地方。麻雀山最著名的景点就是麻雀山,步行到观景台也不是很远。大约要30分钟。这一路上穿过森林,森林里有池塘、凉亭、小桥,我们不坐缆车,还是沐浴在森林中的天然氧吧为好。
到了观景台,耳边响起一首当年的歌曲《列宁山》。歌曲这样唱道:“亲爱的朋友我们都热爱列宁山,让我们迎接黎明的曙光,从高高山上我们眺望四方,莫斯科的风光多明朗。……”最后两句是这样的,“……啊世界的希望,俄罗斯的心脏,我们的首都,啊莫斯科。”唱的时候只觉得这首歌很好听,没想到苏联是要把整个世界都囊括到他的卵翼之下呢。今天站在观景台上看看莫斯科的风光也不过如此,那天天气也不好,比我所想象的、向往的差多了。
观景台上一座用光亮的金属板做成的现代雕塑,用多次反射的影像造成一种光怪陆离的印象。的里也有一座用圆浑的光亮金属曲面做成一个雕塑《》,也给人一种光怪陆离的印象,要比这个高明多了。
在麻雀山上最重要的建筑是从市内旁搬来的莫斯科大学。 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学,是现在世界公认的十大名校之一,这里汇集了来自各国的优秀人才。莫斯科大学的创始人是著名的学者M.V.罗蒙诺索夫(年)。1953年搬到麻雀山新校区这里。主楼高达240米,正面宽450米,是莫斯科市7个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中央高32层的部分是管理部,两边17层的副楼是学生宿舍。从主楼的24层开始就是地球科学博物馆,在这里也可以看到莫斯科的全景。这里有理工科的14个学部,学生人数达3.2万人,在莫斯科大学旧址和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吃了两次闭门羹,我是不想第三次被拒了。同伴小兰她还不死心,想再去试试看,果然被门卫挡在门外。
第二天,天气阴沉沉的,这样的天气倒是适合去看看修道院和公墓的。还是坐地铁一号线到麻雀山站前面一站体育场站下。从资料上看,新圣女公墓是早上9:00开门,新圣女修道院要10:00开门。两处离得很近,所以我们应该先去公墓,再去修道院。当我们从大门进去时,里面走出来一位女士,她说这里是修道院,要买门票的。公墓是不要买门票的,几个朋友已经到里面了,我就到售票处去买门票,售票处的窗洞还没打开呢,门卫也没上班,而院门洞开着,这不明摆着免费让我们进入吗。
这时修道院里除了修女外,就我们这几个人。这种寂寥清幽的情景真是再好没有了。建在湖畔的新圣女修道院周围的景色非常优美,据说柴可夫斯基在创作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时候就是在这里一边散步一边构想故事的情节。优美的乐句就在脑海里涌动而出了。
新圣女修道院是瓦西里三世(在位时间1505—1533年)在1524年为纪念俄罗斯古城斯摩棱斯克摆脱统治而修建的一座女子修道院。彼得大帝免去了他的同父异母的姐姐公主的摄政王位,就把她软禁在这里。作为克里姆林宫的外城,它的周围都是用城墙围住的,修道院内有很多像1524年建造的斯摩棱斯克教堂那样珍贵的古建筑,斯摩棱斯克大教堂内的壁画与圣像画比克林姆林宫内天使报喜教堂里的更为华丽精美.此外还建有很多教堂和塔楼,以及展示圣像图的小博物馆。
在这修道院内还发生一些重大事件,如帕迦尔斯基就是在这里成功抵御了16世纪末的军队和17世纪的和立陶宛军队的入侵。鲍里斯·戈东诺夫也是在这里被选为沙皇的继位人。这就显得这座修道院地位不同寻常。十月革命后修道院被迫关闭,改为国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分馆,苏联解体后才又作为女子修道院重新开放。偶尔看到在院内走过的修女,说明这是一座有修女修炼的修道院。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仅次于克里姆林宫和的莫斯科第三大旅游景点。
