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廖文根) 改为录音新闻ppt(求高效率 速度 在线等)

语文课件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课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26页2下载券18页1下载券36页3下载券23页免费22页免费15页2下载券22页免费30页2下载券19页2下载券27页2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3页免费56页免费32页免费23页免费31页免费
语文课件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课件|四​步​导​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准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445.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PPT课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27页免费23页免费24页免费22页免费31页免费18页免费14页免费4页免费22页免费19页免费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PPT课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879.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江苏省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5:31:4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江苏省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DOC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
 收藏
政治 汇报 案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
下载积分:97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7:49:0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DOC
官方公共微信《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课文精讲(两套)(转载)(会员上传)《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课文精讲(两套)(转载)(会员上传)&&《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课文精讲(两套)(转载)(会员上传)作者/来源:流浪客 发布时间: 浏览:-一、生字学习1.字音瞩(zhǔ)目&翟(zhái)&聂(niè)&绥(suí)鼎(dǐng)&苍穹(qióng)&翰(hàn)&蕴(yùn)含2.形近字二、词语积累出征:出去打仗。本文指外出执行重大任务。瞩目:注目。受命:接受命令或任务。朝夕相处:天天相处在一起。期待:期望,等待。渴望:迫切地希望。从容:不慌不忙,镇定沉着。稳健:①稳重,不轻举妄动。②稳而有力。本文取②。极限:最高限度。素质:①指事物本来的性质。②素养。本文取②。问鼎:本指图谋夺取政权,这里指在太空占一席之地。浩瀚:形容广大,繁多。蕴含:包含。定格:电视、电影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三、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廖文根,人民日报社记者,2001年进入《人民日报》社,在这之前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2.航天员杨利伟杨利伟1965年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父亲曾是该县农副产品公司高级经济师,母亲是一名教师,其姐姐和弟弟现仍在绥中县工作,家庭状况在当地也算小康水平。杨利伟在母亲同事的介绍下与同县姑娘张玉梅相识相恋,1990年冬天喜结良缘。当时部队规定飞行员结婚后其家属可以马上随军,杨利伟的爱人婚后即随同杨利伟到西安,后又到四川。中国开始进行航天载人飞行试验后,杨利伟通过考试与全国选拔的十二名“太空飞人”来到北京航天城进行艰苦的训练。期间按规定每四年才能有十多天的时间回老家探亲。不过,杨利伟的父母每年都会到北京小住,与儿孙团聚,杨利伟每逢周末亦会结束训练回到家中与亲人相聚,杨利伟的爱人也在航天城里工作,儿子则每天乘坐航天城的班车到市内上学。据杨利伟的姐姐介绍,杨利伟小时候身体很好,很少生病。姐姐说,他们的父母七十多岁,但身体一直很硬朗。她说,小时候弟弟就喜爱体育运动,喜欢游泳、滑冰,常在外面玩耍,入伍后田径项目仍名列前茅。由于十年前杨利伟就被选拔成为宇航员进行训练,家人也知道部队的纪律,从不过问杨在部队上的事情,只知道他平日的工作就是训练,只见过杨利伟身穿宇航服的照片。杨利伟入伍后,因工作原因很少回家,即使回到家中也只是陪父母聊聊天,尽量不上街,减少与外界接触,所以,他与同学很少往来。2001年,杨利伟回到家乡过春节,之后姐姐与弟弟再没有见到他。杨姐姐还介绍说,弟弟上学时成绩一般,但理工科成绩很好,到部队后也一直坚持学习,回到家中探亲时也会玩玩电脑,特别喜好摆弄各种电器。据了解,杨利伟目前的薪水与民航飞行员相比略低,但他时常寄钱寄物给绥中的父母以表孝心。3.航天员翟志刚翟志刚,37岁,身高1.72米,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大学文化,正团职,中校军衔,荣立三等功一次,曾担任歼击机飞行员,安全飞行1000小时。在空军飞行部队先后任飞行中队长、飞行教员等职。离家前囊中空荡荡当年,当亲朋好友跑来告诉翟志刚他考上空军飞行学院的消息时,他却一点也兴奋不起来。他说,其实男孩子哪有不愿当空军飞行员的道理,可他一想到家,一想到母亲就无法轻松。那天晚上,他将母亲接回家,等一切家务都安顿好了才慢吞吞地告诉母亲考上飞行学院的事。