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20岁学习花样滑冰,一年半左右,想要增强力量有什么发法吗想要听听一些建议,😁

原标题:20岁澳大利亚前花滑世青賽冠军坠楼身亡 国际滑联主席哀悼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李嘉)国际滑联(ISU)瑞士当地时间18日消息曾获得2017年世青赛双人滑冠军的澳大利亚20岁花样滑冰选手叶卡特琳娜·亚历山大洛夫斯卡娅17日坠楼身亡,年仅20岁

亚历山大洛夫斯卡娅出生于莫斯科,后加入澳大利亚国籍茬2016年与澳选手哈利·温德索尔组成双人滑,并在一年后赢得世青赛冠军,成为首个夺得ISU世锦赛冠军的澳大利亚组合。他们也是赛季青年大獎赛系列赛总决赛冠军并参加了2018年平昌冬奥会不过,这两人在2020年初宣布拆对

国际滑联主席狄克马说:“国际滑联对叶卡特琳娜的去世感到震惊。她是非常有天赋的双人滑选手花样滑冰大家庭将会很想念她。我们向她的家人、朋友和队友们表示最沉痛的哀悼”

温德索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语言无法描述我巨大的悲痛。我们作为搭档一起取得的成就我将铭记于心这个消息是我永远无法准备好接受的。希望卡佳(叶卡特琳娜)安息”(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感谢你拿起这本书我希望你是┅个通才。

我对你有一个特别大的设想

我设想,如果你不满足于仅仅靠某一项专业技能谋生不想做个“工具人”;如果你想做一个对洎己的命运有掌控力的、自由的人,一个博弈者一个决策者;如果你想要对世界负点责任,要做一个给自己和别人拿主意的“士”我唏望能帮助你。怎么成为这样的人一般的建议是读古代经典。古代经典的本质是写给贵族的书像中国的“六艺”、古罗马的“七艺”,说的都是自由技艺都是塑造完整的人,不像现在标准化的教育都是为了训练“有用的人才”经典是应该读,但是那远远不够

今天嘚世界比经典时代要复杂得多,今天学者们的思想比古代经典要先进得多现在我们有很成熟的信息和决策分析方法,古人连概率都不懂博弈论都已经如此发达了,你不能还捧着一本《孙子兵法》就以为可以横扫一切权谋我主张你读新书,学新思想经典最厉害的时代,是它们还是新书的时代

就现在我所知道的而言,我认为你至少应该拥有如下这些见识——

对我们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科学家对宇宙囷大自然的最新理解;

对“人”的基本认识,科学使用大脑控制情绪;

社会是怎么运行的,个人与个人、利益集团与利益集团之间如何互动;

能理解复杂事物而不仅仅是执行算法和走流程;

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运算能力;

掌握多个思维模型,遇到新旧难题都有办法;

等等等你需要成为一个通才。普通人才不需要了解这些埋头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但是你不想当普通人才君子不器,劳心者治人君子之道鲜矣,你得把头脑变复杂你得什么都懂才好。你不能指望读一两本书就变成通才你得读很多书,做很多事有很多领悟才荇。

我能帮助你的是这一套小书。我是一个科学作家在得到App写一个叫做《精英日课》的专栏,我们专栏专门追踪新思想有时候我随時看到有意思的新书、有意思的思想就写几期课程,有时候我做大量调研写成一个专题。这套书脱胎于专栏内容经过了超过十万读者嘚淬炼,书中还有读者和我的问答互动

我们打算每搞好一个专题就出一本,现在出的有“相对论”“博弈论”和“学习的新科学”三本接下来还会有“概率论”“量子力学”“科学方法”“数学思维”等等,都在研发之中

通才并不是对什么东西都略知一二的人,不是呮知道各个门派的趣闻轶事的人而是能综合运用各个门派的武功心法的人。这些书并不是某个学科知识的“简易读本”我的目的不是讓你简单知道,而是让你领会其中的门道当然你作为非专业人士不可能去求解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但是你至少能领略到相对论的纯正嘚美而不是卡通化、儿童化的东西。

这些书不是长篇小说但我仍然希望你能因为体会到其中某个思想、跟某一位英雄人物共鸣,而产苼惊心动魄的感觉

我们幸运地生活在科技和思想高度发达的现代世界,能轻易接触到第一流的智慧我们拥有比古人好得多的学习条件。这一代的中国人应该出很多了不起的人物才对如果你是其中一员,那是我最大的荣幸

这不是一本劝人努力学习的书,更不是一本教囚如何在学校取得好成绩的书这本书说的是真正的、为了增长智慧和本领的那种学习,而我认为大多数人学不好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洇为不得法。这是一本讲学习方法的书 不是一般的老师们摸索的那些民间方法而是经过最新科学研究验证的、能达到最高效率的方法。

过去几十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和对学习高手的观察,结合心理学特别是脑科学的进步可以说是发现了学习的秘密。怎样快速掌握一项标准化的技能、如何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创造性思维到底是什么像这样的问题都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结论。而这些有关学习方法的研究结果都还比较新有的研究还在进行之中,远远没有普及开来所以我们这本书有很多关于学习的新知。我调研整理了大量的科學文献结合自身的经验体会,把这些方法总结为六个部分

对于常规性的学习,比如要掌握一项简单技能或者在某个标准化考试中取得恏成绩“刻意练习”这个方法就足够了,它能让你学到精通的地步这是本书第一部分的主题。我大概是第一个把“刻意练习”这个概念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人甚至本书的第一篇文章你很可能已经读过。但是这几年来我看到人们对刻意练习有很多误解希望这一次能彻底講明白。

并非所有本领都适合刻意练习我们的第二部分说的是那种能解决复杂问题、能治国安邦的大本领,它需要的不是你对某个技能掌握得特别精而是要广泛涉猎多个领域。精和广是一对矛盾你需要科学面对。

第三部分讲创造性创造性也是可以学的。你需要了解什么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你需要学会遥远想法的连接,你需要选择跟他人、跟市场的合适距离你需要时不时主动放松大脑。

学习方法是一方面学习策略是另一个问题,这也是第四部分的主题要自学还是跟着老师学?要追求眼前的考试成绩还是长远的能力选择什麼样的技能?学校到底是个干什么的地方我们绝不和稀泥,你会做出明确的选择

第五部分讲讲学习和做研究的工具,特别是我喜欢的幾个工具你会发现“思维导图”是个非常有用的武器,但是一般人根本没有发挥它的烕力我想告诉你高手是怎么做事的。

不管你学的昰什么领域最高境界都是“无为”。这是一种令人神往的、随心所欲而又无所不能的状态是一种神秘的体验。我们在第六部分探索这個只可意会的境界

我只恨自己上学的时候没有这样一本书,但是现在知道也不晚科学学习方法不相信什么“寓教于乐”,学习这件事詠远都需要你的刻苦付出但愿本书中这些方法能让你不走弯路,以最快的速度达到高水平

这个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很多事情就算你特別努力而且使用了正确的方法也未必能成功但“学习”不是这样。学习是一件让人充满掌控感的事:你可以做到日日精进你会感到快樂。

怎样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髙手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标准答案:练习一万小时。

“一万小时”这个说法来自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Gladwell)的《异类》一书此书的影响巨大[1] ,它告诉我们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而且要练习一万小时可是,如果一个年轻人想要把自巳变成顶尖高手光知道一个“一万小时”的口号毫无意义。

成为顶尖高手的确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10年嘚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各个领域需要的练习时间非常不同很多领域要求的训练时间远超一万小时。比如对音乐家洏言需要训练15—25年才.能达到世界级水平。而在某些领域内如果一个人很有天赋而且训练得当,他也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成为顶尖高掱

顺便一提,强调练.习的同时绝对不能否定天赋的重要性对体育和音乐之类的项目来说,没有天赋可能再怎么练也没用一项2014年的研究 [2] 发现,对音乐来说天赋比练习时间重要得多。一对基因相同的同卵双胞胎的练习时间相差两万多个小时但是他们的音乐水平居然是┅样的。也许一个人最后的成就不是练习加天赋,而是练习乘以天赋一项是零最后结果就是零。

事实上对训练这件事来说,真正的關键根本就不是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

练习讲究的并不是谁练得最苦,或者谁的心最“诚”业余爱好者自娱自乐式的练習和专业选手的训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外行往往只看到专业选手是全职训练的而且练得挺苦,却忽视了训练方法的重要性

坏消息是高水平训练的成本很高。你需要一位掌握这个领域的先进知识的最好的教练你需要一个有助于你提高能力的外部环境——这通常意菋着加入一所好大学或者入选一个好的倶乐部,你要能忍受一点都不舒服的训练方法而且你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训练时间。

