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V习题 matlab求解方程题目如下

第4章习题答案 (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页2下载券8页免费100页2下载券14页1下载券2页免费 4页免费9页2下载券15页1下载券1页免费8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5页免费2页免费4页1下载券41页免费5页1下载券
第4章习题答案 (1)|新​编​技​术​经​济​学​ ​彭​运​芳​ ​课​件​ ​习​题​答​案​。​深​圳​大​学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公司理财》第九版经典习题及解题步骤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550页免费623页免费18页免费550页4下载券19页免费 10页免费31页1下载券24页免费550页1下载券550页1下载券
《公司理财》第九版经典习题及解题步骤|以​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斯​蒂​芬​A​罗​斯​著​《​公​司​理​财​》​为​依​据​,​对​应​中​文​版​第​六​章​和​第​七​章​的​部​份​经​典​题​型​,​(​英​文​版​也​有​原​题​)​,​关​键​字​:​O​C​F​、​N​P​V​,​主​要​涉​及​项​目​分​析​、​情​景​分​析​、​放​弃​期​权​、​放​弃​价​值​、​盈​亏​平​衡​。​总​结​解​题​步​骤​,​考​试​必​备​,​讲​义​经​典​。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004.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按照指示点分解的练习题与解题思路(2)
第二章 工程经济
考纲要求:
掌握资金时间价值及其计算;
掌握投资方案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熟悉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熟悉方案优化的方法——价值工程
熟悉工程寿命周期成本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资金的时间价值及其计算
考点一:现金流量与资金的时间价值
1.下列关于利息和利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利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B.有效利率是指资金在计息中所发生的名义利率
&&C.利息和利率是用来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尺度
D.利息是占用资金所付的代价或者是放弃使用资金所得的补偿
E.利率是一年内所获得的利息与借贷金额的现值之比
【答案】A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核的是利息和利率。利率的高低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①社会平均利润率。利率随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变化而变化。在通常情况下,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最高界限。因为如果利率高于利润率,无利可图就不会有人去借款。
②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在平均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率便下降;反之,供不应求,利率便上升。
③借贷风险。借出资本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风险越大,利率也就越高。
④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利息的波动有直接影响,资金贬值往往会使利息无形中成为负值。
⑤借出资本的期限长短。贷款期限长,不可预见因素多,风险大,利率就高;反之,贷款期限短,不可预见因素少,风险小,利率就低。
2.在工程经济分析中,通常采用()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
A.连续复利B.间断复利
C.连续单利D.瞬时单利
【解题思路】复利计算有间断复利和连续复利之分。按期(年、半年、季、月、周、日)计算复利的方法称为间断复利(即普通复利);按瞬时计算复利的方法称为连续复利。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均采用间断复利。
考点二:等值计算与名义利率、有效利率
1某项目建设期为3年,建设期内每年年初贷款均为300万元,年利率为10%。若在运营期第3年末偿还800万元,则在运营期第5年末全部偿还贷款本利和时尚需偿还(
A.1273.83&&&&&&&&&&&&&&&&&&&&&&
C.1579.16&&&&&&&&&&&&&&&&&&&&&&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按题意画出现金流量图:
尚需偿还的本利和=[300&(F/A,10%,3)&(F/P,10%,4)-800]
&(F/P,10%,2)=791.04万元
或:尚需偿还的本利和=[300&(F/A,10%,3)&(F/P,10%,6)] -800
&(F/P,10%,2)=791.04万元
2.某项目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内每年初贷款1000万元,年利率为8%。若运营期前5年每年末等额偿还贷款本息,到第5年末全部还清。则每年末偿还贷款本息()万元。
.482.36&& B.520.95
.562.63&& D.678.23
【解题思路】 本题考核的是等值计算。计算过程如下
A=1000&(F/A,8%,2)&(1+8%)&(A/P,8%,5)
&=&1.08&3.993=562.63
例题3:该例题是2008年的考题,考生觉得不容易理解,其实,如果将此题用数字代入就是一道很容易的题目,只是,本题同文字表示的,注意本题目的解题思路。
3.下列关于现金流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收益获得的时间越晚、数额越大,其现值越大
& B.收益获得的时间越早、数额越大,其现值越小
& C.投资支出的时间越早、数额越小,其现值越大
& D.投资支出的时间越晚、数额越小,其现值越小
解题要点:思路1:根据教材从单笔收益或投资角度解释,并不考虑资金的正负,解题要点如下:从收益角度来看,获得的时间越早、数额越大,其现值就越大。因此,应使建设项目早日投产,早日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早获收益,多获收益,才能达到最佳经济效益。从投资角度看,投资支出的时间越晚、数额越小,其现值就越小。因此,应合理分配各年投资额,在不影响项目正常实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建设初期投资额,加大建设后期投资比重。
思路2:如果考虑收益和投资共同作用的净现金流量,此时须考虑资金的正负了,解释如下:
现金流量现值的大小与资金作用的时间、收益或支出的数额有关。满足关系式:
净现金流量现值=CIt(1+i)-t-COt(1+i)-t
所以,当收益(CIt)越小,收益获得的时间(t)越晚,其现值越小;当收益(CIt)越大,收益获得的时间(t)越早,其现值越大;当投资支出数额(COt)越大,投资支出的时间越早,其现值越小,当投资支出数额(COt)越小,投资支出的时间越晚,其现值越大。
所以,回答此类题目时,一定根据教材的解释,教材只是从单笔资金的角度,并没有考虑资金的正负。
4.某企业于年初向银行借款1500万元,其年有效利率为10%,若按月复利计息,则该年第3季度末借款本利和为(&
A.1611.1&&&&&&&&&&&&&&&&&&&&&&&
C.1616.3&&&&&&&&&&&&&&&&&&&&&&&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有效利率和名义利率的内容。年有效利率为10%,按照有效利率的计算关系式:年有效利率=(1+月利率)12-1,则月利率=(年有效利率+1)1/12-1,按月复利计息,则该年第3季度末借款本利和为1500万元&(1+月利率)9=1611.1万元。
例题5:某企业在第一年初向银行借款300万元用于购置设备,贷款年有效利率为8%,每半年计息一次,今后5年内每年6月底和12月底等额还本付息,则该企业每次偿还本息()万元。
.35.46&& B.36.85
.36.99&& D.37.57
【思路】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画现金流量图:
&&&&&&&&&&&&&&
A=P(A/P,,n)
关键是求半年的利率i,其中ieff=8% ,i=r/m,m=2。
将数据代入公式后,i=3.92%。A=36.85万元。
第二节 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
考点一:经济效果评价及分类
1.在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属于静态比率性指标的是()。
A.利息备付率和净现值率&&&
B.总投资利润率和净年值率
C.内部收益率和自有资金利润率 D.投资收益率和偿债备付率
【解题思路】
本题考核的是评价指标。静态比率性指标包括:利息备付率、总投资利润率、自有资金利润率、投资收益率和偿债备付率。
2. 在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属于静态比率性指标的是()。
A.利息备付率和净现值率&&&
B.总投资利润率和净年值率
C.内部收益率和自有资金利润率 D.投资收益率和偿债备付率
【解题思路】
本题考核的是评价指标。静态比率性指标包括:利息备付率、总投资利润率、自有资金利润率、投资收益率和偿债备付率。
考点二:静态评价指标
1:在工程经济分析中,以投资收益率指标作为主要决策依据,其可靠性较差的原因在于()。
A.正常生产年份的选择比较困难B.计算期的确定比较困难
C.未考虑投资回收后的经济效果D.需要事先确定基准收益率
【解题思路】投资收益率指标的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计算简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效果的优劣,可适用于各种投资规模。但不足的是,没有考虑投资收益的时间因素,忽视了资金具有时间价值的重要性;指标计算的主观随意性太强,换句话说,就是正常生产年份的选择比较困难,如何确定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人为因素。因此,以投资收益率指标作为主要的决策依据不太可靠。
2:某建设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为7000万元。其中,第1年自有资金投入4000万元,第2年年初贷款投入30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8%。流动资金80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均为1300万元。则该项目总投资收益率为()。
&&& A .16.17%
B.16.41%
&&& C .16.67%
【解析】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方案建成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净收益总额与方案投资总额的比率。它表明投资方案正常生产年份中,单位投资每年所创造的年净收益额。
总投资收益率(ROI)。表示项目总投资的盈利水平。
&&&&&&&&&&&&
其中TI=(1+8%)+800=8040万元
则:&& ROI=.17%
3:采用投资回收期指标评价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时,其优点是能够(& ).
