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各个功能空间尺度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城市建设经济管理第一部分城市建设经济管理

第一部分城市建设经济管理

第一部分城市建设经济管理

城市建设经济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城市社会学基本知识;城市经济学基本知识;建筑工程与技术经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其中,城市社会学基本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城市、社区、居住社区与城市居住区的概念,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社区的类型,城市社区的特点,社区建设与管理,社会发展理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城市管理中的社会学思维,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特征和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城市经济学基本知识部分需要掌握的内容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范畴,城市经济学的特征,供需理论及其应用,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土地经济特性和土地制度改革,城市交通的供求特征及政策调控,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成、特征与经营,外部性经济问题和城市公共经济问题,城市公共财政,城市产业发展问题,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趋势。

建筑工程与技术经济部分需要掌握的内容为:现金流量,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和方法,价值工程理论,项目融资方式,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念、方法,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资金成本与资本结构,相关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固定资产折旧及其计算方法。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部分需要掌握的内容为: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调整方法,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验收,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构成,工程定额计价的基本方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建设工程

与合同管理,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建设工程索赔的依据与方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通过与2010年考纲的对比,我们发现新考纲有如下的变化:

1.城市社会学基本知识部分增加了“社会发展理论”“城市管理中的社会学思维”,删除了“社会运行机制”,在原考纲“社区、居住社区与居民居住区的概念”基础上增加了“城市”的概念。

2.城市经济学基本知识部分增加了“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范畴”“城市公共财政”,将“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成与特征”改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成、特征与经营”。

3.建筑工程与技术经济部分增加了“价值工程理论”“资金成本与资本结构”。

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部分增加了“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验收”“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删除了“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建设工程担保”方面的内容,并将旧考纲中“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与进度计划系统”改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第一章城市社会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城市社会学基本知识

第一节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是以城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一、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世界各地区的城市化过程。

2.城市环境。主要指城市的自然环境,如地域、水源、气候、绿地、自然资源等,也包括城市的人工环境,如城市区位形成的过程、城市人口地域分布的过程、城市土地的利用状况等。有些社会学家将对城市环境的研究称为城市生态学或城市区位学。

3.城市的社会结构。主要指城市的经济结构、劳动结构、职业结构、家庭结构以及阶级和阶层结构等等。城市社会学还探讨影响城市社会结构变化的社会因素。

4.城市社会组织。城市社会组织十分复杂,大体可分为经济类、行政类、文化类、政治类、社区类、家庭类以及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诸种类型的社会组织构成许多不同的网络系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城市社会的发展。城市社会学着重研究城市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

5.城市生活方式。包括城市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特点以及影响城市生活方式变革的社会因素等。

6.城市社会心理。城市社会学非常重视城市社会心理的发展变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

7.城市问题。包括城市的社会问题,如城市建设、人口、住宅、交通、治安、环境保护等等。根据城市问题制定治理的对策和规划,是城市社会学和其他科学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城市社会学还从宏观上研究城市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探讨城市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规律。

二、城市社会学的主要流派

城市社会学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分化出许多不同的流派。主要有:

1.城市化派。该派认为,城市的主要特点在于角色分化、次属关系、价值观的世俗化以及规范秩序解体。他们主要研究与农村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机制如何被城市取代。

2.亚社会派。该派的基本观点是竞争,把人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认为人类在生物亚社会的压力和动力下被迫作出种种反应,人类行为就是这种亚社会压力和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生存学派。该派主要研究居民如何组织自己以保证人类生存的需要。他们认为,城市化是居民创造出来的,用以容纳大量居民的组织形式;城市化的进程直接取决于生存活动的分工程度,分工又取决于社会技术发展水平。

4.经济学派。该派主要从经济角度分析城市化和城市社会问题,认为城市化是市场和经济活动的重新组合,原来单一的第一产业逐渐派生出第二、第三产业。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特别是城市的社会组织也随之变化。

5.环境学派。该派认为,城市表现了人类在生存斗争中的适应性,城市问题基本上是由于城市生活背离了人性的尺度和大自然环境,工业城市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城市污染正威胁人类生存。他们主张彻底改造城市结构,以达到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目的,并且提出了许多城市规划和城市改造的意见。

6.技术学派。该派主要从技术角度研究城市位置、城市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他们往往忽视非技术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

7.价值学派。该派强调非经济的、非技术的价值观对城市结构和土地使用模式的影响,认为社会文化制度对城市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居民价值观和感情上的差别造成城市的差别。

8.权力学派。该派主要研究城市中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能力,权力在城市规划中所起的作用。以上各种流派的观点也常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中国的社会学者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的理论观点,联系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并借鉴西方城市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正努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会学。他们认为,城市是中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化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还对中国城市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改造、改革开放中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各类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社会功能、城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城市的管理等,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

第二节城市、社区、居住社区与城市居住区的概念

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是经济、社会活动的聚集体。每个经济区域都是依靠一系列网络系统联结成一个整体的。这些系统布局必然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结点,有的是某个系统几条联系线的交叉点,有的是多种网络系统中不同线路的交汇点。正是在这些网络的结点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镇,并且依靠这些城镇把区域的经济活动凝结成一个整体。网络上的结点与城市在布局上是互为条件的,有的地方是为了城市的发展而有意识地加强它在多种网络系统中的地位;也有的地方是出于网络系统布局的要求而产生了结点,城市就在这些结点上应运而生。

不同的学科对城市的定义有着较大的差别。日本学者山鹿城次指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显著差别在于: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人口集团,人口密度远大于乡村;城市的产业活动主要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城市的中心性强,即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行政、经济、文化等中心,对周围的乡村起着支配或服务作用;城市的居民在职业、民族、流动性等方面的构成复杂,文化程度很高。在我国地理学界,对城市的概念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是: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集聚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和建筑、绿化、交通等用地规模,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

描述城市特征可以从城市职能、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等几个方面入手。城市职能是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现代城市的职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又可以把城市职能分为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城市性质是指城市的主要职能,它反映了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主要作用,体现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及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城市规模是指城市的大小,可分为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经济规模等。一般是根据城市市区的常住人口和建成区范围分别标识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是承载社会变迁的主要载体,是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加强社区建设,做好社区工作,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首次提出的。德文“gemeinschaft”意指“社区”,又译作“共同体”,表示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gesellschaft”指“社会”。滕尼斯提出社区与社会这两个概念,主要是用它们来表征近代社会的整体变迁趋势。他认为,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商业化社会过渡后,人际关系的特征以及社会整合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区”或“共同体”主要存在于传统的乡村社会中,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它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古老的以自然意志为基础的关系,连接人们的纽带是血缘、感情、共同信仰和伦理。与此相反,“社会”是以个人的意志、理性契约和法律为基础形成的缺乏感情交流和关怀照顾的社会团体。在社会中,契约关系、次级关系成为人际交往的主导形式。用滕尼斯的话来说:“人们在共同体里,尽管有种种的分离,仍然保持着结合;在社会里,尽管有种种结合,仍然保持着分离。”