好消息是各个領域的不同训练方法也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这意味着哪怕我们并不是真的想成为世界冠军,也可以借鉴一些世界冠军的训练方法来完善自我比如我从来没有争夺诺贝尔文学奖的愿望,但我也可以在业余时间使用科学的练习手段来提高一点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过去的二彡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从新手、一 般专家到世界级大师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數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他们的研究甚至细致到精确记录一所音乐学院的所有学生每天干的每一件小事,统計他们做每件事所用的时间他们调查这些学生的父母情况和家庭环境,并了解学生在来音乐学院以前的学习情况比如从什么时候开始練琴的。他们甚至要求这些学生写了一个星期的日记科学家们把获得的所有数据汇总在一起,与学生们的音乐水平对照来寻找使那些喑乐天才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论文合集,《剑桥专业知识与专家技能手册》 出版此书汇總了多位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系统地分析了各个领域内专家的训练方法并与神经科学及认知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对这些方法的機制进行了科学的解释这是“怎样练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的一系列畅销书包括格拉德威尔嘚《异类》,杰夫?科尔文(GeoffColvin)的《哪里来的天才》和丹尼尔?科伊尔(DanielCoyle)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等等。[3] 这个领域至今仍然在不断进步隨时都有新的理解和应用。

这套统一的练习方法就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practice)。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AndersEricsson)[4] 此后,不同研究者和作者对“刻意练习”的具体内容有各种解读我把我所了解的内容综合起来,去除一些不重要的总结荿以下四点: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2) 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3)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囿效的反馈;

(4) 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髙度集中。

我将逐一解释它们的意思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跃动作;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咑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鈈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層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是最适合我们现在学习的技能。(如图1-1)

比如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的内容都是我们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观念这本书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内,但如果这本书的内容与我们原有的观念不符洏我们思考之后仍然能够理解、接受,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学习区内如果这本书我们根本就理解不了,那么就是在恐慌区

有效的练習任务必须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 旦已经学会了某个知识或技能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

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

持续进步的关键就是歭续地在“学习区”做事为什么大多数童星长大以后就不行了?这并不是因为小时候练得太累把他们练“废”了而是因为早期实在太輝煌,辉纟皇会把人的思想留住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童星们早早地就获得了一个足以取得骄人成绩的“舒适区”,这个舒适区里面的技能昰他们扬名立万的资本是他们的竞争优势。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的优势项目这就严重阻碍了他们对新技能的学习,并使他们逐渐丧失競争力成年人的竞争需要的是新的技能。搞科研跟参加数学竞赛是两码事演中年女人跟演小女孩是不同的表演,成人职业足球跟青少姩业余足球是两种踢法!

只在学习区练习这件事很难。学校里的教学往往是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须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教学,甚至是一对一嘚传授真正的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所有人都想挑战自我,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一些驾輕就熟的事情上。就算有充分的条件离开舒适区人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待在那里。在年龄越大的人群中人和人的思想差别就越大。任何┅个看过迈克?华莱士(MikeWallace)“谈笑风生”的人都会被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言语中的机锋所折服而有些人到了80岁智力却退化到了8岁。这就是鈈断学习的重要性

假设有一个人,他无比严格地执行“要待在学习区”这个教条从小到大不停地进步,他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答案昰他会变成泰格?伍兹(TigerWoods)。

伍兹挥杆动作已经开始了。这时候比赛现场突然有异动比如有个观众大声喊叫,或者有人突然跑出来总の这个异动将会干扰伍兹的动作。伍兹会把做到一半的动作生生停住!然后调整姿势重新开始。普通观众看到这个场面也许没什么而會打高尔夫球的人看到之后,用单田芳的话说就是“无不惊骇”!

当我们把一件事练熟以后,会把这件事“自动化”比如开车,刚会開车的人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开熟了的人基本上可以一边打电话一边开(实际场景中不建议这样做)。甚至你问他怎么开的他都说不清楚。开车这件事已经进入他的舒适区普通人打高尔夫球也会产生“自动化”,非常随意地、近乎无意识地挥杆而挥杆之后就失去了對球杆的控制——如果挥杆的半途有人干扰,他们就会把球打飞或者根本打不到球。打得越多这种“自动化”现象就会越严重。而真囸的职业高手绝对不允许自己“自动化”。那么他们如何做到不“自动化”?因为他们没有舒适区!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对这一项技术嘚掌握已经可以了他们就会立即进入下一个更难的项目。他们绝不会在一个已经被自己证明是简单的项目上继续训练这也有效地避免叻“自动化”的产生。他们的训练永远追求更高的难度 定程度的“自动化”非常有用,我们不可能每做一个动作都有意识地给每个关節、每块肌肉安排任务但是“自动化”到不管不顾地执行则是错误的。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民间传说说有一个学生,他对课本的掌握巳经到了这个程度——你随便说一个东西他都能告诉你在课本的哪一页。请问这个学生学得怎样答案是他已经练“废”了。一 旦你会叻就赶紧进入下一关。把这一关的攻略倒背如流没有任何意义

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种修炼巴菲特很早就已经通過股票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是他80多岁仍然在不断学习新东西因为他知道能让他过去赚钱的知识未必能让他现在继续赚钱。不断更新的知识使得巴菲特敢买中石油和比亚迪这样的他原本不熟悉的企业的股票对另一些人来说,脱离舒适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活目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作为Facebook(脸谱网)的创始人和CEO,可能是现在世界上最年轻的富豪之一。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把Facebook做好从这个角度看,他目前似乎没必要不断挑战新领域但是他仍然害怕留在舒适区。扎克伯格的做法是每年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目标这些目标大多跟公司的运营没有什么關系,简直纯粹是为了挑战而挑战.?2009年是每个工作日戴领带2010年是学习中文,2011年是只吃自己杀死的动物2012年是重新开始写代码,2013年是每天認识一个新朋友2014年是每天写个表示感谢的便条。2016年是全年跑步365英里(近600公里)并且开发私人AI助手2017年是走遍并拜访美国的每一个州,2018年昰修复Facebook的重要问题2019年是组织一系列关于科技未来的公开讨论,探讨其中所包含的机遇、希望和焦虑

所以,世界上有一帮人他们一忝不进步就难受。

刻意练习的最关键部分是基础训练当一个运动员进行“基础训练”,或者一个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他到底練的是什么,学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请你在一分钟内记住下面这十四个字可以不分先后顺序:

山州吴男十钩不收带儿取关何五

就算你真能记住,我也敢打赌第二天你就会忘记可是如果我把这十四个字重新排列组合一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伱很可能一秒钟就能记住。因为你早就知道这句诗!

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下棋用的定式,编程用的固定算法这些都是套路。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两种记忆力:“短期工作记忆”(shorttermworkingmemory,有时候也简单地称为“短期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longtermworkingmemory)短期工作记忆有点类似于电脑的内存,是指人脑在同

一时刻能够处理的事情的个数    般来说我们只能同时应付四个东西,多了就不行了短期工作记忆与逻辑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有关,换句话说跟智商非常有关系,它很难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长期工作记忆存储了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它有点类似于计算机硬盘但比硬盘高级得多。关键在于长期工作记忆并非是杂乱无章、随便存储的,它以神经网络的形式运作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存储,而且具有高度的结构性惢理学家把这种结构称为“块”(chunks)。比如一场棋局在普通人眼里就是一些看似杂乱摆放的棋子而在职业棋手眼里这些棋子却是几个一组汾成了很多块的,通过识别这些块职业棋手可以很容易地记住棋局,甚至同时跟多人对弈盲棋更简单地说,如果普通人看到的是一个個字母职业棋手看到的就是单词和段落!

人的技能,取决于这两种工作记忆专家做的事情,就是使用有限的短期工作记忆去调动自巳几乎无限的长期工作记忆。而刻意练习就是在大脑中建立长期工作记忆的过程。

个只认识字母但不认识单词更看不懂段落的人,面對一本英文书会是什么情况我在小时候曾经非常看不起死记硬背,有一段时间想要学围棋就总觉得背定式是个笨功夫,高手难道不应該根据场上局面随机应变吗但事实是,随机应变才是笨办法定式和成语典故、数学定理一样,是人脑思维中的快捷方式在这种情况丅如果他这么走,我应该怎么应对如果他再那么走,我又应该怎么应对这些计算如果每次遇到都现场算是算不完也算不好的,好在前囚早就把各种可能性都算明白而且找到最优解了在生活中跟人讲道理,如果每次遇到类似的道理都重新推演一遍可能谁都做不到,现茬有了成语和寓言只要一句“唇亡齿寒”或者“酸葡萄”,任何受过最起码教育的人都能立即理解你的意思

对于脑力工作者来说,水岼的高低关键要看掌握的套路的多少所以,艺术家要采风棋手要打谱,律师要学案例政客要读历史,科学家要看论文这些东西都需要记忆力。现在有了书籍和网络人们已经不再直接追求记忆力了,但是在古代记忆力几乎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学术能力。至今非洲的某些部落首领断案的办法,仍然是从自己满脑子的谤语和俗语中找到一句适合当时情形的话来让双方都满意。 [6] 孔子说“不学诗无鉯言”,一 开口就往外冒名句的人在口语时代肯定是特别受尊敬的据说所罗门知道3000条谚语。

以量取胜的套路通常是容易掌握的今天知噵个典故,过两天写文章用上并不费什么工夫。我上大学的时候出于某种今天看来并不可取的心理希望能提前一年毕业,主动选了很哆高年级甚至是研究生的课这样我必须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某些非物理类课程学完,而事实证明这完全可行也许人人都能做到。我常鼡的做法是根本不管老师讲课的进度按自己的节奏直接看书突击学习,有时候一下午就能学好几章我曾经用大概一周的时间分别学完叻半学期的《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而且考了满分其实如果你仔细研究,这些课程里的关键套路非常有限而且逻辑性很强,只要看懂了就很容易掌握和使用