从出来走到不过只有10分钟。实际上这两处只隔了一堵墙。和新圣女修道院情景迥异的是公墓里人丁兴旺。拿着话筒的导游引领着一队队游客。因为这里不收门票,所以旅游团都有这档节目。我的一个朋友刚参加了旅游团游览回来,他们有一天游览的节目是参观地铁站再加新圣女公墓。每人要额外支付300元人民币,其实一张地铁票是30卢布,可以走遍所有的地铁站,合人民币6元。 6元成本,要收300元,每人身上要赚294元。难怪这公墓里尽看到游客。公墓里墓碑很多,而且每块墓碑的艺术设计都和躺在地下的人的事业和荣誉有关联的。墓碑上刻的都是俄文,有的还是花体。对我来说真是一窍不通的天书。这些在出发前我也都想到的,我把埋葬在公墓里的一些名人的俄文名字像描花一样把它描下来,以便能按字索骥把这些名人的坟墓找到。可是到了实地一看,墓碑有那么多,根本无法一一辨认、核对、找到。我就跟着中国的旅游团,听导游的讲解,这样找到一部分亡者的墓碑,还有一些墓碑我是拿着那些俄文名字去问一个在公墓里做清洁工的老大妈,那位老大妈可热心了,她来来回回帮我把我要找的那些名人都找到了。我真是感觉到高贵者最冷漠,卑微者最热忱。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 1971年9月11日)这位前苏联领导人的墓碑由黑白各三块互相交叉的大理石构成,中间是他石雕头像,这似乎是隐喻他功过参半的一生。
戈尔巴乔夫(1931年3月2日-)在他妻子赖沙的墓地旁,是给戈尔巴乔夫预留的一块颇大的墓地,从墓地的大小,以及所栽种的花草来看,这位让苏联红旗落地的前苏联领导人,老百姓对他的印象还不坏。
叶利钦(1931年2月1日-2007年4月23日)他又把苏联恢复成俄罗斯。是俄罗斯首位总统,也是最近增加的名人墓。他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他的墓碑是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
米高扬(),人,期间任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战后历任部长会议副主席、第一副主席等职,式人物,苏联政治家。
葛罗米柯(1909年—1989年),(1957年——1985年)和苏联最高主席团主席(1985年——1988年)。他是世界上担任外长第二长时间的人。他的墓碑是阴阳两个头像。
娜杰日达.阿利鲁耶娃(1901年9月22日-1932年11月9日)斯大林的第二位妻子,婚后,他们生活并不幸福,由于政见不合,矛盾激化,最后导致妻子的非正常死亡,是自杀还是他杀始终是个谜。他们的女儿斯韦特兰娜的一段话:“如果她没有死,那么她以后的命运会是如何呢?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早晚她会成为父亲的政敌。白色的墓碑以示她的纯洁,墓碑被坚固的玻璃环绕着,保护它不受破坏。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年12月22日)作家,坚强的布尔什战士、著名的作家。1904年9月22日出生于工人家庭。因家境贫寒,11岁便开始当童工。15岁上战场,16岁身受重伤,25岁身体瘫痪,年仅32岁便去世。他的自传体《》是30年代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他的墓碑是卧病在床时顽强生活的写照。祭台上他那特征鲜明的红军帽和马刀让人们想起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叱咤风云的英姿。
卓娅(1923 年 9 月 13 日—
1941 年 11 月 29 日)这位被法西斯处死的女英雄的墓碑形象感人至深,她双手被紧縛在背后,衣衫破碎,挺着裸露的胸膛,双腿微曲,头高高地向后仰起。
舒拉 卓娅的弟弟,在卫国战争中牺牲在战场上。
马雅可夫斯基(1893年7月19日-1930年4月14日)前著名诗人。后的《我们的进行曲》、《革命颂》等诗作歌颂了十月革命,呼吁同革命结合。1919年后参加《罗斯塔之窗》工作,写诗作画同反对派进行斗争。1924年逝世后,发表长诗《列宁》,以诗作深切悼念。1930年4月14日,因爱情失意及对统治下的苏联的失望等原因而开枪自杀。红色的墓碑显示他的革命性。
