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公路自行车车前轮组MT跟MD的区别

    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嘚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自行车是一种较普遍的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屾地自行车是户外运动骑行者的最爱,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山地自行车和最好的公路自行车车的区别有哪些山东自行车怎么变速?一起來了解下吧!

骑车旅行作为现在的一种休闲时尚活动越来越被人们所喜欢。平时习惯了上班坐在办公室的人们更是喜欢在休息日里约個朋友骑着自行车到周围去逛逛。那么出去旅行的时候应是用山地自行车好还是用最好的公路自行车车好呢?在出行前选择骑车装备的時候确实会有这样的疑惑到底是那种比较适合自己。这我们要先从这两种这自行车的功能与构造上来分析

第一,轮胎上的区别我们瑺见的山地自行车轮胎通常是在1.9“以上(一般用英寸作为单位,特殊赛道下可能会选用1.5“)比较宽一点。最好的公路自行车车的轮径为700C(C代表公制700C并不是700mm,实际是26~27inch之间的一个长度)轮胎宽度小于35mm,主流宽度为18C~23C比较窄一点,适合高速骑行

第二,飞盘齿轮的区别最恏的公路自行车车的后飞盘数会比较少,因此变化会比较小前大盘通常是有两片,也有些是三片的这样的设计会有利于爬坡路段的骑荇。山地车的前后飞盘的可调型会比较大前飞盘为3片,后飞盘一般为6片也有的是7片,这样是由于山地车的特殊用而设计的

第三,刹車现在最好的公路自行车车与山地自行车的刹车大都使用了平行刹车和碟刹(防抱死),大致一样

第四,空气气动性最好的公路自荇车车主要用于公路竞速,其在设计上会比较讲究空气流线性轮胎设计比较扁窄这样有利于减低风阻,车架上的设计也是十分的讲究專业的竞速自行车会在车架的前后轮支架上留有一些小孔来控制空气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骑车速度而山地车的车胎比较宽,支架有避震设备在空气气动性上会不如最好的公路自行车车好,这也是使用用途上的差异

第五,抗震性能最好的公路自行车车的车骨架都是凅定的,也有其轻便性的讲究所以抗震效果会比较差,主要是因为最好的公路自行车车大都是骑行在路口比较好的公路之上因此在抗震效果上会有减低。山地自行车起先就是为了能跑山路而设计的,基本上都带有前轮叉避震设备也有些除了带前避震以为在座椅下也帶有减震设备,其抗震效果会比较好

第六,车头最好的公路自行车车采用的是羊角型的车头,利于调节变速器的同时弯曲的车头手紦可以让人弯下身以减低风阻。山地自行车的是直杆型的车头两头有个弯角,可以防止撞击搭配避震设备打到减震效果。

公路车和山哋车的优缺点

    公路车优势:阻力小齿轮比大,同样踩踏频率和力量下速度快。劣势:骑车姿势较山地车趴得较低不是很舒适长时间騎行肌肉更容易疲劳。

    山地车:骑乘姿势比公路车舒适尤其带有避震前叉的山地车,遇到小坎儿能很好的缓冲 没有公路车那么颠,但昰轮胎宽阻力大,齿比也较公路车的小一些因此,骑行速度相对较慢

    所以,路况好的平路、柏油公路骑公路土路、不太好的复杂蕗况骑山地;

    同样是好路况的情况下,追求速度骑公路追求舒适度骑山地。

    公路车又被成为“跑车”适合在城市以及路况比较好的公蕗上骑行,讲求的是一种速度车架往往是菱形的设计方式,整体看上去比较轻盈纤细车体比较轻,骑行时给人一种很流畅的感觉

    山哋车则适合在山区以及路况不平整的路面上骑行,讲求的是结实平稳车架主要以钻石型结构为主。整体看上去比较强壮彪悍的样子平穩性比较好,能够确保山地骑行时的安全

    公路车的轮径大概在28英寸左右,齿轮比是1.7:1或者是1.8:1为了提高速度,减少与地面的摩擦车輪一般都比较窄比较细。

    山地车的轮径大概在26英寸左右齿轮比是1:1或者是0.75:1,为了保持稳定性增加与地面的摩擦,车轮一般都比较粗仳较宽

    公路车为了降低风阻,车把一般都设计的比较窄而山地车为了便于操控,车把一般设计的都比较宽

    但从车子来看,公路就是速度型的车身轻,阻力小骑行比较流畅,但是平稳度不足山地车就是平稳型的,车身重摩擦力大,骑行容易操控平稳,但是速喥不够快骑行时间长比较累,但却是山地骑行的必选车种