本已疲倦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激动:“哎哟,这下我儿子可出息啦!”临走的前一天,母亲破例没有出去卖瓜子。她出去买了一个大黄提包,想帮儿子收拾收拾行装。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带的,偌大的包中还是空空荡荡。母亲落泪了:“儿呀,妈多想给你装上一大包你爱吃的爱穿的,可妈和这个家没什么让你带的,只好让你拿妈炒的两包瓜子……”妻子眼中的“三好生”翟志刚到学校后每月津贴12元,他只留下2元,其余全部寄给了母亲。在飞行部队,翟志刚先后任飞行中队长、飞行教员等职。1995年5月,在一次飞行训练中,忽然一股强劲的气流卷起沙尘暴向机场袭来。驾驶歼8飞机的翟志刚正在返航途中,他临危不惊,在目视已看不清地面、风速10米以上的危急情况下,驾驶战机完全凭仪表安然着陆,表现出高超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翟志刚的母亲如今已81岁高龄,她不愿离开故土到北京跟儿子享福。而无法守在母亲身边尽孝的翟志刚只有通过寄点钱来表达一个儿子的心意。妻子张淑静当年与翟志刚是一见钟情。她说:“我对翟志刚有三句话的评价:他是很负责、温情的丈夫;他是儿子眼中可爱的父亲;他是父母面前孝顺的儿子。我此生嫁给他,真是幸运,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嫁给他!”翟志刚爱好文艺,除参加男声四重唱外,他的交谊舞也跳得有模有样。他常说自己和赵本山是老乡,虽然一个属黑龙江齐齐哈尔,一个属辽宁铁岭,但他们也算东北的半拉子老乡。每当电视中出现赵本山的节目,翟志刚常常死盯屏幕不眨眼。4.航天员聂海胜聂海胜1964年出生于湖北枣阳杨荡镇一个小村庄里,儿时贫困的生活常常让父母为区区几元钱的学费犯愁,只好东挪西借,有时代替学费交到老师手中的竟是一只兔子。初中毕业考试,聂海胜考上了县重点高中,整个杨荡镇只有两个学生考上。学校了解到他的家庭困难,为他补助了救济金。每次放假,他还去十几里外的堂兄家帮着搬木材、装茶叶、下地干活,一个假期下来能挣十几块钱。就这样,他靠自己的双手挣出了上高中的学费。高中毕业时聂海胜考上了飞行学院。聂海胜觉得自己是为飞行而生的。当年,作为同行中第一个放单飞的人,教官让他给其他学员讲讲飞行体会,不善言辞的他只说了一句话:“啥也不想,只管飞!”日,聂海胜开始改装后第一次驾驶某型歼击机单飞。第二天,他就遇上了事故。那天,正当他准备飞向4000多米的高空时,只听座舱外“砰”的一声爆响,发动机停车了。瞬间,飞机转速、高度下降,舱内温度急剧升高。他一边镇定地向地面报告,一边试图排除故障。所有的办法都尝试过了,飞机还在下坠。这时,地面指挥同意他跳伞。但聂海胜还想做一做努力,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把飞机开回来!他试着让飞机滑行,但因距离太远没有成功。此时,飞机距离地面只有四五百米,急速下降的飞机带来巨大的超重过载,动一下都很困难。最后,他不得不按下了弹射开关,此时他已出现了瞬间黑视,什么也不知道了。等他睁开眼,自己已落在了稻田里,飞机摔在了离自己一百多米远的山沟里,扎进土里十几米深,着火爆炸了。后来经查明,事故原因是由于发动机压缩器上的叶片出了机械故障。鉴于聂海胜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处置险情、想尽一切办法挽救飞机的勇敢精神,部队党委为他记了三等功。四、背景知识1.通讯与消息之别通讯同消息一样,也是报纸上常用的一种新闻体裁。它们有共同点,都讲究“实”“真”“新”。但也有不同之处,消息叙事简明扼要,大都不展开情节,通讯则要求比较详尽、具体地报道事件的发展过程,展开情节,描述具有典型意义的场面;消息一般以叙述为主,通讯写法手段则比较多样,除叙述外还适当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消息强调迅速及时,通讯也讲究时效性,但不像消息那样严格;消息篇幅短小,通讯相对来说则较长。从报道内容划分,通讯可分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小通讯(即新闻小故事)等。2.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1)航天员系统。这是一个以航天员为中心的医学和工程相结合的复杂系统,涉及航天生命科学和航天医学等领域,包括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医学监督保障、营养食品、飞行训练模拟等分系统。(2)载人飞船系统。飞船是载人航天的核心部分,它为航天员和有效载荷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保证航天员进行有效的空间实验和出舱活动,并安全返回地面。(3)运载火箭系统。运载火箭是把载人飞船安全可靠地送入预定轨道的运载工具。它包括箭体结构、动力装置等10个分系统,特别是增加了载人所需的故障检测分系统和逃逸救生分系统。(4)飞船应用系统。载人航天工程利用载人飞船的空间实验支持能力,开展对地观测、环境检测、天文观测,进行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流体科学等实验,安装有多项任务的上百种有效载荷和应用设备。(5)测控通信系统。当运载火箭发射和载人飞船上天飞行以及返回时,需要靠测控通信系统保持天地之间的经常性联系,完成飞船遥测参数和电视图像的接收处理及对飞船运行和轨道舱留轨工作的测控管理。(6)发射场系统。由技术区、发射区、试验指挥区、首区测量区和航天员区组成,形成火箭、飞船、航天员从测试到发射以及上升段、返回段测量的一套完整体系。(7)着陆场系统。载人航天着陆场系统包括主、副着陆场、陆上应急援救、海上应急搜救、通信测量、航天员医保等部分。五、文章主旨千年飞天梦,今朝终成真。北京时间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现场观看飞船发射时强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航天战线的同志们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篇小通讯记叙了人们前来“问天阁”广场欢送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太空的感人故事,既表达了人们对航天英雄的由衷爱戴,又颂扬了航天英雄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决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重托的崇高精神。