契科夫(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他的小说短小精悍,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寓意深刻。其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史上的艺术珍品。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米高扬(1905年——1970年):这是另一位设计米格战斗机的设计师米高扬。他设计的米格-21(包含仿制、改良型)是产量最多的斗机。米高扬的墓碑上有一架直冲云天的米格机。
普罗科菲耶夫(1891年4月23日-1953年3月5日)苏联著名,他的作品非常丰富,有交响乐、协奏曲、歌剧、芭蕾音乐……他的交响童话《彼得和狼》往往作为交响音乐爱好者入门的启蒙。他的芭蕾音乐《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在我国舞台上出现次数最多的作品。
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在斯大林强权统治下,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渡过了忍屈负重的一生。和他具有同样政治观点和艺术主张的友人被斯大林一个个地枪杀。晚年的肖斯塔科维奇向年轻的友人伏尔科夫讲述往事时,说了这样一句话:“等待枪决是一个折磨了我一辈子的主题。”《第七交响乐》是他获得世界性声誉的一部作品。1941年到1 944年,德军将列宁格勒团团围住,声言:“要将列宁格勒从地图上抹去。”在被围困的900天中,城内饥饿倒毙者有60万人。肖斯塔科维奇在被围困的最初几个月里创作了这部作品。此时饿殍满城的列宁格勒已经凑不齐一支完整的乐队,首次排练时只来了20个人,一半的乐手都是被担架抬来的,骨瘦如柴的指挥甚至挥不动指挥棒。仅经过一次15分钟的排练后,《第七交响乐》在列宁格勒大剧场首演了,在德军的隆隆炮声中,乐团完美的完成了演出,许多乐手在结束的一刹那晕厥过去。日后,肖斯塔科维奇这样说:“我毫不反对把《第七》称为《列宁格勒交响乐》,但它描写的不是被围困的列宁格勒,而是被斯大林所破坏、希特勒只是把它最后毁掉的列宁格勒。”他的墓碑上刻着五线乐谱。
乌兰诺娃(1910年1月10日—1998年3月21日)她在上世纪50年代人的心目中就是芭蕾舞的象征。她曾两次访问(1953、1959),她在世界各地演出,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演出的剧目有《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
、《灰姑娘》、
等。一块白色的大理石上雕刻了她创作的《天鹅湖》中白天鹅奥杰塔的艺术形象。
夏里亚宾(),俄国男低音歌唱家。他和男低音歌唱家保罗.罗伯逊被誉为世界二大男低音之王,他是一位具有独创精神的艺术家,表演与人物、语言
和歌唱高度融合,嗓音洪亮,音域宽广,富有表现力。曾在斯大林时代获得“人民演员”的称号,以后又被贬斥,摘去“人民演员”的称号。被迫移居到国外。1938年4月12日,夏里亚宾因患败血症,在去世。他生前曾经愤怒地说道,我连骨头也不能埋在这个国家(指苏联)。但是在他去世46年后,这位不朽艺术家的遗骸,终于从巴黎迁葬到。夏里亚宾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1904 年 5 月19
1974 年 3 月 27 日)的墓也在这里,这个在中国被贬为千古罪人的他,在可是个座上宾呢。
更多内容请看我的博客:/yy_wc