从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可以看出,他在提出“社区”这一概念时,并没有看重其地域性特征,更多的是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和对社区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因此,在滕尼斯的视野中,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共同的文化意识以及亲密无间的关系是社区的精髓。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社区不仅包括地域共同体,还包括血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等。所以,“gemeinschaft”一词译作“共同体”更贴近滕尼斯的本意。

滕尼斯提出的“社区”概念在当时和其后的一段时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以及由此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社区”概念才逐渐引起了社会学家的关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社会学家C.P.Loomis把滕尼斯的“社区”(gemeinschaft)译成了英文的“community”,并很快成为美国社会学的主要概念。美国城市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把社区问题作为其研究重点,立足芝加哥市的都市化进程,对犹太人居住区、波兰人居住区、贫民区等不同类型的社区及其变迁进行了研究。该学派的领军人物、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罗伯特·帕克认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的汇集……一个社区不仅仅是人的汇集,也是组织制度的汇集。社区与其他社会群集的最终的、决定性的区别是组织制度,而不是人”。

滕尼斯提出“社区”概念至今已有100多年,随着社会变迁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社区”的内涵也不断丰富。由于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社区研究有着不同的实践,因此学者们对于社区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出现了多元化取向。1955年,美国学者G.A.希莱里对有关文献进行统计,发现有关社区的定义共有94种,其中69个定义的表述包括地域、共同的纽带以及社会交往三方面的含义。因此,他认为:“社区是指包含着那些具有一个或多个共同性要素以及在同一地理区域保持社会接触的人群”。1981年,美籍华人社会学家杨庆垄统计发现,有关社区的定义已有140多种。社区界定的理论也经历了从人文区位学、地理和社会实体论到同质说再到综合说的发展过程。

人文区位学是帕克于1921年提出的,它是借用生物学进化论原理,研究都市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在社区界定问题上,帕克和麦肯齐等人强调区位在社区形成中的作用,注重空间对人类组织方式的影响和对人类行为方式的决定性作用。认为社区是社会团体中个人及其社会制度的地理分布,不同的社区生活着不同阶层和地位的人。

地理和社会实体说也阐述了地理因素在社区构成中的地位,但更强调社会团体的意义。认为社区作为最基本的人群地理单位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各种社会制度、社会职能及社会利益。从地理上说,指人们所居住的邻里地区,从心理上说,指具有共同心理和文化特性的结合体。

同质说从人的意识出发,强调社会成员间的互动行为,认为社区是具有相同意识并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人群的共同体,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

以1958年桑德斯的《社区论》发表为标志,对社区概念的定义进入了综合论时代,即把社区既看作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又看作是“一个行动的场所”。综合社区论引入了社会学的冲突理论和行动理论,打破了“组织社区”和“区域社区”的均质、平衡状态,全面地反映了社区的属性。1979年出版的《新社会学辞典》指出:“社区一词是指称人们的集体,这些人占有一个地理区域,共同从事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基本上形成一个具有某些共同价值标准和相互从属的感情的自治的社会单位。”

这样,在滕尼斯那里作为人类社会组织及人际关系的两种理想类型的“社区”和“社会”,到20世纪变成了在逻辑上存在“属种关系”的概念。社区从一个精神共同体变成了一个地域共同体。换句话说,社区成了一个特指的、具体的社会。

“社区”概念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当时,费孝通等燕京大学的学生在翻译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的论文时,将“community”一词译成了“社区”。后来,这一术语就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通用术语。在新中国成立前,吴文藻和费孝通等社会学家把社区理解为有边界的相对封闭的实体,社区被作为社会人类学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服务乃至社区建设逐渐兴起,进而蓬勃发展,带动了学术界的关注。由于学术界对社区的研究更多地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联系在一起,所以,社区建设的实践势必会影响到社区的界定。1987年民政部召开了“全国城市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社区的概念逐渐被政府部门所采用。但此时的“社区”尚未从“社区服务”的概念中独立出来,很大程度上表达的仍是“社会化”的含义。“中办发〔2000〕23号”文件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将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被正式界定为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在居民委员会基础上调整充实的社区委员会则作为社区居民的群众性自治组织,负责社区日常事务的管理。学术界关于社区的定义

小异,只是在对地域、人口、组织结构、文化等基本要素强调的程度上略有差异。代表性的定义有:徐永祥教授提出的“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方明先生提出的:“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

严格意义上说,我们今天所说的“社区发展”也好,“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也好,其概念已经不符合滕尼斯的社区概念本义。因为在滕尼斯看来,社区是自然生长之物,并不是理性规划和建设的结果。一旦进入理性规划和建设的阶段,社区就不再是社区而变成社会了。所以说,“城市社区”“社区发展”“社区建设”是按照话语学的“类比”原理创造出来的,其目的在于用社区的原则来建设现代城市或现代社会。

三、居住社区与城市居住区的概念

居住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第三节社区的类型与基本构成

由于各社区的要素、内容及结合方式存在着差别,从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社区。又由于社区的本质属性或显著特征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目的,运用不同的标准对社区进行多元划分。国内外社会学界,常用的社区分类有以下几种:

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时间要素从进化论的角度划分,社区可分为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和现代社区。传统社区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出现过的社区的残余形态,它主要反映了前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中社区是指由传统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型中的社区形式,既保留了前者的一些特点,又含有现代社区的许多内容;现代社区又称发达社区,它表现为现代城乡融为一体,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穿梭往返于城乡之间,乡村生活十分方便,其舒适度甚至高于城市。

按发挥的主要功能划分,社区可分为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旅游社区等。这种划分方法注重或强调社区的居于主导地位的功能特征。经济社区是指经济活动集中、经济功能明显的社区。如果进一步细分,经济社区可以细分为农业型社区、林业型社区、牧业型社区、工业型社区等。政治社区是指省、市、县等各种行政区域领导、管理中心的所在地。城市中各类行政管理机构、政府各种机关聚集的社区,可视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是指高等院校、科研、文化艺术单位比较集中的社区。军事社区是指以军事目的为中心形成的社区。旅游社区是指旅游名胜所在地或以旅游业为主的社区。

按规模大小划分,社区可分为巨型社区、大型社区、中型社区、小型社区和微型社区等。所谓规模的大小,指的是人口数量的多少、地域面积的大小等。按照规模来划分社区具有明显的相对性特征,其分类标准没有严格的规定,且带有显著的国别差异。一般的,我们把数百万人的大城市称为巨型社区;把几十万到上百万人的城市以及相当于这一规模的市辖区看作是大型社区;把拥有几万人口的居民区、小城镇、集镇区看成小型社区;我们通常所说的街道、居委会的社区实际上就是微型社区。

按形成方式划分,社区可分为自然社区、法定社区和专能社区。自然社区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聚落,常常以河流、湖泊、空地、山林等作为自然的社区边界。法定社区是指出于生活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社区,即通常讲的地方行政区。法定社区的边界主要是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并可以明确地标示在地图上并以法律形式进行规定。但在很多情况下,它又是以自然社区为基础的。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就是法定社区。专能社区是指人们从事某些专门活动而形成于一定地域空间上的聚集区,如一所大学、一座军营和一个矿区。