A.全面考虑整个计算期内的现金流量&&&&&&&
B.作为投资方案选择的可靠性依据
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资本的周转速度&&&&&&&
D.准确衡量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效果
【答案】:C
【解题思路】:优点与不足:投资回收期指标容易理解,计算也比较简便;项目投资回收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资本的周转速度。显然,资本周转速度愈快,回收期愈短,风险愈小,盈利愈多。这对于那些技术上更新迅速的项目或资金相当短缺的项目或未来情况很难预测而投资者又特别关心资金补偿的项目进行分析是特别有用的。但不足的是,投资回收期没有全面考虑投资方案整个计算期内的现金流量,即:只考虑投资回收之前的效果,不能反映投资回收之后的情况,即无法准确衡量方案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效果。
4.偿债备付率是投资方案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
A.可用于偿还利息的资金与当期应付利息
B.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付利息
C.可用于偿还利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
D.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
【答案】:D
【解题思路】:偿债备付率(DSCR)是指投资方案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EBITDA-TAX)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PD)的比值。偿债备付率表示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息的保障程度。
5. 下列关于投资方案偿债能力指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借款偿还期指标适用于给定借款偿还期的项目
B.利息备付率反映投资方案偿付债务利息的保障程度
C.偿债备付率反映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保障程度
D.利息备付率的偿债备付率均应大于2
E.利息备付率的偿债备付率均应分年计算
【答案】:ABCE
【解题思路】:对于预先给定借款偿还期的项目,应采用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指标分析项目的偿债能力。利息备付率(ICR)也称已获利息倍数,是指投资方案在借款偿还期内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当期应付利息(PI)的比值。利息备付率从付息资金来源的充裕性角度反映投资方案偿付债务利息的保障程度。偿债备付率(DSCR)是指投资方案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EBITDA-TAX)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PD)的比值。偿债备付率表示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息的保障程度。利息备付率的偿债备付率均应分年计算。利息备付率的偿债备付率均应大于1。
考点三:动态评价指标
1.某项目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如下:
净现金流量
折线系数(ic=10%)
折现净现金流量
则该项目的净现值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 )。
1593.95万元和4.53年&&&&&&&&&&
B 1593.95万元和5.17年
3750万元和4.53年&&&&&&&&&&&&&
D 3750万元和5.17年
【解析】熟练计算经济评价指标是重要的,分析历年的考题,几乎每年都有计算经济评价指标的考题。本题的计算过程如下:
净现值率(NPV):
NPV=-909.0-991.2+600.8+614.7+589.95+564.0+564.3+560.4=1593.95万元
动态投资回收期(P’t):
净现金流量
折现净现金流量
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
P’t =6-1+│-94.75│/564.0=5.17年
2:净现值作为评价投资方案经济效果的指标,其优点是(& )。
A 全面考虑了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
B 能够直接说明项目整个运营期内各年的经营成果
C 能够明确反映项目投资中单位投资的使用效率
D 不需要确定基准收益率而直接进行互斥方案的比选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净现值的特点,净现值的特点之一是净现值(NPV)指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全面考虑了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回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净现值的数学关系式。
3:为了限制对风险大、盈利低的项目进行投资,在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时,可以采取提高()的方法。
A.基准收益率B.投资收益率
C.投资报酬率D.内部收益率
【解题思路】
第二章工程经济第二节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基准收益率也称基准折现率,是企业或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项目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它表明投资决策者对项目资金时间价值的估价,是投资资金应当获得的最低盈利率水平,是评价和判断投资方案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依据,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参数。确定基准收益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投资风险、通货膨胀。针对本题对风险大、盈利低的项目进行投资,在确定基准收益率时,仅考虑资金成本、机会成本因素是不够的,还应考虑风险因素,通常,以一个适当的风险贴补率来提高ic值。就是说,以一个较高的收益水平补偿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风险越大,贴补率越高。为此,投资者自然就要求获得较高的利润,否则他是不愿去冒风险的。为了限制对风险大、盈利低的项目进行投资,可以采取提高基准收益率(ic)的办法来进行项目经济评价。
4:建设工程项目的现金流量按当年价格预测时,确定基准收益率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投资周期B.通货膨胀&&&
C.投资风险& D.经营规模& E.机会成本
【答案】BCE
【解题思路】 第二章工程经济第二节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基准收益率ic的确定。
确定基准收益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⑴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⑵投资风险;⑶通货膨胀。
一个项目的有关数据如下,设基准收益率为10%,计算保留两位小数,该项目的净现值率为(&&
年序(年)
投资支出(万元)
现金流入(万元)
净现金流量(万元)
A.21.33%&&&&&
B.22.83%&&&&&
C.60%&&&&&&&&
解析:首先计算净现值:
NPV=-50-100&(1+10%)-1+60&(P/A,10%,4)&(1+10%)-1
=-50-90.91+60&3.17&0.91=32.17(万元)
再计算净现值率:
NPVR= NPV/KP=32.17/(50+90.91)=22.83%
6.下列关于内部收益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内部收益率是项目初始投资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盈利率
B.内部收益率是项目占用尚未回收资金的获利能力
C.内部收益率的计算简单且不受外部参数影响
D.内部收益率能够反映投资过程的收益程度
E.任何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是唯一的
【答案】BD
【解题思路】
本题考核的是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容易被人误解为是项目初期投资的收益率。事实上,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是投资方案占用的尚未回收资金的获利能力,它取决于项目内部。内部收益率指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能够直接衡量项目未回收投资的收益率;不需要事先确定一个基准收益率,而只需要知道基准收益率的大致范围即可。但不足的是内部收益率计算需要大量的与投资项目有关的数据,计算比较麻烦;对于具有非常规现金流量的项目来讲,其内部收益率往往不是唯一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不存在。
在工程经济分析中,内部收益率是考察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该指标的特点包括(&&)。
