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保论文查重后还能修改吗写论文不

您的位置:>>/////////>>正文
发表时间: 20:15:07题目:新农民工问题和社会保障体系研究院(系)
工商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专业
要近年来,中国外出就业农民工人数惊人,农民工在新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他们常常受到歧视和不平等对待,社会保障权益缺失。在国家大力倡导下,各级政府针对农民工参加各种社会保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总体上看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依然严重,劳动合同订立不规范,社会保障与福利待遇差,各种保险参保率低,参保范围窄等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要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加速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一些列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关键字:农民工;社会保障;平等权;城乡一体化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the number of the peasant-laborer is surprisingly big ,the peasant-laborer is playing the more and more vital role in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and has already become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indispensable strength. However, their social security rights everywhere receives the discrimination and the unequal treatment. In countries under vigorously advocates for the peasant-laborers, the governments at various levels in various social security issued a series of institutional measures, ther……(新文秘网省略146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异,因此社会保障在各国的实践上也有较大差别,从而使得其具有不同的涵义。综观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可以看出有以下共同特征:1、主体一致。社会保障的主体都是国家和社会,需要国家或政府统一管理,并体现社会性。2、目的一致。社会保障的目的是稳定社会,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因而需要依法实施,并带有强制性。3、手段一致。社会保障是通过物质或经济手段为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使其不致于因特定事件的发生而陷入生存困境,并体现出公平性。4、基础一致。社会保障以国家为经济后盾,其资金来源有政府财政的部分,企业和个人缴纳的部分等,对社会保障者而言体现着经济福利性。根据各国社会保障实践所具有的共性,可以将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为: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起来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生活保障与社会稳定系统。农民工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目前,全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惊人。据有关统计显示,全国农村劳动力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超过1.5亿人,其中进城务工的超过1亿人,跨省就业的超过7000万。巨大的数字背后是大量的农民工在农闲和农忙之间往返流动于城乡之间,并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由于种种原因频繁地变换工作岗位。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推广、工业建设对耕地的“蚕蚀”、“侵吞”,农村富裕劳动力不断增多,全国外出务工的农民逐年增加,务工方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些务工农民很难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解决不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使广大农民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第二章
新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2.1新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2.1.1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农民工进城就业保障的首要现状就是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普遍偏低,且标准调整缓慢,一些企业主往往把最低工资标准当作实际支付给进城就业农民工的工资标准。进城就业的农民资水平与城市物价和生活消费水平不成比例,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不断扩大。据湖南、四川和河南三省的抽样调查,进城就业的农民月实际劳动时间超过城镇职工的50%,但月平均收入不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60%,实际劳动小时工资只相当于城镇职工的1/4。据调查,沿海有的地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资过去十年年均提高不到10元钱,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是负增长。有关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成本,仅相当于一些发达国家的1/10甚至1/20,而在制造业中进城就业的农民的工资水平比这个比例还要低得多。2亿左右进城就业的农民的低工资,导致在国民财富分配中,劳动收入与财政收入、投资收益相比,所占份额明显偏低。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近年来工资占GDP比例不断下降,1989年是16%,2003年则下降到12%。进城就业的农民不仅工资收入水平低,而且还经常被拖欠。尽管国家采取了追讨工资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拖欠工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前清后欠现象仍较普遍。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抽样调查,仍有10%的进城就业的农民人均被拖欠工资7个月。克扣或变相克扣进城就业的进城就业农民工工资现象也较为突出。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企业往往劳动安全卫生条件较差,往往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进城就业的农民拿着最低的工资,却干着最重、最苦、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他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尤其是城里人不愿干的建筑施工作业、井下采掘、有毒有害、餐饮服务、环卫清洁等工作。而且,许多企业使用缺乏防护措施的旧机器,噪音、粉尘、有毒气体严重超标,又不配备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对进城就业的农民不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致使其发生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比例高。