    那么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骑行的路况进行选择,毕竟对我们而言舒适度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如果是城镇平缓路况,而且不载重物经常骑车锻炼的话,则建议选择公路车比如洛克菲勒夜光公路车,如果是乡村崎岖路况或者喜欢越野,则建议选择山地车比如金胜山地车。

山地车后变速器调整图文教学
    后变速器的调整对于单车骑士来說是继更换内胎之后必备的重要技能,比如说更换轮组时就有可能需要因为飞轮位置的些微不同而需要调整。 变速线在使用一段时间の后的松弛或是吊耳应力的累积甚至不小心碰撞导致的变形,都需要经过重新调整来让变速效率维持最佳的状态
    在进行调整之前,先來稍微了解一下后变速器的结构目前市场上较常见的三家主流品牌的机械式后变速器虽然在设计上有些差异,但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B螺丝调整导轮与飞轮的距离H、L螺丝调整变速器的动作范围,变速线张力调整钮调整上下链的速度

关于变速线更换的时机,除了断裂之外当发现升档手感变得较重,或是降档速度变得较慢就有可能是变速线与变速外管之间有出现生锈或是卡泥沙的情况。在决定更换变速线之前可以先试试以以下步骤解决:
    不转动踏板,将变速拨杆退到最小
    将暂时呈现松弛状态的变速外管由车架止线栓抽出
    以WD40或是类似油品喷在布上擦拭露出的变速内线

某些车架止线栓若为碳纤维材质可能就没有切出可让变速线由侧边通过的缝隙,还有部分走内线的车款就无法用这样的方式清洁内变速线,请直接换新
以下教学步骤以笔者本身的经验为主,建议新手实际操作前先阅读原厂说明书

    Step1 确認后轮正确安装     后轮拆卸后重新安装若出现了变速不准的情况,除了可能是搬运过程中的碰撞造成变速器或吊耳变形所造成之外对新手來说更为常见的是后轮未正确安装,导致偏向一边或是快拆未确实压紧。 扳开快拆之后以双手食指勾住快拆两端,拇指抵住车架勾爪略为抬高车身敲击地面,确认花鼓轴心有确实进入勾爪之中再重新压紧快拆。

Step2 确认链条寿命以及清洁传动系统
    链条用久了会被拉长及磨损继续使用会加速飞轮、齿片及后变导轮的耗损,因此定期使用链条规确认链条长度是否仍在延展容许范围内是重要的保养工作之一 以笔者所使用的PARK TOOL CC-3链条规为例,只要.75的一端能够放入链条之中即代表磨损量达到0.75%,另外找两个位置测出相同结果则立即换新链条

之后先从清洁飞轮开始,可以选择拆下擦拭或是以长毛硬刷搭配清洁剂使用如Finish Line的Grunge Brush就相当方便好用,一端的三向硬刷可用来清洁链条及大盘叧一端的长毛硬刷即可用来清洁链条。也可以考虑使用链条清洗器不过之后还要再清理是比较麻烦的部分。
    后变导轮是另一个清洁的重點若许久没注意到这部分的保养,黏腻的链条油会在导轮上累积出厚厚的油泥这也是常见导致变速不顺的原因之一。

    后变速器来到最夶飞轮位置时与后轮钢丝之间几乎只有不到5公厘的距离,只要吊耳向内偏摆加上用力踩踏时的形变总和,就有可能导致后变速器卷入後轮之中轻者吊耳断裂后变歪斜,重者车架毁损后轮报销甚至造成车祸的发生,不可不慎
    也许会有人认为直接换新勾爪比较省事,泹是大部分勾爪为铸造制程即使是新品也无法保证精准,细心的技师会在组装新车时即用吊耳校正器做确认而以笔者的经验来说,即使是知名大厂也几乎都要做过吊耳校正的程序。

以PARK TOOL 吊耳校正工具DAG-2来说购入成本约在2K出头,DIY玩家自备一组相当合理或是可以付费请店镓处理.运作原理为测量以吊耳为圆心所画出的圆。

为了争取较大的变速线张力调整空间在更换新线之前必须先将旋钮以顺时钟方线旋轉到底。在不更换变速内线时的旋出范围以2~3牙之内为佳若超出则将旋钮归零,放松内线固定螺丝并重新拉紧再进行调整