&&&&A.内部收益率需要事先设定一个基准收益率来确定
&&&&B.内部收益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
&&&&C.内部收益率能够直接衡量项目初期投资的收益程度
&&&&D.内部收益率不受外部参数的影响,完全取决于投资过程的现金流量
& E.对于具有非常规现金流量的项目而言,其内部收益率往往不是唯一的
解析:关于内部收益率(IRR)指标的优点与不足:
内部收益率(IRR)指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能够直接衡量项目未回收投资的收益率;不需要事先确定一个基准收益率,而只需要知道基准收益率的大致范围即可。但不足的是内部收益率计算需要大量的与投资项目有关的数据,计算比较麻烦;对于具有非常规现金流量的项目来讲,其内部收益率往往不是唯一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不存在。内部收益率容易被人误解为是项目初期投资的收益率。事实上,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是投资方案占用的尚未回收资金的获利能力。
8.内部收益率作为评价投资方案经济效果的指标,其特点包括(& )。
A 能够直接衡量项目未回收投资的收益率
B 计算内部收益需要有大量与投资项目有关的数据
C 需要事先确定一个基准收益率
D 其大小不受外部参数的影响
E 能够反映项目单位投资的盈利能力
解析:理解经济评价指标的经济含义和特点是十分重要的。关于内部收益率的特点,内部收益率(IRR)指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能够直接衡量项目未回收投资的收益率(答案A);不需要事先确定一个基准收益率,而只需要知道基准收益率的大致范围即可。但不足的是内部收益率计算需要大量的与投资项目有关的数据,计算比较麻烦(答案B);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是投资方案占用的尚未回收资金的获利能力,它取决于项目内部(答案D)。答案E
能够反映项目单位投资的盈利能力。考生混淆了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率的经济含义。净现值率的经济含义是反映项目单位投资的盈利能力。
动态投资回收期是对项目进行经济效果评价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讨论,正确的是(&&
A 动态投资回收期考虑了方案整个计算期内的现金流量;
B.当IRR = ic时,动态投资回收期=项目寿命周期;
C.动态投资回收期法比方案整个计算期短时,方案可行;
D 一般情况下,动态投资回收期&项目寿命周期,则必有ic
E.动态投资回收期是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等于零时的年份;
解析:本题目考核的内容相对困难一些,关于选项A,动态投资回收期只讨论了投资回收前的现金流量;关于选项B,当IRR =
ic时,NPV=0,而且如果当项目寿命周期结束时,才回收全部投资,则该方案的NPV=0,此时,动态投资回收期就是项目寿命周期;关于选项C,动态投资回收期法比方案整个计算期短时,方案可行,这是采用动态投资回收期评价方案是否可行的准则;关于选项D,一般情况下,动态投资回收期&项目寿命周期,则必有ic
<IRR;关于选项E,计算动态投资回收期就是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等于零时的年份。
考点四:评价方法
1:在评价投资方案经济效果时,如果A, B两个方案中缺少任何一个,另一个就不能正常运行,则A, B两方案称为()。
A.组合型&& B.互补型
C.混合型&& D.相关型
【解题思路】
第二章工程经济第二节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在多方案中,出现技术经济互补的方案称为互补型方案。根据互补方案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互补方案可能是对称的,如建设一个大型电站时,必须同时建设铁路、电厂,它们无论在建成时间、建设规模上都要彼此适应,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项目,其它项目就不能正常运行,它们之间是互补的,又是对称的。此外,还存在着大量不对称的经济互补,如建造一座建筑物A和增加一个空调系统B,建筑物A本身是有用的,增加空调系统B后使建筑物A更有用,但不能说采用方案B也包括方案A。
2:某投资方欲投资20000万元,4个可选投资项目所需投资分别为5000万元、
6000万元、8000万元、12000万元。投资方希望至少投资2个项目,则可供选择的组合方案共有()个。
&&&&C.7&&&&&&
【解题思路】两个方案的组合有:
00+000,00+12000
,三个方案的组合有00,这道题考核的就是“至少”的含义。
3.针对互斥型投资方案经济效果的方法包括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其中静态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包括(&
A.& 未能反映方案使用年限终了时的残值
B.& 未能反映增量投资所带来的经营成本上的节约
C.& 未能反映方案使用过程中追加的投资及效果
D.& 未能反映增量投资所带来的增量净收益
E.& 未能反映投资方案的使用年限
解析:本题考核的内容是投资方案经济效果静态评价方法的特点:互斥方案静态评价方法,虽概念清晰,计算简便,但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对方案未来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例如投资方案的使用年限;投资回收以后方案的收益;方案使用年限终了时的残值;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更新和追加的投资及其效果等未能充分地反映。因此,静态评价方法仅适用于方案初评或作为辅助评价方法采用。而答案B、D是错误的,因为如果当计算得到的增量投资收益率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时,投资大的方案就是可行的,它表明投资的增量(K2-K1)完全可以由经营费的节约(C1-C2)或增量净收益(A2-A1)来得到补偿。反之,投资小的方案为优选方案。增量投资收益率是投资方案经济效果静态评价方法。
4.互斥型投资方案经济效果的静态评价方法未能充分反映(& )。
A 方案使用年限终了时的残值
B 增量投资所带来的经营成本上的节约
C 方案使用过程中追加的投资及其效果
D 增量投资所带来的增量净收益
E 投资方案的使用年限
解析:互斥型方案评价方法包括静态的评价方法和动态的评价方法,静态的评价方法包括增量投资收益率法、增量投资回收期法、年折算费用法和综合总费用法。以上几种互斥方案静态评价方法,虽概念清晰,计算简便,但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对方案未来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例如投资方案的使用年限(答案E);投资回收以后方案的收益;方案使用年限终了时的残值(答案A);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更新和追加的投资及其效果(答案C)等未能充分地反映。因此,静态评价方法仅适用于方案初评或作为辅助评价方法采用。
5:采用动态方法评价计算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时,选择最佳方案的准则有()。
A.增量投资收益率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时投资额大的方案
B.增量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时投资额大的方案
C.增量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时投资额大的方案
D.净现值非负且其值为最大的方案
E.净年值非负且其值为最大的方案
【答案】BDE
【解题思路】 第二章工程经济第二节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互斥型方案评价。
动态方法评价计算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时,增量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时投资额大的方案;净现值非负且其值为最大的方案;净年值非负且其值为最大的方案。增量投资收益率法和增量投资回收期评价法是静态的方法。
6:下列评价方法中,属于互斥型投资方案经济效果动态评价方法的有()。
A.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B.年折算费用法
&&C.增量投资回收期法&&&&&
D.方案重复法&& E.无限计算期法
【答案】ADE
【解题思路】BC均属于互斥方案静态评价方法,方案重复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是动态方法;最小公倍数(方案重复法)和无限期计算法均属于互斥方案评价方法中的NPV法。
说明:例题1是难度比较大的题目,考核的频数不高;而例题2是经常考核的方式,注意动态方法与静态方法的概念与比较。
7. 采用动态方法评价计算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时,选择最佳方案的准则有()。
A.增量投资收益率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时投资额大的方案
B.增量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时投资额大的方案
C.增量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时投资额大的方案
D.净现值非负且其值为最大的方案
E.净年值非负且其值为最大的方案
【答案】BDE