按结构完整程度划分,社区可分为整体社区和局部社区。整体社区是指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基本上具备了人类社会所包括的主要方面,并且能够解决绝大多数居民主要生活需要的社区。这样的社区既有供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设施,又有供人们进行政治、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设施、服务行业等,且大多数社区成员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都是在本社区范围内进行的。如城市、集镇等都是整体社区。局部社区只是整体社区的一部分,如城市中的街区等,虽然这样的社区也包括构成社区的主要因素,但不能解决绝大多数成员的各种生活需要,不能完整地反映社会结构体系。

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等社区的结构和特点的综合标准划分,社区可分为农村社区、城镇社区和城市社区。

农村社区是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人口规模较小、经济结构单一、组织结构简单、同质性强、流动性小、家庭承担较多职能的社区。城市社区是居民以工商业为主要职业、人口密度高、聚集规模大、成员异化程度高、社会组织复杂的社区。城镇社区是指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居民主要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社区。城镇社区是城乡连续体(continuum)中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比农村社区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的存在,这种社会实体是以一批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无论从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要素看,它们都既具有与农村社区相异的特点,又都与周围的农村保持着不可缺少的联系”。小城镇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的过渡型社区,因而它兼有两者的特点。

community)。前者具有明显的地域范围,注重的是居民生活的空间特征。后者是指空间特征不甚明显的社区,注重的是其功能意义。社会学家英格尔斯(A.Inkeles)把功能性社区称作精神社区,认为“精神社区指的是这样的社区,它的共同成员建立在价值、起源或信仰等精神纽带之上”。从空间上看,人们没有明显的共居地,但却有共同的成员感和归属感,有着某些共同的信仰和亚文化。例如有的分散的民族,如犹太人,他们虽然遍布世界各地,但从其认同感、归属感和互动关系上仍可看作一个精神的或心理的社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许多学者认为地域性社区逐渐瓦解,而功能性社区更能代表现代人的主要身份和认同群体。近年来,一些学者又提出“网络性社区”的概念,认为在地域性社区的影响逐渐减弱的同时,在城市内存在着不少人际关系的网络(personal networks),而这些个人网络形成了极强的社区支持,是另一种以网络为主的社区。故此,“单单以地域或政府行政区来界定的社区未必能够代表真正的社区,社区的概念应逐渐扩大,亦包括功能性及网络性的社区。”

所有的划分方法无优劣之分。究竟采取哪种划分方法,应根据研究者、管理者的实际需要决定,有时甚至可能会多种方法并用。不论采用哪种分类方法,作为一个社区,都有其基本的构成要素。

所谓社区的构成要素,即构成社区的主要因素。从社区是一个区域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角度看,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应包括以下几个:

1.以一定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达到一定数量规模、进行共同社会生活的人群。作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共同体,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人,一定数量、质量和结构的人群是社区存在的第一前提。同时,人也是社区的主体,他们彼此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进行共同活动,是社区生活及其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一定界限的地域。既然社区是地域生活共同体,那么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相对固定的场所就是必不可少的。换句话说,社区总是存在于特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空间中,有一定的边界。一定的地域是社区活动的依托,没有它,社区活动便无法进行。

3.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社区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从事多种活动的基本舞台,而人们的活动需要依赖一定的设施进行。这些设施包括:进行日常生活的房屋、交通工具、日用品商店等;进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活动的学校、

馆、文化站、医院(医疗所)等;进行管理活动的会议室、办公室等;开展其他福利和娱乐活动的再就业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室等。

4.一套相互配合的社区生活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构。社区是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社会实体,其中存在着许多人际关系和民间纠纷需要调解,存在着许多公共事务需要处理,从而使得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管理机构构成了社区不可或缺的要素。社区运行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到管理运行体系的制约。如果一个社区的管理遵循了科学的管理原则和规章制度,这个社区的运行就会处于一种良性发展的状态。

5.特定的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区成员对所属社区在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共同面临的问题,以及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在此过程中形成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社区意识,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此基础上,人们还会逐步形成其他某些共同的意识,如共同的荣辱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以及某些共同的习俗等。地域型社区的观点认为社区是在一个区域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功能型社区认为社区是由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害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是以认同和利益为基础的社区。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将社区成员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从而形成共同利害关系和共同目标。

从社区的含义和构成要素可以看出,社区是人生的驿站,是生活的港湾,是城市的细胞,社区作为地域型社会生活共同体,作为人类群聚生活的栖息地和群体心灵的归属地,发挥着不可或缺且极为重要的社区功能。

上述基本要素也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别,即人群要素、自然物质要素、社区文化要素。这些基本要素在特定地域内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一个现实的社区。

【例】 (多选题)社区通常指一群人住在同一地域因而产生了共同的利益和价值准则,那么这一群人及所居住的地区被称为社区。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区的构成要素的是()。(2008年真题第42题)

A. 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B. 地缘

C. 地缘感D. 共同利益

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共同体,社区内部的成员拥有同一块地域,成员与成员之间互相依赖,密不可分。

现代社区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重建居民共有生活空间,促进邻里间的交往和交流,强化邻里连带关系;

第二,重建居民共有价值理念,凝聚全体居民,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

这两点也构成了城市和城市化社会中社区建设的基本任务。

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社会性、地域性、自治性、依存性和群众性等基本特性。

1.社会性。社区是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空间范围内的表现。

2.地域性。社区是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域或聚集场所,它具有地域要素,是一个地域性概念。

3.自治性。严格意义上讲,按照社区原则,城市的基层区组织是自治组织,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

4.依存性。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区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而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有机统一,是一个人文区位。因此,社区概念强调的不仅仅是人们在地域上的统一,它更强调的是生活在共同地域之上的人们的彼此交往和归属感。

5.群众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社区建设的主体是群众,社区建设的成败决定于群众是否广泛参与。社区建设的群众基础是指支持社区工作、参与社区活动、关心社区事务的社区群体。这个社区群体是以居住为基础,组织为纽带,活动为载体凝聚起来的。社区的群众基础是社区建设的力量源泉,是推动社区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决定社区建设进程的重要因素。从社区建设的对象看,不是指社区内的某一群体或几个群体,而是指社区内的所有群众。由此决定了社区建设具有明显的群众性。“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扩大。”随着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就业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居民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越来越强,对生活质量和社区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建设需要根据群众不同层次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心系群众、服务群众。“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能否做到以群众利益为根本,是社区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准。

城市社区建设是指在政府倡导下,依靠城市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强化社区功能,发展社区事业,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当今西方国家的城市社区建设有两个层次:

1.把各种社区看作一个整体,作为城市中社会生活组织的基本单元协调社区间的演替与互动。

2.把城市社区看作一个有机的系统,优化其内部的运行机制,如社区整合、社区分化、社区成分变迁、社区发展等,宗旨在于充分利用社区人力、物力资源,培养社区成员的自治与互动精神,创造更为美好的生活条件。

最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有转向系统性的趋势。传统的城市基层工作内容主要限于政府所部署的社会行政管理工作和范围还很狭窄的居民自治性事务。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社区服务,则初步拓展了社区工作的内容。它应该包括:社区经济建设、社区环境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教育建设、社区服务建设、社区城市建设和社区安全管理建设等。