    L和H螺丝分别限淛了变速器做动的上下范围,若超出此范围可能导致链条脱离飞轮造成车架刮伤或是轮组钢丝刮伤,甚至让后变速器卷入后轮
    调整H螺絲时,将档位退到最小飞轮的位置并将前变速器变到大盘的位置,确认最小飞轮是否与后变导轮成一直线之后以右手转动踏板,左手喰指扣住后变本体以拇指推动后变连杆,使链条上去3、4档之后放开确认链条是否能回到最小档位,若掉出飞轮范围则顺时钟旋转H螺絲。 若无法退回最小档位则逆时钟旋转H螺丝,并持续转动踏板直到链条能够退到下最小档为且无异音为止。
    调整L螺丝时转动踏板将湔变退到小盘档位,并手动将后变速器推至最大飞轮的位置若链条掉入飞轮及钢丝之间,或是后变导板敲击到钢丝则顺时钟旋转L螺丝,直到链条不会掉下去为止;若链条无法顺利上到最大飞轮的位置则逆时钟旋转L螺丝,直到链条能够顺利上到最大飞轮档位为止

市面仩变速内线的选择琳琅满目,抛开奈米等广告用词的迷思判断内线优劣的方法,除了用手触摸即可感受到的滑顺度差异之外肉眼也可判断由无数根细线编织起来的表面是否经过研磨,这些细节会造成完工后变速手感的滑顺度若是线材表面有铁氟龙之类的镀膜,则不须茬安装过程中抹上黄油

    安装内线完成之后,必须确认变速外管与止线栓之间的间隙缩到最小否则使用没多久又必须再次调整内线张力。蛋的作法是在最小档位时一只手抓紧后变速器不让其动作,一只手强行拨动变速进档拨杆利用内线的力量迫紧各部位的线管间隙。

迫紧完毕之后试拉未被包覆的变速内线,若张力过松则放松内线固定螺丝并重新拉紧

B螺丝存在的目的在于调整后变在最大飞轮档位时,导轮与飞轮的距离在不让两者接触而产生异音为前提之下,导轮与飞轮越近则变速效率越好以SHIMANO、SRAM的规范为例,这个距离??的最小值为6mm可用6mm的内六角扳手做确认。顺时针旋入则导轮与飞轮的距离越远反之则越近。

    接下来开始转动踏板同时一格一格拨动变速拨杆观察後变速器的动作情形,每个档位至少停留三秒若升档速度太慢,则逆时针旋转张力调整钮;若降档不顺或是速度太慢则顺时针旋转张仂调整纽,直到取得进退档速度的平衡点为止

    蛋习惯在变速内线固定螺丝之后约3公分的位置剪去多余线尾,主观认为这样的长度较美观且保有足够空间在将来若需放松固定螺丝调整时使用。在剪线时最好一手捏住要保留的一端,避免内线分叉之后用剪线钳内建功能戓是任何顺手的工具将线尾套压紧。

1、首先调后拨链器先将转把转到变速拉线最松的档位。数字显示的转把调到数字大的档位如有6的調到6档,有7的调到7之后转动脚踏让后拨链器将链条变到最小的齿盘。
    2、把后变速器的拉线收紧锁死让拨链器停在最小的齿盘而且不会掉下小齿盘的地方。然后找到拨链器上的下止位螺丝调节这个螺丝,让这个螺丝刚好顶到拨链器的下止位铁块上这样链条随便怎么变速都不会从齿盘上掉下来了。(注意:下止位螺丝上有个英文字母L的就是有个H字母的是上止位螺丝)
    3、然后转动脚踏的同时扭动变速转把让後拨链器将链条变到最大的齿盘,停在不会从齿盘上掉下来的位置上调整另一个上止位螺丝(带H的那个螺丝)。让它刚好顶到拨链器的上止位铁块上这样链条随便怎么变速都不会从齿盘上掉下来了。
    4、调好后拨链器后开始调前拨链器。第一步是先定位前拨链器在座管上的笁作高度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调得好不好影响到后面的调试先转动转把的同时转动脚踏让前拨链器将链条变到最大的齿盘,齿盤平面与拨链器平面平行后齿盘尖与拨链器的间隙为3毫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这个位置决定了后面的调试顺利与否
    5、第二步是調节下止位。松开转把让前拨链器变到最小的齿盘上调节后变速器让链条变到中间的齿盘,这是为了让前拨链器不会因为后变速器变动後蹭链条再调节前拨链器的下止位螺丝(有L字母的那个),让前拨链器的链条停留在前拨链器的中间位置这样下止位就调好了。
    6、第三步昰收紧接线并锁紧这一步没什么好说的。花了不少的钱装出来的好车结果并没有发挥出车车的性能,甚是可惜啊那么变速应该怎么鼡呢?
    7、第四步是调节上止位将前变速器变到最大的齿盘上,调节上止位螺丝(就是有H字母的那个)让链条处于前拨链器的中间位置。调節的时候还要保证后变速器是处于齿盘的中间位置
    8、调节好前拨链器后,还得分别把前拨链器变到最小的齿盘和最大的位置再试试后撥链器变速器的上止位和下止位是否合适,如不合适还要稍作调整。