【思路】动态方法评价计算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时,增量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时投资额大的方案;净现值非负且其值为最大的方案;净年值非负且其值为最大的方案。增量投资收益率和增量投资回收期评价是静态的方法。
8.在进行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时,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是指两个方案()。
A.净年值相等时的内部收益率B.投资收益率相等时的净年值率
C.净年值相等时的折现率D.内部收益率相等时的投资报酬率
【解题思路】
本题考核的是互斥型投资方案经济效果动态评价方法,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的有关概念。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是指两个方案净年值相等时的折现率。
9.对于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进行经济评价时,可以采用的动态评价方法是(& )。
A.& 增量投资收益率法和增量投资回收器法
B.& 研究期法和增量内部收益率法
C.& 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
D.& 净现值率法和内部收益率法
解析:本题考核的内容为对于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进行经济评价的方法。对于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进行动态评价的方法要与静态评价的方法区别,还要注意区分动态方法中寿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与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所采用的方法。
10.下列关于互斥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采用净年值法可以使寿命不等的互斥方案具有可比性
B.最小公倍数法适用于某些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型项目
C.采用研究期法时不需考虑研究期以后的现金流量情况
D.最小公倍数法的适用条件是互斥方案在某时间段具有相同的现金流量
解析:净现值(NPV)用于互斥方案评价时,必须考虑时间的可比性,即在相同的计算期下比较净现值(NPV)的大小。常用的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和研究期法。
①最小公倍数法(又称方案重复法)。是以各备选方案计算期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比选方案的共同计算期,并假设各个方案均在共同的计算期内重复进行。对各方案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进行重复计算,得出各个方案在共同的计算期内的净现值,以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对于互斥方案在某时间段是否具有相同的现金流量没有要求。
利用最小公倍数法有效地解决了寿命不等的方案之间净现值的可比性问题。但这种方法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对于某些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型项目,在进行计算期不等的互斥方案比选时,方案可重复实施的假定不再成立,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计算期。此外,如果用最小公倍数法求得的计算期过长,也不适合用最小公倍数法。
②研究期法。以相同时间来研究不同期限的方案就称为研究期法。
研究期的确定一般以互斥方案中年限最短方案的计算期作为互斥方案评价的共同研究期。通过比较各个方案在共同研究期内的净现值来对方案进行比选,以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计算期比共同的研究期长的方案,要对其在共同研究期以后的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合理的估算,以免影响结论的正确性。
11. 甲乙两个互斥建设方案有关数据如下表,基准收益率为10%。
初始投资(万元)
估计寿命(年)
内部收益率(%)
净现值(万元)
则优选方案为(& )。
A.& 采用净现值法,甲方案净现值大于乙方案净现值,甲方案为优选方案
B.& 采用净现值率法,甲方案净现值率大于乙方案净现值率,甲方案为优选方案
C.& 采用内部收益率法,乙方案内部收益率大于甲方案内部收益率,乙方案为优选方案
D.& 采用净年值法,甲方案净年值大于乙方案净年值,甲方案为优选方案
解析: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的评价方法包括最小公倍数法、研究期法、净年值法和增量内部收益率法。当寿命期不同时,不能直接用净现值进行比较,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率法不能用于多方案评价。对于本题答案D,方案甲的净年值为:
NAV甲=NPV甲&(A/P,10%,4)=1120&10%(1+10%)4/[(1+10%)4-1]=353.33万元
方案乙的净年值为:
NAV乙=NPV乙&(A/P,10%,6)=1314&10%(1+10%)6/[(1+10%)6-1]=301.70万元
由于NAV甲>NAV乙,所以甲方案为优选方案。
考点五: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
1.某设备目前实际价值4万元,有关数据见下表:
&则在静态模式下,该设备的经济寿命还剩()年。
.4&&& B .3
.2&&& D.1
【答案】 B
【解题思路】
第二章工程经济第三节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设备的经济寿命。由题目可知,该设备在不同使用年限时的年平均成本如下所示。
设备年平均使用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
平均年资产
(3)=(2)/(1)
(6)=(5)/(1)
(7)=(3)+(6)
计算结果为在第三年的年平均使用成本最少,所以该设备经济寿命还剩余3年。
2.下列关于设备租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设备租金可在所得税前扣除
B.租赁契约可以随时中止和取消
C.租赁设备可用于担保、抵押贷款
D.租赁成本低于直接购置费用
【解析】略
3.企业在进行租赁或购买设备决策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 )。
设备的保修方式&&&&&&&&&&
B 货币的支付方式
资金的筹集方式&&&&&&&&&&
D 设备的使用成本
E 设备的使用方式
解析:影响设备租赁或购买的主要因素
(1)项目的寿命期或设备的经济寿命。
(2)租赁设备时租金的支付方式。
(3)当企业需要融资取得设备时,需要考虑融资方式。
(4)企业的经营费用减少与折旧费和利息减少的关系;租赁的节税优惠等。
(5)企业是需要长期占有设备,还是只希望短期需要这种设备。
4.某企业从设备租赁公司租借一强设备,该设备的价格为48万元,租期为6年,折现率为12%。若按年金法计算,则该企业每年年末等额支付和每年年初等额支付的租金分别为()万元。
A.15.79和14.10&&&
&&&&&&&&&&&
B.11.67和10.42
C.10.42和9.31&&&&&&&&&&&&
D.8.96和8.00
解析:1)每年年末等额支付:
租金=48万元&(A/P,12%,6)=11.67万元
2)每年年初等额支付:
租金=48万元&(F/P,12%,5)&(A/F,12,6)=10.42万元
5.进行设备租赁与购置方案比选时,设备租赁方案的净现金流量需要与设备购置方案的净现金流量比较差异的部分是()。
&&& A.租赁费X
(1-贷款利率)B.所得税率X(租赁费+贷款利息)
C.所得税率X折旧-租赁费D.所得税率X租赁费-租赁费
【解题思路】
本题考核的是设备租赁与购置分析。在假设所得到设备的收入相同的条件下,最简单的方法是将租赁成本和购买成本进行比较。根据互斥方案比选的原则,只需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部分。只需比较:
设备租赁:&&&
所得税率&租赁费-租赁费&&&&&&&&&&&&&&&&&&&&
设备购置:&&&
所得税率&(折旧+贷款利息)-设备购置费-贷款利息
某企业从设备租赁公司租借一台设备,该设备的价格为98万元,租期为7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折现率为10%,附加率为4%。若按附加率法计算,则该企业每年应付的租金为(
A.17.92&&&&&&&&
B.20.94&&&&&&&&&&
C.21.84&&&&&&&
&&& D.27.72
解析:本题是2003年考题,考核的内容为附加率法计算租金。该方法是2003年版教材新增加的内容。根据公式:
R=P&(1+Ni)/N+P&r=98&(1+7&10%)/7+98&4%=27.72万元
该题并不难,关键是记住公式。
7.某企业从设备租赁公司租借一强设备,该设备的价格为48万元,租期为6年,折现率为12%。若按年金法计算,则该企业每年年末等额支付和每年年初等额支付的租金分别为(
A.15.79和14.10&&&&&&&&&&&&&&&
B.11.67和10.42
C.10.42和9.31&&&&&&&&&&&&
D.8.96和8.00
解题要点:本题是2003年考题,考核的内容为年金法计算租金。该方法是2003年版教材新增加的内容。根据公式:
期末支付:R=(A/P,i,N)=(A/P,12%,6)=11.67万元
期初支付:R=(F/P,i,N-1)(A/F,i,N-1)=10.42万元