城市社区管理与一般的城市管理不同,它把实现社区社会效益和心理归属作为最终目标。城市社区管理就是对整个城市社会系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的全面管理;而狭义的城市社区管理,则是就城市社区内部社会生活所进行的管理,这主要涉及与社区成员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诸方面。然而,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城市社区管理,本质上讲,都是对社会系统的社会管理,都是借助系统方法、层次方法所实施的社会管理。城市社区管理与一般的城市管理不同,它把实现社区社会效益和心理归属作为最终目标,借助系统、层次的方法对社区诸领域进行社会管理,以确保城市社区持续、稳定地发展。

所谓社区服务,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服务活动。它的内容十分广泛,我国现阶段的城市社区服务,大致包括10个系列:(1)老年人服务系列;(2)残疾人服务系列;(3)婴幼儿服务系列;(4)青少年服务系列;(5)精神卫生服务系列;(6)拥军优属服务系列;(7)社会救助服务系列;(8)民俗改革服务系列;(9)文化娱乐服务系列;(10)便民生活服务系列。

自治是一切社会组织的生命线,而专门机构、专政机关则是国家的根本维系。

社区自治是我国社会发展、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社区自治就是组织居民,利用社区中的一切组织和资源,通过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控制和影响社区的一切程序、计划与决策,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的过程。

社区自治的主要内容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组织居民,利用社区中的一切组织和资源,使社区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促进社区建设。衡量一个社区自治程度的高低,主要依据标准是社区居民和组织广泛参与社区建设的程度,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社区建设参与上的广泛性。社区建设的参与主体不仅包括社区中的离退休人员和家庭妇女,而且包括社区全体居民和社区内的企

、机关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衡量一个社区建设是否达到自治的要求,首先要看各类参与主体是否都参加了社区建设活动,亦即是否具有较高的参与率。二是指参与活动的广泛性。这也就是说,各类社区主体不仅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而且参与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医疗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体育等活动。

社区自治的目的是使人民获得授权,扩大基层民主,采用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手段,动员社区内各种组织、成员共同为社区发展献计出力,提高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由社区自己开发各种资源,解决社区内问题,满足社区居民和各种组织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强化社区自治,有其深远的重大意义。首先,在政治上,有利于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建设政治民主的国家。其次,在经济上,有利于社区内资源的最佳配置,通过市场的方式而不是计划或政府的方式,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益与效率,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

社区自治的依据是自治法,它是政府权限与自治组织自治权利的划分依据,界定自治组织全体成员权利义务,也是自治组织职能设置和职能定位的基本依据。

社区自治的主体是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委员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他各种中介组织。

(五)促进我国社区自治的途径与措施

第一,采用多种形式调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培养居民社区意识;坚持社区需求本位原则,注重用共同需求、共同利益来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居民参与的机制。

第二,大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

第三,提高社区内单位广泛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

第四,加强政府在社区建设、社区自治中的推动作用。

社会发展理论包含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社会运行机制即指社会运行中所遵循的规律或所形成的模式。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生理需求;第二层次,安全需求;第三层次,友爱需求;第四层次,尊重需求;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层次的需求是由低级需求向高级需求发展的。人们首先追求较低层次的需求,只有在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突出地表现出来。

社会互动行为指的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存在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感性活动。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所能得到的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所结成的这种合力的大小会影响到社会系统运行的平衡性、协调性以及方向性。

社会的管理与控制就是通过有组织地利用社会规范对其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实行管理、调节与约束的过程。社会管理与控制由实施控制的机构、控制规范体系——制度以及控制手段与方式等基本要素构成。

社会学研究中把社会的日新月异、新旧交替现象称为社会变迁。它是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控制”一词是由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首次提出来的。罗斯认为,在人性中的“自然秩序”遭到破坏,对人的行为不再起约束作用,出现了越轨和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情况下,必须有一种新的机制来维护社会秩序,这种新的机制就是社会控制。凡是利用任何社会或文化的工具,对个人或集体行为进行约束,使其依附于社会传统行为模式,以促进社会或群体的调整和发展的,都可以叫作社会控制。社会控制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社会变迁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理论是历史循环论、社会进化论和社会均衡论。

社会发展计划即人们为了调控社会运行的状况、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而对社会的有关系统、社会生活的有关方面的发展作出的规划。社会发展指标就是描述和评价社会整体及各方面存在和运行状况的项目及其数值(包括数字、图表、符号等)。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社会或社会中的一个系统的存在和运行状况,必须采用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指标项目所结合而成的社会指标体系。

第七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

一、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体现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应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承重结构与非承重结构。承重结构指城市空间在一定的生存生活质量标准下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量;而非承重结构是指城市空间范围内多元文化的传统、厚重的文脉特征,以及文化沉淀等对城市容量所具有的非限制性。

2.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显性结构指城市空间中道路网络、建筑界面、开敞空间、功能分区等一切显露于外的物理空间;隐性结构指各城市要素相互之间的联系,如产生结构的比重,城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种种要素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沉淀与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集聚过程与城市空间的扩散过程同时发生。

一方面,随着大量人口向城市的聚集,城市的居住密度日益提高,城市中心建成区甚至于郊区都处于空间迅速扩展的阶段,集中程度的提高正迅速地走向它的反面,即过度集中产生一系列无法容忍的“城市问题”,这迫使一部分有条件的人必须撤离原有的居住区以寻求更适宜的环境。

另一方面,随着到郊外寻求生活空间成为一种时尚、一种风气后,城市迅速松动,交通工具将广大的居民在100公里甚至200公里的城市圈内来回运载,城市边缘与郊区的繁荣使居住场所与工作场所的分离更加走向极端。分散过程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而且几乎是在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急剧集中的阶段,这是人力资本在空间上流动的结果,为了更好地就业及接受更好的教育是适度移动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是出于住房条件的考虑,但最为主要的还是经济活动分配上的空间变化,从重工业到高技术产业及服务、信息业的转变,从大工厂到专门化的中小企业的转变,减少了对市中心区位的需要,也降低了规模经济及集聚经济的重要性与优势,使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更富有弹性,企业选择区位能够从市中心到边缘甚至郊区。

二、城市外部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

1.交通伸展形成的空间结构。该结构形式有两种典型的模式:当城市为单中心结构时,其外部结构往往由中心区向外交通伸展,形成星状化结构;当城市发展、规模扩大至一定程度后,该结构往往向双中心结构或多中心结构演化,形成串珠放射状结构。

2.轴线带状结构。该结构一般是沿一条主要交通线或沿海、江、河或其他自然地形发展而来,城市形态呈带状、条状演化,主城和副城之间易形成串珠状关系。

3.均匀伸展结构。该结构在单中心状态下是主城—卫星城体系;在多中心状态下可以为网络伸展体系。

在集聚和扩散的作用下,城市空间结构会发生局部甚至全部的演化,其方式有:星形演化(点式演化)、圈层演化(轴式演化)、蛙跳演化(团决式演化)。城市外部空间的伸展总是沿着优区位——即阻力最小的方向发展,而轴式演化由于交通可达性的拉动作用而表现得最为生动、活跃。当伸展轴为全封闭的快速干道时,则空间发展以节点集聚为主要方式(各高速公路)。而伸展仅仅是一般性道路时,则马赛克式的填充比较常见。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

