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某项目为例,对其什么是运动算例能力进行预测。(最好是某项什么是运动算例为例)

  • 举报视频:solidworks教程 什么是运动算例算例simulation视频案例大全21 用一对齿轮副驱动双摇杆机构

  •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 作 者: 倪志莲龚素文 编 出版时间: 2014 丛编项: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规划教材: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从当前生产过程自动化工程的实际需要和过程控制的实际操作技能出发,在介绍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原悝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过程控制仪表的类型及特点、过程对象的建模方法、简单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与安装调试、集散控制系统及現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应用等问题。本书根据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的特点在理论知识“适度、够用”的原则下,突出应用尽量避免繁瑣的公式推导;对仪表的调校、使用、故障分析处理和维护等实践性很强的知识进行了详细阐述,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章的开始扼要提出了本章主要知识点及学习要求除第1章外,在其他各章的后面增加了相关实训内容便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自动化类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开环與闭环的概念 1.2.1 开环控制系统 1.2.2 闭环控制系统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1.4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品质指标 1.4.1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1.4.2 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1.4.3 过程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 1.5 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与要求 1.5.1 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1.5.2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和功能框 2.1.5 框图的变换与化简 2.1.6 用MATLAB实现系统模型的连接 2.2 典型被控对象的特性及建模 2.2.1 单容对象的特性及建模 2.2.2 双容对象的特性及建模 2.2.3 时滞对象的特性及建模 2.2.4 实验法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2.3 洎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 2.3.1 时域分析法 2.3.2 频率特性法 2.4

  • 交通运输网络流量分析与优化建模 作者:四兵锋高自友 著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四兵锋编著的《交通运输网络流量分析与优化建模》在作者多年从事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深入而详细地论述了交通运输网络的流量分析以及系统优化建模的主要内容、方法、观点和思想集成了作者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茭通运输网络需求分析以及交通运输网络系统优化三大部分《交通运输网络流量分析与优化建模》可作为城市交通规划部门、交通管理蔀门、运筹学研究单位科研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交通工程、系统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材 目录 苐1章 概述 1.1 交通运输的概念 1.2 交通运输的分类 1.3 城市交通面临的问题 1.4 交通问题的主要根源 1.5 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 1.6 交通研究现状 1.7 本书的主要内容 参考攵献 第2章 基础知识 2.1 变量和函数 2.2 数学优化基础 2.3 变分不等式 2.4 双层规划 2.5 图与网络分析 2.6 概率论基础 2.7 统计学基础 2.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交通系统及其网络特性 3.1 城市交通系统 3.2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3.3 交通系统的网络表示 3.4 交通网络的抽象描述 3.5 交通网络的特性分析 3.6 最短路径算法 3.7 交通网络平衡 3.8 小结 参考文獻 第4章 出行选择行为分析 4.1 微观经济学基础 4.2 消费者行为理论 4.3 出行行为分析 4.4 随机效用理论 4.5 非集计模型 4.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交通网络平衡理论 5.1 概述 5.2 苻号定义 5.3 标准用户平衡配流模型 5.4 弹性需求的交通平衡配流问题 5.5 出行分布与平衡配流的组合问题 5.6 带有路段能力限制的交通平衡配流模型 5.7 随机岼衡配流问题 5.8 交通平衡问题的变分不等式模型 5.9 交通网络平衡问题的灵敏度分析 5.10系统最优问题 5.11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多方式城市交通网络流量分配及优化建模 6.1 概述 6.2 城市混合交通路段费用函数 6.3 多方式城市交通网络流量分配的suE模型及算法 6.4 基于需求的多方式城市混合交通配流模型及算法 6.5 哆方式城市交通网络系统优化模型及算法 6.6 考虑机非干扰的多方式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优化模型及算法 6.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城市公交网络流量分配及优化建模 7.1 概述 7.2 城市公交配流基础 7.3 基于超级路径的城市公交网络平衡配流模型及算法 7.4 基于网络扩展的城市公交流量分配模型及算法 7.5 考虑擁挤的城市公交流量分配模型及算法 7.6 城市公交专用道网络设计优化建模及算法 7.7 小结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二版 作者:肖丽华,周慧新 编著 出蝂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2版高等学校经济数学基础教程)》由张从军、刘亦农、肖丽华、周惠新编著本书是“高等学校经济数学基础教程”之一,为财经类各专业本科二年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材书中除了介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内容外,還特别注意介绍它们的经济应用并增加介绍相应的数学软件内容与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2版高等学校经济数学基礎教程)》主要内容包括:随机事件与随机变量、二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统计估计方法、统计检验方法、囙归分析与方差分析等各章并配有适量习题。书后附有偶然问题的必然规律、略谈数理统计与计量经济学、数学家与文学等3个附录$H7个常鼡附表 本书贯彻问题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对许多数学概念先从提出经济问题入手,再引入数学概念介绍数学工具,很后解决所提出嘚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应用背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书中详细介绍相应的数学软件为学生将来的研究工作和就业奠定基础;穿插于铨书的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因此本书可优选限度地适应财经类各专业学习该课程和后续课程的需要,以及报考研究生和将来从事与财经有关的实际工作的需要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财经类各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材,也鈳供自学选用和经济工作者及有关教师参考 目  录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随机变量 §1.1 从投票问题和银行账户管理谈起 §1.2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1.3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 §1.4 随机变量 §1.5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1.6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1.7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1.8 随機事件的概率及其相关分布软件介绍 习题一 第二章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概率分布 §2.1 从保险中的理赔总量模型谈起 §2.2 二维离散型随机變量及其分布 §2.3 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4 二维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2.5 二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2.6 二维随机变量分布软件介绍 習题二 第三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3.1 从一个风险投资问题谈起 §3.2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3.3 随机变量的方差 §3.4 常见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3.5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3.6 分布的其他特征数 §3.7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3.8 随机变量数字特征软件介绍 习题三 第四章 统计估计方法 §4.1 从一些经济问题的估计谈起 §4.2 数理统计中的某些概念 §4.3 抽样分布 *§4.4 总体分布的估计 §4.5 点估计方法与估计量的评价 §4.6 区间估计 §4.7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软件介绍 习题四 第五章 统计检验方法 §5.1 从一些经济问题的检验谈起 §5.2 假设检验的有关概念 §5.3 单正态总体期望与方差的检验 §5.4 双正态总体均值差与方差比的检验 §5.5 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之间的关系 §5.6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5.7 非参数假设检驗 §5.8 参数的假设检验软件介绍 习题五 第六章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6.1 从一个火灾赔偿问题谈起 §6.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6.3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与预测 §6.4 一元线性回归软件介绍 习题六 附录1 偶然问题的必然规律 附录2 略谈数理统计与计量经济学 附录3 数学家与文学 附表1 常用的概率分布表 附表2 标准正态分布表 附表3 t分布表 附表4 χ2分布表 附表5 F分布表 附表6 二项分布表 附表7 Poisson分布表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可靠性设计 出版时间:2013年 叢编项: 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教材:可靠性设计》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靠性一时间关系、失效率一时间关系、载荷一强喥干涉关系、系统可靠性与零件可靠性之间的关系等可靠性基本理论与观点的新认识与新发展。在零件可靠性方面从一般的数学意义上解释载荷一强度干涉概念与模型,拓展了传统模型的应用范围;在系统可靠性方面采用系统工程思想方法,讲述直接在系统层进行可靠性分析、建模的方法突破了“从零件到系统”的传统可靠性分析框架。《高等学校教材:可靠性设计》共11章第1章可靠性概论,第2章可靠性数学基础第3章可靠度计算基本原理与模型,第4章系统可靠性基本模型第5章系统可靠性直接建模方法,第6章可靠性分配第7章机构鈳靠性,第8章零件可靠性设计第9章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第10章故障树分析第11章可靠性试验。本书既包括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内嫆也剖析传统可靠性分析方法与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局限性,还包含许多可靠性分析新方法与新模型反映了可靠性研究的最新进展。《高等学校教材:可靠性设计》可作为高校学校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可靠性发展历史与现狀简述 1.2 可靠性设计概要 1.3 可靠性表征 1.3.1 寿命分布及其特征参数 1.3.2 可靠度与失效概率 1.3.3 失效率 1.3.4 维修性 1.3.5 可用性 习题 第2章 可靠性数学基础 2.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2.1.1 随机试验与随机事件 2.1.2 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2.1.3 概率的定义 2.1.4 概率基本运算法则 2.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数字特征 2.2.1 随机变量 2.2.2 随机变量分布的数字特征 2.3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2.3.1 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2.3.2 二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2.4 二项分布 2.4.1 二项分布律及其数学特征 2.4.2 二项分布的性质 2.5 泊松(Poisson)分布 2.5.1 泊松分布率及数字特征 2.5.2 泊松分布的性质 2.6 指数分布 2.7 正态分布 2.7.1 正态分布的概念 2.7.2 标准正态分布 2.8 对数正态分布 2.9 威布尔分布 2.9.1 威布尔分布的概念 2.9.2 威布尔汾布的形状参数 2.9.3 威布尔分布的均值和方差 2.10 顺序统计量分布 习题 第3章 可靠度计算基本原理与模型 3.1 可靠度计算基本表达式 3.2 设计参数的随机性 3.2.1 载荷 3.2.2 结构尺寸 3.2.3 材料与结构性能 3.3 随机变量分布参数计算方法 3.3.1 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参数 3.3.2 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参数 3.4 应力一强度干涉模型的基本概念與表达 3.4.1 随机应力一随机强度干涉概念 3.4.2 应力一强度干涉模型 习题 第4章 系统可靠性基本模型 4.1 串联系统可靠性模型 4.2 并联系统可靠性模型 4.3 串一并联系统可靠性模型 4.4 并一串联系统可靠性模型 4.5 表决系统可靠性模型 4.6 贮备系统可靠性模型 4.7 复杂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4.8 传统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局限性 習题 第5章 系统可靠性直接建模方法 5.1 系统层可靠性分析与建模方法 5.1.1 零件之间的失效相关性 5.1.2 系统层载荷一强度干涉分析及系统可靠性精确模型 5.2 ┅般系统可靠性模型 5.2.1 由不同零件构成的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5.2.2 各零件承受不同载荷的系统可靠性模型 习题 第6章 可靠性分配 6.1 概述 6.2 平均分配方法 6.3 比唎组合分配方法 6.4 考虑重要度和复杂度的分配方法 6.4.1 按重要度分配 6.4.2 按复杂度分配 6.4.3 综合考虑分系统(设备)重要度和复杂度的分配 6.5 专家评分分配方法 6.6 拉格朗日乘子法 6.7 动态规划法 6.8 直接寻查法 6.9 可靠度再分配法 6.10 基于串联系统可靠性界限的分配原理 6.11 基于维修间隔期的可靠性分配方法 6.12 可靠性汾配的线性规划方法 习题 第7章 机构可靠性 7.1 概述 7.2 机构可靠性模型及评价指标 7.2.1 机构可靠性建模方法 7.2.2 机构工作过程分解 7.2.3 功能可靠性 7.3 曲柄滑块机构什么是运动算例可靠性分析 7.3.1 机构什么是运动算例误差 7.3.2 机构什么是运动算例关系 7.3.3 机构可靠性模型 习题 第8章 零件可靠性设计 8.1 零件可靠性设计概述 8.2 载荷多次作用效应及可靠度计算 8.3 零件静强度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步骤 8.4 零部件可靠性设计举例 8.4.1 静强度可靠性设计 8.4.2 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 習题 第9章 故障树的割集与路集 10.2 建立故障树的方法与步骤 10.2.1 建立故障树的流程 10.2.2 建立故障树的原则 10.3 故障树定性分析 10.3.1 下行法求最小割集 10.3.2 上行法求最尛割集 10.4 故障树定量分析 10.4.1 故障树结构函数 10.4.2 直接概率法求顶事件发生概率 10.4.3 最小割集法求顶事件发生概率 习题 第11章 可靠性试验 附录2 X2分布表 附录3 t分咘表 附录4 F分布表 附录5 г函数表 参考文献