8. 进行设备租赁与购置决策分析时,通过定性分析筛选方案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
A.设备使用成本
B.设备保修方式
C.企业财务能力
D.设备技术风险
E.设备使用维修特点
解题要点:本题是2004年考题。在设备租赁与购置分析的步骤中,第三步,定性分析筛选方案,包括:①分析企业财务能力。如果企业不能一次筹集并支付全部设备价款,则排除一次付款购置方案。②分析设备技术风险、使用维修特点。对技术过时风险大、保养维护复杂、使用时间短的设备,应选择租赁方案;对技术过时风险小、使用时间长的大型专用设备,可选择购置或融资租赁方案。
第三节不确定性分析
考点一:盈亏平衡分析
1.某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80万件阵,预计单位产品售价为15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130元,固定成本为400万元。该产品营业税及附加的合并税率为5%,则用产销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是()万件。
&&& A .14.55
C .29.63 D.32.00
【解题思路】BEP(Q)=CF/(P-CV-T)=400/(150-130-150*5%)=32
某工业项目年设计能力为生产某种产品30万件,单位产品售价6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40元,年固定成本400万元,若该产品的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合并税率为5%,则以产量、生产能力利用率、单位产品价格表示的盈亏平衡点分别是(&&
A.235294件,78.43%,56.33元&&&&&&&&&&
B.235294件,78.43%,56.14元
C.200000件,75%,56.14元&&&&&&&&&&&&&&&
D.200000件,75%,56.14元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不同方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其公式为:
用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 CF /(p-Cv-t)
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 BEP(Q)/ Qd
用销售收入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S)= BEP(Q)BEP(p)
用销售单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p)= CF / Qd +Cv+t
将题目给出的数字代入公式中计算,便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3. 下列关于盈亏平衡分析的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A.盈亏平衡点越高,项目抗风险能力越强
B.盈亏平衡分析揭示了有效控制风险的途径
C盈亏平衡分析虽然能够度量项目风险的大小,但并不能揭示产生项目风险的根源
D.盈亏平衡分析可分为单因素盈亏分析和多因素盈亏平衡分析
E.生产量等于销售量是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盈亏平衡点的经济含义、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条件和盈亏平衡分析的作用。盈亏平衡点越低,项目抗风险能力越强;盈亏平衡分析虽然能够度量项目风险的大小,但并不能揭示产生项目风险的根源,不能揭示有效控制风险的途径;.盈亏平衡分析可分为线性盈亏分析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生产量等于销售量是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
盈亏平衡分析分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其中,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
A.& 只生产单一产品,且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B.& 单位可变成本随生产量的增加成比例降低
C.& 生产量与销售量之间成线性比例关系
D.& 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解析:该题可以认为是2004年考题中最容易的题目之一。教材中给出了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包括生产量等于销售量;产量变化,销售单价不变;产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只生产单一产品,或者生产多种产品,但可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
考点二:敏感性分析
1: 某建设项目以财务净现值为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投资额变化幅度
净现值(万元)
则该建设项目投资额变化幅度的临界点是()。
B.+10.54%&&&&
C.+12.31%D.+16.37%
【解题思路】
本题考核的是确定敏感性因素。临界点是指项目允许不确定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值。此极限值就是财务净现值等于0时的投资额变化幅度。根据题目的条件,列出方程:
将已知条件代入得:&&&&&&&&&&&&&&&&&&
当Y=0时,计算得:&&&&&&&&&&&&
&&&&&&X=+12.31%
2:在项目机会研究阶段进行敏感性分析时,经常采用的经济分析指标一般为(&&
A净现值&& B
内部收益率&& C
投资收益率&&& D
动态投资回收期
解析:如果在机会研究阶段,主要是对项目的设想和鉴别,确定投资方向和投资机会,此时,各种经济数据不完整,可信程度低,深度要求不高,可选用静态的评价指标,常采用的指标是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如果在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已进入了可行性研究的实质性阶段,经济分析指标则需选用动态的评价指标,常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通常还辅之以投资回收期。
3: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中,当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为5.91%、项目投资额降低幅度为25.67%、经营成本上升幅度为14.82%时,该项目净现值为0,按净现值对产品价格、投资额、经营成本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
A 产品价格——投资额——经营成本 B 产品价格——经营成本——投资额
C 投资额——经营成本——产品价格 D 经营成本——投资额——产品价格
解析:理解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第一步,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当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为5.91%、项目投资额降低幅度为25.67%、经营成本上升幅度为14.82%时,该项目净现值为0。说明临界点由大到小排序(不考虑正负)为投资额——经营成本——产品价格,所以敏感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亦为投资额——经营成本——产品价格。
4.在投资方案经济评价中进行敏感性分析时,选择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需要。选择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考虑的原则是指(&&
A分析的因素对评价指标影响较大,而该因素非常准确
B该因素容易确定,并且对所评价的项目影响不大
C结合确定的评价指标,考虑需要分析的因素的确定的容易性
D分析的因素对评价指标影响较大,而该因素在确定性分析中的数据的准确性把握不大
解析:影响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严格说来,影响方案经济效果的因素都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不确定性,如投资额的变化,施工周期的变化,销售价格的变化,成本的变化等。但事实上没有必要对所有的不确定因素都进行敏感性分析,而往往是选择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时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第一,预计这些因素在其可能变动的范围内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较大;
第二,对在确定性经济分析中采用的该因素的数据的准确性把握不大。
5.现选择净现值作为某项目投资方案的敏感性分析对象,其结果如图所示。
则净现值对三各不确定Ⅰ、Ⅱ、Ⅲ的敏感性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A、Ⅱ-Ⅲ-Ⅰ B、Ⅰ-Ⅱ-Ⅲ&& C
Ⅰ-Ⅲ-Ⅱ&& D Ⅱ-Ⅰ-Ⅲ
解析:敏感性大小的判断有两种方法,一是看夹角,直线和横轴夹角的锐角越大的越敏感,二是看横坐标截距,横坐标截距越小的越敏感。对于敏感性分析这一部分内容,有两个常见考点。一是指标的确定,二是敏感性大小的判断。敏感性大小的判断掌握上述思路的内容即可,敏感系数大小的计算在基础理论这门课程中很少涉及。