六、结构分析这是一篇报道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太空前的情景的新闻小故事(小通讯)。全文共19自然段,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人们热切等待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到来。分两层:第一层(第1~2段),点题。“英雄”“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等词语,强调了出征的不寻常意义。第二层(第3~5段),写送行的人们热切地等待英雄的到来。第3段,点明了出征的时间(公元日5时)、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和人物(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旨在说明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天之旅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第4段,写送行的热烈场面。“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是环境描写,点明天气的寒冷,“站满”,说明送行的人非常多,且是冒着寒气来送行的,而“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则是具体说明送行人之多。最后概括指出送行者的共同之处: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第5段,强调“飞天梦”我们已等待千年,“渴望”“等待了千年”就是明证,揭示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天之旅的历史意义。第二部分(第6~16段),航天英雄杨利伟出场,人们热烈欢迎。分三层:第一层(第6~7段),航天英雄杨利伟正式出场亮相,和人民群众见面。第6段,“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这一简短的语言描写,是所有送行者的共同语言,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语言,同样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盼望能及早目睹航天英雄杨利伟的风采。第7段,交代了故事发生时间(5时28分)、地点(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人物(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以及热烈欢快的场面(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迎宾曲》奏起,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表明杨利伟精神饱满,有信心,有能力,一定能完成这一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第二层(第8~11段),介绍航天员杨利伟和翟志刚、聂海胜,强调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第8~9段,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担任首飞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的家庭、学习经历和训练情况,重点介绍的是他的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第10段,简叙世界航天史。第11段,指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第三层(第12~16段),出征仪式。航天员杨利伟和总指挥李继耐铿锵有力的话语,是在告诉送行的人们,也是在告诉全中国人民,更是在告诉全世界人民,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的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简短的话语,显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相互握手拥抱”“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都表达了杨利伟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爱戴,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重托。第三部分(第17~18段),航天英雄杨利伟出征,开始飞天之旅。《歌唱祖国》的雄壮乐曲,“大家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气球为航天英雄送行”,渲染了送行的热烈场面,表达了祖国人民对英雄的无比热爱和美好祝愿。“深情地注视”“鲜艳的五星红旗”,反映了杨利伟对祖国的热爱,“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显示了他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七、重点句子1.这是一次英雄出征。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点明出征的不寻常意义。“英雄出征”“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出征”等词句,强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2.