195,漫步(四):南部(原创)到莫斯科如果不去,那是一个极大的损失,这座棕红色的建筑物,局部类似一栋古老的贵族城堡。莫斯科的大商人,纺织厂的老板帕维尔.特列季亚科夫是一个是一个颇有文化修养,酷爱绘画艺术的收藏家,收藏世界上最好的俄罗斯肖像画,及巡回展览画派等其他杰出的俄罗斯艺术品。1874年,这座私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1892年,他把自己收藏的以及他已故兄弟谢尔盖.特列季亚科夫收藏的艺术珍品一并献给了莫斯科市政府。1918年博物馆命名为“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画廊就在的南岸,乘地铁6号线到“特列季亚科夫”站下车,博物馆在拉符鲁申街上,出站后走过去不远。1971年画廊的收藏品是4000件,到1991年,收藏品已增加到55000件,博物馆从1884年到1894年,整整修缮了10年,到1994年底才重新开放。
那么多精彩的作品呈现在面前,真是目不暇接。许许多多的肖像画,画的都是王公贵族,公主贵妇。也有一些是我们都认识的文化名人。
这幅托尔斯泰著名的画像是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在1887年多次到托尔斯泰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庄园为托尔斯泰画的。是公认的托尔斯泰最好的画像。
基普连斯基的《亚历山大.普希金》形神并茂,惟妙惟肖,是诗人最满意的一幅肖像画,他说:“看着这幅画,就好像自己在照镜子。”普希金是1837年去世的,而照相术是1838年问世的,没有这幅肖像画,我们怎么会有诗人准确的印象呢。
一些伟大的杰作,真是让人心灵震撼。例如列宾所画的《伊凡和他的儿子》。伊凡四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任沙皇,他生性残暴,世称他为“伊凡雷帝”即“恐怖的伊凡”。他失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画家选择了这样一个情节精心描绘:伊凡雷帝在一次与他儿子争执时,用手中的笏杖猛掷过去,不幸击中儿子的头部,鲜血如注……这一偶然的暴烈冲动致使后继者送命,伊凡顿悟这绝后的可怕举动,立刻上前搂抱住垂死的儿子,用手紧按住儿子头上的伤口,想止住流血,他儿子无力地用手撑在地面上,以防倒下。伊凡的瘦脸上睁大恐怖、悔恨交加的双眼,他想求儿子饶恕但已无济于事,兽性和人性同时显示在伊凡的身上。人们就好比在现场目睹这场血淋淋的杀戮。
苏里科夫所创作的《女贵族莫洛卓娃》是给我印象很深的一幅画,在上世纪60年代初看过苏联传纪电影《画家苏里科夫》,影片内容差不多都忘记了,但是这幅画一直留在我脑海中。女贵族莫洛卓娃是一个笃信旧教的教徒,她竭力反对沙皇进行的宗教改革,沙皇亲自下令逮捕她,并流放到远离莫斯科的边远地区去,莫洛卓娃一贯仗义疏财,救济贫困百姓。画中就是描写她乘坐雪橇途经莫斯科街道的情景。画面中的近景有两个乞丐,莫洛卓娃和一个乞丐都以伸出的二个手指划十字,互向应对。这是旧教的固有动作,也点出了画作的主题,。这是一幅大型的油画,布满整个墙面,有摄人心魄的感觉。
俄罗斯的风景画也是很富有魅力的。列维坦是19世纪俄罗斯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风景画展现了俄罗斯的自然风貌,笔调细腻,色彩丰富。《傍晚钟声》这幅风景画表现夏日傍晚的农村景色,画中耸立在远处林中的修道院,仿佛传来钟声,打破了傍晚夕阳下的宁静,给人以抒情诗般的感受,同伴们都笑话我看不厌俄罗斯那洋葱头圆顶的教堂,是的,我是中了列维坦的毒了。
希施金是俄国后半期现实主义风景画奠基人,画风写实细腻,生平喜爱描绘俄罗斯原始森林及伏尔加河畔的景色。
《月夜》是被人誉为“爱情诗”的风景油画。周围的色彩和少女的情绪处理得和谐,朦胧的月光洒满林中,池中是洁白的睡莲和墨绿的菖蒲,恍若仙境,使人陶醉。
《阿廖努什卡》此画具有俄罗斯绘画的典型特点。湖边石上坐着一位美丽而忧伤的姑娘,背后暗淡的景色和女孩忧伤的表情形成一种和谐的相融,为整幅画面的忧伤感加上神话般的瑰丽色彩。
另一个风景画家库因兹的作品也是非常吸引人的。《雷雨后》表现了一望无垠的平原雨后的景色。画家用单一的绿色强调了大自然的严峻、平静和诗意。上部灰暗而密不透风的天空和下部单纯的绿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大雨回过后阳光乍现的大草原的秀润。鲜亮而迷幻的色彩,使画作具有浪漫主义的情调。