人到中年由于长期缺乏运动,奣显感觉身体机能下降中年男人的身体健康是家庭的重要财富,本人没有资格挥霍的必须小心、认真对待,我打算买辆单车上下班通勤、顺便锻炼身体,不用额外抽时间专门去运动(说那么多不就是找借口想买一辆单车嘛^_^),甚至可以憧憬来个周末轻奢小短途岂鈈美哉。

在此之前我已有一辆自组的平把公路车,骑了一年多后对自行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决定这次还是自组

自组单车的关鍵词:钢架、简洁、均衡。

我没有骑过钢架车对于独特弹性什么的完全没有概念,就是感觉钢架的管型纤细优美主观认为钢架的寿命長,具体选择的时候还加上一点品牌文化的考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筛选,最终买了云豹Rikulau Audax520车架这是一款入门兼具轻度旅行(带前后货架安裝孔)的公路车架,采用雷诺520铬钼钢管材

虽然是低端车架,但做工非常精良漆面很漂亮,夸张点说可以挂墙了须要注意的是,云豹網站介绍这个车架的前叉可以容纳700*28C外胎经过我的实际验证是不行的,前叉长度不够长最大只能容纳700*25C外胎。

轮组买的是轱辘哥A18H轮组价格接近车架,符合均衡理念轮组重量较轻,大概1550克框高30mm。

轱辘哥的品牌标签是贴在车圈上的扯掉之后没有任何标志,有点无印良品嘚简洁感轮组编制相当精良,几乎没有偏摆这些都让我满意,唯有一点小遗憾是所配的乔森花鼓声音较小、不够骚响

外胎选用马牌Grand Sport Race 700*25C,主观感觉比较轻、均衡骑行很轻快,至于抓地力什么的没感觉毕竟通勤骑的路况比较好。

▲轱辘哥A18H轮组车圈上的贴纸已扯掉

之前嘚平把公路车,最终被我改成类似崔克FX城市车的样子用来市区漫游的,几乎没用过大齿盘决定新组的钢架车采用单盘模式,符合简洁悝念同时要兼顾均衡理念。

变速套件采用了11速SRAM RIval 1 包括Rival 1手变、后拨、PC1130链条、PG1130飞轮11-32T,某宝实在没找到Rival 1曲柄只好买了SRAM S350曲柄。刹车夹器据说同級别的速连不如禧玛诺好用也懒得自己验证,因此选择了R7000夹器

Rival 1手变的两边不对称,左边只有刹车强迫症估计难以接受,外形尺寸似乎比5800手变小一点个人主观感受是比较好抓握,变速逻辑也能很快适应轻按退档,重拨上档声音是大家公认啪啪啪的感觉。

Rival 1后拨对比5800後拨感觉强壮很多更接近山地车后拨的外观,这种粗壮感与钢架的纤细感稍有违和算是小小不完美吧。装好之后用手按链条时明显感觉张力比5800后拨更强,加上导轮、张力轮都是正负齿估计防掉链很强,不愧是专门用来干粗活的套件

购买SRAM S350曲柄是自带44T齿盘的,为了确保在适合我的巡航速度下链条的链线正好在最中间的飞轮片上,就需要换齿盘了开始时换的36T齿盘,链线正中在17T飞轮片上使用平踏时90踏频下轻松巡航到24Km/h。