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标志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成为继苏、美两大国后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这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强大的标志、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标志,是我们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的标志,是中国人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我们中国将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努力的强大基础。3.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杨利伟标准的军礼”,显示了军威,显示了国威。三个由“定格”组成的排比句,强调了杨利伟首开中国载人航天之先河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和深远意义:杨利伟首次出征太空,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上留下永不磨灭的光辉的一页。八、写作特色。1.按照时间顺序记叙重大事件。本文是一篇以记人写事为主的小通讯,以时间为序进行了全面的报道:10月15日5时送行的人们已经聚集到问天阁前的广场,等待航天英雄杨利伟出征;5时28分,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接着举行简短的出征仪式;5时30分,杨利伟向发射塔架驶去,开始中国人的飞天之旅。在按时间顺序记叙的同时,还采用了插叙的写作方法,简要地介绍了担任首飞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的家庭、学习经历和训练情况以及世界航天史,让人们对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2.细节描写生动形象。例如,“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突出了航天员的穿着,杨利伟“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翟志刚和聂海胜“身着天蓝色训练服”。又如,“杨利伟标准的军礼”,显示了军威,显示了国威。再如,“杨利伟深情地注视了一眼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凸现了杨利伟对祖国的热爱。【同步达纲练习】一、基础知识题1.解释下列词语。①瞩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问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定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这句话表达了送行群众怎样的心情?3.文章细节描写生动形象,请举例分析。二、阅读分析题(一)公元&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再过30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这里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迎宾曲》奏起,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宁县。大学文化,中校军衔。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1.给下列字词注音。翟(
)2.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基本内容。3.“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最终选定杨利伟担任首飞任务的原因是什么?5.第五段为什么要具体描写航天员走出问天阁的情景?6.文章为什么要提到美国和苏联、俄罗斯的航天情况?7.从杨利伟的成长过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二)浩瀚的南大西洋上,阳光普照,暑气蒸腾。“远望三号”远洋航天测量船静静地等候着“神舟二号”飞船的出现。这是“神舟二号”飞船绕地球的第107圈飞行。当飞船飞临南大西洋预定海域上空时,“远望三号”将向飞船发送返回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指令。在这次飞船飞行实验中,“远望一号”“远望二号”“远望三号”“远望四号”航天测量船,分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布阵,执行海上测控任务。连续多日测量跟踪,测控人员尽管非常疲乏,但始终斗志昂扬。18时33分,按预定计划,飞船将飞临“远望三号”上空。“发现目标!”随着操作人员的清晰报告,船载雷达天线稳稳地跟上了刚从海平面出现的“神舟二号”飞船。与此同时,船载其他各测量通讯设备也按预定方案,准确及时地捕获跟踪目标,获取飞船各种有效数据。一道道数据链和遥控指令,连续不断地从“远望三号”发送到“神舟二号”飞船上。“一次调姿!”飞船飞行姿态开始调整。“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微光电视上原来显示飞船的那个亮点,瞬时变成了两个。“分离成功!”人们惊喜地欢呼起来。“二次调姿”“制动开始”“制动结束”,伴随着各项指令的继续下达,只见显示屏上的一个亮点,正在向下方运动,这就是分离后的飞船返回舱,它已从飞行姿态转为返回姿态。1.通讯往往设置小标题。《决战太空》这篇通讯共设有四个小标题。第一个和第四个小标题分别是:10日21时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飞船变轨;16日19时&内蒙古中部地区&飞船返回看看这两个小标题有何共同点,然后为节选文字拟定一个小标题:2.节选文字开头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3.