但是有些套路,比如那些非纯脑力劳动的专业技能想要掌握就没那么容易了。很多学理工科的人看不起学喑乐的和搞体育的但事实上,真正掌握弹琴和竞技体育的技巧比学会解微分方程困难得多因为其需要协调调动的肌肉和脑神经元实在呔多了。别人用个什么招式就算你全看到了而且看明白了也不能立即学会。像这样的技能想要求“多”非常困难,因为掌握每一个套蕗都要付出大量的练习时间

人脑到底是怎么掌握一个技能的?我听说过两个理论[8] 个比较主流的理论说这是神经元的作用。完成一个動作需要激发很多个神经元如果这个动作被反复做,那么这些神经元就会被反复地一起激发而神经元有个特点,就是如果经常被一起噭发它们最终就会连在一起![9] 因为每个特定技能需要调动的神经元不同,不同技能在人的大脑中就形成了不同的网络结构另有一个理論[1 °] 则认为神经元的连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包裹在神经元伸出去的神经纤维(轴突)外面的一层髓磷脂组成的膜:髓鞘如果我們把神经元想象成元器件,那么神经纤维就是连接元器件的导线而髓鞘则相当于包在导线外面的胶皮。这样用胶皮把电线包起来防止电脈冲外泄能够使信号被传输得更强、更快、更准确。当我们正确地练习时髓鞘就会越包越厚,每多一层都意味着更高的准确度和更快嘚速度髓鞘,把小道变成高速公路

不论是哪种理论,最后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技能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是“长”在人腦中的。这意味着如果你能打开大脑你会发现每个人脑中的神经网络结构都不一样。技能很不容易获得 旦获得了也很难抹掉。这显嘫跟计算机完全不同:在计算机上你可以随时安装和卸载一个软件让计算机掌握和忘记某种技能,而人脑却不可能这么轻易地复制信息另一方面,这也说明“练大脑”比“练身体”更容易取得大成就因为大脑神经元连接是可以改变的!你再怎么练也无法改变自己胳膊腿的结构,可是你可以让自己的大脑长出各种复杂多变的“网络形状”来

如此一来,高手与普通人就有了本质的区别高手拥有长期训練获得的特殊神经脑结构,他的一举一动可能都带着不一般的气质连眼神都与众木同,简直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练习,是对人体的妀造

用什么方法才能迅速地让技能套路“长”在身上呢?关键在于两点:

(1)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

(2)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

体育训練和音乐训练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然后把

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反复练习在这種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一书介绍美国最好的一所音乐学校里的一位老师甚至干脆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学生只能跟着她练分块的小段她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僦说明你没有正确地在练习!你可能会认为这种分块训练只适合初学者练基本功高手就应该专注于完整的比赛,但事实绝非如此事实仩,就连职业运动员的训练也往往是针对特殊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训练时间是用于队内比赛(一部分原因是怕受伤)其他的时间都是用于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把特定动作练好才能赢得比赛。2011年姚明担任CBA比赛转播解说期间,曾经透露过易建联的一个训练秘密[11] 那年夏天,人们注意到易建联有一个“金鸡独立”的跳投动作非常像著名球星诺维斯基而且命中率相当高。这个动作其实是他自己“加练”的结果这种专门训练比比赛还重要。姚明说:“阿联夏天接受的针对性极强的专项训练是他菦两年迅速提高的关键我们的球员一直在比赛,其实真正应该做的就是像阿联这样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如果不重视基本功训练,在比赛中就会吃亏2011年东亚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底气十足地仅派出二队参加让青年军去跟日韩的正牌国家队对阵,结果负于日本Φ国队的自信不是平白无故的,中国队员的天赋很好身体条件比对手强的不是一点半点。但是代理主教练李楠却指出中国队员的基本功不行!“传接球等基本技术相比日、韩等队都存在差距。”[12]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恰恰是以赛代练!记者梁希仪分析“这些队员里很哆人十七八岁就进一队打CBA了,每年比赛主教练根本没有时间再给球员抠基本技术,所以现在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磨刀不误砍柴工,基本功就是这么重要不但体育和音乐需要练基本功,就连那些人们认为不存在基本功的领域也要练基本功。

比如写作中国传统的培養方法,一个作家的训练就是读小说、评论小说然后一篇接一篇地写完整的小说。除此之外大约就是要到各地体验生活因为“功夫在詩外”。问题在于中国大学的中文系从来没有成功地培养出一个像样的作家。面对这种局面 般人马上会得出结论:写作靠的是天赋,作家不是培养出来的但是美国大学是可以培养作家的,而且还培养了中国作家比如哈金毕业于波士顿大学文学写作专业,严歌苳毕業于哥伦比亚学院文学写作系《三联生活周刊》曾经对美国翻译家埃里克?亚伯拉罕森(EricAbrahamson)有一个采访[13] ,亚伯拉罕森曾经翻译过王小波的莋品对中国作家相当熟悉。采访中有一段对话值得直接摘录下来:

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中国当代作家们的写作水平和英美一流作家相仳有多大的差距

亚伯拉罕森:我个人感觉在技巧上还存在一些差距,大部分中国作家几乎从来没有经过专业的写作训练而在美国,专門的写作课程非常多内容也很成熟。我知道很多中国作家对这种写作班非常不屑觉得这种课程会带来一身工匠气,但这种写作班至少能够告诉你如果你的小说写到3/4时崩溃,你该怎么办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不会被教坏的。

作家应该怎么培养呢应该像训练小提琴手和籃球运动员一样练基本功。现在已经有很多中国大学开设了“创意写作”(也就是英文说的“creativewriting”)硕士课程学美式的写作训练。这种课程非常强调把写作也进行“分块”练习复旦大学早在2008年就开始引进创意写作课,而且还请来了严歌苓的老师、哥伦比亚学院文学写作系嘚系主任舒尔茨教授夫妇给研究生上课中文系教授严峰旁听了舒尔茨讲的课,很有感触[14]

第一课舒尔茨教学生怎样“听”。他让学生描述一个刚才听到的声音不断追问下去:那个声音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质感,给人什么联想这是文学吗?听着听着我突然有點明白了。舒尔茨教的是文学最物质化、最技术性的层面就像我以前上吉他课时,老师让我们每天做的手指体操俗话说的“爬格子”。也像钢琴课老师让我们弹的“哈农”极其枯燥单调乏味的手指练习。这些本身毫无艺术性可言的练习曲却是通向艺术自由的必经之蕗。

想要把一个动作套路 个技能,哪怕仅仅是一个生活习惯甚至是一种心态,“长”在大脑之中唯一的办法是不断重复。

我到美國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鉴于做物理研究需要经常作报告,导师出钱让我去学习了一阵子口语我的口语老师叫安东尼娜?约翰逊(AntoniaJohnson),第一次詓这个口语班的经历完全出乎了我的预料。她居然在两个助手的帮助下使用看上去很专业的录音设备,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对我进行了一佽语音诊断我被要求使用不同的音调和音量(最后是扯着嗓子持续大喊一个声音看看能坚持多少秒),读了很多完全没有意义的句子其中包括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单词。第二次去的时候她发给我一份诊断报告所有我读得不准确的英语发音都被标记了出来,这使得此后的訓练非常具有针对性在后来的训练中我们模拟了各种情境下的对话,包括一般闲聊和正式演讲为了练习在电话中的发音,我每周得给她打电话

可惜我未能坚持苦练,以至于到现在英文说得也不怎么样但我要说的最有意思的还不是我的训练,而是这位老师的故事作為一个专门教人说标准英语的老师,她本人居然曾经是一名口吃者!我曾经听说口吃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要想根治必须改变一个人的凊绪和处世态度但约翰逊老师不这么看,她认为关键在于练习她通过练习根治了自己的口吃,拿到博士学位以后又专门帮助别人克服ロ吃等到发现外国留学生这个大市场,又把业务彻底转向了英语发音好几年以后,我偶遇到她这时候她的口语公司已经做大了,雇叻好几个人甚至有一个专门的程序员负责开发教学软件。

也就是说很多通常被认为是心理疾病的症状是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根治的。美劇《生活大爆炸》里有个印度人拉杰(Raj)有恐女症他在正常情况下不敢跟任何女生说话,这种症状其实是存在的即使是在美国,也有很哆人不敢跟异性说话看来这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问题。加州有个“害羞诊所”专门帮助那些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这个診所的专家不相信心理暗示疗法他们相信练习。怎么治疗恐女症他们的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进行对话训练。最初是在房间內让学员们对话并进行角色扮演然后是让学员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讪或要求与之约会,难度最高的是让学员有意地在公共场合莋出使自己难堪的事情比如去超市把一个西瓜摔坏。

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也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 ,一 个学生烸周都要面对大量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由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業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嘚空中险情乃至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高效低成本的重复训练

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时往往会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因为他们很少遇到这种病例,洏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也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

请允许我反對“功夫在诗外”。如果你要从事创造性的活动你得学会借鉴各个不同领域的东西,的确是“功夫在诗外”但是人们经常滥用这句话,认为连学习都要讲“功夫在诗外”这就完全错了。对学习来说你想要学什么就应该练什么,功夫就在功夫上我们追求的就是把这個特殊技能的特殊神经网络“长”在大脑之中,别的都不必管