某建设项目以财务净现值为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有关数据见下表〔单位:万元):则按净现值确定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①一②一③&& B.②一①一③
C.②一③一①&& D.③一②一①
【思路】理解敏感度系数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第一步,计算敏感度系数:
&& 变化幅度
①建设投资
②营业收入
③经营成本
根据不同因素相对变化对经济评价指标影响的大小,可以得到各个因素的敏感性程度排序,据此可以找出哪些因素是最敏感的因素。本题计算得到净现值确定的敏感度系数由大到小的排序为(不考虑正负):
②营业收入一①建设投资一③经营成本。
考点三:概率分析
1: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概率分析时,一般需要计算(& )。
净现值的敏感度&&&&&&&&&
B 经营成本的期望值
内部收益率的敏感度&&&&&
D 净现值的期望值
解析:第二章工程经济第四节不确定性分析中概率分析是本科目第一次考核,本题比较容易。概率分析的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大多是以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主要是NPV)的期望值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为基础的。通过计算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及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时的累计概率,以判断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
2:下列关于投资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盈亏平衡分析只适用于项目的财务评价
B.敏感性分析只适用于项目的财务评价
C.概率分析可同时用于项目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D.盈亏平衡点反映了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E.敏感性分析指标应与确定性经济指标相一致
【答案】ACDE
【解题思路】一般来讲,盈亏平衡分析只适用于项目的财务评价,而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则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盈亏平衡点反映了项目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由于敏感性分析是在确定性经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而言,敏感性分析的指标应与确定性经济评价指标一致,不应超出确定性经济评价指标范围而另立新的分析指标。
第四节 价值工程
考点一:价值工程及其特点
1:价值工程是以提高产品的价值为目的的,应用价值工程就是要研究()。
A.产品功能保持不变前提下的最低生产成本
B.产品功能与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最佳匹配
C.产品功能保持不变前提下的最低使用成本
D.产品成本不变前提下的最佳产品功能
【解题思路】 本题考核的是价值工程的概念。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是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的一种管理技术。
2: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其所必须具备的功能。但在一定范围内,产品的()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A.使用成本与维护成本
B.生产成本与使用成本
C.生产成本与寿命周期成本
D.寿命周期成本与维护成本
【思路】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它所必须具备的功能。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由生产成本和使用及维护成本组成。在一定范围内,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产品功能水平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C1增加,使用及维护成本C2降低;反之,产品功能水平降低,其生产成本降低,但使用及维护成本会增加。如图所示。寿命周期成本为最小值Cmin时,所对应的功能水平是仅从成本方面考虑的最适宜功能水平。
3:.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
A.成本分析B.功能分析
C.价值分析D.功能改进
【解题思路】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例题4:下列关于价值工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价值工程是将产品的价值、功能和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考虑
B.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C.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生产成本实现产品的基本功能
D.提高价值最为理想的途径是降低产品成本
E.价值工程中的功能是指对象能够满足某种要求的一种属性
【答案】ABE
【思路】价值工程将产品价值、功能和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来考虑。也就是说,价值工程中对价值、功能、成本的考虑,不是片面和孤立的,而是在确保产品功能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兼顾生产者和用户的利益,从而创造出总体价值最高的产品。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价值工程中的功能是指对象能够满足某种要求的一种属性,具体讲,功能就是效用。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它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在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又降低产品成本,这是提高价值最为理想的途径。
考点二:对象的选择
1:在价值工程研究对象彼此相差较大且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确定价值工程研究对象可选用的方法是()。
A.因素分析法B.强制确定法
C.价值指数法D.回归分析法
【解题思路】
本题考核的是价值工程研究对象选择的方法。因素分析法。又称经验分析法,是指根据价值工程对象选择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凭借分析人员的经验集体研究确定选择对象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依据分析人员经验做出选择,简便易行。特别是在被研究对象彼此相差比较大以及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比较适用。
2:在价值工程活动中,首先将产品的各种部件按成本由高到低排列,然后绘制成本累积分配图,最后将成本累积占总成本70%----80%的部件作为价值工程主要研究对象的方法称为(&
A.因素分析法&&&&&&&
B强制确定法&&&&
C.ABC分析法&&&&
D.百分比分析法
【答案】:C
【解题思路】:ABC分析法。又称重点选择法或不均匀分布定律法,是指应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来选择对象。这种方法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其基本原理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抓住关键的少数可以解决问题的大部分。在价值工程中,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一个产品的各种部件(或企业各种产品)按成本的大小由高到低排列起来,然后绘成费用累积分配图。然后将占总成本70%—80%而占零部件总数10%—20%的零部件划分为A类部件;将占总成本5%—10%而占零部件总数60%—80%的零部件划分为C类;其余为B类。其中A类零部件是价值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
例3:在选择价值工程对象时,首先求出分析对象的成本系数、功能系数,然后求得价值系数。当分析对象的功能与成本不相符时,将价值低的选为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方法称为()。
A..重点选择法B.因素分析法
C.强制确定法D.价值指数法
【解题思路】强制确定法。是以功能重要程度作为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一种分析方法。具体做法是:先求出分析对象的成本系数、功能系数,然后得出价值系数,以揭示出分析对象的功能与成本之间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价值低的则被选为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
考点二:功能的系统分析
1.价值工程中的功能是指产品的(& ).