在城市内部,城市核心区一般是指市中心区,它是城市各种主要活动的集聚地,在此区域内,形成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的高度集中,同时城市核心区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中心性、可达性、集聚性、流通性、便捷性。城市中心区的上述特征,随着规模的扩大会在城市的其他区位相继出现,出现中心移动甚至中心演替的情况,即城市中心越大,城市中心已不再是某个点状或团状空间,而是转向跨街区、多轴向的片状空间或接近地理中心。城市中心的扩大(集聚),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恶化,以及便捷性与可达性的降低,造成居住功能的向外迁移和城市的空间化。城市中心的演化反映了人口集中的空间格局的重新组织,城市向某个方向发展时,空间中心也会随之移动,空间的不断演替,不断地改变着原有城市空间的结构关系,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单核结构演化的实际可能性正在消失。

当原有的单核城市不能容纳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心职能时,就有可能在其他地方出现另外的中心或次中心,或者原有的中心功能发生分化,使一部分功能在其他区位集中,而保留下来的部分功能也因专门化程度提高而使集中程度加强。

一般情况单核结构向多核结构的演化有下列几种情形:

1.原中心容量饱和,不能满足需要,原来等级较低但区位较好的中心有可能发展成新的中心,或与原中心构成双核结构。

2.为抑制原中心的过度拥挤与膨胀,选择某些节点,形成新的中心;培育新中心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解决原中心过度集中的问题,或者是为了新开发区更快的发展。

3.为了保护原中心的文化风貌,开辟新区后自然形成新的中心。一些著名的古城如罗马、佛罗伦萨、苏州等都是通过这一办法演化出多核结构。

4.因地形地貌的限制,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天然聚落,只能以多核结构来组织城市的空间布局。

任何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都是在城市核心与城市边缘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进行的。在城市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集中景观与分散景观同时并存的空间特征。城市越大,这种特征越明显;城市越小,这种特征则越模糊。在核心与边缘的关系演化中,“核心”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它决定边缘的形态与大小;反过来,边缘的结构与形态也反作用于城市的核心的大小。

四、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

由于受到经济、人口、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社会空间总体结构发生变化。

当今最重要的经济变化为新的劳动地域分工,这就是国际性或国家尺度的劳动分工以及跨国企业的世界性经济支配。其典型的表现形式为,高附加值的金融、贸易公司总部集中于世界城市的中心区域,办公职能和研究开发职能集中在世界城市的郊区,而生产部分广泛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第二个最重要的变化为经济结构的软化。世界经济变化的主要空间结果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西欧、北美工业中心地带的许多城市的非工业化;

二是大城市圈内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离心化;

三是一些大城市成为专门生产、处理信息和知识的世界化城市。人口因素的影响表现在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社会三个方面。

【例】 (单选题)由于经济、人口、社会的影响,引起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当今最重要的经济变化是新的劳动地域分工,这就是国际性或国家尺度的劳动分工以及跨国企业的世界性经济支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经济变化的空间结果的是()。(2008年真题第1题)

A. 西欧、北美工业中心地带的许多城市的非工业化

B. 大城市圈内部制造和服务业的离心化

C. 大城市空间结构多核心化

D. 一些大城市成为专门生产、处理信息和知识的世界城市

第八节城市管理中的社会学思维

一、面向社会的城市规划

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物质空间规划在经过了一段时期的实践后,出现了许多问题。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十小组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认为城市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中发展起来,城市和建筑空间是人们行为方式的体现。

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在西方城市规划领域兴起了倡导性规划运动。这一运动的主旨就是规划师对公众的重新认识和促进公众对规划过程的参与。城市规划成为公众各方之间以及公众与政府机构之间达成的一种“契约”,这种契约经过各方的多次协调和讨价还价,而在各自的意愿和利益上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均衡,经过立法机构的批准而成为合法的文本,成为约束各方今后行为的规范。

城市是一个由人与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城市就是在各类人群不断进行的互相作用过程中发展演变的。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是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原因。人文生态学就是首先尝试性地、有系统地将自然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运用于人类社会的研究。

在社会上,社会分层则揭示了城市的内在结构。达维多夫的“规划选择理论”和倡导观点,主张规划就是要依据不同的阶层和社区的利益而提出方案,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扩大选择的范围,为各阶层和社区的发展服务。

城市社会隔离在城市生活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居住隔离。居住隔离指在城市中,人们生活居住在各种不同层次的社区中,这是西方城市的一大特点。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西方总的城市居住社区的隔离分布,是由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种族、民族等因素影响叠加形成的。

社会整合是指将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各要素联系到一起,使它们一体化。城市社会整合机制一般包括制度性整合、功能性整合、认同性整合,这三个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独立存在,它们分别从社会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三个方面对城市社会进行整合。

纵观西方现代城市更新运动的发展演变,可看出以下几方面的趋向:

1.城市更新政策的重点从大量贫民窟清理转向社区邻里环境的综合整治和社区邻里活力的恢复振兴。

2.城市更新规划由单纯的物质环境改善规划转向社会规划、经济规划和物质环境规划相结合的综合性更新规划,城市更新工作发展成为制定各种不可分割的政策的纲领。

3.城市更新方法从急剧的动外科手术式的推倒重建转向小规模、分阶段和适时的、谨慎的渐进式改善,强调城市更新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更新过程。

在研究与实践中,最常接触到的是城市居住社区规划的问题。城市居住社区的概念区别于城市居住区概念的最主要的地方是,城市居住区基本表达的是一个空间实体居住地域概念;而城市居住社区更将这种地域看作是一种以居住行为为核心的内在社会网络及社会互动的空间表现,因此它远比城市居住区的概念来得深刻与宽广。

第九节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特征和社会问题

一、城市社会结构的特征

城市社会结构的运行与发展有其固有的特性,而且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征。

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城市社会“世俗化”的加深

结构变迁中的城市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使城市社会“世俗化”加深。在西方社会学理论中,“世俗化(secularization)”是指一种文化、价值观逐步脱离神学的束缚,转变为平民文化价值观的“一种社会变迁过程”。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总结美国城市社会发展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他关于“城市社会世俗化”的见解。丹尼尔·贝尔指出,“世俗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城市人观念的变迁和社会主流文化的淡化。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使人们相信生活是现实的,是讲究实效的,人们在许多方面开始摆脱传统文化思想的禁锢。无论是

还是西方,现代城市人都比以往更相信生活的现实性。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言:“在自由主义风气流行的今天,文化意象的楷模已同现代主义冲动合二为一,它的意识形态原理就是把冲动当成了行为规范。”对于现代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中的价值取向问题,他认为在现代化的、西方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中,现代城市人满足的不是人的需求,而是人的欲求。“欲求超过了生理本能,进入心理层次,它因而是无限的要求。社会也不再被看作是人的自然结合,如城邦和家族,有着共同的目标,而成了单独的个人各自寻找自我满足的混杂场所。”