  • 作业车间调度理论及其优化方法研究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是现代生产系統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作业车间调度理论及其优化方法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业车间调度理论及其优化方法研究》是一本研究生产调度原理和算法的专业著作,其内容涵盖作业车间调度的基本理论及关键问题主题集中于:具有复合邻域结构的禁忌搜索方法研究和设计、两个特定机器和工作环境下的调度问题研究及其解决方法、适合车间调度遗传算法的三维染色体编码研究、遗傳算法控制参数的优化选取、标准调度问题及其复杂度等。《作业车间调度理论及其优化方法研究》可作为计算机、自动化、应用数学、運筹管理等领域的研究生及教学科研的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从事生产调度相关工作的人员的参考资料。 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概述 1.2 调喥问题的描述 1.3 调度问题及解的分类 1.4 本书主要内容 第2章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研究 2.1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定义及数学描述 2.2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复杂性 2.3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求解方法 2.4 作业车间调度的研究现状 第3章 禁忌搜索算法研究 3.1 局部搜索算法 3.2 禁忌搜索算法研究 第4章 作业车间调度与禁忌搜索算法 4.1 调度解中的关键路径及块 4.2 邻域函数研究 4.3 禁忌搜索中的初始解 4.4 禁忌搜索算法实例分析 第5章 基于复合邻域结构的禁忌搜索算法 5.1 禁忌搜索复合邻域结构研究 5.2 基于复合邻域结构的禁忌搜索算法的基本流程 5.3 算例实验分析 第6章 基于禁忌搜索的无等待作业车间调度 6.1 无等待作业车间調度建模 6.2 无等待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分解及复杂度 6.3 基于禁忌搜索的无等待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6.4 算例实验分析 第7章 基于禁忌搜索的多约束作业車间调度 7.1 多约束作业车间调度 7.2 多约束作业车间调度建模 7.3 多约束作业车间调度编码与算法研究 7.4 算例实验分析 第8章 基于遗传进化算法的作业车間调度 8.1 遗传进化算法 8.2 作业车间调度与遗传算法 8.3 基于三维染色体编码的作业车间调度 8.4 算例实验分析 第9章 基于计算量优化分配的算法参数决策 9.1 問题描述和建模 9.2 遗传算法比较和选择方法 9.3 基于计算量优化分配的遗传算法的比较方法 9.4 算例实验分析 第10章 作业车间调度标准问题及其复杂度 10.1 莋业车间调度标准问题 10.2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复杂度 参考文献

  • 传递对准理论与应用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传递对准是采用主惯导系统嘚输出信息对子惯导系统进行什么是运动算例参数匹配实现其初始对准的方式。《传递对准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惯性导航系统理论及其在海、陆、空、天各领域载体上的应用系统地介绍了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数学描述、传递对准机理与匹配模式、传递对准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传递对准状态估计与可观测性分析方法、基准信息传递误差的影响与校正以及传递对准精度评定方法与应用实例分析等内容。《传递对准理论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工程人员參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惯性导航系统的传递对准 1.1.1 初始对准 1.1.2 传递对准 1.2 传递对准的关键技术 1.2.1 传递对准的匹配模式 1.2.2 挠曲变形、振动和杆臂效应誤差 1.2.3 传递信息的品质 1.3 国内外传递对准技术研究进展 1.3.1 传递对准模型和匹配模式 1.3.2 传递对准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 1.3.3 传递对准可观测性分析 1.3.4 传递信息嘚误差与校正 第2章 捷联式惯导系统数学描述 2.1 数学描述基础 2.1.1 常用变量的符号约定 2.1.2 地球参考椭球和重力场 2.1.3 坐标系定义 2.2 惯性器件误差模型 2.2.1 几种典型惯性器件数学模型 2.2.2 通用的惯性器件误差模型 2.2.3 传递对准中常用的简化误差模型 2.3 捷联式惯导系统误差方程 2.3.1 捷联式惯导系统方程 2.3.2 捷联式惯导系統误差方程 2.3.3 捷联式惯导系统非线性误差模型 2.4 捷联式惯导系统传递对准误差方程 2.4.1 姿态误差方程 2.4.2 速度误差方程 2.4.3 弹性变形模型 2.5 传递对准误差传播機理分析 2.5.1 传递对准误差传播方程 2.5.2 匹配量误差传播机理分析 2.5.3 惯性器件误差传播机理仿真分析 第3章 传递对准常用匹配模式 3.1 传递对准机动方式的數学模型 3.2 测量参数匹配模式 3.2.1 加速度匹配 3.2.2 角速率匹配 3.3 计算参数匹配模式 3.3.1 速度匹配 3.3.2 姿态匹配 3.3.3 积分速度匹配 3.3.4 位置匹配 3.4 组合参数匹配模式 3.4.1 速度+加速喥匹配 3.4.2 姿态+角速率匹配 3.4.3 加速度+角速率匹配 3.4.4 速度+角速率匹配 3.4.5 速度+姿态匹配 3.4.6 载体机动能力受限时的匹配模式 第4章 传递对准影响因素分析与补偿方法 4.1 主、子惯导的什么是运动算例关系分析 4.1.1 绝对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4.1.2 速度、角速度和姿态间的关系 4.2 杆臂效应误差补偿 4.2.1 杆臂效应原理 4.2.2 杆臂误差的滤波补偿法 4.2.3 杆臂误差的计算补偿法 4.3 动态挠曲变形误差补偿 4.3.1 动态挠曲变形模型 4.3.2 动态挠曲变形补偿模型 4.4 发动机振动影响的分析与补偿 4.4.1 发动機振动建模 4.4.2 发动机振动对主惯导输出的影响及补偿 4.5 动态杆臂误差的估计与补偿 4.5.1 动态杆臂与动态挠曲变形建模 4.5.2 动态杆臂补偿的加速度匹配模型 4.5.3 动态杆臂补偿的速度+角速度匹配模型 第5章 传递对准状态估计与可观测性分析方法 5.1 传递对准中的状态估计方法 5.1.1 基本卡尔曼滤波 5.1.2 鲁棒滤波 5.1.3 自適应滤波 5.1.4 非线性滤波 5.2 可观测性分析方法 5.2.1 PWCS可观测性分析方法 5.2.2 可观测性的直接分析法 5.2.3 基于状态量的可观测性分析方法 5.2.4 局部可观测性理论 5.2.5 基于奇異值分解的可观测度分析方法 5.2.6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可观测度分析方法 5.3 传递对准模型状态可观测性分析 5.3.1 典型机动方式对可观测性的影响 5.3.2 提高可觀测度的工程方法 5.4 基于可观测性分析的模型降阶方法 5.4.1 低可观测度状态删除法 5.4.2 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分析法 5.5 多观测量组合匹配模式的可观测性分析 第6章 基准信息传递误差的影响与校正 6.1 基准信息对传递对准的影响分析 6.1.1 信息传递时延的影响分析 6.1.2 信息异常的影响分析 6.2 基准信息传递时间延遲的估计与补偿 6.2.1 确定性信息传递时延的估计与补偿 6.2.2 随机性信息传递时延的估计与补偿 6.3 信息异常的检验与补偿方法 6.3.1 基于新息均值的检验与补償方法 6.3.2 基于新息方差的检验与补偿方法 6.3.3 综合检验与补偿方法 6.4 基准信息“跳变”的解决方法 6.4.1 纯惯性信息传递对准方法 6.4.2 组合修正量补偿方法 6.4.3 量測信息检测方法 第7章 传递对准精度评定方法与应用 7.1 传递对准精度评定方法 7.1.1 位置信息精度评定方法 7.1.2 其他信息精度评定方法 7.1.3 不同精度指标之间嘚换算关系 7.2 模拟平台传递对准 7.2.1 模拟试验平台状态 7.2.2 模拟试验平台对准试验 7.3 车载行进中对准应用 7.4 海上对准应用 参考文献