A.基本功能&&&&&
B.使用功能&&&&&
C.主要功能&&&&&
D.必要功能
【答案】:D
【解题思路】:用户购买一项产品,其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产品本身,而是通过购买该项产品来获得其所需要的功能。因此,价值工程中的功能,一般是指必要功能。
2.价值工程功能整理的成果是功能系统图,功能系统图应满足要求的要求是()。
A. 明确功能范围
B.明确客户的使用功能
C. 检查功能之间的准确程度
D.将各个功能进行量化
E. 明确功能之间上下位关系和并列关系
【解题思路】:通过功能整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明确功能范围。搞清楚几个基本功能,这些基本功能又是通过什么功能实现的。
②检查功能之间的准确程度。定义下得正确的就肯定下来,不正确的加以修改,遗漏的加以补充,不必要的就取消。
③明确功能之间上下位关系和并列关系。即功能之间的目的和手段关系。
3.在功能整理的工作中,明确各功能之间的关系之前应进行的工作是()。
A. 编制功能卡片
B. 对功能定义作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取消
C. 排列成功能系统图
D. 选出最基本的功能
E.进行功能量化
【解题思路】功能整理的一般程序。
①编制功能卡片。
②选出最基本的功能。
③明确各功能之间的关系。
④对功能定义作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取消。
⑤按上下位关系,将经过调整、修改和补充的功能,排列成功能系统图。
考点三:功能评价
1:某产品各个零部件功能重要程度采用0—4法评分的结果如下表。
在不休整各功能累计得分的前提下,零部件Ⅲ的功能重要性系数为(&&
A.0.167&&&&&&&
&&& B.0.375
C.0.292&&&&&&&&
&&& D.0.208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采用0—4法计算功能重要性系数。计算结果如下表:
功能重要性系数
采用0-4评分法计算任何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系数都是这种方法。
2:在应用价值工程过程中,可用来确定产品功能重要性系数的方法有()。
A.逻辑评分法B.环比评分法
C.百分比评分法D.强制评分法
E.多比例评分法
【答案】ABDE
【解题思路】本题考核的功能评价。确定功能重要性系数的关键是对功能进行打分,常用的打分方法有强制打分法(0—1评分法或0—4评分法)、多比例评分法、逻辑评分法、环比评分法等。这里主要介绍环比评分法和强制打分法。
3. 某产品各零部件功能重要程度采用0—1评分法评分的结果见下表。
则在不修正各功能累计得分的前提下,零部件Ⅲ的功能重要性系数为(& )。
0.13&&&&&&
0.20&&&&&&
0.25&&&&&&
解析:采用0—1评分法确定功能重要性系数,根据该题的条件填充表格:
功能重要性系数
零部件Ⅲ的功能重要性系数=2/10=0.20。
4.某产品有F1, F2, F3,
F4四项功能,采用环比评分法得出相邻两项功能的重要性系数为:F1/F2=1.75,F2/F3=2.20,F3/F4=3.10。则功能F2的重要性系数是(&
A .0.298 B,0.224
C .0.179 D.0.136
【思路】环比评分法。又称DARE法。这是一种通过确定各因素的重要性系数来评价和选择创新方案的方法。计算结果如下:
功能重要性评价
暂定重要性系数Fi/Fi+1
修正重要性系数
功能重要性系数
5. 在价值工程活动中,可用来确定功能重要性系数的强制评分法包括(& ).
A.环比评分法&&&&&&&
B.0---1评分法&&&&&&
C.0---4评分法
D.逻辑评分法&&&&&&&
E.多比例评分法
【答案】:BC
【解题思路】:确定功能重要性系数的关键是对功能进行打分,常用的打分方法有强制打分法(0—1评分法或0—4评分法)、多比例评分法、逻辑评分法、环比评分法等。
6.某产品的功能现实成本为5
000元,目标成本为4500元,该产品分为三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的重要性系数和现实成本见下表。
功能重要性系数
功能现实成本(元)
则应用价值工程时,优先选择的改进对象依次为()。
Fl-F2-F3&&&
B.Fl-F3-F2
C.F2-F3-F1&&&&
D.F3-Fl-F2
【解题思路】 本题考核的是功能评价。根据:功能区成本改善期望值大的为优先改进对象。
功能区成本改善期望值=功能区功能现实成本-目标成本
则:Fl:成本改善期望值=元&0.34=470
F2:成本改善期望值=元&0.42=10
F3:成本改善期望值=元&0.24=20
所以优先选择的改进对象依次为Fl-F3-F2。
7:在价值工程活动中,通过分析求得某评价对象有价值系数V后,对该评价对象可采取的策略是(&
A.V<1时,提高成本或剔除过剩功能
B.V<1时,降低成本或提高功能水平
C.V>1时,降低成本或提高功能水平
D.V>1时,提高成本或剔除不必要的功能
【答案】:D
【解题思路】:功能的价值系数计算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
1)V=1。即功能评价值等于功能现实成本。这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现实成本与实现功能所必需的最低成本大致相当。此时,说明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需改进。
2)V<1。即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这时,一种可能是由于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这两种情况都应列入功能改进的范围,并且以剔除过剩功能及降低现实成本为改进方向,使成本与功能比例趋于合理。
3)V>1。即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该部件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较少。此时,应进行具体分析,功能与成本的分配可能已较理想,或者有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应该提高成本。
8:在价值工程活动中,通过分析求得某研究对象的价值指数V1后,对该研究对象可采取的策略是()。
V1<1时,增加现实成本B.V1>1时,提高功能水平
C. V1<1时,降低现实成本D. V1>1时,降低现实成本
【解题思路】VI<1。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对象而言,目前所占的成本偏高,从而会导致该对象的功能过剩。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VI>l。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三种:第一,由于现实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要求,致使对象功能偏低,这种情况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增加成本;第二,对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经超过其应该具有的水平,也即存在过剩功能,这种情况也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第三,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需要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不列为改进对象。
考点四:方案创造及评价
1:在价值工程的方案创造阶段,通过召开会议进行方案创造时,为激发出有价值的创新方案,会议主持人开始并不全部摊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当会议进行到适当的时候,才宣布会议的具体要求。这种创造方案的方法称为()。
A.头脑风暴法&& B.德尔菲法
C.德比克法&&&&
【解题思路】
本题考核的是方案创造的方法。方案创造的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歌顿法、德尔菲法和专家检查法。歌顿法是美国人歌顿在1964年提出的方法。这个方法也是在会议上提方案,但究竟研究什么问题,目的是什么,只有会议的主持人知道,以免其他人受约束。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歌顿法。
2:在价值工程的方案创造阶段,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歌顿法和专家检查法&&&&&&&
B.专家检查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法
C.蒙特卡洛模拟法和流程图法& &
D.流程图法和歌顿法
【答案】:A
【解题思路】:在价值工程的方案创造阶段,可采用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BS)、歌顿(Gorden)法、专家意见法和专家检查法。
某产品运用价值工程分析,进行方案创新,产生了甲、乙、丙、丁四个方案。有关各方案的部分数据如下表,则优选方案应是(&
A甲&&&&&&&&&&&
B乙&&&&&&&&
C丙&&&&&&&
解析:方案创新后的方案评价,价值指数最大的为优选方案。本题的关键是计算价值指数,根据价值指数=功能指数/成本指数、
功能指数=1和 成本指数=1,将以上表格填好:
可以得到方案甲为优选方案。
4. 下列关于价值工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B.降低产品成本是提高产品价值的唯一途径
C.价值工程活动应侧重于产品的研究、设计阶段
D.功能整理的核心任务是剔除不必要功能
E.功能评价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功能的目标成本
【答案】:AC