但“功夫在诗外”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人们几乎一听说就会立即接受这個理论曾经有个物理学家转行做了神经学家,他做了个实验发现听10分钟莫扎特音乐可以让一个人的智商测验得分提高9分。[15] 这个发现实茬惊人但又非常符合我们一贯的思维,谁不知道音乐对思考有好处爱因斯坦不就喜欢拉小提琴吗?我们没想到的仅仅是这个效应居然洳此厉害!智商提高9分啊!结果论文一发表立即引起轰动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并且把这个效应正式命名为“莫扎特效应”(MozartEffect)

然而事实卻是“莫扎特效应”根本不存在没人能重复这个实验,在其他所有实验中听音乐对提高智商毫无帮助这些后续的实验研究因为缺乏轰動效应,只得到了非常少的媒体报道[16] 以至于今天你去图书馆和书店,仍然可以找到大量专门用来提高儿童智商的莫扎特音乐CD哈佛大学嘚一项研究[171 更是表明,不但听莫扎特CD没用就连专门的音乐培训对提高词汇和数理这些必备的智力认知能力都没用。

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尛小爱因斯坦”(BabyEinstein)系列多媒体产品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教育品牌,如果在网上搜索你会立即找到大量相关的视频和产品信息,开发者迪士尼公司声称看这个视频有助于提高三个月到三岁孩子的认知能力但是如果你搜索的是学术论文,你会发现所有研究都指出这些东西根本没用!当得知这些研究后家长们竟然在2009年联合起来把迪士尼公司告上了法庭,而且迪士尼居然真的同意为所有在2004年到2009年间买过《小尛爱因斯坦》DVD的家庭退款![18]

听CD看DVD没用研究表明做那些号称能训练大脑的软件很可能也没用。[19] 打游戏对人脑的认知能力可能有用[2()] 但也有研究认为没用[21] 。不管是否真的有用我们都可以想见就算有用其用处也不大。如果你想学好微积分最好的办法是找本微积分习题集做,洏不是用大脑训练软件去试图先把大脑磨快一点再学微积分那等于缘木求鱼。

另一方面如果针对性明确,那么看似无用的训练也可以佷有用2011年CBA比赛中张兆旭的进步明显,原本身材薄弱力量欠缺的他突然变强了据解说嘉宾王仕鹏透露,这其实是张兆旭打拳击的结果[22] 峩们干脆再一次引用姚明的话,他说:“在NBA,球员练拳击已经是非常普及的了这除了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自己的脚步移动速度,同时还可鉯帮助他提供上肢的力量……”

所以训练必须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必须一切从实战出发且有明确的每次训练要完成的目标。

想要掌握一项技能要像运动员一样,不停地练习实战动作不停地比赛,而不是不停地看录像

王小波曾经有一篇文章叫《皇帝做习題》,说像编程和解几何题这样的事情与我国古代文人写文章出理论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前者做得对不对自己立即就可以知道?后者则不然。做几何证明题甚至不需要对照标准答案证明了就是证明了。而计算机编程其实是最容易自学的项目之一写出来的程序能不能正确运行,计算机立即就可以告诉你

从刻意练习角度,这就是即时的反馈(immediatefeedback)在有即时反馈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进步速度非常之快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如果没有这种反馈比如说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一 个文学青年自己闷在家里写小说投出去的稿子全都石沉大海,想要提高水平就很难了最大的可能性是他明明写得很差,却一心以为自己是个不得志的文学大师如同王小波说的“像孟夫子那样,养吾浩然正气然后觉得自己事事都对”。我们看到现在网络时代这种郁闷的文学青年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完全可以把小说发在网上接受批评,如果大家都不感兴趣那他就会明白的确不是主流编辑们在迫害他,而是自己真不行

人在很多情况下会高估自己的知识。我们以為自己知道其实不知道。如果一个学生把教科书里的东西看过好多遍每次看的时候都感觉看得很明白,他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可是┅旦考试就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实把一本书看好多遍只是让我们对这个东西“熟悉”而已,而熟悉并不等于理解想要真正理解,唯一的办法是考试和测

验这就是反馈!没有测验,你的知识只是幻觉

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很可能会非常不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需要一个旁观者来指出自己注意不到的错误

现代科研体制中公认的最重要的一条反馈措施,叫做“哃行评议”(peerreview)假如你有个科学发现,也写好了论文不管你这个人的名气有多大,编辑有多么信任你他也不可能立即把你的论文发表絀来。编辑一定会找到一个或者几个跟你在同一领域的专家——这些专家的名气可以不如你——让他们先私下审查一下你的论文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从研究方法有问题到语法有问题等什么都管。审稿通常是匿名的有时候审稿人提的意见实在无理,作者可能会感到非常恼火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既写论文也给人审稿我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哪怕只有一个审稿人,双方往来只有一佽也能让一篇论文的质量提高不少。仔细想想这其实有点奇怪因为论文投出去之前作者往往已经修改了多次,而且通常是几个作者合莋每个人都要反复地看。可就是这样审稿人仍然能提出相当过硬的意见,让你非得再修改不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研究者在做这个項目的时候他已经被他的想法所吸引,陷在里面往往想的是“怎么把这个项目早日做成”“怎么让人接受我的想法”。如果你的一切思维都围绕着“这么做是对的”进行就不会再去从别的角度看这个项目。而审稿人在拿到论文之前对这个项目一无所知他没有陷进去,反而能用更客观的眼光去看冋题

再牛的科学家,也需要同行评议正如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运动员也需要教练一样。反馈者不见得比伱的水平高关键是他们不是你,他们可以从你看不到的角度看你

科学家需要同行评议的反馈,而培养一个科学家或者培养任何人才,光有反馈还不行反馈还要有“即时性”,要让实践者立即得到反馈意见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出过一本书,书名叫中文译为《决断2秒间》这本书说当面对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时,专家往往能够在一眨眼之间就做出判断和决定这个决定的时间非常之短,我认为更合适嘚译名应该叫“决断毫秒间”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先说容易理解的技术那就是通过模式识别,或者说通过寻找关键特征来做出快速判断。一件事情给你的信息也许是无比复杂的但其中真正有用的也许就那么几项。专家要做的就是首先通过大量细致的数据统计来发現这几项有用的指标以后只看这些指标就行了。比如听一对夫妇交谈15分钟专家就能判断他们在未来15年内会不会离婚。专家看的最重要嘚指标不是双方是怎么争吵的而是他们是否蔑视对方。吵架不可怕 旦出现一方蔑视另一方的情况,这婚姻就快完蛋了另一个更令囚震惊的技术是“读心术”,其通过精确分析人脸部的表情来判断这个人心里在想什么尤其是他是否在说谎。这个技术随着前几年美剧《别对我说谎》(lietoMe)的流行已经不新鲜了。

但是格拉德威尔还说了另一种快速判断这种判断有点神秘,其依赖“直觉”往往是无意识嘚,他称之为“薄片撷取”(thin-slicing)格拉德威尔认为在做这种判断的时候人体仿佛有一台无意识的超级计算机,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就先替我们莋好了正确的决定而这台计算机是怎么工作的我们不知道。比如一个资深网球教练总能判断出运动员什么时候会双发失误但是他自己吔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格拉德威尔的这本书后来受到了很多专家的批评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直觉判断既不神秘,也不见得就比精心計算的判断更好在《思考,快与慢》)中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说专家的直觉只在某些特定领域才可能有效。什么领域呢必须符合两条要求:

第一,你研究的东西所在的环境必须非常规范以至于这个东西是可以预测的;

第二,通过长时间练习人可以掌握这些规范。

卡尼曼说得有点绕口希思兄弟(ChipHeath&DanHeath)在另一本书——《决策》

中对这个问题总结得更好。他们调研了很多本书和相关研究最后的结论是:直觉,只有在“环境友好”的状态下才好使所谓“环境友好”,就是其中有短期的反馈(short-termfeedback)比如预测明天的天气,第二天你就能知道结果[23] ゑ诊室医生对危急病人的快速抢救也是如此,能不能救过来马上就知道只要有快速反馈,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你就能培养出专家的直覺,能够“眨眼判断”

可是,如果反馈是中长期的直觉就不好使了。我们可以再多想想这个问题也许只有这样的“环境友好”领域,也就是有快速反馈的领域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专家。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代的私塾教育往往让学员先背书搞得恏多小朋友会背但不会解释,老师能不能解惑很关键而现在的课本和各种辅导书极其全面,人们完全可以自学聪明人更有很强的自学能力。那么现代的老师的最大作用是什么呢?正是提供即时的反馈世界上最好的高尔夫球球手,最好的国际象棋棋手他们的比赛水岼肯定超过自己的教练,可为什么他们还要请教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练能在训练中以旁观者的身份提供即时的反馈。

一个动作做得好與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要对错误极度敏感 旦发现自己错了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

个真正的好教练是什么样的是应该经常跟队员私下谈心,能做好队员的思想工作吗是能随时发表激情演说动员队员的戰斗热情吗?是能够随时给队员提供反馈约翰?伍登(JohnWooden)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队在12年内10佽获得NCAA(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冠军)为了获得伍登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24] 结果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6.9%是表扬6.6%是不满,而有75%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这样的训练就好比练武功,一招一式都需要有人随时纠正若不对则马上妀,以避免错误动作变成习惯动作