丹尼尔·贝尔针对的是当时业已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美国社会。目前中国城市正在经历类似当时美国城市发展的现代化、市场化的过程,因此,丹尼尔·贝尔的一些观念值得借鉴。反观当前我国城市,城市社会“世俗化”的现象已初露端倪。城市社会生活的反差对个体的影响往往使人注重“现实的意义如何”,社会成员凡事更讲究实际的效益,讲究实实在在的结果,这种观念形成了城市社会的“世本性”,即“实用主义”和“今世主义”。讲究实效使得城市社会成员对他人的评价逐渐摈弃传统的道德标准,而往往以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作为标准,这就是所谓的“市场性取向”。在

这样的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较早迈开市场化步伐的开放性、外向型城市,这一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世俗化”使社会成员成为具有选择性的价值观念主体,个体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这种影响的正功能是使城市社会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但其负面影响同样不能低估,譬如成为某些短视的、急功近利的权力者创造政绩的行为的思想根源。因此在我国城市走向现代化、经济实现市场化的过程中,城市“世俗化”的倾向值得警觉。

(二)中国城市生活方式的深化与多元化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经济得以快速增长,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生动地体现了“有容乃大”的古典智慧,给社会和人民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于生活方式的变化来说,“开放”二字尤其意味深长。近20年来,中国社会的公共领域不断扩大对民族传统的开放,不断扩大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民族生活方式由此而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改变。这种转变的轨迹大致是:

1.从社会中心话语来看,中国社会发生了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生活为中心”话语的转变。

2.从生活方式的主体来看,发生了从普遍化向特殊化的转变,即从全国化向地方化的转变、大群体向小群体的转变、集体化向个人化的转变、群体向个体的转变。

3.从生活方式的活动模式来看,经历了从单一式的标准化向选择式的多样化的转变过程。

伴随着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国城市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城市生活方式的进化是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写照,集中体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中国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城市生活方式的开放度不断提高。由于城市社会本身的开放性,使城市生活方式也呈开放状态。城市人较少保守,求新求异意识强,他们更易于放弃旧的生活方式,而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2.城市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在一个变迁的城市中,城市社会涵容着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文化以及落后与先进的多元社会要素,是一个多元结构共生态,传统型生活方式、现代型生活方式、宗教型生活方式、西方化生活方式、民族型生活方式共存共容。

3.城市生活方式在时间上的延伸和休闲文化的不断发育。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带来了“城市时间边疆”的深度开发。城市生活方式在时间上的延伸,既来自于城市人特有的闲暇时间的增加,也来自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后有闲阶级的增长。

(三)城市社会结构分化与社会成员“异质性”加深

20世纪20年代起,帕克和沃思等人开始了对城市异质性的研究。通过深入研究,沃思提出城市有“异质性群体”的观点。城市越大,城市人口越多,城市社会分层及存在系统就越复杂。城市分工的程度越深,城市社会的差异化就越强,人口异质性也就越明显。在前工业社会,由于城市人口规模小,又长期缺乏流动,人与人之间同质性程度高而异质性程度低。在现代城市社会,由于人口的大规模集聚,城市人口的异质性程度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得到长足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市场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城市人自由度的增强,使得城市的异质性程度不断加深。具体而言,现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和社会成员的异质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地缘关系反映了城市社会的异质化。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中,到处可以看到各种以地缘为纽带的社会群体和区域性就业群体,如

帮等,他们的生活互动频率高,有明显的团结力,其中的情愫主要来自于地缘关系。他们往往形成某种社会组织结构,在经济生活中有着明显的依赖关系。

2.职业结构的异质化。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城市社会分工日渐深化,人们可以在城市这个复杂而又专业的社会分工体系中进行各种选择,职业选择日趋多元化,由此造成城市人口在职业上的异质化。除此之外,由于职业构成有着明显的地位差,更加深了职业结构的异质化。

3.经济收入的异质化。经济收入往往决定着生活方式的水平、形式与内容。某些生活内容、形式区域,没有经济实力是难以涉足的,这就造成了生活方式、形式和范围的“空间隔离”机制。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收入的异质化现象明显加深。现在对于一般的城市社会居民来说,人人都能够看到身边的人收入层次的差异,住房就是最显性的标志。随着住宅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不同收入层次的城市居民,必定会选择与其承受能力相当的居住类型。

4.社会地位的异质化。科层化的组织结构使城市成员的社会参与程度和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作用存在着差异,造成社会成员在社会地位方面的异质化。

5.文化背景与社会心理文化结构的异质化。在现代城市社会,城市居民由于接受教育的年限和程度以及所接触的文化内容不同,在文化素质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同时,城市社会还在塑造着不同的社会心理文化结构群。另外,在城市社会中,由于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不同的社会亚群体在城市中得到较充分发展。在类似上海这样的具有移民城市特点的现代大都市,城市社会成员来源更为复杂,除原来的城市居民外,有不少是后来移入的。既有不同的乡村社区移入者,也有其他城市乃至国外的移入者。此外,近年来,随着“户口”政策的相对宽松,以及上海扩大对国内外人才的引进力度和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汇聚(从“农民工”到“外国白领”),造成在城市中生活的社会成员文化背景上的异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各自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原有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与传统习俗,使城市成为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冲击乃至融合的大熔炉。

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问题与一般社会上所谓的社会问题可能是不同的。社会学的所谓社会问题,是认为社会的正常运转出了问题,出了毛病,是社会中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这些事件或情况,影响到多数人的生活,而必须以社会群体的力量才能进行改进。因此,所谓社会问题,不是指个别人、个别家庭或团体的问题,而是必须依靠社会中大家的力量共同解决的问题。

我国最严重、最基本、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人口问题。这个问题又直接衍生出或即将衍生出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老龄化问题、贫穷问题等,再加上其他的所谓知识分子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社会主义道德风尚问题、城乡发展和建设问题、官僚主义问题等社会问题。

1.老龄化问题:按联合国的相关规定,凡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就属于老年型人口。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与出生率迅速下降密切相关。出生率越低,人口老龄化进展越快;反之,出生率提高,人口就会向年轻化转化。

2.就业问题:从广义上看,就业就是指劳动者处在有职业的状态,即劳动者能够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某种社会劳动。从狭义来讲,只有当从事某种劳动与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被认为是就业。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时,可能产生三种情况:

(1)劳动力的供给大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表现为一部分劳动力无法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劳动力未得到充分利用。

(2)劳动力的供给小于社会经济对劳动力的需要。这时一部分生产资料得不到充分利用,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

(3)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互相适应,失业现象消失。经济的不发展是造成失业或不能充分就业的根本原因。但就业还要受到一些经济因素以外的社会因素的影响。

3.贫穷问题:贫穷,可以理解为人类物质上的所需,包括日常生活必需品和服务的不足,并且这些不足,没有改善、改变经济上不丰裕和钱财、资源不足够的状况。一些研究者企图制定一个比较固定的标尺以衡量贫穷,这就是所谓的“贫穷线”。在这条线之下,就开始有了贫穷;在这条线之上,贫穷就到此为止。“贫穷线”经常包括关于人类基本物质需要的判断。所谓基本物质需要,由于看法有所不同,计量方法也有不同。