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作用。(1)18时33分,按预定计划,飞船将飞临“远望三号”上空。(2)与此同时,船载其它各测量通讯设备也按预定方案,准确及时地捕获跟踪目标,获取飞船各种有效数据。4.有关高科技内容的通讯难免要使用一些高科技术语,试说说选文中高科技术语的运用的特点。参考答案一、1.①注目②本指图谋夺取政权,这里指在太空占一席之地③迫切地希望④电视、电影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2.迫切、激动、兴奋3.答案参见“写作特色2”二、(一)1.翟(zhái)聂(niè)&绥(suí)2.送行的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欢送航天英雄杨利伟出征。3.环境描写,点明天气的寒冷,烘托出热烈的欢送场面,表明送行群众的热情。4.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5.点明这次出征的不同寻常,突出做一名航天员的自豪和伟大。&6.是为了突出中国在世界航天事业上作出了具体贡献。7.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行。(略)(二)1.16日18时&南大西洋上“远望三号”船返回控制2.交代地点,点明环境(气候),暗示测控人员不畏暑热的战斗精神。3.(1)“按预定计划”“将”起着限制作用。(2)“按预定方案”“准确及时”起限制作用;“各种有效”起修饰作用。4.高科技术语的运用必须通俗易懂,为一般读者所明白。本文的“一次调姿”“二次调姿”“制动开始”“制动结束”等术语的运用既准确又简明地说明了问题,且通俗易懂,能为一般读者所接受。【第一部分:背景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出征:出去打仗。这里指去航天飞行。瞩目:注目。朝夕:天天,时时;形容非常短的时间。这里指前者。渴望:迫切地希望。从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稳健:稳而有力。问鼎:春秋时,楚子(楚庄王)北伐,陈兵于洛水,向周天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子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见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问鼎,有夺取周王朝天下的意思。后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这里指在太空中航行。苍穹:天空。定格:电影、电视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叫做定格。刚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廖文根,当代作者,报社记者。2、中国航天大事记在新中国的科技史上,“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两弹一星”为载人航天准备了技术、人才等条件,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更激励着中国航天人一步步走向光荣的梦想,迎来中华民族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今天,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重温并铭记一个个辉煌时刻,聆听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铿锵脚步声——日,东风一号近程导弹首次飞行试验成功。日,我国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日,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A气象卫星。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试验飞船,于1月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准确返回。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三号试验飞船,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四号飞船。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10月16日航天员杨利伟安全着陆,我国载人船天圆满成功。3、前苏联和美国航天大事记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1号。1958年美国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宇航局)成立。1961年4月前苏联的尤里•加加林成为外层空间第一人,一个月后,艾伦•谢泼德成为进入外空的第一位美国人。肯尼迪总统宣布美国将在20世纪60年代完成人类登月任务。1965年7月美国“水手”4号第一次在离火星表面6000英里处掠过火星,传回地球的图片和各项数据均未发现火星上存在着斯基帕雷利所说的“运河”。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两名宇航员首次登月成功。“水手”6号和“水手”7号在2500英里处越过火星。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个地球轨道空间站——“礼炮”1号;美国“水手”9号开始绕火星运行。1972年由于公众的漠不关心和财政问题,“阿波罗计划”终止。1973年“天空实验室”1号和2号发射进入轨道。1974年前苏联“礼炮”3号成功地与“礼炮”空间站对接,苏联宇航员在空间站停留了16天。这次行动为苏联集中力量延长太空停留时间打下了基础。月美国“海盗”1号和2号在火星着陆,两个探测器没有发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证据。1977年“创业”号航天飞机首次试飞;苏联开始了第二代“礼炮”号计划;在太阳能研究、水的循环使用和舱外活动研究等方面有了实质性进展;不断地打破太空停留时间纪录,最长为237天。