与外行想象的不同,这位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每次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呮给学员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他要求给所有训练都做好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好教练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噵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也能指出学员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这种手把手的教法跟我们的现代化的学校教育格格不入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教育方式无不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唑在下面听,反馈仅仅出现在课堂提问、批改作业和考试之中如果是几百个人一起上课,就连这些有限的反馈也会被忽略现在,很多夶学把自己的课程录像放在网上让世界各地的人随便下载学习。这当然是非常难得的举措但这样的学习方式缺乏反馈。

我认为真正的囚才不是靠院系、课程、考试大纲的设置培养出来的培养人才的有效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徒制师父带着徒弟参与一个实际的项目,徒弟在试错中提高不管是科研、工程还是艺术,都是如此一个教育体制的关键不在于往学校里投人多少钱,而在于其是胥提供了足夠多、足够好的动手机会

学徒制的历史比现代教育制度悠久得多,学任何一门手艺都得先当学徒就是当代的工人进了工厂,也得先认個师父学一段时间白领的工作,也得从实习做起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各种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会学徒制度就在行会系统中。囿志于艺术的男孩从7岁起就要跟随一个大师全职当学徒5 10 年学徒们很早就直接参与第一手艺术创作,从打杂开始到临摹,到跟大师合莋再到独立完成作品。

跟古代这种从小就开始当学徒一旦选定了专业就一边干活一边学的制度相比,现代教育系统把人摁在课堂上听佷多年课的做法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一个好的教育系统应该让学生干什么呢?至少应该做以下这些事情:

(2)独立或者跟人合作完成项目;

(3)箌相关企业实习把知识用上;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甚至几百个学生,学生们根本不可能获得反馈他们唯一能得到嘚反馈就是考试。不但如此连考试也被进一步简化,复杂的答题方式被减少最后剩下的是一大堆选择题,直接让计算机给你反馈大學毕业生工作以后往往会发现自己以前学的很多知识根本用不上,反而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了一些有用的东西换句话说,他们这时候才开始了真正的教育这个教育还是学徒制。可是我们反过来想如果让他从18岁就开始边干边学,难道这些工作就做不了了吗如果早点实行學徒制,完全可以更快更好地培养人才

美国的基础教育受到过很多批评,但美国的研究生制度却毫无疑问是全球最好的这个制度正是學徒制。导师的英文是“advisor”这个词放在学校以外是顾问的意思,比如“总统军事顾问”导师允许学生有相当的独立性,你原则上可以選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而导师给你提供建议和随时的反馈。研究生入手的项目不再是为了训练而是一上来直接就是真正的科研,以发表論文为目的在这个阶段,什么知识学过什么知识没学过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没学过就立即去学,总之必须^5这个东西做出来研究生跟导師的互动并不总是令人愉快的,有时候导师不太愿意给反馈有些导师可能会给错误的反馈,但总体来说学徒制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制度。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大体效法美国但面临好导师太少的问题,往往是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研究生这种“师徒比”,学徒昰没法获得足够反馈的

我们来看看贝尔实验室的学徒制景象。这是一个伟大的实验室晶体管、激光、太阳能电池、C语言、Unix操作系统和無线电天文学都诞生在贝尔实验室,而且还有7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乔?格特尼(JonGertner)写了一本书,《贝尔实验室与美国革新大时代》专门介绍貝尔实验室是怎么创新的2012年,这本书的一部分内容在《纽约时报》发表[26] 其中提到了学徒制度。以下内容摘自黄小非的翻译版[27] :

被难题缠身的菜鸟员工惶恐不安的无名小辈,他们在贝尔都有自己的导师这些导师可都与那些“写书人”和大牛一起工作,关系密切一些贝爾实验室的新员工往往对此感到震撼,因为他们被告知可以向著名的数学家诸如 ClaudeShannon,或者传奇物理学家 WilliamShockley直接提出自己的疑问而且,贝尔實验室的策略是大牛们不允许回避菜鸟们提出的问题。刻意练习不好玩

统计表明在中小学里,高智商的孩子的成绩普遍要更好一些泹聪明最管用的时候是少年时代,在小学里同一个班的孩子可能智力相差极大而且这种差异可以体现在他们的成绩上。如果是在大学里呢既然这些学生在同一所大学上学,他们的聪明程度想必也不会相差太多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大学生的成绩差异?

最初心理学家们猜測是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少有6篇论文[28] 研究了大学生的学习时间与他们的GPA(平均学分绩点)的关系。我们可以想象那些以前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很可能不用投人太多时间也能做得不错,而以前基础不好的学生必然要花更多时间追赶所以在做这个研究的時候,必须把学生此前的基础比如说入学成绩,都考虑进去以免结果被这些因素影响。

这些论文的结论相当一致:二者基本没关系佷多学校号召学生把大量时间投入学习,比如我的母校就号称学习要学到“不要命”的程度但事实却是你无法从一个大学生每周投入学習时间的长短来预测他的期末考试成绩。假设有两个大学生他们的入学成绩完全一样/在同样的班级上同样的课,其中一个人A,每周用30個小时学习而另一个人,B每周学习时间不超过20个小时。这些论文的研究结果是A的成绩未必比B好。

这个结论简直违反常识如果这两囚的基础一样,难道不应该是更用功的那个成绩更好吗

关键在于,学习时间长不等于用功一直到2005年,“刻意练习”概念的提出者安德斯?埃里克森(AndersEricsson)领导的小组研究[29] 表明决定性的因素不是学习时间,而是学习环境研究者对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学生进行了以下几个方媔的统计,看到底哪些因素与学习成绩有关:

(1) 以往学期的GPA、高中成绩、大学入学前的SAT考试成绩;

很显然如果一个人整天参加聚会又不爱仩课,他的成绩不太可能会好但爱参加聚会和不爱上课这两项其实是相关的,它们只是说明这个人怎么样而不能说明这个人的学习能仂怎么样,而且这个因素已经包含在了这个人以往的学习成绩之中如果我们想“预测”一个人在本学期的成绩会怎样,研究人员发现排除以往成绩的话,只有一个因素能预测他成绩的变化这个因素就是学习环境。

成绩好的学生必须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单独学习呮有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的时间才是有效时间。更进一步哪怕这个学生以前的成绩很差,只要在这一个学期他做到了在安静的环境中单独學习那么他的成绩将在这一个学期获得提高。多上课和少去聚会似乎就没有同样的效果。

获得安静的环境其实不难做到一般大学的敎室和图书馆都相当安静,问题在于很多学生学习的时候都戴着耳机听音乐我曾经看到美国一个报道说,如今的大学图书馆里绝大多数學生都在听音乐其中的一个学生还跟记者一句特别有诗意的话,“silenceisdeafening”(这句话其实不是他发明的)我受不了安静,安静太刺耳!其实这些听着音乐学习的人应该放下书本专心听音乐才对,因为他们的学习时间长短与考试成绩无关

有个著名的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練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2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1.5小时,每天最多4 5小时没人受嘚了更多。女球迷们可能认为像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整天就知道耍酷她们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叻

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你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你就不是刻意练习。找┅本小说边喝咖啡边看在一个空闲的下午打场球,这样的活动都非常令人愉快但是做得再多也不会提高技艺。很多人每周都打一场网浗或者高尔夫打了25年也没成为高手,因为他们不是在刻意练习他们是享受打球的乐趣。很多年轻人追求一种散漫的风格干什么事情嘟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在打打闹闹中学习的人很酷这是非常愚蠢的。能够特别专注地干一件事才是最酷的

前面我们说过科学家們曾经非常细致地调查了一所音乐学院,这就是西柏林音乐学院这里培养了众多实力超群的小提琴高手。 [3()] 研究人员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學生分为好(将来主要是做音乐教师)更好和最好(将来做演奏家)三个组。这三个组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的总的音乐相关活动(上课、学习、练习)时间也相同都是51个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嫃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1)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

(2)他們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3)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而第三个组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

(4)最好的两个组不仅仅练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们午睡也多

所鉯我们再次发现所谓“一万小时”实在是个误导人的概念。练习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关键是你“刻意练习”——哪怕仅仅昰“单独练习”——的时间。哪怕你每天的练习时间跟那些将来要成为演奏家的同学一样如果不是单独练习,你也只能成为音乐教师

那么,用什么因素区分出更好的组和最好的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最好的组中,每位学生平均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5301尛时,第三组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麼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换句话说他们赢在了起跑线!这样看来,只有建立在刻意练习的基础上总的练习时间財有意义。

一帮人在一起合练可能很有意思也相对轻松一些。但只有单独练习才能快速进步

在刻意练习中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我们生活在一个试图把一切东西都娱乐化的时代我们希望看个电影就能学到知识。有时候我们也看纪录片——在这个时代似乎看纪錄片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经是值得在微博炫耀一番的了,我们看纪录片就是为了学习这总没错吧?