4.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各种破坏作用。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全球性社会问题。

【例】 (多选题)社会问题属于社会学传统的研究领域,下列关于社会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有()。(2008年真题第41题)

A. 社会学的所谓社会问题是指个别人、个别家庭或团体的问题

B. 社会学的所谓社会问题是必须依靠社会中大家的力量共同解决的问题

C. 我国最严重、最基本、最棘手的问题是人口问题

D. 人口问题直接地衍生出或将衍生出劳动就业问题、老龄问题等

E. 每一个社会在一定的时期内都有其特殊的社会问题

第十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出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准确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认真分析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提出这一阶段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基本前提。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少有五个新变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社会领域出现新矛盾

我国在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凸显,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引起广泛关注,各种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出现。在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的历史时期,如何处理好增长与分配的关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妥善处理各类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下面将以结构性失业为例,浅析社会领域的新矛盾。

(一)结构性失业的概述 

经济产业的每一次变动都要求劳动力的供应能迅速适应这种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相吻合。由此而导致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

例如,由于工艺发生重大变化,一部分人可能缺乏新工艺所要求的那种训练和技术,他们可能难以被雇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些部门发展迅速,而有些部门正在收缩;有些地区正在开发,而有些地区经济正在衰落,这也足以引起一部分人失去工作。有的公司对年龄性别和外来人口的歧视也会造成结构性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失业与空位”并存的现象。即一方面有活无人干,一方面有人无活干。 

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 

(二)结构性失业的概念界定 

很多人都认为所谓结构性失业就是经济结构调整所引起的失业,这种理解应该说是过于简单了。下面为一些经济学家和经济学著作对结构性失业所下的定义: 

1.“结构性失业主要是指劳动者的技能、经验、知识结构与可供的职位空缺不相适应而导致的失业。”这一定义指出了结构性失业的一种情况,即劳动者自身所具备的客观素质与空缺职位的要求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失业。但实际上,劳动者的生理原因如年龄、及其主观意愿如就业观念也会导致结构性失业。因此这一定义不够全面。

2.“由于某些劳动市场上可得到的工作岗位数量不足以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而引起的失业。”这一定义让人颇为费解,它指明了提供的岗位数量满足不了想找工作的劳动者对岗位的需求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而在本人看来,这种失业似乎更应属于总量性失业,即劳动力供给量超过劳动力需求量而引起的失业。因此,这一结构性失业的定义起码不适合我国的失业状况。 

3.“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工人的技术、工种、年龄、性别、居住区不同,雇主招工条件及其所在地区有差异,供需双方不能相互满足,甚至不能碰面,因而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空位),另一方面存在失业的情况。”这一定义较为全面地概括了结构性失业的不同状况,但结构性失业产生的根源却没有被鲜明地指出来。 

4.“经济产业的每一次变动都要求劳动力的供应能迅速适应这种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相吻合,由此而导致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这一定义正确地揭示了结构性失业产生的根源即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一致,但是其表述还可更完整和准确一些。 

5.“结构失业是劳动力的供求结构不一致时引起的失业,由于这种失业的根源在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的变动,所以,称为结构失业。”这一定义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什么是结构性失业,也突出了结构性失业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不相一致,但稍嫌抽象和笼统了一些。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把结构性失业的定义概括为:“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使劳动力在包括技能、经验、工种、知识、年龄、性别、主观意愿、地区等方面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一致而导致的失业。”这一定义既指出了结构性失业的形成根源,又较全面地概括了结构性失业的种种状况,因而较为完整。 

(三)结构性失业的产生条件 

结构性失业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由于经济变动使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必要条件); 

二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使劳动力的供给结构满足不了需求结构的变化(充分条件)。 

满足不了需求结构变化的那部分劳动者便成了失业人员,得不到满足的工作岗位则成了空位,这就构成了结构性失业的重要特征:失业和空位并存。由于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可以把结构性失业分为多种类型。 

(四)结构性失业的类型 

首先,从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的原因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结构性失业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结构调整型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包括工种、技能、技术、知识、经验等发生了变化,而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能相应发生变动而引起的失业。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促使第一产业、传统产业对劳动者的需求减少,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对劳动者的需求增多。但不同产业对劳动者在工种、技能、知识、经验上的要求显然是不同的。如果原来从事第一产业、传统产业的人员无法对自身各方面素质及时作出调整就不能顺利转入第三产业、新兴产业从而导致失业。此外,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会促使用人单位提高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适应要求的低素质劳动者即使原来有岗位也会陷入失业状态。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却欠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工,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则欠缺相关的人才,存在空位。 

2.体制转轨型失业。指由于经济体制转变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而产生的失业。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要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的选择以成本最小、利润最大化来确定。在严格的成本约束下,国有企业中那些边际生产力低于社会平均边际生产率的职工(无效劳动力)就会下岗失业,而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国有企业中下岗的员工并不能很好地转入非公有制企业。因而下岗失业也是由于供求结构不一致造成的结构性失业。

3.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型失业。指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起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素质尤其是技能要求的提高而现实中劳动者的技能满足不了要求而产生的失业。如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方面,大量员工失业;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包括

等都出现技术工人短缺状况。

4.技术进步型失业。是指由于技术进步使劳动者的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在工种、技术、知识上不相吻合而造成的失业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进步。人类社会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给人类带来崭新的变化。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这给我们的就业结构带来重大变化。

5.知识经济发展型失业。是指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要求劳动者掌握更多的知识,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而劳动者满足不了这一要求而产生的失业现象。21世纪,人类将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生产、分配和消费(使用)为最重要的因素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第一生产要素的知识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由此导致的新旧知识的更替速度也非常快。据统计,现代社会劳动者知识的半衰期已缩短至5到7年。从知识的生产和老化状况看,近50年来,人类获得的知识等于过去2000年的总和,今天的知识到2050年仅为届时总量的1%,99%的知识是今后才创新的。这就意味着劳动者必须不断“充电”,获取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否则,自身素质满足不了工作岗位的需求,就会被抛入结构性失业的队伍。同时,知识经济改变着传统的工业经济,使职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在20世纪50—60年代的15年中,工业发达国家有8000多个技术工种消失了,同时出现了6000多个新的技术工种。如果从事原有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不能顺利地胜任新的技术工种,那就必然导致结构性失业。 

6.教育发展滞后型失业。指教育体制落后、教育结构不合理导致劳动者素质不能及时得到提高,或劳动者学非所用,使劳动力供给结构满足不了需求结构的要求而引起的失业。目前,我国的教育投资主体比较单一,对社会办学、民间投资办学发动不够,这使我国的办学模式、教育形式都不能实现多样化,使得一些跟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如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等形式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导致劳动者的素质不能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同步提高。同时,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脱节,导致一些大学生哀叹“毕业即意味着失业。”

总之,教育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导致劳动者文化素质因不能随着经济发展需要及时得到提高而失业;另一方面,导致专业难以对口的高学历人才也被迫流入失业人群。 