【解题思路】: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价值工程中的功能是指对象能够满足某种要求的一种属性,具体讲,功能就是效用。在产品形成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应用价值工程提高产品的价值。但应注意,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价值工程活动,其经济效果的提高幅度却大不相同。对于大型复杂的产品,应用价值工程的重点是在产品的研究、设计阶段。功能整理是用系统的观点将已经定义了的功能加以系统化,找出各局部功能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用图表形式表达,以明确产品的功能系统,从而为功能评价和方案构思提供依据。功能整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功能系统图。功能评价,即评定功能的价值,是指找出实现功能的最低费用作为功能的目标成本(又称功能评价值),以功能目标成本为基准,通过与功能现实成本的比较,求出两者的比值(功能价值)和两者的差异值(改善期望值),然后选择功能价值低、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作为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
第五节 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考点一: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
1.在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中,进行系统设置费与该系统开发、设置所用全部时间之间的权衡分析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计划评审技术&&&&&&&&&&&&&&&&
B.价值分析法
C.赢得值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解析:在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中,权衡分析的对象包括以下五种情况:设置费与维持费的权衡;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成本之间的权衡;从开发到系统设置完成这段时间与设置费的权衡。其中进行系统设置费与该系统开发、设置所用全部时间之间的权衡分析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计划评审技术。
2.进行有效的衡分析是寿命周期成本评价的重要特点,某企业在进行生产设备系统维持费中的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时,为了提高费用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进行节省劳动力的设计,减少操作人员的费用
培训操作人员,减少维修人员的劳务费
装入预知维修系统,减少备件购置量
进行节能设计,减少运行所需动力费用
解析:本题考核寿命周期成本各项费用权衡分析的手段。包括:设置费与维持费的权衡;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成本之间的权衡;从开发到系统设置完成这段时间与设置费的权衡。其中装入预知维修系统,减少备件购置量属于设置费中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的内容。
3.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法的局限性之一是假定工程对象有()。
A.固定的运行效率B.确定的投资额
C.确定的寿命周期D.固定的功能水平
【解题思路】尽管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仍存在着局限性:1. 假定项目方案有确定的寿命周期2.
由于在项目寿命周期早期进行评价,可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3. 进行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高成本使得其未必适用于所有的项目4.
高敏感性使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受到影响
4.寿命周期成本估算的方法包括(& )。
A.费用模型估算法&
B参数估算法&&
C类比估算法&
D费用项目分别估算法& E权衡分析法
答案:ABCD
解析:寿命周期成本估算的方法包括:费用模型估算法、参数估算法、类比估算法、和费用项目分别估算法。权衡分析法是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方法之一。需要说明的是,不要将寿命周期成本估算的方法与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方法混淆。
5.下列方法中,可用于寿命周期成本评价的方法是()。
A.环比分析法B.动态比率法
C.强制评分法D.权衡分析法
【思路】常用的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有费用效率(CE)法、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费用法、权衡分析法等。学习本节内容,还应注意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中的权衡分析的方法。权衡分析的对象包括以下五种情况:①设置费与维持费的权衡分析;②设置费中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③维持费中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④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成本的权衡分析;⑤从开发到系统设置完成这段时间与设置费的权衡分析。以某机加工产品生产线为例进行的权衡分析经常作为考核的内容。
6.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过程中,进行设置费中各项费用之间权衡分析时可采取的手段是()。
A.改善原设计材质,降低维修频度B.进行节能设计,节省运行费用
C.进行充分的研制,降低制造费用D.采用计划预修,减少停机损失
【思路】 本题考核的是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权衡分析。设置费中各项费用之间权衡分析时可采取的手段是:
1)进行充分的研制,降低制造费;
2)将预知维修系统装入机内,减少备件的购置量;
3)购买专利的使用权,从而减少设计、试制、制造、试验费用;
4)采用整体结构,减少安装费。
7.进行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时,在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成本之间进行权衡时刻采取的有效手段是(&
A 通过增加设置费以节省系统运行所需的动力费用
B 通过增加设置费以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
C 通过增加维持费以提高材料周转速度
D 通过增加维持费以提高产品的精度
解析: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成本的权衡分析的有效手段包括:1)通过增加设置费使系统的能力增大;2)通过增加设置费使产品精度提高,从而有可能提高产品的售价;3)通过增加设置费提高材料的周转速度,使生产成本降低;4)通过增加设置费,使产品的使用性能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可使售价和销售量得以提高。
8.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与传统的投资计算法的不同在于(&&
A.当选择系统时,不考虑设置费,但要将所有的费用放在相应的位置上加以研究
B.在系统开发的初期考虑寿命周期成本
C.进行“费用设计”,就像对系统的性能、精度、重量等技术规定一样,也把寿命周期成本作为系统开发的主要因素
D.透彻地进行设置费和维持费用的权衡,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成本间的权衡,以及开发、设置所需的时间和寿命周期成本之间的权衡
E.费用效率CE与传统成本法比较基点不同
解析: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系统的寿命周期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在不考虑技术细节问题的基础上,同过去传统的概念和工作方法相比,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有以下显著特点:①当选择系统时,不仅考虑设置费,还要研究所有的费用;②在系统开发的初期就考虑寿命周期成本;③进行“费用设计”,像系统的性能、精度、重量、容积、可靠性、维修性等技术规定一样,将寿命周期成本作为系统开发的主要因素;④透彻地进行设置费和维持费之间的权衡,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成本之间的权衡,以及开发、设置所需的时间和寿命周期成本之间的权衡。
9. 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法的局限性之一是假定工程对象有()。
A.固定的运行效率B.确定的投资额
C.确定的寿命周期D.固定的功能水平
【解题思路】尽管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仍存在着局限性:1. 假定项目方案有确定的寿命周期2.
由于在项目寿命周期早期进行评价,可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3. 进行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高成本使得其未必适用于所有的项目4.
高敏感性使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受到影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分方程求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