事实是你看纪录片也是为了娱乐。兰迪?奥尔森(RandyOlson)曾经是海洋生物学教授后来改行去做了纪录片导演。他在(《不要当这样的科学家》)一书中告诉我们电影这个东西根夲就不是一个教育工具,哪怕是纪录片他举了一个例子。无脊椎动物一共有

35种其中只有几个是有意思的,比如章鱼和鱿鱼有的可以茬一秒钟内变换颜色,有的有人眼一样复杂的眼睛而剩下的其他种类就比较单调乏味了,像虫子一样没人感兴趣。如果你要拍一个关於无脊椎动物的纪录片你应该怎么拍呢?你必须着重介绍那些有意思的种类!你必须时刻让观众保持兴趣!如果你在电影里画个无脊椎動物分类图再找个老教授详细介绍每一种无脊椎动物的学术特点,观众早就睡着了可是如果是相关专业的大学课堂教学,学生们就必須学习全部种类他们还要把每一种类的细节整理成系统化的形式,而且要重复学习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纪录片,它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它非常符合观众的需求有一个理论说,观众在看纪录片的时候疲劳周期只有8分钟所以陈晓卿导演需确保任何一个故倳都必须在8分钟内讲完。 [31] 我们看了《舌尖上的中国》会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极大的兴趣和自豪感,但是谁如果说要从这个片子中学到什么理论那就是胡说了。纪录片对科学的作用并不在于让观众学到什么知识而是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电影和电视是一种很好的激勵手段但不是好的教育手段。

读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很多纪录片也讲了真正的科学知识啊,甚至有的还提到逻辑性很强的理论有的還有数据,我怎么就不能从中学到知识呢没错,你看完任何一个纪录片后都会有一种获得知识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很有可能是错觉。尼爾?波兹曼(NeilPostman)在《娱乐至死》这本书里特别提到这个问题有人说“当信息通过戏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学习的效果最明显”可是波茲曼列举了各种研究成果,发现这句话纯属扯淡因为事实证明电视上的信息很难被记住:“51%的观众看完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几分钟后无法囙忆起其中的任何一则新闻……普通的电视观众只能记住电视剧中20%的信息……”

如果你想学点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找本书一一最好是正规嘚教科书或者专业著作——然后老老实实地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坐下反复读而且还要自己

整理笔记,甚至做习题获得反馈如果你坚持不叻8分钟,你就不适合学这个

练习需要重复,而重复一定不好玩教育需要全面,而娱乐一定只关注其中好玩的部分所以娱乐跟学习必嘫是不相容的,如果你是在娱乐你就不是在学习。你可以用娱乐的手段号召人去学习但娱乐本身绝对不是学习。

“寓教于乐”是个现玳社会的发明从来没有哪位古代哲人认为应该寓教于乐。波兹曼振聋发聩地写道:

教育哲学家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认为其Φ必然有各种约束的介入。他们认为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不可少,个人的兴趣要让位于集体的利益要想获得出色的思辨能仂对年轻人来说绝非易事,它是异常艰苦卓绝的斗争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楿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吃苦已经过时了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是幼儿。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ㄖ常工作中去。但显然我们平时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的原因。考虑到刻意练习是如此的不好玩我猜我们也没必要过分可惜自己没能成为天才这个事实。

但是为什么仍然有人能坚持刻意练习呢

每一个神童褙后,都有一个能豁出去让自己的孩子猛练的父亲莫扎特、马友友、郎朗,这些音乐天才的共同特点是他们从小就在父亲的监督下学音樂甚至可以说父亲是他们成长中起到最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其中钢琴家郎朗的父亲郎国任则做得可能有点过了他对郎朗的要求如此之嚴,寄予的期望如此之大甚至发生了因为误会郞朗贪玩没有按时练琴就逼他自杀的事情。

以前中国流行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線上”,现在这句话已经被批成了反动言论人生难道不是一场长跑吗?你像跑短跑一样赢了起跑线后面没劲了怎么办?没错对绝大哆数普通人来说的确如此,小时候应该寓教于乐年轻时代应该充满阳光地挥霍一下青春,中年以后应该好好享受生活但是对于某些不想当普通人,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人来说输了起跑线就没有机会参加后面.的比赛了。

在前面讲到的关于西柏林音乐学院的那个研究中苐二组和第一组的学生每周都有24个小时的单独练习时间,可见这个时间已经很难再增加了刻意练习需要学习者的精神高度集中,是一种非常艰苦的练习人的精力只能做到这么多。但是第一组是为将来做职业演奏家培养的而第二组的学生只不过比将来要做钢琴教师的学苼好而已。决定这两个组学生实力差距的是他们的历史总练习时间。到18岁第二组比第一组少练了2000多个小时——现在他们一样努力,可昰已经晚了

音乐如此,体育也是如此一步赶不上就意味着步步赶不上。的确很多人因为用力过猛输掉了后面的比赛,很多人将会被淘汰但是也有极少数人能够一路赢下来。他们不但赢了起跑线而且接二连三地赢了后面的比赛。世界就是属于这极少数人的世界并鈈需要一千个钢琴大师或者一万个足球明星,这些少数的幸运儿已经把所有位置都占满了如果你想享受快乐童年,你的位置在观众席

刻意练习不好玩。伟大的成就需要放弃很多很多东西而这种放弃并不是没有争议的。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在2011年出了本书——《虎媽的战歌》它讲述了一个在美国的华裔母亲是怎么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的故事。这本书轰动一时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虎妈要求两个女兒只能练钢琴或者小提琴不能玩别的乐器,不能参与任何与学习无关的课外活动没有社团、没有演戏、没有公益,只能学习这种做法对自己的孩子人道吗?对别人的孩子公平吗对社会有益吗?

我不知道虎妈的育儿法是否对整个社会有利但我相信虎妈一定明白一个噵理:如果你想出类拔萃,那么你要参与的这场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个零和博弈——你想赢就意味着有人要输你拿到这个位置就意味着有囚拿不到这个位置。像这种博弈对社会有没有好处对你来说不重要你关心的是怎么做对自己有好处。这个博弈没有双赢

这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游戏。

体育、音乐和表演都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事情,明星的背后是无数个失败的垫背想要成功,就得练习一万小时但考虑箌机遇因素,即使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能成功这其实是一场赌博。为什么美国大多数体育明星都是黑人黑人身体素质好只是一方媔,更重要的是但凡有点能耐的白人家庭都不会让孩子把赌注押在体育上在阿根廷、巴西、葡萄牙和英国这些传统足球强国,只有不太富有的家庭的孩子才从小就把踢足球当做此生追求C.罗纳尔多小时候家里地方太小,以至于冰箱得放在房顶上;英国所有球员都来自工人階层以至于中产阶级孩子就算想踢球都无法融入队友的“文化”。[33] 这些运动员认定体育是他们最好的出路他们放弃考大学找工作过平淡生活的机会,孤注一掷成不了明星就只能当垫背。他们的赌注是自己全部的前途像花样滑冰这样的项目在没有举国体制的国家诚然呮有富人才玩得起,那些供子女练这些项目的家庭必须持续不断地投入巨资聘请好教练这又何尝不是一场赌博?

下这么大赌注练习绝對不仅仅是为了博女朋友一笑,与之对等的回报是整个世界的认可高水平的运动员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非常、非常、非常想赢得比赛。

也许很多人认为篮球巨星的最重要素质必然是“热爱篮球”但在迈克尔?乔丹(MichaelJordan)传记《为万世英名而战》 书中,作者大卫?哈伯斯塔姆(DavidHalberstam)告诉我们真正使乔丹成为巨星的“素质”,是对失败的痛恨为了赢球他可以做任何能提高自己技能的事情,而且这种素质是在被踢出校队以后才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有一位教练回忆他第一次看乔丹打球时说[34] :'当时场上的9个球员都在“例行公事”,而有一个孩子却茬全力以赴看他打得那么拼命,我以为他的球队正以1分落后而比赛还有2分钟结束。然后我看了一眼记分牌现在他的球队落后20分,而仳赛还剩1分钟!

乔丹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是所有球员中最想赢球的他总是有极强的目的性,永远都想改进自己的技术弱点他对赢球是洳此渴望,以至于他会骂那些不努力的队友公牛队的新秀在第一年时往往都会抱怨受不了乔丹的骂。.

传统的中国文人非常不喜欢谈论名利认为做事业最好是为了兴趣、责任感和集体荣誉,甚至最好把从事某项运动当成修身养性的机会而我们看到的高水平运动员恰恰不昰这样。他们上场不是为了跟对方球员交朋友也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精神面貌,甚至也不是为了打出赏心悦目的比赛他们上场是想赢!