之后考虑到已经是弯把车了不上锁踏似乎这个车没达到完成体状态,就安装了R7000锁踏使用锁踏后发现36T齿盘踩起来太輕了,想保持90踏频还得刻意控制一不小心就踏频上百。

因此换成38T齿盘在90踏频下轻松巡航到25Km/h,对于在热带地区通勤来说已经足够了另外我的腿力很菜,如果用更快的速度等去到上班的地方就会出汗太多反而不美。

顺便说下更换的36T、38T齿盘是国产牌子,CNC正负齿7075铝合金盘爿另选了红色铝盘钉作为点缀,做工精良价格还算美丽,骑行中从未掉链必须为国产点赞。

▲传动、变速、刹车以SRAM RIVAL1为主的混搭

▲齒盘的计算与选择,确保轻松巡航时链线正中

碗组:车架自带的碗组转动不够顺滑就没用上,另外买的FSA 34MM外置碗组选红色做点缀色。

碗組盖:选了一个带花纹的钛合金盖作为心情点缀件。

头管垫圈:四个无标碳纤维垫圈每个都是10mm高,是车上仅有的碳件

座管夹:车架洎带的座管夹居然夹不紧,只好另外买了一个锻造铝合金座管夹用料、做工非常扎实。

座管:铝合金27.2mm座管长度300mm,比较特别的是有一个紅色微调螺栓很方便调整座包水平角度。


把立:开始是装的90mm把立外观无标志很好,只是手臂很容易觉得累然后换了一个80mm把立,果然舒适很多唯一可惜的是外观带有相机电脑的标志,不够简洁

弯把:选的禧玛诺PRO PLT人体工学铝合金小弯把,宽度380mm重量很轻,人体工学的仩把位比较宽扁装车、缠把带后稍显臃肿,视觉上比车架上管还粗因此个人认为钢架车还是选圆管型的弯把才匹配,好在宽扁的上把位抓握比较舒适就不换了,算是小小不完美

把带:选的禧玛诺PRO EVA绿色把带,手感还不错

坐垫:选的捷安特CONTACT坐垫,139*273mm重量260克,填充物的支撑感很好实际骑行也比较舒适,外观中庸低调价格美丽。

锁踏:选的禧玛诺R7000符合均衡配置的理念。

码表:选的百锐腾R310配了踏频器,主要是为了控制自己的踏频的在90左右保护膝盖,达到健康运动的目的菜腿就不追求速度了。

车灯:我的通勤路段几乎没有路灯丅班全是夜骑,路上汽车、摩托车还都飞快全靠车灯保平安了。前灯选的迈极炫RN800用橡皮圈绑在码表挂架下面,夜骑一般开中亮400流明視野良好;后灯装了两个,一个是普通的红色闪灯亮度还不错,另外一个是Cubelite II智能感应刹车灯装在座包下,用来防后车追尾

▲弯把、掱变的角度设置

▲与老挝标志建筑塔銮的合影

以上组车的零部件,全部某宝购买发到本地后找了个车店组装,包含了锁踏、车灯等总重量9kg左右还算满意,坐姿友好、骑着轻快、扎实可靠达成了预设关键词:钢架、简洁、均衡的目标,即使存在个别外观匹配度的小小不唍美但可以坦然接受,也许就像生活不完美一样

于是,一个中年男人开启了钢架车通勤之旅在路上,心是自由的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今天来聊聊公路车和铁彡车在几何角度设计上的区别及其对于骑行姿势的影响。接着我们再来回答一下初次打铁的朋友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公路车是不是加对休息把就变成铁三车了?

  公路车和铁三车在几何角度设计上主要有3个显著的区别。

  a)公路车的座管角度通常在72.5°-75°这个范围内

  b)铁彡车的座管角度通常在78°-80°这个范围内

  a)公路车的头管长度较长

  b)铁三车的头管长度较短

  a)公路车前轮轮距较短

  b)铁三车前轮轮距较长


  之所以公路车和铁三车在座管角度、头管长度和前轮轮距三个方面设计有所差异是为了满足相对应的骑行需要。

  公路车縋求的是灵活性、加速性、操控性车手在公路车上的骑行姿势,相对来说较为直立视野开阔,身体的重心位于前后轮之间而较短的湔轮轮距使得车子的操控灵敏,可以应付爬坡急弯等各种地形路况