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伤致残人员近70万。其中进城就业的农民占大多数。进城就业的农民从业人数较高的煤炭生产企业,每年因事故死亡6000多人。工伤和职业病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非常普遍,休息权利没有保证。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作的典型调查,进城就业的农民日工作时间11个小时,每月工作时间超过26天。76%的进城就业的农民在节假日加班未享受过加班工资。有些企业甚至通过扣留部分工资做押金,强迫进城就业的农民加班加点。进城就业的农民不能平等地获得就业权利和公共就业服务。一些城市以优先保障市民就业为理由,仍在招工程序、招工比例、就业领域、行业工种等方面设置门槛和壁垒,使进城就业的农民遭受就业歧视。一些企业主为降低人工成本,恶意逃避责任,滥用试用期,13把进城就业的农民作为廉价的临时工使用,不愿意与进城就业的农民签订劳动合同。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对40个城市的抽样调查,进城就业的农民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仅为12.5%。并且限制人身自由,甚至随意体罚等侵犯人身权利的事时有发生。2.1.2劳动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在劳动保障立法上空白较多,已有的一些法规政策中还存在限制农民工的歧视性条款有待进一步清理,许多法律法规对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农民工群体缺乏明确的法律保护条款。现行涉及劳动权益保障的具体规定,有的只是部颁规章,立法层次较低;有的没有上位法的依据,处罚条款过轻,不足以阻止企业主的违法侵权行为;特别是有法不依的状况相当严重。《劳动法》、《劳动监察条例》、《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对于农民工作为企业职工的工资标准、劳动安全、工伤医疗保险、劳动时间、休假权利和民主权利等都有明确规定,但事实上却存在普遍违法的现象。由于劳动执法体系不健全,执法监察力量严重不足,造成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全国目前劳动保障监察专职人员合计为1.7万人,而全国用人单位约2700万户,涉及劳动者3亿人,平均到每名监察人员身上,是1600户用人单位和17000名劳动者。深圳市宝安区现有各类工厂企业22500多家,外来务工人员300多万人,按规定全区需要配备300多名执法监察人员,但目前只有15人。此外,农民工依法维权的组织体系不健全,维权渠道不畅,维权环节复杂,维权成本过高,法律援助不力,尚未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个依法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大环境。目前,涉及农民工的高发侵权案件,主要是工伤和劳资纠纷。按照《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必须经过劳动仲裁,才能向法院起诉。但现行劳动争议仲裁时效60日的规定太短,使得众多农民工延误维权的时机。此外,仲裁、诉讼环节过多,必要程序全部走完一般需要1~2年,有的到案件终结时用人单位已不存在或相关责任人已无从查找,迫使农民工到处申诉告状。二是很难正常行使民主权利。农民工在企业里缺少主人翁的地位,劳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没有得到执行。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很多农民工在企业工作多年,成为技术骨干,但职位很难升迁。一些公有制企事业单位,把农民工划入另册,与原有的城镇职工待遇差别大,有的还不能参加职工(代表)大会,不能行使正常的民主管理权利。农民工作为城镇社区居民的民主权利也难以实现,很多农民工虽然已经成为当地常住人口,但不能参加社区民主选举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2.1.3进城就业农民工就业能力不高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能力(Employ Baility)的界定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美国学者Pallard在1998年又进行了补充,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四个组成部分:(1)资产能力,由个体的知道、技能和态度组成;(2)发展能力,包含职业管理能力、求职能力、策略性的方法;(3)表达能力,指把自身用可能接受的方法呈 ……(未完,全文共11700字,当前仅显示410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上一篇:下一篇: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政府在新农保建设中的职能研究.pdf6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校代码 10530 学 号
分 类 号 D035密 级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政 府 在 新 农 保 建 设 中 的 职 能 研 究学 位 申 请 人
师 周发源 教授
成志刚 教授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学
业公共管理
向行政管理
二 ○一三 年 五 月 二十日
Research of Government Function in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ystem Construction
CandidateYue
SupervisorProfessor Zhou Fayuan & Cheng Zhigang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Program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alization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D eg re eMaster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U n i v ers i t y Xiangtan University
D a t e April, 2013湘 潭 大 学
学 位 论 文 原 创 性 声 明
本 人 郑 重 声 明 : 所 呈 交 的 论 文 是 本 人 在 导 师 的 指 导 下 独 立 进 行 研 究 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 标注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 已经发表或撰写的 成果作品。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 方式标明。本人完 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 律 后 果 由 本 人 承 担 。
作 者 签 名 :日期:年 月 日学 位 论 文 版 权 使 用 授 权 书
本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完 全 了 解 学 校 有 关 保 留 、 使 用 学 位 论 文 的 规 定 , 同 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 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交论文的复印件和 电子版,允许 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湘潭大学可 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 复制手段保存和汇
编 本 学 位 论 文 。
涉 密 论 文 按 学 校 规 定 处 理 。
作 者 签 名 :
日期:年 月 日
导 师 签 名 :
日期:年 月 日
新农保 是一项利国利民的 政策 ,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 农民 、 农业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加新农保的积极性-经济毕业论文-财会论文发表网!
