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得的说想在国外看国内的电视剧,有大佬知道该怎么办吗?

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内娱影视剧创作越来越雷同了。

这中间当然有政策导向问题,有互联网资本热衷于按公式炮制内容的问题,也有全球范围内的创作力枯竭问题。

但短视频对创作的侵蚀,功不可没。

当完整故事与人物脉络,都变成了短视频平台上那一段段夺人眼球的30s卡段后,当这些卡段的风靡反过来能影响影视剧的成绩时,一切都不一样了。

创作投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夸张点说,几年下来,影视剧可能就只剩下这四类情节了。

从流量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后,"拱火"二字就成了社交平台屡试不爽的流量密码。

一开始是公众号创作,是微博写作,后来渐渐向上蔓延,前几年终于延伸到影视创作。

于是我们打开都市剧,就看到夫妻对峙、婆媳争吵、渣男作女pua。

进而重男轻女、职场歧视、底层互害、原生家庭父母皆祸害。

打开古装剧,大抵也是同样一套东西,包裹着一个古装的壳子而已。

然后短视频截取+剪辑狠狠突出拱火点,配上拱火的文案,让每一个点开的人情绪高涨、怒不可遏,或点赞或分享或在评论里破口大骂,一个万赞甚至百万赞的视频就诞生了。

拱火拱到位了,那当然还要来一段酣畅淋漓的互撕。

然后短视频截取+剪辑狠狠突出撕X的酣畅淋漓…………余下的流程一模一样。

我们当然不是说,影视剧不应该追求强矛盾,不该追求强情绪。

哪怕是在没有社交平台没有短视频的时代,观众也始终爱看那种"让自己血压飙升"的剧情,所以能把故事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能把角色演得让观众咬牙切齿愤恨不已,确实是影视剧--尤其是更作为娱乐消费品的电视剧,所追求的效果。

但差异,在于一个"拱"字。

过去的影视剧矛盾,或慢火细炖,或急火爆炒,但总归都能水到渠成,端上来一盘能吃的菜。

但是短视频时代的流量倒逼,让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直接汽油点火,为了让你气、让你急、让你破口大骂,什么拱火扔什么。

角色,要往极端里写,场景,要往极端里设计,台词,要每句都戳人心肝肺,恨不得从第一集就开始吵吵到最后一集。

《星汉灿烂》从原著到剧集的改编中,女主母亲萧夫人的细节变化就清晰体现了这种拱火思路。从原著里鲜少在人前显露偏心的严苛母亲,到剧中人前人后数落女儿、全无情理可言的恶母,哪怕这种改编完全动摇其能文能武女将军+合格贵妇的设定,也在所不惜。

楼家长房的私心也在这种改编思路下变成公然的不要脸。

事实也验证了这种改编思路在下沉市场的受欢迎,那几天打开抖音,满眼都是蛮不讲理的萧夫人和义愤填膺的观众--拱火到位。

这几天打开抖音,满眼都是程少商萧夫人母女掌掴楼家母女的戏份。

煽情,从来就是下沉利器。

远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全国的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倪萍三四十年来主持春晚主持情感类节目的风格,近到前几年《我不是药神》的横空出世,和还在收割票房的《人生大事》,都验证了这柄利器的有效性。

没有任何贬损的意思。影视剧中,正常的煽情是必要的,用剧情逐层铺垫,令情绪逐渐累积,最后在高潮处狠狠一击,使观众情绪得以酣畅淋漓的释放,甚至痛哭失声,是很常规也很奏效的创作手法,《人生大事》的前2/3,就以丰满的细节做出了不错的范本。

但在短视频的推波助澜下,"煽情"在影视剧中被无限放大、无节制滥用,甚至到了一部片子里可以什么都没有,仅靠煽情桥段撑足全片的地步。

从创作角度看是纯纯的垃圾,但有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放大与扩散,伊就是奏效、卖座,播放量屡创新高,屡试不爽。

这几年院线最被诟病的"哭哭片",始于《前任3》,成于《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在《你的婚礼》等片子上持续生效,至今难尝败绩。

如果真的走进电影院,你会发现这些电影情节干瘪,人物扁平,为求观众一哭,几乎动用了除"好好创作"以外的所有手段:大雨滂沱、癌症车祸、生离死别、天灾人祸,有误会就是不说……演员声嘶力竭,配乐满满当当,音响用力证明着自己的昂贵,但坐在座位上的我们,却只想为自己的电影票钱流下眼泪。

然而在短视频平台,它却是另一个样子:被拎出来精心包装的煽情片段,坐在座位上抹眼泪的影院观众,对着镜头痛哭流涕的观后感……共同包装出一部"短视频限定版"杰作。

于是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信心十足炮制烂片--有这等捷径可走,又何必好好创作?