以上是从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的原因的角度来划分结构性失业的类型。下面是从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的诸多表现形式的角度出发来划分结构性失业,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就业观念滞后性失业。表现在劳动者的就业意愿不强、对就业岗位的预期过高与实际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不一致而造成的失业。这里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普遍存在于一些下岗职工中,由于他们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竞争就业意识不强,抱着“等、靠、要”的心理,等待政府和企业安排再就业,同时不愿放弃国企职工的身份,拒绝接受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提供的就业机会,从而导致失业。还有一些下岗职工自身文化素质比较低下、技能单一,却又不愿接受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低的脏累工作,从而不得不处于失业状态。另一种情况存在于新增劳动力人口中,如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择业时期望值过高,想留在大城市,进大公司,并且薪水要优厚,否则宁愿失业。实际上,我国高学历人才在总量上是需求大于供给的,在许多偏远的、经济落后贫困地区和一些小城镇,高学历人才非常紧缺。这说明目前我国存在的高学历人才失业大多属于结构性失业。 

2.地区供求不对称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在地区上有差异从而造成的失业。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导致人才为追求高收入,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从而导致落后地区人才的短缺;另一方面,又导致不同地区劳动力素质的差异,一般来说,教育水平取决于经济水平,经济落后地区的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低素质的劳动力更容易被淘汰,从而最终导致这些地区失业率的上升。

3.年龄供求不对称性失业。表现为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在年龄结构要求上的不一致。一般来说,需求方对招工或聘用对象的年龄要求都偏低,而学历要求都偏高。但下岗工人中很大一部分都超过此年龄段,且文化水平低。

4.性别供求不对称性失业。指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在性别上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失业。如大学应届毕业生找工作,一般用人单位都优先考虑男性。同时,对于同是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什么技术的40多岁的求职者来说,却是女性比男性易找工作。家政员、包装工、超市服务员等工作岗位都向她们敞开了怀抱。但是劳动部门有关人员表示,男性就业困难人员日前还很难在市场上寻找开发相应岗位的突破。 

(五)结构性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 

结构性失业是一种自然失业,但要比摩擦性失业持续期更长,那些搜寻时间过长的失业,很可能就是结构性的。与摩擦性失业不同,结构性失业往往主要集中在这样一些人中间:他们仅是普通的劳动者,不具有劳动力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技能;或者是他们居住在经济上缺乏吸引力因而工作机会很少的地区。 

根据结构性失业的特征,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应放在

方面,通过参加培训,使之技能更新与技术发展同步,另外,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传递,指导求职人员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各类人员的供求状况并做好供求状况的预测工作。 

二、经济增长面临新制约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增长遇到了新的制约。劳动、资本、自然资源、技术这四大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正发生很大变化。自然资源的约束全面强化。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加上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土地、淡水、石油等资源的制约尤为严重,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与此同时,经济结构变化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在快速增长过程中,怎样使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人力资本不断得到提升,资源消耗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是我们不能不切实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社会心理出现新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化,我国社会的心理状态也出现了新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普遍增强,对加强民主法制的要求和变革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十分迫切,对保护产权和各项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的要求也日益强烈。与此同时,一些社会成员心理失衡、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

四、改革攻坚出现新特点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使我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走完的历程。下一步,改革将出现一些新变化,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要求更加迫切,社会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等改革同步推进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政府改革成为深化改革的重点。深化改革必然要调整各种既得利益,这使改革的难度明显加大。

五、和平发展面临新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大的变化之一是逐步成为大国开放经济,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断加深,新一轮技术革命所引发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组织方式变化正对我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对国外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向,对重要商品价格也产生重大影响。还要看到,我国的和平发展明显受到大国势力的制约,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1.城市是城市社会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对于城市概念的界定随城市社会研究视野或视角的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以下描述城市的概念不正确的是()。

A. 作为高密度人口集聚的城市B. 作为社会关系和心理状态的城市

C. 作为生物栖息地的城市D. 作为文化的城市

2.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正确的排列层次是()。

A. 生理需求——尊重需求——安全需求——友爱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B. 生理需求——尊重需求——友爱需求——安全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C.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友爱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D.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友爱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3.关于城市社会空间的动态演化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聚集和离散是指在既定区域内的同一类型人口和机构的数量增多和减少的趋势

B. 集中和分散可以用单位面积的人口和机构的密度来衡量

C. 人口与机构进入与自己同质的地区的过程叫侵入

D. 一个群体进入另一个群体的居住区域就构成了演替

4.社会运行的定义是()。

A. 社会的一种自我完善、发展的意识形态

B. 社会在各种因素影响与作用下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C. 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感性活动

D. 个体与群体的需要促使社会性协调的合理性

5.在城市失业问题中,造成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城市社会结构不合理造成工作年龄人口过度增加

B. 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导致经济效益降低

C. 生产设备、生产方法及经营管理体制落后

D. 科学技术进步引起生产和劳动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的节约

6.在研究贫穷问题时,一些研究者企图制定一个比较固定的标尺以衡量贫穷,这就是所谓的()。

A. 失业率B. 基本生活保障

7.城市性状态的主要特征是()。

①复杂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层和各层各样的职业结构;②有高度的社会流动性;③城市居民在功能上有显著的依赖性;④人际接触上有较强的匿名性;⑤城市社会问题依赖正式的社会控制方式;⑥城市居民的道德行为呈现较大的差异,居民容忍意识较强;⑦直接对社会结构与人口构成有关的各种变量进行相关分析。

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D. ④⑤⑥⑦

8.社区建设的行为主体是()。

A. 政府、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居民B. 社区自治组织、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居民

C. 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D. 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物业管理公司

9.构成社区的第一要素是()。

C. 地缘感D. 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

10. 社会运行的动因是()。

A. 社会需要B. 社会互动

C. 社会管理与控制D. 社会变迁与进步

11. 关于需求的层次理论是由()提出的。

A. 马斯洛B. 塔尔科特·帕森斯

C. 拉尔夫·达论道夫D. 乔治·霍曼斯

12. 社会整合是指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联系到一起,使它们一体化。城市社会的整合机制包括()。

A. 制度性整合、功能性整合、认同性整合

B. 制度性整合、社会性整合、认同性整合

C. 社会性整合、功能性整合、认同性整合

D. 制度性整合、功能性整合、社会性整合

13. 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有()。

A. 一定数量的社区人口B. 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

C. 一定类型的社区活动D. 一定类型的社区设施

E. 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

1.C[解析] 这是从城市社会学角度考查城市的概念,采取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3.B[解析] 聚集和离散是相对于中心位置来讲,因此A项错误;集中和分散是针对某个区域来讲,所以集中和分散可以用单位面积的人口和机构的密度来衡量,因此B项正确。

4.B[解析] 社会运行是一种过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是一种运动。

6.C[解析] 本题考查对贫穷线的理解。

7.C[解析] ⑦是社会地区分析的特点。

8.C[解析] 社区建设的三大行为主体: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

9.B[解析] 一定数量的社区人口,是构成社区的第一要素。

10. A[解析] 社会需要是社会运行的动因。

12. A[解析] 城市社会整合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了制度性整合、功能性整合、认同性整合。

13. ABCDE[解析] 社区构成的五要素是较重要的内容,需牢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内功能分区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