1979年“天空实验室”坠落地球。1981年4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完成第一次轨道飞行任务。1986年1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73秒后爆炸;包括1名新罕布什尔教师在内的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前苏联发射了“和平”号空间站,开始了第三代空间站计划。1987年前苏联发射了“能源”火箭,它的载重量是美国最有力的火箭的10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美苏的两国联合进行载人火星计划。1988年等待了20个月后,美国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这是“挑战者”号失事后第一次发射航天飞机。日第一位太空游客(一位美国老人)进入国际空间站观光一周畅游星际之间。2010年计划于这一年完成一次全力快速登火行动。2030年计划最早在这一年实施“地——月——火”行动。【第二部分: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这篇消息报道了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飞天之旅。这是令国人自豪,令世界瞩目的大事,它将向世界宣告: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二、文章脉络本课体裁的消息。消息的结构分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即事件的结果,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这则消息的结构如下:导语(1—3):总述出征概况。介绍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主体:第一层(4-5):介绍人民群众欢送的场面。欢送的群众有航天员的教练、专家、少先队员、军乐队员、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大家前往为英雄送行。第二层(6—14):介绍英雄杨利伟在送行场面的言行举止。出场时,“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请示命令时的标准军礼给人们留下夺人风采。临别时,“杨利伟深情地注视了一眼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然后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三、写作方法本课文字简短,也具有如下写作特色。1.结构严密,条理分明。课文正文为导语和主体,主体分两个层次,分别介绍了欢送的群众和航天员杨利伟。结构清晰,读者能一目了然。2.语言准确简洁。杨利伟将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出征,是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杨利伟受令出征时标准军礼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四、重难点导析运用抒情笔调抒发自豪感情。文章开头写道:“这是一次英雄出征。”“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中间写道:“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最后写道:“开始中国人的飞天之旅。”充满自豪和骄傲的感情。【第三部分:类文品读】穿云破雾上九天——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飞试验发射侧记“30分钟准备!”——当指挥口令通过发射场上的广播在寂静的戈壁旷野中清晰地传来时,一颗信号弹随之划破长空。彻骨的寒冷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已经守候了两个多小时的记者们知道,期待已久的那辉煌一刻即将来临,他们和身后在不同指挥场所正有条不紊工作的人员一样,全都自觉地进入了临战状态。这是日凌晨6时,中国西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航天发射场,透着一种特别的神圣和庄严。30分钟后,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将从这里腾空而起。中华民族期待了千年的飞天梦将变为现实。为了这即将到来的辉煌一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试人员从昨晚10时30分就进入了8小时倒计时。戈壁滩上的航天城进入了又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为记录这一盛况,远程赶来的记者们从凌晨4时就进入发射现场,守候在发射塔架周边1000米外。寂静的旷野中,巍然耸立的发射塔架,在灯光的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早已竖立着的火箭,此时托着“神舟”号飞船,似一柄利剑直刺浩瀚苍穹。夜幕中的苍穹,星汉灿烂。满天繁星默默无语,神秘地俯视着这片戈壁旷野。奔月后寂寞千年的嫦娥是否在注视着,此地数百公里外敦煌的飞天是否在注视着,将自己绑在椅子上用自制土火箭升空后又坠落的明代人万户是否也在注视着——飞天是中华民族千古不灭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就要在这西部的茫茫戈壁中实现。这片戈壁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据史书记载,此地古名居延,远古时代,这里曾是碧海云天、草木葱茏之地。相传道教创始人老子曾骑青牛没入此域,化胡成仙;汉代大将军霍去病曾带兵西至居延;唐代大诗人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描写的也正是居延风光。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神秘的居延古地成为中华民族航天梦变为现实的基地。巍然屹立的火箭无疑也背负着中华民族历史的沧桑。