《白桦树丛》作品洋溢着欢快、抒情的调子,以纯净的色彩和明亮的调子表现了大自然的美,由于近景大片阴影和中景深色树林的衬托,草地显得格外鲜明和纯净。树干受光的亮面不但使得树干具有立体感,而且和下垂的树枝、地上的阴影成对照。构图富于节奏和音乐感。
优秀的作品实在太多了,不能一一赘述。从美术馆出来,这临近约1平方公里的区域里,竟有12座教堂和3座修道院,色彩、样式、结构都各不相同,天下着雨,拍照很不方便,要是有时间,我会去一一观赏。真可谓隔三、五步路便是一个教堂,而在我所住的城市里是隔三、五步路便是一个银行,看来俄罗斯人重信仰,人讲理财,实惠多了。教堂那么多,而且各教堂内信众也那么多,想不到经过7七十年苏联时期的无神论灌输,俄罗斯人的宗教意识还是那么强烈。
美术馆就在莫斯科河附近,在跨河桥上有对新人冒着雨在拍结婚照,让俄罗斯的俊男美女也留在咱相册里吧。
今天早晨我要去莫斯科东南部的斯帕索.安德罗尼科夫修道院,看得出来同伴们对教堂和修道院已经有点腻了,我就一人独自去。地铁8号线坐到伊里奇广场站下,还要走大约20分钟的路才到达。这里的安德罗尼科教堂建于15世纪,是现存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修道院完整地保存了俄罗斯东正教的传统风格。修道院离市区较远,交通不太方便,所以去的人较少,进修道院的人都是进教堂拜神的,几乎没有人在庭院里闲逛,所以显得格外清幽,而且不收费,真是个悠游的好地方。安德烈.鲁布廖夫是修道院的一名修士,他创作的圣像画在俄罗斯是最好的。可惜鲁布廖夫的圣像画都移到别处去了。放置在莫斯科、一些重要的教堂、博物馆里。
那幢褐色的建筑是斯帕斯基教堂,旁边一幢白色的建筑现在已成了美术馆,收藏了5000多幅圣像画,每一幅圣像画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好些是鲁布廖夫学生的作品。我也奇怪,为什么自己会对修道院这么喜欢,大概是像《红与黑》、《简爱》之类的小说,《音乐之声》、《荆棘鸟》之类的影视剧看多了。
从修道院出来走到地铁站,又有几座教堂,建筑也挺漂亮,我还是把它们一一收入镜头里。路上一个流里流气的小伙子一把抓住我,听不懂他讲什么,总是要钱吧,我说你要是不放手我就叫警察了,他朝我头上打了一拳就走了,这时周围也没什么行人,自己感觉没什么大碍,就继续往前走了,看来在莫斯科边缘较冷落的地方,一人独行是不太安全的。
在的六天里难得有晴天,我们身在的首都这样一个市里,向往的却是在俄罗斯风景画中看到的宽广的大地,想闻一闻俄罗斯泥土的芳香。在莫斯科郊外有好几个沙俄时代留下来的庄园,农奴主、农奴、小木屋、乡村小教堂……这一切引起了我的遐想。趁着天好,我们去莫斯科南部的科罗缅斯克耶庄园。这个庄园比前面那个修道院离市区更远了,我们坐地铁2号线到科纳站下,出站后走不多远就到了。庄园地处两岸,非常大,占地面积有345公顷,庄园里有好多14—17世纪留下来的教堂和木屋。
14世纪是科洛缅斯科耶庄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段时期它成为莫斯科大伊凡王子和俄国沙皇的避暑山庄。从16世纪开始,有很多历代的皇帝例如伊凡雷帝、彼得大帝等都在这里修建过别墅。1532年为庆祝伊凡四世沙皇王子的诞生,这里修建了耶稣升天教堂。它的下部是砖石结构,上面是火箭形的木屋顶。教堂的左侧是用砖石建造的二层建筑多普勒伏尔,以前这里是沙皇家族的厨房,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展览馆。17世纪中期这里又修建了一座有270多个房间,3000多个窗户的木质宫殿,他们称这座木质的沙殿为“世界第八大历史奇迹”。
这里还有很多16、17世纪建造的教堂,
建造的“施洗约翰圆顶大教堂”;16世纪建造的属西欧风格的“圣·乔治钟楼”,建造的“”;1670建造的“水塔”;建造的“红门”;建造的“木制门塔”。它们就像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一样排列着。此外这里的木质建筑也非常值得一看。17世纪唯一的木质建筑——蜜酒制造所,官是从莫斯科郊外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运来的,还有彼得大帝1702年住的房子也是从阿尔汉格里斯克搬过来的。