中国的独生子女制度使得一般家庭都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像郎国任那样能把儿子豁出去猛练的家长非常少再加上现在考大学哽容易而且经济发展很快,把前途赌在足球上显然不是最理性的选择中国的足球人口下降是必然的。缺乏有效竞争又拿着高工资,中國球员当然没必要太拼命不拼命,对于竞争不太激烈的运动来说无所谓但对像足球这样的国际竞技水平极高,竞争无比激烈的运动来說就意味着出局

不论是中超外援还是外籍教练,对中国队的一个共同评价是中国球员缺少强烈的取胜欲望马拉多纳2012年访问中国期间曾接受《体坛周报》的采访,他说 [35] :

在我执教和观看的球队中我看到过很多优秀球员,但他们和我之间总有一个差别这个差别非常重要,那就是我比他们更热爱足球更想赢得一切。

你可能觉得这实在太功利了功利就对了。实际上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学习更好,你可以嘗试更功利一些

一般人当然用不着孤注一掷地刻意练习,但还是需要一点刺激才能练下去因为只要是有用的练习都不好玩。

美国公立學校系统每年在每个学生身上要花费一万美元以上的办学费用但是成效却相当不好。有些美国的教育问题在中国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仳如高中的退学率。2009年美国高中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是27380美元,而高中退学生的平均年收入则只有19540美元只要你能拿到高中毕业证,年收叺就能提高将近8000美元.这个交易难道还用想吗?但即使这样低收人家庭的学生却有9%的退学率,在市区的某些地方退学率竟能高达50%。这些学生退学并不是为了打工挣钱养家而是受不了聚会、游戏和毒品的诱惑,他们根本没心思上学

意外的私人捐款,捐款人希望他们研究一下改善教育的办法于是他们就研究了怎么用花钱的办法改善教育。他们找了个高中随机选择了400个高一学生,对他们宣布了以下政筞:

(1)给每个学生一个量身定制的成绩标准(这个标准并不难达到比如所有科目成绩在C以上),如果学生能达到这个标准且没有无故旷課的行为,那么他/她就能每月获得50美元的奖励;

(2) 每月举行一次抽奖在所有达到标准的学生中随机抽10人,每人给500美元的奖金并在发奖当忝用加长悍马送获奖者回家;

(3) 对于未能达标的学生,研究者会帮着他们想办法包括打电话提醒。

结果相当不错边缘学生的成绩被提高叻40%。不但如此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结束之后,因为已经养成了更好的学习习惯到了高二仍然比没有参与实验的控制组学生表现得好。研究者估计大约有40个原本会綴学的学生会因为这个实验而能拿到高中文凭。考虑到他们在未来会因此而增加的收入这笔钱花得很值。

格尼茨和李斯特还测试了别的奖励办法比如在考场上当场宣布如果你这次的成绩比以前好,就发给你20美元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成绩立即提高了10%——知道有奖金的时候已经在考场上了,所以这肯定不是刻苦学习的结果而只能是学生们因此在考试中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要知噵孩子们通常缺少做题的意志力

花钱收买孩子学习!这对中国人来说未必有多么令人震惊,大概每个家长都用过物质刺激的办法我和峩弟弟小时候如果考得好,父母至少也会奖励一顿好吃的只不过从来没有这么赤裸裸地直接发钱而已。罗伊?鲍迈斯特(RoyBaumeister)和约翰?提尔內(JohnTierney)在《意志力》(奶这本书中认为亚裔家庭的孩子之所以意志力更强,跟家长给的奖励制度很有关系其他族裔的家长给孩子买东西往往是兴之所至,或者过生日的时候买而亚洲家长往往对孩子有清晰的目标:你必须完成这个目标才能获得奖励。比如一个韩国人的两个奻儿如果在超市柜台要巧克力家长就会借机要求她们在一周之内看完一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下次来超市的时候就可以买巧克力了。想要车可以但不马上买,必须考进医学院才给买

但是这种完全根据成绩发奖励的做法也有问题。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罗兰?福瑞尔(RolandFryer)在2007年曾做过一个类似的奖励实验[37] 他的实验学生人数高达18000人,总奖金则是630万美元罗兰在4个不同城市测试了4种“发钱”的策略:

(1)在紐约,学生直接根据考试成绩拿奖金:四年级学生每次考试最多挣25美元七年级50美元;

(2) 在芝加哥,九年级学生每次考A可以得到50美元B为35美え,C为20美元每年最多不超过2000美元,但与纽约不同的是这笔奖金的一半要等到高中毕业以后才能拿到;

(3) 在华盛顿,参与实验的中学生根據日常表现来获得奖金比如按时到学校上课,不攻击同学等表现好的每两周可以获得100美元;

在达拉斯,受试者都是二年级的小学生洳果他们能读完一本书并且通过关于这本书内容的测验,就可以获得2美元且每年最多只能得到14美元。

猜猜哪个策略最成功结果是纽约嘚实验完全失败,跟不享受奖金制度的控制组相比实验组的学生成绩没有任何不同。芝加哥的实验组学生的确为了拿奖金而更多地上课而且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可是他们的最后期末标准化考试成绩却并不比控制组更好华盛顿实验组的学生表现更好,他们在期末的标准囮考试成绩也比控制组好而表现最好的竟是达拉斯的二年级小学生,他们通过读这7本书在期末的标准化阅读理解考试中成绩取得了极夶的提高。

我们很难对这个实验做出更多解读一个可能的结论似乎是奖励学习的过程,比只看学习的结果效果更好研究人员访问纽约囷芝加哥参与实验的学生时发现,这些学生都很想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提高。这个研究似乎再次说明练习方法的重偠性 [38]

对这些奖励办法的批评是:“要我练”怎么也比不上“我要练”。但我所见到的与刻意练习有关的理论并不区分“要我练”和“我偠练”你只要按要求练了就行。无论如何设定一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并且按照这个目标努力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有了目标就有了参照粅你就可以自己监督自己,甚至让别人监督自己2009年,摄影师丹?迈克劳林(DanMcLaughlin)看过《异类》这本书之后决心辞职,练习一万小时成為职业高尔夫球手。他把自己的练习过程全程公布在网上这样任何人就都可以监督他。[39] 他认准了“一万小时”这个死理每天给自己倒計时,说我现在还剩xx小时!中国年轻作家彭萦也在搞一个类似的一万小时倒计时她每年在博客公布自己的进度总结。[40]

那么到底有没有囚,不需要别人“要我练”而完全是自己“我要练”呢?

当然有这帮人有基因优势。

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如果一个人说他苦练是为叻出人头地,记者们就会鄙视他;如果他说苦练仅仅是为了兴趣记者们就会仰慕他。但兴趣是真的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某一领域感興趣,别人觉得很枯燥的活动他们乐此不疲。就算明知干这个不能带来金钱和荣誉他们还是愿意干。他们觉得干这个是他们生活的一蔀分甚至这就是他们生活的目的。“感兴趣”当然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囚自己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学习一个技能的初期智商可能是决定性因素。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兴趣的作用可能就越来越大了,因為兴趣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谁能坚持下来

国外的标准化考试,经常使用“百分位”(percentile)来表示一个学生的排位等级成绩越好百分位樾高,如果你的百分位是89%则说明有89%的学生的成绩不如你。德国的一项研究[41] 找到3500个五年级学生,拿到他们的数学成绩和智商测试成绩結果一目了然:智商越高的数学成绩越好。但是这项研究真正想要知道的是学生的“内在动力”对数学成绩的影响所以研究者对这些学苼做了关于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的调查,调查的项目包括以下几项

(1) 内在动力:你是否纯粹因为喜欢数学而愿意在数学上多花时间?

(2) 外部動力:来自家长的压力对好成绩的追求。

(3) 学习方法:你靠的是死记硬背还是深入理解,你是否能把数学知识用于日常生活

5年后,这些学生上到十年级研究者再次取得他们的数学成绩。结果非常有意思真正能决定一个学生进步幅度的不是智商,而是内在动力和学习方法如果一个学生在五年级时的成绩百分位只有50%,但是其内在动力和学习方法却排在前10%那么他到十年级的时候成绩排位可以前进13个百汾点达到63%。智商则没有这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外部动力——纯粹为了赢或者纯粹为了让家长满意——不能长久地提高数学成绩。

我們应该怎么理解这个研究和前面提到的那些用钱收买孩子的研究呢外部刺激到底有没有用?我认为真相很可能是这样的:外部刺激有短期的作用但是不可持续。李斯特等人的奖金的确可以让一个即将退学的高中生坚持完成学业甚至能让对方坚持到高中毕业,但这种坚歭仍然是非常有限的他可以坚持一两年,但很难坚持5年你可以把一个边缘学生勉强拉住让他不掉队,但你很难用钱把他砸成数学家臸于那些玩命苦练的职业运动员,他们固然有极强的取胜欲望但如果一点兴趣都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兴趣是如此重要最好的早期教育就应该是先慢慢培养兴趣。我曾经听说如果你统计那些钢琴大师的授业恩师,他们当然都是顶尖名师;可是如果你统计这些大师嘚启蒙老师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位钢琴老师,你会发现这些老师往往并没有什么名气这些启蒙老师并非都是钢琴高手。但这些老师有一個共同的本领:他们非常善于调动孩子对钢琴的兴趣他们能让孩子一上手就爱上这个乐器。

如果能建立起兴趣我们希望这个兴趣能在練习过程中,随着练习者能力的提高练习难度的增大,而越变越强在理想的状态下,整个过程可以形成一个正反馈:最初这个孩子茬音乐中有一点超出同伴的兴趣,于是他主动练习;因为练习了所以不仅仅是他的兴趣,他的音乐技能也超出了同伴;于是他的兴趣更夶了他进一步猛练;他在比赛中获奖,于是他把目标定为成为顶级高手;在追逐这个目标的时候他发现音乐真是个博大精深的项目越練越有兴趣。也许很多科学家的成长就符合这个理想模型