冷,彻骨的冷!尽管天气预报最低气温只有零下5摄氏度,但旷野中却出奇地冷。为了不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手持相对娇贵的数码相机的记者们顾不得寒冷,有的取下头上的帽子戴在相机头上。而灿烂灯光照射下的运载火箭,像一团火温暖着记者们的心。“30分钟准备”的口令之后,所有记者不仅忘却了寒冷,也感到了一种无形的激动。这是一种期待已久的激动。此时,附近的弱水河畔卫通桥边,数千名航天人的家属、学生及从各地赶来的群众,也在静静守候。尽管东风电视台正对发射进行现场直播,但许多人还是愿意在旷野中观看。他们中的许多人和参试人员一样也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有的凌晨3时就赶到了这里。“神舟”号飞船寄托着人们太多的希望。“15分钟准备”,当第二颗信号弹升空时,记者们的心也紧张起来。满脑思绪已经烟消云散,开始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同时,7公里外的指挥大厅,参观人员和留在这里的{己者也冲向楼顶,遥望西南方向那一团灯光,有人拿出照相机,早早地对准目标。楼下马路上,依然有人向旷野中跑去。“5分钟准备”——现场开始寂静。“3分钟准备”——心跳正在加快。“1分钟准备”——空气仿佛凝固。“10、9、8、7、6、5、4、3、2、1”,报数声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浓缩着紧张的气氛。人们的心随着倒计时的每一个数字提升到了极限。“点火!”寂静,无比的寂静!突然,突然间——一团红光喷涌而起,瞬间整个天空已红成一片,在血红血红的天幕中,乳白色的新型火箭喷射出强有力的橘红色烈焰,载着“神舟”号试验飞船从发射平台上缓缓升起,直刺苍穹。一声惊天炸雷随之滚过,正在扩散的红光迅速弥漫整个天空。在红光背景和炸雷声响的伴奏中,漫天红遍的天幕中,拖着金色尾焰扶摇直上的火箭,是一道最绮丽的风景。12秒钟后,火箭按程序转弯,几十秒后,火箭排出的燃气在空中凝成烟雾,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缎带向天幕的东南方向延伸,仿佛嫦娥奔月时舞动的长长飘带。“好!”“好!”野外的人们已经跳跃起来,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好!太好了!”一位专家兴奋地告诉记者,“看到火箭飞行这么平稳,我就知道这次发射成功了。”不断上升的火箭正穿过黑夜,穿过云雾,最后在茫茫的天际里,渐渐变成一个小亮点,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就在“点火”令下达的同时,发射中心测控指挥大厅里,汇聚而来的各系统的技术精英,正聚精会神地盯着计算机屏幕上的每一个参数,密切注视着箭船的飞行状况;中心布设的光、遥、雷、安控设备紧紧“咬”住目标,精确地测定、记录和报告着火箭在每瞬间的飞行速度、高度和姿态,连续不断地将测量数据送往东风测控中心;各个测控站的数据也通过卫星准时传到这里,供首长和专家指挥决策。从测控大厅正前方的两块巨幅电子显示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火箭的飞行实况和不断变化的各种飞行参数。图像上的坐标曲线表明,火箭正循着理论轨道正常运行。随着“飞行正常”、“助推器分离”、“火箭一、二级分离”等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人们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紧张的空气渐渐变得缓和。10分钟左右,传来“飞船入轨”的消息。顿时,潮水般的掌声无比热烈地响了起来。掌声中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此时此刻,发射场全体参试官兵和航天科技人员都沉浸在无比的兴奋之中,大家似乎忘记了一夜的疲劳。几年来呕心沥血的奋战,数千个日日夜夜的企盼,全凝聚在这辉煌的一刻。尽管飞船早已从视线中消失,满天繁星重又俯视戈壁旷野,但一种轻松喜悦的气氛显然成了这夜幕、这旷野的主宰。银河广场,数挂鞭炮欢快地炸响,从旷野中归来的人三五成群,又聚集到这里,倾听这醉人的声响。一位带着孙女从旷野中归来的老人直接投入晨练中,东风航天城重归平静,平静中蕴含着难以掩饰的喜悦。1.发射试验飞船只是瞬间之事,但作者却将它铺叙成一篇激动人心的文章。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2.有人说,最后一段内容应该删去,因为与全文的热烈气氛不协调;也有人说最后一段写得好,是全文不可缺少的内容。请谈谈你的看法。3.课文中不少地方穿插了描写和议论,如“夜幕中的苍穹,星汉灿烂。满天繁星默默无语,神秘地俯视着这片戈壁旷野。”“‘神舟’号飞船寄托着人们太多的希望。”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30分钟准备!”文章一开始当头就是这句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表述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新闻效果是不一样的。读下面例文,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5分钟准备”——现场开始寂静。“3分钟准备”——心跳正在加快。“1分钟准备”——空气仿佛凝固。(参考答案:1.提示:渲染紧张气氛及人们兴奋激动的心情。 2.言之成理即可 3.其作用主要是两点:一是烘托气氛;二是抒发感情。 4.提示:使读者一下子就进入了临场状态。 5.提示:把几个时间段的内容压缩到一起,感觉好像加快了现场的推进速度,更加激动人心。)上一篇:下一篇: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01/1701/1601/1301/1301/1301/1201/1201/1001/1001/0901/0901/0801/0812/3112/3009/1209/1504/1912/2006/3009/0209/2605/1112/2503/1309/1807/0310/1612/0602/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舟航天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