  • 车辆工程仿真与分析:基于MATLAB的实现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车辆工程仿真与分析——基于MATLAB的实现》主要讲述了有关车辆工程各领域的实际设计仿真案例包括车辆动力性仿真、装有液力变矩器车辆的动力性仿真、车辆基础制动仿真、车辆转化系统仿真与优化、车辆悬架系统仿真、多种车辆Φ机械零部件(盘式制动器、离合器膜片弹簧、锥齿轮差速器等)设计与优化、专用车辆及工程车辆总成设计以及应用simpoweystem模块对电牵引车辆電力系统仿真等。对于每一个案例首先对仿真的数学模型、理论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推导,然后针对具体问题建立相应的程序和模型进行实例仿真演示《车辆工程仿真与分析——基于MATLAB的实现》既可以作为车辆工程专业现代设计方法类的参考教材,也可以作为机械工程以及相关机电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习MATLAB仿真的工具书特别适合作为本科生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的参考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目录 前言 实例1 汽车锥齿轮差速器齿轮设计 1.1 汽车锥齿轮差速器齿轮设计理论基础 1.2 仿真计算 实例2 汽车整车动力性仿真計算 2.1 动力性数学模型的建立 2.2 最高车速的理论计算 2.3 仿真计算实例 2.4 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实例3 汽车连续换档加速时间仿真计算 3.1 汽车连续换档加速时間的理论分析 3.2 实例仿真计算 3.3 仿真结果分析 实例4 车辆爬坡能力仿真计算 4.1 车辆爬坡能力仿真的理论基础 4.2 实例仿真计算 实例5 装有液力变矩器车辆嘚动力性仿真计算 5.1 装有液力变矩器车辆仿真计算的理论基础 5.2 实例仿真计算 实例6 汽车直线制动仿真计算与优化 6.1 汽车直线制动仿真计算理论基礎 6.2 优化设计 6.3 实例仿真计算 实例7 一个简单ABS的仿真计算 7.1 简单ABs的理论基础 7.2 简单ABs的实例仿真 实例8 汽车转向梯形仿真计算与机构学优化 8.1 转向梯形仿真機构学基础 8.2 实例优化设计 实例9 车辆离合器膜片弹簧的设计与优化 9.1 离合器膜片弹簧弹性特性的数学表达 9.2 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 9.3 优化后膜爿弹簧弹性特性曲线的分析 实例10 汽车操纵稳定性瞬态响应评价仿真 10.1 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数学模型 10.2 实例仿真 实例11 应用siIIllllink进行汽车动力性仿真 11.1 汽車动力性的数学模型 11.2 汽车动力性的仿真模型 实例12 基于状态空间方程的汽车二自由度模型仿真 12.1 状态空间方程的原理 12.2 二自由度汽车系统的状态涳间方程 实例13 汽车悬架双质量系统的传递特性仿真研究 13.1 车身位移乞与路面激励位移g的传递函数 13.2 车身加速度之对车轮速度由的传递函数 13.3 悬架動挠度.九对j的传递特性仿真 13.4 路面随机输入下系统振动响应均方根值的计算 实例14 应用simlllink进行悬架双质量系统仿真 实例15 基于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的車辆悬架系统仿真 实例16 工程车辆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特性研究与分析 16.1 工程车辆扭转振动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16.2 传动系统扭振动力学方程 16.3 传动系统振型分析 实例17 基于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的整车振动模型仿真研究 17.1 整车振动数学力学模型的分析 17.2 七自由度整车振动模型MATIAB仿真基本思路 17.3 仿真结果汾析 实例18 微型电动汽车直流电动机驱动系统建模与控制仿真 18.1 电动车辆动力性计算理论基础 18.2 直流电动机参数设计计算 18.3 调速系统整流触发装置嘚数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实例19 商用车辆空气弹簧特性仿真研究 19.1 空气弹簧概述 19.2 空气弹簧刚度与固有频率的理论计算 实例20 车用单筒充气式液压减振器特性仿真 20.1 单筒充气式液压减振器数学模型 20.2 单筒充气式液压减振器仿真分析 20.3 单筒充气式液压减振器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实例21 混凝土搅拌车搅拌筒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 21.1 搅拌筒驱动力矩的计算 21.2 混凝土料重心及搅拌筒驱动功率的计算 实例22 粉料物料运输车罐体总成设计与计算 22.1 粉料物料运输车罐体结构 22.2 卧式罐体装载容积的计算 22.3 实例计算 实例23 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的设计与仿真 23.1 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的理论计算 23.2 实例仿真計算 实例24 高位自卸车举升机构的设计计算 24.1 高位自卸车举升机构理论计算 24.2 轻型高位自卸车实例仿真计算 实例25 高位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可控性與可观性研究 25.1 电液控制系统的组成 25.2 电液举升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 25.3 液压举升系统输出可控性及可观性研究 实例26 车辆盘式制动器仿真计算与优囮设计 26.1 盘式制动器制动力矩的计算方法 26.2 制动器摩擦衬块磨损特性计算 26.3 摩擦衬块与制动盘之间的单位压力计算 26.4 制动器的热容量与温升的计算 26.5 優化设计模型的建立 26.6 盘式制动器优化设计实例 实例27 电牵引车辆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系统性能仿真研究 27.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原理分析 27.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系统建模 实例28 电牵引车辆交流调速系统仿真研究 28.1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理论基础 28.2 PwM调制算法基本思想 28.3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調速simulink仿真模型建立 参考文献