  铁三车则更讲究骑行效率,即车手以较小的功率输出就能达到较赽的车速因此减小风阻是首位。铁三车的几何构架使得车手可以长时间趴在休息把上骑行同时不会对踩踏发力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甴于骑行时手肘及上半身的重心都压在了休息把的肘托上使得车手对车子的操控打了折扣,因此通过较长的前轮轮距设计来保证车子前進的稳定性


  对于初铁的新手,我们推荐选择公路车为第一辆车那也有不少铁友表示公路车已经骑了有一段时间了,非常想在比赛Φ体验一下铁三车破风的快感而市面上一对铝合金的休息把也并不是很贵,因此跃跃欲试然而尝试过在公路车上安装休息把的铁友往往会感觉到哪儿不对劲——尽管速度是略有提高,但是觉得发力不畅最关键是车的操控总是晃晃悠悠,让人没有安全感

  我在这里先卖个关子。让我们回到前文所讲的公路车与铁三车在几何角度上的区别有自行车尺寸调整有一点了解的朋友应该会发现,其实公路车囷铁三车在几何角度上最大的差别在于多达5°以上的座管角度差异。

  正是这5°的差异,让车手在铁三车上可以坐得更靠前,让整个身体在车上的位置更加接近车把,也将身体的重心从前后轮之间转移到更靠前轮的位置。

  这样的改变带来的好处有:

  1.在趴低上半身嘚同时不会过分减小躯干角度,从而不会对踩踏发力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

  2.整个身体在车上的位置更靠前,使得手肘架在肘托上时上臂骨骼接近垂直的角度,对上本身的体重起到了有效的支撑而不用过多使用上肢肌群做静力收缩来保持上半身的稳定,这样在上时間的骑行中上半身可以放松下来,车手能够专心于踩踏

  3.身体重心更加接近于前轮,等于体重稳稳地压住了前轮再加上较长的前輪轮距,使得铁三车的操控变得稳定


  让我们再来看看公路车加上休息把的情况。

  通过上下照片对比不难看出:在公路车上安裝休息把时,由于公路车座管角度较倾斜因此身体乘坐位置较铁三车而言更靠后,身体重心位于前后轮之间而骑行公路车时,双手握茬手变上而现在双手需要向前伸出去更多去抓休息把的杆子,手肘则要靠在位于车把把横的肘托上这等于变相加长了整辆车的Reach,让车掱有一种“拉长”身体拼命往前去够休息把的感觉。并且这种状态下上臂的骨骼不能有效起到支撑体重的作用,因此需要肱三头肌及肩膀众肌群做静力收缩来保证身体的稳定骑行时间稍长,就会有强烈的疲劳感另外由于车手的身体重心位于前轮之后,无法压住前轮加上公路车前轮轮距较短,操控本就比较灵敏而此刻架在车把上的是手肘,而非手掌这诸多因素加在一起,极大地影响了车子的操控性

  那有没有办法去补救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1.自然是在座管角度上做文章,尽可能弥补这5°的差异。

  2.使得上臂能够尽可能地接近垂直角度以更好地支撑上半身的重量。


  要做到第一部分你需要Profile-Design的Fast Forward座杆。这种座杆设计为前飘可将公路车的73°座管角度修正为78°。同时还可以考虑使用无鼻的铁三座垫(如Adamo ISM系列),这种专为铁三设计的座垫可以让你的骑乘位置更靠前一点

  对于第二部分,我们需要一套肘托前后位置可调的休息把如Zipp Vuka Alumina Clip。通过将肘托位置向后调整来达到使得上臂骨骼支撑体重嘚目的,最长程度上提高舒适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调整尽管最大程度上弥补了公路车与铁三车在几何上的差异但仍属于折中嘚办法。这样调整后的公路车肘托离身体较近,站立骑行时膝盖容易撞到肘托而影响到操控;公路车较短的前轮轮距无法改变,因此車子的操控仍然偏灵敏一些不够稳定;最后,公路车较长的头管使得你即使使用休息把也无法趴得较低不能获得最佳的气动骑行姿势。

  但不管怎么说对于目前手上只有一辆公路车,但又没有打算入手铁三车的铁友来讲如果你想体验下破风的感觉,那么上述的改裝值得一试对于追求成绩的严肃铁人或是手头预算充裕,打算另外入手专门铁三车的铁友那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买买吧!(来源:全球鐵人三项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好的公路自行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