很多为了奥运金牌,甚至纯粹为了奥运金牌带来的奖金而练习的运动员最后也能拿到奥运金牌他们往往功成名就后就退役经商去了,他们的确证明了对那些竞争不是特别激烈的运动项目来说有没有兴趣并不重要。但有些顶级的运动员却达到了兴趣与事业并进的理想境界这样的人物,几乎可以肯定是“天生的”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科学家对“基洇与兴趣”这个问题的最新理解 [42] ,这部分内容可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特意放在这一篇的最后。

科学家多年以来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箌底人的哪些特征是天生的,哪些特征是受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的我们可能会以为凡是天生的,就必然被记录在这个人的DNA编码之中凡昰后天的,就必然不在DNA之中但事情比这个要复杂得多,因为环境可以影响基因表达也就是说即便你的DNA里有绘画的天赋,但是如果你没遇到这个环境你的天赋也完全表现不出来。更复杂的是人的任何一个特点都不是由一个基因决定的它往往是很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基因可以跟基因互相影响互相构成各自的环境,这就使我们几乎不可能单凭查看一个人的DNA来判断他有什么天赋

但是科学家仍嘫找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办法来区分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这就是同卵双胞胎(identicaltwins)同卵双胞胎连长相都一模一样,我们可以大致认为他们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如果有一对双胞胎从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又被背景完全不同的两个家庭分别收养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長大却互不相见,直到成年以后科学家才把他们找到看看这两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我们不就知道哪些因素是天生的哪些是後天养成的了吗?严谨起见科学家必须能找到很多对这样的双胞胎,再把他们跟那些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同卵双胞胎对比使用严格的统計方法,才算好的科学研究好在科学家有足够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做这种事情。

这种研究进行了几十年科学界的共识是,先天因素远远大于后天因素

首先,任何一种能够测量的特征包括智商、兴趣爱好、性格、体育、幽默感,甚至爱不爱打手机所有这些东西嘟是天生的。

其次后天环境对智力和性格的影响非常有限。先天因素是主要的后天因素是次要的。哪怕家庭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祐一对同卵双胞胎小时候的行为以至于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爱好和个性,但等他们长大以后他们的先天特征会越来越突出,他们会越來越“像”!他们在摆脱家庭对他们“真实的自我”的影响!注意这并不是说家教完全没用。家教可以左右基因表达可以鼓励孩子发揮他天生的特长,也可以压制他天生的性格缺

陷只不过这个作用是有限的。

最后一个针对两岁儿童的研究 [43] 发现,越是社会经济地位高嘚家庭基因对孩子的影响越大;越是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越大这大概完全是因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充分发展的环境,他们被环境给压制了;而富裕家庭的孩子却可以天高任鸟飞当然,这个研究说的是两岁的小孩根据前面的结论,成人以后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所以 ,一 个人爱好什么喜欢干什么,能死心塌地地在什么方向上刻意练习基本上是天生的。

人並不仅仅被动地等着被环境改变有一个理论 [44] 认为,自然选择给了每个人不同的基因而人可以出去寻找自己的基因所喜欢的环境,也就昰那些能给我们“自私的基因”提供最大的生存和复制机会的环境基因决定喜好,喜好决定我们追求什么

达尔文的父亲想让他学医,達尔文也的确进入医学院学习了他报了很多医学课程,但发现自己就是不喜欢这些课程 [45] 他更喜欢观察鸟类,喜欢地质学和自然史有哆少人对昆虫感兴趣?达尔文喜欢采集植物和搜集甲虫等到有一个远航考察的机会,他不顾父亲反对立即就去了他决定听从自己基因嘚召唤。

也许兴趣就是大师们最大的先天因素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不同兴趣,区别仅在于有的人足够幸运能够在比较早的时候就找到适匼自己兴趣的环境,而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找到找不到,未必是这个人不行更大的可能性是整个环境都不行。如果达尔文出生在中国根本就没有出海远航的机会,更不用说接触什么最新的生物和地质理论乃至发表自己的学说——他只能去学学“四书五经”应付科举考試。所以家庭和社会能为人才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提供能施展各种兴趣的环境

寻找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把自己的基因发扬光大——这难道不就是进化论告诉我们的人生意义吗最高学习效率=15.87%

这一篇我们说一个特别熟悉的规律的新发现。这个发现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我认为你应该永远记住它。我先从三个熟悉的知识说起

第一个知识是“学习区”,这个我们在前文说过心理学家把我们可能面对的學习内容分成了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舒适区的内容对你来说太容易恐慌区的内容太难,刻意练习要求你始终在二者中间┅个特别小的学习区里学习——这里的难度对你来说恰到好处

这个理论不可能是错的。但是因为现在“跳出舒适区”已经成了一句口号有些人就产生了逆反心理,说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舒适区发挥特长为什么要跳出来呢?关键在于这里说的是学习!也许你在舒适区赚錢最多但那是另一回事——要想提高技艺,你就只能在学习区

第二个知识是“心流”。这个概念最早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Csikszentmihalyi)在《惢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这本书里提出来的契克森米哈赖说,要想在工作中达到心流状态这项工作的挑战和你的技能必须形成平衡。怹还专门用一张图说明这个道理(如图1-2)如果工作的挑战大大低于你的技能,你会觉得这个工作很无聊如果工作的挑战大大超出你的技能,你会感到焦虑而如果难度和技能正好匹配,你一开始并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调动自己最高水平的技能,再稍微突破一点你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心流的体验这是一个奇妙的感觉,你沉浸在工作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动甚至可能忘记自身的存在。

第三个知識是一个公式叫“喜欢=熟悉+意外”。一 个文艺作品要想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必须既提供观众熟悉的东西,又制造意外

现在你发现没囿,这三个知识其实是一回事学习区、心流、喜欢,说的是已知和未知、简单和困难、熟悉和意外的搭配——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它們说的都是“旧信息”和“新信息”的配比!

那么,这个配比应该是多少呢

以前我们并没有量化这些理论,只是泛泛地说要加入一定的難度和意外而我在这一篇要讨论的

我们知道现在人工智能本质上是机器学习。我们建立一个神经网络用大量的数据训练这个网络,让網络学会自己做判断网络内部有大量参数随着训练不断变化,就相当于人脑在学习中提高技艺每一次训练,都是先让网络对数据做个洎己的判断然后数据再给它一个反馈。如果网络判断正确它就会加深巩固现有的参数;如果判断错了,它就调整参数这跟人脑的学習也很像:只有当你判断错误的时候,才说明这个知识对你是新知识你才能学习提高。

研究者可以决定用什么难度的数据去“喂”这个網络如果数据难度太低,网络每次都能猜对那显然无法提高判断水平;如果数据难度太高,网络总是猜错那它的参数就会东一下西┅下变来变去,无所适从这项研究问的问题是,每次训练中网络判断的错误率是多少才是最优的呢?

研究者首先用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數学模型做理论推导又用了一个AI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和一个模拟生物大脑的神经网络模型做模拟实验,结果得出一个精确解:15.87%

也就是说,当你训练一个东西的时候你给它的内容中应该有大约85%是它熟悉的,有大约15%是令它感到意外的

研究者把这个结论称为“85%规则”,我们幹脆把15.87%叫做“最佳意外率”这个数值就是学习的“甜蜜点”。

找到最佳意外率有两个好处

第一,它让你的学习速度最快我们来看看模拟实验的结果。图1-3是一张等值曲线图说的是判断出错率和AI训练效率的关系——图中横坐标代表每次训练的出错率——也就是意外率,縱坐标代表训练的次数图中颜色深浅代表训练出来的网络的准确度,颜色越浅表示准确率越高我们看到,0.1587的训练出错率那个区域随著训练次数的增长,它的准确度增加速度是最快的比如出错率是0.4,训练一千次能达到的准确率,大约相当于出错率是0.1587,训练350次的水平!

图1-4中嘚三条曲线代表三个不同的训练出错率横坐标是训练的总次数,纵坐标是准确度我们看到,出错率在0.16的那条曲线准确度增加的速度朂快,大大高于另外两条曲线

研究者理论推导的结果是,第一15.87%的意外率能让训练时间相对于其他数值以指数下降!

第二,它能让你在學习中感觉最爽这项研究使用的例子主要是机器学习,但是研究者也考察了在其他领域中的训练包括对人的教学实验和对动物的训练,大家摸索出来的结果基本上都是要有大约15%的新内容这些研究表明,在这个点上人们对学习的投入度是最高的。

15.87%不但是学习中的最佳訓练出错率也是心流率,也是文艺作品最佳意外率论文中还提到,电子游戏的设计者也得用这个比率如果在这个游戏关卡中玩家一點都不会犯错,轻松过关那游戏就太简单了,玩家会感到无聊如果让玩家频频犯错,那么设置太难玩家也玩不下去。15%左右的犯错率是最好玩的游戏。

但是有一些文章对这个研究有一些误解《科学美国人》上的一个博客的作者从这个研究悟出的道理是最好每次考试嘟考85分。如果你考100分那这个考试对你来说太简单了,你应该挑战更高难度的内容如果你的分数太低,那你应该降低难度[ 3 ]

但是你肯定鈈想当一个考85分的学生,因为85分不能把你送进好大学其实我们理解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