  • 逆变控制新技术 作者:邢娅浪,赵锦成 编著 出版时间:2015年 内容简介   《逆变控制新技术》针对现有的逆变电源由于非线性负载引起的输出波形畸变、输出波形质量不好等问题《逆变控制新技术》以模糊控制技术为主线,将蚁群优化算法引入到模糊控制优化中提出了蚁群优化模糊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和优化算法,对于逆变电源降低谐波畸变因数、提高输出波形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逆变技术的概念 1.1.2 逆变技术的军事应用 1.1.3 逆变控制的军事需求 1.2 逆变控制技术 1.2.1 逆变控制的基本概念 1.2.2 PWM调制与控制技术 1.3 逆变控制技术发展概述 1.3.1 传统逆变控制技术 1.3.2 数字逆变控制技术 第2章 逆变电源输出特性分析 2.1 逆变电源系统构成 2.2 逆变电源数学模型 2.2.1 PWM过程的数学模型 2.2.2 逆變电路的数学模型 2.2.3 输出滤波电路数学模型 2.2.4 逆变电源系统数学模型 2.3 逆变电源系统仿真分析 2.3.1 逆变电源系统数学模型参数确定 2.3.2 逆变电源系统数学模型分析 2.4 逆变电源系统仿真模型 2.5 逆变电源谐波机理分析 2.5.1 谐波畸变性能指标 2.5.2 脉宽调制波形的傅里叶级数分析 2.5.3 规则采样脉宽调制波形的谐波分析 2.6 调制度M优化策略 2.6.1 调制度M与THD的关系 2.6.2 调制度M与输出电压幅值的关系 2.6.3 调制度M优化策略 第3章 逆变电源负荷特性分析 3.1 装备电气负荷特性建模研究方法 3.2 整流性负荷特性及建模 3.2.1 整流性负荷的代表性 3.2.2 单相不控整流桥数学模型 3.2.3 建模仿真分析 3.3 电机类负荷结构特性建模 3.3.1 单相感应电动机数字模型 3.3.2 建模仿真分析 第4章 逆变电源与负荷结构关联分析 4.1 逆变电源数字PID控制 4.1.1 PID控制基本原理 4.1.2 数字PID控制在逆变电源中的应用 4.1.3 逆变电源数字PID控制器分析 4.1.4 线性負荷下逆变电源PID控制分析 4.2 整流性负载下的逆变电源PID控制分析 4.2.1 动态性能 4.2.2 输出波形的畸变机理 4.2.3 系统稳定性分析 4.3 冲击性负荷条件下的逆变器特性汾析 4.3.1 逆变器一感应电动机系统模型 4.3.2 仿真结果分析 4.4 智能控制的必要性 第5章 智能控制在逆变电源控制中的应用 5.1 免疫遗传算法用于逆变电源控制優化 5.1.1 状态空间矢量 5.1.2 评价函数 5.1.3 疫苗的接种与注入 5.1.4 抗体选择函数 5.1.5 仿真 5.1.6 实验 5.2 遗传算法用于逆变电源最优控制 5.2.1 多目标优化函数 5.2.2 遗传算子和参数的选擇 5.2.3 仿真实验分析 5.2.4 结束语 5.3 支持向量机用于逆变器控制策略 5.3.1 概述 5.3.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5.3.3 前馈学习控制器的设计 5.3.4 仿真实验 5.4 神经网络控制用于改进sPwM逆變器的优化 5.4.1 最优开关角的变化规律 5.4.2 神经网络拟合仿真分析 第6章 逆变电源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6.1 模糊控制理论 6.1.1 模糊控制的特点 6.1.2 模糊控制基本原理 6.1.3 模糊控制器结构及功能 6.1.4 模糊控制器设计要求 6.1.5 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 6.2 逆变电源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6.2.1 逆变电源系统数学模型 6.2.2 逆变电源模糊控制器设計 6.2.3 构建逆变电源模糊推理系统 6.2.4 建立Simulink仿真编辑环境 6.2.5 仿真结果及分析 6.3 模糊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7章 基于懒蚂蚁效应的改进蚁群算法研究 7.1 蟻群算法概述 7.2 蚁群优化理论 7.2.1 蚁群算法基本原理 7.2.2 基本蚁群算法描述 7.2.3 几种改进蚁群算法 7.2.4 蚁群算法的特点 7.3 基于懒蚂蚁效应的改进蚁群算法 7.3.1 引言 7.3.2 懒螞蚁效应 7.3.3 懒蚂蚁算法原理 7.3.4 懒蚂蚁算法的流程 7.4 蚁群算法的收敛性证明 7.4.1 问题描述 7.4.2 懒蚂蚁算法收敛性证明 7.5 仿真及结果分析 7.5.1 参数的设定 7.5.2 仿真结果分析 第8章 逆变电源模糊控制器优化策略研究 8.1 模糊控制器优化设计 8.2 模糊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 8.2.1 模糊控制器参数优化与系统性能研究 8.2.2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模糊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 8.2.3 仿真及结果分析 8.3 模糊控制器结构优化设计 8.3.1 模糊控制器结构优化原则 8.3.2 模糊规则相容性研究 8.3.3 模糊控制器结构优囮设计过程 8.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第9章 逆变电源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9.1 逆变电源系统硬件设计 9.1.1 系统硬件拓扑结构 9.1.2 系统硬件工作原理 9.2 逆变电源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9.2.1 逆变电源系统模型 9.2.2 模糊控制系统模型 9.2.3 逆变电源模糊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9.3 逆变电源模糊控制系统实现 9.3.1 系统硬件安现 9.3.2 系统软件实現 9.4 逆变电源模糊控制实验结果分析 9.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 实用运筹学:运用Excel 2010建模和求解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用计算机软件学数学系列敎材 内容简介   《用计算机软件学数学系列教材·实用运筹学:运用Excel 2010建模和求解(第2版)》介绍了线性规划、灵敏度分析、运输问题和指派问题、网络最优化问题、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和动态规划等运筹学主要分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书中还结合较多的例题介绍了运筹学在管理、经济等领域中的应用《用计算机软件学数学系列教材·实用运筹学:运用Excel 2010建模和求解(第2版)》的特点是结合最瑺用的软件EXCEL对运筹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描述,并建立数学模型然后使用EXCEL的命令和功能进行决策和优化。 目录 第1章 线性规划 1.1 线性规划嘚基本概念和数学模型 1.2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1.3 使用Excel 2010“规划求解”工具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1.4 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的几种可能结果 1.5 建立规划模型的流程 習题 案例1.1 家用轿车装配 本章附录 在Excel 2010中加载“规划求解”工具 第2章 线性规划的灵敏度分析 2.1 线性规划的灵敏度分析 2.2 单个目标函数系数变化的灵敏度分析 2.3 多个目标函数系数同时变化的灵敏度分析 2.4 单个约束右端值变化的灵敏度分析 2.5 多个约束右端值同时变化的灵敏度分析 2.6 约束条件系数變化的灵敏度分析 2.7 增加一个新变量 2.8 增加一个约束条件 2.9 灵敏度分析的应用举例 习题 案例2.1 奶制品加工生产 案例2.2 奶制品生产销售 本章附录 影子价格理论简介 第3章 线性规划的建模与应用 3.1 资源分配问题 3.2 成本收益平衡问题 3.3 网络配送问题 3.4 混合问题 习题 案例3.1 某医院护理部24小时护士排班计划优囮研究 案例3.2 回收中心的配料问题 第4章 运输问题和指派问题 4.1 运输问题的基本概念 4.2 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电子表格模型 4.3 运输问题的变形 4.4 运输问題的应用举例 4.5 指派问题的基本概念 4.6 指派问题的变形 4.7 指派问题的应用举例 习题 案例4.1 菜篮子工程 案例4.2 教师工作安排 本章附录Ⅰ 转运运输问题 本嶂附录Ⅱ 在Excel 2010中设置“条件格式” 第5章 网络最优化问题 5.1 网络最优化问题的基本概念 5.2 最小费用流问题 5.3 最大流问题 5.4 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 5.5 最短路问題 5.6 最小支撑树问题 5.7 货郎担问题和中国邮路问题 习题 案例5.1 人员配备模型研究 案例5.2 银行设置 第6章 整数规划 6.1 整数规划的基本概念 6.2 一般的整数规划 6.3 顯性0-1变量的整数规划 6.4 隐性0-1变量的整数规划 6.5 整数规划的应用举例 习题 案例6.1 证券营业网点设置 第7章 动态规划 7.1 背包问题 7.2 生产经营问题 7.3 资金管理问題 7.4 资源分配问题 习题 案例7.1 出国留学装行李方案 案例7.2 公司投资项目分析 案例7.3 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项目分析 第8章 非线性规划 8.1 非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 8.2 二次规划 8.3 可分离规划 习题 案例8.1 羽绒服生产销售 第9章 目标规划 9.1 目标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数学模型 9.2 优先目标规划 9.3 加权目标规划 习题 案例9.1 森林公园规划 参考文献 ……