对发糖片段的追求,对言情类影视作品的影响是肉眼可见的。

"工业糖精"这个词,正是在短视频严重影响言情类影视的创作后,应运而生的形容词汇。

言情类影视作品本就以满足"恋爱幻想"为目的,所以我能理解,无论古偶还是现言,无论甜宠还是虐恋,要人设有苏点,要欢喜冤家,要深情对视,要天雷地火,要全方位多角度奇葩吻,要男友力,要意乱情迷,技术手段上要梦幻滤镜要良辰美景,要BGM往死里烘托,要旋转镜头转得人晕车。

但在短视频时代,以上所有"要",都需以能在短视频引爆传播热潮为最终目标:情节最好能浓缩在60s,看点最好有强传播属性,视觉上必须抓人眼球,品质上--害,只要能迎合下沉,要什么品味啊。

至于言情类最仰仗的CP感,不要怕,影视作品只需要负责令两根美丽的木头同框并做标准动作,剩下交给剪刀手们吧--滤镜、BGM、剪辑工具+精辟文案,能让伏地魔和林黛玉都演绎出绝美虐恋,区区几根木头,又能有多难?

于是这几年,正常看剧的观众越来越困惑:为什么第一集俩人就得亲在一起?为什么毫无征兆就开始深情对望?为什么一言不合就公主抱?为什么无事发生就裸身秀腹肌(有当然好)?为什么BGM一集响起三遍?

没有剧情铺垫,没有情感加温,没有合理导火索,就直接阴差阳错轰轰烈烈天雷地火,为什么?到底为什么言情剧也拍得这么生硬?

傻孩子,因为它就不是拍给"不倍速不拉进度条不短视频刷剧"的正常观众看的呀。

观众需要"爽",这不难理解。

苦战获胜、冤情大白、坏人伏法、良善得福报等剧情,在传统戏曲和话本里就是观众最期盼的桥段。

至于现在最流行的"打脸流"剧情,也从来不罕见。九十年代《戏说乾隆》《康熙微服私访记》等影视剧中,皇帝白龙鱼服被人看低,最后身份揭晓时众人皆跪,绝对是观众最中意的桥段。

到了网文时代,能不能让读者爽,能让读者有多爽,很大程度上主宰着一部网文的成绩。

所以当然,"爽"类剧情走红并不是短视频的锅。

但它却助长了"无脑爽"

身家要富可敌国,冲突要狂甩耳光,杀敌要万夫莫当,怼人要出口成章。

甭管这一切是否符合人设、场景和现实,是否符合自己之前设定的一切,爽就完事了。

什么逻辑,什么叫逻辑?逻辑能在短视频流行吗?不能就闭嘴吧。

主创有什么错呢?他们只是单纯地想让观众爽而已。

短视频又有什么错呢,它只是突出高亮了这些爽片段,让它们铺天盖地而已。

错的是不肯放弃大脑的我们啊。

我经常吐槽内娱主创"热搜写剧"

早年间,在短视频还不够流行时,热搜写剧的点主要在于曝金句--当带台词的剧情条全网刷屏,被视为剧集破圈的指标时,所有片方都想在自己的影视剧里整一段振聋发聩的金句。

但那些水平高的主创,也确实做出了很多漂亮的对话和言之成理的阐释。

后来,热搜写剧的点逐渐转变为对热门社会话题的响应--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催婚催育的社会压力、PUA的企业文化、职场歧视甚至性骚扰的工作环境……从樊胜美横扫社交平台后,各类影视剧主创就都嗅到了戳社会痛点的香味,疯狂在人物和情节里呼应大众对热门话题的关切。

但文艺创作,本来就应该反映现实关照当下,区别只在于创作初衷与态度而已。所以那些水平高的主创,也确实做出了不少细致刻画现实困境的角色和故事。

但如今,热搜写剧的点,已经完全偏向了短视频传播的特性:纯功能性+纯情绪化。

既然哪怕再逻辑自洽、人物丰满、剧情复杂的影视剧,最终的归宿都是被短视频肢解、分割、按需求分盘端上餐桌,那何不从创作阶段就省点事儿,自己就把自己阉割分解了呢?

那些卖不上价的铺垫与细节,就像那些被拔掉的漂亮羽毛、被剔掉的筋骨与关节一样,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因为已经没什么人想看到美丽的孔雀踱步开屏了,大家只觉得它吃起来,跟鸡一个味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国外用什么看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