经济毕业论文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加新农保的积极性
时间: 21:26:14&&作者:&&来源:&&查看:&&评论:
内容摘要:相关人员要树立正确观念,高度重视政策宣传工作&&&&负责政策宣传的相关人员即新农保经办人员和村级协办员等要树立正确观念,高度重视政策宣传工作。可以通过举办学习班的形式,使他们认识到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相关人员要树立正确观念,高度重视政策宣传工作&&&&负责政策宣传的相关人员即新农保经办人员和村级协办员等要树立正确观念,高度重视政策宣传工作。可以通过举办学习班的形式,使他们认识到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 家庭日益普遍;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特别是年轻人进入城市谋生,留下大量“空巢”老人。家庭养老的人力基础己动摇,再加上传统养老敬老意识的削弱,家庭养老已不是可靠的养老方式。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加入iVTO成为其成员,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性措施会慢慢解除,土地保障将会是附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不稳定的保障方式。从而使他们意识到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行动上支持这一事业,投入更大的精力到政策宣传中。
&&&& 加强宣传,逐步改变农民传统的养老观念&&&&虽然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农村已不占绝对主导地位,但是它还在影响一部分人参加新农保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引导,深入宣传新农保的有关知识.以便农民了解清楚社会养老保险的意义和将会带给他们带的长远利益。劝导其在其年轻有劳动能力的时候参加新农保,早日为日后的老年生活做积累。让他们了解到如果参加了新农保,履行了缴费义务。则当自己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若子辈们孝顺,承担赡养自己的责任,新农保会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足充裕;若子辈们山于经济困难等外在原因无力提供足够的赡养资源时,新农保可以作为家庭养老保障的补充;而万一子女不孝,不尽赡养义务,家庭保障无从获得时,新农保可以提供日后养老必须的基础生活费用,帮助其安度晚年。&&&&
&&&& 通过宣传努力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新农保是政府为他们办的意在解决他们后顾之忧的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实事。努力让社会养老的思想在农村逐渐渗透,改变农村自古以来的传统养老观念,增强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观念,形成农村的敬老养老的文化新风气,从而提高参加新农保的积极性。4甲1.3引导农民形成权利义务对应意识,提高参保积极性&&&&在宣传内容上要着重宣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一种,它同样具有社会保险的一大特性:权利和义务统一性,也即年老时享受保险待遇的权利与年轻时缴纳保费的义务的对应性。要向农民群体解释清楚新农保并不是国家推行的纯粹的社会福利性的制度,并不像西方福利国家那样是属于基于国民身份就可以无偿享有的国民福利性待遇,而是需要参保者履行缴纳保费的义务的。确实,由中央财政负担的}5元/月的基础养老金带有福利的性质,但这只是国家给予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补助,并不能单纯依靠它安度晚年生活。而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明文规定,“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己明确为新农保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这表示农村居民的养老责任是由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共同分担,意味着个人也要为自己的养老承担责任,理所应当地要承担起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义务。
&&& 根据政策对象的特点,灵活确定宣传方式&&&&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大部分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政府发放的宣传单因为用语过于书面化,不符合其思维习惯表达习惯,村民们不能很好的理解,政策宣传效果就不理想。所以,应当根据政策对象的特点来确定宣传方式。
&&&&& 第一,宣传的方式尽可能通俗易懂。在向广大农民宣传新农保政策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快板,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方针、政策、目标、以及其为农民带来的益处。或者通过介绍典型例子的方式来宣传政策,把参保条件,缴费标准,缴费方式,缴费年限以及待遇回报等政策核心内容渗透到例子中,帮助村民理解掌握政策。
&&&& 第二,对村民易误解的政策内容要重点详细讲解,加大力度宣传。比如所交保费是交给参保者自己日后养老用的,而非是交换家里s}周岁老人梅月}5元基础养老余的成本;参保人若未到领取待遇年限身故,其所交保费将返还继承人:尤其要主动详细介绍所收缴保费的管理运营方式,切实打消村民们对基金安全性的怀疑。
&&&& 第三,工作态度要热情而耐心细致。特别要理解村民由于传统养老方式影响以及受教育程度的限制而不能很快理解接受新农保。对于村民们存在的疑惑和不明事宜应积极主动予以耐心讲解,要有引导农民由思想上的“要我保险”变为行动上“我要保险”的决心。&&&&
&&&&& 总之,要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把宜传放在决定性关键性因素的地位来看待,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参加新农保不仅使自己老来生活有可靠的保障而且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从而使农民在思想上接受,在行动上积极参与新农保。
&-&&-&&-&&-&脱胎于资本主义先进工业的生产方式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要扎根于农业的土壤之中,..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毕业设计(论文)-西部农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青海省乐都县碾伯镇八里桥村为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808毕业论文网提供各专业,此篇探讨所面临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所面对的困境及应对对策深思怎样写论文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请分享我们
808毕业论文网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探讨所面临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所面对的困境及应对对策深思怎样写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探讨所面临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所面对的困境及应对对策深思怎样写论文的优秀论文范文论文片段:一系列改革后,集体经济组织本身已无经营实体,村集体几乎没有了收入来源,拿出钱来补贴本村农民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③;同时集体经济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乡镇企业为例,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呈现东部地区繁荣,其他地区落后的特征。新农保的集体补助在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得到了一些补助,而在经济落后的地方却得不到补助。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速,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比于过去的“老农保”、“地方新农保”具有其优越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基金筹集方式入手,分析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方式  X(-02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农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速,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党的十八大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作了重要的阐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于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打破城乡二元制经济格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在20世纪80年代。