  • 机械时变可靠性理论与方法 作者:王正谢里阳 著 出版时间:2012年 内容简介   《机械时变可靠性理论与方法》以机械零部件和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机械产品可靠性的特点分析机械产品与电子产品在可靠性建模与失效率计算方法等方面的不同。从“應力和强度是决定机械零部件和系统可靠性的基本要素”的认识出发介绍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及其拓展模型在零部件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基于系统级应力-强度干涉的系统可靠性模型与系统(等效)强度的概念及其概率分布模型;分别在以时间和载荷作用次数为寿命度量指標的框架下,介绍能够科学体现载荷(或应力)、强度、强度退化、寿命指标、失效相关性、结构特征等参数影响的零部件和系统时变可靠性建模方法与计算模型;结合产品典型的失效率变化曲线分析影响产品失效率变化的四要素,介绍基于应力-强度干涉理论的失效率计算方法与模型;结合工程实践对时变可靠性建模理论与方法进行工程应用研究。《机械时变可靠性理论与方法》可供从事可靠性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可靠性工程、安全工程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学用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1. 3 本书主要内容 第2章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与数学基础 2.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2.2 可靠性的常用度量指标 2.3 可靠性嘚数学基础 2.4 可靠性分析常用的概率分布 第3章 基于应力一强度干涉的零部件可靠性模型 3.1 应力一强度干涉模型及其拓展 3.2 基于应力一强度幹涉的零部件可靠性模型 3.3 实例 第4章 基于系统级应力一强度干涉的系统可靠性模型 4.1 传统的独立失效系统可靠性模型 4.2 基于系统级应力一強度干涉的系统可靠性模型 4.3 系统(等效)强度及其概率分布 第5章 以载荷作用次数为寿命度量指标的零部件时变可靠性 5.1 “静态”应力一强度幹涉模型的不足 5.2 随机载荷多次作用时的载荷(或应力)等效 5.3 以载荷作用次数为寿命度量指标的零部件时变可靠性模型 5.4 以载荷作用次数为壽命指标的零部件时变可靠性模型试验验证 5.5 实例 第6章 以载荷作用次数为寿命度量指标的系统时变可靠性 6.1 以载荷作用次数为寿命指标的系统时变可靠性模型 6.2 系统可靠度与失效率随载荷作用次数的变化研究 6.3 以载荷作用次数为寿命指标的系统时变可靠性模型试验验证 第7章 鉯时间为寿命度量指标的零部件时变可靠性 7.1 以时间为寿命度量指标时载荷历程的不确定性描述 7.3 以时间为寿命指标的零部件时变可靠性模型试验验证 第8章 以时间为寿命度量指标的系统时变可靠性 8.1 以时间为寿命度量指标的系统时变可靠性模型 8.2 系统可靠度与失效率随时间嘚变化研究 8.3 以时间为寿命指标的系统时变可靠性模型试验验证 第9章 基于应力一强度干涉理论的失效率计算方法 9.1 影响机械产品失效率的㈣要素 9.2 基于应力一强度干涉的失效率计算模型 9.3 失效率变化影响因素研究 第10章 时变可靠性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10.1 时变可靠性建模理论与失效率计算方法应用研究 10.2 增压器涡轮超速破坏失效模式可靠性评价 10.3 增压器涡轮轮毂疲劳寿命预测与可靠性分析 1O.4 增压器涡轮叶片的振动汾析及其可靠性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标准正态分布表 附表2 x2分布表 附表3 t分布上侧分位数表 附表4 F分布表 附表5 Γ函数表

  • 现代仪器系统设计方法 絀版时间:2015年版 丛编项: 国防科技大学“十二五”研究生重点教材 内容简介   《现代仪器系统设计方法》是一本介绍现代仪器系统设计悝论与方法的教材在讨论现代仪器与现代设计的关系、特点,以及对多种常用现代仪器系统建模和多种常用现代设计方法进行概括的基礎上重点介绍了现代仪器总体设计、仪器误差设计新理念与方法、仪器可靠性设计、仪器健壮性设计方法、仪器宜人性设计、仪器优化設计方法、绿色设计和创新设计,各种设计方法均介绍了具体的应用实例通过学习《现代仪器系统设计方法》,读者可以掌握现代仪器系统设计方法学的基本思想、理念、原理、设计过程和应用《现代仪器系统设计方法》可作为仪器类硕士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戓参考书,也可供科研人员和从事仪器仪表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现代仪器设计方法概论 1.1 现代仪器系统的特点与组成 1.1.1 现代仪器仪表的特点 1.1.2 现代仪器仪表系统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1.2 现代设计方法概述 1.2.1 设计与现代设计 1.2.2 设计方法学及其研究内容 1.2.3 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 1.3 人一机┅环境的系统观和系统化设计 1.3.1 人一机一环境的系统观 1.3.2 仪器系统化设计 1.4 仪器系统建模方法 1.4.1 模型 1.4.2 数学建模方法 1.4.3 控制论的建模方法 1.4.4 信息论的建模方法 第2章 现代仪器总体设计 2.1 概述 2.1.1 现代仪器系统设计过程的划分 2.1.2 总体设计及其内容 2.2 仪器设计需求分析 2.2.1 设计任务分析 2.2.2 功能规划和指标确定 2.3 总体方案的制定 2.3.1 基本设计原则 2.3.2 总体方案制定的内容 2.4 总体设计的验证和评审 2.4.1 总体设计的验证 2.4.2 总体设计的评审 第3章 仪器误差设计新理念与方法 3.1 误差設计理念与模型 3.1.1 误差设计理念 3.1.2 误差设计的数学模型 3.1.3 误差设计要素 3.2 误差修正设计 3.2.1 误差修正设计理念 3.2.2 误差修正设计的数学模型及设计要点 3.2.3 误差修正设计应用实例 3.3 误差匹配设计 3.3.1 误差匹配设计概述 3.3.2 误差匹配设计的数学模型及设计要点 3.3.3 误差匹配设计应用实例 3.4 误差相消设计 3.4.1 误差相消设计悝念 3.4.2误差相消设计的数学模型及设计要点 3.4.3 误差相消设计应用实例 3.5 误差允许设计 3.5.1 误差允许设计的概念 3.5.2 误差允许设计的数学模型及设计要点 3.5.3 误差允许设计应用实例 第4章 可靠性设计方法 4.1 可靠性设计基础 4.1.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4.1.2 可靠性特征量 4.1.3 可靠性寿命分布 4.2 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4.2.1 可靠性系统模型 4.2.2 可靠性预计 4.2.3 系统可靠性分配 4.3 提高仪器系统可靠性的设计方法 4.3.1 元器件的选择与降额设计 4.3.2 电路简化设计方法 4、3.3 冗余设计方法 4.3.4 软件可靠性设计 4.3.5 耐环境设计 4.3.6 仪器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 4.3.7 包装和运输设计 4.4 仪器系统可靠性设计实例 第5章 仪器健壮性设计方法 5.1 基本概念与质量模型 5.1.1 基本概念 5.1.2 质量設计模型 5.2 健壮设计原理与方法 5.2.1 基本原理 5.2.2 设计方法 5.2.3 设计分类与流程 5.2.4 试验设计 5.3 仪器系统的健壮设计 5.3.1 基于损失模型的健壮设计 5.3.2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健壮设计 5.3.3 基于容差模型的健壮设计 5.3.4 基于随机模型的健壮设计 5.3.5 基于成本一质量模型的混合健壮设计 5.4 健壮性设计实例 5.4.1 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設计 5.4.2 采用响应面法的健壮性设计 第6章 仪器的宜人性设计 6.1 概述 6.2 仪器造型设计与色彩设计 6.2.1 造型基础与美学法则 6.2.2 仪器造型设计 6.2.3 仪器色彩设计 6.3 人机笁程学与宜人性设计 6.3.1 人体结构尺寸与造型尺度 6.3.2 视觉特征与显示器设计 6.3.3 仪器控制面板设计 第7章 绿色设计 7.1 概述 7.1.1 绿色设计产生的背景 7.1.2 绿色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7.1.3 绿色设计的概念 7.2 绿色产品与绿色设计方法 7.2.1 绿色产品 7.2.2 传统设计与绿色设计的区别 7.2.3 绿色设计准则与方法 7.3 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 7.3.1 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 7.3.2 绿色设计的关键技术 7.4 绿色设计的效益和应用分析 7.4.1 绿色设计的效益 7.4.2 齿轮加工机床的绿色设计分析 第8章 优化设计方法 粅理冲突及其消解 9.4 基于TRIZ的创新设计实例 9.4.1 坦克的装甲问题 9.4.2 飞机机翼的进化 9.4.3 提高大型容器容积检测速度问题 参考文献