庄园虽然离市区较远,莫斯科人都很喜欢它,那天在庄园里看到好多对新人在拍结婚照。
上搭起了舞台,来自周边四方的村民在表演着俄罗斯民族歌舞,我的兴趣点不是在舞台上,而是在台下等候上场的表演者和乡民。我庆幸看到这场乡土味很重的演出,竟这时发现还有3个同伴不在身边,也不知他们的去向。到5:30我和老缪在庄园门口等了他们有半个多小时,才看到他们匆匆走来,原来他们在庄园里走了很多路,看到那个有200多间房的木质宫殿。我们竟失去这样一个精彩的观光点。真是有得必有失,这下损失太惨重了。
更多内容请看我的博客:/yy_wc
漫步(五):的北部(原创)在国家大剧院的西北面,乘地铁在普希金站下,就是,广场上有普希金雕像,普希金在俄罗斯有着无比的崇高的地位,他在莫斯科的故居有3处,都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他的雕像也有多处,还有以他命名的剧院、美术博物馆和广场。到普希金广场可以坐地铁在普希金站下。诗人的雕像占据了这座广场的显要位置。
雕像旁的一条大路特维尔大街(Tverskaya ul)在莫斯科有着特殊的意义,很久以前还没运行火车时,它是通往的道路的起点。雕像的背面,是一长条绿地,两个穿着白色长袍的年轻人在给行人免费发放巧克力,这是在为某糖果厂做广告。巧克力味道真好,可惜每人只给一粒。
走到绿地的尽头,又是一尊雕像,这座雕像塑造的是一位流行歌手。
在俄罗斯,雕像不是为一人所树,凡是人民尊重的、喜爱的、值得纪念的人物,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人们都会给他树像。我想我们这个泱泱文明大国为什么没想到给那些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伟人立像呢。李白、杜甫、陆游、巴金……等伟大的文人,以及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真理而献身的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谢晋元、张志新……这些人物都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她们,可是我们却到处建庙造佛,而且竞赛似的,佛像越造越大,争做天下第一大佛。这不是文明,这是愚民。在这雕像右侧拐弯走不远就到了,修道院建于14世纪80年的,免费参观,修道院内让人感觉很安宁,近乎冷清,舒适。最有趣的建筑是砖石结构的大主教教堂,1690年,彼得大帝从摄政的手中夺回权力,他母亲非常高兴,因此给他建了这座教堂,教堂很坚实,后来教堂重修时也只修建了一个屋顶。
圣彼得对面是莫斯科,我不太喜欢现代的一些抽象的艺术作品所以没进去看。
在它旁边有一个雕塑花园,花园里的雕塑离奇古怪。
莫斯科的地域实在广大。有些景点甚至地图上也没有包容进去。尽管在莫斯科逗留了六天,有些明知是精彩的景点也只能放弃。如继续往北就有“”,以前叫做“苏联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里面有80个展馆,10万多件展品,现在这里成了购物中心。时间放上一天看来也不够。在展览馆附近乘11路或17路公交车可以到达建于1798年的“奥斯坦基诺庄园“,庄园的主楼全部是木质结构,装饰富丽堂皇。庄园内的剧场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园主谢列梅捷夫伯爵在农奴中选择了200名演员、歌手、舞者,在庄园剧场演出,其中一位女演员以她美丽的容貌和出色的演技,成为伯爵的妻子。没能去成这个庄园,我感到非常遗憾。
漫步俄罗斯
穷游大洋洲
/thread-.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小女孩唱的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