1992年,《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的出台,标志着全国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该项制度采用完全基金累计制的个人账户模式,基金筹集方式为“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支持”。老农保曾对保障农民基本养老生活起过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该项制度本身所存在的缺陷,最后演变为“个人储蓄保障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险进入一个新阶段。地方新农保注重各级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适合自身的制度,但是由于国家对地方新农保没有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进行规范,该项制度没有得以推行下去。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新农保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为基本原则。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大的亮点在于养老基金由个人、集体和国家共同出资,即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  1.个人缴费  根据《指导意见》,参保农民的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档次。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和农民收入水平增设缴费档次,既可以向上增设,也可以向下增设。参保农民可以在设定的档次内自主选择,缴费收入全部计入参保农民个人账户,所以农民是多缴多得。  2.集体补助  《指导意见》规定,“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3.政府补贴  政府补贴分为中央政府补贴和地方政府补贴。中央政府补贴: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三、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27个省、自治区的1914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纳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总覆盖面约为60%。国家新农保试点参保人数达到3.26亿人(含已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地区,下同),其中60岁以下参保人数2.37亿人。此外,还有17个省份的339个县(市、区、旗)自行开展了新农保试点。全国共计3.58亿人参加新农保。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宁夏、青海、海南、西藏等8个省份已经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①。我国新农保制度对于提高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还面临着以下问题:  1.中央财政补贴标准划分不合理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政府只是按照传统的经济区域划分方法制定养老金的补贴标准,没有考虑到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比如说在中国的东部地区也存在着贫困区域,中西部也有富裕的区域。  2.政府财政补贴力度小  根据国家历年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从2005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呈现负增长态势,中央和地方对农村社会养老补贴占各自财政支出的比重也逐年递减。中央所占比重由2005年、2006年的0.69%、0.58%到2学术论文下载010年为0.25%,地方所占比重由2005年、%、2.03%到%。②然而近年来农村人数在逐渐增多,领取保险的人数在逐渐增多。政府的财政补贴和参保人数的变化呈现出相反的走向。以下是我国年中央、地方财政对农村养老保险补贴情况:  3.集体经济补助不到位  《指导意见》对集体经济补助的规定并不是强制性的,从而未对其形成硬约束。大量的农村集体在林改等一系列改革后,集体经济组织本身已无经营实体,村集体几乎没有了收入来源,拿出钱来补贴本村农民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③;同时集体经济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乡镇企业为例,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呈现东部地区繁荣,其他地区落后的特征。新农保的集体补助在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得到了一些补助,而在经济落后的地方却得不到补助。  4.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有待加强  一方面,农民传统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造成了农民参保意愿不强④;另一方面,近年来,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虽然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对于以土地收入作为其最根本收入的农民来说,土地带给他们的收入在逐年降低。根据年关于农民收入的统计资料,年是农民纯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这期间来自农业的贡献份额基本保持在50%左右,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民纯收入中来自工资性收入的比例快速上升,由1990年的20%上升到%,2010年41%,而农民来自农业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由%,下降到1999年42%,2010年的29.1%,相比工资性收入落后了10多个百分点。
  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筹资问题应对策略  1.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  第六次人口普查,60岁以上人口占13.26%,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2.93%,其中65岁人口截止2010年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87%,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1.91%⑤。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参保人数和领取养老保险人数会显著增长,各级政府必须逐步加大对新农保的财政预算,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另外,中央财政还要做好对于那些在发达区域内的贫困地区的财政补贴。  2.积极努力壮大集体经济,以法律的形式明确集体经济补助标准  国家可颁布一些优惠政策,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必须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效益提高、实力增强,逐步形成多
808毕业论文网整理提供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对本站论文进行摘编、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论文范文由网友上传,由于数量过多,我们无法考究每篇论文的来源及作者,如果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或改正!
探讨所面临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所面对的困境及应对对策深思怎样写论文由整理提供,808毕业论文网免费提供各类喜欢我们就将我们分享给10位以上的好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 保障措施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