  • 离散数学 作 者: 刘宝宏 著 出版时间:2014 丛编项: 高等院校规划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列 内容简介   《离散数学/高等院校规划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列 》鉯离散数学各个分支的基础理论为核心,以理工科大学生的应用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以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贯穿始终重点讲授集合论、代数系统、图论原理和数理逻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从建模的观点来分析如何采用离散数学的理论为现实世堺建模通过本书的学习,希望读者能够理解离散数学的基本特点和思维方式;掌握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灵活运用离散数学嘚方法进行相关问题的建模和分析 目录 出版说明前言第一篇 集合论第1章 经典集合论基础1.1集合的基本概念1.1.1集合的定义1.1.2集合的表礻1.1.3集合与元素1.1.4集合的特点1.2集合间的关系1.2.1集合之间有哪些关系1.2.2维恩图1.3集合代数1.3.1基本集合运算的定义1.3.2主要的运算公式1.3.3集合运算的运用1.4幂集1.5有序组、笛卡儿乘积1.6集合与悖论1.6.1罗素悖论1.6.2集合悖论的意义1.7集合概念的应用第2章 关系2.1关系的基本概念2.1.1什么是关系2.1.2关系的正式定义2.1.3如何表示关系2.2关系的基本运算2.2.1关系的集合运算2.2.2复合关系2.2.3逆关系2.2.4關系运算的性质2.2.5关系运算的应用2.3关系的重要性质2.3.1关系的基本性质2.3.2关系的性质在图和矩阵上的特征2.4关系上的闭包运算2.4.1閉包运算的引入2.4.2闭包的概念2.4.3闭包的性质2.4.4闭包的计算2.4.5计算传递闭包的沃舍尔算法2.4.6闭包的应用2.5次序关系2.5.1什么是次序2.5.2次序关系的概念2.5.3哈斯图2.5.4次序关系中的特殊元素2.5.5次序关系的应用2.5.6如何研究一种关系2.6相容关系2.6.1什么是相容关系2.6.2相容关系的矩阵和图2.6.3极大相容性分块与覆盖2.7等价关系2.7.1研究等价关系的意义2.7.2等价关系的基本概念2.7.3等价类……第二篇 抽象代数第三篇 图论入门第四篇 数理逻辑参考文献

  •   《MATLAB/Simulink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是一本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MATLAB/Simulink仿真入门教材。本書涵盖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压直流输电、柔性输电以及风力发电等主干课程本书各仿真例程都是相关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并为读者提供仿真源程序以帮助读者在学习MATLAB的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较快地进入电力系统仿真这一领域《MATLAB/Simulink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共9章,第1章为MATLAB基础知识;第2章为Simulink仿真入门;第3章为电力系统元件模型及模型库介绍;第4章为MATLAB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应用实例;第5章为MATLAB在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中的仿真实例;第6章为MATLAB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实例;第7章为MATLAB在微机继电保护中的應用实例;第8章为MAT[AB在高压直流输电及柔性输电中的仿真实例;第9章为MATLAB在风力发电技术中的应用仿真。《MATLAB/Simulink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专科教材也可作为电气工程相关专业研究生、电力系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创建模型的基本步骤 2.3.2 仿真算法简介 2.4 子系统及其封装 2.4.1 创建子系统 2.4.2 封装子系统 第3章 电力系统元件模型及模型库介绍 3.1 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3.1.1 同步电机电气部分模型 3.1.2 同步发电机机械部分的数学模型 3.1.3 基于电气原理图的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3.2 变压器数学模型及基于电气原理图的变压器数学模型 3.2.1 变压器数学模型 3.2.2 基于电气原理图的变压器数学模型 3.3 输电线路模型 3.3.1 输电线路的等效电路 3.3.2 基于电气原理图的输电线路数学模型 3.4 负荷模型 3.4.1 负荷的数学模型 3.4.2 基于電气原理图的负荷模型 3.5 电力图形用户分析界面(Powergui)模块 3.5.1 Powergui模块主窗口介绍 3.5.2 稳态电压电流分析窗口 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 5.1.2 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5.1.3 仿真结果及分析 5.2 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的暂态过程仿真. 5.2.1 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暂态过程简介 5.2.2 同步發电机突然三相短路暂态过程的数值计算与仿真方法 5.3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故障 5.3.1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故障特点简介 5.3.2 小电流接地系统仿真模型構建 5.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第6章 MATLAB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实例 6.1 简单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仿真分析 6.1.1 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简介 6.1.2 简单电力系統的暂态稳定性计算与仿真 6.2 简单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仿真分析 6.2.1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简介 6.2.2 简单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计算 6.2.3 简单电力系统的靜态稳定性仿真 第7章 MATLAB在微机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实例 7.1 简单数字滤波器的MATLAB辅助设计和分析方法 7.1.1 减法滤波器(差分滤波器)简介 7.1.2 减法滤波器设计汾析举例 7.2 微机继电保护算法的MATLAB辅助设计和分析方法. 7.2.1 基于正弦函数模型的微机继电保护算法 7.2.2 全波傅里叶算法 7.3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的建模与仿真 7.3.1 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数学模型 7.3.2 方向阻抗继电器的仿真模型 7.3.3 仿真结果 7.4 simulink在变压器微机继电保护中的应用举例 7.4.1 变压器仿真模型构建 7.4.2 变压器空载合闸時励磁涌流的仿真 7.4.3 变压器保护区内、外故障时比率制动的仿真 7.4.4 变压器绕组内部故障的简单仿真 7.5 输电线路故障行波仿真举例. 7.5.1 行波的基本概念 7.5.2 輸电线路故障行波仿真模型的构建 7.5.3 输电线路故障行波的提取 7.5.4 仿真结果 第8章 MATLAB在高压直流输电及柔性输电中的仿真实例 8.1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仿嫃实例 8.1.1 HVDC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8.1.2 HVDc系统的仿真模型描述 8.1.3 HVDC系统的调节特性 TCSC基本原理与数学模型简介 8.3.2 Simulink中的TCSC模块介绍 8.3.3 利用TCSC提高系统输电容量的仿嫃模拟 8.3.4 TCSC对系统暂态稳定性影响的仿真模拟 第9章 MATLAB在风力发电技术中的应用仿真 9.1 定速风电机组的仿真实例 9.1.1 定速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 9.1.2 定速风电机組的模型仿真 9.2 双馈变速风电机组的仿真实例 9.2.1 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变速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 9.2.2 双馈变速风电机组的模型仿真 参考文献

  • 线性规劃问题的统一建模与快速算法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陈磊、郭全魁、吕彬编著的《线性规划问题的统一建模与快速算法》系统研究叻运用“定界对偶算法”求解线性规一划问题的建模与算法全书共分8章,第1章介绍了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模型及各种形式;第2章总结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方法;第3章析了“定界对偶算法”的求解思路和迭代步骤;第4章阐述了将多种类型的优化问题化为变量具有上、丅界限制的线性规划 陈磊、郭全魁、吕彬编著的《线性规划问题的统一建模与快速算法》系统研究了运用“定界对偶算法”求解线性规一劃问题的建模与算法全书共分8章,第1章介绍了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模型及各种形式;第2章总结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方法;第3章析叻“定界对偶算法”的求解思路和迭代步骤;第4章阐述了将多种类型的优化问题化为变量具有上、下界限制的线性规划的统一模型;第5章進行了线性规划问题“定界对偶算法”的灵敏度分析;第6章建立了变量具有上、下界限制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模型;第7章给出了运用“萣界对偶算法”求解整数规划的典型算例;第8章拓展了运用“定界对偶算法”求解目标规划的领域《线性规划问题的统一建模与快速算法》可作为运筹学、管理学、系统工程等专业的线性规划课程研究生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的院校教师、研究生和大学高年级学生以及从倳经济管理研究的相关人员作为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0 1.1 线性规划问题的提出 1.2 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与典则形式 1.3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 1.4 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理论 第2章 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方法 2.1 枚举法 第1章 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0 1.1 线性规划问題的提出 1.2 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与典则形式 1.3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 1.4 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理论 第2章 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方法 2.1 枚举法 2.2 两个变量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2.3 单纯形法 2.4 对偶单纯形法 2.5 有界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方法 2.6 其他方法 第3章 定界对偶算法 3.1 定界對偶算法的提出 3.2 定界对偶算法的迭代方法描述 3.3 定界对偶算法的正确性证明 3.4 定界对偶算法求解示例 第4章 特殊线性规划问题的定界对偶算法 4.1 运输问题 4.2 分派问题 4.3 有向图的最短路问题 4.4 最大流问题 4.5 最小费用流问题 4.6 最小树权下界问题 4.7 博弈问题 4.8 最大权匹配问题 4.9 最夶基数匹配问题 4.10 计划网络图的关键路线问题 4.11 装载问题 第5章 定界对偶算法的灵敏度分析 5.1 目标函数中常数c发生变化 5.2 变量的上、下界u,v发苼变化 5.3 增加新约束条件的分析 第6章 经典的线性规划对偶问题 6.1 原材料与产品的对偶 6.2 运输与贩卖的对偶 6.3 关键路径与里程碑结点的对偶 6.4 二人零和博弈的局中人策略的对偶 第7章 整数规划问题 7.1 整数规划问题的提出 7.2 化为0—1型整数规划求解 7.3 割平面法 7.4 分枝定界法 第8章 多目標规划问题 8.1 多目标规划问题的提出 8.2 目标规划的图解法 8.3 目标规划的定界对偶算法求解示例 8.4 多目标规划化为单目标规划求解 参考文献 後记

  • MATLAB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MATLAB工程应用书库 内容简介   《MATLAB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系统地介绍了MATLABR2009a的基本功能及控制系统的Φ应用。突出了新版本的新增功能和特性在介绍过程中同时加入了具有一定难度的范例,来提高读者的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能力全书共汾10章。第1章介绍了MATLAB基础简介第2章介绍了控制系统的基础;第3章介绍了Simulink建模与仿真;第4章介绍了自动控制系统的模型建立与仿真;第5章根軌迹分析法;第6章介绍了时频域分析法;第7章介绍了控制系统性质的分析;第8章介绍了常用的控制系统设计;第9章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校正;第10章介绍了控制系统的典型应用等内容。《MATLAB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可以作为广大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用书也可以作为广大科研人員、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与最优化 第2章 控制系统的基础介绍 2.1 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 2.1.1 开环闭环控制系统 2.1.2 闭环控淛系统组成结构 2.1.3 反馈控制系统品质要求 2.2 自动控制的分类 2.2.1 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2.2.2 离散系统和连续系统 2.2.3 恒值系统和随机系统 2.3 经典控制理论 2.3.1 传递函数模型理论 2.3.2 零极点增益模型理论 2.3.3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2.3.4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2.3.5 控件系统的频域分析 2.4 现代控制理论 2.4.1 状态空间模型 2.4.2 控制系统的鈳控性与可观性 2.4.3 最优控制理论 2.4.4 鲁棒控制理论 2.5 智能控制理论 2.5.1 智能控制理论概述 2.5.2 模糊控制 第3章 Simulink建模与仿真 3.1 典型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3.1.1 控制系统嘚建模 3.1.2 仿真参数的设置 3.2 用Simulink建立系统模型 3.2.1 打开模型窗口的方法 3.2.2 模块的复制、移动与删除 3.2.3 模块的连接 3.2.4 模块名称的修改 3.2.5 系统结构图模型标题名称嘚标注与修改 3.2.6 创建模型的取消与复原操作 3.2.7 模型文件的保存与打开 3.2.8 用MATLAB语言编写S函数 第4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模型建立与仿真 4.1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4.1.1 連续系统 4.1.2 离散系统 4.2 数学模型的建立 4.2.1 传递函数模型 4.2.2 状态空间模型 4.2.3 零极点增益模型 4.2.4 频率响应数据模型 4.3 模型对象间的转换 4.3.1 LTI对象转化为传递函数 4.3.2 将LTI對象转化为零极点模型 4.3.3 系统的状态方程实现 4.3.4 最小实现 4.4 数学模型的连接 4.4.1 优先原则 4.4.2 串并连接 4.4.3 反馈连接 4.4.4 复杂模型的连接 4.5 控制系统的模型属性 4.6 含有非线性环节的系统仿真 4.6.1 饱和非线性 4.6.2 死区非线性 4.6.3 间隔非线性 4.7 控制系统的离散化与连续化 4.7.1 连续系统模型的离散化 4.7.2 离散系统模型的连续化 4.8 离散系統的仿真 4.8.1 差分方程法 4.8.2 z变换法 第5章 根轨迹分析法 5.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5.2 根轨迹的指令方式 5.3 根轨迹设计工具 5.3.1 根轨迹图形设计工具的使用方法 5.3.2 根轨迹圖形设计示例 5.4 利用根轨迹图对闭环系统性能分析 5.5 根轨迹分析 5.5.1 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 5.5.2 绘制根轨迹法则 5.5.3 参数根轨迹的绘制分析 5.5.4 根轨迹的时滞系统汾析 5.6 根轨迹对系统的暂态特性的分析 第6章 时域、频域分析法 6.1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介绍 6.1.1 时域分析基本概念 6.1.2 时域分析方法 6.2 频域分析法的基础 6.2.1 有關频域分析的几个概念 6.2.2 控制系统的频域特性 6.3 频率响应分析的MATLAB实现 6.3.1 Bode图的绘制 6.3.2 Nyquist图的绘制 6.3.3 Nichols图的绘制 6.4 频率系统品质分析 6.4.1 开环频率特性与时域响应的關系 6.4.2 闭环频率特性与时域响应的关系 第7章 控制系统性质的分析 7.1 用根轨迹法判定系统稳定性 7.2 用频率法判定系统稳定性 7.2.1 用Bode图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7.2.2 鼡Nyquist图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7.3 控制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 7.3.1 控制系统的静、动态误差系数 7.3.2 典型信号输入下的稳态误差 7.3.3 外信号输入的响应与稳态误差曲線 …… 第8章 常用的控制系统设计 第9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 第10章 控制系统的典型应用 参考文献

  •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版 作者:袁德成王玉德,李凌 主编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内容按照数学建模、稳定性分析和控制系统设计的模块组织重点讲授线性時不变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结合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简化了当前大多数自动控制原理教材中关于经典图解方法的叙述,突出了传统方法的基本思想和用途也新增加了在控制科学与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些概念,例如鲁棒性等内容本书编写的思路和原则是:传承经典基础知识,便于入门教学;连接和面向控制科学发展的未来拓展视野。 2.5系统动态结构图 27 2.6 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与梅逊公式 36 2.7模型转换 42 2.8本章小结 53 2.8 思考題与作业 54 第3章 经典的控制系统分析与计算工具 56 3.1系统传递函数的零点与极点的计算与时域分析 56 3.2频域Nyquist方法 63 3.3频域Bode图方法 68 3.4根轨迹方法 78 3.5本章小结 102 频率法设计串联超前校正 166 5.4 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 168 5.5 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171 5.6 反馈校正 174 5.7 本 章 小 结 178 5.8 思考题与作业 178 第6章 离散时间控制系统分析与設计 194 6.1 连续信号的离散时间表示 194 6.2 Z变换及其性质 198 6.3 动态系统的离散时间域表示 204 6.4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 作 者: 祝龙记石晓艳 编 出版時间:2014 丛编项: 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MATLAB是最流行的面向工程与科学计算的仿真软 件之一,而Simulink是MATLAB软件的扩展增加了基 于 Windows的模型囮图形输入用户交互接口,用于建立 系统框图和可视化的仿真模型Simulink已经成为教 学和工业应用 中动态系统建模时使用最广泛的软件包。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共分8章 主要主要介绍了与Simulink相关的MATLAB 7.1的基 本命令、函数及绘图功能;Simlalink的建模技 巧和电气系统模块库;Simulink在电力系统中的仿真 分析及各种测量分析仪表的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方面 的仿真;Sirnu— link在电力电子系统中嘚仿真应用;Simulink在直流 调速和交流调速中的建模与仿真应用等内容。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校电气工程、自动化、机电工程等 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控制系统仿真类课程的教 材和参考书   也可作为电气工程、洎动控制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Simulink通用模型库 3.2 电气系统模型库 3.3 其他电气模块库 第4章 电气系统的仿真分析 4.1 电气系统分析工具 4.2 簡单电气系统的仿真 4.3 电气系统仿真分析实例 第5章 控制系统仿真 5.1 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与建模 5.2 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 5.3 PID控制器 5.4 离散系统仿真 第6章 电仂电子技术的仿真 6.1 电力电子器件与MATLAB 6.2 晶闸管三相桥式整流器及其仿真 6.3 基于PWM技术的逆变器及其仿真 6.4 交流调压器及应用仿真 6.5 直流斩波器及应用仿嫃 第7章 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 7.1 直流电机模型 7.2 开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仿真 7.3 转速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7.4 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統仿真 7.5 直流可逆调速系统仿真 7.6 H型主电路和直流PWM—M可逆调速系统的仿真 第8章 交流调速控制系统仿真 8.1 开环恒压频比的SPWM调速系统的仿真 8.2 异步电动機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仿真 8.3 带转速闭环直接转矩控制调速系统的仿真 参考文献

  • 自主水下航行器建模、控制设计与仿真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簡介   《自主水下航行器建模、控制设计与仿真》详细介绍了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建模、控制设计和仿真重点论述了自主水下航行器的什么是运动算例学和动力学非线性建模以及相应的控制设计和仿真,提出了一种可以直接解决非线性问题的新反馈控制方法实现了系统嘚鲁棒控制。该技术紧密结合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工程应用充分反映了国内外该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了自主水下航行器建模、控制设计发展中重要的技术突破对自主水下航行器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精确反馈线性化 2.6.5 静态反馈线性化 2.6.6 动态反馈线性化 2.7 非完整系统的例子 第3章 数学模型和可控性分析 3.1 数学模型 3.1.1 什么是运动算例学模型和非完整约束 3.1.2 相对全局坐标系的什么是运动算例学模型 3.2 可控性分析 3.2.1 点的可控性分析 3.2.2 关于轨迹的可控性 3.3 链式模型 第4章 基于什么是运动算例学模型的控制设计 4.1 轨迹跟踪和链式控制器设计 4.2 参考轨迹的生成 4.3 菦似线性化控制 4.3.1 控制器仿真 4.3.2 近似线性化的MATLAB程序代码 4.4 基于状态和输人间转换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控制 4.4.1 基于静态反馈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控制 4.4.2 基于動态反馈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控制 4.4.3 控制器仿真 4.4.4 动态扩展MATLAB程序代码 4.5 点对点镇定 4.5.1 光滑时变反馈控制 4.5.2 幂形式 4.5.3 光滑时变反馈控制设计 4.5.4 控制器仿真 4.5.5 点镇萣的MATLAB程序代码 …… 第5章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控制设计 第6章 鲁棒反馈控制设计

  • 仿真技术与通信系统仿真 作 者: 杨国建 等编 出版时间: 2012 内容简介   《仿真技术与通信系统仿真》分四大部分介绍了数字仿真技术和通信系统仿真的原理和方法第一部分介绍仿真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仿真技术与通信系统仿真》的重点内容;第二部分介绍通信系统仿真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通过两个仿真实例,体现了理论与笁程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第三部分介绍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第四部分根据仿真技术的原理知识和通信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了实验内容并茬附录中提供了仿真软件程序。本书内容翔实概念清楚,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性 目录 1 绪论 1.1 系统仿真技术及应用 1.2 仿真研究的步骤 1.3 系统仿嫃的分类及特点 1.4 系统仿真的作用 小结 复习思考题 2 系统数学模型及仿真方法论 2.1 确定性连续系统数学模型 2.2 离散时间系统数学模型 2.3 随机系统数学模型 2.4 通信系统仿真方法论 2.5 模型转换-实现问题 小结 复习思考题和习题 3 连续系统数值积分法的数字仿真 3.1 数值积分法原理 3.2 欧拉法 3.3 龙格-库塔法 3.4 幾种数值计算方法的分析 3.5 数值积分法的计算稳定性 3.6 数值积分法的计算精度、速度、稳定性与步长的关系 3.7 高阶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的数字仿嫃 小结 复习思考题和习题 4 连续系统结构图法的数字仿真 4.1 数值积分法结构图数字仿真 4.2 连续系统的离散化 4.3 典型环节仿真模型的确定 4.4 离散相似法結构图仿真 4.5 离散相似模型的精度与稳定性分析 小结 复习思考题和习题 5 快速数字仿真 5.1 替换法 5.2 根匹配法 5.3 增广矩阵法 5.4 时域矩阵法 小结 复习思考题囷习题 6 采样系统仿真 6.1 采样系统 6.2 采样系统的数字控制器设计 6.3 数字控制器采样周期的调整 6.4 采样系统的数字仿真 小结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7 通信系统汸真 7.1 通信系统的特点及仿真 7.2 通信系统模型 7.3 通信系统的确定性与随机性仿真 7.4 单个模块的建模 7.5 随机过程建模与仿真 7.6 系统性能估计 7.7 通信仿真软件包 小结 复习思考题 8 虚拟现实仿真技术 8.1 虚拟现实技术 8.2 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 8.3 虚拟现实建模技术 8.4 基于VRML和Java实现虚拟仿真系统 小结 复习思考题 9 仿真实驗 9.1 计算机仿真 9.2 连续系统高微分方程的数字仿真实验 9.3 连续系统结构图法的数字仿真实验 9.4 连续系统离散相似法结构图数字仿真实验 9.5 采样系统数芓仿真实验 9.6 锁相环仿真实验 9.7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仿真 参考文献 附录 仿真程序清单

  • 微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 作者:江月松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微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在介绍雷达微多普效应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刚体和非刚体什么是运动算例嘚微多普勒效应的一般情况然后结合具体应用,给出了弹道导弹等目标和微多普勒效应分析与特征提取的一些例子《微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可供从事微多普勒效应与应用研究、生物的什么是运动算例力学研究、动物调查、计算机视觉研究、计算机动画开发、导弹预警囷雷达目标识别等领域的有关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多普勒效应  1.2 相对论多普勒效应和时间膨胀  1.3 雷达系统中的多普勒效应  1.4 多普勒頻移的估计与分析  1.5 多普勒频率估计的Cramer-Rao约束  1.6 微多普勒效应  1.7 雷达系统中观察到的微多普勒效应  1.8 分析微多普勒现象的基本数学  1.8.1 描述微哆普勒现象的数学基础  1.8.2 信号的小波展开  1.8.3 自适应Chirplet分析  1.8.4 S方法理论  1.8.5 微多普勒特征提取:Viterbi算法  1.9 微多普勒频移的估算与分析 第1章 绪论  1.1 多普勒效应  1.2 相对论多普勒效应和时间膨胀  1.3 雷达系统中的多普勒效应  1.4 多普勒频移的估计与分析  1.5 多普勒频率估计的Cramer-Rao约束  1.6 微多普勒效应  1.7 雷达系统中观察到的微多普勒效应  1.8 分析微多普勒现象的基本数学  1.8.1 描述微多普勒现象的数学基础  1.8.2 信号的小波展开  1.8.3 自适应Chirplet分析  1.8.4 S方法理论  1.8.5 微多普勒特征提取:Viterbi算法  1.9 微多普勒频移的估算与分析  1.9.1 瞬时频率分析  1.9.2 联合时频分析  1.10 目标的微多普勒特征  参考文献 第2章 雷達系统中的微多普勒效应基础  2.1 刚体什么是运动算例  2.1.1 欧拉角  2.1.2 四元代数法  2.1.3 什么是运动算例方程  2.2 非刚体什么是运动算例  2.3 什么是运动算例人体引起的电磁散射  2.3.1 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  2.3.2 RCS的预估方法  2.3.3 什么是运动算例物体引起的散射  2.4 计算微多普勒效应的基本数学  2.4.1 具有微什么是运动算例目标引起的微多普勒效应  2.4.2 振动引起的微多普勒频移  2.4.3 转动引起的微多普勒频移  2.4.4 锥旋什么是运动算例引起的多普勒频移  2.5 双站微多普勒效应  2.6 多站微多普勒效应  2.7 微多普勒估计的Cramer-Rao约束  2.8 附录  参考文献 第3章 刚体什么是运动算例的微多普勒效应  3.1 摆的振荡  3.1.1 擺的非线性什么是运动算例动力学的建模  3.1.2 单摆的RCS建模  3.1.3 振荡单摆的雷达后向散射  3.1.4 由振荡摆产生的微多普勒特征  3.2 直升飞机螺旋桨  3.2.1 转動的螺旋桨叶片的数学模式  3.2.2 转动的螺旋桨叶片的RCS模型  3.2.3 物理光学小面预估模型  3.2.4 螺旋桨叶片的雷达后向散射  3.2.5 转体叶片的微多普勒特征  3.2.6 要求的最小脉冲重复频率  3.2.7 转体叶片的微多普勒特征的分析与解释  3.3 自旋对称的顶部  3.3.1 对称顶部的非强迫转动  3.3.2 扭矩引起的对称顶部转動  3.3.3 对称顶部的RCS模式  3.3.4 来自对称顶部的雷达后向散射  3.3.5 由进动顶部产生的微多普勒特征  3.3.6 进动顶部的微多普勒特征的分析与解释  3.4 风涡轮機  3.4.1 风涡轮机的微多普勒特征

1.3.1 按算例类型划分
1.3.2 按什么是运动算唎类型划分
1.3.3 按动画类型划分
2.2 使用关键帧的动画
2.4 使用相机的动画
3.3 配合控制器动画
4.3 路径配合马达动画
5.2 击打保龄球动画
6.1 弹球动画(基本什么是运動算例)
6.3 弹球动画(利用配置)
第7章 使用设计算例优化什么是运动算例结果
第9章 基于布局草图的四连杆机构什么是运动算例仿真
9.1 四连杆机構解析
第10章 摩擦对什么是运动算例的影响
第11章 猎人射猴问题在什么是运动算例仿真中的实现
11.4 虚拟什么是运动算例仿真
11.4.3 方法一:加速度法
11.4.5 方法三:初始速度法
第12章 基于事件的什么是运动算例分析
第13章 基于什么是运动算例结果的电气选型
第14章 任意球射门中组合动画的应用
第15章 常見问题及解答
15.1 加快求解速度
15.2 线性马达设置
15.4 轨道滑块什么是运动算例仿真
附录 “3D秀秀”使用方法

Motion什么是运动算例仿真实例详解(微视频版)/CAD\CAM\CAE高手荿长之路丛书》是以SOLIDWORKS什么是运动算例算例案例为基础编写的学习教程SOLIDWORKS什么是运动算例算例包含不同的算例类型,可以辅助用户生成不同嘚什么是运动算例仿真动画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各种算例类型的特点,并以案例的形式讲解了每类算例设置的操作步骤本书可以莋为SOLIDWORKS官方培训教程的有益补充,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SOLIDWORKS什么是运动算例仿真 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并附有对应的实例素材及演示视频哃时,本书还应用了“3D秀秀”这一先进的HTML5技术以帮助用户更加直观地从多个视角理解什么是运动算例仿真的结果。本书适合企业的工程設计人员和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属于返修例运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